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山西中考物理总复习微专题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505.50 KB
- 文档页数:8
2018中考物理:实验题目复习要点力学是很多物理版块的基础,很多题目都需要考生通过力学的公式或者原理解决问题,小编将2018年中考物理,力学部分核心考点及习题技巧整理如下:1.常考的密度测量(1)、液体的密度测量一般步骤A、先用天平测出被测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1;B、把烧杯中的液体往量筒内倒一些,并测出其体积V;C、再用天平测出烧杯中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2;D、则被测液体的密度:ρ液=(m1-m2)/V。
特别注意:若用天平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往烧杯中倒入一些待测液体,并测出烧杯与待测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测其体积,因烧杯上会沾有一部分液体,造成所测的体积偏小,密度值偏大。
(2)、固体密度的一般测量步骤A、先用天平测出待测固体的质量m;B、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测出其体积V1;C、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并测出水与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D、则被测固体的密度:ρ固=m/V2-V1特别注意:对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密度测量时,应在第三步的“用细线系住待测物体放入量筒的水中”后面加上“用细铁棒把待测物体压入水中”2.天平使用中的几种特殊情况(1)、砝码磨损,则测量值偏大;砝码生锈,则测量值偏小;(2)、游码没有归零,则测量值偏大;(3)、天平没有调节平衡,指针偏右时:则测量值偏小;指针偏左时,则测量值偏大。
3.天平使用技巧(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
(2)、拨: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位置平衡。
a、调节原则是:左偏右移、右偏左移。
b、判断横梁平衡的方法:指针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线上;指针运动时,看它在分度盘中央线两端摆动幅度是否一样。
(4)、测: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向天平右盘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原则:先大后小)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
中考实验专题复习测量物质的密度【知识梳理】1.如何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盐水)的密度?2.你认为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会考察哪些重要知识?同学们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如何避免出现这些错误?【体验】1、中国80后小伙杨光硕利用电商平台,把家乡的土鸡蛋推向全国市场。
土鸡蛋比普通鸡蛋营养价值高,那么土鸡蛋的密度是不是也比普通鸡蛋大呢?小梦从网上购买了家乡的土鸡蛋,与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测量土鸡蛋的密度。
他们找来一架天平和一盒砝码,但缺少量筒,于是又找来一个烧杯、胶头滴管和一些水。
他们利用这些仪器测量土鸡蛋的密度,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实验。
(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调节天平的,观察到指针指在,表示横梁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一颗土鸡蛋的质量m0。
(2)如图所示,设计测土鸡蛋体积的步骤如下: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的位置作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②把土鸡蛋轻轻放在装有水的杯中,倒出超过标记处的水,并用胶头滴管使烧杯中的水面恰好到标记处,再用天平测量此时烧杯、水和土鸡蛋的总质量m2;(3)土鸡蛋的密度表达式是ρ=(用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水)。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发现土鸡蛋有一定吸水性,则所测量的密度值将(填“偏大”或“偏小”)。
本题中测体积的方法是2、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g,酱油的密度为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教学实验名称 实验一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密度的原理。
2、 了解比重瓶法测密度的特点。
3、 掌握比重瓶的用法。
4、 掌握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物体的密度V m =ρ,m 为物体质量,V 为物体体积。
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密度有以下三种方法:1、对于形状规则物体 根据Vm =ρ,m 可通过物理天平直接测量出来,V 可用长度测量仪器测量相关长度,然后计算出体积。
再将m 、V 带入密度公式,求得密度。
2、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密度。
① 测固体(铜环)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为排液浮gV F ρ=。
如果将固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称衡,得到的质量分别为1m 、2m ,则水铜水铜铜水浮ρρρρρρ21121112121m m m m m m gV g m g m g m gV g m g m F -=⇒-=⇒⎭⎬⎫=-=⇒-=② 测液体(盐水)的密度将物体(铜环)分别放在空气、水和待测液体(盐水)中,测出其质量分别为1m 、2m 和x m ,同理可得水盐盐铜水铜ρρρρρρ21111211m m m m m m m m m m x x --=⇒⎪⎪⎭⎪⎪⎬⎫-=-=③ 测石蜡的密度石蜡密度 水石ρρ1''2m m m V m -== m ---------石蜡在空气中的质量'1m --------石蜡和铜环都放在水中时称得的二者质量'2m --------石蜡在空气中,铜环放在水中时称得二者质量3、用比重瓶法测定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①测液体的密度 水ρρ010m m m m x x --=。
0m --------空比重瓶的质量x m ---------盛满待测液体时比重瓶的质量1m ---------盛满与待测液体同温度的纯水的比重瓶的质量② .固体颗粒的密度为水ρρ21m m m m -+=。
实验六、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实验原理】:ρ=m/v【实验器材】:量筒、天平、待测物体或液体、细线、水、烧杯等【固体的密度】:固体的质量可直接用天平称得,外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然后,根据密度定义求得密度。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的水的体积V1;③把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④算出石块的体积V=V2-V1;⑤利用公式ρ=m/v算出石块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1)先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2)然后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液体,并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3)再称出容器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两者之差就是量筒内液体的质量,(4)再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1-m2;④利用公式ρ=m/v算出盐水的密度。
【考点方向】:体积的测量量筒: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1)量筒上的单位一般是ml,1ml=1cm3(2)量筒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①选:选择量程与分度值适当的量筒;②放:把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③测:若量筒内的液体内有气泡,可轻轻摇动,让气泡释放出来;④读: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中部相平,即要与凸液面(如水银)的顶部或凹液面的底部(如水)相平。
天平的使用1、使用天平时,先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估测物体质量;再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为什么?因为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只有天平处于水平平衡是,两边受到的力才相等,物体和砝码的质量才相等。
2、调节天平时应先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时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中央红线处,或指针在中央红线左右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左偏右调)3、称量过程中要用镊子夹取砝码,左物右码,先大后小,最后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水平平衡。
4、读数=砝码读数+游码读数;5、如果砝码缺了一角,所测物体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大。
初中物理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物质密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2.学习测量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技巧;3.掌握利用密度测量方法判断物质性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物质的密度指的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密度=质量÷体积。
在实验中,我们利用比重瓶来测量物质的密度。
比重瓶是由一个封闭的玻璃瓶和一个螺旋塞组成,螺旋塞上有一个细的玻璃管。
当将比重瓶放入待测液体中,液体会进入玻璃管中,直到液面在玻璃管的最高点,此时比重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就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密度=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玻璃管容积。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比重瓶2.待测的液体3.数字天平4.量筒5.密度表四、实验步骤1.清洗比重瓶,并确保瓶内外干净无水迹;2.用数字天平称取比重瓶的质量,记录质量数值;3.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记录液体的体积;4.将比重瓶浸入液体中,等待稳定后读取比重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5.用数字天平称取比重瓶和液体的质量,记录数值;6.用公式计算液体的密度,并将结果与密度表中的数值进行对比。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假设待测液体为水,实验数据如下:比重瓶质量:30g待测液体体积:50ml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20mm比重瓶和液体总质量:80g根据实验原理,可以计算出水的密度如下:玻璃管容积 = 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 20mm = 20cm³水的质量=比重瓶和液体总质量-比重瓶质量=80g-30g=50g水的密度 = 水的质量÷ 玻璃管容积= 50g ÷ 20cm³ = 2.5g/cm³根据密度表,水的密度为1g/cm³,与实验结果相差较大。
六、实验讨论和误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密度表比较可知,测量结果与密度表中的数值相差较大。
主要误差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操作不准确:在测量比重瓶内外液面高度差时,读数不准确或者操作不精细;2.比重瓶的质量不稳定:比重瓶可能还未完全干燥或表面有残留物,导致测量质量不准确;3.待测液体存在杂质:待测液体中可能存在溶解物质或悬浮颗粒,导致测量密度不准确;4.密度表误差:密度表中的数值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八年级物理密度实验步骤
八年级物理密度实验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实验,通常用来帮助学
生理解密度的概念。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密度实验步骤:
1. 准备材料,需要的材料包括一个容器(例如烧杯或者瓶子)、水、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例如金属块、塑料块、木块等)和一个
天平。
2. 测量物体的质量,首先,使用天平测量每个物体的质量。
确
保记录下每个物体的质量,并使用适当的单位(通常是克)进行标记。
3. 测量物体的体积,然后,使用容器装满一定量的水,并记录
下水的初始体积。
接下来,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入容器中,记录下水
的最终体积。
通过减去初始体积,得到物体的体积。
4. 计算密度,最后,使用密度的定义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
算出每个物体的密度。
确保使用适当的单位(通常是克/立方厘米或
者克/毫升)进行标记。
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该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安全,并且要小心操作天平和容器,以避免意外发生。
同时,老师或者实验指导者应该对实验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希望这些步骤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行八年级物理密度实验。
000微专题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分值:65分 建议时间:70分钟)专题概述测密度实验是山西中考的必考题,以常规测量方法为主;近年来更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案的评估、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特殊方法测密度等,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这方面题目的训练。
方法指导一、实验原理ρ=m V二、测量方法:(一)有天平、量筒1.质量用天平测量(1)固体质量直接测量;(2)液体质量借助烧杯测量2.体积用量筒测量(规则的可用刻度尺)(1)液体体积的测量方法①利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
②利用某种容器(如杯子),通过测量容器装满水的质量,利用公式V =m 水ρ水计算瓶子容积,从而间接测量容器装满其他液体的体积。
(2)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①规则固体的体积可以直接利用刻度尺测量其体积。
②利用量筒,通过“排水法”间接测量可沉入水中固体的体积。
三、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常见的特殊物质的密度测量有: ①吸水性固态物质密度测量:在准确测得其质量后,可采用“水浸法”使测量物质在充分浸润后再无法吸水,然后利用排水法测得其体积; ②易溶性固态物质密度测量:可改变量筒或烧杯中的液体成分,这种液体应具备和测量物质不相溶的特点,如盐块溶于水,但在饱和盐溶液中不溶解,所以量筒中可采用此液体来测体积。
特别是粗略测量时,可以在量筒中倒入细沙子等作为“液体”进行体积的测量; ③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密度的测量:一般采用“重坠法”或“针压法”进行测量;④不易与液体接触的固体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密度的测量:在测量时可直接用量筒测量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的体积,测量体积时要注意将量筒中的小颗粒(或粉末状)物质尽量压实并抹平,以减小测量误差。
四、特殊方法测量密度(一)有天平,无量筒1.测液体密度,可在一小空瓶先后分别倒满水和待测液体,用V 水=V 液测出液体体积,从而测出液体密度。
2.测固体密度,可将烧杯中装入水,并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 1,然后将固体浸没在水中,在液面处标记,取出固体,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再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 2,则V 液=V 加水=m 2-m 1ρ水,从而求出ρ固。
(二)有量筒,无天平有量筒、无天平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先往量筒里加一定体积的水,记下体积V 1,然后把小烧杯放进量筒内,记下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V 2,再把小石块放在量筒中的小烧杯内,记下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V 3,最后把小石块取出,用细线拴着,使它单独沉在量筒底部,记下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V 4,表达式ρ石=(V 3-V 2)ρ水V 4-V 1。
专项训练类型1 常规的密度测量1.(7分)(2017黔东南州)小明同学在“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度线的位置,发现如图甲所示情况。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2)天平调节平衡后,小明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他的实验操作有两点错误,请你帮他找出:①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②实验过程中调节了平衡螺母。
(3)小明纠正错误后,测得矿石的质量如图丙所示,体积如图丁所示。
则该物体的质量是77.4g ,密度是3.87×103kg/m 3。
(4)若他先测矿石的体积,再测矿石的质量,那么用这种方法测得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原因是将矿石从水中取出时会附着水,而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大,根据ρ=m V可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2.(6分)(2017辽阳)小刚学习了“探究物质密度”以后,来到实验室测量糖水的密度。
(1)小刚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使天平平衡;(2)将质量为32 g 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取适量的白糖倒入烧杯中,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乙所示,白糖的质量是17g ;(3)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白糖倒入量筒中,待白糖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糖水的体积是50cm 3,配制糖水的密度是1.14×103kg/m 3。
3.(5分)(2017太原三模)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小明首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 g ;取适量牛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 ,小强认为小明的方案存在一定的误差,于是她找来了量程为50 mL 的一支注射器如图丙所示,再利用天平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用排尽了空气的注射器,先吸入体积为V 1的牛奶,用天平测出注射器和牛奶的质量m 1;第二,再吸入一些牛奶,读出此时注射器内牛奶体积为V 2,用天平测出此时注射器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 2,请你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测得的牛奶的质量m =32,密度ρ=1.07g/cm 3,这个值比真实值偏大; (2)小强测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m 2-m 1V 2-V 1(用步骤中的字母表达),注射器代量筒的优点是可以放在天平上测量。
(导学号 65484135)4.(6分)(2016山西百校联考四)小明兑换了10枚“航天纪念币”,为了测量一枚硬币的密度,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 1;B. 把10枚硬币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水对应面的刻度值V 2;C. 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的10枚硬币的质量m ;D. 计算出硬币的密度ρ。
(1)你认为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CABD(填字母序号)。
硬币密度的表达式:ρ硬币=m V 2-V 1。
(2)步骤中“适量的水”的含义是水要浸没硬币且硬币放入后不能超过量筒的量程。
(3)图甲是小明在称量过程中的一部分操作,图中错误的操作是用手拿砝码(或硬币放到天平右盘)(写出一点即可)。
(4)改正操作错误后重新测量,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
则实验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8×103kg/m 3。
(5)若该硬币磨损后,它的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6分)(2017苏州)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 为 27 g 。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 mL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 为10cm 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2.7g/cm 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烧杯中盐水的密度。
增加的步骤是: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浸没于盐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
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mg -F mg ρ或mg -F gV 或ρgV -F gV(选用所测物理符号表示)。
类型二 特殊方法测物质密度6.(4分)(2017临汾模拟)某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147.6g 。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其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60cm 3。
(3)在图乙步骤C 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的密度值偏小(选填“大”或“小”)。
7.(4分)(2017山西百校联考三)新型的金属材料在军事、航天航空、3D 打印等高端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明从爸爸的研究所里获取一块新型金属材料,他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测量这块金属材料的密度,找到的器材有:一只大的玻璃杯,一只小的玻璃杯(能放入大玻璃杯中),足够多的质量为m 和密度为ρ的小钢珠,油性记号笔,足量的水,并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①在大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把金属块放入小玻璃杯中,再把小玻璃杯放入大玻璃杯的水中且处于漂浮状态,在此时水面的位置做好标记;②把金属块取出,在小玻璃杯中不断放入小钢珠,直到水面重新到步骤①的标记处,数出此时小钢珠的数目为N 1;③把小玻璃杯取出,把金属块直接放入大玻璃杯水中,在水面位置用记号笔做好标记; ④把金属块取出,把小钢珠不断放入水中,直到水面重新到步骤③的标记处,数出此时小钢珠的数目为N 2。
(1)请根据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写出这个实心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ρ金属=N 1N 2ρ。
(2)此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有: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时,金属块上会沾有一些水,使测量的金属块体积偏大。
如果再添加一个实验器材,改进这个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
请写出添加的实验器材和改进的实验过程。
添加的器材:量筒实验过程: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体积V 1,然后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中,记录体积V 28.(4分)(2017福建)如图所示,小丽利用天平、玻璃杯、体积为20cm 3的金属块、细线等器材测量蜂蜜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调节横梁平衡;(2)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蜂蜜如图甲所示,用天平称出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m 0,其示数如图乙所示,m 0=122.4g ;(3)将金属块浸没在蜂蜜中,金属块不接触玻璃杯并保持静止,且蜂蜜无溢出,如图丙所示。
天平平衡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为m =150.4g ,则蜂蜜密度ρ=1.4g/cm 3;(4)小明用天平测出同种蜂蜜和玻璃杯的总质量后,将浓稠粘滞的蜂蜜沿量筒壁缓缓倒入量筒内测量体积,再用天平测出剩余蜂蜜和玻璃杯总质量。
对比小丽的测量方法,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
(导学号 65484136)9.(5分)(2017山西百校联考二)小明想要知道豆浆的密度大小,于是他进行了如下操作:(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他应该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 0。
(3)把豆浆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 1,则倒入烧杯中的豆浆质量为m 1-m 0(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4)将烧杯中的豆浆全部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 ,由此得知豆浆的密度ρ=m 1-m 0V(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5)实验过程中,若只有天平、烧杯和水,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测量豆浆密度的实验,要求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计算豆浆密度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