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方程式
- 格式:docx
- 大小:23.84 KB
- 文档页数:4
阳极反应: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反应:2H++2e-=H2↑(还原反应)
2NaCl + 2H2O =电解= 2NaOH + H2↑ + Cl2↑
这是因为NaCl是强电解质,在溶液里完全电离,水是弱电解质,也微弱电离,因此在溶液中存在Na+、H+、Cl-、OH-四种离子.当接通直流电源后,带负电的OH-和Cl-向阳极移动,带正电的Na+和H+向阴极移动.在这样的电解条件下,Cl-比OH-更易失去电子,在阳极被氧化成氯原子,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放出,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H+比Na+容易得到电子,因而H+不断地从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原子,并结合成氢分子从阴极放出.
在上述反应中,H+是由水的电离生成的,由于H+在阴极上不断得到电子而生成H2放出,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水分子继续电离出H+和OH-,。
为什么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反应式为什么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反应式1. 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项常见的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化学反应,并且我们发现阴极电极上发生了一种特殊的反应,即阴极电极反应式。
那么,为什么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会发生这样的反应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并为您详细解析。
2.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原理在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我们通常使用两个导电性较好的电极,分别称为阳极和阴极。
当我们通电时,饱和食盐水中的离子将被电场分离成正离子和阴离子,正离子被引向阴极,而阴离子则被引向阳极。
这个过程被称为电解。
3. 阴极电极反应式的原理在电解饱和食盐水过程中,我们常常观察到阴极电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并且在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碰到的液体中可能会发生颜色变化。
这些现象都是由阴极电极上的反应引起的。
4. 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反应式的解析为了深入理解为什么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会发生阴极电极反应式,我们需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4.1 阴极电极反应式的定义阴极电极反应式指的是在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式。
它描述了在阴极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即电子与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4.2 阴极电极中的电子转移在电解过程中,阴极电极上的反应需要电子的参与。
电子从外部电源通过导线流向阴极电极。
这些电子与阴离子之间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一个新的物质。
4.3 导致反应的物质在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阴极电极上的反应主要涉及水分子和氯离子。
当电子与水分子结合时,水分子会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
而氯离子则被还原为氯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观察到阴极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的原因。
4.4 阴极电极上的反应速度阴极电极上的反应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溶液中的浓度、温度、阻力等。
更高的浓度和温度有助于提高反应速度,而阻力的增加会降低反应速度。
5. 个人观点和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反应式是一个有趣且重要的现象。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氯气,电解反应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解反应为2H++2e-=H2↑,总反应为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
[扩展知识]食盐水中的氯化钠(NaCl)和水(H2O)发生电离,通电后分别在阴极与阳极生成氢气(H2)与氯气(Cl2)。
剩下的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NaOH)。
工业上常用电解食盐水制取氢氧化钠。
由于氯离子或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会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NaClO),工业制氢氧化钠使用特殊构造的、带有离子交换膜(不允许带负电的氯离子或氯气通过)的电解槽隔绝氯离子或氯气与氢氧化钠。
原理:在食盐水里氯化钠完全电离,水分子是微弱电离的,因而存在着Na、H、Cl、OH四种离子。
即:NaCl= Na+ClH2O⇌ H+OH-(可逆)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OH和Cl移向阳极,带正电的Na和H+移向阴极。
在阳极,Cl比OH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氯原子两两结合成氯分子放出氯气。
即:2Cl-2e=Cl2↑(氧化反应)在阴极,H比Na容易得到电子,因而H不断从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原子,氢原子两两结合成氢分子从阴极放出氢气。
即:2H+2e=H2↑ (还原反应)H在阴极上不断得到电子而生成氢气放出,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因而水分子大量电离成H和OH,且生成OH的快慢远大于其向阳极定向运动的速率。
因此,阴极附近的OH大量增加,使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钠:OH+ Na= NaOH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到多种工业原料,其中氢气和氯气用途非常广泛.(1)如图所示是离子交换膜(允许钠离子通过,不允许氢氧根与氯离子通过)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示意图.电解过程中,A极发生的是
还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B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2Cl--2e=Cl2↑
.若将电极材料换为铁棒,则B极的电极反应为
Fe-2e=Fe2+
.
(2)以上反应得到的H2和C12可直接化合制盐酸.有人设想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备盐酸,同时获得电能.若这种设想可行,则通氢气的电极为
负
极;通氯气的电极反应式为
Cl2+2e=2Cl-
(3)工业制得的浓盐酸往往呈黄色,原因是输送氯气的铁管道被腐蚀所致.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Fe+3Cl2=2FeCl3
,这种腐蚀属于
化学腐蚀
.
(4)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1氨水中,当溶液pH=7时,c(Cl-)
=
c(NH4+)(填=、>、<);当滴入20.00mL盐酸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Cl-)>c(NH4+)>c(H+)>c(OH-)
.。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
1 电解饱和食盐水
食盐水是对普通盐水进行电解后制成的状态。
它是以食盐为原料,通过电解过程将食盐用电解而分离出来。
其主要原料是食盐,当食盐
溶于水中,电解,盐类物质分解成离子,即氯离子和钠离子。
将含离
子的溶液电解,离子就会受到电荷的吸引,在电势的作用下,向相反
的极移动,极板上出现正电荷,负极板出现负电荷,这样,电流流经
该解质溶液,盐水就被电解成饱和食盐水了。
2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食盐水电解反应式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电极反应式式如下:
在阳极反应:2NaCl = 2Na+ + 2Cl-
在阴极反应:2H2O + 2e- = H2 + 2OH-
整个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式: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 3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主要作用有三点,即:
(1)是某些合成反应的细胞液活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
(2)是某些消化酶的活化剂,可以使原料消化;
(3)起着防腐作用,部分化学盐甚至可以杀死或抑制腐烂微生物的生长及繁殖。
电解饱和食盐水在化妆品、食品、医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最神奇的就是用于美白护肤。
食盐水可以深入到毛孔清洁,有助于去除毛孔中的多余污垢和油脂,并且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使皮肤净白抚平,美化肌肤。
总之,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不仅仅是可以帮助化妆品的清洁和美白,还可以作为食品加工和医疗领域的原料。
它不仅有效,而且成本较低,是众多科学、护肤爱好者和餐饮界人士非常喜欢的产品。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现象,通过这一实验可以观察到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
本文将通过详细的实验步骤和化学方程式,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 实验步骤准备一定质量的食盐,保证其充分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形成饱和食盐水溶液。
将两个电极(通常是碳棒)插入溶液中,并接通直流电源,使电流通过溶液进行电解。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电极和溶液的变化,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总反应式根据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和化学原理,可以得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式如下: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根据上述反应式,食盐溶解于水中会分解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
3. 离子方程式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溶液中的离子变化推导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将食盐水的化学式写为离子形式:NaCl → Na+ + Cl-2H2O → 2H+ + 2OH-在通电的情况下,阴极会吸引阳离子,而阳极会吸引阴离子。
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如下离子反应:在阴极处:2H2O + 2e- → H2 + 2OH-在阳极处:2Cl- - 2e- → Cl2通过上述反应式,可以清晰地看出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氢气和氢氧化钠生成于阴极,而氯气生成于阳极。
4. 实验现象在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在阴极处产生气泡,气泡中是氢气;- 在阳极处产生气泡,气泡中是氯气;- 溶液的颜色渐渐变淡,pH 值增加,出现碱性反应。
通过以上详细的实验步骤、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可以清晰地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这一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解质溶液的特性,还可以增进我们对化学反应过程的认识,是一项十分有益的实验。
电解是一种利用电能来促使化学反应进行的方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来观察电解质在电解过程中的行为,并且通过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来揭示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
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原理: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两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阳极:2Cu一+2e一+2Cl一=2CuCl↓(氧化反应)阴极:2H20+2e一=20H一+H2 ↑ (还原反应)CuCl为白色沉淀(附着在铜上颜色不明显,主要显示的为铜的红棕色),当在U 形管底部与阴极电解生成的OH—离子相遇时,生成更难溶的橙黄色沉淀CuOH(CuCl、CuOH的溶度积分别为1.2×10—6和1.2×10—14),反应方程式如下: CuCl+OH一==CuOH+Cl—随后,CuOH部分分解成红色的Cu2O,得到CuOH、Cu2O的混合物。
2CuOH(橙黄)=Cu2O(红色)+H2O(橙黄与红色差别不大不易观察分辨) 阳极一侧白色浑浊逐渐变为浅蓝色是由于CuCI被氧化的结果。
4CuCl+O2+4H20==3CuO·CuCl2·3H20+2HCl实验过程:1、首先配置氯化钠在一洁净的100mL烧杯中加入大约50mL水,然后加入氯化钠固体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烧杯中有不溶解的氯化钠固体。
2、将饱和氯化钠溶液倒入U型管中,并插上铜棒,如右图所示。
3、打开学生电源开关,将电压调节至20V,进行电解。
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的实验现象:1、开始时,阴极铜棒有大量气泡放出,阳极铜棒上有少量白色物质生成。
原因:阳极铜棒上开始有CuCl生成。
2、随着时间的进行,阴极附近的溶液呈U型管。
阳极的白色浑浊逐渐增多,渐渐沉积到试管底部,在U型管底部有少量橙色沉淀生成。
原因:开始有CuCl变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铜3、U型管内的橙色物质增多,甚至可以看到阳极和试管底部有一条橙色的“带子”,并且在靠近阴极的底部有一个橙色的面。
可以看到阳极的铜棒明显变细。
4、关闭电源,阴极白色浑浊的现象迅速消失。
原因:阴极铜棒附近的浑浊是由于溶液中有大量气泡的原因。
将白色沉淀分别加入三支试管,依次编号为A、B、C,A。
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方程式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方程式是指在电解过程中,食盐溶液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先了解电解和食盐溶液的组成。
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压使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分别向阴极和阳极迁移,从而产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是由化合物在溶液中形成的。
而食盐溶液是由氯化钠(NaCl)在水中溶解而成的。
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过程中,食盐溶解为氯离子(Cl-)和钠离子(Na+)。
这些离子会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向电极迁移,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在阴极(负极)上,钠离子会接受电子,还原成钠金属。
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反应方程式表示:2Na+ + 2e- → 2Na在阳极(正极)上,氯离子会失去电子,氧化成氯气。
这个过程可以用以下反应方程式表示:2Cl- → Cl2 + 2e-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以得到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方程式:2NaCl + 2H2O → 2NaOH + Cl2 + H2在这个总反应方程式中,食盐溶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同时水分子(H2O)也发生了反应。
在阴极上,钠离子接受电子还原成钠金属,并与水分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
在阳极上,氯离子氧化成氯气,并释放出电子。
总的来说,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方程式描述了电解过程中的离子迁移和产生的化学反应。
这个总反应方程式符合标题中心扩展下的描述,因为它涵盖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全部反应过程,包括食盐溶解、离子迁移以及产生的化学反应。
通过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机制,以及在电解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总的来说,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方程式是一个描述电解过程中食盐溶液及其中离子的迁移和产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解和食盐溶液的化学性质,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利用。
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
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氯气,电解反应2Cl--2e-=Cl2↑,阴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解反应为2H++2e-=H2↑,总反应为2NaCl+2H2O==通电==2NaOH+Cl2↑+H2↑。
实验原理
饱和食盐水中氯化钠完全电离,水分子属于微弱电离,因此食盐水中存在着钠离子Na+、氢离子Cl-、氯离子H+、氢氧离子OH-四种离子。
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OH-和Cl-移向阳极,而带正电的Na+和H+移向阴极。
在阳极,Cl-比OH-容易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成氯原子,氯原子两两结合成氯分子放出氯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e=Cl2↑(氧化反应)
在阴极,H+比Na+容易得到电子,因而H+不断从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原子,氢原子两两结合成氢分子从阴极放出氢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e=H2↑(还原反应)
实验现象
接通电源后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阳极)表面有气泡冒出,该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阴极)表面有气泡冒出,收集该无色气体点燃,可听到轻微爆鸣声,在阴极区滴加酚酞试液,酚酞变红。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这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方法。
下面,我们来
看一下这种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以及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反应机理:
在电解质中,由于电解质的离子化特性,它们会在电解液中形成离子。
在这个反应中,食盐水即为电解液,其中的NaCl分离成了两种离子:Na+离子和Cl-离子。
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离子都开始移动,并且分别
在两个电极上进行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在阳极处,Cl-离子失去电子,产生Cl原子和自由电子。
这些自由电子
对水进行还原,生成氢气(H2)和羟基离子(OH-)。
这就是产生的反应:
2Cl-→ Cl2 + 2e-
2H2O + 2e- → H2 + 2OH-
在阴极处,Na+离子接受电子变成了Na原子,并且与水中的羟基结合
生成氢氧根离子(OH-)和氢气(H2)。
这就是反应产生的反应:
Na+ + e- → Na
Na + H2O → NaOH + H2
由此可见,反应的最终产物是烧碱(NaOH)、氢气(H2)和氯气(Cl2)。
这种反应既简单又容易实施,这就是它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原因。
列表:
1.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 + 2H2O → 2NaOH + H2 + Cl2。
2. 反应机理:离子在电解液中移动,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最终产物包括烧碱(NaOH)、氢气(H2)和氯气(Cl2)。
3. 该反应在工业上广泛使用,具有简单和容易实施的优点。
电解饱和食盐水
通电后,食盐水中的氯化钠(NaCl)与水(H2O)发生电离,分别在阴极与阳极生成氢气与氯气。
剩下的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
另外,实验强调电解饱和食盐水,既加快反应速率,同时也因为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量较小。
原理
在食盐水里氯化钠完全电离,水分子是微弱电离的,因而存在着Na+、H+、Cl-、OH-四种离子。
即:
NaCl= Na++Cl-
H2O =H++OH-
在电场的作用下,带负电的OH-和Cl-移向阳极,带正电的Na+和H+移向阴极。
在阳极,Cl-比OH-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氯原子,氯原子两两结合成氯分子放出氯气。
即:
2Cl--2e=Cl2↑(氧化反应)
在阴极,H+比Na+容易得到电子,因而H+不断从阴极获得电子被还原为氢原子,氢原子两两结合成氢分子从阴极放出氢气。
即:
2H++2e=H2↑ (还原反应)
H在阴极上不断得到电子而生成氢气放出,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因而水分子大量电离成H和OH,且生成OH的快慢远大于其向阳极定向运动的速率。
因此,阴极附近的OH大量增加,使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钠:
OH-+ Na+= NaOH
所以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
华师大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操作技术。
2、学习并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用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两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分别为:阳极:2Cu-2e一+2Cl一=2CuCl (氧化反应)阴极:2H20+2e一=20H一+H2✁(还原反应)CuCl为白色沉淀(附着在铜上颜色不明显,主要显示的为铜的红棕色),当在U形管底部与阴极电解生成的OH—离子相遇时,生成更难溶的橙黄色沉淀CuOH(CuCl、CuOH的溶度积分别为1.2×10—6和1.2×10—14),反应方程式如下:CuCl+OH一==CuOH+Cl—随后,CuOH部分分解成红色的Cu2O,得到CuOH、Cu20的混合物。
2CuOH(橙黄)=Cu20(红色)+H20(橙黄与红色差别不大不易观察分辨)阳极一侧白色浑浊逐渐变为浅蓝色是由于CuCI被氧化的结果。
4CuCl+O2+4H20==3CuO·CuCl2·3H20+2HCl经查阅资料:Cu2O经H2SO4酸化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2+和Cu:Cu2O+2H+一Cu2++Cu+H2Cu2O、CuOH溶于氨水,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Cu(NH3)2]+,[Cu(NH3)2]+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成深蓝色(绛蓝色)的[Cu(NH3)4]2+:Cu2O +4NH3·H2O = 2[Cu(NH3)2]+(无色)+2OH- + 3H2O4[Cu(NH3)2]+ +8NH3·H2O + O2= 4[Cu(NH3)4]2+(绛蓝色)+4OH- + 6H2O三、实验用品仪器:U型管、铜丝、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铁架台、铁夹、直流电源、导线试剂:NaCl固体、稀硫酸、氨水装置图:四、实验步骤1、配制饱和NaCl溶液。
2、按图装好实验装置,往U形管中注入饱和NaCl溶液,将两边的铜丝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将外接电压调至20V左右,进行电解,观察现象。
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式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是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指用不同电位的惰性电极将食盐水中的离子进行分离,从而得到氯离子和阴离子的反应过程。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机理----------------------------------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机理是指,当惰性电极接入食盐水中时,惰性电极上的正负电位会使食盐水中的离子产生分离,有的离子向正极迁移,有的离子向负极迁移,使食盐水中的离子分离出来。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式----------------------------------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式是NaCl + H2O --> Na+ + Cl- + H2, 其中NaCl是食盐,Na+和Cl-分别为正离子和负离子,H2O为水分子,H2为氢原子。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过程----------------------------------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1. 用不同电位的惰性电极将食盐水中的离子分离。
此时,正极上的离子会向正极迁移,负极上的离子会向负极迁移;2. 惰性电极上产生正负电流,此时正极上的氯离子受到正电流的影响会产生氢原子;3. 惰性电极上产生正负电流,此时负极上的氯离子会还原成氯原子。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1.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使食盐水中的离子分离;2.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产生正负电流;3.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产生氢原子和氯原子;4.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用于实验室中化学分离实验中。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应用----------------------------------1.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应用于化学实验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机理以及不同离子之间的作用机理;2.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还可以应用于工业中,可以帮助化学家快速分离出各种物质;3. 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也可以应用于生物实验中,可以帮助生物学家快速分离出各种物质。
电解食盐水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Cl2↑+H2↑+2NaOH,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通电===H2↑+Cl2↑+2OH-。
食盐水中的氯化钠和水发生电离,通电后分别在阴极与阳极生成氢气与氯气,剩下的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
扩展资料
氯化钠的性质
氯化钠是白色无臭结晶粉末。
熔点801℃,沸点1465℃,微溶于乙醇、丙醇、丁烷,在和丁烷互溶后变为等离子体,易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35.9g(室温)。
NaCl分散在酒精中可以形成胶体,其水中溶解度因氯化氢存在而减少,几乎不溶于浓盐酸。
无臭味咸,易潮解。
易溶于水,溶于甘油,几乎不溶于乙醚。
浅谈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方程式
修改理由及教学建议
作者:周仰楠作者单位:运城市教研室,山西运城 04400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Z007-JYXSW201210A-004
一、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方程式存在的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81
页对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和氢气的电极反应是这样表述的:“阳极2C1-+2e- =C12
↑(氧化反应);阴极2H++2e- =H2↑(还原反应);总反应为2NaCl+2H2O=2NaOH+H2↑+Cl2↑。
”总反应方程式中生成物出现氢氧化钠,而阴、阳电极反应方程式中则没有出现这一物质。
对于这一问题,课本是这样解释的:“因为阴极反应中,氢离子是由水电离出来的。
”而教师是这样解释的:“由于大量的氢离子放电变成氢气,在水的电离平衡中,氢离子浓度不断减小,水的平衡强烈向右移动,因而在阴极附近产生了大量氢氧根离子。
”这就使得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感到困惑。
笔者认为,产生困惑的根源在于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不妥,如果将
2H++2e- =H2↑改为2H2O+2e- =H2↑+2OH-,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方程式修改的理由
1.准确地表述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及其附近的变化情况
将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写为2H++2e-=H2↑,不能反应事物变化的本来面貌,不能把水的电离平衡强烈移动包含进去,也就是说,电极反应方程式无法解决在阴极附近产生氢氧化钠这一问题。
在电解饱和食盐水中,阴极上放电的固然是氢离子,但该氢离子是由水电离而生成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水参与了反应,即水是反应物。
因此,将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方程式2H++2e-=H2↑改为2H2O+2e- =H2↑+2OH-,能更加客观、科学、合理、准确地表述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及其附近的变化情况。
2.较好地解释了在阴极附近产生大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
将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方程式2H++2e- =H2↑改为2H2O+2e- =H2↑+2OH-之后,学生从
电极反应的本身就可以知道氢氧化钠溶液是在阴极附近出现的,教师根本不需要做过多解释。
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修改后的方程会引导学生在阴极区域寻找氢氧化钠溶液,或寻找氢氧化钠溶液与其他物质(如酚酞)反应产生的一些现象。
这样,学生容易把阴、阳两极各自出现
的现象分开。
另外,把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改为2H2O+2e- =H2↑+2OH-,阴阳电极反应相加即为2Cl-+H2O=Cl2↑+2OH-+H2↑,使得电极反应方程式和总的反应方程式保持了高度一致性,便于学生相互联系,相互推导。
3.使得电解池和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在写法上有了统一标准
教材中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方程式没有考虑水的电离,但原电池中电极反应方程式却考虑了这一重要因素,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化学反应原理》第75页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方程式表述为:2MnO2+2H2O+2e- =2MnOH+2OH-,锌银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方程表述为:Ag2O+H2O+2e- =2Ag↓+2OH-,第76页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表述为:PbSO4(s)+2H2O(l)+2e- =PbO2(s)+4H+(aq)+SO42-(aq)。
既然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考虑了水的电离这一过程,那么,写电解饱和食盐水电极反应方程式,也应该考虑水的电离这一过程。
4.使得电极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了统一的标准
电极反应描述了电子转移过程应属的半个氧化还原反应,由于电极反应是有离子参与的氧化或还原反应,因此,电极反应与离子反应有一定的必然联系。
那么描述这两个过程的方程就应该有一个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准确地学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32页明确指出,书写离子方程式“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来表示”,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时,我们容易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但却没有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用化学式来表示。
假若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反应方程式表述为:2H++2e- =H2↑,氢离子为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而水又属于难电解质,明显不符合离子反应方程书写的标准,经过修改之后的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电极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标准就一致了。
5.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电极反应方程式虽属不同知识点,但这两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虽然电解池和原电池的能量转化方式、目的和功能不同,但在这两个装置中确实都发生了电极反应。
因此,它们的本质和核心是一致的。
这样,描述电极反应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就需要有一个共同标准,而要建立这样一个共同标准,就必须考虑离子的浓度和水的电离,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发生有效的迁移,学生才能构建起相互联系、相对开放、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
三、关于氯碱工业中阴极电极反应的教学建议
氯碱工业中阴极电极反应的不合理表达已经可能成为一种习惯,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这种表述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毕竟不能准确客观地描述基本事实。
因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1.启发学生全面了解氯碱工业电极反应的基本事实
在学习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和氢气这一内容中,尤其是回答氢氧化钠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再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困惑中提炼问题,在合作中相互提问、相互启发,在讨论中共同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要紧紧抓住阴极反应的两个过程,即氢离子放电过程和水的电离过程,让学生认清阴极反应的本质现象。
2.引导学生向实践学习,积极做好化学实验
做好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化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问题千讲万讲,就是讲不明白,但只要在学生面前认真做好有关实验,或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他们很快就会明白,而且能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
氯碱工业这一知识点的学习和教学就属此类,因此,创造条件做好实验是化学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
3.做好知识间的横向分析,在对比中掌握知识间的本质联系
铅蓄电池是学习氯碱工业之前刚刚学到的知识,化学教师可以结合铅蓄电池的有关内容,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氯碱工业内容的教学。
因为铅蓄电池是二次电池,既可以充电,也可以放电,若充电则发生电解反应。
用对比方法系统学习化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书写电极反应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反面:
原帖由jiehuolushang于2010-8-8 16:21 发表
电解食盐水溶液
阳极反应:氯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氯气没有问题
阴极反应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化钠在阴极区生成
2H+-2e——H2
问题是:食盐水溶液呈中性,为什么不是水失去电子,直接产生OH-
2H2O-2e——H2+2OH-
虽 ...
电极反应是按实际反应的粒子写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按规定写的。
所以,写电极反应要写:阳极:2Cl - - 2e - = Cl2↑阴极:2H+ + 2e - = H2↑
如果两个半反应相加得离子方程式,又要遵守规定了,要写成:
2Cl - + 2H2O = Cl2↑+ H2↑+ 2OH -
另外,将阴极写成2H2O + 2e - = H2↑+ 2OH-是对知识要求模糊的结果,是应纠正的,不能因个别资料出现过说是正确。
特注:大学《物理化学》在研究电解析氢的反应机理中,都肯定是氢离子得电子的反应。
对水分子直接得电子的机理没有肯定,只是这样说了一句,在碱性溶液中由于氢离子很少,可能是水分子直接得电子的反应。
原帖由豫豫于2011-1-13 11:02 发表
翻开大学课本看看,有不写H+放电的呀!!
大学《物理化学》在研究电解析氢的反应机理中,都肯定是氢离子得
电子的反应。
对水分子直接得电子的机理没有肯定,只是这样说了一句,在碱性溶液中由于氢离子很少,可能是水分子直接得电子的反应。
到被肯定以后,我们就应该这样写了:
中性、酸性时,阴极电极反应:2H + + 2e - = H2↑
碱性时电解,阴极电极反应:2H2O + 2e - = H2↑+ 2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