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走近李白教学设计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2.03 KB
- 文档页数:11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题:走近李白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李白的生平,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创作的特点。
2.通过分析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通过模仿李白的诗风创作自己的诗歌。
教学内容:1.李白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2.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
3.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李白吗?对他有什么了解?2.引导学生回答:李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歌作品。
二、学习李白的生平和作品(20分钟)1.老师介绍李白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
2.学生分组研读李白的几首著名诗歌,并分析诗歌的题材、意境等方面。
三、李白诗歌的欣赏和鉴赏(30分钟)1.老师选择几首李白的诗歌进行解读,介绍其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诗歌的特点。
2.学生跟随老师欣赏李白的诗歌,并尝试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学生创作李白式的诗歌(30分钟)1.老师提供一些李白的诗句或诗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
2.学生可以选择李白的诗歌进行模仿,也可以灵活发挥,以自己的方式创作。
五、展示和分享(20分钟)1.学生将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展示和分享。
2.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六、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学习内容,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李白的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能力。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2.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创作诗歌:评价学生创作诗歌的质量和创意。
教学拓展:1.学生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扩大对他的了解。
2.学生可以尝试将李白的诗歌改编为歌曲或舞蹈,展示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
3.学生可以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李白诗歌朗诵会或诗歌创作比赛。
通过走近李白,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唐代文化和诗歌艺术,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出生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他的出生地点。
让学生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李白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1.2 李白的文化成就讲解李白在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让学生了解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原因,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第二章:李白的诗歌创作2.1 李白的诗歌主题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友情、壮志凌云等。
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
2.2 李白的诗歌形式介绍李白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在诗歌结构、韵律和用词上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3.1 李白的诗歌意境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出宽广的胸怀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2 李白的诗歌语言分析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豪放、奔放、清新、典雅等。
让学生学习李白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李白的诗歌影响4.1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讲解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包括其他诗人的受启、画家、音乐家的创作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2 李白的诗歌在现代的价值探讨李白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和价值,如何从他的诗歌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李白诗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有思想深度的人。
第五章:欣赏李白的名篇5.1 《将进酒》分析《将进酒》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5.2 《庐山谣》分析《庐山谣》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清新典雅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第六章: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6.1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讲解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描绘理想的特点。
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综合实践课——《走近李白》教学设计及反思李白,被誉为唐朝文章宗师,是中国古代诗人、思想家,他的诗歌,在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日,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走近李白”的一堂新颖的语文综合实践课,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语言技能目标:教育学生了解唐朝文章宗师李白的生平及其文章作品、理解其文章内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2)思想目标:丰富学生思想,引导学生学习李白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1)导入部分: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展示、音乐椰子,给学生深入了解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大家所爱戴的伟大诗人李白。
(2)文本部分:选取其中的几首诗,带领学生们阅读理解李白诗歌,通过精彩的视频让学生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李白的作品,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知识。
(3)一本书部分: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坚持自主阅读,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合理利用空闲时间,以及培养良好的文学思维能力。
(4)小组研讨部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深入理解李白的作品。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布置分组研讨任务,形成学习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李白作品的技能。
(5)个人反思部分:通过《走近李白》课堂活动,让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李白作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积累语文、数学知识,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本次“走近李白”课堂设计及反思。
通过本次课程,深度学习了李白的生平及其作品,学生们既有收获又有改变,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对文学的兴趣也比以前更加浓厚,且有较大的提高。
本次课堂教学也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教学时间紧迫,课堂活动复杂,活动安排地总体来说还不够完善;其次,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差异性,有的同学还没完全掌握知识点,对知识的掌握也有所限制;另外,学生对李白诗歌的理解还有待加深,借助练习等活动,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理念:李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现存九百多首。
古人云:诗以言志。
只有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了较系统和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所以通过回忆和欣赏李白的一些诗歌,从中感受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从而引领学生走近李白,培养他们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诵读并且欣赏一些李白的古诗,对李白的为人和诗歌风格有所了解。
2、了解诗歌背后的一些故事背景,更好的理解古诗。
3、学习吟诵古诗,从多方面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能力。
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欣赏,理解古诗。
5、培养学生对李白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的古诗词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顺势揭题1、聊“唐代的文化三绝”,引出“李白的诗”。
2、导入:是的,在咱们这个诗歌的国度中,李白是浩瀚星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叩响诗歌的大门,走近李白,上一节关于李白的古诗欣赏课。
3、出示课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二、整合资料,初识李白。
1、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或故事或诗作)。
2、出示贺知章对李白的“谪仙”评价。
3、出示杜甫的《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过渡:作为诗仙酒仙的李白,所创作的诗和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世界,感受他诗作中的“惊风雨,泣鬼神”的语言魅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借助学生零散的资料的简介而顺势提炼出对“谪仙”及《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简要解读,促使学生对李白是诗仙有所识、有所悟。
)三、品赏诗作,感受仙味(一)赏《望庐山瀑布》1、课件出示、师配乐诵。
2、指名诵、齐诵。
3、赏、诵“紫烟”,感仙味。
4、悟、诵,感诗仙落笔之夸张、想象,品仙气。
过渡:是啊,随便一首诗都是这样惊风雨、泣鬼神--------(二)赏《秋浦歌》1、出示《秋浦歌》师吟诵。
《走近李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提高学生对李白的认知和了解。
2.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课堂学习所得知识,写出自己的李白式作品。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展示李白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和相关历史背景。
2.准备李白的部分诗歌作品,供学生欣赏与分析。
3.学生准备纸笔,进行作文练习。
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播放李白的音乐诗歌,并出示李白的画像,引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提问:你们了解李白吗?听过他的诗吗?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作品?为什么?导学:1.教师通过PPT展示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成就,让学生了解李白的出生、求仙之路、游历经历和文学成就等。
2.教师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如豪放、奔放、情感真挚、形象丰富等,通过解读和欣赏李白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些特点。
活动一:欣赏经典1.教师精选几首李白的代表作品,为学生朗诵或播放录音进行欣赏。
2.学生听完后,讨论这些作品给他们的感受和理解,包括诗意、意境、修辞手法等。
3.以《将进酒》为例,分析其中的意境、氛围、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李白的诗歌之美。
活动二:分类讨论1.学生分组,各组负责一种李白的诗歌主题或风格(如山水、怀古、豪放、离别等)。
2.每组选择一首代表性的诗歌进行讲解、解读与欣赏,并介绍其在李白的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释义与写作1.教师分发李白的部分诗歌作品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并进行释义,领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主题。
2.学生学习并理解李白的写作风格和意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仿写练习。
活动四:合作演绎1.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李白的诗歌作品进行演绎。
2.演绎形式可以是朗诵、表演、配乐等多样化的方式,以突出李白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总结与延伸:1.教师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回顾李白的诗歌风格与创作特点。
走近李白教案范文教案主题:走近李白教学内容:初识李白及其诗歌适用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熟悉李白的代表作品,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意境;3.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李白诗歌的兴趣和热爱;4.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尝试写出与李白风格相似的诗歌作品。
教学准备:1.李白的相关资料和生平介绍;2.李白的代表作品和注释,准备课前阅读,供学生参考;3.课堂展示李白的书法作品或者相关的图片等辅助材料。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通过呈现李白的书法作品或者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并简单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畅想与李白相遇的场景,以便引起学生对李白的好奇心。
第二步:展示李白代表作品(15分钟)教师按照时间顺序,向学生展示李白的代表作品,并解读其中的意境。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代表性的诗句,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艺术特点。
学生可以边听课边做笔记,以便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三步:课堂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李白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和意象,并尝试解读其中的深层内涵。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李白的诗歌中常见的主题有哪些?为什么会选择这些主题?-李白的诗歌中常出现的意象有哪些?它们代表着什么意义?-李白的诗歌中蕴含着哪些情感和思想?第四步:学生作品分享(15分钟)鼓励学生从观察生活、体验情感等方面,尝试撰写与李白风格相似的诗歌作品。
教师可以随机选取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全班同学一起欣赏、分析和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从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并提问学生:你对李白的作品有什么新的认识?你是否产生了写诗的兴趣?你想了解李白的哪些方面?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了解李白的生平和创作,并学习更多的李白诗歌;2.带领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学展览或者艺术展览,进一步沉浸在李白的文化氛围中;3.每周选取一首李白的诗歌,学生可以背诵并解读其中的意境,鼓励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文学创作。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其人及其饮酒诗的创作背景。
2.分析并欣赏李白饮酒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审美特点。
3.通过诗词创作,引导学生体验李白饮酒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李白生平介绍2.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品3.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分析4.诗词创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李白生平及其饮酒诗的创作背景。
2.案例分析法:分析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特色。
3.实践创作法:让学生通过诗词创作,体验李白饮酒诗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2.李白的饮酒诗文本3.诗词创作纸张和文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李白生平,激发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李白饮酒诗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李白饮酒诗的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其艺术魅力。
4.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5.诗词创作:让学生根据李白饮酒诗的意境,进行诗词创作。
6.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7.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和鉴赏方法。
8.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欣赏李白的饮酒诗,并尝试进行诗词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诗词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分析和欣赏,评估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创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诗词创作中的表现,包括意象运用、情感表达和审美品味。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李白的饮酒诗及其创作背景,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李白的诗歌;(2)能够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能够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2)通过比较、联想等方法,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培养学生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2.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的深入理解;2.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的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李白的诗歌作品,提前阅读并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2)引导学生对李白产生兴趣和景仰之情。
2. 诗歌阅读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李白的诗歌作品,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4)学生通过比较、联想等方式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3. 诗歌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李白的诗歌,理解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白诗歌的特点和价值;(2)学生展示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背诵诗歌、分享感悟等;(3)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析和欣赏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诗歌背诵:检查学生对李白诗歌的背诵情况,评估他们对诗歌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了解他们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李白及其饮酒诗的相关背景,掌握李白饮酒诗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白饮酒诗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兴趣和欣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李白饮酒诗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白饮酒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李白及其饮酒诗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李白饮酒诗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李白饮酒诗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李白饮酒诗,了解诗歌背景,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白及其饮酒诗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李白饮酒诗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李白饮酒诗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反馈,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也会鼓励学生提供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困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的理解深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4. 期终考试:设计相关的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以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走进李白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李白部分诗的欣赏,进一步了解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作为炎黄子孙如何能不了解李白?因此特上一课“走进李白”。
2.走进李白的诗中去,解读“集儒家、道家、侠士、书生、诗人于一生”的李白作为诗仙酒仙的风骨和李白作为常人凡人的情思。
教学方法:教师以故事串连,用诗歌作有详有略的品读、吟诵、赏读;以主题为单元教学,第一课主题是“李白是仙”,第二主题是“李白是人”。
一、由“仙”字引入1.板书:仙。
问:你们羡慕仙人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位仙人——李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大幕出示:走进李白二、由杜甫《饮中八仙》激起学生兴趣1.大幕出示《饮中八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教师简要讲述诗中故事3.诵诗4.过渡:李白仅仅是酒仙吗?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诗歌。
三、学习《望庐山瀑布》1.激趣:望庐山瀑布,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这壮丽的美景吸引多少文人墨客。
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之后,很多诗人自叹不如,再也不敢写庐山瀑布了。
可唐朝还有一位诗人叫徐凝,他偏不服气,也写了一首《望庐山瀑布》。
两人同写一处景色,谁写的更好呢?我们先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2.大幕出示:《望庐山瀑布》学习《望庐山瀑布》1.读诗2.质疑3.解句4.欣赏引导学生把握“想象奇特”、“神来之笔”两词。
3.大幕出示徐凝的《望庐山瀑布》出示徐凝《望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引导粗略解读,并引导学生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比较。
4.大幕出示苏东坡的《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引导粗略解读,并引导学生看苏东坡是如何评价徐凝的诗的。
四、补充学习李白的其它几首诗大幕相继出示《秋浦歌》、《夜宿山寺》,导读。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李白的诗歌;(2)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3)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2)学会欣赏李白诗歌的美,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白诗歌中的豪放与激情,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2)了解李白追求自由、崇尚个性的精神风貌;(3)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2)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教学难点:(1)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2)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手法;(3)将李白诗歌的精神内涵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李白的诗歌;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案例分析法: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其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李白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预习李白的诗歌,了解其生平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李白诗歌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的魅力;(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李白诗歌,激发学生对李白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李白的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
3. 课堂讲解:(1)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李白的文学成就;(2)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如豪放、奔放、想象丰富等;(3)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
4. 案例分析:(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李白诗歌进行深入分析;(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情感内涵;(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走近李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李白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声名远播,也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为了更好地教授李白的作品,本文设计了一节群文阅读课,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李白及其作品,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段简短的李白介绍或者李白的名句展示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李白的浓厚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引用李白的名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来导入课堂话题。
【呈现】在呈现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李白的诗歌作品,同时也可选择一些与李白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李白的创作成果。
此外,教师还可选择适当的名著或者名家评析,选段进行解读,加深学生对于李白的了解。
【发现】在发现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在阅读李白诗歌时发现其中的美、深意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例如,可以选择李白的《将进酒》,让学生一起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并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生追求进行对比。
【理解】在理解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李白的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例如,选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让学生感受诗中的奔腾激流、山水壮美,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象的表达。
【运用】在运用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写作、演讲或表演的方式来运用李白的作品。
例如,学生可以选择一首李白的诗歌,进行朗诵演绎,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的体验和感受,写一篇李白式的作文。
【反思】在反思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李白作品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进行反思和总结。
【延伸】在延伸环节中,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进一步阅读李白的其他作品或者与李白相关的名著、研究成果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创作、写作等方式来延伸他们对李白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表达。
【总结】通过这节群文阅读课,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李白及其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并激发学生对于李白及其他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走近 xx》教课方案走近 xx一、入:同学,我中国是歌的王国。
在歌王国的星空中,出了多多优秀的大人。
你都知道哪些人?:同学知道的真多!是呀!多多的人,就像星空的星星。
作歌王国的后代,我要认识我的祖先,认识我有名的人。
今日,我就一同走近歌王国中那最绚丽的一星星⋯⋯(播放件:——古欣:走近李白):今日,我上一堂古欣。
是(抬手表示)——生:()走近李白。
:你认识李白?通外料,你李白有哪些认识呢?你。
生:李白,他是仙。
他一世作好多,他是701年出生。
:李白是仙,作好多,我后代留下多少歌呢?九百多首。
李白不是仙,他有一个仙呢!是什么仙?生:(众口一词)酒仙。
:有一个仙,是酒仙。
李白既是仙,又是酒仙,(板:李白是仙)王老称——(抬手表示板)是什么?生:李白是仙。
: xx 是仙,此怎呢?(出示灯片)二、故事引::我来看看他同代的一位人圣杜甫是怎么价李白的。
(出示杜甫《中八仙》):杜甫在他《中八仙》中是写的:“李白斗酒百篇,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首写的是么一个故事⋯⋯想听故事?:唐玄宗李隆基携他的妃妃到沉香亭畔去牡丹花。
到了沉香亭畔,亭子下边坐着一排、两排、三排⋯⋯好几排的工,也就是在的演奏家、歌唱家。
李隆基和他的妃落座,下边的演奏家、歌唱家就演奏起美的曲子。
曲子响起,李隆基就手:“停!停!停!老的曲子我不想听了,今日朕高!李年(李年是当有名的),去翰林院把李太白我来,叫李太白我的妃作几首新。
”李年得了皇帝的令,那叫圣旨,是否是啊?:李年急赶忙忙赶到翰林院,李白的同事。
同事:“李太白到街上饮酒去了。
”李年只得又赶到街上,一家酒店。
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大声吟唱。
李年一听,李白在上边。
跑到上边一看,李白已喝得酩酊烂醉。
李年上去李白:“李学士,学士,快!皇上有!”李白醉眼朦开一看,是李年,把手一:“你走!你走!皇上我也不去,我是酒中仙!” 皇上叫李年李白,就必定要到李白。
李年只得叫人把李白扶到上,把李白到了中,到了李隆基的眼前。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课前三分钟:被《诗韵悠悠》中的古诗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背的古诗全部来自于咱们的《诗韵悠悠》,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目录,数一数李白的诗共有几首?生:8首。
师:是啊,一共有八首,这说明李白的诗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的,李白不仅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唐朝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诗坛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大家对李白了解多少呢?学生说出通过查阅资料对李白的了解。
(幻灯片出示相应的李白的图片)师:那今天咱们就通过学习《诗韵悠悠》中的古诗去近距离的了解一下李白,走近李白,去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个人,去读读李白的诗。
二、通过古诗了解李白(一)学习《静夜思》出示《静夜思》的古诗配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指名有感情地读古诗)请同学们思考从这首古诗里能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生:思念家乡的人、喜欢看月亮的人……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两句诗,知道李白思念家乡。
结合教师意境的语言渲染“寂静的夜晚,望着那一轮皓月,李白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从而得出李白常年漂泊在外,是一位行者。
(二)学习《赠汪伦》师:请同学们读这首古诗,思考通过这首古诗你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呢?生:能读出他和汪伦的感情非常深,是好朋友。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通过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来的。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很深也不及汪伦对李白的感情深,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岸十里桃花,一叶孤舟,正当李白独自踏上离别的路时,岸上传来汪伦的歌声,此时李白非诚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结:李白喜交友(三)学习《月下独酌》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读诗《月下独酌》,看看李白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由读古诗)生:李白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生:通过独酌两字看出李白是独自一人在喝酒,比较孤独师:那请同学们再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理解李白态度的转变。
有一开始的孤独转变为邀请月亮和自己的影子作伴,以月为伴以影为友,一轮明月,一壶酒,好不自在。
1 / 9《走近xx》教学设计走近xx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在诗歌王国的灿烂星空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伟大诗人。
你们都知道哪些诗人?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呀!这许许多多的诗人,就像星空灿烂的星星。
作为诗歌王国的后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先人,了解我们著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诗歌王国中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播放课件:课题——古诗欣赏:走近李白)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古诗欣赏课。
课题是(抬手示意)——生:(齐读)走近李白。
师:你了解李白吗?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说。
生:李白,他是诗仙。
他一生作诗很多,他是701年出生。
师:李白是诗仙,作诗很多,给我们后人留下多少诗歌呢?九百多首。
李白不仅是诗仙,他还有一个仙呢!是什么仙?生:(异口同声)酒仙。
师:还有一个仙,是酒仙。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板书:李白是仙)王老师简称——(抬手示意板书)是什么?生:李白是仙。
师:xx是仙,此话怎讲呢?(出示灯片)二、故事引题:师:我们来看看他同代的一位诗人诗圣杜甫是怎么评价李白的。
(出示杜甫《饮中八仙》)师:杜甫在他《饮中八仙》中是这样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写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想听故事吗?2 / 9师: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携他的爱妃杨贵妃到沉香亭畔去赏牡丹花。
到了沉香亭畔,亭子下面坐着一排、两排、三排……好几排的乐工,也就是现在的演奏家、歌唱家。
李隆基和他的爱妃刚刚落座,下面的演奏家、歌唱家就演奏起优美的曲子。
这曲子刚刚响起,李隆基就摆摆手说:“停!停!停!老的曲子我不想听了,今天朕高兴!李龟年(李龟年是当时著名的乐师),去翰林院把李太白给我请来,叫李太白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诗。
”李龟年得了皇帝的令,那叫圣旨,是不是啊?师:李龟年急急忙忙赶到翰林院,问李白的同事。
同事说:“李太白到街上喝酒去了。
”李龟年只得又赶到街上,经过一家酒店。
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高声吟唱。
李龟年一听,李白在上面。
跑到上面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李龟年上去摇摇李白:“李学士,学士,快!皇上有请!”李白醉眼朦胧睁开一看,是李龟年,把手一挥:“你走!你走!皇上请我也不去,我是酒中仙!”这皇上叫李龟年请李白,就一定要请到李白。
李龟年只得叫人把李白扶到马上,把李白驮到了宫中,带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李白还没有醒来,李隆基亲自过来,给李白灌了醒酒汤。
李白醒过来一看,李隆基对他说:“爱卿,李学士,今天朕高兴,给我爱妃作几首新词。
”李白醒过来第一句就是:“拿酒来!”李隆基说:“你不刚喝酒吗?”李白说:“我是斗酒诗百篇!”李隆基没办法,又叫人给李白喝了三杯酒。
李白喝了酒,提笔写了《清平调》,是赞美杨贵妃的诗篇。
根据这个故事,杜甫就写了这首诗。
我们一起把它朗读一遍。
生:“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三、欣赏《望xx瀑布》师:诗仙写的诗,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今天就走进李白的诗篇。
好不好?生:好!师:先看第一首。
(出示:《望庐山瀑布》)3 / 9师:听王老师朗诵一下:《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谁想吟诵吟诵?你来。
(生诵《望庐山瀑布》)师:我看到了一个小李白。
请坐,谁还想吟诵吟诵?(生齐诵《望庐山瀑布》)师:这首诗我们学过了,谁能来说说它的意思?师:这首诗写出了庐山瀑布的什么特点?(雄伟、壮观、长)师: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把瀑布的特点写得这么突出的?生:夸张师:你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生:我认为那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流直下”写得好。
因为那个“飞流”既能写出瀑布来势汹涌,“直下”写出了山特别的险峻。
师:你欣赏“飞流直下”,还有人欣赏它后面的吗?生:我欣赏那个“三千尺”。
师:欣赏它什么?生:这句中,李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板书:夸张)师:李白的夸张是怎样的夸张呢?“飞流直下三千尺”(举手示意),这叫什么夸张呢?用一个词来形容它。
生:极度的夸张。
师: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生:极度的夸张。
师:这不是一般的夸张,而是极度的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什么叫诗仙!(板书:极度)师:极度的夸张,这就是诗仙的风格。
看看下面的诗句,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李白的诗篇写得与众不同呢?4 / 9生:“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什么地方不同?生:他把庐山的瀑布比作银河来写,一般的诗人是做不到的。
师:银河,从天上落到了人间!你想得到吗?生:我想不到。
师:你想不到,我也想不到。
(笑声)这样的想象——(板书:想象)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只有谁想得到?生:xx。
师:诗仙!请在“想象”之前添两个字。
李白的诗中,是怎样的想象呢?生:丰富的想象。
师:丰富的想象,一般人还能够做到,不能成仙。
生:夸张的想象。
师:夸张就是夸张,不能说是夸张的想象。
你说。
生:超凡的想象。
师:超凡的想象,哎,超越凡人。
你认为是什么想象?生:出人意料的想象。
师:两个字,出人意料是几个字?生:四个字。
师:也可以。
但没有达到我要求的两个字。
你来说。
生:大胆的想象。
师:大胆的想象。
还有不同的说法吗?超凡的,大胆的,诗仙的想象都是……你说,说错了,表扬!(笑声中,师将话5 / 9筒凑近一个学生的嘴边。
)师:超凡的想象,脱俗的想象。
就用你们的吧!你们说的好就用你们的吧!我本来想好一个词,你们知道吗?生:不知道。
师:神奇的想象。
既然你们说超凡,我就用超凡。
(板书:超凡)师:超凡的想象,才叫诗仙呐!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生:就是“遥看瀑布挂前川”。
师:好在哪儿?生:我觉得那个“挂”用得好。
一般的诗人想不到把瀑布用“挂”来写。
师:把瀑布挂在悬崖峭壁上,这也是——生:这也是李白作为诗仙的一个奇妙的想象。
师:让我看看你的眼睛。
(笑声)你是什么眼?慧眼噢!有智慧的眼睛才能看见那个“挂”,把瀑布挂起来啦!又是超凡的!师:李白诗歌当“超凡想象”,“极度夸张”,给我们以丰富的美感,宛如仙境。
谁来把这首诗诵一诵?让我也来到这样的仙境之中。
(播放音乐)师:看你的眼睛炯炯有神的,你来诵。
师:你的嗓子真好听,已经把我带到了半空中了。
(笑声)你来朗诵。
(生齐诵)师:自从李白在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之后,后来的诗人来到庐山,看到了那壮丽的瀑布,都想吟诗一首,但想到李白的诗写得太好了,太妙了,于是只能摇头作罢,不写了吧,写了出丑了吧。
宋朝一位大诗人——苏东坡,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去庐山游玩,也看到了庐山的美景,看到了那壮观的6 / 9瀑布,于是也想吟诗一首,但一想到李白的诗,他不敢作了。
于是就写下了赞美李白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
”师:(诵)《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上帝派遣银河从天上垂落到人间;“古来唯有谪仙词”,自古以来,只有李白从天上……谪仙,就是仙人被贬到了人间,他是天上的仙人被贬到人间,才写出这样绝妙的诗篇。
同学们也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
四、欣赏《夜宿xx》师:李白,后人称他为诗仙。
作为诗仙,一首诗是不能看出他的风格的。
我们再看几首李白的诗歌,看是不是有仙人之风?(播放音乐,出示《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师:《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谁来诵师:最后一句?生:“恐惊天上人”。
(生诵)师:到了宋朝了。
(笑)古典的韵味该怎么读出来呢?古色古香,怎么出来呢?你知道吗?试一试好不好啊?(生诵)师:你认为怎么读才能把古典的韵味读出来呢?生:读得像古代人一样。
师:像古代人一样?慢一点儿,缓一点儿,悠扬一点儿。
你来。
(生诵)师:这首诗,你特别欣赏哪一句?生“手可摘星辰”,还有“恐惊天上人”,“星辰”应该就是天上的星星,“天上人”就是天上的神仙。
他在写诗的时候,不是写得很现实,而是有点儿朦朦胧胧的感觉,耐人寻味。
师:让我看你的眼睛,不仅是慧眼,而且是火眼金睛!像俺老孙的一样。
(笑声)朦朦胧胧,宛如仙境,把你的右手伸出来,告诉我你的手摘过什么?7 / 9师:树上的假星星!我还以为是李白再世了呢!只有诗仙李白才能想到他的手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啊!诗仙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那天上的仙人仿佛就在他的左边、在他的右边、在他的头顶之上。
李白已经到了一种仙境啊!这就叫诗仙!这首诗有味道吧!你品品看。
自己诵一诵,我给你们来点儿音乐,好不好?吟一吟,把这个味道吟出来。
(播放古筝音乐,生自由练习诵读。
)师:谁来诵一诵?这一次,把奖励的机会送给你吧——我的“火眼金睛”,你来诵。
师:最后一句,味道出来了。
(夸张地高叫)“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笑声)能这样诵吗?你夸张了一下,实际上读得已经不错了。
(诵)“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谁来?师:能读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想当年孙老师上六年级的时候,读得比你们差多了。
李白的诗就是宛如仙境,就是具有超凡的想象,又极度的夸张。
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我们再来看一首。
五、欣赏《xx》(师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师:一首诗,有它的诗眼。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呢?你说。
生:愁。
师:愁啊,你怎么能看到李白的愁呢?他内心的愁怎么能让我们看到呢?他是怎么写的呢?生:我是从那个“白发三千丈”,还有那个后面的“何处得秋霜”中看到的。
他那个“白发三千丈”是很夸张的一个句子,这首诗是在他晚年的时候作的。
我觉得他那时候一定有很多的忧愁,就写到头上的白发特别得花白。
师:头发花白了,“白发三千丈”原来是因为内心的忧愁,像这般长啊!对着镜子照一照,不8 / 9知那明亮的镜子里,什么时候我的满头青丝变成了满头白发?(有生举手)你有话说?师:我知道你说的不是实话,说的是幽默的话,你们可不能当真,他是调侃一下,(笑)他是太热了,冷一冷!(笑)即使是诗仙,也有忧愁啊!但是诗仙的愁不像我们常人的愁,写得悲悲切切、凄凄惨惨,而且写得那么豪放,那么夸张,那么洒脱,那么飘逸。
一起来诵一诵:白发三千丈——起!(生诵)师:你看到过谁的xx有三千丈?生:没有。
师:只有谁能看到?生:xx。
师:因为xx是——生:诗仙!师:只有仙人的眼中、心中,才能看到那么长的白发啊!同学们,李白作为一位诗仙,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九百多首诗。
在他的身上,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出示)话说有一次李白去浙江的湖州游玩,在一家酒楼上独自饮酒,酒醉之后,又一人高声歌唱,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在一般人的眼里,把李白当做疯子了。
这时,湖州司马经过此地,问道:“酒楼高歌者是谁?”李白听了之后,回答他:“青莲居士谪仙人。
”“青莲居士”是他的号,“谪仙”是贺知章给他的美称。
李白也曾经得到过唐玄宗的召见,但是召见到宫里干嘛呢?就是写几首诗赠送给他的爱妃杨贵妃,以博得他爱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