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和北极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37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青岛)读图“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航线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优势是()A. 沿线经过的国家更多B. 一年中通行时间更长C. 缩短了距离,节省了能源D. 沿途看到的景观更丰富(2)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路线,一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①②③④是()A. 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 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C. 朝鲜海峡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D. 朝鲜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答案】(1)C(2)A【解析】【分析】(1)北极东北航道,和北极西北航道统称为北极航道。
从海上运输效率的角度,北极航道较传统航线可减少12至15天航程,所以航海界也把北极航道称为“黄金水道”。
北极航道一旦开通,世界海上运输格局将发生较大改变。
中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将大大拉近。
北极航线的开通,将最大限度地缩短航程,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企业经营效益。
(2)读图可知,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路线,一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①是台湾海峡,②是马六甲海峡,③是苏伊士运河,④是直布罗陀海峡,故A正确。
【点评】北极航线和主要海峡。
2.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目前中国在南极的考察站有: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新建的中国南极泰山站和在建的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泰山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作用是()A. 防寒保暖B. 防积雪融水进入C. 防强紫外线辐射D. 防大风积雪掩理(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A. 开发南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B. 作为游客旅游观光的休息区域C. 体验南极地区酷寒的气候特点D. 利用独特的环境进行科学实验【答案】(1)D(2)D【解析】【分析】(1)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
两极地区重点知识:注意:靠近极圈并在极圈之外的纬线,一般为60°驯鹿: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冬季迁往偏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夏季迁往北冰洋沿岸的苔原带.北极点处海水深2000多米,常年为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浮冰面积占北冰洋总面积的2/3以上.1、中国科学家前往北极黄河站考察时间什么时候最为适宜?为什么?时间:每年的7、8月份左右原因:有极昼现象;7月、8月为北极暖季2、中国为什么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北极科考?中国大陆受北极地区气候影响北极地区有公共的资源属于全人类,中国有责任、也具备能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北极地区自然资源有需求北极地区是科学研究领域的理想场所3、为什么说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洲之间的空中捷径?球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以大圆劣弧为最短.欧洲、亚洲和北美洲靠近北极地区,其大圆都经过北极附近,所以北极上空是连接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空中通道的捷径。
4、北极航线: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
下图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D )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2)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上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B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南极地区南极大陆:像一只巨大的“蝌蚪”,头部顶着印度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依次为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尾巴靠近的土地是南美洲1、分析南极比北极地区更冷的原因。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天气、大气透明度、地形、洋流、海陆分布、地面反射、人类活动等)A、南极比北极极夜时间长,太阳辐射相对较弱。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昼长、地势、天气、大气状况)B、南极洲是高原大陆,海拔较高,气温更低。
(平均比北极高2350米,单这一因素就可多降温12℃多)C、南极周围是势力强烈的西风漂流,绕极环流(寒流),不利于低纬度热量向高纬度输送(北极有北大西洋暖流输送热量)D、南极为陆地而北极为海洋,陆地比热容小,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E、南极终年冰雪覆盖,冰层厚反射率强,吸收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2、分析出南极洲气候特征为酷寒、干燥、烈风原因。
热点06 极地旅游【热点解读】地表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区域都是冰天雪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南极和北极就如同异域星球一样陌生。
这里蕴藏着许多世界之最,还有环绕地球的冰冻森林。
冰雪的冻结与消融,主宰并塑造着这里的一切。
北纬60度以北的地球表面聚合着北半球人迹罕至的土地,常年不化的积雪冻土和世世代代守护在此的原住民。
南极,地球上最后的处女地,需要人类来探索,也意味着人类探索的一种极限。
它们远离世界金融中心,却又是全球地理政治的敏感地区;无论是地球温室效应对极地冰层的威胁,还是全球化战略在疆域争端的冲突,关于极地的讨论是牵动地球共同未来的热点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全球最神秘的地方,极地渐成旅游热门,冰雪皑皑的世界让人神往。
极地游,唤醒了现代人心中已然固封的浪漫情怀,也让人们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涤荡,但它在满足个体追求新奇、探索未知的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悖论。
极地旅游涉及的主要考点:经纬网定位、地球的运动、大洲和大洋、南极和北极的自然环境【限时检测】一、选择题近几年“极地游”逐渐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
下图为“北极地区略图”,完成1-3题。
1.北极地区旅游通常选择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为起点,图中字母A,B,C 代表的大洲依次为()A.北美洲、亚洲、欧洲B.欧洲、亚洲、北美洲C.亚洲、北美洲、欧洲D.亚洲、欧洲、北美洲2.去极地旅游7、8 月份最好,以下选项错误的是()A.此时为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B.可以看到美丽的极光现象C.此时北极地区处于极夜时期D.北极地区处于极昼时期,游览时间长3.下列属于北极地区代表动物的是()A.B.C.D.【答案】1.D 2.C 3.B【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B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欧洲,C是与亚洲隔太平洋相望的北美洲,故选D。
2.去北极地区选择在7、8两个月最好,因为此季节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是北极地区的暖季,又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游览的时间长,还能看到极光现象,故选C。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常州)关于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A. 均有太阳直射现象B. 北极地区是“白色沙漠“C. 南极地区海拔不高D. 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答案】D【解析】【分析】两极地区均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极地区终年积雪,有“白色沙漠”之称。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
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
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
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的储量相当可观。
北冰洋战略地位突出,有不少重要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
故选:D【点评】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
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
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
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考查极地的气候、海拔和资源。
2.下列比较适合北冰洋通航的月份是是()A. 1月B. 2月C. 8月D. 12月【答案】 C【解析】【分析】1、2、12月气温低,北冰洋处于冰封状态,通航难度大。
8月为夏季,大量冰层融化,通航相对容易。
【点评】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冬季全部结冰,每年的7,8,9三个月为北极的暖季,冰川融化。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北京时间2018年1月31日晚发生了月全食现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欣赏到了美轮美奂的“蓝月亮”景观。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食现象证明了()A.地球的大小B.地球自转方向C.地球的形状D.地球表面地貌(2)该季节()A.正值南极地区的极昼期B.地中海沿岸的游客正享受阳光沙滩C.正值印度半岛的多雨期D.撒哈拉沙漠的森林正一片葱绿茂盛【答案】(1)C(2)A【解析】【分析】(1)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月食现象能够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C。
北极和南极冰盖变化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北极和南极冰盖的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冰盖是指覆盖在北极和南极大陆上的巨大冰层,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各种观测和研究手段,对北极和南极冰盖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北极冰盖的变化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据卫星观测数据显示,北极冰盖的范围和厚度在过去几十年里明显减少。
根据国际北极冰盖观测组织的数据,北极冰盖的面积在近40年里平均每年减少约5.46%。
这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
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人类活动导致了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效应的增强,进而引起了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升高。
升高的气温导致北极冰盖的融化加速,从而使其面积不断缩小。
其次,南极冰盖的变化趋势也备受关注。
南极冰盖是全球最大的冰盖,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南极冰盖也面临着加速消失的威胁。
根据国际南极冰盖研究组织的数据,过去几十年里,南极冰盖的面积在持续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海洋温度上升导致的冰架崩溃和冰盖融化所致。
气候变化导致了南极地区海洋的变暖,使得冰架面临更多的融化和破坏,进而导致冰盖的减少。
除了面积的变化,北极和南极冰盖的厚度也在减少。
科学家通过使用卫星测高技术,可以精确测量冰盖的厚度。
研究发现,北极冰盖的厚度减少主要是由于海冰的消失和冰盖的融化所致。
南极冰盖的厚度减少也与海洋温度的上升以及冰架的破坏有关。
北极和南极冰盖的减少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冰盖的减少导致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威胁。
根据国际气候变化专家的预测,如果北极和南极冰盖以当前速度继续融化,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海平面有可能上升2-3米,这将导致沿海城市面临更大的洪水风险。
其次,冰盖的减少也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北极地区的冰盖融化导致栖息在该地区的动植物面临栖息地丧失和生存的困境。
南极地区的冰盖减少可能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北极和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的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北极和南极两极地区的冰川融化速度不断加快,给地球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北极和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呢?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气候变暖使得大气温度上升,导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大气温度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
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形成一个类似温室的效应,吸收和射出地球表面的辐射热量,造成地球温度上升。
二、太阳辐射强度增加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也是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加快的一个原因。
太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来源,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冰川的熔化速度。
近年来,太阳辐射强度出现了一些波动,一些研究表明,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北极和南极地冰融化的加速。
三、海洋环流和海冰融化海洋环流和海冰融化也对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速度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规模的海洋环流系统会移动水和空气,影响到冰川融化的速度。
海洋环流的变化会导致暖水向北极地区流动,加速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
另外,海冰的融化也会影响到冰川的稳定性,加快冰川的融化速度。
四、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也可能是导致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加快的一个原因。
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影响到地球形状和地壳运动,从而影响到北极和南极地区的冰川稳定性。
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北极和南极的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综上所述,北极和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的原因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太阳辐射强度增加、海洋环流和海冰融化以及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这些原因相互作用,促使了北极和南极地区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
为了保护和减缓冰川融化的速度,全球各国和地区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共同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一、极地地区选择题1.(红河州)关于两极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极地区只有南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B. 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价值超过南极地区C. 两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都是每年的7、8月份D.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答案】D【解析】【分析】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价值高;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7、8月份,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2月份,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为寒冷,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点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南极地区是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
2.民航极地运行是指穿越极地区域的航班运行。
左图为北京-纽约某航班的航线,右图为该航班飞行员工作日记。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由图可见()A. 地球的形状是正圆形B. 东半球的海陆分布状况C. 南极洲被冰雪覆盖D.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影响该航线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①浮冰②低温③辐射④台风⑤磁场A. ①③④B. ②③⑤C. ①②⑤D.②③④(3)图所示的极地地区冰层覆盖面积季节变化较大,其覆盖面积最小的时间是()A. 2-3月B. 5-6月C. 7-8月D. 11-12月(4)目前,图中甲岛冰层面积不断缩小,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板块运动B. 降水减少C. 气候变暖D. 水土流失【答案】(1)D(2)B(3)C(4)C【解析】【分析】(1)、由图可见,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图中给出的是北极地区,其他图中没有这些信息。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该航线可能遇到的自然环境问题有低温,强辐射,地球磁场等会对飞机飞行产生影响。
该地属于高纬地区,不会遇到台风。
郑州市初中地理七年级下第十章极地地区必考知识点归纳选择题1、近年来,南极地区的冰川渐渐萎缩,且在渐渐消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过度放牧C.乱采乱挖D.全球变暖答案:D南极地区冰川萎缩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D正确。
地球变动导致海陆变迁,过度放牧,乱采乱挖导致土地荒漠化,但均不能导致冰川融化,A、B、C错误。
故选D。
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南极地区成为旅游热点之一。
去南极地区旅游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这是因为在此期间南极地区()A.冰雪完全融化B.可以见到成群的北极熊C.处于暖季D.能够体验极夜现象答案:C赴南极地区开展科考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南极地区此时正值极昼期,也是一年中的暖季,适合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其余三项叙述是错误的,故选C。
小提示:3、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考察站是()A.长城站B.中山站C.东方站D.阿蒙森—斯科特站答案:A分析:南极洲上已发现的矿物就有220多种,煤矿资源最为丰富,此外还有丰富的铁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迄今为止,已有俄罗斯、美国、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等3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大批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进行科考工作.1985年,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4、关于两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更寒冷B.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C.南极大陆覆盖着巨厚的冰盖,因此降水比北极地区多D.企鹅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答案:B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故A不正确。
南极地区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区,故B正确。
南极地区除严寒之外,降水少,风力强,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世界风库”;故C不正确。
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D不正确。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极地地区一、知识要点1、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以海洋为主(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2、南极地区指南极圈以南的区域,以陆地为主(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称白色高原。
也是世界风力最大的地方,称世界风库。
3、地球自转方向:北极地区:逆时针;南极地区:顺时针4、极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南极比北极地区冷得多的成因:南极海拔高、更多的冰雪,太阳辐射反射强,而且陆地面积较大。
5、北极有北极熊、北极狐;南极洲有企鹅、磷虾、海象、海豹。
6、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7、在北极圈内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南极洲没有定居人口8、科考时间:南极:11—3月;北极:6—8月二、跟踪训练1.人们到极地地区考察的主要目的是()①为了探险②为了将来迁居至此③为了利用当地原始的自然环境进行科学研究④为了寻找未来的资源储备.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 D.②④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共同特点是A.降水多B.地势高C.光照强D.气候严寒3. 象征北极地区的动物是()A.袋鼠B.北极熊C.企鹅D.鸵鸟4.读南极地区图, 我国科考人员去南极考察,要克服的恶劣气候是()A.飓风、暴雨、寒潮B.酷寒、烈风、干燥C.暴雨、雷电、冰雹D.台风、寒潮、干燥5. 读图,回答问题。
(1)企鹅皮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它适应的环境是()A.高温B.严寒C.温暖D.潮湿(2)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时,我国正处于()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 读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东半球B.甲地在乙地西北C.丙地位于中纬度D.丁地有极昼极夜(2)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范围一般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海域B.降水稀少却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库存C.站在北极点上前后左右的方向都是北方D.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6~9月7.从北京去南极考察的科考队什么时间出发最好()A.3月1日B.5月1日C.6月1日D.12月1日8.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像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C.寒风割面,皮肤干燥D.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9.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区域日趋缩小,面对食物短缺,北极熊为填饱肚子只能同类相残(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