光学谐振腔
- 格式:ppt
- 大小:588.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二章光学谐振腔基本概念 (1)2.1光学谐振腔 (1)2.2非稳定谐振腔及特点 (1)2.3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2)2.4减小无源稳定腔损耗的途径 (2)反射镜面的种类对损耗的影响 (2)腔的结构不同,损耗不同 (2)第二章光学谐振腔基本概念2.1光学谐振腔光学谐振腔是激光器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用来加强输出激光的亮度,调节和选定激光的波长和方向的装置。
光线在两镜间来回不断反射的腔叫光学谐振腔。
由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任何两块镜的组合,构成各类型光学谐振腔。
光学谐振腔的分类方式很多。
按照工作物质的状态可分为有源腔和无源腔。
虽有工作物质,但未被激发从而无放大作用的谐振腔称之为无源谐振腔;而有源腔则是指经过激发有放大作用的谐振腔。
2.2非稳定谐振腔及特点非稳定谐振腔的反射镜可以由两个球面镜构成也可由一个球面镜和一个平面镜组合而成。
若R1和R2为两反射镜曲率半径,L为两镜间距离,对于非稳腔则g1,g2:满足g1*g2<O或g1*g2>l 非稳腔中光在谐振腔内经有限次往返后就会逸出腔外,也就是存在着固有的光能量可以横向逸出而损耗掉,所以腔的损耗很大。
在高功率激光器中,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模体积和好的横模鉴别能力,以实现高功率单模运转,稳定腔不能满足这些要求,而非稳腔是最合适的。
与稳定腔相比,非稳腔有如下几个突出优点:1.大的可控模体积在非稳腔中,基模在反射镜上的振幅分布式均匀的,它不仅充满反射镜,而且不可避免地要向外扩展。
非稳腔的损耗与镜的大小无关,这一点是重要的,因此,只要把反射镜扩大到所需的尺寸,总能使模大致充满激光工作物质。
这样即使在腔长很短时也可得到足够大的模体积,故特别适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的腔型。
2.可控的衍射耦合输出一般稳定球面腔是用部分透射镜作为输出耦合镜使用的,但对非稳腔来说,以反射镜面边缘射出去的部分可作为有用损耗,即从腔中提取有用衍射输出。
3.容易鉴别和控制横模对于非稳腔系统,在几何光学近似下,腔内只存在一组球面波型或球面一平面波型,故可在腔的一端获得单一球面波型或单一平面波型(即基模),从而可提高输出光束的定向性和亮度。
光学谐振腔光学谐振腔是常用激光器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组成:在简单情况下,它是在激活物质两端适当地放置两个反射镜。
目的:就是通过了解谐振腔的特性,来正确设计和使用激光器的谐振腔,使激光器的输出光束特性达到应用的要求。
光学谐振腔的理论:近轴光线处理方法的几何光学理论、波动光学的衍射理论无源腔:又称为非激活腔或被动腔,即无激活介质存在的腔。
有源腔(激活腔或主动胺):当腔内充有工作介质并设有能源装置后。
一、构成、分类及作用1、谐振腔的构成和分类构成:最简单的光学谐振腔是在激光工作物质两端适当位置放置两个镀高反射膜的反射镜。
与微波腔相比光频腔的主要特点是:侧面敞开没有光学边界,以抑制振荡模式,并且它的轴向尺寸(腔长)远大于振荡波长:L》λ,一般也远大于横向尺寸即反射镜的线度。
因此,这类腔为开放式光学谐振腔,简称开腔。
开式谐振腔是最重要的结构形式----气体激光器、部分固体激光器谐振腔2、激光器中常见的谐振腔的形式1)平行平面镜腔。
由两块相距上、平行放置的平面反射镜构成2)双凹球面镜腔。
由两块相距为L,曲率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凹球面反射镜构成当R1=R2=L时,两凹面镜焦点在腔中心处重合,称为对称共焦球面镜腔;当R1+R2=L表示两凹面镜曲率中心在腔内重合,称为共心腔。
3)平面—凹面镜腔。
相距为L的一块平面反射镜和一块曲率半径为R的凹面反射镜构成。
当R=2L时,这种特殊的平凹腔称为半共焦腔4)特殊腔。
如由凸面反射镜构成的双凸腔、平凸腔、凹凸腔等,在某些特殊激光器中,需使用这类谐振腔5)其他形状的3、谐振腔的作用(1) 提供光学正反馈作用谐振腔为腔内光线提供反馈,使光多次通过腔工作物质,不断地被放大,形成往复持续的光频振荡;取决因素:组成腔的两个反射镜面的反射率,反射率越高,反馈能力越强;反射镜的几何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
上述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光学反馈作用大小的变化,即引起腔内光束能量损耗的变化。
(2) 对振荡光束的控制作用主要在方向和频率的限制,其功能为:①有效地控制腔内实际振荡的模式数目,使大量的光子集结在少数几个沿轴向、且满足往返一次位相变化为2π的整数倍的光子状态中,提高了光子简并度,从而获得单色性好、方向性好及相干性强的优异辐射光。
光学谐振腔光学谐振腔的基本原理光学谐振腔是借助反射和透射来实现对光的反复强度调制的一种微型机械装置。
它利用反射实现光的来回反复传播,因而出现的各种光学现象。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一个光源将一定的能量投入,通过反射、衍射和透射进入一个包含玻璃物体的空间,玻璃物体内安装一个能使光束在光路上循环传播的反射面,当光束在空间中循环传播时,空间中的玻璃物体可吸收和折射一部分光能,而另一部分光能被反射,反射的光与玻璃物体的位置有关。
光路的反复传播使其能量发生振荡现象,使光能聚焦到一个点,最后经过空间的一个特定的点附近反射,从而产生特定的光现象。
光学谐振腔的优点1、密封可行:光学谐振腔具有优越的密封性能,能有效防止外界未经控制的特定污染物例如水雾及其他有害气团进入到腔体内部。
2、低成本:光学谐振腔制造制造或者说版印型可以使用相对便宜的材料进行制作,使其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高性能的目的。
3、调节准确:光学谐振腔具有完善的调节系统,能够有效地分辨控制和调节光的调节强度,从而达到定位的精度。
4、可扩展性:光学谐振腔凭借其优秀的可扩展性可以灵活的适用不同类型的光学仪器上,并能使其仪器在设计上更加紧凑。
1、激光技术:光学谐振腔可以用来调整激光器发出的波长,获得更好的激光光斑,进而改变激光器发出的光强度。
2、微小型位置测量:光学谐振腔可以用来测量外部物体精确的位置关系,因此可以实现精确的微小型位置测量,使其可以应用于电子产品的测试和实验。
3、光学分析技术:可以利用光学谐振腔对光的性质进行测量和分析,例如利用光学谐振腔来测量光的衍射角度,反射率等参数,进而了解光源的特性。
4、显微镜:光学谐振腔可以用在显微镜中,可以将光源里边射入空气,或者将聚焦光线通过接口腔体传送到显微镜的眼睛,从而使显微镜具有更强的光学放大能力。
激光器中光学谐振腔的作用光学谐振腔是激光器中至关重要的元件之一,它在激光器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光学谐振腔的定义、原理、特点以及在激光器中的作用等方面加以阐述。
一、光学谐振腔的定义和原理光学谐振腔是由两个或多个反射镜组成的光学装置,其内部形成一系列的光学谐振模式。
反射镜的反射率决定了光学谐振腔的性能。
在光学谐振腔中,光波来回反射,形成了驻波,从而增强了光的强度。
光学谐振腔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射镜反射光波,使得光波在空间中多次来回传播,从而增加光的强度。
当光波在光学谐振腔中反射时,如果满足相干条件,光波将会形成驻波,驻波的节点和腹部分别对应着光波的消光和增强。
二、光学谐振腔的特点1. 高品质因子:光学谐振腔的品质因子是衡量光学谐振腔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光在腔内的损耗情况。
高品质因子意味着光在腔内的损耗小,能够有效地存储和放大光能。
2. 频率选择性:光学谐振腔能够选择性地放大特定频率的光波,而对其他频率的光波进行衰减。
这是因为光波只有在满足谐振条件时才能在光学谐振腔中得到增强。
3. 光学谐振模式:光学谐振腔中的光波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谐振模式,如基模、高阶模等。
这些不同的谐振模式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和频率特性,可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三、光学谐振腔在激光器中的作用光学谐振腔在激光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正反馈:光学谐振腔能够提供正反馈,使得激光器产生连续的激光输出。
当激发源产生的光波进入光学谐振腔后,满足谐振条件的光波将得到增强,从而形成激光输出。
2. 光波放大:光学谐振腔中的光波经过多次反射,与激光介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光波的放大。
光波在激光介质中的放大过程受到谐振腔的限制,只有满足谐振条件的光波才能得到增强。
3. 频率选择:光学谐振腔能够选择性地放大特定频率的光波,从而实现激光器的单色性。
通过调整谐振腔的结构和参数,可以选择性地放大某个特定频率的光波,并实现单频或多频激光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