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表格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2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___的《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和《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认识和理解作品的音乐情绪,以及欧洲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特点。
2.通过了解古典时期西方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贝多芬,认识___后期的音乐文化特征。
3.初步了解古典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奏鸣曲、交响曲和奏鸣曲式。
教学重点:1.聆听《第九交响曲》,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2.认识和理解古典主义音乐特征。
教学过程:导入:在课前10分钟播放《热情》作为背景音乐,并请同学演奏《热情》钢琴奏鸣曲,引起学生对研究内容的注意。
展开:1.通过作品掌握奏鸣曲的基本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2.欣赏《欢乐颂》合唱部分,分析旋律和节奏的特点,了解为什么___把人声加入交响曲中,人声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3.分声部演唱《欢乐颂》。
4.介绍___创作的艰辛经历,体现了作者对自由、平等、___的追求和强烈趣味,并深入认识。
进一步:1.完整聆听《第九交响曲》,包括学生自己演奏的版本(片段)和___演奏版本(全曲)。
2.讨论交响曲的含义、奏鸣曲式结构和音色的转换,以及___的创作风格。
3.教师补充___的音乐构成和对欧洲音乐文化的影响。
总结:分析古典主义音乐特征,了解奏鸣曲继承德奥民间优良传统,确立了主调音深刻、富哲理性,承前乐风格,在音乐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古典类型的奏鸣曲式、交响曲、室内乐和歌剧的规范。
他们的创作以崇尚理性、逻辑严密、内容充实、形式严谨、宏伟、欢乐的情绪最终如一。
同时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以其深刻的含义为特征,这构成了它的独特之处。
通过深入探究这种风格,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课后作业包括写一篇听后感,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研究成果,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写听后感时,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说教材本课教材是“人音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的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中第十五节《贝多芬》。
这个单元主要探究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一共有两首,分别是《第23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和《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
重点是通过学习《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贝多芬的作品风格及内涵,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启发学生把学习、生活同乐曲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起来。
根据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和感知能力,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加强学生对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及贝多芬精神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视频,播放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小组合作创编、教师传授等方式,丰富音乐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古典音乐魅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基础知识,能够会唱《欢乐颂》的音乐主题,并能看懂4拍子的指挥图示。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数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课标: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贝多芬的作品风格及内涵,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启发学生把学习、生活同乐曲所表达的深刻内涵紧密结合起来教学难点在欣赏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节奏、情绪方面为乐曲分段。
(课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我认为本课是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重点逐渐理解歌曲的形象和层次)二、说学情高中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六节贝多芬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贝多芬创作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等音乐知识。
①《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晚期的代表作品,也是贝多芬全部创作的高峰和总结。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感受、了解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特点和时代意义,以及对《欢乐颂》的感受和认识。
②引导学生认识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等音乐知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理解作品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二、说教法说学法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①导入部分:播放《命运交响曲》,请同学们说出其作者是谁,导入新课。
之后以《命运交响曲》为背景音乐,并用课件展示贝多芬相关的图片,简单介绍贝多芬一生的曲折经历:(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
他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
他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下面播放贝多芬生平简介视频,加深学生对贝多芬的认识。
②接下来我将播放,当下最流行的五月天的《纯真》视频,进行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我将提问学生,《纯真》这首歌曲的间奏,是出自哪位音乐大师的哪部作品?(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
③下面我将请语文课代表朗读“合唱歌词”,让同学们体验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之后播放《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视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特点和时代意义,以及对《欢乐颂》的感受和认识。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教案一、学习目标:(一)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代表作及音乐历史贡献。
(二)通过聆听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演唱《欢乐颂》来感受欧洲古典音乐的特点。
(三)初步懂得奏鸣曲、奏鸣曲式及交响曲的音乐知识。
二、教学内容安排:(一)以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及《热情奏鸣曲》为重点内容,再感受、体验音乐情绪表现,风格特征,理解内容方面进行细致的赏析。
(二)了解贝多芬创造的背景,作品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三)在教师的引领下,欣赏并分析第四乐章《欢乐颂》。
(四)充分发挥学生特长,通过指挥,歌唱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情绪活跃气氛。
三、重点、难点:重点:聆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理解音乐内容。
难点:认识交响曲,奏鸣曲的音乐特征。
四、教具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请同学们拿出双手,模仿老师以下拍打的这段节奏。
预备起X X x︳X XX︳x x ︳X —‖刚才你们在模仿的时候,是模仿听到的声音还是模仿眼睛看到的动作呢?做个试验吧,接下来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以下这段节奏。
XXXX XX︳XXX x‖师问:同学们知道刚才这段节奏表达的情感是强烈的还是轻柔的呀?生:强烈的。
师:对的,它表达的是一种强烈的情感。
接着请大家再次闭上眼睛聆听老师接下来拍打的节奏。
你们能分辨出刚才这段节奏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吗?XXXXXXXXXX(没有声音的节奏学生无法分辨)师;同学们都非常疑惑。
当我们听不到声音时,还能感受到音乐的表情吗?(感受不到)这说明音乐听觉的艺术(非常棒)。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就要求音乐家们都要有一对非常灵敏的耳朵,如同画家失去了眼睛一样,音乐家失聪了,你们能想象这种致命的痛苦吗?可是有一位伟大的失聪的作曲家却在200年前创造了音乐史上的神话。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贝多芬)对,他就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划时代音乐家路德维奇.凡.贝多芬。
高中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音乐生平,感受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二、教学内容1. 贝多芬的生平介绍2. 贝多芬的主要音乐作品及特点3. 贝多芬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贝多芬的音乐生平,代表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2. 难点:对贝多芬音乐作品风格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贝多芬的生平及音乐作品特点。
2. 欣赏法:聆听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
3. 分析法: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创作意图。
4. 互动法: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激发学生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脉络。
3. 作品欣赏: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风格。
4. 作品分析:对播放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讲解贝多芬的创作手法及意图。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对贝多芬音乐作品的看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索更多关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进行自主学习。
六、贝多芬早期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了解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分析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欣赏贝多芬早期的代表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早期的音乐创作背景。
贝多芬早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3. 教学重点与难点贝多芬早期作品的风格特点。
对早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七、贝多芬中期的音乐创作1. 教学目标理解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分析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之处。
欣赏贝多芬中期的经典作品。
2. 教学内容贝多芬中期音乐创作的转变。
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品的介绍与欣赏。
贝多芬中期作品的创新特点。
对中期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及基本知识。
二、通过聆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及作品特征,理解其音乐表现内容。
三、通过聆听《第23钢琴奏鸣曲(热情)》,初步认识钢琴奏鸣曲的特征,并能区别奏鸣曲与奏鸣曲式概念。
四、通过对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及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介绍与音乐作品欣赏,了解三位音乐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
了解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发展的简单历史。
初步认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特征。
五、通过模唱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合唱片断,直接感受古典主义音乐体现的人类渴望社会平等、四海一家的思想。
六、通过让学生深入了解贝多芬,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