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国、欧盟GMP中英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598.00 KB
- 文档页数:159
美国现行GMP(中文版)美国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目录A-总则 (3)B-组织与人员 (3)C-厂房与设施 (4)D-设备 (7)E-成份、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控制 (8)F-生产和加工控制 (11)G-包装和标签控制 (13)H-贮存和销售 (16)I-实验室控制 (17)J-记录和报告 (20)K-退回的药品和回收处理 (25)A.总则211·1 范围(a) 本部分的条例包含人用或兽用药品制备的现行最低限度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b) 在本章里的这些针对药品的现行GMP条例和本章600至800的所有部分针对人用生物制品的现行GMP条例,除非明确另有说明者外,应认为是对本部分条例的补充,而不是代替。
本章其他部分或本章600至680各部分和本部分均可适用的条例,前部分的条例可代替本部分条例。
(c) 在考虑经提议的,发表在1978年9月29日联邦注册表(FR)上一项免除时,若产品及其所有成份是以人用物品形式作一般销售和消费,且这些产品根据其预期用途,亦可列入药品的范围内,则不应对这些非处方药(OTC)实施本部分条例,直至进一步的通知为止。
本章110部分和113至119部分的条例用于鉴别这些亦是食品的OTC药品是否按照GMP的要求生产、加工、包装和贮存。
211·3 定义本章210·3的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B. 组织与人员211.22 质量控制部门的职责(a) 本部门有批准和拒收所有成份、药品包装容器、密封件、中间体、包装材料、标签及药品的职责与权力。
复查生产记录的权力,保证不产生差错,或若发生差错,保证他们充分调查这些差错。
本部门负责根据合同,批准或拒收由其它公司,生产、加工、包装或贮存的产品。
(b) 适当的实验室检验设备、批准(或拒收)的各种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包装材料及药品,质量控制部门是可以获得的。
(c) 本部门有批准或驳回影响药品的均一性、效价或含量、质量及纯度的所有程序或规格标准的职责。
EU GMP ANNEX 1 MANUFACTURE OF STERILE MEDICINAL PRODUCTS (中英文对照)(a) These are average values. (一)这些都是平均值。
(b) Individual settle plates may be exposed for less than 4 hours. (二)单个沉降皿放置的时间可以少于4小时。
20. Appropriate alert and action limits should be set for the results of particulate and microbiological monitoring. If these limits are exceeded operating procedures should prescribe corrective action。
对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的监控结果,要设置适当的警戒限度和行动限度。
当超出这些限度时,操作规程应说明需要采取的措施。
Isolator technology 隔离技术21. The utilisation of isolator technology to minimize human interventions in processing areas may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risk of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of aseptically manufactured products from the environment. There are many possible designs of isolators and transfer devices. The isolator and the background environment should be designed so that the required air quality for the respective zones can be realised. Isolators are constructed of various materials more or less prone to puncture and leakage. Transfer devices may vary from a single door to double door designs to fully sealed systems incorporating sterilization mechanisms. 在生产区采用人员方面的隔离技术,在无菌产品的生产中,会显著降低周围环境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EUROPEAN COMMISSION 欧盟委员会ENTERPRISE AND INDUSTRY DIRECTORATE-GENERAL 企业与工业管理局Consumer goods 消费品Pharmaceuticals 药品Brussels, 03 February 2010 布鲁塞尔2010.02.03ENTR/F/2/AM/an D(2010) 3374EudraLex(European Union Law On drug regulatory affairs)欧盟药品法规The Rules Governing Medicinal Products in the European Union欧盟医药产品管理规则Volume 4卷4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and Veterinary Use人用和兽用医药产品Part II: Basic Requirements for Active Substances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s 第二部分:作为起始物料的原料药的基本要求Table of Contents目录1 Introduction1简介1.1 Objective1.1目的1.2 Regulatory Applicability1.2法规适用性1.3 Scope1.3范围2 Quality Management2质量管理2.1 Principles2.1原则2.2 Quality Risk Management2.2质量风险管理2.3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Quality Unit(s) 2.3质量部门的职责2.4 Responsibility for Production Activities 2.4生产活动的职责2.5 Internal Audits (Self-Inspection)2.5内部审计(自检)2.6 Product Quality Review2.6产品质量回顾3 Personnel3 人员3.1 Personnel Qualifications3.1 人员资质3.2 Personnel Hygiene3.2 人员卫生3.3 Consultants3.3 顾问4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4 厂房设施4.1 Design and Construction4.1 设计和建造4.2 Utilities4.2 公用工程4.3 Water4.3 水4.4 Containment4.4 限制4.5 Lighting4.5 照明4.6 Sewage and Refuse4.6 废水废物4.7 Sanitation and Maintenance4.7 公共卫生及保养5 Process Equipment5 工艺设备5.1 Design and Construction5.1 设计和建造5.2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Cleaning5.2 设备的保养和清洁5.3 Calibration5.3 校验5.4 Computerized Systems5.4 计算机系统6 Documentation and Records6 文件和记录6.1 Documentation System and Specifications6.1 文件系统与规格标准6.2 Equipment Cleaning and Use Record6.2 设备清洁和使用记录6.3 Records of Raw Materials, Intermediates, API Labelling and Packaging Materials 6.3 原料、中间产品、原料药的标签和包装材料的记录6.4 Master Production Instructions (Master Production and Control Records)6.4 生产指令(生产和控制记录)6.5 Batch Production Records (Batch Production and Control Records)6.5批生产记录(批生产和控制记录)6.6 Laboratory Control Records6.6 实验室控制记录(批检验记录)6.7 Batch Production Record Review6.7批生产记录审核7 Materials Management7 物料管理7.1 General Controls7.1 控制通则7.2 Receipt and Quarantine7.2 接受和待检7.3 Sampling and Testing of Incoming Production Materials7.3 到货物料的取样和检测7.4 Storage7.4 贮存7.5 Re-evaluation7.5 再评估8 Production and In-Process Controls8 生产和过程控制8.1 Production Operations8.1 生产操作8.2 Time Limits8.2 时间限制8.3 In-process Sampling and Controls8.3 中控取样和控制8.4 Blending Batches of Intermediates or APIs8.4 中间产品和原料药的混批8.5 Contamination Control8.5 污染控制9 Packaging and Identification Labelling of APIs and Intermediates 9 中间产品和原料药的包装和贴签9.1 General9.1 总则9.2 Packaging Materials9.2 包装材料9.3 Label Issuance and Control9.3 标签放行和控制9.4 Packaging and Labelling Operations9.4 包装和贴签操作10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10 贮存和销售10.1 Warehousing Procedures10.1 入库程序10.2 Distribution Procedures10.2 销售程序11 Laboratory Controls11 实验室控制11.1 General Controls11.1 控制通则11.2 Testing of Intermediates and APIs11.2 中间产品和原料药的检测11.3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11.3 分析方法的验证11.4 Certificates of Analysis11.4 分析报告11.5 Stability Monitoring of APIs11.5 原料药的稳定性监测11.6 Expiry and Retest Dating11.6 失效和复检日期11.7 Reserve/Retention Samples11.7 留样12 Validation12 验证12.1 Validation Policy12.1 验证方针12.2 Validation Documentation12.2 验证文件12.3 Qualification12.3 确认12.4 Approaches to Process Validation12.4 工艺验证方法12.5 Process Validation Program12.5 工艺验证计划12.6 Periodic Review of Validated Systems12.6 验证系统的定期审核12.7 Cleaning Validation12.7 清洁验证12.8 Validation of Analytical Methods12.8 分析方法验证13 Change Control13 变更控制14 Rejection and Reuse of Materials14 物料的拒收和再利用14.1 Rejection14.1 拒收14.2 Reprocessing14.2 返工14.3 Reworking14.3 重新加工14.4 Recovery of Materials and Solvents14.4 物料和溶剂的回收利用14.5 Returns14.5 退回15 Complaints and Recalls15 投诉和召回16 Contract Manufacturers (including Laboratories)16 合同生产企业(包含实验室)17 Agents, Brokers, Traders, Distributors, Repackers, and Relabellers 17 代理商、经纪商、贸易商、经销商、重新包装商和重新贴签商17.1 Applicability17.1 适用性17.2 Traceability of Distributed APIs and Intermediates17.2 已销售中间产品和原料药的追踪17.3 Quality Management17.3 质量管理17.4 Repackaging, Relabelling and Holding of APIs and Intermediates 17.4 中间产品和原料药的重新包装、重新贴签和处理17.5 Stability17.5 稳定性17.6 Transfer of Information17.6 信息的传输17.7 Handling of Complaints and Recalls17.7 投诉和召回的处理17.8 Handling of Returns17.8 退货的处理18 Specific Guidance for APIs Manufactured by Cell Culture/Fermentation 18 用于细胞培养/发酵而得原料药的特殊指南18.1 General18.1 总则18.2 Cell Bank Maintenance and Recordkeeping18.2 细胞库的维护和记录保存18.3 Cell Culture/Fermentation18.3 细胞培养/发酵18.4 Harvesting,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18.4 收获、分离和精制18.5 Viral Removal/Inactivation Steps18.5 病毒除去/灭火步骤19 APIs for Use in Clinical Trials19 用于临床试验的原料药19.1 General19.1 总则19.2 Quality19.2 质量19.3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19.3 设备设施19.4 Control of Raw Materials19.4 原料的控制19.5 Production19.5 生产19.6 Validation19.6 验证19.7 Changes19.7 变更19.8 Laboratory Controls19.8 实验室控制19.9 Documentation19.9 文件20 Glossary20 词汇表1 Introduction1 介绍This guideline was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00 as Annex 18 to the GMP Guide reflecting the EU’s agreement to ICH Q7A and has been used by manufacturers and GMP inspectorates on a voluntary basis. Article 46 (f) of Directive 2001/83/EC and Article 50 (f) of Directive 2001/82/EC; as amended by Directives 2004/27/EC and 2004/28/EC respectively, place new obligations on manufacturing authorisation holders to use only active substances that have been manufactured in accordance with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starting materials. The directives go on to say that the principles of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active substances are to be adopted as detailed guidelines. Member States have agreed that the text of former Annex 18 should form the basis of the detailed guidelines to create Part II of the GMP Guide.本指南已经在2000年11月以GMP指南附录18的形式公布过,它反应了欧盟对ICH Q7A的认可以,该指南已经被生产商和GMP检查员在自愿的原则下所使用。
GMP相关的英文缩写1. AQAI(Automated Quality Assurance Inspection Equipment):在线自动质量保证检查设备.2. 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活性药物物质,即原料药.3. ANDA (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简化新药申请.4. ADR(Adverse Drug Reaction):不良反应.5. BSE(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疯牛病.6. BPCS(Business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业务计划及控制系统.7. BIA(Business impact assessment): 商业影响评估.8. cGMP(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 CCCD(China Certification Committee for Drugs):中国药品认证委员会.10. CIP(Cleaning In Place):在线清洁. 11. CV(Concurrent Validation):同步验证.12. CDER(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药品研究与评价中心.13. COA(Certificate Of Analysis):分析报告单.14. CFR(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美国)联邦法规.15. CDC(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 COS / CEP( 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 for European Pharmacopeia ):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17. CCD (Certification Committee for Drugs):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18. CPMP(Committee for Proprietary Medicinal Products): 欧洲专利药品委员会.19. CTD(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通用技术文件.20. CDC(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2. I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 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 23. EU(European Union):欧洲联盟.24. EFPIA(European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Associations ):欧洲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25. MHW(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Japan):日本厚生省. 26. JPMA(Japan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日本制药工业协会.27. FDA(US Food and Drug Adminiistration):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28. PRMA(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Manufacturers of America):美国药物研究和生产联合会.29. 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界卫生组织.30. IFPM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rs As sociations):国际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31. TQC(Total Quality Control),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32. 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处理.33. 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34. QC (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35. QS(Quality System):质量体系.36. QM(Quality Management): 质量管理.37. 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标准操作规程.38. SMP(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标准管理程序.39. SOR(Standard Operating Record): 标准操作记录.40. GEP(Good Engineering Practice):工程设计规范.41. HVAC(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空调净化系统.42. DQ(Design Qualification):设计确认.43. IQ(Installation Qualification):安装确认.44. OQ(Operational Qualification):运行确认.45. PQ(Performance Qualification):性能确认.46. OOS(Out-Of-Specification):检验不合格;超标.47. PFDS(Process Flow Diagrams):工艺流程图.48. MRA(cMutual Reognition Agreements): 现场检查多边认同协议.49. DMF( Drug Master File):药物主文件.50. EDMF(European Drug Master File)欧盟药物主文件.51. EDQM(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Quality Medicines): 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52. ORA(Office of Regulatory Affairs):药政事务办公室.53. GGPs( Good Guidance Practices): 优良指南规范.54. MOA(Method Of Analysis):分析方法.55. VMP(Validation Master Plan):验证主计划.56. VP(Validation Protocol):验证方案.57. 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物料安全技术说明书.58. NDA (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申请.59. OTC(Over-the-counter):非处方.60. INN(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国际非专有名称.61. USP(the united state pharmacopeia): 美国药典.62. NF(National Formulary):(美国)国家药品集.63. GAP(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中药材种植管理规范.64. 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65. GLP(Good Laboratory Practice):药物实验室管理规范.66. GSP(Good Supply Practice):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67. GUP(Good Use Practice):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68. SM(Starting Material):起始物料.69. PMF(Plant Master File); SMF(Site Master File):工厂主文件.70. EDL(List of Essential Drugs ) : 基本药物目录.71. PI(Package Insert):说明书.72. PCT(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专利合作条约.73. PPAC(Patent Protection Association of China):中国专利保护协会.74. PIC( Person In Charge) :负责人.75. PDS(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Services): 整体新药研发机构.76. SPC(Summary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产品特性摘要.。
欧盟GMP中英文对照EU 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is a set of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that govern the manufacturing of drugs and medicinal products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se guidelines are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hese products are of high quality and are safe for use by patients.欧盟GMP是一组标准和指南,用于监管欧洲联盟内的药品和医疗产品的生产。
这些准则旨在确保这些产品具有高质量,并且对患者使用安全。
Introduction引言:The European Union ha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in place to ensure that drugs and medicinal products manufactured within the EU are of high quality and meet the safety standards required for patient use. These regulations are designed to ensure that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perates at the highest possible level of quality.欧盟已经实施了一套全面的指导方针和法规,以确保在欧盟内制造的药品和医疗产品具有高质量,并符合患者使用所需的安全标准。
这些法规旨在确保制药工业运营在最高水平的质量。
The EU GMP guidelines form the basis for the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manufacture and control of medicinal products within the EU and have been laid down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Theseguidelines are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and cover all aspects of the production and control of medicinal products, including raw materials, manufacturing premises, equipment, personnel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欧盟GMP指南是欧盟内药品生产和控制质量保证的基础,并由欧洲委员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79 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已于2010年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管理职责明确;(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确认、验证的实施;(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优质参考文档欧盟药品管理规则第4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佃98版欧洲共同体前言欧洲共同体制药工业在药品的开发,生产和控制过程中保持高标准的质量保证。
上市许可系统保证由有能力的权威机构对药品的安全,质量和有效性是否达到相应的规定进行评估。
生产许可系统保证在欧洲市场上获准销售的药品是由授权的生产商生产,其日常活动由权威机构定期检查。
无论是在欧共体之内销售,还是在欧共体之外销售,所有欧共体的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通过生产许可。
有两个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GMP)和指南来源于两个指导原则,一个是人用药物指导原则(指导原则91/356/EEC)一个是兽用药物指导原则(指导原则91/412/EEC),这两个指导原则1991年被欧共体采纳。
根据这些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用于对申请生产许可的企业进行评估和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的基础。
GMP的原则和详细的指南适用于需要按照第16条75/319/EEC和修改的第24条81/851/EEC要求认证的所有的操作。
也与所有其它大规模药品生产过程,诸如医院负责的临床试验用药的制备有关。
所有的成员国和工业企业本身都同意GMP适用于人用药物的生产,也适用于兽用药物的生产。
在两个附录中对兽用药品和兽用免疫药品的GMP指南做了详细的调整。
指南用章来表述,每章用标题来概括章节的原则内容。
第一章质量管理列出了药品生产的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后续各章的原则列出了质量保证的目标和提供了足够的让生产商在执行这一原则时所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
这一指南除了在9个章节中表述了 GMP的基本要素外,还包括一系列附录提供了与之有关的活动的特定范围的细节。
有时几个附录同时使用,如关于无菌制剂,辐射性药物,生化药物的附录。
在附录后还列出了这一指南所使用的术语表•指南的第一版在1989年出版,包括一个无菌药品生产的附录。
第二版在1992年1月出版;欧共体指到原则包括给人用药品和兽用药品的GMP提供原则和指南的欧共体于1991年6月13日颁布的91/356指导原则和1991年7月23日颁布的91/412指导原则。
GLOSSARY术语Definitions given below apply to the words as used in this guide. They ma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in other contexts.以下所列定义适用于本指南中所用词汇,在其他上下文中同一术语的涵义可能不同。
AIR-LOCK气锁An enclosed space with two or more doors, and which is interposed between two or more rooms, e.g. of differing class of cleanliness, for the purpose of controlling theair-flow between those rooms when they need to be entered. An air-lock is designed for and used by either people or goods.设置于两个或数个房间之间(如不同洁净级别的房间之间)的具有两扇或多扇门的隔离空间。
设置气锁的目的是在人员或物料出入其间时,对气流进行控制。
气锁有人员气锁和物料气锁之分。
BATCH (OR LOT)批A defined quantity of starting material, packaging material or product processed in one process or series of processes so that it could be expected to be homogeneous.由一个或若干加工过程生产的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和特性的一定数量的原辅料、包装材料或药品。
NoteTo complete certain stages of manufacture, it may be necessary to divide a batch into a number of sub batches, which are later brought together to form a final homogeneous batch. In the case of continuous manufacture, the batch must correspond to a defined fraction of the prod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intended homogeneity.注:为完成某些生产操作步骤,可能有必要将一批分成若干亚批,然后再合起来成为一个最终均一的批。
欧盟GMP(中英⽂对照)(The words that are in the green background are new standards)(绿⾊背景下的内容为新标准)ANNEX 1MANUFACTURE OF STERILE MEDICINAL PRODUCTS附录1 ⽆菌医药产品的⽣产Principle总则The manufacture of sterile products is subject to special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minimize risks of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and of particulate and pyrogen contamination. Much depends on the skill, training and attitudes of the personnel involved. Quality Assuranc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this type of manufacture must strictly follow carefully established and validate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procedure. Sole reliance for sterility or other quality aspects must not be placed on any terminal process or finished product test.⽆菌药品的⽣产,必须符合⼀些特殊的要求,以防⽌微⽣物、微粒和热源的污染。
这很⼤程度上依赖与⼯作⼈员的技术⽔平、培训和⼯作态度。
在这⽅⾯质量保证显得特别重要,这种类型的⽣产,必须严格按照完善的和经过验证的⽣产⽅法和⼯作程序。
欧盟GMP中英文对照( +3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UIDE TO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MEDICINAL PRODUCTS第一章质量管理CHAPTER 1: QUALITY MANAGEMENT原则 (5)Principle (5)质量保证. (5)Quality Assurance (5)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7)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7)质量控制(QC) (9)Quality Control (9)产品质量回顾 (10)第二章人员CHAPTER 2: PERSONNEL........................ .. (11)原则 (11)Principle (11)通则 (12)General...................................................... . (12)关键人员 (12)Key Personnel (12)培训 (12)Training..................... . (15)人员卫生 (16)Personnel Hygiene (16)第三章厂房和设备CHAPTER 3: PREMISES AND EQUIPMENT (18)原则 (18)Principle (18)厂房 (18)Premises (18)通则 (18)General (18)生产区 (19)Production Area (19)贮存区 (21)Storage Area (21)质量控制区 (22)Quality Control Area (22)附助区 (22)Ancillary Areas (22)设备 (23)Equipment (23)第四章文件CHAPTER 4: DOCUMENTATION (24)原则 (24)Principle (24)通则 (25)General (25)文件要求 (27)Documents Required (27)Specifications (27)Specifications for starting and packaging materials (27)Specifications for Intermediate and Bulk Products (27)Specifications for Finished Products (28)Manufacturing Formulae and Processing Instructions (28)Packaging Instructions (30)Batch Processing Records (31)Batch Packaging Records. (32)Procedures and Records (33)Receipt (34)Sampling (34)Testing (35)Other (35)第五章生产CHAPTER 5: PRODUCTION (36)原则 (36)Principle (36)通则 (36)General (36)生产过程中对交叉污染的预防 (39)Prevention of Cross-contamination in Production (39)验证 (40)Validation (40)原料 (41)Starting Materials (41)生产操作:中间产品和待包装产品 (42)Processing Operations: Intermediate and Bulk Products (42)包装材料 (43)Packaging Materials (43)包装操作 (44)Packaging Operations (44)成品 (46)Finished Products (46)不合格、回收料和退货物料 (46)Rejected, Recovered and Returned Materials (46)第六章质量控制CHAPTER 6: QUALITY CONTROL (48)原则 (48)Principle (48)通则 (48)General... . (48)质量控制实验室规范 (49)Good Quality Control Laboratory Practice (49)Documentation (49)Sampling (50)Testing... (52)销售产品的稳定性考察 (54)第七章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CHAPTER 7: CONTRACT MANUFACTURE AND ANALYSIS (55)原则 (55)Principle (55)通则 (56)General (56)委托方 (56)The Contract Giver (56)受托方 (57)The Contract Acceptor (57)合同 (58)The Contract (58)第八章投诉与召回CHAPTER 8: COMPLAINTS AND PRODUCT RECALL (59)原则 (59)Principle (59)投诉 (59)Complaints (59)召回 (60)Recalls (60)第九章自查CHAPTER 9: SELF INSPECTION (61)原则 (61)Principle (61)附件8 原辅料和包装材料的取样ANNEX8 SAMPLING OF STARTING AND PACKAGING MATERIALS (63)原则 (63)Principle (63)人员 (63)Personnel (63)原辅料 (63)Startingmaterials (64)包装材料 (65)Packaging material (65)欧盟GMP中英文对照02第一章质量管理CHAPTER 1 QUALITY MANAGEMENTPrinciple原则生产许可证持有厂家只能生产医药产品,以确保药品符合其预期的使用目的,符合销售许可证的要求,并不因药品安全性、质量或药效方面的问题而给患者带来风险。
美国GMP中⽂稿(CGMP)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美国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三年⼗⼆⽉⽬录210.1 cGMP法规的地位 2 210.2 cGMP法规的适⽤性 2 210.3 定义 2 211-A- 总则 4 211-B- 组织与⼈员 4 211-C- ⼚房和设施 5 211-D- 设备7 211-E- 成份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控制8 211-F- ⽣产和加⼯控制10 211-G- 包装和标签控制11 211-H- 贮存和销售13 211-I- 实验室控制14 211-J- 记录和报告16 211-K- 退回的药品和回收处理20210部分⼈⽤及兽⽤药品的⽣产加⼯包装或贮存的CGMP210.1 cGMP法规的地位(a) 在本部分及21CFR 211226部分中陈述的法规是在药品⽣产加⼯包装或贮存中使⽤的现⾏⽣产质量管理规范及使⽤的设施或控制的最低标准以保证该药品符合联邦⾷品药品及化妆品法对安全性的要求具有均⼀性和效价(或含量)并符合或代表其⽣产过程的质量及纯度等特征(b) 凡是在药品⽣产加⼯包装或贮存过程中存在任何不符合本部分及21CFR 211226部分中陈述的法规的药品依据联邦⾷品药品及化妆品法501 (a)(2)-(B)该药应被视为劣药同时导致该事故发⽣的负责⼈应受相应的法规的制裁210.2 cGMP法规的适⽤性(a) 本部分及21CFR 211226适⽤于普通药品21CFR 600680适⽤于⼈⽤⽣物制品除⾮另有明确规定否则上述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补充⽽不是相互取代如有上述两部分的法规不适⽤的药品则可⽤特定的具体法规来替代210.3 定义(a) 在联邦⾷品药品及化妆品法201部分中包含的定义和解释说明适⽤于21CFR 211 226部分中的术语(b) 下⾯定义的术语适⽤于本部分及21CFR 211226(1) 法(Act)指联邦⾷品药品及化妆品法修订版(21 U.S.C 301 et seq.)(2) 批(Batch)指在规定限度内按照某⼀⽣产指令在同⼀⽣产周期内⽣产出来的具有同⼀性质和质量的⼀定数量的药品或其它物料(3) 组分(Component)指⽤于药品⽣产的所有成份包括那些未在药品中出现的成份(4) 药品(Drug Product)指成品制剂(如⽚剂胶囊剂⼝服液等)通常含有⼀种活性成份并伴有⾮活性成份(但不是必需的)本术语也包括不含有活性成份但作为安慰剂使⽤的成品制剂(5) 纤维(Fiber)指长度⼤于其宽度的3倍的任何微粒状污染物(6) ⽆纤维脱落的过滤器(Non-fiber-releasing filter)指任何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如清洗或冲洗)后不会将纤维脱落到已过滤的组分或药品中的所有过滤器所有含⽯棉过滤器均被认为是有纤维脱落的过滤器(7) 活性成份(Active Ingredient)是指所有⽤于保证药物活性或其他在疾病的诊断治愈缓解治疗或预防中起直接作⽤或影响⼈或其他动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组分本术语包括那些能承受药品⽣产中的化学变化和为了保证其指定的活性或作⽤以⼀种经调整的形式存在于药品中的组分(8) ⾮活性成份(Inactive ingredient)指不同于活性成份的其他组分(9) 中间产品(In-process material)是指所有经制备复合混合或由化学反应得到的⽤于药品⽣产或制备的物料(10)批lot指⼀批或是⼀批中特定的均⼀部分在指定的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性质和质量或者若为由连续的⽣产过程制造出的药品批指在单位时间或单位数量⽣产出的特定的均⼀的部分并且确保该部分在指定的范围内具有均⼀性质与质量(11) 批号(Lot number, control number batch number)指由字母数字符号或他们的组合组成由此可确定某批药品或物料的⽣产加⼯包装贮存或销售的情况(12) 药品的⽣产加⼯包装或贮存(Manufacture, processing, packing, or holding of adrug product)包括药品的包装和标签操作检验质量控制(13) 药⽤物料(medicated feed)指在21CFR 558.3中定义的B型和C型药⽤物料该物料含有联邦⾷品药品及化妆品法201(g)部分中定义的⼀种或⼀种以上的药物药⽤物料的⽣产应符合21CFR 226部分中的要求(14) 药⽤预混合料(medicated premix)指21CFR 558.3中定义的A型药⽤物质该预混合料含有联邦⾷品药品及化妆品法201(g)部分中定义的⼀种或⼀种以上的药物药⽤预混合料⽣产应符合21CFR 226部分中的要求(15) 质量控制部门(Quality control unit)指由企业任命负责质量控制相关责任的任何⼈员或组织机构(16) 含量或效价Strength指() 原料药的浓度(如以重量/重量重量/体积单位剂量/体积为基础)和/(或) () 活性(效价)也即由适当的实验室检测或由⾜够的临床数据得出的指定的药品治疗活性(如可表达为对照于某标准的单位的术语)(17) 理论产量(Theoretical yield)指在⽣产加⼯或包装某种药品的任⼀适当阶段中并且基于所使⽤的组分的数量在实际⽣产中⽆任何损失或错误的情况下应能⽣产的数量(18) 实际产量(Actual yield)指某种药品在⽣产加⼯包装的任⼀适当的阶段实际⽣产出的数量(19) ⽐率(Percentage of theoretical yield)实际产量(⽣产加⼯或包装某种药品的适当阶段)与理论产量(在相同阶段)的⽐率以百分数表⽰(20)验收标准(Acceptance criteria)建⽴在相应的取样⽅法基础上的药品的质量检验标准和合格不合格标准(如合格质量⽔平和不合格的质量⽔平)是决定批准或拒收⼀批(或其他⽣产单元的⼩组)药品的必需因素(21) 代表性样品(Representative sample)指⼀个样品按合理的标准抽取如随机取样法并包含若⼲单位元以能保证样品准确描绘被取样品的物料A总则211·1范围a 本部分的条例包含⼈⽤或兽⽤药品制备的现⾏最低限度的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GMPb 在本章⾥的这些针对药品的现⾏GMP条例和本章600⾄800的所有部分针对⼈⽤⽣物制品的现⾏GMP条例除⾮明确另有说明者外应认为是对本部分条例的补充⽽是不代替本章其他部分或本章600⾄680各部分和本部分均可适⽤的条例前部分的条例可代替本部分条例c 在考虑经提议的发表在1978年9⽉29⽇联邦注册表FR上⼀项免除时若产品及其所有成份是以⼈⽤物品形式作⼀般销售和消费且这些产品根据其预期⽤途亦可列⼊药品的范围内则不应对这些⾮处⽅药OTC实施本部分条例直⾄进⼀步的通知为⽌本章110部分和113⾄119部分的条例⽤于鉴别这些变是⾷品的OTC药品是否按照GMP的要求⽣产加⼯包装和贮存211·3定义本章210·3中的定义适⽤于本部分B组织与⼈员211·22质量控制部门的职责a 本部门有批准和拒收所有成份药品包装容器密封件中间体包装材料标签及药品的职责与权⼒复查⽣产记录和权⼒保证不产⽣差错或若发⽣差错保证他们充分调查这差错本部门负责根据合同批准或拒收由其它公司⽣产加⼯包装或贮存的药品b 适当的实验室检验设备批准或拒收各种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包装材料及药品质量控制部门是可以获得的c 本部门有批准或驳回影响药品的均⼀性效价或含量质量及纯度的所有程序或规格标准的职责d 适⽤于本部门的职责与程序应成⽂字材料并应遵循211·25⼈员资格a 每位从事药品⽣产加⼯包装或仓贮⼯作⼈员应接受培训教育及有实践经验完成委派的各项职务培训是按照现⾏GMP包括本章中的现⾏GMP条例和这些条例要求的成⽂程序中涉及雇员的内容邀请合格⼈员指导并连续多次培训保证雇员熟悉现⾏GMP对他们的要求b 负责监督药品的⽣产加⼯包装或仓贮⼯作的每⼀个⼯作⼈员应受教育培训及有经验完成委派的各项职务以此作为提供药品具有安全性均⼀性效价或含量质量及纯度的保证c 有⾜够量招待和监督每种药品的⽣产加⼯包装或仓贮的合格⼈员211·28⼈员职责a 从事药品⽣产加⼯包装或仓贮的⼈员应穿着适合于其履⾏职责的清洁⾐服按需要头部脸部⼿部臂部另外罩防⽌药物受污染b ⼈员保持良好的个⼈卫⽣和健康c 未经监督⼈员允许其他⼈员不能进⼊限制进⼊的建筑物和设施d 任何⼈在任何时间明显地表现出现有影响药品安全性和质量的疾病或开放性`损伤应避免接触各种成份药品容器包装设备密封件中间体直⾄监督⼈员结对药品有不利影响的健康情况211·34顾问为了对问题提出意见聘请顾问顾问应对药品⽣产加⼯包装或仓贮提出建议他们受过⾜够的教育培训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保留他们的姓名地址任何的顾问资格及服务形式等履历资料C⼚房和设施211·42设计与建造特征a 任何⽤于某类药品⽣产加⼯包装或贮存的⼚房或建筑群⼤⼩适宜结构与位置使其易于清洁保养适合操作b 建筑物有⾜够空间来有条理地安装设备和放置材料避免不同类的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标签中间体或药品等相互混放防⽌污染通过⼚房的上述物料其流向在设计时要防⽌污染c 操作应在明确规定的⼤⼩适中的地区内进⾏这些地区内进⾏这些地区按规定各⾃分隔开以防⽌污染下列操作须在单独的地区内进⾏1 发放给⽣产或包装前质量控制部门取样期间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及标签的签收鉴别贮存及拒收2 在处理前拒收的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及标签的贮存3 已发放的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及标签的贮存4 中间体的贮存5 ⽣产与加⼯操作6 包装和贴标签操作7 药品发放前的隔离贮存8 发放后药品的贮存9 控制室与实验室操作10⽆菌操作及有关操作地板墙壁和天花板平滑坚硬表⾯易清洁温度与湿度控制空⽓经⾼效过滤器在正压下过滤层流或⾮层流均可环境监测系统创造⽆菌环境房间和设备清洁消毒系统控制⽆菌环境的设备维修系统d青霉素⽣产加⼯及包装设备与⽣产其他⼈⽤药品的设备分开211·44照明所有地区均须提供充⾜的照明211·46通风空⽓过滤空⽓加热与冷却a 提供⾜够的通风b 提供⾜够能控制空⽓正压微⽣物尘⼟温度和湿度的设备适应药品⽣产加⼯和贮存需要c 空⽓过滤系统包括预过滤器和微粒物质空⽓过滤器空⽓经过滤才送⾄⽣产区如果空⽓是再循环到⽣产区应测量尘埃含量控制从⽣产区带来的尘埃在⽣产区⽣产中发⽣空⽓污染应以排⽓系统或其他系统充分抽出空⽓控制污染d 青霉素⽣产加⼯和包装的空⽓输送系统应与其他⼈⽤药品的空⽓输送系统完全分开211·48管件a 在持续正压下应对药品⽆污染的管道系统内供应饮⽤⽔饮⽤⽔应符合环境保护机构制订的基本饮⽤⽔条例标准40CFR141部分不符合该标准的⽔不许进⼊⽔系统b 排⽔设备应有⾜够的⼤⼩可直接连接排⽔管及安装防⽌虹吸倒流的空⽓破坏设备或其他机械设备43FR450771978年9⽉29⽇修正于48FR114261983年3⽉18⽇211·50污⽔和废料来⾃⽔⼚和附近建筑物的污⽔垃圾及其他废料⽤安全卫⽣的⽅法处理211·52洗涤和盥洗设备提供洗涤和盥洗设备包括热冷⽔肥皂清洁剂空⽓⼲燥器或专⽤⽑⼱及进⼊厕所的清洁设备211·56a 所有⽤作药品⽣产加⼯包装及贮存的三房应保持清洁卫⽣的环境且不受啮齿动物鸟类及其他害⾍侵害扰实验动物除外垃圾和有机废料定时以卫⽣的⽅法控制处理b 填写分配卫⽣清洁任务的详细的清洁项⽬⽅法设备⽤于清洁⼚房和设施的材料的⼀览表c 填写适⽤的杀⿏剂杀昆⾍剂杀真菌剂熏蒸剂去垢剂和消毒剂⼀览表防⽌这些物品对设备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包装材料标签或药品污染除依据联邦杀⾍剂杀真菌剂及杀⿏剂法规7U.S.C135已登记和使⽤的品种外其他的不⽤211·58保养任何⽤于药品⽣产加⼯包装或贮存的⼚保持良好状态D设备211·63设备的设计尺⼨及位置药品⽣产加⼯包装或贮存设备设计合理⼤⼩适当布置合理便于操作清洁和保养211·65设备制造a 设备表⾯与各种成⼈中间体或药品接触不产⽣化学反应和作⽤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均⼀性效价或含量质量或纯度改变b 操作所需之物质如滂沱剂冷却剂等不能进⼊设备⾥与成⼈药品容器封⼝物品中间体或药品接触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均⼀性效价或含量质量或纯度不变211·67设备清洁与保养a 相隔⼀定时间对设备与⼯具进⾏清洁保养和消毒防⽌出故障与污染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均⼀性效价或含量质量或纯度b 制订药品⽣产加⼯包装或贮存设备包括⽤具的清洁和保养⽂字程序并执⾏这些程序包括但不⼀定限于以下内容1 分配清洁保养任务2 保养和清洁细⽬⼀览表3 详细说明⽤于清洁和保养的设备物品和⽅法拆卸和装配设备的⽅法必须保证适合清洁和保养的要求4 除去或擦去前批遗留物的鉴定5 已清除了污染的清洁设备的保护6 使⽤前检查清洁的设备7 保留保养清洁消毒的记录按211·180及211·182的说明检查211·68⾃动化设备机械化设备和电⼦设备a ⽤于药品⽣产加⼯包装和贮存的⾃动化机械化或电⼦包括计算机或其它类型的设备按惯例对其设计之成⽂条款作标定检查或核对保证其⼯作性能良好保留检查标定核对等⽂字记录b 对保障重要⽣产变化的计算机或有关系统进⾏操作培训操作记录或其他记录只能由被认可的⼈员制订向计算机或有关系统输⼊或从中输出的各种⽅案其他记录或资料应核查其准确性输⼊计算机或关系统内的档案资料除与实验室共同分析计算的结果可消除外其他的应保留⽂字记录与相应的证明资料⼀起保存事先设计好的硬件复制品或多各选择系统台复印件磁带或微型胶卷等保证其⽀持资料正确可靠及完整出现资料改动⾮⼈为消除或遗失时应维修211·72过滤器⽤于⽣产加⼯的液体过滤器或⼈⽤注射药品的包装材料不许释放出纤维的进⼊产品除⾮不得以不在⽣产加⼯中使⽤释放纤维的过滤器或注射药品的包装材料若必须使⽤⼀种能释放纤维素的过滤器最后应使⽤⼀⾮释放纷纷物平均最⼤孔径为0.22µm(如实际⽣产条件限制可⽤0.45µm)的附加过滤器过滤降低注射剂内微粒量使⽤含⽯板的过滤器最后⽤或不⽤特殊⾮释放纤维过滤器均可以但要根据FDA有关部门提供的该⾮释放纤维过滤器会或可能损害注射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定E成分药品容器和密封件控制211·80总要求a 有⽂字详细说明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的签收鉴定贮存装运取样检验和批准或拒收程序并遵循b 成份药品容器和密封件应专⼈管理和在防⽌污染的环境下贮存c 药品容器的包装袋或包装箱或密封件应离地⾯放置保持适当间隔全球清洁和检查d ⽤明显的已接收的每装货量中的批号代码对成分药品容器或密封件加以鉴别此代码⽤于记录每批货的放置地⽅对每批货的情况如隔离批准或拒收等作检查211·82未检验的成份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接收与贮存a 接收时和验收前对每个或编组的成份容器药品容器和密封件进⾏⽬检给内容物容器损坏或拆封和污染等情况作适当的标志b 成份药品容器各密封件应隔离贮存直⾄经检验为⽌合格可发放在符合211·80要求的地区中贮存211·84成份药品容器和封⼝物品的试验批准或拒收a 每批成份药品容器和封⼝物品在未经质量部门取样检查合格前不准使⽤检验合格后发放使⽤b 收集每批的每⼀装货量的代表性样品供检验⽤容数⽬和每⼀容器⾥物质的取样量是有适当的标准的例如成份的变异性统计学标准可信限要求的精密度供应商过去的质量历史21·170要求分析和留样所需的数量等c 收集样品程序1 ⽤适当的⽅法清洁选出成份容器2 打开容器取样重新封⼝防⽌其内容物受污染和其他成分药品容器或密封件的污染3 必要时使⽤灭菌设备和⽆菌取样技术4 如果需要从容器顶部中部和底部的成分中取样样品须混合5 鉴定样品容器⽬的是确定如下资料被取样的材料名称批号被取样的容器取样⽇期及样品收集⼈的名字等6 已取样的容器应作标志表⽰样品已取出d 样品检验程序1 ⼀个药品的每个成分最少做⼀个特性试验如有专⼀特性实验就应采⽤2 依照所有成⽂的规格标准检验每个成份的纯度含量和质量⽣产⼚家代替上述试验规定⽣产⼚家最少要做个成份特别试验可承认这些成分的供应者扫提供的分析报告规定隔⼀定时间⽣产⼚家定期验证供应午的试验结果证明供应者的分析结果是正确的3 依照成⽂规程检验容器和密封件⽣产⼚家代替上友谊赛试验规定⽣产⼚家对这些容器或封⼝物品最少做⼀次⽬检可承认供应者的检验证书规定⽣产⼚家定期验证供应者的试验结果证明其试验结果是正确的4 必要时⽤显微镜检测成分5 每批易受污物昆⾍或其他外来杂物污染的某⼀成份药品容器或密封件鉴于其预期⽤途在使⽤前应做微⽣物试验e任何批号的成份药品容器或密封件若符合已成⽂的均⼀性效价或含量质量纯度等的规格标准和本部分d的有关试验可批准使⽤任何批号的上述材料不符合这些规格应拒收211·86获准作⽤的成份药品容器和密封件先⼊库者先⽤若产⽣的偏差是暂时的和适当这种偏差是容许的211·87获准的成份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复检经质量控制部门批准或拒收的成份药品容器密封件若长期贮存或曝露在空⽓热或其他可能对其产⽣不良影响的环境后应依照211·84对均⼀性效价或含量质量纯度等复检211·89拒收的成份药品容器和封⼝物品拒收的成份药品容器和封⼝物品应经鉴定和在隔离系统下加以控制防⽌在⽣产和加⼯使⽤211·94药品密封容器和密封件a 药品包装容器和密封件应不起反应不吸着不吸附不致改变药品的安全性均⼀性含量或效价质量和纯度⽽超出制定的或其它颁布的规定要求b 容器封⼝系统应对贮藏和使⽤过程中可预见的能引起药品变质或污染的外部因素提供⾜够的防护c 药品容器和密封件应清洁灭菌和除热原保证其适⽤于预期⽬的d 药品容器和密封件的标准或规格检验⽅法指清洁和消毒⽅法除热原过程应成⽂并遵循F .⽣产和加⼯控制211·100成⽂的规程偏差a 编写为保证药品的均⼀性含量或效价质量及纯度⽽设计的⽣产和加⼯控制程序这些程序包括本部内全部要求这些成⽂程序包括变化须经有关部门起草复查和批准然后再经质量控制部门复查与批准b 在实施各种⽣产和加⼯控制功能中遵循已制定的⽣产和加⼯控制程序并在招待时以⽂件加以证明程序中出现的任何偏差应作记录并提出证据211·101成分的进料成⽂的⽣产和控制程序包括下⾯的内容其设计应保证所⽣产的药品具有核武器原有的均⼀性含量和效价质量和纯度a 按处⽅配制的药品保证其活性成份含量不低于100%标⽰量或规定量b ⽣产药品⽤的成份应称量测量或适当粉碎若⼀种成份从原来容器转移到另⼀容器内⽤下列资料以鉴别(1) 成份名称或项⽬代码(2) 接收或控制号(3) 在新容器中的重量或份量(4) 使⽤此成分2配制的⼀批药品包含其产品名称含量和批号c成份的称重测量或粉碎操作应受到严密的监督所盛成份已⽤于⽣产的每⼀容器须经第⼆⼈检查保证1 此成份是由质量控制⼈员发放的2 重量或份量正确批⽣产记录⼀致3 容器经严格鉴别d每⼀成份投料时⼀⼈操作另⼀⼈核对211·103 产量计算在药品⽣产加⼯或贮存的每⼀适当阶段结束时测算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211·105设备鉴别a 在整个⽣产周期内同批药品⽣产使⽤的全部混合和贮存容器⽣产线和主要设备应严格识别标⽰出药品的成份需要时不须标出所处的加⼯阶段b ⼀种药品每批⽣产使⽤的主要设备以⼀鉴别性识别号或代号加以识别此鉴别号或代号记录在该批号产品的记录本若⽣产中只使⽤⼀种特殊型号的设备可⽤该设备名字代替鉴别性识别或代号211·110中间体和药品的取样与检验a 制订和遵循说明每批的加⼯过程控制及对加⼯过程中材料的适当样品实⾏检验或检查的成⽂程序保证药品的⼀致性和完整性上述控制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1 ⽚剂或胶囊的重量变化2 崩解时间3 充分混和保证均匀4 溶解时间和溶解速率5 溶液的澄明度溶解完全性及PH值b 考虑上述特性⽽制定的有效中间加⼯规格与药品最终规格⼀致此中间加⼯规格应在以前可靠的加⼯⽅法稳定性评估和经应⽤统计学程序断定认为合适的基础上制定的样品测试保证药品和中间体符合规格标准c 在⽣产加⼯期间如在重要阶段的开始由质量控制部门审定决定联取舍d 不合格的中间体在隔离系统下鉴别及控制防⽌其在征税或加⼯操作中使⽤211·111⽣产时间限制在适当时候制定完成每⼀⽣产阶段的时间限制保证药品质量制定的时间限制产⽣偏差如这些偏差不损害药品质量是可以接受的这些偏差应有⽂字⽂件证明是正当的211·113微⽣物污染的控制a 制订和遵循预防不需消毒药品有害微⽣物的适当程序b 制订和遵循预防已消毒药品微⽣物污染的适当程序这些程序包括所有消毒过程的验证211·115返⼯a 制订和遵循指导⼈合格批号返⼯及保证返⼯批号达标的程序b 没有质量控制部门复检与批准不许进⾏返⼯G.包装和标签控制211·122材料的检查和使⽤标准a 制订详细标签和包装材料的接收鉴别贮存半年取样检验的程序并遵循这些成⽂程序在接收⽤于药品包装和贴标签前有代表性地对其取样与检验b 符合成⽂规格标准的标签和包装材料可批准发放使⽤不符合规格者不得⽤于⽣产c 接收每批不同标签和包装材料⽆须签收测试⽆论是接收或拒收须保留其记录d ⽤于不同药品含量剂型及成份数量的标签和标⽰材料分别贮存并持上适当牌证只限经核准⼈员接近贮存地区e 作废和陈旧的标签标⽰材料及其他包装材料应销毁f 排字印刷在不同药品或同⼀药品不同规格的品种上`使⽤排字印刷考虑在印刷期间和印刷后印刷品的设置切裁和管理等应制订包装和标签⼯作专门控制程序g 在药品印标签的⽣产线其上的或与其有关的印刷设备应受到临近保证所有印痕与本批产品记录中说明的印痕⼀致211·125标签的发放a 严格控制已发放的⽤于药品的标签b 已发放的⼀批标签材料须认真检查其⽆⼀性应与⼀批或单批⽣产记录中说明的标签⼀致c 核对发放的已使⽤的及回收的标签若发现成品数量与发出的标签数量不符差额超出根据历史⽔平先前定下的数量范围则需对这些偏差作出评估按照211·192要求调查原因d 超出有关批号或控制号标签全部应销毁e 回收的标签如保留应加上证明标志贮存防⽌混淆f 制订发放标签的详细控制程序并遵循211·130包装和标签操作设计保证标签标⽰及包装材料正确⽤于药品的程序并遵循这些程序结合下列a 预防混合和由物理的或其他操作空间物质引起的交叉b 带批号或控制呈药品的鉴别检查该药品的制造和控制历史c 包装⼯作开展前检查包装和标签材料的适⽤性和正确性且这些检验所提供的证明⽂件应符合批⽣产记录d 使⽤前⽴即检查包装和贴标签设备保证所有药品离开先前的操作同时移开不适⽤于随后操作的包装材料检查结果以批⽣产记录形式提供证明⽂件211·132⼈⽤百处⽅药OTC保险包装的要求a ⼀般来说在联邦⾷品药物和化妆品法规下FDA有权制定⾮处⽅药保险包装的统⼀国家要求提⾼⾮处⽅药包装的可靠性和有助保证⾮⾃主药的安全与效果⼀种零售OTC药品⽪肤科药⽛粉胰岛素喉⽚除外没有包装在保险包装内或或没有适当的标签根据联邦法规501部分属掺假药根据502部分或两者飞⾏属错贴标签b 保险包装每个⽣产者和包装者应将零售OTC药品装⼊保险包装内若此药易受公众影响该药应在内保持⾄售出。
欧盟EUGMP标准要求中文版欧盟药品管理规则第 4 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 版前言欧洲共同体制药工业在药品的开发,生产和控制过程中保持高标准的质量保证。
上市许可系统保证由有能力的权威机构对药品的安全,质量和有效性是否达到相应的规定进行评估。
生产许可系统保证在欧洲市场上获准销售的药品是由授权的生产商生产,其日常活动由权威机构定期检查。
无论是在欧共体之内销售,还是在欧共体之外销售,所有欧共体的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通过生产许可。
有两个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GMP)和指南来源于两个指导原则, 一个是人用药物指导原则(指导原则 91/356/EEC)一个是兽用药物指导原则(指导原则91/412/EEC),这两个指导原则1991年被欧共体采纳。
根据这些原则,制定了详细的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用于对申请生产许可的企业进行评估和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检查的基础。
GMP的原则和详细的指南适用于需要按照第16条75/319/ EEC 和修改的第24条81/851/EEC要求认证的所有的操作。
也与所有其它大规模药品生产过程,诸如医院负责的临床试验用药的制备有关。
所有的成员国和工业企业本身都同意GMP适用于人用药物的生产,也适用于兽用药物的生产。
在两个附录中对兽用药品和兽用免疫药品的GMP指南做了详细的调整。
指南用章来表述,每章用标题来概括章节的原则内容。
第一章质量管理列出了药品生产的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后续各章的原则列出了质量保证的目标和提供了足够的让生产商在执行这一原则时所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
这一指南除了在9个章节中表述了GMP的基本要素外, 还包括一系列附录提供了与之有关的活动的特定范围的细节。
有时几个附录同时使用,如关于无菌制剂,辐射性药物,生化药物的附录。
在附录后还列出了这一指南所使用的术语表.指南的第一版在 1989 年出版, 包括一个无菌药品生产的附录。
第二版在1992 年1月出版; 欧共体指到原则包括给人用药品和兽用药品的GMP提供原则和指南的欧共体于1991 年6月 13 日颁布的91/356指导原则和1991 年7月23 日颁布的91/412指导原则。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一、原则Principle生产许可证持有厂家只能生产医药产品,以确保药品符合其预期的使用目的,符合销售许可证的要求,并不因药品安全性、质量或药效方面的问题而给患者带来风险。
达到这一质量目标是高层管理者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公司各部门、各层次的职员以及公司的供应商和销售商的参与并承担义务。
为了确保达到该质量目标,必须全面设计并正确贯彻实施包括GMP 与质量控制(QC)在内的质量保证(QA)体系。
该体系应用文件明文规定并对其有效性加以监控。
质量保证体系的所有部门都必须充分配备胜任的人员,适宜足够的厂房、设备及设施。
与此同时,生产许可证持有者及受权人员具有另外的法律责任。
The holder of a Manufacturing Authorisation must manufacture medicinal products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fit for their intended use, comply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ing Authorisation and do not place patients at risk due to inadequate safety, quality or efficacy. The attainment of this quality objective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senior management and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and commitment by staff in many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at all levels within the company, by the company’s suppliers and by the distributors. To achieve the quality objective in a reliable manner there must be a comprehensively designed and correctly implemented system of Quality Assurance incorporating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and thus Quality Control. It should be fully documented and its effectiveness monitored. All parts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should be adequately resourced with competent personnel, and suitable and sufficient premises,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There are additional legal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holder of the Manufacturing Authorisation and for the Qualified Person(s).1.1 质量保证、GMP 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是内在相互联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9 号《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已于2010年10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二○一一年一月十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企业应当建立药品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当涵盖影响药品质量的所有因素,包括确保药品质量符合预定用途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等风险,确保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药品。
第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
第二章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符合药品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第六条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当确保实现既定的质量目标,不同层次的人员以及供应商、经销商应当共同参与并承担各自的责任。
第七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人员、厂房、设施和设备,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二节质量保证第八条质量保证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保证系统,同时建立完整的文件体系,以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第九条质量保证系统应当确保:(一)药品的设计与研发体现本规范的要求;(二)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活动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管理职责明确;(四)采购和使用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正确无误;(五)中间产品得到有效控制;(六)确认、验证的实施;(七)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生产、检查、检验和复核;(八)每批产品经质量受权人批准后方可放行;(九)在贮存、发运和随后的各种操作过程中有保证药品质量的适当措施;(十)按照自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评估质量保证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第十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一)制定生产工艺,系统地回顾并证明其可持续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二)生产工艺及其重大变更均经过验证;(三)配备所需的资源,至少包括:1.具有适当的资质并经培训合格的人员;2.足够的厂房和空间;3.适用的设备和维修保障;4.正确的原辅料、包装材料和标签;5.经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6.适当的贮运条件。
(四)应当使用准确、易懂的语言制定操作规程;(五)操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六)生产全过程应当有记录,偏差均经过调查并记录;(七)批记录和发运记录应当能够追溯批产品的完整历史,并妥善保存、便于查阅;(八)降低药品发运过程中的质量风险;(九)建立药品召回系统,确保能够召回任何一批已发运销售的产品;(十)调查导致药品投诉和质量缺陷的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质量缺陷再次发生。
第三节质量控制第十一条质量控制包括相应的组织机构、文件系统以及取样、检验等,确保物料或产品在放行前完成必要的检验,确认其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二条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一)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设备、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人员,有效、可靠地完成所有质量控制的相关活动;(二)应当有批准的操作规程,用于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取样、检查、检验以及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必要时进行环境监测,以确保符合本规范的要求;(三)由经授权的人员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取样;(四)检验方法应当经过验证或确认;(五)取样、检查、检验应当有记录,偏差应当经过调查并记录;(六)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检验,并有记录;(七)物料和最终包装的成品应当有足够的留样,以备必要的检查或检验;除最终包装容器过大的成品外,成品的留样包装应当与最终包装相同。
第四节质量风险管理第十三条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第十四条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第三章机构与人员第一节原则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并有组织机构图。
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质量管理部门可以分别设立质量保证部门和质量控制部门。
第十七条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参与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活动,负责审核所有与本规范有关的文件。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不得将职责委托给其他部门的人员。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操作人员,应当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
岗位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
每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应当过多。
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
第十九条职责通常不得委托给他人。
确需委托的,其职责可委托给具有相当资质的指定人员。
第二节关键人员第二十条关键人员应当为企业的全职人员,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
质量管理负责人和生产管理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质量管理负责人和质量受权人可以兼任。
应当制定操作规程确保质量受权人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企业负责人和其他人员的干扰。
第二十一条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是药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
为确保企业实现质量目标并按照本规范要求生产药品,企业负责人应当负责提供必要的资源,合理计划、组织和协调,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独立履行其职责。
第二十二条生产管理负责人(一)资质: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三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药品生产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二)主要职责:1.确保药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药品质量;2.确保严格执行与生产操作相关的各种操作规程;3.确保批生产记录和批包装记录经过指定人员审核并送交质量管理部门;4.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5.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6.确保生产相关人员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
第二十三条质量管理负责人(一)资质:质量管理负责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一年的药品质量管理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二)主要职责:1.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符合经注册批准的要求和质量标准;2.确保在产品放行前完成对批记录的审核;3.确保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4.批准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管理的操作规程;5.审核和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6.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和检验结果超标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7.批准并监督委托检验;8.监督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9.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确认或验证工作,审核和批准确认或验证方案和报告;10.确保完成自检;11.评估和批准物料供应商;12.确保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投诉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13.确保完成产品的持续稳定性考察计划,提供稳定性考察的数据;14.确保完成产品质量回顾分析;15.确保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
第二十四条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通常有下列共同的职责:(一)审核和批准产品的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文件;(二)监督厂区卫生状况;(三)确保关键设备经过确认;(四)确保完成生产工艺验证;(五)确保企业所有相关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六)批准并监督委托生产;(七)确定和监控物料和产品的贮存条件;(八)保存记录;(九)监督本规范执行状况;(十)监控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第二十五条质量受权人(一)资质:质量受权人应当至少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具有至少五年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从事过药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工作。
质量受权人应当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并经过与产品放行有关的培训,方能独立履行其职责。
(二)主要职责:1.参与企业质量体系建立、内部自检、外部质量审计、验证以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产品召回等质量管理活动;2.承担产品放行的职责,确保每批已放行产品的生产、检验均符合相关法规、药品注册要求和质量标准;3.在产品放行前,质量受权人必须按照上述第2项的要求出具产品放行审核记录,并纳入批记录。
第三节培训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应当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负责人审核或批准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记录应当予以保存。
第二十七条与药品生产、质量有关的所有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岗位的要求相适应。
除进行本规范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外,还应当有相关法规、相应岗位的职责、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第二十八条高风险操作区(如:高活性、高毒性、传染性、高致敏性物料的生产区)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专门的培训。
第四节人员卫生第二十九条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风险。
第三十条人员卫生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与健康、卫生习惯及人员着装相关的内容。
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的人员应当正确理解相关的人员卫生操作规程。
企业应当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卫生操作规程的执行。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体表有伤口、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第三十三条参观人员和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和质量控制区,特殊情况确需进入的,应当事先对个人卫生、更衣等事项进行指导。
第三十四条任何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均应当按照规定更衣。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当与所从事的工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
第三十五条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
第三十六条生产区、仓储区应当禁止吸烟和饮食,禁止存放食品、饮料、香烟和个人用药品等非生产用物品。
第三十七条操作人员应当避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和设备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