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曲》之二
- 格式:doc
- 大小:363.50 KB
- 文档页数:11
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二、故事背景《过零丁洋》当作于 1279 年(宋祥兴二年)。
1278 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五坡岭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囚禁文天祥的船队经过零丁洋时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山坡羊·潼关怀古》天历二年 (1329),陕西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去赈济灾民,他赴陕途中,目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救灾,终因操劳过度而殉职,这首散曲是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所作。
三、理解诗意过零丁洋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遭逢:指遇到朝廷选拔。
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
文天祥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
干戈: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
指宋朝抗元战争逐渐消歇。
四周星:四周年。
风飘絮: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境内赣江中,水流湍急,极为险恶。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
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所以称之为“汗青”。
这里指史册。
译文: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破碎的山河,就像被狂风吹卷着的柳絮,自己一生动荡不安,就像被雨击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惊慌不安,在零丁洋叹息自己孤苦无依。
[晋]陶渊明《杂诗其九》原文、注释、赏析[晋]陶渊明《杂诗(其九)》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飡。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注释:1、遥遥从羁役:意谓远离家乡出任外地之小官。
从:为。
羁:羁旅。
役:《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李善注:“役,所莅之职也。
”2、一心处两端:意谓心情犹豫不定,既想从役又想归家。
3、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意谓在东去途中甚感悲伤,暂且顺流而下随时光之变迁而已。
参照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聊且凭化迁”,似有顺遂时势变迁之意。
4、日没星与昴(mǎo),势翳西山巅:意谓太阳没落,星宿与昴宿显现,然其势隐翳不明也。
星: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之第四宿。
昴: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之第四宿。
《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书》言“日短”,仲冬也。
此言“日没”,不涉及季节,乃日暮时分也。
5、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飡:意谓远在天涯萧条索寞,惆怅中思念平静闲居之生活。
常飡:同常餐,平时所食,指平居生活。
6、遐:远。
由缘:缘由,事之由来也。
7、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意谓行役既难废,音问又断绝,惟寄情于此诗而已。
关:关隘。
梁:桥。
丁《笺注》:“亏,少也。
替,废也。
言少废关梁而不能也,即难废行役之意。
音问既绝,故寄托于斯篇。
”赏析:此诗言行役之苦,思乡之切。
“一心处两端”,最见渊明之矛盾心情。
【[晋]陶渊明《杂诗(其九)》原文、注释、赏析】。
孟郊《巫山曲》和郦道元《三峡》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巫山曲孟郊①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②。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释】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
①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幕为行雨”。
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不见曦.月曦:_____________(2)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__(3)素.湍绿潭素:_____________(4)林寒涧肃.肃:_____________(5)轻红流烟湿.艳姿湿: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三峡》和《巫山曲》都描写了三峡的山,都突出了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三峡》和《巫山曲》都写到了猿啼,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
【答案】1.日光,这里指太阳顺流而下白色肃杀、凄寒打湿2.(1)这中间一千二百里的行程,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意思对即可)3.连绵不断(多)峭拔(意思对即可)4.《三峡》写猿啼为秋天的三峡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同时表现三峡山高峡长的特点;《巫山曲》写猿暗衬托了作者凄凉惆怅的心情。
《水仙子·夜雨》原文赏析《水仙子·夜雨》原文赏析1原文一声梧叶一声秋,②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③落灯花,棋未收,④叹新丰孤馆人留。
⑤枕上十年事,⑥江南二老忧,⑦都到心头。
注释①水仙子:曲牌名,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
句式为七七、七五七、三三四。
八句四韵。
②“一声梧叶一声秋”二句:梧桐叶的落下,预示了秋天的到来,雨打在芭蕉上的声音更使人增添了一份愁闷。
一点芭蕉:是指雨点打在芭蕉叶上。
③三更归梦三更后:夜半三更梦见回到了故乡,醒来时三更已过。
归梦:梦归故乡。
④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⑤叹新丰孤馆人留:用唐代初期大臣马周的故事。
新丰:在陕西新丰镇一带。
马周年轻时,生活潦倒,外出时曾宿新丰旅舍,店主人见他贫穷,供应其他客商饭食,独不招待他,马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
⑥枕上十年事:借唐人李泌所作传奇《枕中记》故事,抒发作者的辛酸遭遇。
⑦二老:指年老的双亲。
译文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
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
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
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赏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首先渲染了伤感的情绪,“梧桐”、“芭蕉”、“夜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全曲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
曲的起首句以雨打梧桐破题,烘托出“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萧瑟落寞氛围《水仙子·夜雨》原文赏析2原文: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诗词赏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首先渲染了伤感的情绪,“梧桐”、“芭蕉”、“夜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总是和离愁、客思、寂寥悲伤联系在一起,全曲描写在凄凉寂寞的旅店里,形孤影单、卧听夜雨的情景。
清名家词之八十一勒方錡《太素斋词》勒方锜《太素斋词》一斛浊酒录入勒方锜(1816-1880),原名人璧,字悟九,号少仲,江西南昌人。
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翰林学士,中丞,历任江苏按察史,广西布政史,江苏,福建和贵州巡抚,官至河东河道总督。
清代词人、书法家。
有《太素斋集》鹧鸪天·东湖春眺杨柳沿堤映画楼。
湖心亭子最清幽。
湔裙少女拈花立,岸帻闲人载酒游。
梨雨散,杏烟收。
小桥斜径一芳洲。
落红万点围歌舫,春水多情不肯流。
眼儿媚·观织三寸灵梭万千丝,熨贴费心机。
低头记忆,南乡露冷,北塞霜凄。
春罗花色盘鸳凤,织就是双飞。
是谁忍得,两边分破,裁作征衣。
长相思·登清华寺楼花深深。
柳深深。
红晕晴光绿晕阴。
暖风啼翠禽。
强登临。
怕登临。
落日平芜烟水浔。
天涯万里心。
浪淘沙细雨梦中声。
灯影三更。
炉香袅尽夜凄清。
满院梨花啼杜宇,撩乱幽情。
寻梦杳难成。
珊枕孤横。
梦时依约醒时惊。
几度思量愁未了,雨散天明。
金缕曲/贺新郎·凝芬阁席上有怀云仪并序维年月日,筱石颍三秋圃偕饮于凝芬小阁,斜月将堕,疏星自明,云敛天空,风严气肃,于时主人清暇,促席燕谈,醇酎累斟,重帘不卷,华烛却夜,温炉借春,颍三顾谓二君,是宜尽醉,毋独醒也。
尘世可怜,浮生若梦。
今我不乐,日月载驰,更俯仰一二十秋。
我三人者,亦霜华点鬓矣。
谢家别墅,吹竹弹丝,念彼达人,寄情乃尔,我心蕴结,髀肉复生,命酒浇愁,其能已乎。
感杜秋须惜少年诗意。
为金缕曲二阕,用以侑觞。
倚醉挥毫,倡予和汝。
多少凄凉意。
向今宵、解裘贳酒,对花拚醉。
打破愁城天地阔,消得青蛾皓齿。
君莫问、功名滋味。
匣裏星镡苔绣涩,枉抛残、湖海英雄泪。
惊岁月,一弹指。
珊瑚断折鞭丝坠。
算丁年、烟邮水驿,马蹄千里。
落拓京华尘压帽,如此清欢有几。
肯负了、芳筵罗绮。
唤出紫云回粉面,笑分司、御史情肠碎。
兰烛下,更凝睇。
又钗凤摇花髻。
傍熏笼、搴裙掠带,晚妆新理。
窗外稜风吹月落,一片清寒夜气。
1晓月寒晚风寒情人佳节独往还顾影自凄然见亦难思亦难长夜漫漫抱狠晚问伊怜不怜 2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3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4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5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4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6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1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边愁【唐】崔湜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
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
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
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
2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4愁肠已断无由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应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1 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9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10看破三千世界,惊醒一夕清梦,分别,然后遗忘,便是一切10卜算子 (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1卜算子答施 (宋)乐婉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19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满庭芳》13采桑子(宋)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12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15长相思(宋)林逋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17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16不堪重梦十年间1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9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 20遍觅隐痛无所见,弯瞳湿泪醉残阳轻衣深坞梦陈迹,更触划痕露旧伤 21思,几许豪情为谁痴,酒入愁肠,尽皆化相思,梦醒时分,问天呵时抚青丝.伤,世事难料生彷徨,遥望他乡,怎料生异象,仰天长啸,何去何从惹惆怅.横卧静听雨潺潺,邻屋纵歌几贪欢.谁言有酒今朝醉,空梦一场步蹒跚.22独倚窗前盼星流,奈何繁星恋明月。
天净沙·秋思原文天净沙·秋思原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净沙·秋思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⑴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创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
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
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鉴赏】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今天有人称马致远的这首《秋思》为“并列式意象组合”,其实并列之中依然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来。
全曲十个意象,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
藤缠树,树上落鸦。
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
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
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
二胡鼻祖刘天华的10首二胡名曲(曲谱合集分享)中国近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二胡鼻祖刘天华先生原名刘寿椿,生于1895年2月4日,因猩红热病卒于1932年6月8日。
刘天华先生是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自幼受到家乡丰富的民间音乐熏陶,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工作于开明剧社,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
刘天华的音乐创作成就,主要在民族器乐曲方面,共作有十首二胡曲:1.《病中吟》1915年刘天华遭受失业、丧父、贫困之厄运,自已又患病,感触颇多,孕育了初稿。
2.《空山鸟语》初稿写于1918年,十年后定稿。
乐曲通过描写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及美好生活的向往。
标题采自于唐王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
”3.《月夜》1918年初稿,1924年定稿。
通过对皓月当空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4.《苦闷之讴》又名《苦中乐》,乐曲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及要消除苦闷的乐观精神和决心奋斗的意志。
5.《悲歌》又名《处世难》。
刘天华作于1927年。
有两种弓法,旋律绵长,节奏有力,表达了一种激愤的情绪。
6.《良宵》又名《除夜小唱》,作于1927年,是他写作时间最短的一首二胡曲。
乐曲表达作者怡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心情。
1927年除夕,刘天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过年,那晚他心情特别好,再加上受到除夕欢乐气氛的感染,即兴拉弦作曲,一气呵成。
7.《闲居吟》作于1928年暑假。
旋律清妙动听,在体现作者返朴归真,怡然自乐的同时表达了对事业的思虑及未来的憧憬,乐曲带有假日休闲的生活意趣。
8.《光明行》作于1931年春,是一首振奋人心的进行曲,旋律铿锵有力,气势豪迈,节奏富有弹性。
刘天华创作此曲时曾说:“因外国人都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作此曲以证其误”。
9.《独弦操》又名《忧心曲》,刘天华作于1932年1月。
表达了作者忧心忡忡,想努力寻找出路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10.《烛影摇红》刘天华的最后一首作品,作于1932年。
【诗歌鉴赏】孟郊《巫山曲》原文及翻译赏析孟郊《巫山曲》原文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孟郊《巫山曲》注释、巫山:山名。
在重庆、湖北接境处,长江穿流其中,形成三峡。
巫山曲:乐府旧题有《巫山高》,汉铙歌,属鼓吹曲辞。
2、巴江:水名。
这里指鄂西、川东的长江。
这一带周初为巴子国,后为巴郡。
上峡:高峡。
3、阳台:今重庆巫山县高都山,传为《高唐赋》所写楚王、神女相会之阳台。
实为后人附会。
十二峰:巫山群峰陡峭,著名的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
4、荆王:楚王。
荆:春秋时楚国的旧称。
暮雨:指神女。
5、高丘:泛指高山。
6、轻红流烟:淡红色的飘动的云气。
湿艳姿:沾湿的美丽姿容。
7、明星稀:星星稀少,指破晓时分。
8、目极:极目远望。
魂断:销魂神往。
《神女赋》写神女去后,“(襄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暗然而暝,忽不知处。
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9、猿啼三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栽渔者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孟郊《巫山曲》翻译巴东三峡中山峦一重又一重,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
荆王射猎时正逢巫山雨意云浓,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
云霞、彩虹和微雨湿了神女艳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
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芳影,听到峡中猿猴声声悲鸣,不觉令人泪落打湿了衣裳。
孟郊《巫山曲》赏析《巫山曲》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诗词作品,是一首七言古诗。
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
前两句写行船中的诗人沿途见到的景象。
三、四两句写楚王梦遇神女的古老神话。
诗中将楚王夜卧的高唐换成神女所居的高丘,将场景集中在一处,使楚王和神女相会的情节更为集中。
五、六两句写神女形象。
最后两句写失落惆怅之感,表现了和神女离别的痛苦。
这首诗成功地描绘了神女的形象,写得形象而又飘渺,用语恰当。
同时,诗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神女峰的传说、峡中景色完美地融在了一起,传神地表达出了诗人在行舟峡中的特殊感受。
表示惆怅的诗句1、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
——张九龄《西江夜行》2、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于谦《立春日感怀》3、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
——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4、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柳永《采莲令·月华收》5、怕歌愁舞懒逢迎。
——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6、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7、眉尖早识愁滋味,娇羞未解论心事。
——黄公度《菩萨蛮·眉尖早识愁滋味》8、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9、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
——纳兰性德《好事近·帘外五更风》10、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陈师道《除夜对酒赠少章》11、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姜夔《钓雪亭》12、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13、只愁飞诏下青冥。
——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14、几日喜春晴,几夜愁春雨。
——高观国《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15、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16、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17、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
——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18、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19、多似浔阳江上泪。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20、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
——韩元吉《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21、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22、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李白《塞上曲》23、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
——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24、忍泪不能歌,试托哀弦语。
作者:王宇
二零一一年八月五日
目录
(诗歌顺序不按时间排列)
一,《清明》(现代文段)作者:王宇
二,《笑情》(仿古诗词)作者:王宇
三,《心悲戚》(仿古诗歌)作者:王宇
四,《秋思》(仿古诗歌)作者:王宇
五,《愁事》(仿古诗词)作者:王宇
六,《观木有感》(仿古诗词)作者:王宇
七,《劝》(仿古诗词)作者:王宇
八,《余思清明》(仿古诗歌)作者:王宇
九,《绝句》(仿古诗歌)作者:王宇
十,《悲寒之庆·其一》(仿古诗词)作者:王宇
十一,《清明祭》(仿古诗歌)作者:王宇
《清明》
到清明了,自己又度过了一个悲伤的清明。
看到大家对“清明”的贵博,却显着自己的无力可比。
这几天的天气十分不好,阴暗、狂风摧扫着城市,不知不觉给人蒙上一层阴暗的心情。
路边随处可见卖纸钱的小摊,看到人们挑挑拣拣,并不觉着庸俗、可笑,而生出了一种悲伤之情,欲哭无泪的心绪。
想到爷爷已经离开我两年了,平时写再多的诗歌、文章似乎无用,可到了清明,虚像中看到了爷爷,看到了爷爷微笑,是人世间的一种惩罚。
外表坚强活泼,人们常常看到;内心多愁善感,感伤无绪便是我的真心。
再见爷爷一面、再与爷爷说一说话,是我现在最想做的,哪怕让我放弃一切,唉···
爷爷,我想你呀,爷爷,爷爷,爷爷,我想你啊···爷爷···你回来行吗?求你了,你再看看家里的状况,求你不要不管不问,好吗?爷爷,求求你了,爷爷,爷爷···再听悲伤的歌曲,再听《清明雨上》,是人间的一种最大的悲伤,爷爷,你在哪里?爷爷,我想你···
王宇
2011.4.3夜
《笑情》
折夕,折夕,对过五寻至人亲。
笑意,笑意,痴盼桥柳与他漫。
终明天意亲至深,不过初秋含阴沉,好赏美景渡日夕。
唯叹,唯恋,此种美景终凋弃······
王宇
00:20
2011-8-2 顿生灵感作
《心悲戚》
天高日远地能矣,
却望身旁泪满地。
世间真情何远在?
只看奔鹤到日西。
2011年7月13日晚作
《秋思》
日照西桥凫雁归,
秋风萧瑟使人颓。
浮云惨淡难消醉,
渡入红桥独自悲。
2011.3.2
18:32
《愁事》
虚比人心知,不闻当人乱,只管满心头。
而当想,两人烦心予,知
无路可寻。
何办?何办?人心外观不可观,但闭而关难解难,于人
身后谈凌烦。
何苦?何办?忙连于身何心礼,但又不可推辞去。
本无言
语,既此到步,破碎知其理。
王宇
2011.6.26(12:43)
《观木有感》
除忧愁,望西都,杂听欢笑语,不知何事多。
独立身,陪葬人,天地无助使人颓。
情何意,独椅
背,守别难熬醉心碎。
王宇
2011年3月19日 13:57
《劝》
天地茂阳,照光照闭,渡今似渡五六天。
栽植送木,人心快连,是真念仙身边?明不见天堂,暗不见阴间,除非夜中托梦见,此种心滋不可言。
而如现,却可盲日搬移种家前。
本心不丢留,天可清楚见,好似禾苗送银钱,嘻,仙是真心笑开颜?
王宇
2011.3.19 10:27
《余思清明》
徨听悲音于草间,沧天消地想连篇。
阴雨锓入心中碎。
何时天明逢我爷?
城想当日欢家喜,难忘悲心照地间。
如今家凉人不在,只得留香陪神仙。
23:31(具体日期不清)
《绝句》
万籁可余宵,孤寒悲心寂。
阴缠流淫归?珠儿苦寻觅。
大道不通梦,忆念唱无力。
留唯可惜媚笑矣,不料斗飞西。
明朝水梦寒,今宵非石暖。
龙邈世间万里流,恰似淡韵口沾羞。
欣然零步恋,开落总得使人颓。
2011.5.21 0:33作
《悲寒之庆·其一》
一年东含露喜日,但无乐面对其颜。
无人可解本人心,天地鬼神宜相邻。
世界之中何处有?了友难解万恩情。
醉心裂肺寻知人,何有,何有,万愁皆过入真吟。
王宇 2010.11.12晚作
《清明祭》
春风暖人不暖心,望年又致清明期。
千行万渡无处寻,唯盼抱孩泪满地。
冥纸落墓为何物,只怕爷爷痛悲离。
寒雨寖心难相聚,一年一度怎为期?
王宇 2012.3.29 21:28作 2012.4.1 17:18定
(清明前夜入本)
2011-8-5 18:33 —— 2012-4-3 23:41结束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