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工程PPT
- 格式:ppt
- 大小:258.00 KB
- 文档页数:22
一、项目背景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全长900公里,最初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所属的公路管理局负责建设,但是在公路建成400公里之后,由于财政方面的困难,政府无法将项目继续建设下去,采取其它的融资方式使项目得以最终完成便成为了唯一可取的途径。
在众多方案中,马来西亚政府选择了BOT融资模式。
二、BOT实施方案由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United Engineer)组建了一个新公司——普拉斯作为项目发公司,负责该高速公路的筹资、设计、建造与经营。
预计项目总成本18亿美元,特许经营期30 年。
项目资金构成中,900万美元为项目发起公司的股本、18000万美元为该公司的股份资金、其余90%均来自银行贷款。
该高速公路项目获得了很高的政府担保:①政府提供的援助性贷款为23500万美元,约为项目从开始筹资到建造完工总成本的13%。
该笔贷款在25年内还清,并在前15年内可延期偿付,固定年利率为8%。
②政府给予普拉斯公司最低营业收入担保,即如果公司在经营的前17年内因交通量下降而出现现金流动困难的话,政府将另外提供资金。
③马来西亚政府还授予普拉斯公司经营现有的一条长309km的高速公路,公司不须购买该路段,其部分通行费收入用于新建公路。
④在外汇方面,马来西亚政府提供的担保是,如果汇率的降低幅度超过15%,政府将补足其缺额。
⑤政府还提供了利率担保,即如果贷款利率上升幅度超过20%,政府将补足其还贷差额。
马来西亚政府与普拉斯公司签订了固定总价交钥匙合同,然后由普拉斯公司与各个分包人分别签订固定总价合同。
在收费方面,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率由政府和普拉斯公司共同确定。
日后费率若有提高将与马来西亚的物价指数相联系。
高速公路的筹资采取了传统的资本结构,包括负债与权益资本。
项目发起人从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筹集到9亿美元。
该项目还从政府那里获得了一笔2.35亿美元的援助性贷款。
为了缓解其现金紧缺,项目发起人向其分包人提出,只以现金支付合同总价的87%,另外13%的部分作为分包人的入股资金,而且这些股份资金只能在工程建设完工后,即约7年后才能进行转让。
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融资一、项目背景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全长900公里,最后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所属的公路管理局担任树立,但是在公路建成400公里之后,由于财政方面的困难,政府无法将项目继续树立下去,采取其它的融资方式使项目得以最终完成便成为了独一可取的途径。
在众多方案中,马来西亚政府选择了BOT融资形式。
二、项目融资结构1987年终末尾,经过为期两年的项目树立、运营、融资布置的谈判,马来西亚政府与外地的马来西亚结合工程公司签署了一项有关树立运营南北高速公路的特许权合约。
马来西亚结合工程公司为此成立了一家项目子公司??南北高速公路项目,以政府的特许权合约为中心组织起来项目的BOT融资结构。
项目的BOT融资结构由三个局部组成:1.政府的特许权合约马来西亚政府是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真正发起人和特许权合约完毕后的拥有者。
政府经过提供一项为期30年的南北高速公路树立运营特许权合约,不只使得该项目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开工的512公里得以依照原订方案树立并投入运用,而且经过项目的树立和运营带动周边经济的开展。
2.项目的投资者和运营者项目的投资者和运营者是BOT形式的主体,在这个案例中,是马来西亚结合工程公司所拥有的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
3.项目的国际存款银团英国投资银行??摩根格兰福(Morgan Grenfell)作为项目的融资顾问,为项目组织了为期15年总金额为25.35亿马来西亚元(9.21亿美元)的有限追索项目存款,占项目总树立费用的44.5%,其中16亿马来西亚元(5.81亿美元)来自马来西亚的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是事先马来西亚国际银行提供的最大的一笔项目融资存款,9.35亿马来西亚元(3.4亿美元)来自在十几家本国银行组成的国际银团。
关于BOT融资形式,这个金额异样也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三、融资结构简评1.采用BOT形式为马来西亚政府和项目投资者以及运营者均带来了很大的利益从政府的角度,由于采用了BOT形式,可以使南北高速公路按原订方案建成并投入运用,关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开展具有很大的益处,并且可以节省少量的政府树立资金。
马来西亚南北高速项目BOT融资案例分析目录1.项目背景2.项目主要参与方3.资金结构4.投资结构5.融资结构6.信用担保结构7.项目风险8.项目综合评价9.总结一、项目背景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融资项目作为一项具有相当建设规模的投资项目,在融资结构方面十分合理和成功。
本项目在融资方面比较复杂,牵扯到马来西亚政府、项目投资人和项目公司、贷款财团等不同利益主体。
本项目的成功之处在于,以特许经营权合约作为整个BOT融资结构的核心,充分考虑了投资方和融资方的风险和利益,调动了社会资本和国际银团的积极性,这一点被国际金融界认为是十分成功的。
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全长912 公里,最初是由马来西亚政府负责建设,但是在公路建成400 公里之后,由于财政困难,政府无法将项目继续建设下去,最终决定采取BOT融资模式继续项目。
历时两年左右的谈判,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在1989 年完成了高速公路项目的资金安排,使得项目得以重新开工。
BOT 项目融资模式在马来西亚高速公路项目中的运用,在国际金融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BOT 模式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二、项目主要参与者项目的发起人:马来西亚政府是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真正发起人。
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作为项目发起公司,负责该高速路的筹资、设计、建造与经营。
项目公司: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所拥有的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
财务顾问:英国投资银行——摩根格兰福(Morgan Grenfell)作为项目的融资顾问,为项目策划和操作,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
摩根格兰福银行组织了为期15 年总金额为9.21 亿美元的有限追索项目贷款,占项目总建设费用的44.5%,该笔资金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贷款银行:包括由马来西亚本国的银行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本国银团和国际金融机构组成的国际银团东道国政府:马来西亚政府在该项目中起着重大作用,一方面他不仅提供了特许权合约构成该项目得以成功的基础,同时还为项目提供了多层次的支持和担保。
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融资1.项目背景马来西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全长912公里,最初是由马来西亚政府所属的公路管理局负责建设,但是在公路建成400公里之后,由于财政方面的困难,政府无法将项目继续建设下去,采取其他融资方式完成项目便成为了唯一可取的途径。
在众多方案中,马来西亚政府选择了BOT融资模式。
经过历时两年左右的谈判,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UEM)在1989年完成了高速公路项目的资金安排,使得项目得以重新开工建设。
BOT项目融资模式在马来西亚高速公路项目中的运用,在国际金融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BOT模式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2.项目融资结构1987年初开始,经过为期两年的项目建设、经营、融资安排的谈判,马来西亚政府与当地的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签署了一项有关建设经营南北高速公路的特许权合约。
马来西亚联合工程公司为此成立了一家项目子公司--南北高速公路项目有限公司。
以政府的特许权合约为核心组织起来项目的BOT 融资结构(见下图)由三个部分组成。
1)政府的特许权合约马来西亚政府是南北高速公路项目的真正发起人和特许权合约结束后的拥有者。
政府通过提供一项为期30年的南北高速公路建设经营特许权合约,不仅使得该项目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动工的512公里得以按照原定计划建设并投入使用,而且通过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对于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以及项目的贷款银行,政府的特许权合约是整个BOT融资的关键核心。
这个合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负责承建512公里的高速公路,负责经营和维护高速公路,并有权根据一个双方商定的收费方式对公众收取公路的使用费。
(2)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公司负责安排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但是,政府将为项目提供一项总金额为1.65亿马来西亚元(6000万美元)的从属性备用贷款,作为对项目融资的信用支持;该项贷款可在11年内分期提取,利率8%,并具有15年的还款宽限期,最后的还款期是在特许权协议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