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4秋《环境法学》在线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3
环境法学第四次作业答案《环境法》作业评讲(4)辅导教师程卫平为帮助同学们把握平时作业中的内容,现将作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理如下,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本门课程的作业评讲分4次进行,现在进行第4次评讲。
如果同学们还有问题可以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在线平台留言。
红色字体为知识点评析,蓝色字体为答题要点。
一、名词解释:1、征收排污费制度:答:排污收费制度是有关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的一套法律规则。
是利用经济手段促进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的有效的法律制度。
2、环境刑事责任:答:是指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已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行为的法律制裁。
3、环境行政诉讼:答: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根据行政诉讼法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诉讼。
4、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答:是法律关于自然资源归谁所有、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谁承担的一系列规定构成的规范系统。
5、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答:预防为主是指在污染和破坏之前,采取政治、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各种预防性手段和措施,防止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防治结合是指立足于预防的同时,对已发生的环境问题要认真治理。
二、简答1.简述我国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体现于《水资源保护法》(1)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2)全面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3)节约用水原则。
2.简述环境噪声污染及其环境噪声的区别。
(1)依《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2)《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是以国家或地方制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确定的最高限值为界限来界定和区分“环境噪声”和“环境噪声污染”的。
前者指在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数值以内排放的噪声;后者指超标排放并产生了干扰现象的噪声。
福师(2020-2021)《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二注:本科有多套试卷,请核实是否为您所需要资料,本资料只做参考学习使用!!!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1、在污染控制法中起着支柱作用的制度是A限期治理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排污收费制度D许可证制度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D2、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B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C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D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3、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不包括A各级人民政府B环境行政主管部门C被授权部门D公民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D4、关于境外废弃物的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境外的废弃物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B境外的废弃物经审批后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C禁止为了倾倒的目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D经审批,为了倾倒的目的,可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D5、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D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6、环境科学将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A第一环境问题B第二环境问题C资源问题D人口问题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7、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于A1970年B1971年C1972年D1973年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D8、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A环境行政处罚B环境行政执法C环境行政许可D环境强制执行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A9、环境民事责任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A直接损失B间接损失C精神损失D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D1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B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个人不得拥有土地所有权提示:认真复习课本知识302,并完成以上题目【参考选择】:B1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A美国。
环境法学部分习题及答案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有哪八项管理制度?阐述“老三项”制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
答:(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八项管理制度: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排污许可证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2)“老三项”是指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要求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随后相继在瑞典(1970年)、新西兰(1973年)、加拿大(1973年)、澳大利亚(1974年)、马来西亚(1974年)、德国(1976年)等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经过30年的发展,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过程: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年~1979年)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年~1989年)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年~1998年)提高阶段(1999年~2002年)新拓展阶段(2003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①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即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以及一切引进项目,包括区域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
②规定了评价的时机,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报告表)必须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
③规定了负责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体,即开发建设单位。
④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基本内容。
⑤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包括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编报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筛选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程序。
⑥规定了承担评价工作单位和资格审查制度。
⑦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资金来源和工作费用的收取。
作业答案环境保护法作业1一、单选题1、(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定义理解错误的是(C)。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即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C、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定义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文件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C)。
A、技术性B、综合性C、区域性D、社会性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C)。
A、物B、精神财富C、物和行为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4、外国环境法的完备阶段的重要标志是(C)。
A、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B、法律的“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C、环境保护基本法在各国出现D、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5、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C)。
A、1945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6、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A)。
A、宪法B、民法C、环境基本法D、立法法7、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C)。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D、环境标准8、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A)。
A、《增长的极限》B、《只有一个地球》C、《我们共同的未来》D、《寂静的春天》9、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土地利用制度D、排污许可制度10、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的是(A)。
A、工业生产布局B、农业生产布局C、资源开发布局D、农业生产布局和资源开发布局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二元论”的说法正确的有(BC)。
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一-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1.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国土资源管理部门D.各级人民政府答案:B2.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为其顶峰A.纪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会议B.环境与发展会议C.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会议D.人类环境会议答案:D3.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A.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B.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C.排污申报登记制度D.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答案:A4.对于非自然人(我国原先称法人,现称为单位)能否成为危害环境罪的主体,我国刑法体现了()的观点。
A.肯定说B.混合说C.否定说D.以上都不对答案:A5.《刑法》第6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不包括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B.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C.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D.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罪答案:D6.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5dBB.20dBC.15dBD.10dB答案:C7.《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25dBB.20dBC.15dBD.10dB答案:C8.对于环境犯罪的危险犯而言,犯罪结果是指A.犯罪造成的违法状态B.犯罪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C.对生态要素造成的损害D.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答案:B9.在污染控制法中起着支柱作用的制度是A.限期治理制度B.许可证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排污收费制度答案:B10.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A.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B.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必须予以回收D.不得向海域排放答案:B11.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A.重要的国际环境标准、准则、建议B.国际公约C.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的重要宣言、决议、大纲D.国际习惯法答案:B12.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珍贵的野生动物B.濒危的野生动物C.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D.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答案:D。
环境法学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A30日B25日C20日D15日2.某钢铁集团决定与美国一家企业合资兴建一座钢铁厂,2001年底,该钢铁厂在防治污染设施未建成的情况下即投入生产,后来,防治污染设施虽然建成,但为节省资金一直未启用,附近居民向环保部门进行了举报,经查,该厂建成以后给当地的河流、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A如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该厂限期治理完毕,到期该厂却未能完成任务,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该厂停产、关闭B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在该厂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可对该厂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C当地有100家居民受到损害,只有32户向法院起诉要求该厂赔偿损失。
一旦法院判决这32家农户胜诉,在诉讼时效期间2年内,其余68家农户可直接适用该判决D如钢铁厂对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不必先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即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3.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4.世界各国在环境资源领域的活动,大都经历了()的道路。
AA先开发、利用自然,后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B先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后开发、利用自然C边开发、利用自然,边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D边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边开发、利用自然E光开发、利用自然,没有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5.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
BA日本B美国C法国D中国6.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 ) 。
BA 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 资源进出口许可证D养殖使用证7.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 。
C A故意B过失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违法行为8.负责灯塔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务时,因疏忽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由谁承担责任()。
春季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一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道试题共分。
)《刑法》第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不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罪正确答案:"三同时"制度产生于美国日本法国中国正确答案:“世界环境日”是每年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正确答案: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权属问题正确的说法是集体所有国家所有国家与集体共同所有野生无主谁猎谁有正确答案:为海洋渔业航运军事体育训练等事业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海洋环境区域是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自然资源保护区正确答案:环境保护单行法不包括污染防治法土地利用规划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环境标准正确答案: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定基本程序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法定程序是指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执行程序正确答案:对于环境犯罪的危险犯而言犯罪结果是指犯罪造成的违法状态犯罪行为造成的危险状态对生态要素造成的损害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正确答案:环境民事责任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精神损失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正确答案: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正确答案:《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没有规定油污基金赔偿责任的范围油污基金与保护协会的关系油污基金的来源该基金是由年运油量达到或者超过万吨的石油企业每年按摊款额缴纳而来的正确答案: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为其顶峰人类环境会议环境与发展会议纪念人类环境会议周年会议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周年会议正确答案:某村庄的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民张某后来在土地下面发现有稀缺矿藏享有该矿藏所有权的是村集体所有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张某所有国家所有三者都有份正确答案: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是《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确答案: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应当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可以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选择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规正确答案: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环境行政处罚环境行政执法环境行政许可环境强制执行正确答案: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抑制消费征收高额排污费增加商品的进口正确答案: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开发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建设许可证生产销售许可证正确答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以调节的人类活动实行“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是暂时性的正确答案: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正确答案:在污染控制法中起着支柱作用的制度是限期治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正确答案:以下不属于环境法律责任概念范畴的是行政责任民事责任经济责任刑事责任正确答案: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国际会议与国际组织的重要宣言、决议、大纲重要的国际环境标准、准则、建议国际公约国际习惯法正确答案:生态环境的中心是人类生物界植物动物正确答案: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必须予以回收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不得向海域排放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正确答案:我国渔业生产基本方针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的方针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捕捞为主的方针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加工为主的方针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保护为主的方针正确答案: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珍贵的野生动物濒危的野生动物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正确答案:环境损害是()的构成要件环境刑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行政责任以上三种责任正确答案: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不包括各级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被授权部门公民正确答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正确答案: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一二、多选题(共道试题共分。
东北师范大学智慧树知到“法学”《环境法》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在变更之诉中,人民法院无权直接对其环境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变更行政处罚而直接决定环境相对人的合法权利。
()A.错误B.正确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A.1991B.1992C.1993D.19943.某单位因排放污水而致附近数十农户的庄稼遭受损失。
下列关于该事件的表述中哪些是错误的?()A、若该单位能证明其污水排放标准是符合排污标准规定的,则该单位不承担民事责任B、若该单位能证明其主观上却无过失,则不承担民事责任C、若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可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D、受害农户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其知道污染损害时起计算4.在环境污染行为中,行为者的心理状态大多属于()A.故意B.直接故意C.过失D.疏忽大意5.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两类行政处罚形式,即对破坏环境者与对污染环境者的行政处罚。
()A.错误B.正确6.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表现在()A.具体行政行为能够直接对特定行为或事项产生法律后果,造成影响,而抽象行政行为则不能直接影响,还需要通过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来实现B.具体行政行为在于强调调查程序和听证程序,主要建立在相应的法律或准确事实的基础上,而抽象行政行为则是为保证行为相对人得到公平公正的权益调整,制定出科学的行为规范,体现在征求意见程序、公布等程序上C.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或事而作出的行政行为,而抽象行政行为是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或事而作出的行政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途径进行审查,而抽象行政行为一7.环境监测制按目的可以分为()。
A、监视性监测B、研究性监测C、特定目的监测D、综合性监测8.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是环境保护法中的两类行政制裁。
()A.正确B.错误9.采矿权的设立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竞争方式审批﹔二是通过提出申请方式审批设立采矿权。
ABAAD DABBA ABBAD ADDBA ACBCB BBBBA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V1.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珍贵的野生动物C.濒危的野生动物D.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满分:2 分2. 生态环境的中心是A.人类B.生物界C.植物D.动物满分:2 分3. .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B.抑制消费C. 征收高额排污费D. 增加商品的进口满分:2 分4. 我国渔业生产基本方针规定A.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的方针B.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捕捞为主的方针C.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加工为主的方针D.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保护为主的方针A. 6月3日B. 6月5日C. 6月10日D. 6月14日满分:2 分9.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A.开发许可证B.排污许可证C.建设许可证D.生产销售许可证满分:2 分10.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条款,开了污染防治立法上的首例A. 奖励条款B. 处罚条款C. 淘汰制度条款D.污染监测制度条款满分:2 分11. 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B.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C.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D.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满分:2 分12. 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A.必须予以回收B.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不得向海域排放D.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满分:2 分13. 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B. 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C. 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D. 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满分:2 分14. 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B.抑制消费C.征收高额排污费D.增加商品的进口满分:2 分15. 环境保护单行法不包括A.污染防治法B.土地利用规划法C.自然资源保护法D.环境标准满分:2 分16. 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A.环境行政处罚B.环境行政执法C.环境行政许可D. 环境强制执行满分:2 分17. 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A. 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B.排污申报登记制度C.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D.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满分:2 分18.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国家是A.法国B.日本C.德国D.美国满分:2 分1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 10dBB. 15dBC. 20dBD. 25dB满分:2 分20. 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A. 申诫罚B. 能力罚C.财产罚D.人身罚满分:2 分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满分:2 分22. 我国自然保护区实行的管理体制是A.分部门管理B.综合管理C.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D.以上都不对满分:2 分23. 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定基本程序,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法定程序是指A. 简易程序B. 一般程序C. 听证程序D.执行程序满分:2 分24. 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A.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B.先发展后治理C.可持续发展D.无所作为满分:2 分25. 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A.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B.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C.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D.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满分:2 分26. 环境损害是()的构成要件A.环境刑事责任B. 环境民事责任C. 环境行政责任D. 以上三种责任满分:2 分27. 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D.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满分:2 分2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B.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个人不得拥有土地所有权满分:2 分29.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A.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B.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C.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D.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满分:2 分30. 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为其顶峰A. 人类环境会议B.环境与发展会议C.纪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会议D.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会议满分:2 分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环境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法的核心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预防原则B. 污染者付费原则B. 可持续发展原则D. 报复原则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优先原则B.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C. 污染者自行治理原则D. 环境权益交换原则3.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法调整的对象?A. 环境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关系B.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C.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D. 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4. 环境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A. 促进经济增长B.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C. 维护社会稳定D. 提高公民生活水平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主要依据哪项法律?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6.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A. 信息公开B. 公众参与决策C. 强制性听证D. 环境教育7. 环境法律责任中的行政责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罚款B. 责令停产整顿C. 赔偿损失D. 吊销许可证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下哪项行为是被禁止的?A. 直接向水体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B.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C. 合理使用化肥D. 采用清洁生产工艺9.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对象是什么?A. 所有企业和个人B.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个人C. 所有产生固体废物的企业和个人D. 所有使用自然资源的企业和个人10. 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个国际公约中?A.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B. 《生物多样性公约》C.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D. 《防止海上污染国际公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法的调整范围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环境污染防治B. 自然资源保护C. 生态环境保护D. 环境监测管理12.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B. 污染者付费C. 环境权益优先D. 公众参与13. 以下哪些属于环境法的法律关系主体?A. 国家B. 企业C. 个人D. 环境保护组织14. 环境法中的行政责任可能包括哪些?A. 罚款B. 责令改正C. 赔偿损失D. 刑事责任15.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公平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预防原则D. 污染者付费原则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环境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利用自然资源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包括本科在内的各科复习资料及详细解析,可以联系屏幕右上的“文档贡献者”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得分:60V 1.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 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 珍贵的野生动物C. 濒危的野生动物D. 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满分:2 分得分:22. 生态环境的中心是A. 人类B. 生物界C. 植物D. 动物.满分:2 分得分:23. .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 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B. 抑制消费C. 征收高额排污费D. 增加商品的进口.满分:2 分得分:24. 我国渔业生产基本方针规定A.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的方针B.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捕捞为主的方针C.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加工为主的方针D.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保护为主的方针.满分:2 分得分:25. 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A. 违法性B. 损害结果C. 因果关系D. 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满分:2 分得分:26. 在污染控制法中起着支柱作用的制度是A. 限期治理制度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排污收费制度D. 许可证制度.满分:2 分得分:27. 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是A. 《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B.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C.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满分:2 分得分:28.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A. 6月3日B. 6月5日C. 6月10日D. 6月14日.满分:2 分得分:29.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A. 开发许可证B. 排污许可证C. 建设许可证D. 生产销售许可证.满分:2 分得分:210.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条款,开了污染防治立法上的首例A. 奖励条款B. 处罚条款C. 淘汰制度条款D. 污染监测制度条款.满分:2 分得分:211. 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B.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C.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D.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满分:2 分得分:212. 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A. 必须予以回收B. 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 不得向海域排放D. 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满分:2 分得分:213. 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 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B. 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C. 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D. 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满分:2 分得分:214. 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根本措施是A. 实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B. 抑制消费C. 征收高额排污费D. 增加商品的进口.满分:2 分得分:215. 环境保护单行法不包括A. 污染防治法B. 土地利用规划法C. 自然资源保护法D. 环境标准.满分:2 分得分:216. 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A. 环境行政处罚B. 环境行政执法C. 环境行政许可D. 环境强制执行.满分:2 分得分:217. 省级人民政府为实现区域水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的目标,而将总量控制指标分配到工业污染源的法律规定是指A. 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B.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C. 超标排污收费制度等D. 重点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制度.满分:2 分得分:218.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国家是A. 法国B. 日本C. 德国D. 美国.满分:2 分得分:219.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 10dBB. 15dBC. 20dBD. 25dB.满分:2 分得分:220. 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A. 申诫罚B. 能力罚C. 财产罚D. 人身罚.满分:2 分得分:22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A. 美国B. 德国C. 法国D. 英国.满分:2 分得分:222. 我国自然保护区实行的管理体制是A. 分部门管理B. 综合管理C. 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D. 以上都不对.满分:2 分得分:223. 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定基本程序,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法定程序是指A. 简易程序B. 一般程序C. 听证程序D. 执行程序.满分:2 分得分:224. 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A. 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B. 先发展后治理C. 可持续发展D. 无所作为.满分:2 分得分:225. 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A. 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B. 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C. 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D. 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满分:2 分得分:226. 环境损害是()的构成要件A. 环境刑事责任B. 环境民事责任C. 环境行政责任D. 以上三种责任.满分:2 分得分:227. 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A.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 各级人民政府D.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满分:2 分得分:228.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B. 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 个人不得拥有土地所有权.满分:2 分得分:229.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B.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C. 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D.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满分:2 分得分:230. 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为其顶峰A. 人类环境会议B. 环境与发展会议C. 纪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会议D. 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会议.满分:2 分得分:2二、多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得分:40V 1. 《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使用范围包括A. 内水、领海B. 毗连区C. 大陆架D. 专属经济区.满分:2 分得分: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B. 鼓励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C.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D. 禁止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耕地.满分:2 分得分:23. 危害环境犯罪的行为可以分为A. 行为犯B. 危险犯C. 动机犯D. 结果犯满分:2 分得分:24.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方式有A. 赔偿损失B. 停止侵害C. 消除危险D. 排除危害满分:2 分得分:25. 各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表现在A. 在污染控制战略上,由以往的“末端控制”向“源头控制”转移。
B. 在环境保护内容上,把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环境保护中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
C. 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去。
D. 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以往重污染防治轻自然保护的做法.满分:2 分得分:26. 国家公园的类型很多,包括A. 国家自然公园B. 国家湖岸公园C. 国家海岸公园D. 国家文物公园.满分:2 分得分:27. 有关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污染防治法直接针对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的行为,即污染行为,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样有害,危害更为持久、难以消除B. 污染防治法可以借助于环境科学技术规范以及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防治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行为,法律的实施难度较小C. 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传统的所有权制度特别是私有制原则在法律上有冲突,涉及的主体十分广泛,防治的对象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公民的行为D. 污染防治法基本上是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只要有污染损害行为和结果,必然有受害人主张权利.满分:2 分得分:28. 我国环境法规定的环境行政责任方式有A. 环境行政处分B. 环境行政处罚C. 环境行政赔偿D. 环境行政监督检查.满分:2 分得分:29. 我国的人文遗迹可以分为A. 作为文物的人文遗迹B. 作为名胜古迹的人文遗迹C. 作为历史名城的人文遗迹D. 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人文遗迹.满分:2 分得分:210. 与环境问题联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是A. 环境B. 资源C. 社会状况D. 人口与发展满分:2 分得分:211. 《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森林采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A. 控制森林采伐量的规定B.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C. 采伐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D. 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满分:2 分得分:212. 关于奖励综合利用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又被称为回收利用原则B. 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C. 具有避免造成浪费的意义D. 具有鼓励技术创新的意义.满分:2 分得分:213. 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定的基本原则A. 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B. 全面规划的原则C. 综合利用的原则D. 节约用水原则.满分:2 分得分:214. 环境法学体系应当包括A. 总论,阐述环境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B. 环境污染防治法C. 生态环境保护法D. 环境保护基本法.满分:2 分得分:215.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 可持续发展原则B. 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C.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D. 损害预防及风险预防原则.满分:2 分得分:216. 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包括A. 保护自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B. 加强水污染防治C. 计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D. 政府奖励。
.满分:2 分得分:217. 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A. 大气B. 海洋C. 矿藏D. 自然保护区.满分:2 分得分:218. 按污染源的种类可将环境噪声污染划分为A. 工业噪声B. 交通噪声C. 施工噪声D. 社会生活噪声.满分:2 分得分:219. 我国环境标准在内容方面,可分为A. 环境质量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基础标准D. 方法标准.满分:2 分得分:220. 属于事后阶段的环境法律制度有A. "三同时"制度B. 许可证制度C. 排污收费制度D. 限制治理制度满分:2 分得分:2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得分:60V 1.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遵循的法定基本程序,环境行政处罚中最完整、适用最广泛的法定程序是指A. 简易程序B. 一般程序C. 听证程序D. 执行程序.满分:2 分得分:22.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A. 6月3日B. 6月5日C. 6月10日D. 6月14日.满分:2 分得分:23. 环境损害是()的构成要件A. 环境刑事责任B. 环境民事责任C. 环境行政责任D. 以上三种责任.满分:2 分得分:24. 日本环境法的立法模式是A. 法典化B. 复合法C. 整合化D. 基本法模式.满分:2 分得分:25. 《刑法》第6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门设立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不包括A.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B. 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C. 非法捕捞水产品罪D. 林业工作人员渎职罪.满分:2 分得分:26. 保护自然保护区具有许多功能,其中不包括A. 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B. 经济发展C. 有助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D. 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贮存库.满分:2 分得分:27. 在环境民事责任构成的因果关系推定中,我国的实践采用的标准是A. 间接证据说B. 疫病统计学说C. 优势证据说D. 自由心证说.满分:2 分得分:28.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对重点海域排污实行A. 浓度控制制度B. 总量控制制度C. 核定制度D. 报告制度.满分:2 分得分:29. 劣质农药不包括A. 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B. 失去使用效能的C. 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份的D. 所含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份的种类、名称不符的.满分:2 分得分:210. 人类向大气排放的氟氯烃造成A. 全球变暖B. 臭氧层变薄C. 酸雨D. 三者都有.满分:2 分得分:211.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B. 土地所有权可以依法转让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 个人不得拥有土地所有权.满分:2 分得分:212. 《水污染防治法》不使用于()的污染治理A. 江河B. 海洋C. 湖泊D. 水库.满分:2 分得分:213. 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 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B. 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C. 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D. 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满分:2 分得分:214. 最重要的政府间的国际环境组织是A.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C. 联合国人类居住委员会和人类居住中心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满分:2 分得分:215. 规定污染源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最高限额的是A. 环境质量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基础标准D. 方法标准.满分:2 分得分:216. 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是A. 《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B.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C.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满分:2 分得分:217. 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权属问题,正确的说法是A. 集体所有B. 国家所有C. 国家与集体共同所有D. 野生无主谁猎谁有.满分:2 分得分:218. 下列选项不属于环境污染防治法专门法律的是A. 《水土保持法》B. 《海洋环境保护法》C.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D. 《环境噪声防治法》.满分:2 分得分:219.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B.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C. 航空噪声污染的防治D.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满分:2 分得分:220. 环境保护单行法不包括A. 污染防治法B. 土地利用规划法C. 自然资源保护法D. 环境标准.满分:2 分得分:221. 为海洋渔业航运军事体育训练等事业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海洋环境区域是A. 海洋特别保护区B. 海上自然保护区C. 海滨风景游览区D. 自然资源保护区.满分:2 分得分:222. 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A. 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B. 先发展后治理C. 可持续发展D. 无所作为.满分:2 分得分:223. 风景名胜区的主管部门是A.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B.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C. 各级人民政府D.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满分:2 分得分:224. "三同时"制度产生于A. 美国B. 日本C. 法国D. 中国.满分:2 分得分:225. 环境科学将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A. 第一环境问题B. 第二环境问题C. 资源问题D. 人口问题.满分:2 分得分:226. 关于境外废弃物的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境外的废弃物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B. 境外的废弃物经审批后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C. 禁止为了倾倒的目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D. 经审批,为了倾倒的目的,可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满分:2 分得分:227.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国家是A. 法国B. 日本C. 德国D. 美国.满分:2 分得分:228. 海洋石油钻井船、钻井平台和采油平台的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A. 必须予以回收B. 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 不得向海域排放D. 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向海域排放.满分:2 分得分:229. 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A. 环境行政处罚B. 环境行政执法C. 环境行政许可D. 环境强制执行.满分:2 分得分:230. 以下不属于环境法律责任概念范畴的是A. 行政责任B. 民事责任C. 经济责任D. 刑事责任.满分:2 分得分:2二、多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