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方案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257.64 KB
- 文档页数:2
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分析摘要: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基础工程,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速率相对较快,各地区高层建筑建设需求相对较高,而桩基础是直接影响高层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量的重要子工程项目,此部分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情况较为复杂,不仅整体工程量相对较大,而且施工作业步骤繁多,作为影响高层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基础结构,桩基础施工技术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
为保证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工作人员在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时,可灵活运用以下相关技术。
本文就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技术引言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长,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施工技术应用广泛,但仍存在些许问题以待解决。
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应深入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对此,本文通过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善施工技术的措施。
1高层建筑桩基础相关内容1.1桩基础技术概述桩基础是一种应用时间较久且具备较强承载性能的建筑基础形式,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其中“桩”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建筑物全部或部分荷载传递至地基土,属于一种传力构件,具有较强的刚度和抗弯性能,其横截面尺寸明显低于本身的长度;桩基础主要由埋设于地基中的大量桩以及承台构成。
桩基础的作用在于将荷载传递至地下深处的土层中,能够满足建筑地基对承载力与沉降的要求,是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重点。
可供选择的桩基础施工技术类型繁多,应结合工程实际合理选择,具体包括预制桩、灌注桩等。
1.2桩基础的技术分类1.2.1振动沉桩施工技术振动沉桩的施工技术,就是通过电机的纵向振动,使地基上的土层变得更致密。
电机的永久振动直接作用于基础土,可以实现预期的结果。
在工程实践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桩头上设置一个固定的振动器,通过振动器的振荡把桩体插入到地基的土壤中,引起土体的收缩和变形。
在振动沉桩施工工艺中,最重要的是,先使用小间距轻锤法,然后持续敲打,直到达到预定的深度。
建筑结构桩基础分析一、桩基础的定义桩基础是指将桩(通常是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嵌入地下作为支撑建筑物的基础形式。
桩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地基处理方式,它通过加固土层的方式来承担建筑物的荷载,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桩基础通常被应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 土质松软或不均匀的地基条件下,需要通过桩基础来承担建筑荷载;2. 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桩基础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3. 地下水位较高或者需要承受水平荷载时,桩基础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抗浮托能力。
桩基础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按照不同的依据可以分成以下几种:1. 按材料分: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2. 按成孔方法分:主要有钻孔灌注桩、钻孔钢管桩、灌注桩等;3. 按桩身形状分:主要有圆形桩、方形桩、椭圆形桩等;4. 按照桩端承载形式分:主要有摩擦桩、端承桩等。
不同类型的桩基础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环境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
桩基础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它需要考虑到地基的承载能力、建筑物的荷载特性、地下水位、土层情况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1. 桩基数量和排列方式: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来确定桩基的数量和排列方式,通常采用的是等分布或者不等分布的方式。
2. 地基承载能力:设计师需要通过地质勘测分析地基土层的物理力学特性,来计算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确定桩基的承载能力和深度。
3. 荷载传递与桩基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师需要考虑桩基和建筑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确保桩基能够有效地传递建筑物的荷载,并将荷载合理地分散到各个桩基上。
4. 桩基的抗侧移能力和抗拉弯扭能力:在设计桩基础时,还需要考虑地震荷载、侧移荷载和风荷载等外部作用下,桩基的抗侧移能力和抗拉弯扭能力,以确保建筑物在外部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桩基础的施工是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关键。
桩基础的施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包括地基处理、桩基础配置和施工设备的调试等工作。
建筑结构桩基础分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桩基础作为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承载元件,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对桩基础的分析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桩基础的分析进行详细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桩基础在建筑结构中的作用。
一、桩基础的概念桩基础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将桩(通常为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打入土体中,通过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或桩与土体之间的粘结力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深层地基中。
桩基础能够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提供较大荷载承载能力,因此在软弱地基或者需要承受大荷载的建筑结构中被广泛应用。
二、桩基础的分类根据桩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不同,桩基础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常见的桩基础类型包括:1. 摩擦桩:主要通过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2. 立桩:通过将桩嵌入坚硬的土层或岩石中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3. 钻孔灌注桩:通过在地面上先打孔,然后灌注混凝土形成桩体,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4. 钻井灌注桩:类似于钻孔灌注桩,但是在桩体下设计的辅助设备,能够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
根据桩基础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系形式,桩基础还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
例如:端承桩(通过桩与深层土体的端承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和摩擦桩(通过桩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来承受建筑物的荷载)等。
三、桩基础的分析桩基础的分析是指在确定建筑物所受荷载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桩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确定桩基础的合理数量、布局和尺寸。
具体分析桩基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土体的力学性质:例如土体的承载力、变形模量、土层的厚度、含水量等;2. 桩的特性:包括桩的截面尺寸、材质和长度等;3. 建筑物的荷载:包括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弯矩等。
在实际工程中,桩基础的分析主要依靠地基勘察资料、土层工程试验和桩基动力触探试验等手段来进行。
通过这些手段获得的数据,可以确定土体的力学性质,并为桩基础的合理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关于桩基设计的分析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对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分析入手,阐述了在jccad中如何正确按规范要求布桩,指出了几种优化桩基设计的方法,对桩的选型做了简述,总结了承台、联系梁、承台梁、筏板的计算应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 桩基;设计;分析abstract: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ile foundation vertical bearing capacity,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how to correctly cloth pil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s requirements in jccad, points out several optimization pile foundation design method, discuss briefly its selection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needing attention of cap, link beam, beam, raft calculation.key words :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alyze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桩基工程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在深刻理解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概念设计,选择合适的桩型,优化桩的布置方式,正确合理的使用计算软件,使上部结构荷载直接、有效、分散的传递到土中,统筹兼顾,从各方面使之合理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
1 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计算与jccad中荷载的选择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1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1.1.1 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k≤r;1.1.2 偏心竖向力作用下除满足1.1.3 还应满足nk≤1.2r(2)1.2 地震作用效应和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nek ≤1.25r;在上述条件下桩顶荷载值是逐渐增大的,同时桩的承载力也是逐渐增大的,设计中必须同时满足以上条件。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摘要:当前,高层建筑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高层建筑对基础和桩基施工的要求较高,不同地区和地形条件应采用相应的施工工艺。
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桩基;施工技术在基础施工中,需要设置桩,桩基是指由各种钢筋混凝土桩、钢桩、基础和承台共同构成的整体。
从当前建筑实际应用来看,桩被广泛用作基础构件。
在施工过程中,许多新型桩型和技术得以应用。
同时,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检测方法也在快速发展。
本文主要以桩基为研究对象,对设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期望通过本研究为桩基设计的改进和发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1.桩基检测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意义桩基是高层建筑的基础,是主要的承重部分,对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桩基存在质量问题,将影响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依据桩基施工特点和性能指标做好桩基检测工作,系统检查和分析其成孔质量、承载力和完整性,以确保其建筑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建筑质量标准,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2.当前高层建筑桩基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2.1基于动力学的钻孔灌注桩基础结构施工处理技术钻孔灌注桩基础结构的动力基础处理主要需要钻机的良好控制。
一方面,需确保钻机位置的准确定位;另一方面,钻井过程中应注意转速的调整,井眼直径应根据钻机的强度进行控制。
当孔底深度达到设计标准时,应注意钻机的减速,孔深应由钻机的重力和功率精确控制。
2.2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钻掘机与人工施工相结合,既能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又能保证开挖深度满足要求,从而使桩基埋深更加准确。
同时,桩孔的调整不需要使用泥浆,所以施工过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太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环保的。
在应用该技术时,对所选用的钻井设备有很高的要求,要求钻井设备通过压力分层锚对螺栓施加均匀、平稳的应力,以达到分散施工压力的效果,使钻井工作更加高效,保护孔壁,最终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目的。
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析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也随着突飞猛进。
建筑的高度逐渐增多,并且对于建筑结构稳定性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在基础结构的建设中又以桩基础的应用最为广泛。
因此本文对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进行探析。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析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china’s urba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speed also with the advance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height of the building increases gradually, and for building structural stability also had more strict requirements, an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of the pile foundation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so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pile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analysis.keywords: construction pile ; basic civi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sis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桩基础工程桩基础工程是由基桩和连接在桩顶部的承台共同构成的一种常用的建筑基础形式,按照桩端支承情况可以分为低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两类,前者是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地面和土体直接接触,而后者则是桩身的上半部露出地面承台的底部位于地面以上;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前者是利用锤击、静压、振动或者水冲沉入等方法将基桩打入土中,而后者则是在施工现场就地钻孔,然后在孔中设置钢筋笼再灌注混凝土形成基桩。
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摘要:高层建筑由于高度大,基础深的特点,施工往往比较困难。
基础的建设作为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保障,也日益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本文深入探讨了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及桩基的概念及相关的处理技术和施工技术,以期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现阶段,我国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桩基础施工,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大致将其分为预制桩、灌注桩两种。
在实际的高层建筑桩基础施工中,倘若采用的是预制桩,可利用锤击、静压、振动打入等多种方法进行具体操作;而灌注桩则需要在桩基部位开设桩孔,可分别采用钻孔、冲孔、挖孔等多种方式,同时在其内部增设钢筋笼、注入混凝土,待混凝土材料固结到设计强度后成桩。
对于桩型、施工工艺的选择,应综合考虑项目施工的环境条件、土层情况、结构荷载等因素,以保证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桩基础施工前,应做好现场踏勘工作,做好技术准备与资源准备工作,以保证打桩施工的顺利进行。
桩基础施工前的一般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的踏勘在施工前,应对桩基施工的现场进行全面踏勘,以便为编制施工方案提供必要的资料,也为机械选择、成桩工艺的确定及成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现场踏勘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查阅地质勘察报告,了解施工现场成桩深度范围内土层的分布情况、形成年代以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2)查明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气候及其它自然条件。
(3)了解施工现场区域内人为和自然地质现象,地震、溶岩、矿岩、古塘、暗滨以及地下构筑物、障碍物等。
(4)了解施工现场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及其变化情况。
(5)了解沉桩区域附近地下管线(煤气管、上水管、下水管、电缆线等)的分布及距离、埋置深度、使用年限、管径大小、结构情况等。
(6)了解邻近建筑物的位置、距离、结构性质、现状以及目前使用情况。
桩基础设计在建筑结构中的重要性及要点分析摘要:建筑安全是建设工程的根本,各高层建筑能够直立主要取决于显示坚固基础施工效果的基础支撑[1]。
桩基整体性好,承载力高,沉降量少,布局灵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结构设计。
尤其在高层建筑中应用更为普遍。
随着功能和形状的复杂性,为了使结构设计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结构程序安全,还需要经济实惠。
关键词: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要点分析引言社会各界,尤其是与建筑相关的各界,都特别重视桩基的施工和设计,尤其是桩基的设计,以确保高层建筑的更高稳定性。
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项目总成本,节约成本。
基于此,以下对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1桩基础的应用价值探讨在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使桩基础能够得到合理应用,则需要了解其应用价值。
具体表现为:1)注重对桩基础应用,有利于提高工程基础结构稳定性,降低现代工程施工风险,避免影响施工作业计划实施效果;2)深入思考桩基础应用,能够为岩土工程发展方面提供支持,且能使工程实践中的结构稳定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3)关注桩基础应用,也能满足工程高效施工要求,减少其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工程基础结构安全应用水平。
2桩基础设计方案中的问题2.1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桩基设计及其问题的研究是建筑业长期以来的发展重点,由于建筑结构体系的完善,相关人士也不断增加对桩基理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了各种新的桩基设计概念。
但是从现实角度来看,桩基理论和实际应用出现了偏差大、相互隔绝的情况,无法实现桩基设计理论的实践。
要改变这种现象,设计师必须将特定工程的结构形式、上部荷载和工程的地质条件相结合,对详细的方案进行优化,然后决定最终方案。
如果施工时需要进一步修整设计,设计工作将与实际施工不符。
这反映了桩基设计方案的综合性、科学性和重要性,对桩基设计进行第二次修改必须降低施工效率,出现返工现象,影响正常施工进度,提高成本。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探讨张雪歆发表时间:2018-03-08T10:27:20.86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作者:张雪歆[导读] 在设计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时,设计人员需要将基础结构部分的设计工作做好,借助优质的基础设计工作来提升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
黑龙江东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摘要:在设计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时,设计人员需要将基础结构部分的设计工作做好,借助优质的基础设计工作来提升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
如果建筑结构之中的基础本分存在问题,那么建筑安全隐患就会在建筑结构中形成。
一些基础部位的设计工作常会被设计人员忽视,最终导致比较微小的问题逐渐被扩大化。
因此在当前的房屋设计环节之中,设计人员会相对地加大对基础结构部位的重视力度。
关键词:房屋结构设计;基础设计;设计方法房屋结构设计工作属于复杂化程度极高的设计项目,设计人员不仅仅需要确保建筑主体结构的完整性,同时还需要对局部设计优化,在设计环节必须要将整体结构设计与局部设计两种设计工作结合开展。
而完善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一项必要前提就是做好基础部位的设计工作,针对不同的建筑基础结构部位,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设计者可以遵照一定的设计原则,完成建筑基础部分的设计任务。
从各个基础部位来将房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有效提升。
本文对用于基础设计环节的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1 基础部位设计原则房屋结构设计主要是指房屋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
由于房屋结构受到的重力恒载以及竖向静力等力的作用,其上部结构主要为其在这种受力状态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房屋的静态荷载一般呈垂直传递,地震作用是恰恰和静载作用相反。
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全面和系统的工作,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以确保遵循四个基本原则:“整体上抓大放下、设置多道防线、刚柔相济协调、打通重要关节”。
在此基础上做好反馈工作,对建筑的具体情形具体分析,不断提高设计水平,这有这样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工程桩基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概况某某工程项目位于某某地,总建筑面积xxx平方米,总投资xxx亿元,项目包括xxx等若干建筑。
由于地基条件较差,需要进行桩基工程以保证整体建筑的安全稳定。
本方案旨在制定合理的桩基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二、地质勘察报告分析1.地质信息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该地区为松散地层,表土为砾石淤泥,软弱地层深厚。
地下水位较浅,约在1.5米深处。
因此,整个场地地基条件薄弱,需要进行加固处理。
2.地基承载力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地基勘察报告,地基承载力较低,不足以支撑整个建筑的重量。
有必要进行桩基工程的加固处理,以增加地基承载力,确保整个建筑的安全。
三、桩基类型选择1.承台桩由于场地地基条件较差,为加强地基承载力,采用承台桩作为主要桩基类型。
承台桩是一种在端部开放的钻孔灌注桩,通过灌浆方式形成承台形状的桩基。
该类型桩基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可以提供较高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2.锚杆桩在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我们将使用锚杆桩来加强桩基与地下水的连续性。
锚杆桩是一种通过在土层中灌注水泥浆形成的锚杆,可以加强土体的稳定性,适用于灌注桩无法达到的深层处。
四、桩基施工流程1.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桩基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并建立施工作业面。
同时,还需进行现场勘察,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2.桩基钻孔根据设计要求,对桩基的钻孔进行标志和定位,开展钻孔工作。
采用钻孔机进行钻孔作业,钻孔深度和直径按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3.钻孔清洁和检查钻孔完成后,进行清洁工作,确保孔内无杂物。
同时对孔深进行检查,确保孔深符合要求。
4.灌浆加固钻孔清洁完成后,进行灌浆加固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灌浆物质,将灌浆物质注入孔内,进行加固处理。
5.桩基成型灌浆加固完成后,进行桩基成型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桩基成型,确保桩基的牢固和稳定。
6.质量检查桩基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桩基的质量和成型情况,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Building & Science︱68︱2017年1期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探微夏慧媛重庆同乘工程咨询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 400023摘要: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种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的提升,也要求工程项目的质量得到较好的控制,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基层构成部分,基础结构的施工建设需要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
基于此,文章结合工作经验,对建筑结构中的桩基础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探微。
关键词:桩基拙;设计;注意事项中图分类号:TU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1-0068-01前言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结构施工中,桩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其虽然能够具备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和价值,却同时也要针对设计过程中的各个要点内容进行重点把关,切实提升设计的水平,避免在设计方案中出现任何的弊端和矛盾。
1 桩基础概述桩基础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基础结构类型,这种桩基础的应用方式和类型是比较多的,具体到我国建筑工程项目中,根据其不同的基础结构构建需求,相应的桩基础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应用特点。
从桩基础的应用功能上来看,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横向受荷桩、受压桩、锚桩以及抗拔桩等几种类型,这些基本类型在不同建筑工程项目中均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而从桩基础结构的传力方面来看,其又可以细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两种基本类型;对于桩基础的具体施工处理流程来看,其又可以通过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方式进行处理;结合桩基础在施工中所用材料的不同,又可以细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桩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本类型;从桩基础的应用结果上来看,又可以分为挤土桩、部分挤土桩以及非挤土桩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桩基础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基础结构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充分分析,恰当选择设计。
2 桩基础的适用条件对于桩基础设计工作来说,为了提升其设计的可靠性,必须要首先明确桩基础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在哪些区域能够发挥出较强的作用效果,进而才能够结合当地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进行恰当设置。
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方案探析
发表时间:2020-01-08T13:08:53.1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0期作者:黄清
[导读]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14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
桩基础作为整体建筑工程项目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其方案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建筑本身的质量。
加上我国桩基础应用技术不断发展与优化,桩基础技术已经形成其独特的设计方式与结构模式。
这种趋势下,桩基础设计方案已经冲破传统建筑环境的约束,其稳定性、安全性等得到很大提升。
桩基础技术的提高对于建筑物本身应用效益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就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方案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桩基础;设计方案
引言
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层出不穷,各种建筑雨后春笋般崛起。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将越来越多,其安全性也纳入了人们的考虑范围,并且成为主要关注点。
建筑的稳固性是建筑工程的根本,而每一栋高楼的支撑靠的都是桩基础,桩基础对于建筑工程影响十分重大。
由于高层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上都很复杂,不仅需要施工方案经济合理,还需要在桩基础的设计上科学化、优质化。
1桩基础的相关概述
1.1桩基础的概念
桩基与承台构成了整个桩基础,承台处在桩顶端区域,结合承台所处区域,可将桩基础划分为低承台与高承台的桩基础。
低承台桩基础是承台地面与土接触,桩身埋在土中的一种桩基础。
高承台桩基础主要是指承台底部处于地上面,桩身上半部分裸露出地面的一类桩基础。
一般来讲,建筑工程在施工时,主要选用低承台桩基础,主要被广泛的应用到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之中。
1.2基础的基本特点
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普遍应用的桩基类型都是钢筋混凝土和钢管结构。
钢管结构可以很好的满足固体承载力,例如,石头和沙子等,由于其不会造成过度的不均匀沉降而使得建筑产生大面积的倾斜情况,因此,若是产生一些比较小的倾斜,也能够将其合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有着很好的稳定性,其还具有非常大的抗倾覆能力以及水平方向分散力,可以使地震和风力所在水平面所造成的变形得以平衡,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确保其实现抗压效果。
由于其一部分是埋置于土体当中,所以有着很好的稳定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防止楼层产生沉陷以及倾斜。
1.3根据施工方式
施工方式具有差异,可以将桩基分成混凝土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
预制桩需要在事先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各种形式的桩,之后利用打桩机将其打进基底,这种桩基通常被用于土层较软的地区或施工较容易打进的土层。
而灌注桩需要事先绑扎好钢筋笼,按照相关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钻孔,达到一定深度时,放进钢筋笼,再浇灌混凝土[2]。
二者的各有其优缺点,如预制桩桩身强度高,施工方便,现场工期短,经济效益好,不存在缩颈,夹泥等质量问题,但不能穿透硬夹层,桩径、桩长、单桩承载力可调范围小。
而灌注桩的承载力大,适应能力强,受力相对稳定,抗压又抗拔,但施工时间较长,工艺复杂,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和扰民现象。
2在建筑施工时对桩基础的设计
2.1根据现场情况
为了提高桩基础的作用效果,也为了提高其价值,在建筑结构中,对于桩基础的设计要提前对相应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和特点和基础结构处理的需求,进行桩基础的设计。
充分考虑土壤的成分、地质的构造和周边环境,在设计桩基础的时候结合相应要素。
例如,在进行一个6层的砖混结构建筑时,勘察结果土壤是不均匀黏土层,在地质分析后发现需要运用到桩基础,但是周围居民区又比较密集,这个时候就可选用人工挖孔桩而不是钻孔灌注桩,这样既不会给周围居民造成噪音影响,而且施工方便,成本低廉。
2.2明确建设需求
建筑工程项目中基础结构的作用就是承担建筑物上部传来的荷载,这也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
因此在桩基础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对建筑整体建设需要明确,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设计工作。
承载力方面一定要和预期标准相符,不能让建筑物出现沉降、倾斜等。
为了明确建筑物整体建设需求,就要对相关力学知识深入了解,加上建筑物桩基础各种作用力的产生,并且作用力的大小是由上部结构决定的,因此要从力学角度开展分析,同时进行计算,当完成这些时所设计出的方案才能更加合理、科学,桩基础建设的可靠性才能提高。
建设需求的明确是最能够贴合建筑工程实际桩基础设计的。
2.3设定好桩的规格
对桩基础规格进行确定,这是桩基础设计的主要部分,通常需要根据相应的指标对其合理确定,在这当中主要就是结构长度和横截面积等,以此来确保桩基础结构的质量符合要求。
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对结构自身标准进行明确,对于不同区域的基础标准合理分析,比如,埋深需要符合要求之后才可以进行计算,这样才能够将桩基础设计工作完成。
2.4做好平面布置
在桩基础的设计中,整个桩基础结构不止需要对相应规格进行规定,还要掌控整个平面布置状况。
桩基础平面布置上,重心和相应距离是保证整个基础机构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把握好能够使建筑物的承载力得到加强。
目前在实际应用中,网格状里的梅花形和矩形的桩平面布置方式效果比较好,不等距排列方式也比较理想。
但是具体设计方案还是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分析好基础结构特点和需求后,进行合理的设计。
2.5桩土复合性方案
在应用桩技术设计方案时,要满足相关工作的要求,对于建筑物产生沉降问题和超载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同时有效处理相关问题,将
对规范性方案的处理工作有效落实,这就要考虑到沉降值的变化状态,对于各种数值进行有效地处理,让该数值能够满足系数简化处理在使用过程中的要求。
该工作过程中,可以转换垂直桩土的平面,转变成同性平面,在分析建筑物沉降时,可以对群桩荷载作用展开分析,做好计算工作的合理简化。
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单桩基础和等效复合桩基之间存在的差异性非常明显,这种状态下,就要对同等效果的模型和计算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工作中,要研究平面结构的属性。
使用过程中,模拟形式和规范标准会有所差异,这就需要考虑桩土分担荷载的比例关系,而分担荷载的比例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这时就要对复杂性的计算流程进行简化,建立总体设计概念,以此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6验算承载力
桩基础的主要作用就是确保建筑的承载力稳定,所以在这当中就需要强化对桩基础承载力的合理计算,以此来确保结构的稳定。
并且设计人员还需要确保设计思维的敏捷,对结构设计需求合理控制,使得承载力能够和相关要求相符合,并且还需要确保桩基础在应用方面比较可靠。
在完成验算之后对最终的设计方案进行确定,确保在实施当中能够顺利完成。
在这当中,需要确保参数的准确性,其中建孔底沉渣小于100mm,桩身垂直度小于1%,桩径偏差小于50mm,同时安扎后桩位偏差满足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规范。
结语
由于桩基础的设计较多,也就对相关设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要重点分析建筑工程中基础结构的要求,同时与基础结构的特点相结合,进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案,才能全面合理的规划布置,才能提高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达到预期效果。
文章对于桩基础设计方案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桩基础设计方案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性的参考内容。
参考文献
[1]崔晶晶.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周刊,2018(022):80-81.
[2]邢增涯.建筑结构中桩基础设计简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