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共23页
- 格式:ppt
- 大小:2.81 MB
- 文档页数:23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 (2)1.时间:原始社会时期错误!未定义书签。
2.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三大民族集团 (5)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夏商周) (6)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型期 (9)(一)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 10(二)成熟期(隋、唐——南宋) (11)(三)衰落期(元、明、1840年前的清朝) (16)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19)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萌发期祖先崇拜:对祖先创造生命的崇拜。
在母系氏族社会,主要供奉女性祖先,到父系社会,男性祖先成为供奉对象。
与祖先崇拜密切相关的是生殖崇拜,生殖崇拜反映原始人对自身繁衍、大地母神和万物生育的虔诚祝愿。
辽河流域红山文化遗址发掘了陶塑孕妇裸体像(高腹丰臀、乳房硕大)。
红山文化陶塑孕妇裸体像图腾崇拜: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宗教形式。
“图腾”(totem)是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
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特殊的亲密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
龙、凤就是中华先民崇拜的图腾物,它们是经过抽象概括出来的。
红山文化遗址发掘了大型玉制龙,高26厘米,是我国发现的最早(5000年前)、最大的龙的形象。
红山文化大型玉龙3.三大民族集团在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开始形成三大民族集团:华夏集团:发祥于黄土高原,后沿黄河东进,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北部。
分为两支:一支是黄帝(姬姓),另一支是炎帝(姜姓)。
以河南的仰韶文化为代表,是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的摇篮。
东夷集团:大致活动于山东、河南东南和安徽中部一带。
蚩尤、后羿属于这个集团。
以山东的龙山文化文化为代表,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苗蛮集团:主要活动于湖北、湖南、江西一带。
伏羲、女娲属于这个集团。
以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荆楚文化的源头。
《中国文化史》课程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主线学习辅导一、学习要求:第二章主要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生成、发展的经过。
先秦时期到近代,教材选取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百家争鸣、汉代黄老学说与经学、佛教与道教、宋代理学等知识要点进行分析。
重点掌握:人文主义基调的形成、百家争鸣、汉初儒法之争、儒释道三教合流、理学的代表、西方文化在近代的传入。
二、知识点归纳:(一)中国文化的起源中国文化是以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模式形成的。
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
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万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人类早期各阶段的遗骸化石,在中国大地上均有发现;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余处。
有学者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划分为几个特色不同的文化区: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
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2、长江中下游两个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指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屈家岭文化等。
长江下游文化区指以太湖平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等。
3、燕辽和黄河上游文化区: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等地带的北方文化区。
4、华南文化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两广、闽台、江西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文化。
5、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区:指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东缘等地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
上述考古文化的区域划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基本模式,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区域性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汇聚、冲突、融合而成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段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1)孕育阶段:大体说来,新石器时代,我国南北各地就已存在各种古文化。
这些古文化都属于中国早期的农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精讲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
在夏代,中国进入了农耕经济时代。
人们开始将粮食作物种植在田地中,并且发明了青铜器等工艺品。
夏代是中国文字诞生的时期,象形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能够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承知识,这对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夏代的文化以祭祀与礼仪为核心,形成了后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宗族、宗教信仰和仪式礼节的特点。
商周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256年。
在商代,商王朝建立了各级官僚制度和郡县制度,确立了国家政权的形式。
商代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典型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了当时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此外,商代的文化还表现在各类歌辞、祭祀歌曲等音乐文化的形成,并有早期书法作品的出现。
夏商的灭亡与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秩序的更替。
周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王朝之一,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
周朝以宗法制度为特点,强调以礼制治国。
周代王朝的统治者提倡“礼乐文化”,即通过典礼仪式和音乐来进行教化和教导。
在这个时期,孔子、孟子等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出现,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不可估量。
他们提出了伦理道德规范,如仁、义、礼、智、信等,为后来“儒家”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自秦汉时期以来,中国历史上的各个王朝和朝代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发展。
例如秦代统一文字,汉代的文字规范化,唐代的繁荣文化等。
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和政治变革的冲击,但其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习俗仍然保持着持续的影响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是最为重要和主流的学派,尊重孝道、敬老爱幼、重视家庭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仍然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
这几个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阶段,夏代的象形文字、商代的青铜文化以及周代的礼仪文化,都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古代文化:早在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文化,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文字,中华文化的象征。
这一时期的文化包括对天地、崇拜和祭祀的信仰,也包括对文字、音乐、舞蹈、服饰等方面的建立和发展。
同时,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也开始出现。
封建文化:封建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强调礼仪、制度和家族等价值观念。
孔子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世世代代尊崇儒学,注重个人修养和家族传承,同时注重家族的传承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这一时期的文化对后世尤为重要,封建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冲击与改变。
19世纪末,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危机,一些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问题,并提出了现代化的思考和变革。
这时期涌现出许多思想家和文化先驱,如康有为、梁启超、胡适等,他们不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而且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成果,积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当代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继续发展,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境。
中国不同的历史和地域背景造就了多元的文化传统,这种多样性在当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影响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的融合也成为了重要的课题。
同时,文化自信和文化保护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文化、封建文化、现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等不同的阶段。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多面而复杂的,在不同的时期中承载了中国人民的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一文化的发展演变历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也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周朝时期的封建制度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并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文化。
秦朝的统一意味着政治和社会体制的根本变革。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建立了标准化的政府机构和法律制度。
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统一的书法、铸币、士人的抵抗和文化传承等。
随着秦朝的短暂统治结束,汉朝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汉武帝时期的文景之治,对文化的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继续得到推崇,并对政治、教育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佛教的传入也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宗教和哲学思想。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的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化思潮,如玄学、道教和佛教的繁荣。
丝绸之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隋唐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化成就。
唐朝的文化繁荣不仅表现在文学和艺术方面,还表现在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上。
唐朝的统一文化模式对随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朝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对后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文化成就,如文天祥、欧阳修、苏轼等。
此外,宋朝的科技创新,如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等,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中国被外族统治。
元朝的政治和文化体制与之前的中国王朝有所不同,但同时也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时代。
明朝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同时吸收了其他文化的影响,如书法、绘画和戏曲等。
清朝的文化继续了明朝儒家思想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动荡的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五四运动的发生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