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考研邱关源版2021电路考研真题库
- 格式:doc
- 大小:407.00 KB
- 文档页数:20
第12章三相电路12.1复习笔记一、对称三相电源如图12-1-1所示,由同频率、等幅值、相位互差120°的三个正弦电压源连接成的电源被称为对称三相电源。
对称三相电源有星形(Y)和三角形(△)两种。
这3个电源依次称为A相、B相和C相,它们的电压瞬时表达式及相量如表12-1-1所示。
图12-1-1表12-1-1电压时域及相量表示二、三相电路的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三相系统中,流经输电线中的电流称为线电流;电源端或是负载端各输电线线端之间的电压都称为线电压;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中每一相的电压、电流称为相电压和相电流。
三相系统中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都与连接方式有关,如表12-1-2所示。
表12-1-2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三、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计算的一般步骤:①将△形电源和负载均变成Y形;②用短路线连接所有中性点,画出一相等效电路进行计算;③根据对称性推算其他两相电压和电流。
图12-1-2(a)的一相等效电路如图(b)所示。
图12-1-2四、三相电路的功率1.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有功功率:P=P A +P B +P C 。
无功功率:Q=Q A +Q B +Q C 。
视在功率:22Q P S +=若负载对称,则有A P P p p 33cos 3cos l l P P U I U I ϕϕ===A P P p p33sin 3sin l l Q Q U I U I ϕϕ===223l l S U I P Q ==+式中,φp 是指每相负载的阻抗角;对称三相电路的其他计算完全可以用正弦电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方法。
2.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三相电路有功功率测量的三表法和两表法,如图12-1-3所示。
第10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试确定图10-1所示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图10-1解:图10-1(a)先指定电流i1和i2从线圈1的1端和线圈2的2端流入,按照右手螺旋法则,电流i1所产生的磁通链(用实线表示)方向和电流i2所产生的磁通链(用虚线表示)方向相反,如图10-2所示,它们是相互消弱的,所以可以断定端子1与端子2为异名端,则同名端为(1,2')或(1',2)。
用同样的方法可得图10-1 (b)的同名端为(1,2')或(1,3')或(2,3')。
图10-22.两个耦合的线圈如图10-3所示(黑盒子)。
试根据图中开关S闭合时或闭合后再打开时,毫伏表的偏转方向确定同名端。
图10-3解:根据右手螺旋法可知,线圈的同名端为(1,2)。
当开关S闭合时,线圈1中随时间增大的电流i从电源正极流入线圈端子1,这时毫伏表的高电位与端子1为同名端;当开关S闭合后再打开时,电流i减小,毫伏表的低电位端与端子1为同名端。
3.若有电流i1=2+5cos(10t+30°)A,i2=10A,各从图10-4(a)所示线圈的1端和2端流入,并设线圈1的电感=6H,线圈2的电感=3H,互感为M=4H。
试求:(1)各线圈的磁通链;(2)端电压和;(3)耦合因数k。
解:(1)(1,2)为异名端,两个线圈的磁通是相互消弱的,所以(2)根据电压和磁通的关系得:(3)耦合因数为:k==0.943。
4.如图10-5所示电路中(1)=8H,=2H,M=2H;(2)=8H,=2H,M=4H;(3)==M=4H。
试求以上三种情况从端子1-1′看进去的等效电感。
图10-5解:(a)=M+(L1-M)//(L2-M)当L1=8H,L2=2H,M=2H时,=2H;当L1=8H,L2=2H,M=4H时,=0H;当L1=L2=M=4H时,=4H。
(b)=-M+(L1+M)//(L2+M)当L1=8H,L2=2H,M=2H时,=0.857H;当L1=8H,L2=2H,M=4H时,=0H;当L1=L2=M=4H时,=0H。
历年试卷与答案适用于 2006 级自动、测控、电信、计算专业注意:本试卷共 8 页, 7 道大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一、填空题(共18分,每空3分)1、根据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试计算该元件吸收功率20 瓦。
5V图1-12、计算图1-2所示电路中端口1-2端的等效电阻eq R =。
图1-23、电路如图1-3所示,应用戴维宁定理将其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源的串联,试计算该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Ω。
10图1-34、电路如图1-4所示,开关S 在t=0时动作,计算在t=0+时电压=+)0(C u V 。
u C图1-45、电路如图1-5所示,试写出电压1u =。
图1-56、电路如图1-6所示,当电路发生谐振时,谐振的频率=0ω。
图1-6二、选择题(共33分,每题3分,答案填在答案卡内,填在别处无效)1、电路如图2-1所示,电路中的=X U A 。
A . -5V ;B. 5V ;C. 10V ;D. -10V ;图2-12、电路如图2-2所示,电路一端口的输入电阻=ab R 。
A. 55Ω; B. 11Ω; C. 30Ω; D. 10V ;ab图2-23、电路如图2-3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A. 55Ω;B. 15A;C. 5A;D. 10A;图2-45、电路的图如图2-5所示,树的树枝数为。
A. 3;B. 4;C. 5;D. 6;图2-56、电路如图2-6所示,当=LR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A. 30;B. 25;C. 150;D. 180;360V RL图2-67、电路如图2-7所示,在0<t时电路处于稳态,0=t时闭合开关,求电感电流=+)0(Li A。
A. 10;B. 2.5;C. 2;D. 8;L u L图2-78、Z 参数方程是。
A. ⎩⎨⎧+=+=22212122121111U Y U Y I U Y U Y I ;B. ⎩⎨⎧-=-=221221I D U C I I B U A U ;C. ⎩⎨⎧+=+=22212122121111U H I H I U H I H U ;D. ⎩⎨⎧+=+=22212122121111I Z I Z U I Z I Z U ;9、单位阶跃函数的像函数是。
第14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4.1复习笔记一、拉氏变换及其基本性质对定义在[0,∞)上的函数f(t),其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分别为()()0e d st F s f t t -∞-=⎰()()j j 1e d 2πj c st c f t F s s +∞-∞=⎰式中,s=σ+jω为复数,称为复频率。
其主要性质如下:(1)线性性质L[A 1f 1(t)+A 2f 2(t)]=A 1L[f 1(t)]+A 2L[f 2(t)]=A 1F 1(s)+A 2F 2(s)(2)微分性质若L[f(t)]=F(s),d ()()d f t f t t'=则L[f′(t)]=sF(s)-f(0-)。
(3)积分性质若L[f(t)]=F(s),则01()d ()t L f F s sξξ-⎡⎤=⎢⎥⎣⎦⎰(4)延迟性质若L[f(t)]=F(s),则()()()000e st L f t t t t F s ε-⎡⎤--=⎣⎦(5)拉氏变换的卷积定理设f 1(t)和f 2(t)的象函数分别为F 1(s)和F 2(s),则有()()()()()()1212012*d t L f t f t L f t f F s F s ξξξ⎡⎤=-⎡⎤⎣⎦⎢⎥⎣⎦=⎰二、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1.部分分式展开法概述通常用两个实系数的s 的多项式之比来表示电路响应的象函数,有()()()()101101m m m n n n N s a s a s a F s m n D s b s b s b --+++==≤+++ 且均为正整数将有理分式F(s)用部分分式展开时,首先要把F(s)化为真分式,若n>m,则F (s)为真分式;若n=m,则将F(s)化为F(s)=A+N 0(s)/D(s)。
求反变换时,分情况讨论,如表14-1-1所示。
表14-1-12.部分分式展开法求拉氏反变换的步骤(1)n=m时,将F(s)化成真分式和多项式之和;(2)求真分式分母的根,确定分解单元;(3)将真分式展开成部分分式,求各部分分式的系数;(4)对每个部分分式和多项式逐项求拉氏反变换。
注意:本试卷共 8 页, 7 道大题,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 100 分钟一、填空题(共18分,每空3分)1、根据图1-1所示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试计算该元件吸收功率 瓦。
5V图1-12、计算图1-2所示电路中端口1-2端的等效电阻eq R = 。
图1-23、电路如图1-3所示,应用戴维宁定理将其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压源的串联,试计算该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 Ω。
10图1-34、电路如图1-4所示,开关S 在t=0时动作,计算在t=0+时电压=+)0(C uV 。
u C图1-45、电路如图1-5所示,试写出电压1u = 。
图1-56、电路如图1-6所示,当电路发生谐振时,谐振的频率=ω。
图1-6二、选择题(共33分,每题3分,答案填在答案卡内,填在别处无效)1、电路如图2-1所示,电路中的=XU。
A.-5V; B. 5V; C. 10V; D. -10V;图2-12、电路如图2-2所示,电路一端口的输入电阻=abR。
A. 55Ω;B. 11Ω;C. 30Ω;D. 10V;ab图2-2A. 55Ω;B. 15A;C. 5A;D. 10A;图2-3A. 55Ω;B. 15A ;C. 5A ;D. 3A ;图2-45、电路的图如图2-5所示,树的树枝数为 。
A. 3; B. 4; C. 5; D. 6;图2-56、电路如图2-6所示,当=LR 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
A. 30;B. 25;C. 150;D. 180;360VR L图2-6A. 10;B. 2.5;C. 2;D. 8;L u L图2-78、Z 参数方程是 。
A. ⎩⎨⎧+=+=22212122121111U Y U Y I U Y U Y I ;B. ⎩⎨⎧-=-=221221I D U C I I B U A U ;C. ⎩⎨⎧+=+=22212122121111U H I H I U H I H U ;D. ⎩⎨⎧+=+=22212122121111I Z I Z U I Z I Z U ;9、单位阶跃函数的像函数是 。
第12章三相电路一、选择题如图12-1所示为对称三相电路,电源线电压U1=1OOV,线电流I1=2A,负载功率因数λ=cosφ=0.8(感性),功率表接法也如图所示,则此时功率表读数为()。
[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图12-1A.208WB.120WC.173WD.0【答案】A【解析】选为参考相量,二、填空题1.在如图12-2所示的对称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中,所有三只安培表的读数都是10A,如果外加三相对称线电压保持不变,而将AB相负载断开,则电流表A1的读数为_____,电流表A2的读数为_____,电流表A3的读数为_____。
[浙江大学2004研]图12-2【答案】5.77A;5.77A;10A【解析】按一般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方法即可得出结果。
2.图12-3所示三相对称电路中开关S合上时电流表A1的读数是A,则开关S 合上时电流表A2的读数是();A3的读数是();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1的读数是();A2的读数是();A3的读数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图12-3【答案】;;;10A;10A【解析】根据三相电路的对称性,在开关闭合后,三表读数是相同的,即都是;在开关打开之后,读数不变认为,和的电流表读数变化,线电流变为相电流,为10A。
3.某三角形联接的电力负载,线电压、及严重不对称且含有5、7次谐波,该三相负载线电压的零序分量为()。
研]【解析】将不对称的三相线电压分解为三组对称的相量,分别为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
由于三相线电压中各相对应的正序分量相量和为0、负序分量相量和为0,并且各谐波分量只含有交流分量(即正序、零序分量),无零序分量。
则三相线电压的相量和即为三倍的零序分量。
即有:4.如图12-4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已知星形连接负载(复)阻抗Z=5+j8.66Ω,若已测得电路无功功率则电路有功功率P=_____。
[上海交通大学2006研]图12-4【答案】由Z=5+j8.66Ω可得阻抗角为于是有功功率为三、计算题1.线电压为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对称三相负载:一组是三角形联结的电感性负载,每相阻抗;另一组是星形联结的电阻性负载,每相电阻,如图12-5所示。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一、是非题 (注:请在每小题后[ ]内用"√"表示对,用"×"表示错) .1. 如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为12122R R R R +- [√]解:212122122R R U U R R U R R U U R U I -+=-+=22221-+==R R R R I UR eq.2. 当R1 、R2与R3并联时等效电阻为:123123R R R R R R ++ [×].3. 两只额定电压为110V 的电灯泡串联起来总可以接到220V 的电压源上使用。
[×] 解:功率不同的不可以。
.4. 电流相等的两个元件必属串联,电压相等的两个元件必属并联。
[×].5. 由电源等效变换可知, 如图A所示电路可用图B电路等效代替,其中/s s i u R =则图A 中的R i 和R L 消耗的功率与图B中R i 和R L 消耗的功率是不变的。
[×] 解:对外等效,对内不等效。
可举例说明。
.6. 一个不含独立源的电阻性线性二端网络(可以含受控源)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线性电阻。
[√].7. 一个含独立源的电阻性线性二端网络(可以含受控源)总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串联或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并联。
[√] .8.已知图示电路中A、B两点电位相等,则AB支路中必然电流为零。
[×] 解:根据KVL 有: B A BA AB BA U U R I U R I E -+=+=55 5R EI BA =.9. 图示电路中, 既然AB两点电位相等, 即UAB =0,必有I AB =0 [×]解:A I AB 195459424=⨯+-⨯+=.10. 理想电压源不能与任何理想电流源等效。
[√] 二、选择题(注: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适合的答案编号填入该题空白处,多选或不选按选错论) .1. 图示电路 AB间的等效电阻为_C_解:二个电阻并联等效成一个电阻,另一电阻断开。
第13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一、选择题1.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电压为,电流为,则其三次谐波的功率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研]A .B .C .D . 【答案】A【解析】由题目所给电压电流表达式,可知,三次谐波电压超前三次谐波电流60°,则三次谐波功率。
2.如图13-1所示电路中则电容C 2两端电压的有效值应为( )。
[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12030)u t t V ωω=+++13930) 1.732sin(330)i t t A ωω=+++-25.95W 45W 51.9W 65W图13-1A.150VB.360VC.390VD.540V【答案】C【解析】分解u s=u1+u2+u3,其中u1单独作用时,可得uu2单独作用时,由于L1,C1并联谐振,u3单独作用时,由于L2,C1串联谐振,等效为如图13-2所示。
图13-2从而得根据有效值的计算方法,可得u C2的有效值为。
二、填空题1.已知某无源二端网络的端口电压和电流分别为则此网络吸收的功率为()W。
[北京交通大学2011研]【答案】43W【解析】(1)考虑直流分量可知其吸收的功率为0W(2)考虑频率为500的分量可知其吸收的功率为W (3)考虑频率为1000的分量可知其吸收的功率为0W(4)考虑频率为1500的分量可知其吸收的功率为。
因此,总功率为0+25+0+18=43W2.图13-3所示非正弦电路中,电源电压u S=10+cos3ωt V,R=5Ω,ωL=5Ω,=45Ω,则电压表的读数为();电流表的读数为()。
[华南理工大学2010研]图13-3【答案】10V;0.2A【解析】直流电压单独作用时,,三次谐波单独作用时,发生串联谐振,,所以电压表上读数为10V,电流表上读数为0.2A三、计算题1.图13-4所示非正弦电路中,已知,电流源。
试求:(1)图中ab两点间的电压u ab(t)及其有效值U ab;(2)电流源i S供出的有功功率P IS。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电路理论主要研究电路中发生的电磁现象,用电流i 、电压u 和功率p 等物理量来描述其中的过程。
因为电路是由电路元件构成的,因而整个电路的表现如何既要看元件的联接方式,又要看每个元件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电压要受到两种基本规律的约束,即:(1)电路元件性质的约束。
也称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VCR ),它仅与元件性质有关,与元件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无关。
(2)电路联接方式的约束(亦称拓扑约束)。
这种约束关系则与构成电路的元件性质无关。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是概括这种约束关系的基本定律。
掌握电路的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
1-1 说明图(a ),(b )中,(1),u i 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 乘积表示什么功率?(3)如果在图(a )中0,0<>i u ;图(b )中0,0u i <>,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解:(1)当流过元件的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标示电压正极性的一端指向负极性的一端,即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元件两端电压降落的方向一致,称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关联。
所以(a )图中i u ,的参考方向是关联的;(b )图中i u ,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
(2)当取元件的i u ,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时,定义ui p =为元件吸收的功率;当取元件的i u ,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定义ui p =为元件发出的功率。
所以(a )图中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吸收的功率;(b )图中的ui 乘积表示元件发出的功率。
(3)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的条件下,带入i u ,数值,经计算,若0>=ui p ,表示元件确实吸收了功率;若0<p ,表示元件吸收负功率,实际是发出功率。
(a )图中,若0,0<>i u ,则0<=ui p ,表示元件实际发出功率。
在i u ,参考方向非关联的条件下,带入i u ,数值,经计算,若0>=ui p ,为正值,表示元件确实发出功率;若0<p ,为负值,表示元件发出负功率,实际是吸收功率。
《电路》考研邱关源版2021电路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图1-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源和电流源提供的功率分别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图1-1-1A.4W;6WB.-4W;-6WC.4W;-6WD.-4W;6W【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由电流源发出电流可知,回路中电流为逆时针1A电流,电阻消耗功率为2×1=2W,电压源发出功率为4×(-1)=-4W。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2-(-4)=6W。
2如图1-1-2所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图1-1-2A.U=25+IB.U=25-IC.U=-25-ID.U=-25+I【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由节点KCL有流过1Ω电阻电流为(5+I),则有:U=-[(5+I)×1+20]=-25-I。
3电路如图1-1-3所示,开关S自打开到闭合,电路内发生变化的是()。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图1-1-3A.电压UB.电流IC.电压源的功率D.电流源的功率【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开关S打开到闭合,左端干路上电流没有变化,电路上只有1Ω电阻的电流发生了变化,由2A变为0。
其消耗的功率仅由电流源提供,故电流源功率发生了变化。
4N A和N B均为含源线性电阻网络,在图1-1-4所示电路中3Ω电阻的端电压U应为()。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研]图1-1-4A.不能确定B.-6VC.2VD.-2V【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如图1-1-5所示。
图1-1-5a点的电流方程为i1+i2=2,网孔的电压方程为6i2-3i1-6=0,可解出i1=2/3 A,i2=4/3 A,则U=3×i1=2V。
5如图1-1-6所示的电路中,影响U值的独立源应是()。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研]图1-1-6A.I S1B.I S2D.U S2【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由图1-1-7可得,在a点由KCL可得U ab/4=U/3+I S1+0.5I,又U ab=2×I-U,代入前式得U=-12I S1/7。
邱关源《电路》(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wang>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第1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1.1复习笔记1.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2.1复习笔记2.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3.1复习笔记3.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电路定理4.1复习笔记4.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5.1复习笔记5.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储能元件6.1复习笔记6.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7.1复习笔记7.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相量法8.1复习笔记8.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复习笔记9.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0.1复习笔记10.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电路的频率响应11.1复习笔记11.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三相电路12.1复习笔记12.2课后习题详解1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的频谱13.1复习笔记13.2课后习题详解1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4.1复习笔记14.2课后习题详解1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15.1复习笔记15.2课后习题详解1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二端口网络16.1复习笔记16.2课后习题详解1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非线性电路17.1复习笔记17.2课后习题详解1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均匀传输线18.1复习笔记18.2课后习题详解1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电路》考研邱关源版2021电路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图1-1-1所示电路中的电压源和电流源提供的功率分别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图1-1-1A.4W;6WB.-4W;-6WC.4W;-6WD.-4W;6W【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由电流源发出电流可知,回路中电流为逆时针1A电流,电阻消耗功率为2×1=2W,电压源发出功率为4×(-1)=-4W。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2-(-4)=6W。
2如图1-1-2所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图1-1-2A.U=25+IB.U=25-IC.U=-25-ID.U=-25+I【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由节点KCL有流过1Ω电阻电流为(5+I),则有:U=-[(5+I)×1+20]=-25-I。
3电路如图1-1-3所示,开关S自打开到闭合,电路内发生变化的是()。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图1-1-3A.电压UB.电流IC.电压源的功率D.电流源的功率【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开关S打开到闭合,左端干路上电流没有变化,电路上只有1Ω电阻的电流发生了变化,由2A变为0。
其消耗的功率仅由电流源提供,故电流源功率发生了变化。
4N A和N B均为含源线性电阻网络,在图1-1-4所示电路中3Ω电阻的端电压U应为()。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研]图1-1-4A.不能确定B.-6VC.2VD.-2V【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如图1-1-5所示。
图1-1-5a点的电流方程为i1+i2=2,网孔的电压方程为6i2-3i1-6=0,可解出i1=2/3 A,i2=4/3 A,则U=3×i1=2V。
5如图1-1-6所示的电路中,影响U值的独立源应是()。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研]图1-1-6A.I S1B.I S2D.U S2【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由图1-1-7可得,在a点由KCL可得U ab/4=U/3+I S1+0.5I,又U ab=2×I-U,代入前式得U=-12I S1/7。
图1-1-76图1-1-8所示电路,电流I0应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图1-1-8A.2.8AB.1.4AC.-1.4A【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因为电流I0所在支路无电阻,故可将两端节点合并。
合并后,右端网络总电阻为(18×9)/(18+9)+(5×20)/(5+20)=10Ω,由并联分流原理,流入右端网络电流为I=6×10/(10+10)=3A。
由并联分流原理得流过18Ω电阻电流为:I1=9/(18+9)×3=1A,流过5Ω电阻电流为:I2=20/(20+5)×3=2.4A,再由结点KCL有:I0=I1-I2=-1.4A。
7如图1-1-9所示电路中,有源一端口网络ab的短路电流I ab=6A,当R=5Ω时,R消耗的功率为20W;当R=20Ω时,R消耗的功率为()W。
[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研]图1-1-9A.80/9B.20C.80D.40/3【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设有源线性网络等效电压源电压为U0,等效电阻为R0已知短路电流为6A,则有U0/R0=6。
已知R=5Ω时,R消耗的功率为20W,则有两式联立解得:R0=2.5Ω,U0=15V。
当R=20Ω时,R消耗的功率为:8如图1-1-10所示电路,等效电阻R ab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研]图1-1-10A.4ΩB.5ΩC.2ΩD.8Ω【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等效电路如图1-1-11所示,可得R ab=2+6∥3=4Ω。
图1-1-119如图1-1-12所示电路,4A电流源产生功率等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研]图1-1-12A.-16WB.16WC.4WD.-4W【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由于4Ω电阻支路端电压与2Ω电阻支路端电压相等,故4Ω电阻支路电流为2Ω电阻支路电流的一半,即0.5I。
根据KCL,可知:I+0.5I+0.5I=4A,因此I=2A,电流源产生的功率为:P=UI=2×2×4=16W。
10如图1-1-13所示,用结点法分析电路,结点①的结点方程应是()。
[上海交通大学2004年研]图1-1-13A.6U1-2U2-3U3=6B.4U1-2U2=15+3U1C.4U1-2U2-3U3=6D.6U1-2U2-3U3=15+3U1【答案】B查看答案11N0为无源线性电阻网络,工作状态如图1-1-14(a)所示,现将1-1′端口支路置换成如图(b)所示,则2-2′端口输出U2应为()。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研]图1-1-14A.2VB.2.4VC.16/3VD.6V【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由图1-1-14(a)可知N0的开路电阻(从电压源方向看入)R i为5/1=5Ω,故图1-1-14(b)中的电流为6/(5+1)=1A,由互易定理可知U2为2V。
12如图1-1-15所示电路中,N为含源线性电阻网络,已知U S=5V时,U=3V;当U S=0时,U=-2V;则当U S=-1V时,U为()。
[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研]图1-1-15A.-3VB.3VC.-7VD.-5V【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设网络N中的电源对U的作用为U N,则有U=AU S+U N,代入数据得解得U N=-2V,a=1,所以当U S=-1V时,U=[-1×1+(-2)]=-3V。
13图1-1-16所示电路,已知u S=3e-5tε(t)V,则零状态下输出端电压u0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图1-1-16A.2(e-2t-e-5t)ε(t)VB.(e-2t-e-5t)ε(t)VC.2(e-5t-e-2t)ε(t)VD.(e-5t-e-2t)ε(t)V【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由虚短条件知:i=u S/(20×103)=1.5×10-4e-5tε(t)①再由虚断条件知:i=(u S-u0)/(R∥C)②①②联立解得:u0=(e-5t-e-2t)ε(t)V。
14图1-1-17所示电路,电路原已达到稳态,t=0时开关S闭合,则电容电压u C (0+)值应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图1-1-17A.2.5VB.-2.5VC.5VD.-5V【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开关S闭合前,电路达到稳态,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会突变,故u C(0+)=u C(0﹣),则分析S闭合前电路稳态是电容电压即可。
电压源为直流,则稳态时可将电容视为断路,电感视为短路。
则并联支路两端电压为u C,此时受控电压源的电压亦为u C,则受控电压源所在支路无电流流过(若此时有电流流过,1Ω电阻上的压降将导致受控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不能是u C,与前述推理过程矛盾),可视为断路。
则,u C(0-)=u C(0+)=2/(2+2)×10=5V。
15已知某元件的电流、电压波形如图1-1-18所示,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则此元件参数值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研]图1-1-18A.C=1/2×10-3FB.C=2×10-3FC.L=500mHD.L=2000mH【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VCR)为:i=Cdu/dt,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VCR)为:u=Ldi/dt。
由题图可知,du/dt=0时,i=0;di/dt=0时,u≠0。
故,该元件为电容元件,且i=Cdu/dt=2C=4mA,所以C=2×10-3F。
16有两个RC一阶电路,u C2(0+)=u C1(0+)=0,u C2(∞)=u C1(∞)>0时间常数τ2=2τ1。
t>0时,电压u c2(t)=ku c1(t),则()。
[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研]A.k>2B.1<k<2C.1>k>1/2D.k<1/2【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由u C1(t)=ku C2(t)及u C1(∞)=u C2(∞)可得根据τ2=2τ1,k可等效为从而不难得出1>k>1/2,所以本题答案为C。
17如图1-1-19所示电路,t<0电路已处于稳态,t=0开关闭合,i C(0+)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研]图1-1-19A.-2mAB.2/3mAC.4/3mAD.2mA【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t<0时电路已稳定;时刻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1-20(a)所示。
图1-1-20(a)u C(0-)=30×40/(15+15+30)=20V。
时刻,u C(0+)=u C(0-)。
时刻,等效电路如图1-1-20(b)所示。
图1-1-20(b)所以,i C(0+)=-[u C(0+)/30+u C(0+)/15]=-2mA。
18图1-1-21所示的是时间t=0时电压和电流的向量图,并已知U=220V,I1=10A,,各正弦量图用复数式表示为()。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研]图1-1-21A .U •=220∠0°V ,I •1=10∠90°A ,B .,,I •2=10∠-45°A C .U •=220∠180°,,I •2=10∠45°AD .,,I •2=10∠135°A【答案】A 查看答案【解析】复数式表示时用有效值和t =0时刻相角表示。
19在图1-1-22所示的正弦交流稳态电路中,若使U •、I •同相,则R 、L 、C 应满足关系式(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图1-1-22A .B .ωL =ωCC .D .【答案】A 查看答案【解析】由U •、I •同相位知,两并联部分串联后的总阻抗呈纯阻性,总阻抗为:将分子分母化成相量形式,令分子分母对应相角的正切值(虚部除以实部)相等,则有:(2ωLR )/(ωCR 2+ωL )=R ,化简后有:20图1-1-23所示电路,当R L取匹配值时,它所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图1-1-23A.0.75WB.2WC.3WD.8W【答案】B查看答案【解析】令负载开路,求开路电压U OC=6-2×1=4V。
令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求等效电阻,可得R eq=2Ω。
则当R L=R eq=2Ω时,R L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为P max=U OC2/(4R eq)=42/(4×2)=2W。
21如图1-1-24所示正弦稳态电路,已知,电路中电阻R、电感L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研]图1-1-24 A.1/2Ω,1/2HB.2Ω,1/4HC.2Ω,1HD.1/2Ω,1H【答案】C查看答案【解析】因为u(t)=2cos2tV所以:则其中,ω=2r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