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疸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810.00 KB
- 文档页数:8
黄疸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黄疸护理问题的护理目标包括:
1. 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黄疸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2. 防止黄疸并发症,如脑损伤和肝功能异常。
3. 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以帮助患者恢复。
下面是一些黄疸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 监测患者的黄疸程度和胆红素水平,包括进行血液检查和皮肤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摩擦和剧烈擦拭。
3. 提供充足的饮食和水分,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
4. 避免使用过多的药物,因为一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异常或加重黄疸。
5. 定期转换患者的体位,以预防压疮和促进患者的舒适。
6. 协助患者进行轻度体力活动,以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
7. 提供情感支持,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确保患者和家属理解黄疸的原因和治疗过程。
请注意,以上护理措施仅是一般指导,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梗阻性黄疸护理业务查房梗阻性黄疸是指胆道系统内或外的梗阻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从而使得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造成黄疸。
患者出现黄疸后,需要进行护理业务查房,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提高康复效果。
本文将从护理观察、护理措施和护理教育等方面介绍梗阻性黄疸的护理业务查房。
一、护理观察1.皮肤黄疸程度:观察患者黄疸的程度,以及是否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
2.排尿情况:观察患者的尿量和颜色,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出现尿量减少和深色尿。
3.大便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脂肪泡沫便、灰白色便或粪色便脱色等异常情况。
4.腹胀和疼痛: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和疼痛等不适症状。
5.精神状态和食欲: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6.体温和心率:观察患者的体温和心率,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7.监测血红蛋白和凝血功能: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及时发现贫血和出血倾向。
二、护理措施1.给予营养支持:由于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食欲不振,容易出现营养不良,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如高蛋白、高能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2.祛风解湿:根据中医理论,梗阻性黄疸主要是湿热内蕴引起的,因此可以采用适当的中药进行祛风解湿的治疗,如黄柏泻黄汤、茵陈蒿汤等。
3.积极处理并发症:梗阻性黄疸患者容易出现感染、胆红素脑病、胆汁淤积等并发症,需要积极处理,如给予抗生素治疗、进行胆汁引流等措施。
4.监测胆红素水平:定期监测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保持患者安静: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6.防止晕厥和跌倒:梗阻性黄疸患者常常出现晕厥和跌倒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在床边放置护栏,协助患者进行活动。
三、护理教育1.饮食疗法:教育患者按照医嘱进行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胆固醇,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药物治疗:教育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如利胆药和解痉药等。
3.术后护理: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教育患者注意伤口护理和恢复的相关知识。
整体护理在阻塞性黄疸治疗中的体会
邹梅;郭秀丽;李红杰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9(015)023
【摘要】目的总结阻塞性黄疸整体护理方法,提高阻塞性黄疸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4年~2008年59例阻塞性黄疸患者整体护理的经验.结果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结论整体护理水平的提高可加速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保证患者身心健康.
【总页数】2页(P491-492)
【作者】邹梅;郭秀丽;李红杰
【作者单位】河南,450008,河南省肿瘤医院介入病房;河南,450008,河南省肿瘤医院介入病房;河南,450008,河南省肿瘤医院介入病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应用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疗效体会 [J], 樊永江;孙建伟;陈维东
2.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42例的护理体会 [J], 刘冬梅
3.80例阻塞性黄疸手术治疗体会 [J], 王和金;李紫阳;邵全印
4.治疗性ERCP在高龄阻塞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J], 方超英;何利平;郑晓
玲;郑金辉
5.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的整体护理体会 [J], 梁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梗阻性黄疸护理措施引言梗阻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指的是因为胆管或肝内胆汁排泄受阻而导致的黄疸。
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复杂,可能涉及胆石、胰头癌、胆管癌等。
梗阻性黄疸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因此,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措施,包括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内容。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管理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提高其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营养支持饮食调理对于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合理调整饮食对于改善胆汁排泄、维持营养平衡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低脂饮食:限制摄入高脂食物,如油腻食品、过量的奶制品等。
可选择低脂食物,如瘦肉、鱼、禽类等。
2.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有助于肝功能的恢复和修复,因此在饮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如瘦肉、鱼、蛋类、豆类等。
3.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有助于促进黄疸的消退和肝功能的恢复。
可以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营养支持治疗对于营养摄入不足或胆汁排泄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营养。
药物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和促进胆汁排泄。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措施:1.胰酶替代治疗:对于胰腺疾病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可以使用胰酶替代治疗来改善胰腺酶的分泌和胆汁排泄。
2.利胆药物:利胆药物可以刺激肝脏产生和排泄胆汁,有助于改善胆汁排泄功能。
常用的利胆药物有乙胺丁醇、异烟肼等。
3.抗菌药物: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或治疗感染。
症状缓解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黄疸和症状,如肝区疼痛、消化不良等。
以下是一些症状缓解的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胆汁的排泄,有助于缓解黄疸和症状。
2.体位调整:对于患有胆管结石的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体位调整来促进结石向下移动,缓解胆绞痛等症状。
梗阻性黄疸护理常规黄疸是指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的巩膜,粘膜,皮肤及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
梗阻性黄疸是黄疸的一种,是胆道系统梗阻导致胆红素排泄障碍的一类疾病。
【临床表现】黄疸首先发生在睑结膜,巩膜,舌下及软硬腭处,随后可发生在皮肤,分布均匀。
1、溶血性黄疸一般为轻度,呈浅柠檬色。
急性溶血时可伴有发热,寒颤,头痛,呕吐等症状,同时尿液呈酱油色或浓茶色(血红蛋白尿);慢性溶血多为先天性,常伴有贫血和脾肿大。
2、肝细胞性黄疸一般为浅黄色至深黄色,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尿液呈深黄色。
3、梗阻性黄疸一般为暗黄色至黄绿色,常伴有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完全性梗阻时,大便呈灰白色,尿液呈深褐色,同时易发生腹胀,消化不良和便秘。
【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控制感染;解痉止疼;止血药物:胆道梗阻导致黄疸者,可因维生素K 缺乏和凝血酶原合成障碍有出血倾向。
2、手术治疗: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 管引流术、ERCP 术、PTCD 术。
【护理评估】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1)一般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和职业。
(2)病因和相关因素:有无病毒性肝炎、胆道疾病、生活习惯;有无家族史等。
(3)疼痛发生的情况: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诱因和程度。
(4)既往史:有无其他部位肿瘤病史或手术史。
2、身体状况:(1)局部:肝是否大,有无肝区压痛、上腹部肿块等。
肿块的大小、部位、质地等。
(2)全身:是否有黄疸、腹水、下肢浮肿。
(3)辅助检查:了解实验室检查、B 超、CT、MRI 检查的结果,ERCP 可帮助了解胆总管下段的病变。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术前1、按肝胆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密切注意观察生命体症、腹痛部位、性质、程度、腹部体征。
3、观察黄疸进展情况,并做好皮肤护理。
4、按医嘱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并补充足量维生素K 等。
5、按医嘱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以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及其他治疗的耐受性,促进康复。
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42例的护理体会目的总结介入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资料。
结果5例术中出现胆心反射,12例患者术中出现疼痛症状,8例患者术后因逆行胆道感染出现发热症状,4例患者引流管出现堵塞、移位,3例患者术后引流管出血,以上症状及时处理后患者均恢复良好。
结论阻塞性黄疸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精心、全面的护理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标签:黄疸;梗阻性;介入治疗;PTCD;护理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男性34例,女性17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63.8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全身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尿黄,大便灰白、陶土样变,腹胀等。
实验室检查:27 例患者血清总胆红素151~532mol/L,转氨酶121-254U/L。
黄疸病因:胆总管占位13例,胆管细胞性肝癌6例,肝门部占位9例,壶腹部占位12例,胰头部占位11例。
本组患者术前均经彩超或CT、MRCP明确诊断。
1.2方法患者仰卧于DSA检查床上,常规消毒铺巾,经右侧第9~11肋间或剑突下穿刺进针(COOK公司PTCD穿刺套装),穿刺入肝内胆管后行胆道造影,明确胆管梗阻情况,并根据梗阻情况选择胆道外引流、或内外引流管或行胆道支架植入术。
2 结果本组51例患者,行胆道内外引流24例,行胆道外引流术19例,行胆道支架植入术8例。
围手术期观察有5例患者术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12例患者术中出现疼痛症状,8例患者术后因逆行胆道感染出现发热症状,4例患者引流管移位,3例患者术后引流管出血治疗后。
以上情况均及时给予相应处理,无一例患者导致严重并发症发生。
3 护理3.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梗阻性黄疸患者往往心理负担重,对该疾病知之甚少,因而对疾病怀有恐惧感,对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
护理人员应在做好临床护理的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操作过程、手术方法及恢复情况,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树立早日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