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335.00 KB
- 文档页数:15
临床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临床研究是为了探究特定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进行的科学研究。
然而,由于人类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得结果可能存在偏倚(Bias)。
偏倚是指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过程中,由于意外或有意的错误,导致了对真实效应的错误解释。
偏倚的存在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性和不可靠性,从而影响临床决策和指导实践。
常见的临床研究偏倚包括:1.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指研究中选择样本的方式与研究目标或总体特征不一致,导致样本无法代表目标总体。
例如,使用方便采样(Convenience Sampling)而非随机抽样可能导致选择偏倚。
2. 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指研究中信息的收集和报告存在错误或不完整,导致结果产生误导性。
信息偏倚可以分为观察时偏倚(Observational Bias)和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
观察时偏倚可能由于测量方法、测量工具或观察者主观判断等因素引起。
报告偏倚可能是由于研究结果的重要性、正向结果的偏好或权威压力等原因导致重要结果未能完整报告。
3. 记忆偏倚(Recall Bias):指研究参与者回忆过去事件或情况时存在的系统性错误。
例如,研究关注过去暴露与结果的关系,参与者的回忆可能不准确或受先入为主的认知影响。
4. 探测偏倚(Detection Bias):指评估结果的方法对不同干预或参与者有不同的敏感性,导致研究结果的估计值存在误差。
例如,如果评估员知道受试者接受的治疗方法,可能在测量结果时有意无意地做出倾向性判断。
为了控制这些偏倚,研究者可以采取一些方法:1. 随机分组(Randomization):随机分组可以减少选择偏倚,并使得不同组之间的人口学和疾病特征基本相似,从而降低混杂因素的影响。
2. 盲法(Blinding):盲法分为单盲和双盲。
单盲指研究参与者或评估结果的人员不知道干预措施的分组情况;双盲指干预的研究人员和参与者都不知道他们所处的组别。
临床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临床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1.引言在临床研究中,偏倚(bia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一致的因素。
控制偏倚是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介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偏倚类型及其控制方法。
2.偏倚类型2.1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选择偏倚是指参与研究的样本群体与目标总体不完全一致,从而导致研究结果的错误。
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包括:- 随机抽样:通过随机选择样本,减少选择偏倚的可能性。
- 匹配:在研究设计阶段根据特定标准选取对照组样本,使其与受试组样本在某些特征上匹配,减少选择偏倚的影响。
- 敏感性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样本选择策略下的研究结果,评估选择偏倚的影响程度。
2.2 测量偏倚(Measurement bias)测量偏倚是指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时,存在的误差或倾向性,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控制测量偏倚的方法包括: - 标准化测量工具: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或问卷,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培训和校准:对参与测量的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和校准,提高测量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双盲设计:在实验研究中,采用双盲设计,使研究人员和受试者在不知道实际处理情况的情况下进行评估,减少主观判断的干扰。
2.3 回忆偏倚(Recall bias)回忆偏倚是指在调查研究中,受试者对过去事件的回忆存在偏差,导致研究结果的失真。
控制回忆偏倚的方法包括: - 限定回溯时期:对受试者进行限定回溯时期,减少过远过近的回忆,提高回忆的准确性。
- 不透露假设:在调查过程中,不透露研究者的假设和研究目的,减少受试者对回忆的主观干扰。
- 避免听证:避免向受试者介绍其他受试者的回忆情况,以免互相影响。
3.控制偏倚的方法3.1 随机化随机化是控制偏倚的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评估和平衡干扰因素的分布,减少干扰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在临床研究中,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简单随机化、分层随机化、区组随机化等。
临床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临床研究是医学领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旨在探索疾病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医学知识的积累。
然而,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偏倚,影响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本文将探讨临床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在临床研究中,偏倚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性误差,导致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
偏倚通常源于研究设计、实施、数据分析以及结果解释等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偏倚类型:1、选择偏倚:选择研究对象时,研究队列的代表性不足,导致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更大的人群。
例如,一项仅针对男性患者的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女性患者。
2、信息偏倚:在收集或记录数据时出现误差,导致信息质量下降。
例如,在观察性研究中,患者未能准确报告其生活方式或病史可能导致信息偏倚。
3、检测偏倚:在测量或评估研究变量时出现的误差,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例如,在评估药物疗效时,若未采用双盲试验,医生可能主观地调整剂量或给予额外治疗,从而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4、失访偏倚: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对象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试验或未能提供必要的数据,导致数据分析不完整。
例如,在长期研究中,患者因病情恶化退出试验,可能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完整性。
为了控制上述偏倚,研究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1、研究设计阶段:明确研究目的和纳入标准,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等设计方法,以减少偏倚的发生。
2、数据分析阶段: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减少偏倚的影响。
例如,通过匹配对照组、增加样本量或进行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来控制选择偏倚。
3、实施阶段:确保研究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数据质量。
例如,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培训研究人员,以减少信息和质量偏倚。
4、长期随访和失访管理:在研究设计中考虑失访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定期与研究对象保持联系、进行随访等。
总之,偏倚是临床研究中常见的问题,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负面影响。
流行病学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误差(error)对事物某一特征的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部分。
包括随机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指随机抽样所得的均值与总体参数的差异,也称抽样误差。
只能减少,不能避免。
随机误差的两个特点1、样本的观察值都在平均值上下分布,从许多无偏倚样本中得到的观察值均数,假如数量较大,总是趋向于接近总体值;2、随机误差的范围可以用可信区间估计,当保持随机方法而加大样本时,样本均值逐渐向总体均值接近。
系统误差:当对群体的某一特征做一次测量或对某一个体的某一特征做多次测量时,所得均值与总体间的真实性也会产生误差,如果误差向量的方向一致或基本一致时,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12偏倚(11)2)3)4)2,凡因现 34素与某疾病在病因学上虽无关联,担由于该因素的存在而引起该疾病症状或体征的出现,从而使患者及早就医,接受多种检查,导致该人群较高的检出率,以致得出该因素与该病相关联的错误结论。
5、易感性偏倚(susceptibility bias)有些因素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观察人群或对照人群对所研究疾病的易感性,导致某因素与某疾病间的虚假联系,由此产生的偏倚称为易感性偏倚。
6、排除偏倚(exclusive bias)在研究对象的确定过程中,没有按照对等的原则或标准,而自观察组或对照组中排除某些研究对象,这样导致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的错误估计,称为排除偏倚。
选择偏倚的控制1、研究者应充分了解该项研究工作中各种可能的选择偏倚来源,并在研究设计过程中尽量避免;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使研究对象能较好地代表其所出自的总体;2、为了避免存活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如果病例组选择新诊断的病人,则对照组不应由慢性病病人组成;如果对照所患的慢性病严重地影响暴露,则更不应作为对照;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又称观察偏倚(observational bias),指研究中有关研究对象的或来自研究对象的信息是错误的,会产生系统误差。
临床研究中的偏倚及控制讲解临床研究是评估新药治疗效果或疾病预防策略有效性等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引入偏倚(bias),导致研究结果的误差。
为了减小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研究人员需要在研究设计和分析中进行偏倚的控制。
本文将就临床研究中的常见偏倚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讲解。
1. 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选择偏倚是由于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是随机的,而是与研究目标相关的因素导致的偏倚。
为了控制选择偏倚,应采取以下措施:-采用随机分组方法:通过随机分组,可以使得研究对象的分组与其自身特征无关,从而减小选择偏倚的风险。
-需要制定明确的入组和排除标准:研究对象的选择应该严格遵守预定的入组和排除标准,避免人为的选择操作。
-多中心研究:多中心研究可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从而减小选择偏倚的可能。
2. 配置偏倚(Allocation Bias)配置偏倚是指由于随机分组的不完全或不严格导致的偏倚。
为了控制配置偏倚,应采取以下措施:-采用适当的随机化方法:应采用随机数字生成、随机封号等方法以实现随机分组,从而减小分组差异的可能性。
-实施隐藏分组:应确保在研究对象入组前,研究人员无法预测下一个分组的具体分组方法,以保证分组的随机性。
-进行双盲或者三盲研究:盲法是控制配置偏倚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减少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的知情和预期。
3. 报告偏倚(Reporting Bias)报告偏倚是由于一些研究结果未被完整地报告或被错误地报告而引入的偏倚。
为了控制报告偏倚,应采取以下措施:-注册研究计划:在开始临床研究之前,应该注册研究计划,并明确预先确定的主要研究结局指标,以减小结果报告的选择性。
-完整报告结果:无论结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需要完整地报告,以确保研究结果的透明和客观性。
-准确描述研究方法:应该准确地描述研究的设计和方法,包括分析方法和样本大小等,避免结果解读的误导。
4. 记忆偏倚(Recall Bias)记忆偏倚是由于研究对象回忆自身的信息时,受到主观记忆和偏好的影响而引入的偏倚。
临床科研中常见偏倚及其预防陈世耀复旦大学临床流行病学中心?高血压与急性心梗预后研究设计:队列研究;病例:1985-1998年急性心梗住院病人543例; 分组:按有无高血压分两组;结果测量:两组病人住院病死率;结果:高血压组病死率高于无高血压组;结论:高血压是影响急性心梗预后的重要因素。
临床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总体:同质个体所构成的全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部分个体; 目的:从样本估计总体目标人群:又称靶人群,是样本人群来源的总体,也是样本人群研究结果用以说明或推广应用的总体人群;抽样及其抽样误差抽样:从总体中取出部分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原因:–我们不可能获得总体的全部资料;–我们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研究总体;抽样误差:样本与总体之间由于抽样过程引起的差异,在统计学上称为抽样误差。
偏倚的定义偏倚是从样本研究中所得结果不能如实反映目标人群真实结果的一种系统误差; 临床研究比基础研究更容易产生偏倚:–两组可比性、心里因素、中途退出研究等; 偏倚的控制:–科研的设计和实施阶段;–统计学方法纠正。
机遇与偏倚(1)机遇:是观察结果的精确性及可重复性受到影响;机遇是一种随机误差。
–任何观察所固有,只能设法缩小,不能避免。
偏倚:观察结果系统地、向一个方向(或大、或小)发生偏差而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在科研设计、实施和分析阶段避免或校正。
机遇与偏倚(2)机遇与偏倚反映了一项研究或测量结果的两方面:精确性(随机误差)和真实度(系统误差)真实度高真实度低精确度高精确度低机遇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假阳性:如实际上两种方法治疗疗效相同,如少数病人的抽样研究发现甲、乙两方法疗效不同,这是由于机遇的影响而发生的假阳性错误,统计上称一类错误,用α表示。
假阴性:如实际两种治疗一种比另一种好,但由于抽样研究中机遇的影响,两者疗效十分相近而作出假阴性的错误判断;统计上称二类错误,用β表示。
可信区间直接估计机遇在临床研究中的作用大小; 表明机遇所致的围绕真实值变动的范围,通常用95%或99%可信区间表示;变动范围越窄,真实值越稳定。
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控制1.下列哪条不是..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措施:A. 尽量选用新发病例B. 选用中青年病例C. 选用多种对照D. 双盲法调查E. 随机选取对象2.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E. 以上都不对1.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是疾病D的危险因素(RR=3,P<0.05)。
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与对照组暴露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
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患者在诊断出此病后往往会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使患者的暴露情况改变。
这属于:A.检出偏倚B.易感性偏倚C.Neyman偏倚D.Berksons偏倚E.诊断怀疑偏倚1.在探讨妊娠母亲各种暴露史与先天畸形之间联系的研究中,有人怀疑那些畸形儿的母亲由于内疚而少报了她们的吸烟情况,而那些对照儿童的母亲报告的要准确些,这会产生:A.报告偏倚B.易感性偏倚C.回忆偏倚D.混杂偏倚E.抽样误差2.如上题你的怀疑是正确的,并且实际上吸烟增加了畸形的危险,那么论文中报告的相对危险度与“真正的”相对危险度比是A.低估了B.高估了C.都不是D.不能确定E.没变化2.可以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A.匹配设计B.分层分析C.因素模型D.随机化E.双盲法3.在以医院为基础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4. A.信息偏倚 B.回忆偏倚 C.选择偏倚 D.混杂偏倚 E.失访偏倚5.有人经Case-Control Study 报导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雌激素使用率入高于一般健康人,故此推断服用雌激素能导致子宫内膜癌,此结论:A.正确B.不正确,因该研究中病例的确定有选择性偏倚C.不正确,因该研究中病例的确定有观察偏倚D.不正确,因该研究中有混杂偏倚E.不正确,因有交互作用1.下列哪个不属于队列研究偏倚控制的内容:A.选择偏倚的控制B.入院偏倚的控制C.信息偏倚的控制D.失访偏倚的控制E.混杂偏倚的控制2.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混杂因素:A.与暴露因素有关,与疾病无关B.与疾病有关,与暴露因素无关C.与病例有关,与对照无关D.与暴露有关,与非暴露无关E.与疾病和暴露因素都有关6.混杂因素成立的条件是:(是单选吗?)A.与所研究疾病有关B.与所研究疾病无关C.与所研究暴露有关D.与所研究暴露无关7.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A.回忆偏倚B.测量偏倚C.报告偏倚D.无应答偏倚8.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控制混杂偏倚?A.匹配B.严格的质量控制C.分层分析D.多因素分析9.流行病学研究的偏性主要指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过失误差D.时间顺序误差E.随机测量误差10.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的方法是:A.分析B.叉生分析C.分层分析D.出生队列分析E.暴露人年分析11.流行病学研究的误差指A.测量值之间的差异B.样本和总体之间的差异C.两样本之间的差异D.两个不同质总体之间的差异E.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12.流行病学研究的偏性主要指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测量误差D.时间顺序误差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偏倚:A.由于抽样而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B.由于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没有入选的研究对象特征上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C.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的分类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D.由于某个或某些混杂因素导致的结果偏离真实情况E. 以上都不对下列哪一种偏倚属于选择偏倚:A.回忆偏倚B.测量偏倚C.报告偏倚D.无应答偏倚E.以上都不是下列哪一种偏倚不可能发生在病例对照研究中:A.Berksons偏倚B.混杂偏倚C.检出症候偏倚D.测量偏倚E.失访偏倚队列研究证明暴露因素E是疾病D的危险因素(RR=3,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