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少子复合原理以及与转换效率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9.14 MB
- 文档页数:29
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郝华丽;刘文富【摘要】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单元,其能量转换效率和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
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光伏技术工作者的核心任务之一。
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是由其输出参数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决定的。
通过分析材料的禁带宽度、少数载流子寿命、表面复合、温度、寄生电阻等对其输出参数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到其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影响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效率的方法,对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与应用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Solar cell as the core unit in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ts energy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cost di⁃rectly affects the applica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How to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 costs is one of the core tasks of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workers.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solar cell is determined by its output parameters (open circuit voltage,short circuit current and fill facto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influence of material band gap,life of minority carriers,temperature and parasitic resistance on output parameters,the rule that influence the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was obtained. Th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olar cells are proposed. This will have a certain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solar cells.【期刊名称】《现代电子技术》【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3页(P156-158)【关键词】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影响因素;光伏发电系统【作者】郝华丽;刘文富【作者单位】黄淮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黄淮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34近年来,太阳能发电由于具有清洁、无污染,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但其市场占有率还很低,究其原因是效率低并且成本高,对于成本相对低廉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来说,其平均价格为1.2元 W,与目前的火力发电成本来比还是较高。
第一章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1.1 半导体物理基础1.1.1 半导体的性质世界上的物体如果以导电的性能来区分,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
容易导电的称为导体,如金、银、铜、铝、铅、锡等各种金属;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常见的有玻璃、橡胶、塑料、石英等等;导电性能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物体称为半导体,主要有锗、硅、砷化镓、硫化镉等等。
众所周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及其周围的电子构成的,一些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能够自由运动时,称为自由电子。
金属之所以容易导电,是因为在金属体内有大量能够自由运动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电子有规则地沿着电场的相反方向流动,形成了电流。
自由电子的数量越多,或者它们在电场的作用下有规则流动的平均速度越高,电流就越大。
电子流动运载的是电量,我们把这种运载电量的粒子,称为载流子。
在常温下,绝缘体内仅有极少量的自由电子,因此对外不呈现导电性。
半导体内有少量的自由电子,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才能导电。
半导体可以是元素,如硅(Si)和锗(Ge),也可以是化合物,如硫化镉(OCLS)和砷化镓(GaAs),还可以是合金,如GaxAL1-xAs,其中x为0-1之间的任意数。
许多有机化合物,如蒽也是半导体。
半导体的电阻率较大(约10-5ρ107m),而金属的电阻率则很小(约10-810-6m),绝缘体的电阻率则很大(约ρ108m)。
半导体的电阻率对温度的反应灵敏,例如锗的温度从200C升高到300C,电阻率就要降低一半左右。
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则较小,例如铜的温度每升高1000C,ρ增加40%左右。
电阻率受杂质的影响显著。
金属中含有少量杂质时,看不出电阻率有多大的变化,但在半导体里掺入微量的杂质时,却可以引起电阻率很大的变化,例如在纯硅中掺入百万分之一的硼,硅的电阻率就从2.14103m减小到0.004m左右。
金属的电阻率不受光照影响,但是半导体的电阻率在适当的光线照射下可以发生显著的变化。
太阳能电池板工作原理及转换效率影响因素解析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太阳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能源来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太阳能电池板作为太阳能的主要收集器,其工作原理和转换效率的影响因素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一、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1. 光伏效应当光线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光子会转化成电子,从而产生电流。
这种现象被称为光伏效应。
太阳能电池板内部的P-N结构能够将光子转化成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电流。
2. 光生电荷分离在太阳能电池板的P-N结构中,当光子进入P-N结后,会激发电子跃迁至导带,同时留下空穴。
由于P-N结的内建电场作用,导致电子和空穴分别向P区和N区移动,从而产生电压。
3. 电荷收集经过光生电荷分离后,电子和空穴被迫向两端移动,形成电流,从而产生输出功率。
二、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影响因素1. 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是影响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照强度越大,太阳能电池板吸收的光子就越多,从而产生更多的电子-空穴对,提高转换效率。
2. 温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温度越低,其转换效率就会越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太阳能电池板的散热和降温措施。
3. 表面反射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反射也会影响其转换效率。
在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和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表面反射的控制,以提高光的吸收率,从而提高转换效率。
4. 材料特性太阳能电池板的材料特性也会影响其转换效率。
目前主要的太阳能电池板材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不同材料的吸收光谱、光伏效率等特性不同,因此也会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
5. 光伏电池布局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布局中,需要考虑电池板的倾斜角、朝向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光能,提高转换效率。
结语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伏效应、光生电荷分离和电荷收集等原理,并受到光照强度、温度、表面反射、材料特性和光伏电池布局等因素的影响。
少子寿命值对太阳电池生产的监控作用摘要:研究了太阳电池工艺过程中少子寿命值的变化,揭示了少子寿命值在太阳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比较工艺前后少子寿命值的变化,可以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改善电池的性能。
经过工艺优化后,多晶硅太阳电池(非绒面)的平均转换效率达到14.75%。
关键词:少子寿命值;多晶硅;过程监控;太阳电池一前言以多晶硅为基体材料制备太阳电池可降低太阳电池的成本。
但是铸造多晶硅中一般存在高密度的缺陷和高浓度的杂质。
通常这些杂质原子本身或通过与结晶学缺陷相互作用,会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的复合中心,大大降低少子寿命,进而影响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
少子寿命是太阳电池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少子寿命反映了太阳电池表面和基体对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程度,即反映了光生载流子的利用程度。
为了提高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必须尽可能提高少子寿命,增加少数载流子的扩散长度。
理论上,少子寿命越长,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越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也相应地提高。
在太阳电池制作过程中,硅片要经过表面清洗去损伤层、扩散磷吸杂、PECVD沉积SiNx:H膜钝化、铝背场以及烧结等工艺,在这些工艺过程中,硅片要经过不同的高温处理,少子寿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为提高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和控制工艺的稳定性,在工艺过程中增强少子寿命测试对生产过程的监控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通过少子寿命的监控,明确地知道每个工艺过程的质量情况,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工艺,获得良好的工艺流程,从而达到控制生产过程的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实验在本公司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线上进行,采用工业标准太阳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
实验材料选用几个不同厂家生产的156mm×156mm铸造多晶硅,电阻率为0.5~3.0Ω·cm,厚度为200~220μm。
采用微波光电导衰减法测试少子寿命,测试设备为Semilab公司生产的WT一1000型少子寿命测试仪,激光波长为904nm,微波频率为10GHz。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器件。
其本质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常见的有硅、钙钛矿等。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光生电效应。
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上时,太阳能就被吸收并激发了材料中的电子,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最终流向外界,从而产生电流。
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不断产生电流,实现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需要进行一些性能优化。
首先是材料的选择。
硅晶体太阳能电池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类型。
但是硅晶体太阳能电池存在限制效应,即在不断提高光照时,太阳能电池的发电量却停滞不前或甚至下降。
为此,人们开始研究其他类型的太阳能材料,如钙钛矿,它的光电转换效率很高,目前已经有研究成果将其推向商业化。
其次是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可以影响其光伏转换效率。
为了提高光吸收率和电子收集率,可以采用多层结构或极薄的表面纳米结构。
通过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增大太阳能电池可吸收的光线范围,提高其电子滑移率和光电转换效率。
除了材料和结构的优化,太阳能电池的条件和环境也会影响其性能。
首先是温度影响。
太阳能电池在发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而高温会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因此,在制作太阳能电池时需要考虑散热问题,以减缓电池内部的热量积累。
其次是灰尘和污垢的影响。
太阳能电池表面积聚了灰尘和污垢,将导致光线的散射,降低光吸收率,因此经常要对太阳能电池进行清洁和维护。
最后是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电池具有清洁、无污染和可再生的特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商业、工业、农业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器件,其性能优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材料、结构、环境等方面的优化。
太阳能电池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将为人类带来更加清洁、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和优化方法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电效应,即将光子能量转化成电子运动能量。
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是P-N结元件。
P-N结的一边富集电子,称为N型半导体;另一边缺少电子,即富余空穴,称为P型半导体。
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上时,光子被半导体吸收,并激发出一对电子和空穴。
在P-N结上会形成一个电场,电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向P区移动,空穴会向N区移动,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称为光生电流。
有了光生电流,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供电了。
优化方法然而单个太阳能电池的功率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为了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
1. 增加太阳光的吸收太阳能电池只能吸收一定范围内的太阳光。
通过使用多层反射膜和光束聚焦器,可以将太阳光聚集在一个小区域内,增加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量。
2. 提高电子迁移速度电子迁移速度是指电子在半导体晶体中的移动速度。
提高此速度可以增加光生电流和太阳能电池输出的电流和电压。
电子迁移速度可以通过优化材料结构、添加钙镁钛矿等方式实现。
3. 抑制复合复合反应是指光生电子和空穴之间发生复合,损失电流的现象。
为了减少复合率,可以增加半导体中载流子浓度,通过添加掺杂元素或使用多层半导体材料实现。
4. 优化电池结构电池结构对于光吸收、电子迁移速度等性能都有影响。
通过优化电池结构,例如添加反射层、更换薄膜材料等方式,可以提高电池效率。
结语太阳能电池是当前最流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户外照明、智能家居和车辆领域均有能广泛应用。
通过以上优化方法,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输出性能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实际用途。
太阳能电池板原理及效率----bb897cc0-715a-11ec-ad99-7cb59b590d7d太阳能相信没有人会陌生,太阳能是一种可以运用而且相当庞大的能量,于是在科技发达的现在科学家们发明了太阳能电池板,一种通过吸收太阳光从而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但专家说因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
太阳能:太阳是一种巨大的能源。
它以每秒光辐射的形式向太空发射大约3.8倍的能量,10兆焦耳的能量中22亿分之一被投射到地球上。
阳光被大气反射和吸收后,70%的阳光被传输到地面。
然而,地球一年所接收的太阳能量仍然高达1.8×10^18kw•h中国电器交易网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地球形成生物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和光生存,而自古人类也懂得以阳光晒干物件,并作为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制盐和晒咸鱼等。
但在化石燃料减少下,才有意把太阳能进一步发展。
专家向中国电器交易网介绍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太阳能发电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
广义上的太阳能是地球上许多能量的来源,如风能,化学能,水的势能等等。
太阳能发电原理太阳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力的器件。
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据中国电器交易网调查就有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
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硅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
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n结。
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
这个过程的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认为太阳能是直接从光到电的。
第一章1.法国物理学家Edmond Becquerel 于1839 年首先观察到光伏效应。
2.1883 年美国科学家Charles fritts 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太阳能光电池。
3.1954 年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研制出了第一块现代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6%,这是太阳能电池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4.2000 年德国首先颁布可再生能源法。
5.光子的能量?能量(eV)与波长(μm)的关系。
(计算)答:光子的能量:E(J) = hf = hc/λ能量与波长的关系:E (eV ) = 1.24 / λ(μm)。
光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
6.太阳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核发生核聚变反应(氢转换成氦),这些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方辐射: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 k。
7.太阳光照射在距离D 处的球面,入射到物体的光强为?(计算)答:(式中,Isun为太阳的表面辐射功率强度)8.大气效应主要在哪些方面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答:1)由大气吸收、散射和反射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减少。
2)由于大气对某些波长的较为强烈地吸收和散射而导致光谱含量的变化。
3)当地大气层的变化引起入射光能量、光谱和方向的额外改变。
引起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减少:导致光谱含量的变化。
(特殊的气体包括:臭氧(O3),二氧化碳(CO2)和水蒸气(H2O)都能强烈地吸收能量与其分子键能相近的光子。
从而改变太阳的光谱含量,使得辐射光谱曲线深深地往下凹。
然而空气分子和尘埃,却是通过对光的吸收和散射成为辐射能量减少的主要因素)9.什么叫光学大气质量?太阳在相对水平面成30˚的高度,其相应的大气光学质量是多少?答:光线通过大气层的路程,太阳在头顶正上方时,路程最短。
我们把实际路程与此最短路程的比称之为大气光学质量。
简称AM。
大气光学质量表达式:(θ为太阳和头顶正上方成角度)当太阳在头顶上方时,AM=1,称为大气光学质量1的辐射。
当太阳在相对水平面成30˚时,10.地球表面的标准光谱称为AM1.5,辐射能量密度为1000 W/m2;地球大气层外的标准光谱称为AM0,辐射能量密度为1366 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