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小养殖场优秀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02 KB
- 文档页数:6
第3单元第5课时小小养殖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利用加法和减法口算得到正确答案;2.学生能够理解乘法表示的含义,把问题用乘法运算表示出来;3.学生能够了解普通的计量单位、长度单位、重量单位;4.学生能够正确应用当地的计量单位称量所需的物品。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题目情境,了解各种计量单位的含义及其换算。
2.教学难点:解决路程、时间、速度及物品重量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小小养殖场。
2.教师可发放小小养殖场图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观察结果。
2.自主探究环节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现实中的计量单位,并为同学们呈现换算表。
2.教师可引导同学们一起探究路程、时间、速度及物品重量的计算问题并互相交流。
3.教师可发放乘法运算法则,引导同学们回忆加减法口算要点。
3.交流分享环节1.教师可将课堂活动分为若干轮,每轮一个学生和师兄师姐展示一个小小养殖场的项目。
2.每个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可导向展示学生引导其他同学和只是观察的同学进行问答和互动。
4.总结反思环节1.教师可在黑板上呈现本课学习的重难点。
2.同学们回答问题,回顾所学,理解学习的含义。
四、教学材料1.小小养殖场图景。
2.路程、时间、速度、物品重量计算材料。
3.计量单位换算表。
4.乘法运算法则。
五、教学评价1.同学们能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提问并回答问题。
2.同学们能利用计量单位理解路程、时间、速度及物品重量的计算方法。
3.同学们能精确理解乘法运算中的含义。
六、复习作业1.完成小小养殖场练习册第36、38、39、41页的题目。
2.回家衡量自己拥有的物品,记录下相应的重量和计量单位。
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1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3杯饮料,量的多少不同,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
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个,女生有36个,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 )、12人( )、76人( )。
三、巩固反馈 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
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 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 35 42 85 42 8 85 ( )( ) ( ) ( ) ( ) (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
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3.数学游戏。
猜数。
同桌合作,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例如:甲:我想了一个两位数。
乙:是20吗? 甲:不是,比20多得多。
乙:是70吧。
甲:比70少一些。
…… 四、课堂总结这堂课上,你感觉最快乐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小养殖场》优秀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小明的爸爸是个养殖专业户,这些鸡,鸭,鹅除了支付小明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开销外,还有结余呢!今天天,我和家人一块去他家的养殖场去看看,看看谁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1、学生观察图。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师:你仔细看一看,有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多少只鹅?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3、多得多,多一些的认识。
师:鸡比鹅多了几十多只,因此我们说:“鸡比鹅多得多。
”师:鸭比鹅多着几只,因此,我们说:“鸭比鹅多一些”。
师:鸡比鹅多得多,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鸭比鹅多一些反过来说呢?师:请大家和同桌说一说,自已理解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不同。
学生交流自已的想法。
4、想一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多一些,多得多。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请看图片。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自已解决吗?试试看。
学生自已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师:你能说说自已选择的理由吗?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3.5小小养殖场一、教学目标1.通过小小养殖场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2.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养殖概念,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2.素材:动物、花草等图片;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水彩笔等。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动物名称;2.引导学生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有一个小小养殖场,你会选择养什么动物?为什么?3.让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学习1.向学生介绍什么是小小养殖场,并和学生一起探讨养殖场的优点和作用;2.通过幻灯片等形式,给学生展示一些小小养殖场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基于课堂实际情况,分组让学生选择并设计自己的小小养殖场;4.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给予评价和建议;5.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何给养殖场的动物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如何合理安排养殖场的大小和布局?第三步:拓展1.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除了动物,养殖场还可以养什么?2.与学生一起探讨植物的养殖,鼓励学生尝试在自家养殖场中种植一些花草;3.分组让学生设计并布置自己的小小花草养殖场,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方案。
第四步:总结1.先与学生一起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小小养殖场的概念和作用有所了解;2.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通过小小养殖场的学习活动,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收获?3.让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
四、课后作业1.让学生回家找一些关于动物和植物的图片,并写下对它们的简单描述;2.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小小养殖场或花草养殖场,并用文字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五、板书设计小小养殖场优点:- 培养动手能力-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 培养团队精神问题思考:- 如何给动物提供食物和水?- 如何合理安排养殖场的大小和布局?- 养殖场还可以养什么?六、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我发现学生对于小小养殖场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5《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这是一堂针对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课,课程主题是“小小养殖场”。
本节课将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小学生认识和填写简单表格•理解加减法运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使用基本的计算器进行计算•探索和学习财务概念:支出和收入这一课程将在一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都将扮演一个养殖场主,通过体验真实的财物管理,学会如何掌握科学和良好的财务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理解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本概念2.了解养殖场的基本管理知识,包括支出和收入的概念3.学会填写基本的表格和使用简单的计算器2. 技能目标1.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任务的能力3. 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从小组合作和科学管理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2.通过实际管理做出的错误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三、教学过程1. 布置任务在教学前,准备好必要的材料,例如财务表格、计算器、小礼物以及其他必要的道具装饰教室。
这些准备好之后,老师将全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扮演一个虚构的养殖场主。
2. 学生自主探索1.学生们需要了解养殖场主要面临什么问题,以及如何管理好养殖场的支出和收入。
2.学生们需要了解如何计算养殖场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判断他们的养殖场运营得怎样。
3. 设计实验1.学生们将在小组内进行实验设计,根据不同场景和条件自己推理、计算并预测能够获得多少收入和支出多少钱。
2.学生们需要向其他小组演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展示现场计算和填写表格的方法。
4. 分享反馈1.每个小组将演示他们牧场的运行状况,并分享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学到的经验和教训。
2.学生们需要自行整理论文,将阶段性成功和不成功的经历、感受、想法及收获进行记录和分享。
四、教学总结本节数学课教学以小组与互动为主,通过参与具体实践,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巩固加减法和初步的财务概念,同样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让孩子们在合作比较中增进了人际关系的基础,培养了孩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游戏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了解养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3.能手工制作出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对养殖过程进行了解,掌握养殖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制作出动物生活环境。
三、教学内容
1.探究“小小养殖场”;
2.认识养殖场中的动物;
3.制作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
四、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小养殖场”
(1)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具,让学生了解养殖场中的动物,并询问学生所知道的养殖场中的动物。
(2)教师讲解养殖场中各种动物的习性、生活习惯等内容。
2. 学生认识养殖场中的动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养殖场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如:鸡、猪、羊、鹅等。
3. 制作动物生活环境
(1)教师示范制作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让学生参与制作过程,并在其中学习数学知识,如:计算材料数量、尺寸大小等。
(2)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学生操作,并讲解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成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教师进行评价,指出学生制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五、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观察、探究、游戏等多种形式,了解到养殖过程,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2.学生制作鸡窝、猪圈等动物生活环境的能力表现如何;
3.学生制作成果展示时的表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时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三单元第5课时,课题是《小小养殖场》。
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学习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二是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个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养殖场的模型、动物模型、计数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先给学生展示一个养殖场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养殖场中有多少只动物。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比如:“养殖场中有3只鸡和2只鸭,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我会引导学生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4.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有一个养殖场的模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计算出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养殖场+ 3只鸡+ 2只鸭= 5只动物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养殖场中有5只鸡和3只鸭,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2. 养殖场中有4只兔子和2只羊,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答案:1. 5 + 3 = 8(只动物)2. 4 + 2 = 6(只动物)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养殖场中动物的总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应用这个方法到实际问题中还不够熟练,这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重点关注和指导的地方。
对于拓展延伸,我可以在下一节课中给学生出一道更具挑战性的题目,比如:“养殖场中有鸡、鸭、兔子和羊,请问养殖场中一共有多少只动物?”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通用6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 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情境中的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出示3杯饮料,量的多少不同,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体验“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四个词的含义。
教师出示小小养殖场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二、学习新知1.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2.请学生用“谁多谁少”说一说。
自己说,同桌说,全班说。
通过全班说让学生正确建立谁比谁怎么多啊,多得多,多一些。
谁比谁怎么少啊,少一些,少得多。
还有差不多等概念。
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差不多”的概念。
如:一(6)班男生有38个,女生有36个,我们就可以说他们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差不多。
3.想一想:初步运用所学知识。
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
跳远的可能有多少人?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学生选择后画圈,并说明白为什么这样选。
88人( )、12人( )、76人( )。
三、巩固反馈1.小红跳了38下,小男孩比小红多一些。
小女孩比小红多得多。
男孩可能跳了多少下?(画钩) 女孩可能跳多少下?(画钩)35 42 85 42 8 85( )( ) ( ) ( ) ( ) ( )2.第2和3题,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后,再独立选择答案。
选择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选择的道理。
3.数学游戏。
猜数。
同桌合作,方法:一人猜数,另一人语言提示。
《小小养殖场》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小小养殖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时的内容。
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同时能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来学习新知,由“谁比谁多(少)”自然过渡到“谁比谁多(少)得多”等问题的学习上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体会和描述数的相对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对客观事物不仅能够进行定量刻画,还能够进行定性描述。
2、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在学习本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理解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大小比较,同时也掌握了两个数量的基本比较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谁比谁多(少)得多,谁比谁多(少)一些和“差不多”等词语对数量之间关系的准确描述。
3、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生认知特征,综合数学新课程总目标的几个具体方面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能区分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之间的区别。
(3)、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数感。
(4)、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发表意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教学重难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些概念的含义,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它们在程度上的区别。
5、教学准备展台、课件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依据课标理念,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我主要采用:谈话教学法,在导课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激趣谈话.学导式讨论法,在理解“多得多或少得多”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讲解练习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小养殖场1 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小养殖场1 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了解养殖场中的常见动物,如鸡、鸭、鹅、猪、牛、羊等。
2. 学习动物的名称和特点,如鸡有翅膀、鸭子会游泳等。
3.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养殖场中的常见动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养殖场中的常见动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出示养殖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养殖场中的动物。
2. 观察: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动物,引导学生注意动物的外形特点。
3. 描述:让学生用词语描述所观察到的动物,如大小、颜色、特征等。
4. 学习:通过卡片、视频等教具,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 实践:让学生用彩纸、剪刀等学具,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
6.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动物,并介绍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养殖场中的动物特点鸡有翅膀鸭子会游泳鹅脖子长猪会打呼噜牛力气大羊善于攀爬七、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其特点。
答案:略2. 观察身边的动物,用词语描述其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养殖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养殖场中的动物。
通过观察、描述、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现机会。
在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养殖场,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观察更多动物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至关重要,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5《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养殖场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锻炼学生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观察、分类、统计动物数量;2.学生能够应用简单加减法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加减法进行口算;2.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化,运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教案、练习册;2.生动形象的动物图片;3.班级小黑板和白板笔。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引导学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回忆小学生养殖场中的动物种类和名称,并复习加减法计算方法;2.引导学生观察课堂里的各种生活大型物品,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统计,再结合前几节课的知识,为今天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3.展示几幅生动形象的养殖场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2. 新课讲解1.通过课件介绍《小小养殖场》这个话题,让学生知道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2.展示《小小养殖场》的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了解每个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鼓励学生口算得出每个动物的总数;3.在黑板上列出每种动物的名称和数量,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和统计,并让学生口算得出总数;4.引导学生将这些数字进行加减计算,巩固他们的口算能力。
3. 拓展练习1.在练习册上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完成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在群众性讨论中分享他们的想法和解决方法。
教学总结1.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2.在练习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交能力;3.创造更多的教学场景和形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
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和运算方法;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并及时纠正错误;3.鼓励学生自主搜索相关的参考资料,进一步扩展学科知识。
《小小养殖场》(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在《小小养殖场》这一课中,我们将带领学生们走进一个有趣的养殖世界,通过学习,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第五章第一节“认识数字6、7”和第五章第二节“认识数字8、9”。
我们将通过养殖场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感知和理解数字6、7、8、9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字6、7、8、9的认识和运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识别和运用数字6、7、8、9。
难点则是通过实际情景,让学生们理解数字的增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养殖场模型、数字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册、画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个养殖场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你们可以看到哪些数字?”从而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我通过PPT展示数字6、7、8、9,然后用养殖场的实际情景,如“每只兔子有6个胡萝卜”,“每只小鸟有7个谷子”,让学生们感知和认识这些数字。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与养殖场相关的例题,如“如果养殖场里有6只兔子,每只兔子有6个胡萝卜,那么一共需要多少个胡萝卜?”通过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们学会用数字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我设计了几个与养殖场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巩固他们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六、板书设计我将板书设计成养殖场的样子,用数字6、7、8、9表示养殖场里的各种物品,让学生们一眼就能看出数字与实际情景的联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数字填空:每只兔子有____个胡萝卜,每只小鸟有____个谷子。
2. 解决问题:养殖场里有8只兔子,每只兔子有6个胡萝卜,请问一共需要多少个胡萝卜?答案:1. 6 72. 4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们对数字6、7、8、9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小小养殖场【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等多概念的含义。
2.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数学城堡可美丽了(屏幕显示),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题呢,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不过想要进入数学城堡,必须闯过三关,大家有信心吗?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1.第一关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比……多一些”说一句话。
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按老师的要求说一说?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2.第二关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养殖场里都养了些什么呀?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②合作交流,汇报成果。
谁先来把他们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他同学注意听,别的同学说完之后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养殖场有92只鸭子,22只鹅,还有100只鸡。
养殖场鸡最多,有100只。
鹅最少,有22只。
鸭子有92只,比鸡少,比鹅多。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比较两个数的关系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等来描述。
3.第三关。
(猜一猜:根据描述来猜一猜兔子的只数)18,26,90,97这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猜一猜。
兔子的只数比18多得多。
想一想,你猜出了吗?是多少?三、实践应用。
出示题目。
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评价。
四、实践作业,全课小结。
调查家庭成员的年龄,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说一说。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小养殖》教案教材依据: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五小节《小小养殖场》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通过一幅漂亮的画面“小小养殖场”,使学生理解感悟“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这五个概念,然后通过想一想、练一练第1题,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教材在编排上,把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更多地放给了教师和学生。
学生在书上很难找到可以单纯地模仿与记忆的内容,而需要以“做数学”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主动地去观察、想像,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例如,“练一练”的第2题又出现了“差不多”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能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些概念的含义,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它们在程度上的区别。
教学难点:能正确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直尺。
三、教学过程:(一)、猜数导入师:老师心中有一个数,这个数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这个数比20大比50小。
(学生进行猜测)过渡:刚才我们的猜数游戏中实际上融合了我们学过的比较大小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比较大小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昨天,三个好朋友进行摘苹果比赛,你知道他们谁得了第一名吗?小刚:我得了一些苹果。
小芳:我得的比小刚多。
师:通过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谁可能得了第一名呢?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及时指导)小结:两个数量之间进行比较,就能知道谁多谁少。
(板书:多、少)师:再来听听小明说了什么?小明:我得的也比小刚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课时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养殖场。
2.学习同类物品的分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分类养殖场中的动物。
2.学生能够列举出养殖场中的动物名称。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动物的相同或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玩一个分类游戏。
老师会先出示一些不同种类的水果,然后请学生将它们分类。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 学习新知(15分钟)老师先带领学生观察一份小小养殖场的图片,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图片内容。
学生可以发表关于小小养殖场的看法和猜测。
之后,老师可以出示另外一些动物图片,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动物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引导学生根据相同或不同之处来对它们进行分类。
3. 练习与讨论(25分钟)老师给每个学生提供一张纸和一支笔,让他们画一张自己的“小小养殖场”,然后在上面标注出养殖场中的动物名称,最后讲解自己的养殖场。
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养殖场中相同和不同的动物,并进行分类。
4. 总结(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动物分类的特征。
在讨论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相同和不同之处,并总结出它们的特征。
五、课后练习1.小明看到一只蜜蜂和一只蚊子,他该把它们放在哪个组里?2.在小小养殖场里,你应该把相同的动物放在一组里,再把它们的组命名为什么?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分类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
所以我在下次教学中,会选择一些更加简单、具有代表性的物品,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同类物品的分类,并适时加强游戏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3.5《小小养殖场》北师大版教案:小小养殖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有趣的动物》,具体章节为3.5《小小养殖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加减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加减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小动物图片、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小动物玩具、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把这些小动物放在一个养殖场里,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它们的数量呢?2. 教学新课: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两个小动物玩具,然后问学生:我们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呢?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可以理解到,两个小动物加上另外两个小动物,一共有四个小动物。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如果有3只小鸟和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的加减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
如“如果有5只小猫和3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5.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养殖场3只小鸟 + 2只小鸟 = 5只小鸟5只小猫 3只小猫 = 2只小猫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加减问题,让孩子尝试解决。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养殖场》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小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生命的尊重感和保护意识;•认识小学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数量、等量关系、正方形等;•通过对小小养殖场的观察和实践,练习图形分类、比较大小、推理等数学思维和能力;•通过团队协作,交流、合作,多角度地认识小学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小小养殖场实践材料:细沙、水、土、种子、小苗、小动物模型等;•活动课表、小组分工表、记录本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生命课堂1.引导学生对小动物的观察和思考,提出生命的问题和表现。
2.给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计划,并向学生介绍这次学习活动的目的,即了解小动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对生命的尊重感和保护意识。
3.引领学生进入主题,介绍小小养殖场活动的目的和流程,是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生命意识的结合体,也是技能教育和情感教育的结合体。
第二部分:数学课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由探索。
2.加强数学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规律、交流思路。
3.引导学生学习图形分类、比较大小、推理等数学思维和能力。
第三部分:实践课堂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究“生命”的本质。
2.让学生了解所养殖小动物的特点、生命活动过程和从颗粒到植株再到动物的基本发育规律。
3.引导学生自行选取所感兴趣的小动物模型进行研究,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小小养殖场计划来展示、观察、分析、总结,为后续的小学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学生关注生命问题,增加对生命的认识和尊重;•强化数学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拓展思维、交流思路的能力;•团队协作,多角度认识小学数学知识。
教学难点•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突出“生动”与“愉悦”,怎样全面启迪学生思维,创新教学方式,最终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教学方法•PBL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育游戏法;•学生中心教学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小小养殖
场》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明的爸爸是个养殖专业户,这些鸡,鸭,鹅除了支付小明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开销外,还有结余呢!今天天,我和家人一块去他家的养殖场去看看,看看谁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观察图。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师:你仔细看一看,有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多少只鹅?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多得多,多一些的认识。
师:鸡比鹅多了几十多只,因此我们说:“鸡比鹅多得多。
”
师:鸭比鹅多着几只,因此,我们说:“鸭比鹅多一些”。
师:鸡比鹅多得多,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鸭比鹅多一些反过来说呢?
师:请大家和同桌说一说,自已理解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不同。
学生交流自已的想法。
4、想一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多一些,多得多。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请看图片。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自已解决吗?试试看。
学生自已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师:你能说说自已选择的理由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明的爸爸是个养殖专业户,这些鸡,鸭,鹅除了支付小明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开销外,还有结余呢!今天天,我和家人一块去他家的养殖场去看看,看看谁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观察图。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师:你仔细看一看,有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多少只鹅?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多得多,多一些的认识。
师:鸡比鹅多了几十多只,因此我们说:“鸡比鹅多得多。
”
师:鸭比鹅多着几只,因此,我们说:“鸭比鹅多一些”。
师:鸡比鹅多得多,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鸭比鹅多一些反过来说呢?
师:请大家和同桌说一说,自已理解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不同。
学生交流自已的想法。
4、想一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多一些,多得多。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请看图片。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自已解决吗?试试看。
学生自已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师:你能说说自已选择的理由吗?
三、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明的爸爸是个养殖专业户,这些鸡,鸭,鹅除了支付小明的学费和一家人的开销外,还有结余呢!今天天,我和家人一块去他家的养殖场去看看,看看谁能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观察图。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师:你仔细看一看,有多少只鸡?多少只鸭?多少只鹅?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多得多,多一些的认识。
师:鸡比鹅多了几十多只,因此我们说:“鸡比鹅多得多。
”
师:鸭比鹅多着几只,因此,我们说:“鸭比鹅多一些”。
师:鸡比鹅多得多,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鸭比鹅多一些反过来说呢?
师:请大家和同桌说一说,自已理解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不同。
学生交流自已的想法。
4、想一想。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多一些,多得多。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
请看图片。
师: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你能自已解决吗?试试看。
学生自已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师:你能说说自已选择的理由吗?
三、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