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3地基承载力
- 格式:pptx
- 大小:232.78 KB
- 文档页数:19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之地基承载力标准验收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或岩石的承载能力,它是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
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标准是保障建筑物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地基承载力验收标准的制定、验收方法及验收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基承载力验收标准的制定地基承载力验收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
一般来说,地基承载力验收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使用要求,确定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包括可允许的沉降限值、设置地基加固措施的要求等。
2. 地质情况和地基土特性:通过地质勘探和土壤力学测试,了解地质情况和地基土的特性,确定地基承载力验收标准的具体要求。
3. 工程尺寸和荷载要求:根据工程的规模和设计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验收标准中的具体数值要求。
二、地基承载力验收方法地基承载力验收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建设标准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1. 原样取样法:在施工现场选取一定数量的地基样品,经过室内试验分析,得出地基土的承载力参数,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验收。
2. 现场试验法:在施工现场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如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等,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地基承载力参数,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验收。
3. 理论计算法:根据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工程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得出地基承载力参数,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验收。
三、地基承载力验收时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地基承载力验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采取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设备,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避免人为因素对验收结果的影响。
2. 验收标准的合理性: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并且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相匹配,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3. 监督和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和管理体系,加强对地基承载力验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是土壤工程中的重要参数。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对于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基深度、地震烈度等。
本文将对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地基土壤的类型对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较低,而砂土和砂砾土的地基承载力较高。
因此,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要对地基土壤的类型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分析。
通过取样试验和室内试验,可以确定地基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从而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范围。
其次,地下水位对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也有着重要影响。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的承载力会受到明显影响,导致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降低。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区域,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此外,地基深度也是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地基深度越大,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越高。
因此,在地基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基深度的影响,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地震烈度对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地震区域,地震荷载会对建筑物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考虑地震烈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地震烈度越大,地基承载力标准值需要越大,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基深度、地震烈度等。
通过合理的分析和计算,可以确定合理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从而保证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确定合理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例题3-1】某承重砖墙混凝土基础的埋深为 1.5m ,上部结构传来的轴向压力F k =200kN/m 。
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其天然重度γ =17.5kN/m 3,孔隙比e =0.843,液性指数I L =0.7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50 kPa ,地下水位在基础底面以下。
试设计此基础。
【解】(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先按基础宽度b 小于3m 考虑,不作宽度修正。
由于持力层土的孔隙比及液性指数均小于0.85,查表2-7,得ηd =1.6。
kPa178.0= )5.05.1(5.176.1150= )5.0(0d ak a -⨯⨯+-+=d f f γη (2) 按承载力要求初步确定基础宽度m 35.1= )5.120178(200= a min ⨯--=d f F b G k γ初步选定基础宽度为1.40 m 。
(3) 基础剖面布置初步选定基础高度H =0.3m 。
大放脚采用标准砖砌筑,每皮宽度b 1 = 60 mm, h 1 = 120mm ,共砌5皮,大放脚的底面宽度b 0 = 240+2×5×60 = 840 mm ,如图3-2所示。
(4) 按台阶的宽高比要求验算基础的宽度基础采用C15素混凝土砌筑,而基底的平均压力为【例题3-2】某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墙厚240m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部的轴心荷载N =350kN /m ,弯矩M =28.0m/m kN ⋅,如图3-5所示。
条形基础底面宽度b 已由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为2.0m ,试设计此基础的高度并进行底板配筋。
【解】(1) 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得f t =1.1Mpa ;底板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查得y f =300MPa ;纵向分布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2) 基础边缘处的最大和最小地基净反力:kPa133.0217.0= 0.20.2860.2350622min max j ⨯±=±=b M b N p(3) 验算截面I 距基础边缘的距离: ()m 88.024.00.221I =-⨯=b (4) 验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kN/m174.7= 0.13388.00.21788.00.220.2288.0 22min j I max j I II ⨯+⨯-⨯⨯=+-=p b p b b b b V (5) 基础的计算有效高度:mm 9.2261.17.07.1747.0t I 0=⨯=≥f V h 基础边缘高度取200mm ,基础高度h 取300mm ,有效高度h 0=300-40=260mm >226.9mm ,合适。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它是地基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之一。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土壤能够承受的标准荷载数值。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土壤的物理性质、地下水位、地基的设计荷载、地基的工程施工方法等。
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实地试验,以获取准确的土壤参数和力学性质数据。
同时,还需要考虑土壤的变形特性、承载能力、压缩性、抗剪强度等因素,综合分析得出合理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应当符合土壤力学理论和现场实测数据,保证地基承载力的安全可靠。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避免因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导致建筑物的沉降或倾斜现象发生。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可以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避免地基沉降或变形对建筑物结构造成的影响。
因此,在地基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才能有效地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安全,降低地基沉降和变形对建筑物结构的影响。
因此,在地基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第二章2-1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和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 ,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 (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1m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58<60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1.5m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4.8m;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埋深d=1.2m ,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20°,粘聚力标准值=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MdMbMfkcmdba29. 1441266.52.13.1806.38.11051.0=⨯+⨯⨯+⨯⨯=+ +=γγ2-3某基础宽度为2m ,埋深为1m 。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 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 ,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基础工程课后习题答案2-1 某建筑物场地地表以下土层依次为:(1)中砂,厚2、0m,潜水面在地表以下1m处,饱与重度;(2)粘土隔离层,厚2、0m,重度;(3)粗砂,含承压水,承压水位高出地表2、0m(取)。
问地基开挖深达1m 时,坑底有无隆起的危险?若基础埋深,施工时除将中砂层内地下水位降到坑底外,还须设法将粗砂层中的承压水位降几米才行?【解】(1)地基开挖深1m时持力层为中砂层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1+19×2=5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2+2+2)=60kPa因为58<60 故坑底有隆起的危险!(2)基础埋深为1、5m时承压含水层顶面以上土的总覆盖压力:20×0、5+19×2=48kPa≥承压含水层顶部净水压力=10×得:≤4、8m ;故,还应将承压水位降低6-4、8=1、2m。
2-2 某条形基础底宽b=1、8m,埋深d=1、2m,地基土为粘土,内摩擦角标准值=20°,粘聚力标准值=12kPa,地下水位与基底平齐,土的有效重度,基底以上土的重度。
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f。
【解】根据题给条件可以采用规范推荐理论公式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20°查表2-3,得因基底与地下水位平齐,故取有效重度,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cMdMbMfkcmdba29. 1441266.52.13.1806.38.11051.0=⨯+⨯⨯+⨯⨯=+ +=γγ2-3 某基础宽度为2m,埋深为1m。
地基土为中砂,其重度为18kN/m³,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21,试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
【解】 由题目知,地基持力层为中砂,根据标贯锤击数N=21查表2-5,得:kPa f ak 286)250340(15301521250=---+=因为埋深大于d=1m>0、5m,故还需对k f 进行修正。
第十章 地基承载力第一节 概述地基随建筑物荷载的作用后,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过大的沉降量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造成建筑物沉降;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的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土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地基: 强度——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变形——变形量(沉降量)——容许沉降量一、几个名词1、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随荷载的能力。
地基承载力问题属于地基的强度和稳定问题。
2、容许承载力:指同时兼顾地基强度、稳定性和变形要求这两个条件时的承载力。
它是一个变量,是和建筑物允许变形值密切联系在一起。
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的承载力值。
包括:标贯试验、静力触探、旁压及其它原位测试得到的值。
4、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表确定的承载力值,包括载荷试验得到的值)。
通常0f f f k ψ=5、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力。
二、地基承载力确定的途径 目前确定方法有:1.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
每种试验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确定。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根据大量测试资料和建筑经验,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的土在某种条件下的容许承载力,查表。
一般:一级建筑物:载荷试验,理论公式及原位测试确定f ;二级建筑物:规范查出,原位测试;尚应结合理论公式; 三级建筑物:邻近建筑经验。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地基承载力不仅决定于地基的性质,还受到以下影响因素的制约。
1.基础形状的影响:在用极限荷载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是按条形基础考虑的,对于非条形基础应考虑形状不同地基承载的影响。
2.荷载倾斜与偏心的影响:在用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均是按中心受荷考虑的,但荷载的倾斜荷偏心对地基承载力是有影响的。
地基承载力
轻型建筑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1.线性传递公式:
P=A×q
其中,P为地基承载力,A为地基面积,q为土壤承载力。
土壤承载力的计算可以使用物理试验或经验公式。
2.承载力系数法:
P=A×q×Nq×Nγ×Nc×Nγs×Nd×Nc
其中,Nq为排土系数,Nγ为土壤指数,Nc为形状系数,Nγs为土壤相对密度系数,Nd为深度系数。
这些系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试验或经验得到。
重型建筑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1.线性传递公式:
P=A×q
其中,P为地基承载力,A为地基面积,q为土壤承载力。
土壤承载力的计算可以使用物理试验或经验公式。
2.承载力系数法:
P=A×q×Nq×Nγ×Nc×Nγs×Np×Nq
其中,Nq为排土系数,Nγ为土壤指数,Nc为形状系数,Nγs为土壤相对密度系数,Np为承载力调整系数。
这些系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试验或经验得到。
需要注意的是,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只是理论推导的结果,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验证。
地基土的物理性质、水含量、荷载应力特征等因素对地基承载力也有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试验来获得更准确的承载力数值。
此外,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还需要考虑抗倾覆和抗滑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需综合考虑承载力和稳定性两个因素。
对于复杂的土壤环境,需要采用专业的地基工程设计方法和软件进行分析和计算。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在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能。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是用来确定地基土壤承载力的参考标准,对于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进行地基工程设计时,需要根据地基土壤的承载力标准值来确定合适的基础结构形式和尺寸,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帮助。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通常包括了不同地基土壤类型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对应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地基土壤的类型和性质来选择相应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土壤的类型通常包括砂土、粉土、黏土、淤泥等,每种类型的土壤都有其特定的承载力特点和标准值范围。
根据地基土壤的类型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可以确定合适的地基基础形式和尺寸,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时,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承载性能、荷载的作用方式和强度要求等因素。
地基土壤的承载性能通常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勘测来确定,包括土壤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变形特性等指标。
荷载的作用方式通常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等,不同的荷载作用方式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同时,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荷载大小,还需要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强度要求,以确保地基基础的稳定和安全。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的编制需要考虑地域性、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地下水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同时,地震烈度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也需要进行考虑,以确保地基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的编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实际工程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表的应用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确定。
需要考虑地基土壤的特性、荷载的作用方式、地下水位、地震烈度等因素,以确定合适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公式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为了保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地基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同时,还要控制地墓变形在容许的范围内。
因此,地基的计算有承载力、变形、稳定性三种不同的计算内容。
一、承载力计算承载力的计算包括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
1.持力层承载力计算作用在基础顶画的荷载,有竖向力F、水平剪力v、弯矩M,如图2—1所示。
不论其如何组合,都可概括为中心受压和偏心受压两种状态。
所以,基础底面的压力应满足下列条件:(1)中心受压基础(图2-1(e))pk≤fa (2—1)式中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 f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宽度和深度修正后的特征值),kPa。
(2)偏心受压基础(如图2-1(f))除应符合公式(2—1)外,尚应符合pkmax≤1.2fa (2—2)式中pkmax——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F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 Gk——基础自重设计值及基础上的土重(可取平均重度20kN/m3),kN; A——基础底面面积,m2。
式中M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值;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m3;Pkmin——基础底面边沿的最小压力值,kPa。
当偏心受压基础偏心较大时(e>b/6),Pkmin为负值,表示基础与地基脱离,但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
为了充分利用地基的承载力,对较小的工程,允许有较小的负值(负值区不得大于基础宽度的四分之一),见图2—2。
此时最大边沿的压应力Pkmin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l——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m;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沿的距离,m。
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计算基础持力层有足够的强度并不能代表整个地基有足够的安全保证。
如果地基受力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往往因软弱下卧层强度不够而导致基础破坏,影响上部建筑结构。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能力,是土壤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地基承载力的标准值是指在设计和施工中所采用的地基承载力数值,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密实度、含水量以及地下水位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在地基上能够稳固地承受荷载。
首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需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因此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会相对较高,而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则会相对较低。
工程要求也是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重要考量因素,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在确定标准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类型、荷载特性等因素。
其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和物理特性。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荷载的承载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确定标准值时需要对土壤类型进行准确的判别。
粉土、粘土、砂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其承载能力各有不同,需要通过现场勘测和实验室测试来获取准确的土壤参数,以确定合理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此外,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土壤的密实度和含水量。
密实度和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密实度越大、含水量越低,土壤的承载能力就越大。
因此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需要对土壤的密实度和含水量进行合理的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标准值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最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土壤的承载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确定标准值时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以确保地基承载力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密实度、含水量和地下水位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在地基上的安全稳定。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才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基础⼯程-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1.试述桩的分类。
(⼀)按承台位置分类。
可分为⾼桩承台基础和低桩承台基础,简称⾼桩承台和低桩承台。
(⼆)按施⼯⽅法分类。
可分为沉桩(预制桩)、灌注桩、管桩基础、钻埋空⼼桩。
(三)按设置效应分类。
可分为挤⼟桩、部分挤⼟桩和⾮挤⼟桩。
(四)按桩⼟相互作⽤特点分类。
可分为竖向受荷桩(摩擦桩、端承桩或柱桩)、横向受荷桩(主动桩、被动桩、竖直桩和斜桩)、桩墩(端承桩墩、摩擦桩墩)。
(五)按桩⾝材料分类。
可分为⽊桩(包括⽵桩)、混凝⼟桩(含钢筋和混凝⼟桩和预应⼒钢筋混凝⼟桩)、钢桩和组合桩。
2.桩基设计原则是什么?桩基设计·应⼒求做到安全适⽤、经济合理、主要包括收集资料和设计两部分。
1.收集资料(1)进⾏调查研究,了解结构的平⾯布置、上部荷载⼤⼩及使⽤要求等;(2)⼯程地质勘探资料的收集和阅读,了解勘探孔的间距、钻孔深度以及⼟层性质、桩基确定持⼒层;(3)掌握施⼯条件和施⼯⽅法,如材料、设备及施⼯⼈员等;2.设计步骤(1)确定桩的类型和外形尺⼨,确定承台埋深;(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特征值和⽔平承载⼒特征值;(3)初步拟定桩的数量和平⾯布置;( 4 )确定单桩上的竖向和⽔平承载⼒,确定群桩承载⼒;( 5 )必要时验算地基沉降;( 6 )承台结构设计;( 7 )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图;3.设计要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11)第8.5.2条指出,桩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范:(1)所有桩基均应进⾏承载⼒和桩⾝强度计算。
对预制桩,尚应进⾏运输、吊装和锤击等中的强度和抗裂验算。
(2)桩基沉降量验算应符合规范第8.5.15条规定。
(3)桩基的抗震承载⼒验算应符合现⾏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的相关规定。
(4)桩基宜选⽤中、低压缩性⼟层作为桩端持⼒层。
(5)同⼀结构单元内的桩基,不宜选⽤压缩性差异较⼤的⼟层作为桩端持⼒层,不宜采⽤部分摩擦桩和部分端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