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却系统原理图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原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是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不过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循环冷却液来降低发动机温度,保障引擎的性能和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循环原理。
1. 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恒温阀、冷却液、风扇等组件。
水泵负责循环冷却液,散热器用来散热,恒温阀控制冷却液的流动,风扇则辅助散热。
2. 循环原理的基本过程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循环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冷却液通过水泵被抽取到发动机内部,以吸收和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2) 在发动机内部,冷却液接触到由燃烧室产生的高温气体,同时也经过油冷和气冷部件的冷却。
(3) 冷却液吸收热量后,进入到散热器中。
(4) 散热器通过散热片和气流(通过风扇或车辆行驶时的气流)将热量散发出去,使冷却液温度降低。
(5) 冷却液再次被送回到发动机,循环进行冷却过程。
3. 恒温阀的作用恒温阀是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件之一,其作用是控制冷却液的流动,确保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保持适宜的工作温度。
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恒温阀打开,让冷却液流入散热器进行散热;当发动机温度过低时,恒温阀关闭,让冷却液循环在发动机内部,提高温度。
4. 风扇的作用风扇是冷却系统中的辅助散热装置,其作用是加速空气流动,提高散热效果。
当车辆在低速行驶或发动机温度过高时,风扇会启动,通过产生气流,加速散热器散热,提升整个冷却系统的效能。
总结起来,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原理是通过水泵将冷却液抽取到发动机内部,吸收热量后进入散热器进行散热,然后再次循环回发动机,从而实现发动机温度的控制。
恒温阀和风扇作为冷却系统的重要组件,起到调控和辅助散热的作用。
通过合理运行冷却系统,可以有效保护汽车发动机,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循环原理的介绍。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汽车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冷却系统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温度过高或过低,不仅会使其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坏,而且会加速机件的磨损或损坏。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燃料的燃烧以及运动零件间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零件受热而温度升高,特别是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的零件(如气缸体、气缸盖、活塞、气门等)因受热温度很高,若不及时冷却则会造成机件卡死和烧损,使发动机不能正常工作。
因此必须对高温条件下工作的机件加以冷却。
(一)冷却系统的功用保证运转中的发动机能保持在最适宜的温度(80~90℃)范围内连续工作。
(二)冷却方式根据发动机所用的冷却介质不同,冷却方式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大基本形式,如图2-50所示。
1.风冷式冷却介质是空气,即利用风扇在缸体和缸盖周围的散热片中形成气流,将发动机高温机件的热量通过散热片直接散发到大气中而得以冷却。
2.水冷式冷却介质是水,即将发动机高温机件的热量先传导给冷却液(即冷却水),通过冷却液的不断循环,使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三)水冷却的种类根据冷却水循环方式的不同,水冷却又可分为蒸发式、自然循环式、强制循环式三种。
内燃叉车主要采用强制循环式冷却方式,少数叉车采用蒸发式水冷却。
如鲁工牌CPD(C)20型叉车采用的是蒸发式水冷却。
(四)水冷却系统的组成水冷却系统一般由水泵、水套、散热器、百叶窗、风扇、分水管、节温器、冷却液温度表等组成,如图2-51所示。
现代发动机上应用最普遍的是强制循环式水冷却系统。
为使发动机在寒冷环境下温度能迅速达到最佳工作温度并防止冷却过度,一般发动机都有冷却强度调节装置,包括节温器、百叶窗和风扇离合器等。
1.水泵水泵的主要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使冷却液循环流动。
目前汽车发动机绝大多数使用的是机械离心式水泵。
它由泵壳、叶轮、泵轴、轴承等组成,如图2-52所示。
2.风扇风扇的作用是促进散热器的通风,提高散热器的热交换能力。
风扇通常安装在散热器后面,一般与水泵同轴,用螺钉固装在水泵轴前端传动带轮的凸缘上。
当风扇旋转时,对空气生吸力。
汽车冷却系统和暧气系统原理图虽然汽油发动机已进行了大量改进,但是在将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过程中,汽油发动机的效率仍然不高。
汽油中的大部分能量(约70%)被转换成热量,而散发这些热量则是冷却系统的任务。
事实上,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其冷却系统所散失的热量足以供两个普通房屋取暖!冷却系统的主要工作是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以防止发动机过热,但冷却系统还有其他重要作用。
汽车中的发动机在适当的高温状态下运行状况最好。
如果发动机变冷,就会加快组件的磨损,从而使发动机效率降低并且排放出更多污染物。
因此,冷却系统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使发动机尽快升温,并使其保持恒温。
燃料在汽车发动机内持续燃烧。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从排气系统中排出,但仍有部分热量滞留在发动机中,从而使其升温。
当冷却液的温度约为93℃时,发动机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在这个温度下:∙燃烧室的温度足以使燃料完全蒸发,因此可以更好地使燃料燃烧并减少气体排放。
∙如果用于润滑发动机的润滑油较稀薄,粘稠度较低,则发动机零件可以更灵活地运转,而发动机在围绕自身部件旋转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将减少。
∙金属零件更不易磨损。
汽车冷却系统分为两种类型:液冷和风冷。
液冷液冷汽车的冷却系统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
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
风冷某些早期的汽车采用风冷技术,但现代的汽车几乎不使用这种方法了。
这种冷却方法不是在发动机中进行液体循环,而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
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
因为大多数汽车采用的是液冷,所以本文将着重对液冷系统进行说明。
汽车中的冷却系统中有大量管道。
我们从泵开始逐一考察整个系统,在下一节,我们将对系统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泵将液体输送至发动机缸体后,液体便开始在气缸周围的发动机通道里流动。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功用及原理怎样的,画出简单的原理图。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使发动机在所有工况下都保持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既要防止发动机过热,也要防止发动机过冷。
在冷发动机启动之后,冷却系统还要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尽快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冷却系统,有风冷和水冷之分。
水冷系统均为强制循环水冷系统,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
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水桶,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装置。
这是1.3D TCI发动机的冷却原理图。
发动机冷却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通过节温器进行调节,当发动机冷启动的时候,冷却液温度较低,此时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循环,不经过散热器,以使发动机的温度较快的升到其工作温度,当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冷却液开始进行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