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的空间类型
- 格式:ppt
- 大小:10.39 MB
- 文档页数:12
园林植物景观的三种风格
园林植物景观是通过植物的布置和设计来营造美丽和宜人的户
外空间。
不同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可以带来不同的氛围和体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三种常见的园林植物景观风格,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设计原则。
1. 自然风格:
自然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这种风格强调植物的自然生长和随机分布,创造出一种放松和宁静的氛围。
常见的自然风格植物包括草地、野花、灌木和乔木。
设计原则包括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利用自然材料和纹理、营造层次感和运用自然的色彩。
2. 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注重简约和几何形状,强调线条和对称感。
这种风格通常使用结实的植物,如草坪、低矮的灌木和竹子。
设计原则包括利用对比色和形状,创造出简洁而有力的景观效果;使用现代材料和家具,如金属、玻璃和石头;保持整洁的植物修剪和清晰的边界。
3. 亚热带风格:
亚热带风格的园林植物景观灵感来自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
这
种风格追求热情和丰富的颜色,通常使用大型、浓密的植物,如棕榈树、蕨类植物和多彩的花卉。
设计原则包括创造热带气候的微环境,如遮阴和湿润的区域;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纹理,创造视觉上的冲击力;结合水景和照明,增加夜间的魅力。
当设计园林植物景观时,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这将帮助您选择合适的植物、布置和材料,从而创造出理想的户外空间。
无论您选择哪种风格,都应该注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条件,并与周围的建筑和环境相协调,以实现最佳的园林植物景观效果。
风景园林植物的应用
风景园林植物是构建美丽、舒适、可持续的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广泛,从公园、广场、绿地到街道、小区、居民区等都离不开植物的装饰和点缀。
本文将从风景园林植物的分类、应用、养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类
风景园林植物通常分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几类。
其中,乔木高大挺拔,能够形成良好的绿化效果,如松、柏、榆等;灌木矮小丰满,适合作为园林景观的中间层次,如花卉、灌木等;草本矮小柔软,适合作为地被植物,如草坪、地被花卉等;藤本爬行茂盛,适合作为垂直绿化,如爬山虎、紫藤等。
二、应用
风景园林植物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人居环境等多重作用。
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通常使用大面积的绿化植物,如草坪、花卉、乔木等,使人们能够在自然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而在街道、小区、居民区等私人场所,则更多地使用灌木、花卉等点缀,为城市增添生机和色彩。
三、养护
风景园林植物的养护是保证其良好生长、美观的前提。
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
其次,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要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防虫害、病害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风景园林植物的应用是城市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分类、应用和养护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希望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能够打造更加美丽、舒适、可持续的城市空间。
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园林造景中,植物的应用形式非常多样,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中发挥出不同的美感和功能。
以下是观赏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常见的应用形式:1. 绿化带:绿化带是城市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形式,它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吸收噪音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在绿化带中,常见的植物有乔木、灌木和草坪等,通过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组合,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变化。
2. 花坛:花坛是花卉景观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花坛中,可以选择各种花草植物,通过不同的色彩和形态搭配,打造出丰富的花卉景观。
花坛可以设置在花园、公园、广场等场所,具有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3. 花境:花境是指以花卉为主要装饰的景观形式。
花境可以是一个小型的花园,也可以是一个大型的花坛,通过不同的花卉搭配和布局,呈现出不同的花卉主题,例如草坪花境、蔷薇花境、菜园花境等。
花境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也是拍照的好去处。
4. 花廊:花廊是一种以藤本植物为主要装饰的景观形式。
花廊可以设置在室外的过道、浅亭、回廊等场所,通过藤本植物的攀爬和垂挂,形成绿色的廊道,同时还可以在藤蔓上布置花卉,增加花廊的观赏价值。
5. 水景:水景是园林造景中常见的一种景观形式。
水景可以包括喷泉、池塘、水池等,通过加入水的元素,增加了园林的动态美感。
在水景中,可以种植莲花、荷花等水生植物,与水景相互映衬,形成独特的景色。
6. 花墙:花墙是近年来越来越受欢迎的园林景观形式。
花墙可以采用垂直种植的方式,将各种花卉和藤本植物种植在墙面上,形成立体的绿化景观。
花墙可以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室内的隔断等地方,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增加了空气湿度。
7. 盆景:盆景是一种独特的园林艺术形式,可以将小型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种植在精心制作的盆墩上,通过修剪和塑形,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盆景可以放置在室内的阳台、室外的花坛等地方,给人带来一种小品的美感。
8. 垂挂花篮:垂挂花篮是一种常见的园林装饰形式,可以将各种花卉悬挂在篮子或容器中,通过挂在建筑物的窗户、阳台、门廊等地方,增加了园林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之各类型绿地植物设计园林的主要景观要素有:主入口、园路、水体、建筑等等。
不同的要素对应着不同的景观要求,因此不同要素附近的植物配置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主入口植物设计1、主入口作为人对园区的第一印象,反映着园区整体的风格和形象,植物设计根据主入口设计不同灵活变化。
2、若主入口是以硬质景观作为主景,那么植物通常作为背景,选择色彩柔和、形态普通的植物来衬托主景;3、前景节奏较长的主入口一般采用列植的手法来营造仪式感,通过不同的植物品种来烘托相对应的气氛;4、以绿岛形式分流的主入口,则营造绿岛的特色氛围为重点。
园路植物设计1、园路植物景观的设计应注意植物的引导性和标志作用,以列植形式形成夹道景观或在园路的入口、尽头、交叉、转弯处等位置常常配置植物形成对景、障景等,成为焦点景观。
2、园区主干路的配置应形成一定的气势和氛围,要求视线明朗开阔,有利交通。
平坦笔直的主路两旁常用规则式配植。
最好植以观花乔木,并以花灌木作下木,丰富园内色彩。
主路前方有漂亮的建筑作对景时,两旁植物可密植,以突出建筑主景,入口处也常常为规则式配植,可以强调气氛。
蜿蜒曲折的园路,不宜成排成行,而以自然式配植为宜,沿路的植物景观在视觉上应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景观上有草坪、花地、灌丛、树丛、孤立树,甚至水面。
山坡、建筑小品等不断变化。
3、次干道和游步道由于步行速度较缓,植物景观应注重营造细节,体现植物质感和色彩的搭配,同时结合路的形态和地形,在视觉上做到有挡有敞,有疏有密,有高有低。
次路和小路两旁的种植可更灵活多样,由于路窄,有的只需在路的一旁种植乔、灌木,就可达到既遮荫又赏花的效果,如种植小叶榕和扶桑,或木绣球、台湾相思、夹竹桃等具有拱形枝条等大灌木或小乔木,植于路边,形成拱道,游人穿行其下,富具野趣,有的植成复层混交群落,则感到非常幽深。
水体植物设计1、水边:宜群植,不宜孤植;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应注意林冠线变化,做到高低错落、疏密有致;在树丛之间应留出透景线,引导人们到水边欣赏开阔的水景和对岸景观;丰富线条构图,增加倒影效果。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被类型及造景特色提纲: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3.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颜色搭配及其效果4.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高度、形态和密度的运用技巧5.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保养和管理问题1. 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被类型及其特点植被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常用的植被类型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
每种植被类型都有其特点和优点。
乔木:乔木高大,形态优美,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主体。
常见的乔木有紫玉兰、银杏、红豆杉等。
这些树木高大且形态各异,可在园林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灌木:灌木是一种中等高度的植物,体态分枝矮小,枝干丰满。
常见的灌木有月季、花叶竹等。
灌木在园林中可作为景观的衬托和过渡。
草本:草本植物低矮,简单而自然,常用于绿化和景观中。
常见的草本植物有紫苏、牵牛花、百合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色彩丰富、形态各异的特点,可增强园林的视觉效果。
藤本:藤本植物可以爬上墙壁或树木形成形态多样的树丛,在设计上可以打破水平线、增加垂直线,提升景观的空间层次。
常见的藤本植物有紫藤、金银花、七叶树等。
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是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它们与池塘、溪流和湖泊形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芦苇等。
水生植物的运用可以丰富园林的生态环境,美化园林的水系。
2. 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及其利用方式植被在园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用来衬托主体建筑、填补空白、绿化环境等等。
在园林设计中,植被的位置和利用方式要根据具体的场地情况、功能要求以及设计风格来考虑。
在大面积的庭院或公园中,可以将乔木和灌木作为主要的绿化植物,布置在园中的主轴线、重要视觉节点或边缘防护中,起到衬托和突出建筑体量、强化景观空间的目的。
草本植物可与景观水池搭配,形成一个水景庭院,增加视觉感受且绿化效果显著。
在小型的庭院设计中,可将灌木、草本植物和藤本等小型植物放入花园中,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手法一、植物空间的营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不同种类、高度、质感的植物以不同的配置方式结合地形设计,对空间进行一定的围合与划分,营造出特定景观或特殊的环境气氛,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根据植物不同的围合方式,所营造出来的植物空间主要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垂直空间和封闭空间。
1、开敞空间开敞空间的营造主要是利用低矮的灌木及地被作为空间的限制因素,人们身在其中,视线开敞不受阻,心情较舒畅。
这种外向的开敞空间属于友好型集体活动场所,不需要私密性。
该类空间多用于公共活动空间,如公园大草坪、河边草坡等。
2、半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与开敞空间相比,视线一面开敞一面受阻,方向指向性强,障景效果好,给人一定的空间领域感,此类空间在公共绿地中受欢迎程度与利用率都较高。
封闭面植物配置宜采用"乔、灌、地被、草"复层搭配的方式,增加空间的围合感。
多用于公园、小区等半开敞空间的营造。
3、覆盖空间覆盖空间一般是指冠大荫浓的大乔木或攀援植物覆盖的花架、拱门等,构成顶部覆盖、四周开敞的下部活动空间。
这类空间比较凉爽,视线通透,下部只有树干,活动空间较大,遮荫效果好。
多用于林荫道、花架等绿化。
4、垂直空间利用植物封闭两侧垂直面,放开上部顶平面,具有"夹景"效果的空间即为垂直空间。
该类空间的遮蔽性较强,引导性也强,加深了植物的空间感,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景观氛围。
一般使用分支点较低、树冠紧凑的中小乔木形成树阵,或由修剪整齐的高篱围合。
多用于公路、河流两岸、陵园绿化等。
5、封闭空间封闭空间指四周、顶面都有植物围合、遮挡的空间,与覆盖空间相比,其垂直面用中小型植物进行封闭,围合感很强烈。
这类空间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隔离性,同时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多建于风景游览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
二、植物色彩的搭配在园林景观中,色彩是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广场上布置花坛,一般不超过广场面积的()A、1/3B、1/4C、1/5参考答案:A2.园林空间展示序列为一般序列,专类序列和()A、循环序列B、统一序列C、专项序列参考答案:A3.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地种植形式称()A、对植B、列植C、篱植D、丛植参考答案:B4.公园的间接功能是美化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和A、卫生防护B、娱乐休息C、保护生态平衡D、防护作用参考答案:C5.公园的直接功能是()A、卫生防护B、美化城市C、休息娱乐D、提高市民素参考答案:C6.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供人们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A、园林景致B、园林艺术C、园林景观D、园林景物参考答案:A7.景物的线、面、体常形成不同的形状这是()A、体量的对比B、形象的对比C、质感的对比D、方向的对比参考答案:B8.二株成丛栽植距离应为()A、两株树冠的半径之和B、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C、大于两树冠半径之和参考答案:B9.踏步与平台等距离的反复出现属于()A、起伏的韵律节奏B、渐变的韵律节奏C、交替的韵律节奏D、简单的韵律节奏参考答案:C10.江南园林主要以()为代表。
A、北京园林B、杭州园林C、苏州园林D、岭南园林参考答案:C11.通常在广场中设计高大景物时,广场直径与景物高度比为()A、1/2-1/3B、1/3-1/6C、1/2-1/6参考答案:B12.总体设计是园林艺术的A、创造过程B、构思过程C、设计过程D、规划过程参考答案:B1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是()A、元,明,清B、隋,唐,宋C、秦,汉参考答案:B14.园林中的园桥起着联系交通、组织导游同时还能()的作用。
A、自成一景B、分隔水面C、连接作用D、联系交通参考答案:B15.不属于森林公园的类型是()A、日游式森林公园B、度假式森林公园C、周末式森林公园D、旅游式森林公园参考答案:D16.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九寨沟B、张家界C、峨眉山D、黄山参考答案:B17.中国最早出现的最具有园林性质的是A、.園B、圃C、囿参考答案:C18.城市道路绿化是()的绿化。
园林植物的空间组合摘要园林空间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角。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空间构成要素,更在现代园林景观空间构成中日益为人们所重视。
着重于研究如何从植物形体的分枝习性,从植物外形与方向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形体之间组合形成的空间氛围等方面,进行空间景观的塑造,并对园林植物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园林植物;空间组合;分枝习性园林植物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景观元素,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园林植物景观的营建受到设计师们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园林植物景观成为景观表达中最常用的手段。
但是设计师们往往只考虑植物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搭配,着重强调如何采用各种局部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而忽略了对于园林植物景观整体结构的把握,因而也就忽视了空间景观感觉的塑造。
1空间的意义《辞海》中对“空间”的定义是:“在哲学上,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2种基本形式”[1]。
空间这一概念,作为一种反映空间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从对空间的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的。
首先,空间不是事物本身,但必须依赖事物来构成;其次,这些事物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边界,而非实体。
在空间中必然会有行为发生,不是所有发生在空间中的行为都意味着交流,但是大多数的空间行为都包含了某些程度上的交流[2]。
空间及其围合体,既能将我们聚集起来,同时又能把我们分隔开。
空间对于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非常重要,空间创造环境,环境组织我们的生活、行为和相互关系。
因此,空间是交流的最基本和普遍形式的本质所在。
2园林空间的意义2.1园林空间亨利•勒菲弗曾经提出:空间是历史和社会共同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中介和结果,精神属性和物质属性在空间中是同时存在的。
如果空间不存在,社会关系也不可能真正存在,人类在塑造空间的同时也被空间塑造[3]。
领会空间,弄懂如何能感知它,这才是认识园林的关键问题。
空间是由一个物体(精神的或物质的)同感觉它存在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联系。
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2019-09-29⼀、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植物材料性质有别于建筑物及其他⼈⼯构筑物,因此,其所界定的空间与建筑空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植物界定的空间有如下特点。
1材料软质性园林植物是⽣命的有机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经历了发芽、⽣长、落叶等⾃然过程,即便经由⼈⼯修剪,仍然能够旺盛⽣长。
柔软的枝条、横斜的疏影、曼妙的芳⾹,摇曳⽣姿中透露出⽣命的⽓息,故其所界定的空间,具有不同于⼈⼯建筑物的软质性。
2动态变化性植物的⽣命周期中会在⾊彩和形象上发⽣⼀系列的变化,构成四季分明的时序景观。
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变化:春夏季,植物的⽣长会增加空间的封闭性,⽽秋冬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
可见,园林植物空间景观是动态变化的,并⾮长久不变的。
3空间渗透性植物形成的空间并不像建筑物构筑的砖墙那般密不透风,植物通过树⼲、枝叶限定⼀个空间,界⾯的不同处是疏密结合的,由于植物材料的软质性,部分光线、⽓流以及声⾳等能轻易地穿透植物构成的空间⽽渗透到相邻空间,使空间的整体富有层次⽽相互连通。
4⾃然意象性植物虽然因其⾃然或⼈为的形态具有类似建筑物界定空间的功能,但是⼆者性质不同,所界定的空间亦相异其趣。
植物所界定的空间并不像建筑物界定的空间那样真实、清晰,⽽是具有意象性。
植物茂密的枝叶犹如室内空间的天花板;植物的树⼲、如同外部空间的⽀柱,修剪整齐的树墙、绿篱则如同建筑物的墙体;不同⾼度和种类的低矮的植物则暗⽰着园林空间的地平⾯。
⼆、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1构成植物空间的形态要素构成植物空间的形态限定要素主要有基⾯要素、⽴⾯要素和顶⾯要素,正是这3种限定要素以各种变化⽅式相互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
空间的封闭程度随着围合植物的种类、⾼矮⼤⼩、种植密度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产⽣变化。
(1)基⾯要素基⾯是最基本的空间范围暗⽰,保持着空间视线与其周边环境的通透与连续。
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方法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方法植物能依据地形起伏状况、水面与道路的曲直变化、空间组织、场地使用功能等因素营造出不一样的空间,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园林植物空间的营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1、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层次性景观空间模拟自然界植物的生长状态,充分利用立体空间,以地带性植物为主,构成以乔木为主体,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相结合的复合群落。
乔灌木与适量的空旷草坪结合,针叶与阔叶结合,季相景观与空间结构相协调,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大大增加绿地的绿量,以达到完善城市绿地结构的目的。
2、通过植物艺术化处理来划分、联系空间植物能依据地形起伏状况、水面与道路的曲直变化、空间组织、场地使用功能等因素,采用似连似分、多分少连、变化多样的配置方式,将空间其它构成要素围合成的`大空间再分隔、完善成一系列富有生命的次空间。
另外,用植物材料也能创造出相互联系的空间序列。
植物就像一扇扇门引导游人进出和穿越一个个空间,选择性地引导和阻止空间序列的视线。
植物能有效地"缩小"空间和"扩大"空间,形成欲扬先抑的空间序列。
3、表现空间深度"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说明幽深的园林空间常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而曲折则往往是达到幽深的手段之一。
将园林植物的色彩、形体等合理搭配能够营造出园林空间的曲折与深度感。
如一条小路曲曲折折穿行于竹林之中,能使本来并没有很大的空间产生深度感。
4、把握植物与空间的尺度关系根据建筑物围合的场地大小及与人的观赏距离,综合考虑决定植物的大小以与该尺度空间相符。
在适当的空间选择尺度合适的植物是空间营造的成败点,如由野口勇设计的美国加州情景雕塑园,由于空间较封闭狭小,院内未种植高大植物,只是根据其设计思想种植了低矮的仙人掌和仙人球,以隐喻加州沙漠风光。
5、屏蔽视线研究植物屏障各种变化的最佳方案,是沿预定视线画出区域简图,然后将水平视线长度和被障物高度准确地标在视线区域范围内。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及特点园林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还能改善环境质量,营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
园林植物景观的类型丰富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自然式植物景观自然式植物景观追求的是模仿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状态和群落结构,营造出一种仿佛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
在这种类型的景观中,植物的布局较为随意,没有明显的规则和对称性。
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互交错,形成层次丰富的群落。
比如,在一片自然式的林地中,高大的乔木如杨树、柳树等作为上层植被,为下面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提供遮荫;中层可能是一些开花灌木,如紫薇、连翘等,它们在不同的季节绽放出绚丽的花朵;底层则是一些耐阴的地被植物,如麦冬、鸢尾等,它们覆盖着地面,减少土壤裸露。
自然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是充满生机和变化。
植物的生长不受严格的限制,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性自由发展,因此景观会随着季节的更替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春天,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夏天,绿树成荫,清凉宜人;秋天,枫叶如火,金桂飘香;冬天,枝干苍劲,傲雪凌霜。
这种景观给人一种亲切、自然、放松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二、规则式植物景观与自然式相反,规则式植物景观强调的是秩序和对称,具有明显的几何形状和规整的布局。
常见的规则式植物景观有花坛、绿篱、行道树等。
花坛通常设计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里面种植着色彩鲜艳、花期一致的花卉,形成整齐美观的图案。
绿篱则是由修剪整齐的灌木或小乔木组成,用于划分空间、引导视线或作为边界。
行道树沿着道路两侧整齐排列,形成一条绿色的走廊。
规则式植物景观的特点是严谨、规整、富有秩序感。
它能够营造出庄严、肃穆、大气的氛围,常用于城市广场、政府机关、纪念性场所等。
这种景观需要经常修剪和维护,以保持其规整的形状和良好的景观效果。
三、混合式植物景观混合式植物景观是将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取长补短,创造出既有自然之美又有秩序感的园林景观。
在混合式植物景观中,可以看到自然式的群落种植与规则式的花坛、绿篱相互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