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招考(招生)简章
- 格式:xls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区域治理WISDOM EXCHANGE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警察院校警务实战技能课程重构研究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张振县摘要:根据大量调研与实践,准确提炼当前监狱警察需要的规避风险、遇险自救、规范使用武力处置突发事件等三项核心警务执法能力。
借鉴国内外先进警务技能执法体系,探索以低伤害武力应用理念为指导,开展体能、技能、战术、法律、心理、安全教学内容研究,构建“六位一体”职业化课程。
通过开展教学内容一体化、授课方式团队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技能考核标准化、人才培养责任化的“五化”教学改革措施,解决传统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脱钩的现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政法干警人才培养质量,并对当前监狱高风险的执法现状,并提供可借鉴可推广模式。
关键词:低伤害武力应用;警务实战技能;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7-0231-0002一、研究概况(一)研究背景为改革和建立政法机关育人、进人和用人机制,从源头上提升政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而面对新的培养对象,新的培养目标,如何设置监狱警察核心能力的警务实战技能课程,课程内容应如何对接当前监狱高风险的执法现状,尤其是如何安全、合法、合理、合情的使用武力手段处置警囚冲突,囚犯冲突等系列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执法的威慑性与监管改造环境。
这是亟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我们作为试点培养单位应该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我院从2017年开始,以政法干警招录体制改革试点生为对象,开展监狱警察警务实战技能改革,该项目对实现政法生的培养目标与推进基层执法规范,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基层干警执法“不敢用、不会用”的现状,且具有十分现实意义。
(二)问题的提出(1)警务技能教育无行业特色。
由于警察教育形成较晚,发展初期警务技能教学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只能以普通院校的体育模式和部队的军事体育作为参照系。
经过不断地实践摸索,公安类警察院校的警务技能训练有了长足进步。
⿊龙江省2011年度考试录⽤各级机关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作⼈员公告为满⾜我省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补充公务员和⼯作⼈员的需要,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中共⿊龙江省委组织部、⿊龙江省⼈⼒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组织实施全省2011年度省直48个部门、哈尔滨等13个市(地)考试录⽤主任科员以下⾮领导职务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作⼈员⼯作。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招考计划及发布⽅式全省2011年度考试录⽤各级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计划4773⼈。
其中省直2116⼈;市(地)1082⼈;县(市)1108⼈;乡(镇)467⼈。
省委组织部、省⼈⼒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各市地组织、⼈社部门即⽇起在省内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并在⿊龙江省⼈⼒资源和社会保障厅(http://222.169.224.135:8080/)上发布具体招考计划及招考条件。
⼆、招考对象和报考条件(⼀)招考对象1、全⽇制普通⾼等院校2011年应届毕业⽣以及2009、2010年毕业于全⽇制普通⾼等院校未落实⼯作单位的毕业⽣。
2、参加“选聘⾼校毕业⽣到村任职”、“三⽀⼀扶计划”、“⼤学⽣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村村⼤学⽣计划”且服务期满的普通⾼等院校毕业⽣(以下简称“项⽬⽣”)。
3、符合职位要求的其他社会在职和⾮在职⼈员。
(⼆)报考条件(1)具有中华⼈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政治权⼒;(2)拥护中华⼈民共和国宪法;(3)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93年3⽉5⽇以前,1975年3⽉5⽇以后出⽣),应届硕⼠研究⽣和博⼠研究⽣(⾮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70年3⽉5⽇以后出⽣);(4)具有良好的品⾏;(5)具有正常履⾏职责的⾝体条件;(6)具有⼤专以上⽂化程度和符合职位要求的⼯作能⼒;(7)具备拟报考职位所需资格条件;(8)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9)报考公安、监狱劳教部门的,需具备规定的⼈民警察年龄、⾝体条件及政审条件。
关于印发《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政法委、组织部、编办,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教育厅(教委、局)、公安厅(局)、司法厅(局)、财政(务)厅(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保障)厅(局)、公务员局:《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切实做好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常态化的改革运行机制,现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
各试点省(区、市)有关部门要切实贯彻《关于规范使用新增政法专项编制严把政法机关进人关的通知》(政法〔2009〕45号)和《关于研究提出2011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计划的通知》(政法〔2011〕5号)精神,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公务员招考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流程,确保按计划、时间进度要求完成招考任务,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教育考试相关工作,省级政法各机关和有关部门积极协助。
省级党委政法委主要负责总体协调,确保各职能部门沟通顺畅、各工作环节衔接有序,并加强对改革试点各个环节的监督,同时会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法机关指导本地试点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协助试点院校建设实习基地等事宜,确保定向政策落实到位。
二、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协调。
中央政法委在牵头制定招录培养计划的同时,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各地招考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协助做好有关数据的上报工作。
教育部负责教育考试出题和阅卷工作,并协调有关招生学校根据各试点省(区、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上报的拟录取人员名单,按照培养计划组织学生入校和教育培养。
2011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拟录取职位计划表
2011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拟录取职位计划表
2011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拟录取职位计划表
安
系
统
2011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拟录取职位计划表
2011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拟录取职位计划表
2011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拟录取职位计划表
2011年河南省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拟录取职位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