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3
东南大学人事处校人字〔2011〕20号东南大学2011年晋升教师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结果公示各校区,各院、系、所,各处、室、直属单位,各学术业务单位:东南大学2011年晋升教师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已经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审定,现予公示。
名单如下:副教授(副研究员)(72人)学科岗(70人)建筑学院陈晓扬王海卉张彧谭瑛唐芃机械工程学院刘磊毕可东彭倚天(副研究员)能源与环境学院梁财宋敏(副研究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蒋卫祥(副研究员)马慧锋(副研究员)蒋雁翔(副研究员)徐琴珍李芹严蘋蘋万长胜(副研究员)康维(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王浩(副研究员)黄娟李德智洪俊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樊兆雯王学香聂萌数学系张东峰杨明吴昊自动化学院盖绍彦(副研究员)柴琳(副研究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柏礼李伟吴桦崇志宏董永强(副研究员)软件学院姚莉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罗守华孙剑飞(副研究员)刘宏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丽萍人文学院王俊龙书芹经济管理学院李四杰岳书敬孙虹吴芃邵军电气工程学院张建忠王蓓蓓高丙团外国语学院胡永辉吴未未化学化工学院丁收年何曼魏瑞平张一卫叶琼(副研究员)交通学院王昊廖鹏张永季彦婕陈先华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张磊(副研究员)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波王慧青(副研究员)张涛(副研究员)艺术学院赵天为季欣法学院李煜兴黄喆重大科技项目岗(2人)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超(副研究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杨非(副研究员)公示期为2011年6月7日—2011年6月13日。
联系电话:83792621,联系人:人事处师资科吴凌尧二〇一一年六月七日主题词:抄报:抄送:东南大学人事处2011年6月7日印发。
东南大学教务处
校机教〔2012〕108号
关于公布“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立项的通知
各院(系)、学生会、学生科协:
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过教务处、团委组织专家网上初审、学生现场答辩,确定立项125项(项目信息一览表见附件1)。
目前已完成项目任务书的填写和审核工作,现将立项结果予以公布。
项目研究经费将分阶段拨至项目所在学院,请按相关规定合理使用。
请相关院(系)及项目指导老师督促并指导学生及时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按时进行阶段性检查和结题验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每半年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阶段性检查表见附件2),时间定为五月份和十一月份,由学院组织实施。
请各院(系)组织专家认真做好检查工作。
附件1: 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信息一览表
附件2:东南大学“国家级、省级、基于教师科研的大学生SRTP 项目”阶段检查表
二〇一二年九月六日
主题词:国家级2012 立项通知
抄送:校团委、学生处、科技处、档案馆
东南大学教务处2012年9月6日印发
附件1:
附件2:
东南大学“国家级、省级、基于教师科研的大学生SRTP项目”
阶段检查表
院系名称:项目编号:
注:表头及第一、第二栏由学生负责人填写,第三栏、第四栏由教师填写。
检查小组组长签字
院系章(复印无效)
年月日。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比条例(试行)一、参评基本条件1、凡在《东南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内取得正式学籍、完成注册并符合下列申请条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
硕博连读研究生、本科直博研究生、本硕连读研究生按《东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申请。
2、参评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参评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4、参评者须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5、参评者须已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优良,其中硕士生的学位课规格化成绩位于所在年级前15%,博士生平均成绩在75分以上。
参加中期考核者必须考核通过。
科研成果显著。
6、如不符合第5条要求,但在道德风尚、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发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等某一方面表现特别优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请国家奖学金(以下荣誉或成果需在研究生在读期间以东南大学为署名单位获得):(1)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具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服务社会、自立自强的实际行动,在本校、本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全国性荣誉称号。
(2)在科学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
博士生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学术论文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科研成果(含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硕士生在SCI、SSCI、A&HCI源刊上正式发表论文(申请者为第一作者)或获得部省级二等奖及以上科研成果(含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
(3)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参加国际或全国性学科竞赛(由学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认定)获得一等奖的第1获奖人、获得特等奖的第1和第2获奖人。
二、评比方法由学院评审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比:学习成绩、科研情况、品行得分(操行等级、团体活动)三部分形成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高低排序进行评比,博士生跨年级排序评比,硕士生按年级排序评比。
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独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庞超明,张亚梅,梅建平,张萍,韩雪芹(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土木工程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1189)摘要:针对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的特点,立足于实验教学的基础性、系统性和层次性,强调综合性和创新性,创新性的构建了土木工程材料专业的独立实验教学体系,单独设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制备、性能测试、材料分析技术、专业方向综合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验课程,并在教学中逐次推进,实现了实验教学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材料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源于问题,始于实践[1]。
实验是理论课程抽象知识的具体化,是理论的延伸,是理论再实践的深化。
实验是所有工学和理学科技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手段。
实验不同于理论,往往理论是美好的,实践时却经常因某个细节而造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相符,而某些细节经过研究探索,可能会促进理论的发展。
因此,对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和理论显得更相辅相成。
土木工程材料属于传统材料,属于典型的应用型科学,更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典型代表,其大量的科学理论首先来源于实际经验的总结,来源于实验规律的总结和提升。
1实验教学的分析良好的实验教学是促进并实现“工学并举”的重要手段。
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动手,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问题和结果,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我校郑家茂校长指出:相对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更有利于突出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突出知、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帮助学生取得创新成果并得到全面综合发展[1]。
如何通过实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呢●基金项目:东南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3071),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及视频资源的建设。
东南大学教务处
校机教〔2012〕108号
关于公布“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立项的通知
各院(系)、学生会、学生科协:
201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过教务处、团委组织专家网上初审、学生现场答辩,确定立项125项(项目信息一览表见附件1)。
目前已完成项目任务书的填写和审核工作,现将立项结果予以公布。
项目研究经费将分阶段拨至项目所在学院,请按相关规定合理使用。
请相关院(系)及项目指导老师督促并指导学生及时开展项目研究工作,按时进行阶段性检查和结题验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每半年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阶段性检查表见附件2),时间定为五月份和十一月份,由学院组织实施。
请各院(系)组织专家认真做好检查工作。
附件1: 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信息一览表
附件2:东南大学“国家级、省级、基于教师科研的大学生SRTP 项目”阶段检查表
二〇一二年九月六日
主题词:国家级2012 立项通知
抄送:校团委、学生处、科技处、档案馆
东南大学教务处 2012年9月6日印发
附件1:
附件2:
东南大学“国家级、省级、基于教师科研的大学生SRTP项目”
阶段检查表
注:表头及第一、第二栏由学生负责人填写,第三栏、第四栏由教师填写。
检查小组组长签字
院系章(复印无效)
年月日。
东南大学2017年拟录取本科直博生名单姓名录取院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导师毕业单位徐涵建筑学院081300建筑学张彤华中科技大学吴超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陈云飞东北农业大学梁晋豪机械工程学院080200机械工程殷国栋南京理工大学何忠励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段钰锋华东理工大学牟新竹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陈振乾中国矿业大学郭昊坤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肖睿东南大学岳修鹏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张亚平江苏大学王鑫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陈振乾南京师范大学耿新泽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段钰锋中国矿业大学王晨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张小松西南交通大学王贺能源与环境学院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陈永平(兼)东南大学白曦能源与环境学院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梁彩华南京师范大学杜浩然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仲兆平东南大学沈舒婷能源与环境学院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吕锡武中国矿业大学周晨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2电路与系统孟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闫瑞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崔铁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郑司斗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洪伟电子科技大学刘睿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朱晓维西南交通大学贺陈锴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徐金平东南大学于佳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陈继新东南大学郑冲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黄永明重庆大学胡健飞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丁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杨博涵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张在琛电子科技大学陈国骏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宋铁成东南大学李治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陈明西南交通大学孙昆阳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黄永明电子科技大学任其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郑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孙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赵春明东南大学葛灵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张华东南大学周新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3900网络空间安全胡爱群东南大学宗国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83900网络空间安全黄杰东南大学严鑫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舒赣平合肥工业大学丁润民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范圣刚东南大学严仕凯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080300光学工程李青华东理工大学秦妍妍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1物理电子学张彤南京理工大学叶晓凯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1物理电子学孙小菡海南大学杨阔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080901物理电子学王著元东南大学王旭平数学系070100数学孙志忠东南大学李春露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达飞鹏东南大学王子峣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魏海坤东南大学赵冰雅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张亚四川大学孙悦雯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孙长银山东大学曲梅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田玉平山东大学王乐自动化学院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余星火安徽大学张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舒华忠苏州大学陈石开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芮勇(兼)东南大学毛广玮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083100生物医学工程吕晓迎徐州医科大学潘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缪昌文东南大学蔡名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沈宝龙东南大学陆晋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缪昌文东南大学陈宸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蒋金洋河海大学孙雨亭经济管理学院020200应用经济学胡汉辉东南大学梁艺馨经济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赵林度东南大学郑璐经济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李东东南大学杨森经济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王海燕东南大学李旭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陆于平安徽大学沈璐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窦晓波河海大学刘必扬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赵剑锋东南大学马子文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黄学良西南交通大学姓名录取院系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导师毕业单位尹德扬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郑建勇河海大学李东森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高赐威合肥工业大学戴蔚莺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徐青山四川大学丁逸行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徐青山合肥工业大学姚云婷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高赐威南昌大学钱程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吴在军郑州大学姚帅电气工程学院080800电气工程顾伟南京师范大学孟祥钰化学化工学院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孙岳明东华大学安佩景化学化工学院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孙柏旺东南大学李魁魁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蔡国军吉林大学吴林玉交通学院081401岩土工程缪林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鹏交通学院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万水长安大学陈津怡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李铁柱长安大学李欣然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王炜山东大学王宇轩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刘攀中南大学刘雍翡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王昊东南大学易紫薇交通学院082300交通运输工程冉斌哈尔滨工业大学姜飞公共卫生学院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沈孝兵东南大学孟祥盼医学院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居胜红东南大学矣咏燃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尤肖虎东南大学巩鑫瑞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高西奇东南大学宋浩川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尤肖虎东南大学王茜学习科学中心0831Z2生物医学工程(学习科学)邓慧华西北师范大学。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奖学金评比办法(修订)
根据东南大学研究生手册有关文件规定,按照“培养和造就高层次、高质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要求,制定以下办法作为我院研究生奖学金评比的主要依据
一、基本条件
1、在籍在册全日制的研究生(定向、委培研究生除外)本人提出申请,参评
硕士研究生在读时间不得超过2.5年,参评博士研究生在读时间不得超过4年(硕博连读生、直博生在读时间不得超过5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对象不受此限)。
2、原则上在学制内的博士生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和硕士二、三年级同学
中评比,已取得攻读博士资格的同学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
3、受校纪处分者,从被查出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加奖学金评比
4、申请者须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分,无不及格科目
5、原则上每位研究生在一学年内只能获得一次奖学金
6、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同学不可再申报其他奖学金
7、再次参与评奖的研究生只能提交前次获奖时间后的文章和科研成果
8、申请研究生的所有文章和科研成果必须第一署名单位是东南大学
二、评比方法
由学院评审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评比:学习成绩、科研情况、品行得分(操行等级、团体活动)三部分形成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高低排序进行评比,博士生跨年级排序评比,硕士生按年级排序评比。
1.学习成绩:
以规格化成绩为准。
2.科研得分:
I.发表论文:
1)除《Science》《Nature》上申请者署名单位为东南大学外,申请者
的所有论文必须第一署名单位为东南大学。
2)论文署名为第一作者,SCI源刊刊出计8分(影响因子大于等于3
的计16分);EI源刊刊出计5分;其他的国内核心刊物和一般国
际学术刊物计2分。
3)国际会议论文集正式出版的论文参照本条第(2)款规定计分。
4)除《Science》《Nature》外,博士生参评的论文必须署名为第一作
者,且以正式刊出为准。
5)第一作者为指导老师(或协助指导老师),硕士生为第二作者的论
文参照参照本条第(2)款规定减半计分。
6)硕士生参评论文一般以正式刊出为准,如已被SCI、EI源刊录用但
尚未正式刊出,可提供录用佐证材料(国内刊物提供录用函及版面
费发票复印件;国外刊物提供录用状态网页截图打印件等材料),
经导师签字认可后,由学院评审委员会审核后参照本条第(2)款
规定计分。
7)《Science》《Nature》上发表论文,第一作者50分,第二作者30
分,第三作者15分,且有录用证明即可参评。
8)以上条款规定之外的其余论文一律不计分。
II.发明专利:
1)公开专利,在学生中排名第一的计3分,第二的计1.5分。
2)授权专利,在学生中排名第一的计6分,第二的计3分。
3)在学生中排名第三及之后者不计分。
4)已获奖的作为申报依据的公开专利转为授权专利,再次参评可加算
补差,学生中排名第一的补3分,学生中排名第二的补1.5分。
5)国际专利计分按本条第(1)、(2)款分值的2倍计算。
III.其他:
1)研究生在读期间,正式出版的本专业著作由申请者本人撰写五万字
以上,并在著作中以东南大学研究生身份出现的,计8分。
2)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证书上有署
名的学生计16分;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以上,证书上
有署名的学生计8分。
3)研究生在读期间,以东南大学学生身份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特等奖者计16分,获一等奖者计8分,
获二等奖者5分,获三等奖者2分。
3.品行得分
I.操行等级分:
由学院按照研究生手册相关内容进行考核,综合评价分甲、乙、丙三个等级,分数分别按照10分、8分、6分。
II.团体活动分:
依据申报者组织或参与团体活动情况,由所在班级学生干部民主评定,结合学院考察得出分数,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3分。
4、总分算法
Ⅰ、二年级硕士研究生综合得分=规格化成绩+ 科研得分+品行得分
Ⅱ、三年级硕士研究生综合得分=科研得分+品行得分
Ⅲ、博士研究生综合得分=规格化成绩×30%+ 科研得分×60%+品行得分×10%
5、对有特殊要求的奖学金,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评定
本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生办公室
201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