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人体基本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4.42 MB
- 文档页数:101
幼儿卫生保健绪论一、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和意义:幼儿卫生保健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和增进幼儿健康的学科。
幼儿卫生保健与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及幼儿园的各领域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为这些学科提供生理上的科学依据,又是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幼教专业学生将来在幼教岗位上做好幼儿的保育教育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卫生保健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呢?二、学习幼儿卫生保健的方法:1、调查法,它是经典的研究方法,通过体检、访问、交谈、问卷等手段。
对大量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来了解幼儿身心变化规律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探讨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幼儿卫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2、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3、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严格控制各种有关因素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施加目的性实验干预,以了解其干预效果的一类方法。
4、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总之学习本学科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掌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和有计划地到幼儿园见习、实习,丰富感性认识,加强对理性知识的理解,注重技能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自觉跟上社会发展形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幼儿卫生保健的知识,模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主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为幼儿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中西方发展的历史和学习的意义理解较透彻,也能明白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但对学好这门学科对学好其它专业理论课程的指导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认识和理解。
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第一节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
中职幼儿卫生保健教案技能培养学生对幼儿卫生保健的认识和对人体基本结构的基本认识。
情感培养学生对幼儿教师事业的热爱及责任心。
教材分析重点人体的基本结构。
难点四大组织,八大系统。
关键对人体基本结构的认识,并能讲解这些基本结构。
2、幼儿卫生保健的重要性。
一、人体的基本形态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
1、细胞是人体结构,形态,生理功能与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2、组织3、器官:由组织形成的,如心脏。
4、系统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三、人体的生理1、新陈代谢2、生理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515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新授练习作业四、人体的结构图备注:教师画图,标出结构,学生先练习,然后,学生上黑板讲解。
要求:1、照图把知识记住。
2、语言流畅。
3、手势到位。
4、表情自然。
5、能用幼儿教师的语言讲解。
6、能和学生互动。
1、人体的基本结构。
1、四大组织和八大器官.1555板书设计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二、人体的基本结构三、人体的生理四、人体的结构图课后小结模拟幼师教学效果较好。
授课班级14幼师授课时间9.2课型新授第2课时课题幼儿运动系统卫生保健教学方法讲授教学目标认知掌握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和卫生保健。
技能培养对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能力。
情感培养对幼儿的关爱之情。
教材分析重点幼儿的骨和成人的骨的特点。
难点幼儿骨骼的特点以及优点和缺点。
关键针对幼儿骨骼的特点的卫生保健。
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1、柔软的骨骨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构成。
幼儿的骨:含有机物多,无机物少,所以,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但易变形。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腕骨:柔软,负重能力差,不宜长时间负重。
胸骨:未愈合。
骨盆:尚未定形,要避免从高处向地面跳。
脊柱:成人有4个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515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内容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新授练习作业2、灵活的关节幼儿关节窝较浅,负重容易脱臼。
幼儿园身体构造知识教育教案教案标题:认识幼儿园身体构造知识教学目标:1.使幼儿能够认识和描述人体的基本部位和器官。
2.培养幼儿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通过肢体动作和实物观察,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媒体:音乐播放器、图片、幼儿园身体构造模型等2.教学资源:幼儿身体构造绘本、健康教育资料、身体构造拼图等3.教具:如人体部位和器官的模型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儿童健康歌曲或健康教育视频,引起幼儿对身体健康的重视。
第二步:认识身体部位(15分钟)1.老师通过身体构造模型,向幼儿介绍人体的基本部位:头、脖子、手、脚等。
鼓励幼儿用手指示出自己身体上的这些部位。
2.分发给每个幼儿一本幼儿身体构造绘本,带领幼儿了解并互相指出其中的各个部位。
第三步:认识身体器官(20分钟)1.介绍身体内部的器官,如心脏、肺、胃等。
通过展示器官模型,向幼儿展示这些器官,并给予简单解释。
2.引导幼儿观察身体构造拼图,将拼图中的器官按照正确位置进行拼装,培养幼儿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步:探究身体功能(20分钟)1.以呼吸为例,向幼儿介绍呼吸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通过实地观察,让幼儿感受自己呼吸时的动作和声音。
2.组织幼儿口述或绘制一幅自己呼吸的插图,加深对呼吸的理解。
第五步:总结巩固(15分钟)1.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身体部位和器官的名称,并让幼儿逐个指出身体部位和器官。
2.播放一首音乐,引导幼儿进行肢体动作,如摇头、摆手、踮脚等,巩固身体部位和动作的对应关系。
第六步:延伸活动(10分钟)1.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物品的功能和用途,让他们意识到器官和物品都有特定的功能。
2.鼓励幼儿回家和家长进行交流,了解身体构造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
标题:幼儿园五脏六腑生理知识教案一、引言1. 为了提高幼儿对身体健康的认识,教育幼儿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本教案旨在介绍幼儿园儿童五脏六腑的生理知识。
2. 通过本教案,幼儿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学习关爱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五脏六腑的概念1. 五脏:心、肝、脾、肺、肾。
1) 心: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胸腔中,负责循环血液。
2) 肝:肝脏是人体的大型脏器,负责代谢和解毒。
3) 脾:脾脏位于腹部左上方,是重要的消化器官。
4) 肺:肺部是人体呼吸的重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
5) 肾:肾脏是人体的排泄器官,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2. 六腑:肝、胆、脾、胃、肺、肾。
1) 肝胆:肝胆系统是人体的消化系统之一,负责分泌消化液。
2) 脾胃:脾胃系统是人体的消化器官,负责消化食物。
3) 肺:肺脏是人体的呼吸器官。
4) 肾:肾脏是人体排泄废物的器官。
三、五脏六腑的功能1. 五脏的功能:1) 心:循环血液、供给氧气。
2) 肝:合成蛋白质、代谢物质。
3) 脾:贮藏血液、调节免疫功能。
4) 肺:呼吸、气体交换。
5) 肾:排泄废物、调节体液平衡。
2. 六腑的功能:1) 肝胆:分泌胆汁、消化脂肪。
2) 脾胃:消化食物、吸收养分。
3) 肺:呼吸、气体交换。
4) 肾:排泄废物、调节水盐平衡。
四、保护五脏六腑的方法1. 饮食方面:1) 多吃新鲜果蔬,注意营养均衡。
2) 少吃油腻食物,少吃垃圾食品。
2. 生活习惯:1) 做适量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洗澡、刷牙等。
3. 定期体检:1) 每年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身体问题。
五、结语1. 通过本教案,幼儿可以了解到五脏六腑的构造和功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
2. 希望幼儿可以通过学习生理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五脏六腑,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本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对幼儿园儿童的教育有所帮助。
六、五脏六腑对幼儿的重要性1.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五脏六腑的健康状态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第一章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教学目标1、理解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2、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3、掌握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4、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二、教学重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三、教学难点:①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②掌握人体内的八大系统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四、教学时数:700分钟,1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奇妙的人体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劲、躯干、四肢。
二、人体的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一、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结构(二)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三)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二、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三、循环系统(一)循环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四、消化系统(一)消化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五、排泄系统(-)排泄系统的结构(二)幼儿排泄系统的特点(三)幼儿排泄系统的卫生保健六、内分泌系统(一)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三)幼儿内分泌系统的卫生保健七、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三)幼儿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八、生殖系统幼儿的生殖系统发育缓慢,进入青春期后发育迅速。
九、视觉器官(眼)(一)眼的结构(二)幼儿眼球的特点(三)眼的卫生保健十、听觉器官(耳)(-)耳的结构(二)幼儿耳的特点(三)耳的卫生保健七、作业:复习所学内容重点复习概念:细胞、组织、脱臼、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第二章幼儿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一、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二、教学重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三、教学难点:1、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2、掌握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四、教学时数:200分钟,4学时五、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演示六、教学内容: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一、概念:生长、发育、成熟二、幼儿的生长发育的规律:①生长发育是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人体结构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简单地描述人体的基本结构,例如头、胳膊、腿等,并能简单辨认手、脚、耳朵、鼻子等。
2. 能够清楚地描述人体的五官(眼、耳、鼻、口、手)的功能,例如眼睛用来看,耳朵用来听等,并能模仿动作。
3. 能够初步了解人体骨骼、肌肉、内脏等器官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4. 了解正确的卫生习惯和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例如勤洗手、少吃垃圾食品等。
教学内容:一、教师介绍(10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自己,并向学生讲解今天的主题——人体结构。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和想法。
3. 教师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人体各部位,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二、五官功能介绍(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五官的功能,例如眼睛可以看到颜色,耳朵可以听到声音等。
2. 教师利用图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五官,并邀请学生一一尝试。
3. 引导学生模仿不同的动作,例如眨眼、点头等。
三、人体器官介绍(25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骨骼、肌肉和内脏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人体内部器官的位置。
例如心脏在哪里,肝脏在哪里等。
3. 教师可以搭配模型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人体内部结构。
四、身体保健与卫生(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卫生习惯和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例如勤洗手、少吃垃圾食品等。
2. 引导学生思考普及卫生常识的重要性,以及身体健康与日常饮食息息相关。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询问他们是否对人体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给予积极的反馈,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和学习人体结构知识。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简单地描述人体的基本结构,并能简单辨认人体各部位。
2. 学生能够清楚地描述人体的五官(眼、耳、鼻、口、手)的功能,例如眼睛用来看,耳朵用来听等,并能模仿动作。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人体各部位及器官,让学生对人体结构有基本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人体结构教案解析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们启蒙学习的重要阶段,而人体结构的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人体结构的教育,不仅能够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还能够培养他们对健康的重视意识。
以下将就幼儿园中班人体结构教案进行深入解析。
二、教育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头部、躯干、四肢等部位。
2. 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尊重,增强对健康的重视。
3. 启发幼儿对人体结构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了解。
三、教学内容1. 头部结构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向幼儿展示头部的基本结构,包括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
并引导幼儿自己触摸和观察。
2. 躯干结构了解身体的中心部分,包括胸部和腹部,让幼儿了解呼吸和消化等基本功能。
3. 四肢结构介绍手臂、手、腿和脚的结构,让幼儿感知并模仿各个部位的动作。
四、教学方法1. 视觉教学通过图片、模型等教具向幼儿展示人体结构,让他们直观地认识各个部位。
2. 触摸体验引导幼儿亲自触摸自己和同伴的头部、躯干和四肢,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体结构。
3. 活动游戏设计一些与人体结构相关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1. 明确教学目标在开始课程之前,明确教师要向幼儿传达的知识和技能,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导入活动可以通过播放视瓶、讲故事等方式,引发幼儿对人体结构的简单认知,引起他们的兴趣。
3. 教学细节呈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呈现,让幼儿能够清晰地感知到人体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
4. 活动设计结合活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5. 教学总结在教学结束时,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化幼儿对人体结构的记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观察评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
2. 反馈评价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及时给予表扬或指导,鼓励他们对人体结构有更深入的认知。
第一章学前儿童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一、人体的基本形态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头颅分面颅和脑颅脑颅里有颅腔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上肢分为上臂、前臂、和手三部分,下肢可分为大腿、小腿、足三部分,下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叫作腹股沟,大腿和小腿相连接的前面部分叫做膝,小腿和足相连处叫踝。
胸部和腹部中间部分叫做膈肌二、人体的基本结构(一)细胞1.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2.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在人体含量最高3.元素在细胞和组织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4.存在于细胞间的物质称为细胞间质,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系物质。
它对细胞起着支持、保护、连接和保护作用,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二)组织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保护、支持、营养等功能。
’肌肉组织:肌细胞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按照形态结构和功能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
神经组织: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部分,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系统人体的九大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
三、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一) 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人体具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等基本生理特征。
新陈代谢是其他基本特征的基础 新陈代谢: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新陈代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二) 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对各器官功能活动的调节,特点是迅速、有局限和短暂体液调节:由体内内分泌所分泌的各种激素来完成。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生殖等基本功能自身调节:不依赖于神经调节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调节第二节 学前儿童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与保健一、 运动系统(一) 结构与特点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
具有保护、支持运动等。
人体骨骼有206块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是人体的造血工厂胸骨:维生素D 的缺乏、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不正确的坐姿都会影响幼儿胸骨的正常发育,造成胸骨畸形,甚至影响幼儿的健康发育。
幼儿园人体结构教学教案设计与实施指南一、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体的各个部分和器官的名称和位置,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观察、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观察和描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爱护,增强他们对自己和他人身体的尊重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名称。
(2)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①头部及其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②躯干及其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③上肢及其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④下肢及其部位的名称和功能。
(2)教学步骤:①导入:通过唱儿歌《头、肩、膝、足》,让幼儿回忆并唱出自己的头、肩、膝、足。
②呈现:老师拿着人体模型,指着头部,问幼儿:“这是什么部位?”,引导幼儿回答“头部”,然后让幼儿触摸自己的头部,并指出其他头部部位如眼睛、耳朵等。
依次介绍躯干、上肢和下肢的部位。
③讨论:让幼儿自主观察自己的身体,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并记录身体的各个部分,比如颜色、大小、数量等,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帮助。
④操作:让幼儿自由制作人体模型,使用纸板、棉花等材料,按照老师给出的示范和指导,制作自己的人体模型。
⑤结束: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并提醒幼儿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4.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1)教学资源:人体模型、图片、儿歌、纸板、棉花等制作材料。
(2)评估方法:观察幼儿的思考和描述过程,以及制作的人体模型,评估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实施指南1.组织环境:保持教室整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确保幼儿能够安静地观察和操作。
2.实施步骤:(1)导入:引导幼儿回忆和唱儿歌《头、肩、膝、足》。
(2)呈现:用人体模型介绍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
(3)讨论:让幼儿自主观察、描述和记录自己的身体。
(4)操作:让幼儿自由制作人体模型,引导和辅助幼儿完成。
幼儿园身心健康:五脏六腑生理保健知识教案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五脏六腑生理保健知识教育是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一环。
通过对五脏六腑的生理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促进他们对自身健康的保护和维护。
本文将从五脏六腑的基本功能入手,逐步展开对幼儿园身心健康的探讨。
二、五脏六腑的基本功能1. 心脏: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泵血,为整个身体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将代谢产物运送至肺脏和肾脏排泄。
在教育中,可以通过游戏形式教育孩子们如何保护心脏,例如在晨操时注重心脏的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2. 肺脏:肺脏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新鲜空气,同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教育幼儿肺脏的方法可以是通过用漫画或图片来展示呼吸道的结构,让幼儿们对呼吸道有初步认识,以便他们理解保护呼吸道的重要性。
3. 肝脏: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它有多项重要功能,如解毒、蓄能、合成代谢、分泌消化液等。
在教育上,可以适当引导幼儿远离垃圾食品和有害食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肝脏的健康。
4. 脾脏:脾脏在人体中扮演着很多重要的角色,如参与免疫反应、代谢等。
通过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食物污染、过度进食等行为,保护脾脏的健康。
5. 肾脏:肾脏在人体中起着排毒、产生尿液等作用,是人体中很重要的器官之一。
在教育上,可以告诉幼儿应该多喝水,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保护肾脏。
6. 胃肠道:胃肠道是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地方,是我们体内的食物工厂。
在教育上,可以教育幼儿适当控制进食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不良的饮食结构,保护胃肠道。
三、幼儿园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身心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调整能力的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五脏六腑知识,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身心健康教育还可以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健康观,预防心理问题和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