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摘要】近几年来,在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应用广泛,本文在临床上使用静脉留置针技术,从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各种因素及并发症产生的影响,临床护理研究的进展等进行了综述。
在静脉穿刺留置针操作进行时,应根据患者的输入药液的性质、病情、治疗目的、患者静脉血管的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消除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和有效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正确使用封管药液的剂量和种类并保持正压封管;加强使用留置针使用期间的护理。
尽量降低静脉留置针带来的并发症,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使接受静脉留置针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能够得到安全的护理。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014-02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dwelling time Tu Jiao.Academy of Sciences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People's Hospital in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00,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nursing work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uncture technology is applied widely.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dwelling time of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factors, 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linical nursing, etc., are reviewed.【Key words】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dwelling time; Nursing1.前言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是输液、静脉给药、临床用血,测中心静脉压等的重要手段。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 2019 年第 6 卷第 79 期2019 Vol.6 No.79184·综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王丽园(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江苏苏州 215000)【摘要】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已成为我国临床输液的主要用具。
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减少血管穿刺和静脉血管损伤,又可以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在抢救重危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留置时间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思考,若时间过长则会极大的增加出现局部并发症风险;反之会增加多次穿刺痛苦,且加大花费。
为此本文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79.184.01静脉留置针即套管针,是新型输液器材之一,比较先进,是一种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一系列优势,操作比较简单,可根据血管形状进行弯曲,从血管中脱出的可能性较小,方便活动四肢与输血、输液,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道,利于病人的抢救。
为充分发挥静脉留置针的优势,降低其并发症。
本文对近几年关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检索,详情如下。
1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关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问题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
1.1 国内关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关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国内开展了大量研究,2008年有研究[1]通过观察5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其留置时间为2~27 d,平均留置时间8~9 d。
有研究[2]报道,静脉留置时间超过96 h后,会明显的增加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增加机化血栓。
2009年有研究[3]报道,静脉炎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液体渗透压,临床在输入高渗液体时,留置时间应小于3 d,根据病情需要,3 d后可对穿刺部位进行更换,以此能够有效避免静脉炎与肢体肿胀。
静脉留置针在使用中保留时间的观察分析目的探讨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的长短原因总结及护理措施。
方法对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的原因、留置针的选择和贴膜的方法,封管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通过对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发生堵塞等原因进行分析和及时的处理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既为患者节省了治疗费用,同时也保证了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
结论严格执行护理常规操作程序,并做好周密的预防措施,做到及时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和质量的保证。
标签:留置针;堵塞;原因分析;护理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材料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使用,传统的头皮钢针静脉输液已不能满足不同患者治疗的需要。
静脉针由于其操作方便、痛苦轻、对血管刺激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既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1]。
但是在临床上,留置针的保留达不到预期的保留天数,这给患者及护理人员产生很大的矛盾,我科通过采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方法,进行临床对比观察,证实能提高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我院2014年收治的接受静脉留置针患者100例。
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18~78岁,平均47.7岁。
穿刺部位分别为手背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患者对应穿刺位置皮肤均没有发现有破溃或者瘢痕的情况。
敷贴规格为3M透明敷贴。
1.2方法1.2.1材料本次研究静脉留置针产自BD碧迪静脉留置针24GY型,敷贴规格为3M。
对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前详细说明留置过程中需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等。
1.2.2操作方法为了便于观察,静脉血管一般选择手背及腕部弹性较好、粗直的血管,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调查及分析背景介绍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经常用于治疗需要静脉输液、血液透析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的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
然而,目前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因此,本文将针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给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接受过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观察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等方面。
问卷由医疗专家和学者共同设计制作,并在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试用和修改。
调查结果静脉留置针的效果通过对问卷的答案进行分析,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在参与调查的患者中,88%的人认为静脉留置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并能够增加静脉内药物的吸收效果。
同时,在医护人员中,96%的人认为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治疗效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虽然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有显著的疗效,但是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根据调查的结果,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留置时间过长、感染率较高等方面。
患者的留置时间如果长达一周以上,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会加大阳性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患者是否正确使用留置针、留置部位清洁卫生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性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我们建议医护人员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应该注意病人的情况,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在针对性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况来确定留置时间和留置部位。
此外,在使用留置针前,要认真向患者介绍相关的注意事项,并定期对留置部位进行检查和处理。
另外,在治疗结束后,要及时拆除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清理。
结论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有显著的疗效,但是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尤其是留置时间和部位的正确选择、感染率的控制等方面。
有关静脉留置针的开题报告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静脉留置针(Intravenous Catheter)作为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可穿透皮肤进入血管并留置在血管内的导管,用于输液、注射药物、输血、检测血液参数等操作。
它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方便医务人员的工作,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医疗护理的效果,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然而,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插管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感是患者和医务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由于留置针需要穿刺皮肤和进入血管,在插管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甚至引发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其次,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短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留置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血管损伤、感染和血栓形成等危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此外,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操作也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相关知识,以确保留置针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本研究拟通过对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该设备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调查:通过收集医疗机构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其使用频率、适应症和常见用途,了解目前临床中对静脉留置针的需求和应用现状。
2. 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问题分析:通过观察和访谈医务人员和患者,收集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疼痛、感染等,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静脉留置针使用指南的制定:根据对静脉留置针的问题分析和相关文献研究,制定一份详细的静脉留置针使用指南,包括操作步骤、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等,以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4. 静脉留置针培训和质控措施的建议:结合目前临床对静脉留置针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培训和质控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减少操作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摘要:在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属于最重要的操作方式,在输液过程中,对于留置针的使用位置需要格外注意,否则对于输液效果会造成不利影响,还会诱发诸多并发症。
尤其在以往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的进针位置,对于留置时间会造成很大影响。
本文就不同的进针位置展开深入研究,为后续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护理;穿刺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十分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能,静脉留置针属于应用极其广泛的医疗器械,其优点在于有效降低患者反复穿刺时的痛苦。
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血管情况较差,在选择传统针管时,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不利于舒适度提升,而且容易出现静脉炎感染的并发症。
应用静脉留置针时,可以有效保护血管弹性,维持静脉通路的通畅性,防止液体渗出,同时也能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通常情况下,在应用静脉留置针时,留置时间大约为2~5天[1]。
但是在以往大量的时间应用中发现,在进行静脉瘤留置后,会因为并发症或依存性差的原因,导致过早拔针,不利于输液舒适度提升,也参加了操作的繁琐性。
所以有学者提出,选择合理的进针长度可以有效延长留置针时间,提高输液的安全性。
1加强对患者的评估考虑到部分患者的病情十分特殊,他们在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躁动不安等特征,在使用留置针过程中,针管在血管中容易来回移动,致使血流不畅,从而也会诱发留置管堵塞。
对于静脉留置针患者在应用前,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对他们的病情需要性质、治疗、目的等因素进行合理分析,据此展开护理措施。
在钟慧群[2]等人的研究中指出,针对静脉流质症患者而言,在进行穿刺护理干预时实施护理前的病情评估,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要长于不进行应用前评估组,而且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措施的选择上,主要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选择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应用优势,同时告知他们在应用留置针后的注意事项,防止患者因剧烈的体位摆动或肢体动作,而导致静脉留置针脱落。
护理人员自身也需要提高责任意识,强化巡视,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留置针的情况,对于很难配合或昏迷、躁动的患者而言,应当适当的给予他们肢体性约束,防止留置针的脱落或划出,在出现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展开护理,能够保证留置针使用效果延长使用时间。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
李卫伶;朱伟峰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专科版)》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作为一项较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留置针的使用,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且能保持静脉管道的持续通畅,便于抢救[2].在护理中,其留置时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留置时间过长,可使患者发生局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增加;过短则增加患者的花费及多次穿刺带来的痛苦.为此本文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并发症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7-9)
【作者】李卫伶;朱伟峰
【作者单位】529500,阳江,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529500,阳江,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1
【相关文献】
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
2.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研究进展
3.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与留置时间的研究进展
4.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摘要:为了总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与护理进展,本研究通过查阅维普、万方等期刊数据库,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发现留置针的临床应用的效果受到留置针自身、穿刺技术、患者血管、后期护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能够长期保存是其最大的优点,但是并不是留置时间越久越好,只有做好静脉留置针各项护理,减少影响因素,才能更有效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进展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输液器材,20世纪60年代在欧美国家普及应用。
我国近些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不断推广和延伸,涉及家庭及社区,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长期留置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
留置针能够长期保存是其最大的优点,但是并不是留置时间越久越好【2】。
目前有关静脉留置时间国内外文献报道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时间太短增加患者痛苦,造成留置针的资源浪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太长导致血栓及静脉炎形成。
对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考证,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本文将通过综合多方面研究成果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寻求最正确对策,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发挥留置针的更多优势,从而节省医疗本钱。
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现状2006年以前,国内外对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研究颇多,有研究【3】通过对应用静脉留置针患者的观察,总结认为留置时间最长27d最短2d,平均留置时间为8~9d【4】。
有报道说【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超过96h后炎性反响的严重程度明显提高,机化血栓也明显增多。
有研究【6】发现静脉炎发生率与液体渗透压密切相关,建议输入高渗液时留置时间最多不超过3d。
如果病情需要可在3d后更换到其他部位,就会减少留置部位局部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几率。
有研究【7】通过对2005年1~10月应用的浅静脉留置针的研究,用细菌学方法初步确定了一个相对平安的时间,结果是留置时间7d以内是相对平安的时间,9d那么不可取。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题目: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和护理的研究进展学生:指导教师: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中央电大护理专业本科科研课题计划书目录【摘要】 (3)【关键词】 (3)前言...................................................................................................................................... . (3)1血管的选择.............................................................................. ............................ .. (3)1.1 浅静脉.............................................................................. ............................ ............... .. (3)1.2 深静脉.............................................................................. ............................ ................. (6)1.3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 .............................. ............................ ................. ...... . 7 2留置针的选择........................................................................................ ........ ................ . (7)3穿刺方法........................................................................... ............................ ............... ...... .. (8)3.1 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 .83.2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8)4 封管方法........................................................................ ............................ .............. ..... (9)4.1输液器快输封法 ........................................................ ............................ ............... ...... (9)4.2输液器挤压封法 ........................................................ ............................ ................ ...... (10)4.3注射器直接封法 ........................................................ ............................ ................ ...... .104.4注射器间接封法 ........................................................ ............................ ................ ..... ..105留置间........................................................................ ............................ ................ . (10)5.1目前临床上对于留置时间的各种观点............................ ............................ ................ (10)5.2影响留置时间的因素............................................. ............... . (11)5.3 延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对策............................ ............................ ....... . (13)6 常见并发症及其日常观察与护理............................ ............................ ............... . (15)7 结................................................................................................... .......... ..... .............. ..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19题目: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和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和护理的研究进展。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避免了每日必须进行的静脉穿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方便肢体活动,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1].但在临床应用中若处置操作不当,可引起并发症,笔者就近年的临场经验汇报如下:1 留置针及血管的选择根据穿刺血管选择不同型号的留置针,检查外包装,有效期,备6cm×7cm的无菌贴膜;选择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不易于固定的血管,小儿以头皮静脉为首选,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应尽量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记录操作者、留置日期和时间。
2 护理2.1 留置针穿刺前向患者(幼儿给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其理解与信任;穿刺时严格无菌技术。
2.2 留置期间的护理向患者讲解留置针的基本护理常识,留置针肢体避免过度活动 ,保持穿刺处清洁、干燥、防止脱出、污染等。
每2~3d消毒周围皮肤更换无菌贴膜;需连续输液的患者每日更换输液器,崔爱荣等[2]试验研究表明:静脉留置针保留72~96小时后血管内中重度炎症发生率24%;静脉留置针保留120~168小时后,血管内中重度炎症发生率60%,明显高于保留72~96小时的血管,建议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应在96小时以内,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保护好血管。
头皮静脉输液患儿选外科用头套固定。
2.3 封管的护理对输液间隔时间6~8小时的用无菌生理盐水8~10ml脉冲式冲管后边冲边退针后关闭留置针夹子。
间隔时间长于8小时的,封管液选用15U/ml肝素盐水液2~3ml封管;对于凝血功能差、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使用氯化钠溶液封管。
3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常见并发症有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3.1静脉炎是静脉留置针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与留置针留置时间过长、患者个体差异、输入药物的酸碱性、渗透压和细菌感染等有关[3];一旦发生静脉炎,应及时处理,如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抬高患肢,行热敷、硫酸镁湿敷等;预防静脉炎发生,应严格各环节的无菌操作技术,输注对血管刺激较强的药物时输入速度宜慢,输完应用生理盐水冲管,注意观察局部血管情况,重视患者主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轻患者痛苦,保护血管。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梁燕位娟(昆山市中医院肛肠科)静脉留置针熟称套管针,是临床各科疾病进行静脉输液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刺激性小不易穿破血管壁;肢体可小范围活动而不易脱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欧美国家已在20世纪60年代普及使用[1],在我国,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扩大,但对留置针实际留置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就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1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美国BD公司套管针产品说明书的建议,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5天,最好不超过1周[2]。
20世纪90年代,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规定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3天[3]。
2006年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发行2006版《静脉输液护理实践标准》,将套管针的留置时间规定为72~96h[4]。
我国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较多,但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李卫林[5]报道,静脉炎普遍发生在置管后7~8天,而6天内基本没有发生的,因此6天可作为留置针安全留置的时间限制。
金小燕,赵斐[6]用细菌学原理来分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显示,留置时间在一周内相对安全,细菌仅为皮肤的常居菌表皮葡萄球菌,而当时间延长至9天,则细菌滋生厉害,易发生静脉炎。
而高荣华等[7]报道,经过临床观察,留置针在静脉内留置超过96h,患者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增大。
我国2014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规定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72~96h[8]。
2影响因素2.1患者因素因患者意识上不接受留置针,特别是意识清,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怕留置时间长会破坏静脉及引起感染,惧怕回血,下床活动时,手臂或手背上留有留置针,患者担心会导致脱落后造成出血、折断等不良后果,而拒绝使用留置针,或补液结束后就要求拔除留置针。
因此,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士应做好留置针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嘱其穿刺部位保持干洁,避免碰撞穿刺处。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护理学杂志2006年7月第21卷第14期(外科版)安全输液?叉智迅创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实验研究姜凤荣,包影,初篮55?基础护理? ExperimentationontheDwellingTimeofIntravenousIndwellingNeedle//.,IANGFengron g,BAOYing,CHULan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最佳留置时间.方法将5O只家兔随机分为8组,均在双耳内侧缘静脉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分别留置1~17d,观察静脉留置针不同留置时间对静脉管壁物理刺激所造成的炎性影响.结果5O只家兔共取到75个有效活体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及内套管的细菌培养,其中7d内静脉炎发生率为0,中度以上静脉炎发生在9d以后;13d内留置针内套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绪论严格遵守规程搡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9d,但注射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仍应严格控制留置时间.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护理中圈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l52(2006)l4—0055—02随着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留置针所致的静脉炎也引起了临床医护人员的普遍重视.引起炎症的主要因素是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与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密切相关[1].为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时间,笔者对5O只家兔耳缘静脉进行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旨在了解不同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的关系,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l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取健康成年北京大耳白家兔5O只,雌雄各半,体重(2.5~0.5)kg.家兔均购自黑龙江省标准医学动物室.留置针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INTIMA-型静脉留置针,型号为24G,长度为19mm.敷料采用3M公司生产的6crnX7cm透明敷贴,输注药物均为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药物采用含量为15U/m1肝素钠盐水.1.2方法请1名动物室专职饲养员对5O只家兔进行为期1周的试养,以利其适应新的环境.同时对家兔耳缘静脉进行编号,打印,按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8组,每组lO条静脉,经样本估计每组至少应为8条实验静脉.1.2.1操作方法:由具有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穿刺经验的主管护师专人统一操作,按常规在家兔双耳内侧耳缘静脉进行静脉穿刺,以胶布固定双翼后,敷以3M无菌透明贴,妥善固定,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五院大庆市人民医院护理部(黑龙江大庆, 163316)科研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立项项目(2005—117)姜凤荣(1969一),女,硕士在读,副主任护师收稿:2005—12—12;修回:2006—02—105Oml,1次/d,输液完毕以l5U/ml肝素钠盐水3~5ml正压封管,妥善包扎固定.再次输液及封管时以碘伏消毒液消毒肝素帽,将头皮针插入其内,每天连续输注,3M敷贴隔日更换i次.每组家兔输液药物及所选静脉相同,但留置时间不同(1~8组分别留置1~17d).结束全部输液后于局麻下取活体标本,即以穿刺点为中心向近心端沿静脉方向取长1.O~1.5cm的静脉组织,放入lO甲醛固定液中常规乙醇脱水,石蜡包埋切片5~7m,HE染色,光镜下观察.留置针拔除后,在无菌面上用无菌剪刀剪下内套管头端l~2cm,置于无菌培养试管内,乙醇灯燃烧消毒无菌试管口,做好编号标记及时送检.I.2.2炎性反应程度及细菌培养情况的判定:静脉炎性反应程度评定口].光镜下根据炎性反应程度分为四级.无炎症反应(一),仅见静脉周围结缔组织充血水肿;轻度炎症(+),血管周围结缔组织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血管壁及血管腔未见炎症细胞;中度炎症(++),血管周围结缔组织及血管壁各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重度炎症(卅),血管周围结缔组织,血管壁各层及血管腔可见弥漫性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腔内可见较多的渗出物及坏死的细胞碎片.对留置针内套管头端进行细菌培养,无菌生长为(一),有菌生长为(+).I.2.3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采用Ridit检验及.检验.2结果本次实验静脉8O条,除去留置过程中被兔咬断头皮针管2例,脱出l例,外渗及堵塞2例外,5O只家兔共取到75个有效活体标本进行病理检验及内套管的细菌培养.结果见表l.56JournalofNursingScienceJu1.2006V o1.21No.14(SurgeryEdition) 表1各组炎性反应及细菌培养情况组别留间实脉静脉炎炎性反应程度(例)内套管培养(例) +75346114经Ridit检验均P<O.013讨论静脉留置针因可以留置一定时间,方便给药和抢救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密切相关,目前教材中规定静脉留置时间一般为3~5 d.表l结果显示,在家兔耳缘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第l,2,3组无炎性反应,第4组炎性以轻度为主,局部浸润的炎性细胞为淋巴细胞,第5组以后的静脉炎症以中度,重度为主,局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重度炎症有增加趋势.静脉炎反应中度以上者发生在9d以后,而7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静脉留置针内套管头细菌培养,留置针拔除后内套管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6l份(81.3),阳性为l4份(18.7).且13d内留置针内套管的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各组静脉炎性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均P<0.01),从表l结果可以看出,留置针的安全留置时间为7~9d,比以往研究的留置时间(5~7d)延长¨].本实验结果留置针保留时间略有延长,可能与使用的药物单一(0.9%氯化钠注射液)有关,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还体会到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与护理操作密切相关.操作中应注意:①严格无菌操作,皮肤消毒的直径应>6cm,贴膜应隔日更换.②选择粗细合适的静脉,并注意留置针型号与静脉的粗细相符,避开关节等处.熟练掌握穿刺技巧,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妥善固定.③正确封管,以保证封管的有效性,选择10ml注射器正压封管,正确配制封管液,按时封管.④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变化,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处理.总之,有关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探讨专业文献中报道较多,研究也较多,对于其常规留置时间国外资料提出的是96h,我国相关教材提出的3~5d,本次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示如果注射药物刺激性小且在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下操作,可适当延长保留时间至7~9d.延长保留时间可减轻患者穿刺痛苦,节省经费,减轻护士工作负担.但是如果输注刺激性药物,应严格控制留置时间,化疗或脱水药物不宜用留置针注射.参考文献:[1]刘建平.田源.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EJ].护理学杂志,2004,19(15):32—33.E2]马斌荣.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33.E3]杨兴华.病理学E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8.E4]李晓燕.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EJ].中华护理杂志,2000.5(5):300.E5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2.(本文编辑丁迎春)碘伏应用于腹腔镜镜头防雾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在I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腹腔镜镜头进入体腔后极容易起雾,视野清晰度差,临床上常用7O~8O℃热生理盐水预热镜头,手术过程中需反复取出镜头,但效果不能持久,且增加污染机会.碘伏是一种以碘为杀菌成分并与表面活性剂,增效剂等合成的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等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在I临床工作中我们利用碘伏这一特性,将沾有碘伏的镜头纸擦拭腹腔镜镜头,使镜头表面覆有薄薄的一层碘伏保护膜,从而解决了腹腔镜进入体腔因为温差而起雾的问题,使镜头清晰度明显增加,而且保持时间长,减少了污染机会,加快了手术速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1.手术室2.肿瘤外科,河北保定071000,杨润亭.薛淑英) (本文编辑丁迎春)OOOOOO68O9999942O996OOOOO99999OOl5791357。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进展探讨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这里笔者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96 h,有效的固定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损失。
【摘要】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这里笔者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不超过96 h,有效的固定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损失。
0.9%氯化钠注射液可替代甚至优于肝素稀释液封管,选用10 ml生理盐水封管效果最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血管;固定;封管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作而成,作为头皮针的替代品,因其具有组织相容性好,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减少穿刺次数,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及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中。
在近年的护理实践中,国内学者对静脉留置针作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在这里仅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
1 血管的选择研究表明,血管条件越差,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血管条件评分与静脉炎发生率呈负相关[1]。
因此,在留置套管针前首先应做好血管的选择。
有文献报道,下肢静脉留置针血栓及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上肢,原因是下肢静脉瓣多,血流缓慢[2]。
有研究者认为,成人及小儿静脉留置针应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
在具体静脉选择上,小年龄组应首选颞浅静脉,而大年龄组应首选手背静脉,成人通常选用四肢浅静脉,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
如有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选择在下肢静脉穿刺的话,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以便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同时减少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
此外,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脆性大,抗化学性、机械性损伤能力下降,故留置套管针时应尽量选择直径≥3 mm的血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