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科王高考专项【3+2+1】-地理(全国)考点梳理-专题1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3
专题10 定语从句(解析版)【高考预测】高考研究定语从句是英语三大类从句中最难的一类,其难点主要在于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分不清先行词,不能正确使用关系代词、关系副词。
因此在学习定语从句时,务必搞清定语从句的概念、关系词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情况等。
预测今后高考定语从句的考查还将是对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考查。
【考点归纳】定语从句是高考的热点,对于定语从句考纲要求掌握以下内容:1.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2.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词;3.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4.介词+关系代词的用法;5.不定代词/数词+of which/whom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及其该结构与并列句的判断;6.关系词之间的异同现象及选用。
(1)命题规律一、主要考查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正确运用,特别是它们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运用。
二、高考对定语从句的考查仍将不会单纯考查其语法结构,而是将其融入一定的语境中来考查考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
考点透析考点1:关系代词一览表考点2:that与which,who,whom的用法区别that和which的用法区别:在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which和that都可指物,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
但在下列情况下值得注意:(3) 当先行词由形容词的最高级或学*科*网序数词修饰时,只能用that。
如:This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book that I have ever read. 这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书。
(4) 当先行词同时包括人和物时,只能用that。
如:Luxun and his works that we are familiar with are considered great. 人们认为我们所熟识的鲁迅及其作品都很伟大。
(5) 当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作表语时,只能用that。
如:This is a book that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since last week. 这就是那本自上周以来我一直在寻找的书。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C. 劳动生产率较高D. 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 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 设备费用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 知识密集型产业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页眉内容2016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2.1 人口与地理环境【2016·浙江卷】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3、4题。
3.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①城乡间人口流动②农业专业化发展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4.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3.D4.C【2016·天津卷】读图3,回答第5题。
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5.D【2016·全国乙卷】【2016·新课标1】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
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4.A5.B6.D【2016·全国丙卷】【2016·新课标3】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
1.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1)无自转,地表均匀--单圈环流(热力环流)(2)自转,地表均匀--三圈环流(3)三圈环流的组成:0-30低纬环流;30-60中纬环流;60-90高纬环流。
地表形成7压6风:纬向分布的理想模式(带状)各气压带的干湿状况(低压湿;高压干)各风带的风向及干湿状况(信风一般较干;西风较湿)极锋:60度附近,由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相遇形成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南北移动而移动(4)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实际地表状况(块状)最重要的影响:海陆热力差;表现(大气活动中心):北半球7月(夏季):亚欧大陆-亚洲低压;太平洋上高压北半球1月(冬季):亚欧大陆-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低压(5)季风环流(重视图示)概念理解: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东亚季风最典型季风的成因:主因--海陆热力差(可解释东亚的冬夏季风;南亚的冬季风)南亚夏季风的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过赤道右偏成西南风(或概括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各自气候特点--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东北季风控制)和雨季(西南季风控制)交替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2.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分布气流方向对气候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0°附近上升湿热多雨副热地高气压带南北纬30°附近下沉干热少雨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附近上升湿热少雨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附近下沉冷干少雨3.洋流的成因和地理意义(1)洋流成因A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主要动力;如风海流:信风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冬逆夏顺B海水密度不均——局部海域洋流的原因如密度流: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间的表层洋流C补偿作用如补偿流:秘鲁渔场的上升流(2)洋流的地理意义A污染物的自净与扩散B高低纬度之间热量输送与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如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成因)C形成大渔场寒暖流交汇: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上升流:秘鲁渔场D航海4.土壤盐碱化①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②华北平原盐碱化原因:自然原因:a地形低洼;b春秋季节干旱,蒸发量旺盛c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专题16 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纲预测】合近期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来考查某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地区分布、造成的损失及防御措施,特别是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
人类活动的不合理与自然因素相结合所引起的灾害,也是在高考应试准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在2016高考复习中,应重点注意:(1)结合2015-2016年旱涝灾害、台风、泥石流等灾害典型案件,分析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2)以典型灾害事件,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监测与评估中的作用以及地震、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措施;(3)以某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为线索考查有关该灾害的基础知识及综合分析对人类的影响并能够提出防灾减灾等措施。
【考点突破】一、自然灾害概述 1.自然灾害的判断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世界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分析应该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如下表所示:人口、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以上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自然灾害集中;人口、经济集中,从而形成了两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带。
3.分析不同地区灾情大小的方法灾情的大小是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程度,灾情的分析主要依据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致灾因子强度和受灾体特性确定。
受灾体特性包括防抗灾能力和经济密度,而影响受灾体特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各因素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我国有些地区,由于常常出现的自然灾害而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
由于自然灾害之间有相互联系的特点,因此,某一地区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由一种主要的自然灾害引发了其他的自然灾害,从而使得多种自然灾害同时发生。
因此,抓住该地区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再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气候等特点,就能分析出该地区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原因是什么。
专题6 人口【考纲预测】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阅读图表的能力。
其中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以及人口问题可能为热点。
热点区域的人口容量及影响因素应重点关注。
从考查内容上看: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再生产的类型以及人口问题是考查的重点。
从考查形式上看:以选择题为主要题型,多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构成图或表格、曲线折线等方式呈现信息。
从考查能力上看:侧重考查涉及人口迁移、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问题等影响因素或现象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2016年高考复习中,应重点注意:(1)以人口坐标图、人口金字塔图、各种人口数据统计表等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运用相关原理和规律分析人口增长的特点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的能力;(2)结合某国家有关的经济布局变化或者人口政策来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等;(3)注重培养对图表数据的分析、归纳能力,要了解典型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要关注我国及世界发达国家现阶段的人口状况等。
【考点突破】一、人口问题的分析程序高考主要考查人口问题的判断、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具体分析如下:1.人口问题的判断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
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进行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1)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2)人口老龄化的原因: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3.人口问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育、就业问题突出;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等。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
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3题。
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C. 劳动生产率较高D. 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 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 设备费用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4—6题。
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好A.①③B.①④C. ②③D.②④6.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 知识密集型产业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专题10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纲预测】
本专题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第二部分是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途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考查环境问题的分布、表现及危害,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
从考查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等图表为主,题型为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今后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从考查能力上,注重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迁移能力与人们关注的实际问题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复习应注意:(1)今后可能仍以关注环境问题为主,考查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及治理措施;(2)树立正确的环境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相关问题也可能是出题的焦点(3)今后应关注热点时政材料,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4)针对有关资料,分析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5)运用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理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考点突破】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分布
1.主要环境问题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表示: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