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八(八)班罗梦凡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3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邓嘉诚
古语有云:万恶毒为首。
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有责任担起拒绝毒品
的重任。
毒品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和精神药品,能麻醉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大量吸食,会导致死亡。
那么,毒品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经过多方面的宣传,我们对毒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陌生的是没有尝试过毒品的滋味,不错,正是因为这一种好奇心,
不少人成为了如恶魔般的毒品的奴隶。
作为未来栋梁的我们,不但
要远离毒品,而且要拒绝它。
没有了毒品,自然就不会产生新一代
的瘾君子,吸毒是个人的深渊,家庭的厄运,社会的毒瘤,人类的
天敌,根据报道,近年来北京,深圳,等地有中学生群体非治疗目
的大量购买止咳药水。
其实现在的止咳药水已经成为毒品了。
一些
商人为了谋取暴利,乘机大量购进,再以高价贩卖出去,你说,在
这样的环境下,我能健康成长吗?所以,我们要对毒品说不。
根据报道,有一个家庭三死两疯,原因却是令人大吃一惊,只因一人吸毒。
可想而知,毒品是多么可怕,多么恐怖,多么可恶。
毒
品不仅可以摧残吸毒者的身体,还可以摧毁掉人的前途,造成人体
生理和心理上不同的伤害。
毒品的魔爪不仅仅是残害身体,抹杀灵魂,还会诱发各种疾病。
之所以,我们更加要对毒品说不!
一吸毒品终世穷,二脚踩入无底洞
三代受累全家苦,四外借钱责台筑
五体发抖瘦如柴,六亲不认兽性凶
七情尽付东流水,八方浪荡两手空
九死也悔往来世,十分悲惨可怜虫
珍爱生命,远离那些可怕的毒品,支持禁毒,就一定能看到光明的曙光。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8<1>班龙文娟指导老师:陈慧林毒品就像幽灵,它荡过乡村,掠过城市。
挥舞着罪恶的魔爪,留下了数不清的罪行。
它的肆虐;威胁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危害人民群众。
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让我们增强识毒,防毒和拒毒意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生命对于我们仅一次而已。
生命像美丽的花朵,像奔腾的山河。
生命它经不起任何的伤害,所以我们更应该珍爱生命。
因为青少年的生活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是非辨别能力不强,所以毒品最容易下手的就是青少年。
烟雾中含有对人体有上伤害的物质。
如尼古丁,焦油……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不仅可以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会诱发肺癌。
吸食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吸毒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呼吸麻痹,严重会导致死亡。
当染上毒品之后,会产生极度兴奋和快感。
飘飘然就产生幻觉。
这对吸毒者是无法抵制的诱惑。
一个男人吸毒后会失去战斗力,毫无责任心。
当他们对毒品产生某种依赖的时候,就会变得十分自私狂妄;性格暴躁无常;精神不振;不务正业。
在某个地方有个姓马的人,因为吸食毒品整个人仿佛脱胎换骨。
淡漠了对亲人的关心,失去了教育和抚养儿女的责任心。
如果他不吸食毒品精神几乎崩溃,如果不吸食毒品,毒素就会折磨的他死去活来。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之心,本从一个富翁变得穷困潦倒。
不惜一切代价变卖典质换取毒品,亲人如果阻止,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攻击性的反击性。
家中财产所剩无几,生活苦不堪言。
因为自己一个人的一时之迷祸害了整个家庭。
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幸福,不顾一切的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青年往往都是新的,他充满活力,积极向上。
可正因为为青少年的意识缺乏,对周围的食物充满好奇。
小刚是一个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孩子。
有一次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碰见几个朋友,小刚看看他们,只见嘴上抽着一个烟,很神气的样子。
小刚对此产生了极度的向往。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乳源县桂头中心小学六(3)班邓佳怡指导老师:吴胜凤“毒品”,似乎离我们非常的遥远,但对这个词,我们却无比的熟悉。
自从我们懂事以来,就常听父母老师说:毒品之毒猛于虎。
而他们也无时无刻地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不断地唤起我们对毒品的认识,自觉抵制毒品。
毒品的种类很多,常见毒品大部分有:鸦片、大麻、海洛因、摇头丸、吗咖、可卡因、病毒、杜冷丁和咖啡因等等。
许多人就是在酒吧、卡拉ok等娱乐场所吸食毒品。
有些人刚开始吸了一点儿,没什么伤害,可是后来慢慢地吸,就成瘾了!也有些人想要戒掉,但是不行。
家人建议去戒毒所,但是他却怕自己的声誉受到影响,最后也没逃脱死神的魔爪……而毒品大大多数把目标指向了防范意识不高的青少年,造成了一个又一个惨局。
一名品学兼优的美丽女孩,因一次意外,成为了毒品的奴隶,为了得到买毒品的钱,走上“杀人”之道,是毒品毁了她原本的美丽,给她披上了“丑陋”的人皮装,也是毒品毁了她的前程和未来。
又是一名原本成绩“名列前茅”的男孩,因认识了一群“酒肉朋友”后,也走上了“吸毒”之道,因为母亲拒绝给他买毒品的钱,竟狠心杀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是毒品毁了他的亲情,灭了他原有的人性。
毒品不仅毁了我们,也毁了亲情﹑友情,让我们的人生堕入无底深渊,使我们与死神共舞!又据一则数据记载,若每人每天平均吸食0.5克的海洛因,我国每年将平均损失271亿人民币,若真是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离亡国还会远吗?难道还能否认历史不会重演吗?生命只有一次,它不能轮回,不能重来。
所以我们一定要远离毒品,认识毒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共同筑起一道防毒,识毒,拒毒的新长城。
让我们共同抵制毒品,参与禁毒,一起向毒品宣战,成就健康,美好的未来!。
让生命像花儿般绽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育案例【案例背景】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宣传日,全球各国都很重视禁毒的宣传工作。
其中一个重要的宣传对象就是学生,而小学高段学生是他们生理、心理急剧发展变化的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反抗心理等迅速萌发,对外界的种种充满好奇,轻者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重者误入歧途。
据统计,浙江省未成年吸毒人员(指初次查获吸毒时年龄未满18周岁人员)日渐增多,2005年至2008年,全省查获的未成年吸毒人员分别有215人、410人、779人和920人,年均增幅66.3%。
而且,女孩多于男孩。
据介绍,浙江省未成年吸毒人员呈现“三高”特点:一是吸食新型毒品人员占比高。
2005年以来,浙江省查获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与缴获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未成年人中吸食新型毒品的比例已达到85.4%,其中2008年湖州、舟山、衢州查获的未成年吸毒人员全部系吸食新型毒品,丽水、台州、杭州占比也在90%以上。
二是女性占比高。
2005年至2008年,浙江全省查获的未成年吸毒人员中女性占比达55%,其中台州、舟山、嘉兴三地未成年吸毒女性占比分别高达83.5%、75%和62.5%。
查获的未成年吸毒人员中,两名年龄最小的仅13岁,均为女性。
三是外省籍人员占比高,这在未成年吸毒人员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2005年到2008年,浙江查获的外省籍未成年吸毒人员占全部未成年吸毒人员的比例则从20.9%上升到57.2%,其中占比较高的金华、舟山、宁波都超过了70%。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好处于人生的“危险期”,在这个危险期做好禁毒的宣传工作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开展禁毒宣传,让学生体会要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毒品,让生命像花儿般绽放?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队活动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性;树立自觉抵制毒品的意识,自觉与涉毒违法犯罪作斗争;知道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八年级二班王心雨
毒品,远离毒品这个万恶不赦的恶魔,他不知让多少人犯下了滔天大罪,也不知拆散了多少幸福的家庭,驱走了多少人的快乐。
毒品是个恶魔,无论它怎样伪装,都不可能隐藏它可怕的面孔。
朋友们,切记,不能与它共舞。
“毒品”这个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
但是我们对它并不了解通过查阅资料我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毒品分为两类:一类是麻醉药品,如,鸦片、海洛因等。
海域一类是精神药品,如,大麻、冰毒等。
吸食一次毒品便会上瘾。
人们为了一时的快乐,一时经不起诱惑而导致最终变卖家产,妻离子散。
有的人甚至为了得到钱去偷窃、去抢劫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吸毒对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吸毒会使人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像一个垂死之人。
有血多人都死在毒品的魔爪之下。
其中冰毒和摇头丸危害最大,吸食冰毒2-3毫克或美丽的摇头丸4-5片便会死亡。
可见毒品是多么可怕啊!
人们意识到毒品的危害而开始了解毒品的生涯,但是真正借了毒的人只有百分之二。
有些人毒瘾太深,瘾发作了肉体与精神都会受到巨大的折磨,忍受不了的就会自杀;有些人借了毒又会染上;还有些人抱着对未来的希望在戒毒所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
如今,吸毒的范围更广了,吸毒者的年龄也更小了。
我们对毒品及了解又陌生,了解它的危险,好奇它的味道。
这是这种好奇心让这些活泼的少年陷入了万恶的深渊,不能自拔。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不要轻信它们,美丽的外表,变成瘾君子。
别让这白色恶魔毁了你的一生,后悔的将是你自己。
108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
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
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学准备: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
教师只作补充。
(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
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
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1)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
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
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两个再简单不过的字眼,可出现的频率却非常之高,在报纸上、宣传栏里、书本中……但是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不仅可以对吸毒者个人造成无法形容的伤害,而且还带给吸毒者家庭乃至社会非常巨大的伤痛与影响呢?吸毒不仅对人体与身心有一定的危害作用,还带给社会与家庭不少的伤痛。
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并且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性,还扰乱社会治安,带给人们巨大的威胁,毒品活动造成环境恶化,并逐年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毒品,不仅会毁坏人的身体,还吞噬人的灵魂,逼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记得云南省前两年发生的一凶杀案,凶手竟然是四名十六岁的花季少年!那起凶杀案发生在云南昆明的一所豪华住宅里,那所住宅的主人很有钱。
一天,他刚走出家门准备去买东西,被四个从门后蹿出来的少年推回屋中,全身被捅十几刀。
他们走了几万元的现金。
原来这四位十六岁的少年,被“朋友”引诱,沾染上毒品。
他们为了吸毒,先是偷拿家里的钱,变卖家里的东西,而后就发展到去社会上偷和骗,最后竟合伙实施了这起杀人抢钱案。
正是毒品吞食了四位花季少年原本善良的心灵,让他们失去理智,变成无人性的家伙
十六岁,正是青春泛滥之际。
应该充满活力,应该有纯洁的心灵,是长出翅膀翱翔蓝天的纯真的心灵,是志在天下的抱负,是绚丽多彩的理想。
但是,青春一旦和毒品结缘,立刻就枯萎,就沦丧。
那四位花季少年,沾上了毒品,也就意味着远离青春。
吸毒的自毁和堕落的事例说也说不尽。
他们吸毒,是为了寻找刺激,寻找快乐,享受青春。
但结果他们都变麻木了,没了快乐,没了青春,倒是找到了地狱!这是吸毒者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呀!
她曾是一名白衣天使,后来却染上毒瘾;屡次戒毒却又复吸,仅一年时间她就花了十几万元买毒品;去年教师节那天,身为校长的父亲,亲手将她带到了拘留所里……
她叫丽娜(化名),今年刚刚30出头。
当记者在强制戒毒所里见到她时,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个面容姣好、婀娜大方的年轻女子,曾经是一名瘾君子。
丽娜出生在霞浦县的一个医生世家,母亲、弟弟、弟媳和她自己都从事着医疗工作。
从小,丽娜就过着无忧无虑,备受宠爱的生活。
可是,这种幸福美满的生活,在2006年被打破了,丽娜与丈夫因感情不和离了婚,那段时间,丽娜的情绪变得十分消极。
“一下子感觉到人生苦闷,精神无处寄托,于是碰了毒品。
”提起往事,丽娜后悔不已。
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时自己并没有上瘾,而且,从小受过的教育也让她懂得,一旦吸毒成瘾,很可能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可是,痛苦的心情、毒品的诱惑,却使得她在停吸半年后,又开始复吸。
2007年春节,一纸体检报告,让母亲发现了女儿的异常。
之前,由于吸食毒品,丽娜变得精神萎靡,不爱回家,还经常偷偷向弟弟借钱,可是母亲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自己的乖女儿会去吸毒!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丽娜的家人都震懵了,“自己的女儿都教不好,叫我如何为人师表?”丽娜的父亲痛心疾首,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还是流下了眼泪,自从奶奶去世后,这是丽娜第一次看见父亲哭。
全家人都帮着丽娜戒毒,把她绑在床上、锁在屋里、送到乡下外婆家……但只要家人一放松警惕,丽娜又开始偷偷吸毒。
2008年教师节放假,父亲在街上撞见丽娜买毒品,气得一把抓住女儿直接拉到了拘留所。
2009年1月4日,父亲和弟弟又把丽娜送进了市公安局强制隔离戒毒所。
刚进来时在心里恨父亲,可是现在明白了,他是为了我好。
家人没有放弃我,我也不会放弃自己,所长说了,我的戒毒很成功,我希望能早一点出去和他们团聚!”丽娜的脸上露出笑脸。
以上的故事都告诉我们,毒品是你不能碰的东西,你一旦跟它沾上了关系,他就会一直纠缠着你,你想甩也甩不掉
开始吸毒,慢慢堕落,但还是坚持戒毒。
生活中的老陈就是这样。
老陈,曾是晋江某房地产公司老总,按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他谈成一笔生意就会有百余万的收入。
然而,这一切,自他染上毒瘾那一刻起,就全变了。
今年58岁的老陈,1993年就染上毒瘾。
昨日,记者在福州市台江区上海街道社区卫生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见到他时,他说,自己这已是第14次戒毒了。
“其实每个吸毒者都想戒毒,谁想像老鼠一样活着?可是心瘾难戒。
”老陈感慨道,正是在家人永不言弃的关心下,这次他已连续9个多月没碰毒品。
门诊的廖医生也表示,吸毒者要成功戒毒,除了药物治疗,更多的是需要亲人、朋友乃至社会的关心,大家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
好奇之下试吸毒品发觉上瘾为时已晚
老陈第一次接触毒品,是在1993年。
之前,他听身边一些朋友说,吸毒让人感觉飘飘欲仙,要啥有啥。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专门花了250元钱请一名吸毒人员教他吸食。
但是第一次吸毒的经历,让他感到很恶心,并不断呕吐,“好像胆汁都吐出来。
怎么和朋友说的感觉一点都不一样?难道是吸食方法不对?老陈再次向那名瘾君子请教。
这回,老陈吸食后,发觉自己突然变得异常精神,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这次经历让老陈十分意外,也由此对海洛因产生好感,但耳濡目染毒品的危害也让他暗暗下决心,以后只要稍感不对,就立即停止吸食
“刚接触毒品时,好像没有立即上瘾的迹象。
以后我只在感到疲惫的时候,才吸两口提提神。
”老陈说。
可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处于一种莫名的空虚状态。
“身上像被绑了铅块一样沉重,心里发慌,骨头里好像有千万只蚂蚁在爬,又痒又难受,抓又抓不到,敲也敲不到。
感觉生不如死。
”老陈在向记者描述毒瘾发作时的样子时,眼眶突然红了。
他说,那种痛苦,他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
这时,老陈才发现自己有了毒瘾,但为时已晚。
从此,他开始了长达16年在吸毒与戒毒间挣扎的日子。
染上毒瘾后常失眠他的性格变得怪异。
“吸毒之后,我的性格和思想变得非常怪异,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老陈说,他原本是个有耐性的人,为了做成生意,他一次、两次、甚至几天几夜,都会陪着客户直到生意谈成。
吸毒成瘾后,他渐渐变得暴躁、偏激、不能容人。
主要是因为失眠,吸毒者100%会失眠。
”老陈回忆,毒瘾犯时,难受失眠,吸了毒后,又兴奋失眠,他有时甚至整整3天没睡过一秒钟。
无奈之下,只能借助大量的安眠药强迫自己睡觉,有时甚至一次吃13片安眠药才能睡四、五个小时。
长时间的失眠导致老陈的性格变得烦躁,会莫名不安,做事也越来越缺乏耐心,和人谈生意谈不拢,就把桌子掀了,还会向对方喊:“不做就不做,你算老几?”
朋友都说老陈变了,变得难以捉摸。
老陈说,正是吸毒带来的这一系列后遗症,做什么事都没兴趣,只有毒品,才能让自己兴奋起来,“毒瘾发作时,吸毒者是无法理智地对任何事做出判断的,那时他们的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抽上几口。
家人始终不离不弃他下定决心要戒毒
最终,老陈向家人坦白了一切。
当家人得知老陈变化的真相后,一开始是惊讶、不可思议,他们不相信原本一个责任心那么强的人会去吸毒。
但幸运的是,讶异之后,家人并没有
放弃老陈,而是接受了这个现实,并鼓励他进戒毒所戒除毒瘾。
此前,老陈进了戒毒机构13次,但每次出来后,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一次又一次复吸。
即便如此,家人还是没有信心呢的。
“他的本性是怎样的,我清楚。
我相信他只是一时迷失,一定还能再回头。
”老陈的妻子告诉记者。
家人一次次的鼓励,让老陈倍感温暖,也倍感愧疚。
“我能坚持戒毒到现在,家人、朋友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老陈说。
妻子陪着他,儿子鼓励他,老朋友没有放弃他,“我再不戒毒,我对不起他们啊。
去年年初,老陈无意中听说了福州的美沙酮维持门诊,用美沙酮代替毒品,逐渐戒除。
于是,与他相濡以沫30多年的妻子,陪他来到福州。
而这一次,老陈与所有和毒品有关的人彻底断绝了联系
现在,老陈每天坚持服用美沙酮,从原来的5cc到需要1cc的小剂量,他也已9个多月没碰过毒品,“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妻子,若不是他们做我的坚强后盾,一直不放弃我,我现在只能是一具行尸走肉。
”老陈说。
毒品的危害已经蔓延全世界。
打击吸毒、贩毒违法犯罪行为的斗争,已经成为一场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在进行的禁毒的“世界大战”。
那缕缕生起的硝烟让我不禁当年林则徐在虎门点燃的虎门销烟,断绝鸦片,断绝毒品,让我们对毒品说再见
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石嘴山市第六中学
八年级(8)班
罗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