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导航关键技术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9.62 KB
- 文档页数:6
2021年第3期 导 弹 与 航 天 运 载 技 术 No.3 2021 总第380期 MISSILES AND SPACE VEHICLES Sum No.380收稿日期:2019-05-30;修回日期:2019-08-22文章编号:1004-7182(2021)03-0071-07 DOI :10.7654/j.issn.1004-7182.20210315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再入协同制导研究李 征1,陈海东2,彭 博1,陈建伟1(1.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76;2.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76)摘要:从可重复使用航天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 RLV )协同飞行任务需求出发,针对多RLV 再入协同制导问题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再入协同制导方案,重点对再入协同制导律进行设计。
该再入协同制导方案分为3部分:第1部分是再入前弹道规划,设计了基于伪谱法的轨迹规划方案,以时间协同作为约束条件,初步设计出满足协同要求的再入轨迹;第2部分是时间协调策略设计,以再入飞行时间可知性为目标,通过伪谱法对RLV 的飞行时间进行预测,实现多RLV 的再入协同飞行时间协调;第3部分是基于滚动时域控制思想的再入协同制导律设计,以飞行时间可控性为目标,将飞行时间作为强约束,使用伪谱法生成制导指令。
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再入协同制导律的制导性能和整个再入协同制导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再入制导;协同制导;伪谱法 中图分类号:V411.8 文献标识码:ACoordinated Reentry Guidance Law for Reusable Launch VehicleLi Zheng 1, Chen Hai-dong 2, Peng Bo 1, Chen Jian-wei 1(1. Beijing Institute of Astronautical System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76; 2. 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Beijing, 100076)Abstract: Aiming at the cooperative mission requirement of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operative guidanceproblem of multiple RLV reentry, designs a cooperative guidance scheme for reentry, and focuses on the design of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for reentry. The reentry guidanc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rajectory planning before reentry, a trajectory planning scheme based on pseudo-spectral method is designed, the scheme takes time collaboration as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and can preliminarily design the reentry trajectory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collabor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sign of time coordination strategy. In this part, aiming at the predictability of reentry flight time, the pseudo-spectral method is used to predict the flight time of RLV , and then coordinate the cooperative flight time of multiple RLVs. The third part is the design of reentry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based on receding horizon control. Aiming at the controllability of flight time, this part regards flight time as a strong constraint and generates guidance instructions by pseudo-spectral method.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eentry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hole reentry guidance scheme.Key words: RLV; reentry guidance; cooperative guidance; pseudo-spectral method0 引 言可重复使用航天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 ,RLV )是指可在地球表面和太空之间自由往返、可重复使用的多用途飞行器。
中图分类号:V448论文编号:10006SY0415202硕士学位论文跨大气层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自主导航研究作者姓名李瑾学科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指导教师杨博副教授培养院系宇航学院Study of the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spanning aerosphere reusable launch vehicle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Candidate:Li JinSupervisor:associate Prof. Yang BoSchool of Astronautics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中图分类号:V448论文编号:10006SY0415202硕士学位论文(跨大气层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自主导航研究)作者姓名李瑾申请学位级别硕士指导教师姓名杨博职称副教授学科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研究方向自主导航学习时间自 2004年9月1日起至 2007年4月1日止论文提交日期 2007年3月8日论文答辩日期 2007年3月10日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日期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的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和致谢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说明。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同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版),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保留学位论文,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机构)送交学位论文,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借阅和复印,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日本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计划为了满足未来航天活动日益多样的需求,日本正在开发在可靠性和成本效益方面明显优于现有系统的航天运输系统。
然而,由于近年来火箭发射接连失败,日本大范围地修订了原有的发射进度和研制计划,并停止了由H-2 运载火箭发射的不载人带翼返回式飞行器——HOPE -X 实验飞行器的研制,以提高现有航天运输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高速飞行验证(HSFD)计划作为目前日本惟一正在进行的可重复使用飞行验证计划备受关注。
1 日本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RLV)研制计划回顾日本早就意识到有必要在降低航天运输成本的同时提高运载器的可靠性。
为此,1999 年4 月,日本科技厅成立了空间活动委员会来管理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制。
该委员会下设RLV 研制小组,专门负责RLV 的研制。
空间活动委员会于2000 年5 月提出了从现有一次使用运载火箭(ELV)向RLV 发展的规划。
其中,两级入轨运载器(TSTO)作为目标系统,其第一级采用吸气式发动机,第二级采用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
日本RLV 的研制计划原打算分为3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研究成果都要经过评审和修订。
第1 阶段研究的重点是发动机系统,包括吸气式发动机和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
HOPE 实验飞行器将承担第二级运载器的飞行试验任务。
在第1 阶段的前5 年,重点研制涡扇直径为30cm 的ATREX 发动机。
ATREX发动机可使HOPE 的飞行马赫数达到6。
除了进行基础技术研究外,第1 阶段还将研制10t 级的可重复使用发动机。
这些基础技术研究的成果将经过地面试验和空中试验。
在超音速和再入飞行区域,运载器的系统性能将通过HOPE 的后续飞行试验来评估和验证。
HOPE 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重复使用能力,HOPE 计划的高速飞行经验有助于TSTO 第二级的研制,对采用吸气式发动机的实验飞行器的研制也有帮助。
第2 阶段将为TSTO 的两级研制大尺寸实验飞行器。
每个飞行器都将单独进行飞行试验,其中第二级实验飞行器将由现有的ELV 发射。
基于联邦UKF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组合导航
任芳;罗建军
【期刊名称】《计算机辅助工程》
【年(卷),期】2008(17)3
【摘要】针对航天科技领域的再入问题,根据导航系统状态方程非线性的特点,设计基于联邦滤波的V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算法,并应用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的组合导航系统.对基于该算法的RLV组合导航(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和天文导航)系统进行仿真,并与传统的基于联邦滤波算法对组合导航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案和基于联邦滤波的UKF算法能提高导航精度、鲁棒性和容错性.
【总页数】5页(P49-53)
【作者】任芳;罗建军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49.32;TP391.9
【相关文献】
1.组合导航技术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的应用研究 [J], 李瑾;杨博
2.基于联邦UKF算法的月球探测器自主组合导航 [J], 刘勇;徐世杰
3.基于双联邦UKF算法的组合导航数据融合方法 [J], 吴志峰;吴军;王蕊
4.基于联邦UKF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自主组合导航 [J], 郭剑辉;赵春霞;石杏喜
5.异步联邦UKF的GNSS/SINS/摄影定位组合导航算法仿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天器再入技术航空航天工程师是科技领域中备受尊敬的职业之一。
他们负责研发、设计和测试能够进入大气层并再次返回地球的航天器。
航天器再入技术是航空航天工程师必须精通的关键领域,本文将探讨航天器再入技术的重要性和相关挑战。
I. 航天器再入技术的背景航天器再入是指航天器从太空返回大气层并成功降落的过程。
这是航空航天工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成功完成再入任务需要克服重力、气动、高温等多种复杂因素带来的影响。
航天器再入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探索太空和实现可再入运载工具的重复使用具有关键意义。
II. 航天器再入技术的关键挑战1. 高速再入带来的挑战航天器再入过程中,航天器将以超音速速度进入大气层,这将带来气动力学和热力学上的巨大挑战。
航天器面对的高温、高压等环境会对结构和材料产生极大的压力,航天器再入技术需要确保航天器在再入过程中保持结构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
2. 再入姿态控制的难题再入姿态控制是航天器再入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航天器需要在高速、高温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的飞行轨迹,以确保安全降落。
航天器再入技术需要研究并应用先进的控制系统来实现精确的再入姿态控制。
3. 再入过程中的热防护再入过程中,航天器面对高速进入大气层带来的巨大热量。
热防护系统是保护航天器免受高温腐蚀的关键组件。
航天工程师研发先进的热防护材料和结构,确保航天器再入过程中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的平衡,保护航天器系统的安全和完整。
III. 航天器再入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目前,航天器再入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例如,航天工程师开发了多层热防护结构、先进的再入控制系统和改进的再入轨迹规划技术。
这些创新推动了航天器再入技术的发展,并为未来深空探索和太空旅行奠定了技术基础。
未来,航空航天工程师将继续研究和改进航天器再入技术。
他们将通过模拟再入环境、优化热防护材料和结构,以及改进再入控制算法等方式,提高航天器再入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