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体育与身体形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体育教案【优秀10篇】初中初一体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并对自己的身体形态进行简单评价。
2、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3、掌握促进身体形态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及在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参照形态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
首先引导同学们观看健美运动员健硕的肌肉以及体现力与美的身体形态,观看篮球运动员普遍拥有的高大雄健的体魄;模特和体操运动员的体形之后。
向大家提出问题:你希望自己拥有健美的体形吗?毫无疑问,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让人羡慕的美的身体形态。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了解身体形态。
(继续提起学生的兴趣)正确的身体形态:体态无时不存在于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优雅的体态是人有教养,充满自信的完美表达。
美好的体态,使你气质高雅、年轻,身上的衣服显得更漂亮;善于用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你会受益匪浅。
站姿: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分开,脸上带有自信,有挺拔的感觉。
坐姿:腿保持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膝并拢,手可以放在中间或两边;跷腿时,两腿并拢。
行姿: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放在身体两边,轻摆动,轻步伐,不能拖泥带水。
蹲姿:屈膝,并拢,臀部向下,上体保持正直。
下面我们学习有关《体育与身体形态》的知识二、新授:1、了解自已的身体形态A. 身体形态的定义;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阅读第四页到第五页的身体形态部分,。
掌握克托莱指数的计算方法B. 克托莱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克托莱指数=体重(kg)÷身高(cm)×1000;同学们在阅读完之后,可以依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求出自已的克托莱指数并和第五页的有关全国均值进行对比。
C. 描述身体形态的指标:身高、体重、胸围和坐高;D.学生对身体形态发育的评价:分组、讨论和评价(10—12人一组,各小组对身体形态进行讨论和评价,并写出两条促进身体形态发展的锻炼方法。
认识体能【教学目标】1.了解发展体能对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
2.了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价方法。
3.掌握体能锻炼的原则。
4.掌握制订体能锻炼计划的方法。
【教学重点】体能锻炼的原则和制订科学的体能锻炼计划。
【教学难点】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你知道发展体能对促进健康和提高运动能力有什么作用吗?应如何评价体能,制订体能锻炼计划呢?二、新课学习(一)发展体能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健康的身体需要以一定的体能为基础,保持良好的体能,对于人们增进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参与娱乐和休闲活动,过积极有活力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与健康相关的体能包括以下五项。
(1)心肺耐力:是指在持续性身体活动时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供应氧的能力。
通过有氧锻炼能有效地发展心肺耐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2)肌肉力量:是指肌肉或肌肉群一次竭尽全力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
(3)肌肉耐力:指肌肉或肌肉群多次重复收缩而不疲劳的能力。
人体所有随意活动都离不开肌肉收缩/良好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是健康生活的保障,也是发展其他体能的基础。
(4)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靭带、肌健、皮肤、关节周围的肌肉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通过拉伸练习可以提高柔韧性,使身体活动更自如、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更好地发挥肌肉力量和速度。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脂肪成分的重量和非脂肪成分重量(瘦体重)的相对数量关系,是反映人体肥胖程度的指标。
无论是过胖还是过瘦都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良好的体形则会为高中学生的青春增光添彩。
思考讨论:影响体能的因素包含哪些?(二)增强体能是发展运动技能的基础体能是人体运动能力的构成因素之一,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表现关系密切、良好的体能有助于表现出人类的“更快、更高、更强”。
不同的体能对增进健康和发展运动技能的作用各有侧重,但有些体能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
与动作技能相关的体能有以下几种。
小学六年级体育课教案二:健美操身体形态调整。
引言现代社会注重外表,并对身体形态提出了高要求。
身材”的定义已变成多样性,健康魁梧的身体形态已非一种医学范畴的概念,传统的重量训练、有氧运动等也发生了改变。
而健美操以柔和的动作、魅力的音乐、优美的身体线条为特点,成为一种对人的健康和形态改变特别有效的运动方式。
健美操简介健美操,是一种芭蕾、运动员体操及舞蹈的综合体操。
它富有艺术性和时尚感,可锻炼人的各个肌肉群,增进人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健身操的音乐鲜明丰富,各部分的音乐如一个个舞曲,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动感,运动员可随着音乐的节奏完成各种优美的体操动作。
同时,健美操对身体的塑造也极为有效,包括臀部、胸部、腹部、手臂等部位的训练,能够调整身体形态,并改善身体线条。
健美操的动作与要求健美操不同于传统运动,它需要高度的灵活性与柔韧性,所以对运动员的基础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般来说,动作要求:1.身体需要平衡能力,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2.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能够完成大部分的动作,特别是需要弹性的动作。
3.擅长舞蹈或音乐,对音乐和节奏的把握有较好的感知能力。
4.与传统的运动方式不同,健美操在训练时力度和耐力小,在换举动力方面适宜低强度和高频率的训练。
5.局部肌肉群的练习,如臀部、手臂等地方的肌肉,需要长期的重复性训练。
根据健美操的动作要求,我们能够用以下的习题来训练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1.臀部A.臀部放松拉伸B.臀部抬起C.臀部收缩2. 腰A.腰部放松拉伸B.腰部扭动C.腰部抬起3. 手臂A.手臂伸展和放松,配合不同的节奏完成动作;B.手臂伸直并保持身体平衡。
4. 在练习时应从简单动作-中级动作-高级动作进行训练。
室内训练注意事项室内健美操是在室内进行训练的,是一种低强度的运动训练。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活动准备运动前必须进行适量的放松、拉伸、准备肌肉,预防受伤。
运动结束后可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拉伸、放松。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体育与身体形态》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体育与身体形态》教案内容,欢迎大家浏览阅读。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体育与身体形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并对自己的身体形态进行简单评价。
2、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3、掌握促进身体形态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及在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难点: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参照形态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合理地参加体育锻炼。
首先引导同学们观看健美运动员健硕的肌肉以及体现力与美的身体形态,观看篮球运动员普遍拥有的高大雄健的体魄;模特和体操运动员的体形之后。
向大家提出问题:你希望自己拥有健美的体形吗?毫无疑问,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让人羡慕的美的身体形态。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了解身体形态。
(继续提起学生的兴趣)正确的身体形态:体态无时不存在于你的举手投足之间,优雅的体态是人有教养,充满自信的完美表达。
美好的体态,使你气质高雅、年轻,身上的衣服显得更漂亮;善于用形体语言与别人交流,你会受益匪浅。
站姿:抬头,挺胸,收腹,两腿稍分开,脸上带有自信,有挺拔的感觉。
坐姿:腿保持基本站立的姿态,后腿能够碰到椅子,轻轻坐下,两膝并拢,手可以放在中间或两边;跷腿时,两腿并拢。
行姿:抬头,挺胸,收腹,肩膀往后垂,手要放在身体两边,轻摆动,轻步伐,不能拖泥带水。
蹲姿:屈膝,并拢,臀部向下,上体保持正直。
下面我们学习有关《体育与身体形态》的知识二、新授:1、了解自已的身体形态A. 身体形态的定义: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阅读第四页到第五页的身体形态部分,掌握克托莱指数的计算方法。
B. 克托莱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克托莱指数=体重(kg)÷身高(cm)×1000。
同学们在阅读完之后,可以依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求出自已的克托莱指数并和第五页的有关全国均值进行对比。
体能模块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体能模块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体能发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测量与评价体能水平的方法、体育锻炼计划制定的程序与方法,有效控制体重与改善体形的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发展体能的学习方法与原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手段,激发学生学练体能的兴趣,养成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与行为,培养吃苦耐劳、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二、相关分析1.教材分析体能是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运动中的综合反映。
身体形态和机能是体能的物质基础,运动素质是体能的外在表现,它是体能的核心,表现为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素质。
发展体能对促进人体的健康水平、技战术的掌握与运用、适应外界环境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与功能。
本模块的体能内容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反应时、平衡、协调、爆发力等练习,共安排了16个课时,模块的重点是.理解体能对促进健康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发展体能的方法、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并在课外能自主参与锻炼。
2.学情分析本模块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
由于学生的体能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体能练习相对比较枯燥和学生缺乏怕累和吃苦精神等原因,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体能练习不感兴趣且避而远之。
因此教师通过讲授体能练习对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来提高学生对体能练习的认知,通过传授规范的锻炼方法及动作原理使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通过多样化的学练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不断鼓励与由易到难的学练内容,让基础薄弱学生体验完成学练任务的快乐感和成功感。
三、模块教学流程传授方法学以致用——体能模块(167)课的设计一、指导思想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在本节课体能教学中,侧重传授发展核心力量的原理与科学的学练方法,利用多样化的练习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能练习的兴趣,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1.1《体育与健康》必修第一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第一节上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背景我们的祖国正处于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
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你们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为你们幸福的人生而奋斗,就离不开体育所赋予你们的青春、健康和活力。
高中阶段正是提高运动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培养良好体育品德,并为终身体育和保持健康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阶段。
教学目标1. 知道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2. 了解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意义。
3. 知道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
4. 能够合理地选择运动项目进行选项学习。
通过学习,学生更要积极参加体育与健康课学习,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材分析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选项学习的形式,不仅为同学们展示体育才能提供了舞台,还为同学们发展核心素养搭建了平台。
认真上好体育课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将有助于同学们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促进相互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
本章聚焦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从学科核心素养切入,与体能和健康教育学习相对应,将体育文化融会贯通。
学情分析: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锻炼习惯,而有些学生可能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制定个人的锻炼计划。
体育室内课教案第一课人体与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通过典型事例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教学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
教具:人体骨骼、肌肉模型及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既然提到运动,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一下人体的运动系统。
通过提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引入本课。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和提问与小组讨论]二、授课:[总结学生的讨论,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1)、认识骨骼和关节 [投影阿出示全身骨骼图片]提问学生人体骨骼由多少块构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人体骨骼、肌肉模型简单介绍人体的骨骼。
介绍关节:球窝关节(肩关节)滑车关节(肘关节)平面关节(脊椎)自己动手并讨论:我们身上哪些是球窝关节、哪些是滑车关节、哪些是微动关节。
(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图片和肌肉类型图片]肌肉分成三大类: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平滑肌(食道,胃壁)心肌(心脏)具有律动性重点讲解骨骼肌:人体是很很复杂的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也要很多肌肉协调配合完成。
因此在运动生理学中我们又将肌肉分成这样几类:原动肌(使骨骼产生运动的一块或一组肌肉)对抗肌(在同一动作中与原动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固定肌(了解)中和肌(了解)用屈肘动作来具体讲解原动肌与对抗肌。
当我们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
他们正好是一对作用相反的肌肉组。
所以,这时我们就将肱二头肌称为本动作的原动肌,而肱三头肌就称为对抗肌。
(3)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上臂结构解剖运动图]自己动手并讨论: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4)小结:A我们说心肌有律动性,假设心肌每分钟跳60次,我们算一下它一小时、一天、一年分别能跳动多少次?并说说它的重要性!B踢足球时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第二课体育与身体形态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并对自己的身体形态进行简单评价。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24篇)《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通用24篇)《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篇1一、基本情况:1、学生情况:初中一、二年级,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四十人左右。
七年级有一名特殊病,不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外,全校初中生各年级学生都健康,都能从事体育运动锻炼。
2、技能情况: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喜欢跑、跳、投、追逐、跳绳、跳皮筋、打沙包和球类等体育活动。
但是动作的协调性,连贯性,合理性,规律性还有待于逐渐提高。
二、教材分析:根据义务教育初中体育阶段,培养的目标。
中学体育教材,以及我校体育器材,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学习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保健知识。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
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安全常识。
培养学生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体操、技巧、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巧。
进一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积极性。
培养顽强,拼搏、自觉遵守运动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四、主要工作:1、认真备课,上课。
充分尝试“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2、抓好班级的田径运动员,为本学期开好运动会做好准备。
3、开展好班级的体育活动,班与班进行,篮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的比赛。
4、写课后反思,心得,总结等理论。
5、进行备课,说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
五、具体安排:1、抓好全班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
(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等)。
2、抓好基本技术(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等)。
初中体育与健康第一章“你的身体健康”教材分析摘自:《人教社》初中阶段是人的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初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
初中学生即将或者已经进入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发育高峰时期。
在这一阶段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使身高增长,体重增加,呼吸机能和心脏功能提高。
体育锻炼是促进青少年健一、本章内容与结构及其要点(一)内容与结构(二)内容要点本章对应学生用书第一章五个小节的内容,分别是:《人体与运动》《体育与身体形态》《体育与机能发展》《发展你的体能》《营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
《人体与运动》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二部分介绍骨骼、关节、肌肉的有关基本知识及其功用,某些关节的类型:①球窝关节②滑车关节③微动关节,肌肉的分类:①骨骼肌②心肌③平滑肌,从而给学生一个整体、直观的运动系统的印象。
第三部分用图示说明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作用使人体运动起来的,让学生对人体的运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理解体育技术动作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体育与身体形态》分为三部分:了解你的身体形态、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形体练习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的第一部分首先讲述了身体形态的含义和评价身体形态的方法,课文中主要从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来评价自己的身体形态的发育情况,引入了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的评价方法。
教材的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初中生身体形态的发育特点,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育的机制。
教材的第三部分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讲述:①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②不宜做过重的练习;③注重全面发展。
讲解时应从原因上逐个给予阐述,使学生知道其中的原因。
《体育与身体机能》分三个部分:了解你的身体机能、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发展身体机能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首先讲述了身体机能的定义和评价方法,主要从心率、肺活量、血压三个指标来评价身体机能的发育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①初中生身体机能的发育特点;②体育锻炼促进身体机能发育的机制。
体育室内课教案第一课人体与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通过典型事例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教学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教学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
教具:人体骨骼、肌肉模型及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既然提到运动,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一下人体的运动系统。
通过提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引入本课。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和提问与小组讨论]二、授课:[总结学生的讨论,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1)、认识骨骼和关节 [投影出示全身骨骼图片]提问学生人体骨骼由多少块构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人体骨骼、肌肉模型简单介绍人体的骨骼。
介绍关节:球窝关节(肩关节)滑车关节(肘关节)平面关节(脊椎)自己动手并讨论:我们身上哪些是球窝关节、哪些是滑车关节、哪些是微动关节.(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图片和肌肉类型图片]肌肉分成三大类: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平滑肌(食道,胃壁)心肌(心脏)具有律动性重点讲解骨骼肌:人体是很很复杂的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也要很多肌肉协调配合完成。
因此在运动生理学中我们又将肌肉分成这样几类:原动肌(使骨骼产生运动的一块或一组肌肉)对抗肌(在同一动作中与原动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固定肌(了解)中和肌(了解)用屈肘动作来具体讲解原动肌与对抗肌.当我们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他们正好是一对作用相反的肌肉组。
所以,这时我们就将肱二头肌称为本动作的原动肌,而肱三头肌就称为对抗肌。
(3)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上臂结构解剖运动图]自己动手并讨论: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4)小结:A我们说心肌有律动性,假设心肌每分钟跳60次,我们算一下它一小时、一天、一年分别能跳动多少次?并说说它的重要性!B踢足球时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第二课体育与身体形态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身体形态,并对自己的身体形态进行简单评价.2、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3、掌握促进身体形态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及在形体练习中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讲体育卫生理论课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的身体发展教学内容一、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的特点大学时期是人生最宝贵的青年期,最有特色的黄金时期,是一个充满生机,具有朝气逢勃向上趋势的时期。
世界各国对青年期的划分不尽相同,我国通常把青年期分为:青年初期:14—17岁青年中期:18—22岁青年晚期:13—28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年龄相当于青年中期,此阶段身体形态和机能发展的特点表现有如下四个方面:(一) 身体形态发育特点身体形态通常指:体格:指人体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肩宽等体型:指人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姿势:指人的坐、立、行走的姿势身体形态发育的特点: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和作用:肌肉纤维变粗,肌肉的横断面增加,肌肉重量和肌肉力量都明显增加接近成人水平。
特点:1、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是不平衡,总的趋势开始快,后期减2、第二性征出现男女青年在外部形态上出现明显差异男性:声带加宽、发育低沉,肩部增宽,胸部呈前后扁平,须毛丛生,骨盆相对窄小,显得壮实。
女性:乳房增大突出,声带变长,嗓音尖细,臂部增大,肢体柔软而丰富。
男女大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表明生理发育的逐渐成熟。
为担负繁重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适应条件困难的环境变化和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校期间的大学生,身体形态仍处于未完全发育成熟。
因此,如果进行全面身体锻炼,就能使体格、体型、姿势得到金面发展,使体格更加健壮、体形匀称。
(二)身体机能发育的特点身体机能通常指:血压120/80mmhy脉搏70-80次/分肺活量2500-3500m11、心血管系统体现于血压、脉搏的情况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各系统发育最晚完成的系统,虽然发育较各系统为晚,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作用上已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的水平。
所以,大学生在参加激烈运动或承担繁重体力种脑力劳动时均可有能力完成。
是否说明接近成人的水平,从下面的数字可以表明心血管系统的形态和机能的发育水乎。
(1) 心脏重量约:300—400克(2) 心脏容积:240—250ml(3) 心率:70-80次/分(4) 血液量占体重:7—8%(5) 每搏输出血液量:60ml由于激素的作用和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相对于落后,个别人出现高血压现象,有的收缩压接近150mmHy(一般不超过150mmHy),而且有起伏状况,舒张压保持在正常范围,这种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压。
体育与健康教材(人教版):3至4年级全一册内容第一单元:身体的活动1.1 身体的基本动作- 描述人体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爬等。
- 学习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
1.2 运动的好处- 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学习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和提高心肺功能。
1.3 运动技能的练习- 学习并练习基本的运动技能,如投掷、接球、跳绳等。
- 增强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第二单元:运动项目2.1 球类运动- 学习并练习篮球、足球和排球等球类运动。
- 掌握基本的规则和技巧。
2.2 田径运动- 了解并练习短跑、跳远和接力赛等田径项目。
- 增强速度和爆发力。
2.3 游泳与跳水- 学习游泳和跳水的基本技巧。
- 培养水性和勇敢的品质。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3.1 饮食健康- 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 学习合理膳食和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3.2 安全与自我保护-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如避免危险行为和意外事故。
-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3.3 心理健康-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学习积极的心态和应对压力的方法。
第四单元:运动文化4.1 体育比赛- 了解常见的体育比赛,如奥运会和世界杯等。
- 学习体育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义。
4.2 体育健身知识- 了解运动员的训练和健身知识。
- 学习正确的运动方式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4.3 体育赛事观摩- 参观并观摩体育赛事,如运动会和比赛等。
- 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是3至4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概述。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将能够掌握基本的身体动作和运动技能,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学习饮食健康和安全保护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以及增强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概述1.1 体育的定义与功能理解体育的概念掌握体育的健身、娱乐、教育等功能1.2 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理解健康的内涵掌握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1.3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理解体育对健康的影响掌握通过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方法第二章:运动生理学基础2.1 运动与身体机能理解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的影响掌握运动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作用2.2 运动与身体发育理解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掌握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建议2.3 运动与营养理解运动与营养的关系掌握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与建议第三章:运动损伤与预防3.1 常见运动损伤类型掌握关节扭伤、肌肉拉伤、骨折等损伤类型3.2 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理解运动损伤的成因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3.3 运动损伤的处理与康复理解运动损伤的处理原则掌握简单的运动损伤康复方法第四章:运动项目介绍4.1 跑步掌握跑步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跑步对身体健康的好处4.2 游泳掌握游泳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游泳对身体健康的好处4.3 篮球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要领理解篮球运动的意义第五章: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5.1 教学目标与原则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掌握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5.2 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5.3 教学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掌握教学反馈的方法与时机第六章: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6.1 课堂组织结构理解体育课堂的组织形式掌握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分组与站位6.2 教学管理策略理解体育教学中的纪律管理掌握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激励策略6.3 安全与意外预防理解体育教学中安全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和处理运动意外的方法第七章:运动生理学进阶7.1 运动与能量代谢理解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掌握不同强度运动的能量代谢特点7.2 运动与心血管系统理解运动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掌握运动对血管健康的作用7.3 运动与肌肉发展理解不同类型运动对肌肉的影响掌握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方法第八章:运动营养与补充8.1 运动与营养需求理解运动对营养素的需求变化掌握运动前后的合理饮食建议8.2 运动补剂的使用了解运动补剂的种类和作用掌握运动补剂的安全使用方法和原则8.3 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理解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的运动营养需求掌握针对特殊状态下的运动营养建议第九章:运动心理学9.1 运动心理效益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掌握运动改善情绪和压力的机制9.2 运动心理技巧学习运动心理调控技巧(如冥想、自我暗示)掌握提高运动表现的心理策略9.3 运动心理辅导理解运动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运动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第十章:终身体育观念与实践10.1 终身体育的意义理解终身体育观念的内涵掌握如何在不同生命阶段保持体育活动10.2 培养终身体育习惯学习如何培养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掌握保持体育兴趣和动力的方法10.3 终身体育的实践指导理解如何将终身体育观念融入教学与生活中掌握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和水平的体育活动的技巧第十一章: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11.1 特殊人群的体育需求理解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体育需求掌握为特殊人群设计体育活动的原则和方法11.2 特殊人群的运动禁忌了解特殊人群在体育活动中可能面临的禁忌掌握如何避免和处理运动中的潜在风险11.3 特殊人群的体育指导学习如何为特殊人群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掌握与特殊人群沟通和协作的技巧第十二章:体育与健康评估12.1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方法理解体育与健康评估的重要性掌握评估学生体育与健康状况的方法和工具12.2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实施学习如何实施体育与健康评估掌握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反馈技巧12.3 体育与健康评估的应用理解评估结果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掌握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第十三章:体育与健康政策与法规13.1 体育与健康政策概述理解国家体育与健康政策的基本内容掌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发展趋势13.2 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学习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主要规定掌握学校体育与健康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方法13.3 体育与健康法规的应用理解体育与健康法规的具体要求掌握处理体育与健康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第十四章: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14.1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概述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14.2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学习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效果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实施和评价方法14.3 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理解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创新趋势掌握如何将新兴技术应用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第十五章: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15.1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学习如何选择典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掌握对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15.2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编写与分享理解教学案例编写的基本要求掌握教学案例分享的方式和技巧15.3 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的应用与推广理解教学案例在教学与研究中的作用掌握如何将优秀教学案例应用于实际教学和推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2024年《体育与健康》教案范文的十五个章节,涵盖了体育与健康的概述、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项目介绍、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运动生理学进阶、运动营养与补充、运动心理学、终身体育观念与实践、特殊人群的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评估、体育与健康政策与法规、体育与健康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等内容。
《体育与身体形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与身体形态的关系2. 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3. 常见身体形态问题及解决办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体育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2.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体育锻炼方法,解决身体形态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身体形态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体育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身体形态问题及解决办法。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亲身感受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五、课后作业1. 制定个人体育锻炼计划,坚持每天锻炼。
2. 观察体育锻炼对自己身体形态的影响,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3. 调查身边同学的身体形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与身体形态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情况。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体育与身体形态的关系,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身体形态问题及解决办法。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亲身感受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体育锻炼经验分享,互相学习。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体育与身体形态》相关教材。
2. 器材: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器材。
3. 课件:PPT课件,展示体育与身体形态的关系,体育锻炼方法等。
4. 视频:播放体育锻炼示范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身体形态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体育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体育锻炼的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身体形态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