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 格式:ppt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42
高二生物选修1 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4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2.细菌培养基通常在121℃压力锅中灭菌。
如果只有在100℃的温度下将细菌培养基灭菌,以下哪一种生物仍会存活?()A.大肠杆菌B.一种青霉菌 C.枯草芽孢杆菌D.鼠伤寒沙门氏菌3.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手、高压锅4、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培养基等进行灭菌,其标准是:()A.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B.杀死所有的微生物C.杀死所有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D.使病原菌不生长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A.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B.接种纯种细菌 C.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 D.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6.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A..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B.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C.没必要放入未接种的培养基D.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B供无氧的条件8.关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是:()A.称量B.灭菌C.溶化D.倒平板9、下列有关碳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B.某些碳源可以作为微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C.蛋白质一定不能做碳源 D.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碳源可能不同10、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长繁殖的能力。
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理一理判一判1.所有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琼脂。
(×)2.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形成菌落。
(×)3.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完全一样。
(×)4.培养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5.相对于消毒,灭菌对微生物的杀灭更彻底。
(√)6.无菌操作的对象只要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材料(如培养基、接种环等)都可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7.培养基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8.倒平板后,待平板冷凝之后需将其倒置。
(√)9.若皿盖和皿底之间溅上培养基,这个培养基不可再用。
(√)10.采取平板划线接种法时,每一次划线前都要挑取菌种。
(×)11.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最好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12.需要一个不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以检验培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
(√)悟一悟1.牛肉膏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氮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碳源、氮源和维生素。
2.溶化后如需调整pH,应先调节pH,再灭菌。
3.培养基灭菌后要冷却到50 ℃左右时开始倒平板,其原因是琼脂是一种多糖,在98 ℃以上熔化,在44 ℃以下凝固,倒平板时高于50 ℃会烫手,低于50 ℃时,若不及时操作,琼脂会凝固。
4.倒平板时,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5.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
因为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将平板倒置,既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蒸发。
6.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那么这个平板不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感悟体会:练一练1.[2019·江苏高考题]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C.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污染D.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解析:接种室、接种箱等常用紫外线消毒法处理,接种环等常用灼烧灭菌法处理,吸管、培养皿等常用干热灭菌法处理,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A项错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每次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进行灼烧灭菌,B项正确;接种后,培养皿需要倒置,以防皿盖上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C项正确;分离菌种可以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还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所用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D项正确。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案【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标准: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活动建议: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2.概述无菌操作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掌握纯化大肠杆菌的基本操作【学习重难点】重点:说出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难点:微生物培养中的有关实验操作【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自主预习一、基础知识(一)培养基1.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培养基和培养基等。
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成分。
3.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_ 以及等的要求。
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接触。
2.消毒和灭菌(1)消毒是指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杀死物体表面或_________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______和_______)。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此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等。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或进行消毒。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__________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二、实验操作本实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进行。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微生物的观点,掌握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步骤,如接种、培养、观察等。
2. 教学难点:微生物的观察和识别,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无菌实验室、培养皿、接种针、牛肉膏培养基等。
2. 实验试剂:牛肉膏培养基的制备,以及无菌水的制备。
3. 实验服装:实验服、口罩、橡胶手套等。
4. 参考教材:高中生物教材及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参考书籍。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将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
1. 理论教学(1)导入:起首,我会简要介绍微生物的基本观点和其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微生物的分类和特点:进一步讲解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分类依据。
(3)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步骤:详细介绍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接种、培养、观察等。
(4)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环境条件:讲解影响微生物发展和繁殖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5)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强调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的重要性,介绍实验室的消毒、个人防护等措施。
2. 实践教学(1)实验目标: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了解实验的意义。
(2)实验材料和设备:介绍实验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如试管、培养皿、接种针、恒温箱等。
(3)实验步骤:详细讲解实验的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4)实验结果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5)实验总结: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一步稳固理论知识。
中学高效课堂高二生物选修1导学案课题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编号备课教师备课组长课型学习目标1.了解培养基的用途、种类及一般成分,2.掌握培养基制作的一般的步骤,3.掌握微生物分离中的划线法和涂布法。
4.学会一般的消毒、灭毒的方法,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德育渗透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和掌握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要认真学好生物知识。
学习重点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的培养的操作。
学习难点培养基的制备和微生物的分离。
学法指导课前预习,完成自主学习内容。
课前阅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为课上合作探究作好准备。
自主学习内容教师活动(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营养基质称为培养基。
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二)无菌技术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的人侵,具体操作如下: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B、消毒和灭菌1.消毒是指使用较为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和消毒法。
2.灭菌是指使用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有:灭菌、灭菌、灭菌。
(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1.计算:根据比例,计算100mL培养基各成分用量。
2.称量:牛肉膏较黏稠,可用玻棒挑取,同一同称量。
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时动作要迅速,目的是防止牛肉膏吸收空气中水分。
3.溶化:加水加热熔化牛肉膏与称量纸→取出称量纸→加入蛋白胨和氯化钠继续加热→加入→用蒸馏水定容到100mL(整个过程不断用玻棒搅拌,目的是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种类(1)按物理状态来分:〃固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用于工业生产。
〃液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数,保藏菌种等。
(琼脂是一种从红藻中提取出的多糖,在98°C 以上熔化,44°C 以下凝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呈固态。
琼脂中的多糖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所以一般不用做碳源。
)(2)按功能来分:〃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生长。
用于培养、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
常见选择培养基如下: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分离固氮菌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的培养基: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用于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可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饮用水或乳制品中是否有大肠杆菌。
若有,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
)(3)按成分来分:〃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3.培养基的营养要素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 、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二氧化碳、渗透压等的要求。
例如,乳酸杆菌需添加维生素,霉菌时需将pH 调至酸性,细菌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厌氧微生物需无氧条件。
(1) 碳源:构成生物细胞、生物体及细胞代谢产物,有些为异养生物提供能量。
主要来源与CO2、微生物 病毒细菌放线菌 原核生物界 病毒界NaHCO3等无机化合物和糖类、脂质、花生粉饼、石油等有机化合物。
(2)氮源: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产物,也可为异氧微生物提供能源。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全练]1.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培养基都只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解析: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A正确;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除此之外,可能还含有维生素等,B错误;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不能制成液体培养基,C错误;单个细菌肉眼看不到,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菌落,D错误。
答案:A2.巴氏消毒法常用于酒、奶等食品的消毒,该消毒法就是加热到70~75 ℃、保持30 min,或加热到80 ℃、保持15 min,能杀死一般杂菌和病原菌.与灭菌的要求相比,巴氏消毒法()A.不能杀灭芽孢等耐高温的细菌B.能杀灭芽孢等休眠状态的细菌C.能杀灭各种细菌,包括芽孢D.能杀灭各种真菌,包括孢子解析:由于酒、奶等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在高温下易被破坏,不宜采取高温灭菌法,虽然巴氏消毒法不能杀灭芽孢等耐高温细菌,但由于奶、酒等的污染并不严重,巴氏消毒法还是能达到消毒要求的.答案:A3.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感染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解析:为防止杂菌污染,研究和应用微生物时应进行消毒和灭菌,实验室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A正确;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感染,B 正确;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即外焰部位灼烧灭菌,C错误;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D正确。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课题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b.了解消毒和灭菌方法。
2.能力目标
a.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b.进行微生物培养。
3.情感目标
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课题重点
无菌技术操作。
三、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操作。
四教学流程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问题2: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C、H、O、N、P、S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元素,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以上。
【小结】共同归纳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和主要来源。
(2)特殊成分和条件
提醒学生培养基还需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如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霉菌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酸性,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中性或微碱性。
(二)无菌技术
讲解: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强调无菌操作是培养微生物成功的关键。
1.主要方面
讲解无菌技术主要方面:
(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2.消毒与灭菌的比较
列表让学生进行比较。
0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刷基础题型1ꢀ培养基的成分及种类分析1.[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2019高二下月考]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C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生长因子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节到中性或微碱性解析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但是培养某些特殊微生物的时候可以缺少部分成分,如能利用空气中CO2的自养生物,培养基中可以不提供碳源;能进行固氮作用的微生物,培养基中可以不提供氮源等,A错误。
固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液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B错误。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C正确。
培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有一些不同的特殊条件,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节到中性或微碱性,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D错误。
2.[四川宜宾南溪区二中2019高二下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培养产甲烷杆菌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解析维生素是乳酸菌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其自身又不能合成,因此要在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A正确;培养霉菌时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碱性条件下霉菌不易繁殖,甚至会死亡,B错误;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pH是中性或微碱性,所以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C正确;产甲烷杆菌是一类以产生大量甲烷气体作为能量代谢终产物的特殊原核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极端厌氧环境中,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时,无氧呼吸受抑制,因此培养产甲烷杆菌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D正确。
题型2ꢀ无菌技术3.[吉林延边2019高二下月考]在培养基配制和微生物接种的过程中,确保无杂菌污染被称为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