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政府责任——基于元治理理论和体育改革实践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9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的新价值、新理念及新路径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体育高质量治理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
中国式的现代化给学校体育治理带来了新的价值、新的理念和新的路径。
本文将从综合实施政策、形成科学指标体系、培育专业人才和建设和谐校园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学校体育治理的影响和启示。
综合实施政策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的重要基础。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
这些政策包括让体育条件成为学校安全设施的重要一环,加大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鼓励学校组织体育竞赛和文化体育活动等。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为学校体育指导员提供发展平台和晋升机会。
综合实施这些政策,为学校体育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形成科学指标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的关键环节。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学校体育指标的要求,如学校体育水平评定指标体系、学生体育测试考核指标体系等。
这些指标体系既包括了学校基本体育设施的配备要求,又包括了学生体育技能的要求。
学校体育治理需要根据这些科学指标来制定具体目标和措施,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只有形成了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体育治理的发展。
培育专业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的必然选择。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对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同时,政府还鼓励体育院校和其他相关机构培养更多的学校体育管理和指导人员。
只有培养出一支专业的学校体育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引领学校体育治理的发展。
建设和谐校园是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的最终目标。
体育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和友谊的重要媒介。
建设和谐校园要求学校体育治理必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爱,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只有在这样的学校体育治理模式下,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推进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策略探索发布时间:2021-01-15T15:56:30.2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作者:雷强[导读] 要推进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要求、原则。
雷强重庆市江北区苗儿石小学400022摘要:要推进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充分认识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要求、原则。
加强战略谋划,树立科学的体育治理理念,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制度,改革创新学校的体育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学校和体育教师的治理能力,才能有效促进学校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学校体育;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策略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体育不但对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它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与人格、良好品德素养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学校体育教育、体育组织与活动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只有改革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的育人目的。
一、学校体育治理的内涵与原则(一)体育治理的内涵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以来,对"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学术界的重视。
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体育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不仅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要求,顺应国际体育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所提出的时代要求,更是我国推进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体育治理的原则1、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实施学校体育治理要充分认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制度、机制特点和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总书记关于体育教育的要求为指导思想,探索学校体育治理的制度、机制等问题。
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读新修订的体育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22.06.25•【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法治保障——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解读新修订的体育法2022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体育法》的修订,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体现,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体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标志着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对于新时代规范引领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法》修订的背景和过程1995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体育法》,填补了国家在体育领域立法的一项空白,结束了体育事业无法可依的历史,使体育工作走上了依法行政的轨道。
作为体育领域唯一的一部专门法律,《体育法》全面反映了党和国家的体育政策,调整规范了我国体育领域的基本关系,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我国体育法律规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在《体育法》的引领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我国现行有效的体育法律规范包括1部体育法律,7部体育行政法规,31部体育部门规章,165件体育规范性文件,269件地方性体育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体育法律规范体系,对我国体育事业有序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加强体育法治建设指明了前行方向。
体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包括全民健身、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和体育对外交往等各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Sport Science Research体育社会科学1体育科研 2014年 第 35卷 第1期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的创新发展1专题导读·建立新型体育治理体系,促使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李建国(上海体育学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体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深入解读《决定》,并按《决定》指引的路线加快体育改革的步伐,是我国体育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也是我国体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上海政法学院体育法学研究中心均在学习《决定》的过程中,认识到虽然《决定》中直接涉及体育的内容不多,但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各项改革举措,都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决定选择政府职能转变与体育创新、法治中国与体育创新、经济体制改革与体育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与体育文化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社会体育发展以及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等视角,尝试研究《决定》与深化体育改革的关系,为我国体育创新发展出谋划策。
《决定》提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把治理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强调建设“法治中国”。
即要建立健全“法治国家”,使中国成为具有“法治社会”、 “法治经济”、“法治文化”、“法治政党”等法治生态文明的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目前,我国体育法制框架体系初步形成,但体育法治建设的道路还很长,体育立法还有空白点,体育诉讼还很艰难,体育仲裁还不成熟。
要加快探索创新体育法治体系建设新路,开展体育立法评估,创新立法思路,重视公民体育需求和权利,推动我国体育法治建设进程,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治理结构。
《决定》提出的“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对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十分关键。
这是因为由体育管理向体育治理的转变,需要通过政府的权力让渡,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共治。
第52卷第7期 2018年7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V ol.52 No.7Ju ly2018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格局的转型改造:由“强政府弱社会”转向“强政府强社会”汪文奇\金涛2(1•安徽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安徽合肥230039;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摘要: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构成新时代我 国体育治理的重要主题。
传统的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强控制,体育社会组织弱能力,政社呈依附式协作关 系的“强政府弱社会”体育管理格局已无法适应我国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为不断满足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美好生活的需要,化解体育治理主要矛盾,应向政府体育行政 部门的强支持、弱控制,体育社会组织的弱嵌入、强动员,政社平等合作关系的“强政府强社会”体育治理 格局转型。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治理格局;转型改造广强政府弱社会”;“强政府强社会”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18)07-0012-07Transformation of Sports Governance in New Era:From “Strong State and Weak Society” to “Strong State and Strong Society”WANG Wenqi1, JIN Tao2(l.D e p t of P.E.,A n h u i U niv.,H efei 230039,China;2.School of P.E.,A n h u i Normal U niv.,W uhu 241000,China) Abstract:T h 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new era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development and the peopled ever-growing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which is also a m ajor task for the sports governance. Traditionally, the sports management system with government sports department controlling the sport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being subordinate, which shows w strong government and weak societyJ, feature cannot adapt to China5s sports system of governance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modernization In order to m eet the growing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of sports in the new era» the main contradictions should be resolved through th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strong government and strong society. Key words:new era;sports governance pattern; transform ation; u strong government and weak society strong government and strong society”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五次提到社会组织,并明确指 出了社会组织在协商民主、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应然特征、现实逆境与路径选择一、引言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是指在当今社会进步背景下,针对学校体育的管理、运营、进步等方面,实施科学、现代化的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培育健康、活力和综合素养的功能,对同砚的全面进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学校体育的治理现代化分外必要。
二、应然特征1. 科学化管理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的一个应然特征是科学化管理。
体育治理应基于科学理论,通过科学的规划、组织、管理、评估等环节,使得学校体育运动和活动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以达到保障同砚健康的目标。
科学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宁能力。
2. 民主化决策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的另一个应然特征是民主化决策。
学校体育涉及到宽广师生的权益和利益,务必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广泛的民主和集体决策,形成共识,并凝聚起全校上下的合力。
只有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现学校体育的公平、公正和民主。
3. 教育化宣扬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第三个应然特征是教育化宣扬。
学校体育在推行同砚身心健康的同时,也要宣扬同砚对体育运动的正确熟识和乐观参与,培育他们良好的体育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通过将体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使同砚在学校体育中接受教育,学会自律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
4. 综合化进步新时代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的最后一个应然特征是综合化进步。
学校体育不应限制在传统的体育竞赛和运动项目上,应更加重视多元化、全方位的体育活动,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提供更多体验式、参与式的教育方式,满足同砚的多样化需求,全面增进同砚的综合进步。
三、现实逆境1. 资金不足目前,学校体育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最大逆境之一是资金不足。
由于学校体育进步所需经费的限制,学校体育设施和设备的建设、维护和更新难以达到现代化的要求,导致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同砚的需求。
第27卷第6期 2020年11月 体 育 学 刊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Vol.27 No.6N o v .2020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 内在逻辑、构成要素与实现途径陈丛刊(西南财经大学 体育与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1130)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的动因逻辑、目标逻辑、行为逻辑和反射逻辑。
研究认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提高依法治体的治理能力,健全民主创新的治理进程,体现统筹兼顾的治理方针,建立多元协同的治理结构等构成要素;提出在坚持党的领导中增强治理主体的广泛性,在完善制度建设中彰显体育领域的特殊性,在推出顶层设计中融入地方实践的差异性,在实施全面布局中突出典型样板的代表性,在加强权责划分中体现条块结合的互动性等实现途径。
关 键 词:体育治理体系;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内在逻辑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20)06-0046-05Internal logic ,formative elements and realization path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spor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CHEN Cong-kan(Center of Sport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engdu 611130,China)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so 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including motivation logic, goal logic, behavior logic and reflection logic. The study holds that the constituent factor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y included to set up governance thought of people-centered, to holster the ability of governance by law, to improve governance process of democracy and innovation, to reflect overall-consideration of governance policy and to build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multiple synergy, and pointed out some realization path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universality of governance body while stick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show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sports while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stitutions, integrating the differences of local practices while introducing top-level design, stressing on the representativeness of typical governance while implementing overall layout, reflecting interactivity of integration of departments and regions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division of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Key words: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 ;sports governance capability ;modernization ;internal logic收稿日期:2020-04-2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责任视阈下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监管的价值导向与路径选择研究”(16CTY002);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度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体育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专题”(2020YJG012)。
①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9TY012)。
作者简介:李世森(1976,1—),男,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DOI:10.16655/ki.2095-2813.2020.15.234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与善治案例解析①李世森 孙平 许晓峰(华北理工大学体育部 河北唐山 063210)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治理修复策略的理论视角,对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进行了初步讨论,引入国际体育组织的善治改革案例进行解析,研究认为国际体育组织采用“自辩”这一体育治理修复策略,在自辩策略中经常使用的是区隔善治策略,即承认组织管理责任,取得了突出的实际成效,对中国体育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体育治理 顶层设计 善治改革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c)-0234-02Top-level Design and Good Governance Case Analysis of Sports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in ChinaLI Shisen SUN Ping XU Xiaofeng(Department of P.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063210 China)Abstract: By using literature review,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sports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in China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sports governance and restoration strategy, introduces the case of good governanc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s to analyze, and the research holds that the "self-defense" sports governance and restoration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organization, which is the strategy of segmental good governance commonly used in the self-defense strategy, that is to admit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which has obtained the prominent actual result,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 icance to the top-level design of Chinese sport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Key Words: Sports governance; Top-level design; Good governance reform新时代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处于全面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快车道,体育界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治理基本理论[1]、体育治理中国化实践[2]、奥林匹克治理体系机制研究[3]、国际奥委会[4]和国际足联治理[5]案例研究等方方面面。
2021年2月第40卷第2期湖北体育科技Hubei Sports ScienceFeb. 2021Vol. 40 No. 2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智库作为李乾丙,解毅飞(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本文围绕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智库作为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后疫情时代我国体 育治理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国内体育各领域恢复发展与体育强国建设的持续推进对体育治理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在疫情冲击下全球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现实困境,为我国参与全球体育治理提出了新 的挑战。
研究从智库视角出发,探究了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智库参与的意 义与功能。
并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智库应有作为:延展智库 研究方向,改善后疫情时代的体育研究范式;深化智库工作任务,积极传播后疫情时代的体育思想;提高智库 服务能力,引领后疫情时代的体育发展走向;创新智库行为方式,提高后疫情时代体育智库研究与传播能力。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体育治理;现代化;智库中图分类号:G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83X(2021)02-0122-06Think Tank for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Capacity in the Post-epidemic EraLI Qianbing, XIE Yifei(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Shandong,273165)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ink tank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sports governance in the post-epidemic era.Firstly,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aced by the modernization of sports governance in the post-epidemic era: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ports fields and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sports power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ports governance,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lobal sports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facing challenge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the realistic dilemma poses a new challenge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lobal sports governa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ink tank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unction of think tanksy participation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sports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think tanks should do the following: exte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nk tanks and improve the sports research paradigm,deepen the work tasks of think tanks and actively spread the sports ideas,improve the service ability of think tanks and lead the sports development trend,innovate the behavior of think tanks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of sports think tanks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Keywords: post-epidemic era;sports governance;modernization;think tank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是 对各国乃至全球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12文章编号:1000-677X(2019)01-0012-08 DOI :10.16469/j.css.201901003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政府责任——基于元治理理论和体育改革实践的分析1,2(1.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赛事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4;2.复旦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摘 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时代命题。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关系我国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大命题。
体育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正面临着国际环境变化、经济价值彰显、体制机制改革、社会深度转型等因素的多重叠加。
十九大报告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要实现好党和政府对于体育的希望,落实好全民健身和建设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任务,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体育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总目标,又是实现体育使命的核心手段和根本保障。
而选择怎样的方式实现体育治理的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体育发展的现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
”(人民日报,2014)体育应该实现怎样的治理必须面向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现实,要实现本土化关照。
1 话题之前: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认知1.1伴随社会的总体发展,公众的体育需求呈现出量增、多元、高质、差异的发展态势,体育的功能日益彰显;国家对体育的价值诉求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外围走向本质;市场、社会等对体育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参与意愿。
在这一背景下,落实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需要国家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跨越升级。
而这一跨越要遵循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律特征,做好体育发展的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衔接。
从国际体育发展经验和国内体育发展的现实来看,我国的体育发展既要坚持改革创新,又要避免休克疗法,要稳中求进。
我国原有的体育管理体系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新形势下依然要保留其合理的内容,而不应简单的摒弃。
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亦不是收稿日期:2018-08-24;修订日期:2019-01-10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重点项目(2018-B-19)作者简介:王凯(1984-),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管理、体育传播、体育产业管理与运营,E-mail:wangkai7044103@ 。
王凯:新时代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政府责任——基于元治理理论和体育改革实践的分析13空中楼阁,不能够简单的理想化建构,应从治理的主体、治理的职能、机制的设计、评价的体系等方面做好纵向的衔接发展。
1.2提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主体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就是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高小平,2014)。
近些年,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实践进程中,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治理主体有了诸多的探讨,体育领域也是如此,诸多的学者借鉴西方治理理论提出了“多中心治理”“多元治理”“网络化治理”等概念,对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在国家体育治理中的地位进行了彰显。
但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应树立并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治理体系:一方面,应该正确地认识市场、社会、个人等主体在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现实和潜能,同时要正视各主体现阶段的发展状态、不足和突破路径;另一方面,要推进各主体在体育发展中的协同作用,明确体育治理现代化中的领导主体、协同主体和参与主体,剖析相互之间的协同、互助可能和需要,促进体育治理领导主体、协同主体和参与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1.3梳理体育治理现代化的相关研究,学者对体育治理现代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且产生了不少高质量的论作,但分析来看,对“应然”的“理想建构”者众,而对“实然”面相者少,存在着一定的理想主义倾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体育领域也是如此。
当前,我国体育改革依然面临着改革总体目标不明影响体育发展总体定位和谋划,体育改革滞后制约体育产业、事业发展能力提升,改革执行效能乏力对既有改革谋划形成阻碍,支持系统发育不良迟滞改革深化推进的问题。
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公众需求的量质齐增和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社会主体、市场主体、公民主体等参与意愿不断增强和参与能力欠缺的矛盾,政府改革呼声日高和改革方向、改革动力、改革支撑不足的矛盾等多元困境。
因此,在进行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处理好“实然”与“应然”的关系,做好总体谋划,做好对相关主体的培育和政府职能转移的衔接配合,明确好当前政府的职能定位和责任内容。
2 体育治理现代化中西方治理理论的本土化现实困境治理理论产生于西方社会,面对政府失效、市场失灵、社会失灵,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的现实,在公共选择理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影响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
治理理论主张政府、市场、社会、公民等多中心治理,强调主体间的平等与合作;强调公共利益;治理理论注重公众的需求和公民在国家与社会事务中的参与,强调效率化的治理(施雪华 等,2014)。
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指出了西方治理理论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意义与启示,基于不同的维度探讨了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的问题(陈洪,2014;杨桦,2015;姜世波,2016;马德浩,2018),对我国体育治理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结合学术研究和实践观察,笔者认为,目前西方治理理论在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中存在着以下困境。
2.1公共选择和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思潮,政府失灵、公民社会的成熟等现实被普遍认为是治理理论产生的主要致因。
而从治理理论的理论主张反推这一理论的时候,我们能够发现,这一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后现代性意蕴。
一些学者对治理理论的后现代性给予了肯定,认为治理理论体现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交融,且是后现代性夹杂一定现代性残留的交融,后现代性清晰突出;治理理论解构现代性中的秩序、确定、规律、权威等概念,主张不确定性、差异性、多元论、合作共治,因此,治理理论身处于后现代主义语境之中(郑杭生 等,2015)。
从治理理论的理论主张能够发现其所处的话语场域是典型的后现代场域。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建设的进程中,现代化是我国努力且尚未竟之事业,在体育领域也是如此,这一基础决定了治理理论在我国推行面向的是特殊的话语场域。
西方治理提倡的是社会中心,而我们遵循的是国家中心;西方强调的是责任社会,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我们凸显的是责任政府(也因为我国责任社会远未成熟)。
2.2治理理论强调多中心治理,强调政府、社会、市场、个体的多元参与,这对缓解政府压力,调动社会、市场、个人力量以更好地提升国家和社会治理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理论的美好并不意味着现实的水到渠成,当前我国社会力量发展薄弱,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存在着总量不足、活力不够、能力欠缺等问题;市场力量存在着制度不畅、主体不明、目标不清、活力不足、监管不到等问题;个人方面也存在着治理参与意愿不强、通道不畅、水平不高、反馈不足等问题。
体育社会组织方面,我国长期实行“注册挂靠”制度且缺乏竞争,导致了总量和质量的严重不足,根据官方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正式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仅有32 785个,根据当时人口计算每万人仅拥有0.2个体育组织,而德国每890人便拥有1个体育组织,相距甚远;根据民政部2013年对社会组织的调查:体育类社团的活跃度指数和服务能力指数分列倒数第2位和倒数第1位(马德浩,2018)。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内部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体育的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全国正式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年均增幅达到10.86%,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活《体育科学》2019年(第39卷)第1期14跃在城乡基层社区以健身团队为主体的未登记的体育社会组织(草根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超过百万,网络体育组织超过80万,并且仍呈快速发展之势。
尽管如此,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依然不足以支撑强大的体育需求。
在市场方面,体育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2018年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将近1万亿,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长超过2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40万人(新浪财经,2018)。
但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发展逻辑不够清晰,产业发展总规模依然不足,市场主体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等问题依然制约着市场力量在体育治理中的参与和效力达成。
2.3治理理论主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公共利益,西方社会在市场制度不断优化、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社会责任已然形成了一个普遍性的认同,在各主体进行治理参与的过程中,公共利益往往成为一个主要的,起码是重要的考量内容。
我国一直强调的是责任政府,政府在各类公共事务上承担着必不可少且不可或缺的责任,也是广大人民对政府的共同认知,而社会则往往被贴上“不正规”“不可靠”的标签。
同时,我国无论是市场主体、社会主体还是公众个人,其社会责任意识还远未形成,利己行为无处不在,在这一背景下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就容易导致各主体所应承担责任模糊,容易造成诸多基础性公共服务的缺失,最终损害人民对体育的基本需求的满足。
同时,治理理论追求共治,强调治理网络各主体的高度自治和对重大公共事务的集体决策和集体行动,依赖的是共同目标的达成和协商机制的建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主体能力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也面临着诸多的障碍。
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西方治理理论实践中所出现的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社会失灵等对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所带来的解释力不足和实践应对困境的事实,在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尽可能规避西方治理情境下所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建构本土性治理理论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我国体育治理现代化,推进我国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高质发展,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顺利推进。
3 体育治理现代化“元治理”与政府责任3.1英国学者鲍勃·杰索普提出了“元治理”的概念(Jessop,1997)。
并在随后的研究中指出,元治理是在“复杂性日渐突出的环境下,层级治理、网络治理、市场治理必然倾向失灵”的背景和理论反思基础上产生的(Jessop, 2003),是对治理理论的反思和修缮,是为了减少政府-市场-社会三大治理主体的摩擦,缓解3种治理手段的失灵问题而提出的,旨在通过国家在公共事务中的元领导作用,来构建基础性的制度框架并发挥其引导及激励协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