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鸟纲包括详细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70
鸟纲(适应陆生飞翔的陆生动物)一.名词解释1.愈合荐骨:鸟类特有的结构,它是由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全部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愈合而成。
而且与宽大的骨盘相愈合,使鸟类飞行着陆时获得支持体重的坚实支架。
2.叉骨:左右锁骨和退化的间锁骨在腹中线处愈合形成,是鸟类特有的结构。
具弹性,避免左右肩带碰撞。
3.龙骨突:绝大多数鸟类的胸骨腹侧正中具有1块纵突起,因像船底的龙骨,故称为龙骨突。
4.气囊:气囊是一种在柔性地橡胶胶囊中充入压缩空气或水介质;利用空气地可压缩性和水的流动性来实现弹性作用。
鸟类具有9个气囊。
5.开放式盆骨:为鸟类特有的结构,指腰带(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左右坐骨和耻骨不在腹中线处相愈合,而是左右分开,并向侧后方伸展,这样的骨盆称为开放式骨盆。
6.腔上囊:鸟类泄殖腔的背方有一个特殊的腺体,称为腔上囊。
在幼体发达,成体则失去囊腔成为一个具有淋巴上皮的腺体结构,能产生具有免疫功能的B细胞。
7.气质骨:即中空并充以空气的骨骼。
鸟类具有轻,细然而坚固的骨骼,多为气质骨,即中空并充以空气的骨骼。
二.恒温动物的特点1.变温动物新陈代谢水平较低、体温不恒定、缺乏温度调节能力。
2.高而稳定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调节产热、散热能力,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稍高于环境温度的水平。
3.恒温动物基础代谢率6倍于变温动物。
三.鸟类的原始性特征1.皮肤缺乏皮肤腺,皮肤干燥;2.鸟类的羽毛和爬行类的鳞片都是表皮角质层的产物;3.头骨仅有一个枕髁和寰锥相关节;4.后肢的踵关节位于两列跗骨之间,形成跗间关节;5.卵生的羊膜卵,盘状卵裂,尿囊作为胚胎的呼吸器官;6.尿液的主要成分是尿酸。
四.鸟类的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恒温,减少了对外界温度条件的依赖。
2.心脏二心房二心室,完全的双循环3.具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与此相联系的各种复杂的行为。
4.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生殖行为,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五.鸟类适应飞翔生活的特化性特征1.体型呈流线型、体表被羽;2.前肢特化成翼;3.骨骼轻、多愈合,为气质骨,以减轻体重;胸骨有龙骨突,有发达的胸肌附着;4.具独特的气囊,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双重呼吸;5.无牙齿、无膀胱、雌性仅左侧生殖腺发达六.鸟纲适应于陆生生活的主要特征1.体型:纺锤形,体外被覆羽毛,具有流线型的外廓、从而减少了飞行中的阻力。
鸟纲的分类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9000种,我国约有1190种,分别隶属三个总目:一、平胸总目大型走禽,无飞翔能力而善于快速奔走。
前肢退化,胸骨扁平,无龙骨突(故名平胸鸟);后肢强大。
现有种类如非洲鸵鸟(又称鹤驼)、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和澳洲的食火鸡等。
二、企鹅总目水禽,是善于游泳和潜水的大中型海鸟。
体表均匀地被覆鳞片状的羽毛,前肢变为鳍状;腿短而移至体后端,趾间有蹼;尾短,陆上行动蹒跚,身体直立。
分布于南半球,特别是南极大陆沿岸。
如王企鹅,由雄鸟孵卵(其他种类由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时将卵置于两足间的皮褶内。
三、突胸总目包括现存的绝大部分鸟类,多数善于飞翔,有发达的龙骨突(故称突胸鸟)。
我国有26目81科,可分为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等六个生态类群。
现简介部分种类如下:(一)目游禽。
具瓣蹼(趾的边缘有瓣状裂蹼),翼短,尾短不显,善于潜水,遇到敌害时能背负雏鸟潜水而逃。
早成鸟。
小(Podiceps ruficollis):体小似鸭,状如葫芦,因而也叫水葫芦。
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
喙黑色,尖锥状。
主要栖息于湖泊、池沼、水库边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营巢于水上。
以潜水方式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
留鸟,分布于全国。
(二)鹈形目游禽。
全蹼。
多数种类下颌有发达的喉囊,可以贮存食物。
在繁殖期,雏鸟用喙连同头部一起,伸进亲鸟的喉囊内啄取半消化的食物,以鱼、虾为食。
晚成鸟。
鸬鹚(Phalacrocorax carba):俗称鱼鹰。
喙狭长呈圆锥状,上喙尖端有钩,眼绿色,足位于身体后方,体羽青铜棕色,带有金属色泽,颊部白色。
喉部皮肤能随喉囊扩大,用于暂时贮存食物,渔民常驯养鸬鹚令其潜水捕鱼。
常群栖于海岸及湖泊附近。
分布于我国各地。
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体肥大,可达5千克以上。
翼大而阔,善飞翔,嘴直而阔,颌下喉囊很大,可贮存捕获的鱼类。
不能潜水,由于常在浅水中捕鱼,因而又称掏河。
实验六鸟纲的分类——广东省鸣禽调查专业:生物科学班级: 12生科1班姓名:郑育平周菊丽朱丽欣郑杰新李映珠1黄眉柳莺分类地位:雀形目,莺科分布区域:山林, 园圃, 公园, 庭院外形特征:体橄榄绿色,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一条淡绿色的眉纹以及翼上有两道白斑。
俗称柳串儿或槐串儿,是我国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小型食虫鸟类。
经济价值:以一些害虫为食,例如蝽象、叶跳蝉、蝇类和蚊类等,在控制园林害虫方面有重要作用。
2大山雀分类地位: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分布区域: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
外形特征:前额、眼先、头顶、枕和后颈上部辉蓝黑色,眼以下整个脸颊、耳羽和颈侧白色,呈一近似三角形的白斑,后颈上部黑色沿白斑向左右颈侧延伸,形成一条黑带,与颏、喉和前胸之黑色相连。
上背和两肩黄绿色,在上背黄绿色和后颈的黑色之间有一细窄的白色横带。
经济价值:大量捕食各类森林昆虫,在控制森林虫害发生方面,意义很大。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3家燕分布区域:喜欢栖息在人类居住的环境。
村落附近,如房顶、电线以及附近的河滩和田野里。
外形特征:前额深栗色,上体从头顶一直到尾上覆羽均为蓝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
尾长、呈深叉状。
飞行时尾平展,其内翈上的白斑相互连成“V”字形。
经济价值:燕子是大自然的益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
4啄木鸟分类地位:鴷形目啄木鸟科啄木鸟分布区域:主要栖息于森林间,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
外形特征:嘴强直如凿;舌长而能伸缩,先端列生短钩;脚稍短,具4趾,2趾向前,2趾向后;尾呈平尾或楔状。
经济价值:啄木鸟的食是害虫,如天牛幼虫、囊虫的幼虫、象甲、伪步甲、金龟甲、螟蛾、蝽象、蟥虫卵、蚂蚁,对防止森林虫害,发展林业很有益处,大家都叫它们是森林的医生。
鸟纲的分类鸟纲的分类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9000种,我国约有1190种,分别隶属三个总目:一、平胸总目大型走禽,无飞翔能力而善于快速奔走。
前肢退化,胸骨扁平,无龙骨突(故名平胸鸟);后肢强大。
现有种类如非洲鸵鸟(又称鹤驼)、美洲鸵鸟()、澳洲鸵鸟(鸸鹋),此外,在新西兰尚有几维鸟和澳洲的食火鸡等。
二、企鹅总目水禽,是善于游泳和潜水的大中型海鸟。
体表均匀地被覆鳞片状的羽毛,前肢变为鳍状;腿短而移至体后端,趾间有蹼;尾短,陆上行动蹒跚,身体直立。
分布于南半球,特别是南极大陆沿岸。
如王企鹅,由雄鸟孵卵(其他种类由雌雄共同孵卵),孵卵时将卵置于两足间的皮褶内。
三、突胸总目包括现存的绝大部分鸟类,多数善于飞翔,有发达的龙骨突(故称突胸鸟)。
我国有26目81科,可分为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等六个生态类群。
现简介部分种类如下:(一)目游禽。
具瓣蹼(趾的边缘有瓣状裂蹼),翼短,尾短不显,善于潜水,遇到敌害时能背负雏鸟潜水而逃。
早成鸟。
小(Podiceps ruficollis):体小似鸭,状如葫芦,因而也叫水葫芦。
体背灰褐色,腹部白色。
喙黑色,尖锥状。
主要栖息于湖泊、池沼、水库边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营巢于水上。
以潜水方式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植物。
留鸟,分布于全国。
(二)鹈形目游禽。
全蹼。
多数种类下颌有发达的喉囊,可以贮存食物。
在繁殖期,雏鸟用喙连同头部一起,伸进亲鸟的喉囊内啄取半消化的食物,以鱼、虾为食。
晚成鸟。
鸬鹚(Phalacrocorax carba):俗称鱼鹰。
喙狭长呈圆锥状,上喙尖端有钩,眼绿色,足位于身体后方,体羽青铜棕色,带有金属色泽,颊部白色。
喉部皮肤能随喉囊扩大,用于暂时贮存食物,渔民常驯养鸬鹚令其潜水捕鱼。
常群栖于海岸及湖泊附近。
分布于我国各地。
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体肥大,可达5千克以上。
翼大而阔,善飞翔,嘴直而阔,颌下喉囊很大,可贮存捕获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