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仔猪技巧教材-畜牧兽医-农林牧渔-专业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0
养猪技术手册第一章猪的品种与杂交组合一、瘦肉型猪品种简介目前我国使用的瘦肉型猪品种主要是从国外引入的品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还有部分配套系PIC猪,斯格猪,迪卡猪等,下面就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猪作一介绍:i. 长白猪:产于北欧丹麦王国,原名为兰德瑞斯猪。
目前,不少国家引进选育,因而有美系,法系,德系,比系,加系等之分.该猪种64年引进我国,因其体特长,从67年开始在我国称之为长百猪。
该猪全身白色,体躯呈优美的流线型,两耳向前下平行直伸,背腰特长,头肩部交轻,嘴长而直,肋骨16—17对,乳头7—8对,皮薄骨细外貌清秀,后躯发育良好。
长白猪生长发育快,母猪繁殖力强,母性好,经产母猪窝产仔猪10—12头,哺乳仔猪28日龄断奶个体种、达7—8。
2公斤.肉猪日增重800—850克,胴体体瘦肉率63%.目前多用于父本生产二元杂交种母猪。
ii。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约克县。
大约克夏猪背毛全白,体形较大,故也称“大白猪”头较长,颜面微凹,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斑(八字眉),耳大直立,四肢较高坚实有力,背腰平直,少数微弓。
平均乳头7对。
大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肉质好的优点。
经产母猪窝产仔猪数在11头以上.育肥性能好,屠宰率76%以上,酮体瘦肉率61%—63%,平均日增重850克。
我场2003年引进新美系大约克母猪100头。
同时引进双脊臀父系公猪,日增重达到920克,瘦肉率63.15%.iii。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洲。
72年引进我国,以后又从匈牙利,日本泰国分别引进。
杜洛克猪全身被毛棕红色,但身浅不一,有的金黄色或深褐色,耳中等大小前倾,面微凹,体躯深广,背平直呈弓型,后躯发育好,早熟,平均窝产仔9头左右,生长快,153日龄可达90公斤,屠宰率75.21%,瘦肉率62%;近年来从我国引进新美系杜洛克,生产性能良好。
新美系杜洛克与台系杜洛克相比,瘦肉率高 1.72%,20—90Kg 日增重提高0。
母猪养殖技术教案教案:母猪养殖技术一、教学内容1. 母猪的生理特点及繁殖周期2. 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3. 母猪的繁殖技术4. 常见母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二、教学目标1. 了解母猪的生理特点及繁殖周期,掌握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2. 学习母猪的繁殖技术,提高繁殖效率。
3. 了解常见母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降低疾病发生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母猪的生理特点及繁殖周期2. 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3. 母猪的繁殖技术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2. 母猪养殖相关书籍3. 视频资料:母猪养殖技术示范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母猪养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母猪养殖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母猪的生理特点及繁殖周期,强调饲养管理要点。
3. 示范:播放母猪养殖技术示范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繁殖技术。
4. 练习:让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母猪养殖技术。
5.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治疗常见母猪疾病。
六、板书设计1. 母猪生理特点2. 母猪繁殖周期3. 饲养管理要点4. 繁殖技术5. 疾病预防和治疗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母猪的生理特点及繁殖周期。
2. 请列出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3. 请描述母猪的繁殖技术步骤。
4. 请列举两种常见母猪疾病,并简要介绍预防和治疗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母猪养殖技术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操作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仔猪的饲养管理,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2. 语调要平和,语速适中,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一个字。
3. 在讲解重要内容时,可以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二、时间分配1. 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养殖母猪专业技术第一篇:养殖母猪的专业技术养殖母猪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是提高猪肉产量和质量的必要手段。
要想保证养殖母猪的生产效益和健康发展,需要掌握一些专业技术。
本文将介绍养殖母猪的专业技术,包括选种、饲养、疾病预防等方面。
选种技术选种是养殖母猪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选种主要包括选种的对象和选种的标准。
在选择母猪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外形标准母猪外形应该健康匀称,身体结构比较完整,脚蹄、乳房、阴毛等都要检查是否健康且正常。
(2)品种选择母猪的品种选择要根据当地市场需求、饲养条件等进行选择。
养殖场的生产条件和经济目标也是选择品种的重要方面。
(3)性能选育母猪的性能选育,主要通过家系规划、繁殖记录、性状测定等措施进行实现。
家系规划对于母猪来说,可以选择较好地遗传基础和繁殖性能优越的母猪。
饲养技术(1)饲料管理母猪的饲喂应以高能价、高营养价、高食物效率为主,可以适当加入烤油饼、干酪渣、食盐等添加剂。
(2)环境管理母猪繁殖的环境应保持温度适宜、湿度适当、空气流通、卫生干净等,产床应每日清理消毒,保持母猪干燥和清洁。
(3)繁殖管理繁殖管理是保证母猪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繁殖管理方面,应具体执行以下措施:备孕选母猪、健康检查、及时配种、药物预防、及时分娩、窝清、断奶养护等。
(4)病害防治母猪被疾病侵袭会导致母猪的生产效益降低,甚至导致生产停顿。
所以在饲养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控,针对患病母猪要及时进行治疗。
总之,养殖母猪需要掌握一些专业技术,以保证其生产效益和健康发展。
选种、饲养、疾病预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二篇:养殖母猪的合理饲养技术养殖母猪需要特别的饲养管理,以满足不同阶段母猪的营养需要,从而提高猪肉质量、促进猪肉生产。
所以,合理的饲养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养殖母猪的合理饲养技术。
合理配合饲料母猪因其生理特点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合理配合饲料对母猪的饲养非常重要。
饲养母猪应注意的问题一、脏母猪进产房仔猪出生后,几乎没有抗病能力,病菌**易侵入并导致仔猪生病,由于母猪上产床前对产床保温箱等都已彻底清理消毒,通过母猪带来疾病是**主要的感染渠道,清洗干净并消毒更为重要。
一些猪场采用一次冲洗两次消毒的办法,再结合随时清理母猪粪便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初生仔猪前期患病几率,即在种猪舍将母猪身上脏物冲洗干净,然后用药液消毒一次,到上产床后再连猪带床进行一次消毒,尽可能减少从种猪舍带来病原菌。
二、产前不检查母乳是哺乳仔猪**的营养来源,而且猪乳房又不同于其它动物,一头仔猪都只吃一个乳头的乳汁,有固定乳头的习惯,一旦固定终身不变。
乳房是否正常将决定一头仔猪能否成活或正常发育。
生产中常见到母猪乳房出现发炎肿胀或萎缩现象,从而导致母乳分泌不足,仔猪因营养不良而发育受阻,易患病,死亡率增高。
三、产房温度过高人们已经认识到温度对仔猪成活的重要性,但常常出现产房温度过高的现象,反而不利于仔猪生长发育,原因是产房温度过高会降低母猪采食量,泌乳量少,仔猪营养供应不足。
外界温度高时仔猪常跑到外边不懂回保温箱,压死比例加大,而且如果温度不稳定,仔猪在外边睡着后如果舍温降低,还会导致仔猪受冷出现感冒或腹泻,所以给产房过高温度既浪费能源,又不利于仔猪生产。
一般情况下,产房温度在18℃~22℃比较合理,高于24℃就会出现母猪采食量减少现象,所以如果仔猪有保温箱及供热设备的话,不能过高提高舍内温度。
四、母猪料营养不足据一些学者研究,母猪要满足仔猪**限度的生长,每天需要采食饲料8公斤以上,而我们现在母猪的采食量远达不到8公斤,要想增加母猪营养,提高营养浓度是一个**的途径。
提高能量浓度的方法为添加动植物油脂,而提高几种限制性氨基酸的量,可以通过添加单项氨基酸来解决。
现在许多猪场在选用饲料时,并没能从能量蛋白的平衡方面或是能量与氨基酸比例及氨基酸之间的平衡上动脑筋,而是一味地增加粗蛋白的含量,其结果并没能提高母乳的效果,却由于蛋白含量过高增加了体内代谢负担。
养母猪新手技术资料(产前,接产,产后,配种,免疫保健)第一节:母猪产时第一点:产前征兆。
一般母猪生产会在预产期前几天将母猪赶上产床待产,即将达到预产期(配种后114天)母猪即将生产的表现为:奶水轻轻一挤就能够喷出乳白色的乳汁,主要是观察后两对奶头,当所有奶头都能挤出奶水,且母猪精神反常,起身用鼻子摩擦周边物体,这是母猪自然存在的反应,此时距离母猪生产还有五个小时左右,此时需要有专人间隔半小时观察母猪一次,直至母猪阴道流出羊水(母猪胎内仔猪供给营养得以生存的液体)有时会看到胎血,此时离母猪生产大概还有一小时左右,初产母猪有时或长一些三小时左右,此时就需要专员看守做好接生准备了,将保温箱内保温灯打开,悬挂一个温度计,保温箱内铺上麻袋,保温箱内温度必须要达到33度左右上下不能超两度。
(本养殖场为自然生产模式,不会应用各种产前预产期催产方式方法进行生产)第二点:准备工作。
其需要准备的工具有;接生布,剪刀一把,脐带结扎用品(尼龙扎带,专用结扎器),碘伏一瓶,还需其它用品请自己考虑。
建议母猪产时输液,有助于母猪顺利生产,避免难产,有助于缩短生产时间,有利于产后增强奶水,有利于恢复母猪体能,消除炎症。
需要准备好输液用药及用品:人用输液针管一套,一次性16号针头一个,医用胶布,胶皮软管一根。
输液用药配制:一瓶500毫升氯化钠盐水:6个人用头孢拉定或者(兽用阿莫西林三瓶)+鱼腥草三支+缩宫素一支(两毫升)此为一组。
500毫升葡萄糖水;两支维生素C+两支复合维生素B.此为一组。
还可以在输一瓶250毫升甲硝锉(可有可无)。
此输液配方为百度配方,本养殖场实践证明安全有效。
如果有更好的输液配方,可以按照自己定制的来进行操作。
第三点:接生工作。
当母猪怒斥用力将仔猪产出子宫时,用接生布擦干,扣除仔猪口腔内粘液,确保其呼吸顺畅,擦干后开始进行脐带结扎工作,一般在3、4厘米处剪断用尼龙扎带上下系紧。
剪断伤口用碘伏消毒,将仔猪放入保温箱。
2019年第06期近年来,我国的养猪业迅速发展,猪病的发生也变得复杂化、多样化。
临床上常见多种传染病混发、继发或并发。
采用单一性措施根本无法控制,应合理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
1后备母猪保健新引进的后备母猪,先作隔离观察,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500g/t,连饮2~3d。
在观察期间应在饲料中添加药物:肾安磺(磺胺氯哒嗪钠62.5%、甲氧苄啶12.5%)300~500g/t+爱乐新(20%替米考星)500g/t+50%卡巴匹林钙500g/t,拌匀后连喂7d。
后备母猪配种前应做好几种主要传染病的预防免疫,免疫前保证猪只健康,尤其是由外场引入的后备母猪。
母猪配种时饲料中添加药物:10%强力霉素1000g/t+50%卡巴匹林钙500g/t,配种前、后各饲喂7d。
或10%阿莫西林1000g/t+TMP100g/t +50%卡巴匹林钙500g/t,配种前、后各饲喂7d。
配种时,要做好卫生消毒,母猪阴部先用自来水擦洗干净,再用1%新洁尔灭消毒。
自然交配时,公猪阴部同样进行消毒。
2妊娠母猪保健配种45d 后,将妊娠母猪赶进定位栏内。
保持圈舍卫生、干燥。
严禁饲养员拍打母猪。
夏季做到圈舍通风流畅,空气新鲜,合理采取降温措施,严禁晒太阳,必要时可给孕猪淋浴降温。
同时饲料中按1%添加生石膏(或小苏打),防止母猪中暑或夏季高热病。
尽量做到饲料在当天加工。
严禁饲喂发霉变质饲料。
冬季,注意保温,室内温度不能低于15℃,可在饲料中添加3%胡萝卜浆。
妊娠期间要饲喂孕猪料,按怀孕天数调整投料量。
配种后1~21d 为轻胎期,营养要求低,应进行控料。
日喂量1.8~2.2kg;22~84d,日喂量2.2~2.5kg。
依膘情酌情增减,新母猪适当增加喂量约0.3kg。
配种后85~110d 为重胎期,应满足胎儿快速生长需要,日喂量3.0~3.5kg,冬季4kg。
新母猪适当增加喂量0.3~0.5kg。
怀孕期的种猪群每个月用药一次,饲料中加入:10%阿莫西林1000g/t,50%卡巴匹林钙500g/t。
母猪早配及仔猪的促活法一、母猪早配法:1、让仔猪早开食。
仔猪出生后1周,用乳猪饲料或炒焦的麦粒诱导其采食,并随食量增加调整给量和饲料品种。
半月后让仔猪自由采食湿料。
20天后每日定时定量饲喂。
仔猪早开食,为断乳做准备。
2、保持母猪体健。
母猪产崽后1周,喂给高蛋白饲料及青绿多汁饲料,防止母猪掉膘。
3、做好断乳准备。
母猪在产后第25天断乳,在断乳前几天每次哺乳后隔开母、仔猪,哺乳次数逐日减少,直到停止哺乳。
4、促进发情。
断乳的母猪可用公猪诱情或用药物催情,一般可在5天左右发情。
母猪在发情第2天即可配种,次日可复配1次,受胎率可达90%以上。
母猪适时配种可增加产崽数量。
二、仔猪促活法:1、准备好产房。
产房要干净,光照充足,空气新鲜,冬暖夏凉,垫草柔软,环境安静,防止仔猪受惊。
2、做好接产工作。
母猪产崽时,接产人员要尽快用干净的毛巾擦净每个仔猪鼻孔、口腔及全身的黏液,以防仔猪憋死。
如有假死仔猪,可用胶管向其鼻孔内吹气,或按压其胸部进行人工呼吸,或放在40℃温水中保温促醒。
3、断脐要消毒。
仔猪的脐带以保留4-5厘米为宜,断脐时要把脐带里捋净,并用5%碘酊消毒,结扎后剪掉较好,这样可防止感染。
4、保持乳水足充。
母猪喂乳期要保持充足的乳水,要喂给母猪富含蛋白质的精料和多汁青饲料。
如果母猪乳汁不足,可用催乳灵等药物催乳。
仔猪吸乳要分身体强弱,让所有的仔猪都能吃到奶,最好训练仔猪固定奶头。
5、仔猪早喂料。
给仔猪及早补料,可提高其胃肠功能,防止营养缺乏。
一般在仔猪出生后1周左右,就给仔猪少量饲料诱食,尽早让仔猪吃料。
6、防止仔猪腹泻。
腹泻是仔猪常见病,病猪粪便呈白色、黄绿色水样或伴有未消化的乳块,有恶臭,严重者脱水死亡。
可通过减少饲喂、喂干料控制腹泻;也可用土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控制;还可用中药马齿苋、积雪草、一点红等煎汁拌料喂仔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