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鲁山县张良镇老庄村山体滑坡的分析与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及防治摘要:客观来讲,我国人口众多且地质灾害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造成了阻碍性影响。
其中,以山体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所表现出的频发性特点明显,给部分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阻碍性影响。
严重时,甚至会对区域居民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为加强对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的防治处理,本文主要立足于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机理分析,对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防治措施;分析引言部分山体受到恶劣天气以及地震等因素影响,容易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
其中,部分山体滑坡往往会携带大量泥沙滑落引发泥石流现象。
对于滑坡这一类的地质灾害而言,其所表现出的突然性特点十分明显,容易对周围构筑物或者居民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一般来说,四川省等可以视为我国滑坡地质灾害分布范围最广且灾害问题频发的地理区域。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地区山脉多且容易受到恶劣或者极端天气影响,而频繁出现滑坡地质灾害问题。
目前,为进一步加强对滑坡地质灾害问题的防治处理,政府相关部门联合主管单位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统筹推进与合理部署,以实现防灾减灾目标。
1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机理分析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可以理解为引起滑坡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过程,包括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破坏方式,引起滑坡地质灾害的自然因素和诱发因素等。
一般来说,边坡稳定性程度表现主要与岩土抗剪强度相关。
如果边坡剪应力明显超出结构面抗剪强度的最大承受范围,边坡结构将会出现破坏性问题,如剪切破坏、拉裂等。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滑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斜坡岩土体突破平衡条件后,沿着软弱结构面形成剪切破坏,进而形成地质灾害[1]。
期间,斜坡软弱结构面容易存在应力集中问题。
当内部条件或者外部条件受到相关因素影响发生变化时,局部应力会逐渐增大。
当增大的应力明显超过抗剪强度时,剪切破坏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形成滑坡源,并逐步向外扩展。
山体滑坡治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这是一份关于山体滑坡治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1. 项目概述:该报告对某山体滑坡治理工程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工程项目的概述和
背景介绍。
2. 工程设计评估:针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包括设计的准确性、可行性和合理性。
3. 施工工艺评估:对施工过程中的工艺进行评估,包括施工方法、材料选择和操作规
范等。
4. 施工质量评估:对施工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工艺合规性、工作质量和
施工记录等。
5. 结构安全评估: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包括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结构材料
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等。
6. 监测数据评估:对工程监测数据进行评估,包括监测设备的准确性、数据的可靠性
和监测结果的分析。
7. 维护管理评估:对工程维护管理进行评估,包括维护计划的完整性、维护过程的合
规性和维护记录的完备性。
8. 总结与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对工程质量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优化
措施。
这份报告旨在评估山体滑坡治理工程的质量,为工程的维护和改进提供参考。
张家坪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汤伟
【期刊名称】《中国水运(下半月)》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张家坪滑坡位于三峡库区兴山县高阳镇昭君村香溪河支流臼砂河的右岸,由Ⅰ号和Ⅱ号两个老滑坡堆积体组成,滑体总规模104.71×10^4m3,严重威胁着白砂河化工厂、坡体常住居民及209国道安全,潜在经济损失达巨大。
通过对
张家坡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对三峡库区后期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汤伟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芦山灾区流水沟滑坡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J], 郭剑;魏小佳;王刚
2.花岗岩滑坡的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以新县县城红高粱滑坡为例 [J], 李静;席文明
3.鄂坪乡集镇滑坡体的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J], 苏明会
4.张家坪村滑坡体基本特征及滑坡稳定性评价 [J], 孙源
5.千将坪滑坡特征信息遥感提取及滑坡成因机理分析 [J], 杨日红;杨金中;王治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突发滑坡的情况汇报近日,我们所在地区发生了一起突发滑坡事件,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以下是对此次突发事件的情况汇报:一、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
本次突发滑坡事件发生于2022年10月15日晚上8点,地点位于XX市XX区XX村。
当时正值连续降雨天气,地质条件较为薄弱,导致了山体滑坡的突发事件。
二、影响范围和受灾情况。
此次滑坡事件造成了较大范围的影响,共有XX栋民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XX栋房屋被埋压,XX人被困。
另外,滑坡还导致了当地的交通中断,道路被阻断,给救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救援和灾后处理情况。
一旦接到灾情报告,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了救援力量,派出了大量的救援人员和物资,展开了紧急救援工作。
同时,也对受灾群众进行了疏散和安置,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经过初步调查,此次滑坡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连续降雨导致了山体土壤的松动,再加上地质条件较为薄弱,最终导致了滑坡事件的发生。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治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五、呼吁和号召。
在此次突发滑坡事件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群众要增强防灾意识,做好自我保护,同时也号召社会各界和相关部门要共同努力,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救援工作,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六、结语。
突发滑坡事件的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治理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以上就是对此次突发滑坡事件的情况汇报,请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密切关注后续救援和灾后处理工作,共同努力,为受灾群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河南省方城县竹园村梁庄组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梁庄组滑坡为一蠕滑-牵引式土质滑坡。
通过分析地质环境条件和基本特征,查明了滑坡形成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评价。
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工况下欠稳定,在暴雨或暴雨+地震状态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地表截排水+抗滑桩”治理措施,为河南省相关类型滑坡防治提供参考。
标签:滑坡;稳定性;方城Abstract:The landslide of Liangzhuang formation is a creep-traction type soil landslide. By analyzing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landslide is ascertained,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landslide is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using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slide is unstable under the natural condition and unstabl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ainstorm or rainstorm + earthquak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ject,the control measures of “surface drainage+anti-slide pi le” a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lated types of landslides in Henan Province.Keywords:landslide;stability;Fangcheng1 概述梁庄滑坡位于方城县竹园村梁庄组,2003年7月发生滑动,损毁房屋2间,现状调查,滑坡体中部存在裂缝,坡脚处路面出现裂缝,不稳定,滑坡体10.24×104m3,威胁梁庄组常驻居民10户52人,预测经济损失200万元,险情为中等,危害程度中等[2]。
河南鲁山县四棵树河流域泥石流灾害其防治胡京红(河南省帄顶山市一中 ,河南 帄顶山 467000)摘要 :鲁山县四棵树河流域位于豫西伏牛山巨大的伏牛岩基东麓 。
区内山势陡峭 ,具大陆性季风气候 ,多暴雨 ,近期最 大雨量 11619mm Πh ,日降雨达 446m m 。
山洪泥石流是区内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 ,它具有暴发频次高 、暴发突然 、流 速快 、破坏性大等特点 ,常冲毁道路 、耕地和房舍 ,危及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
从对区内山地地形 、气候 、暴雨特征 、岩 性 、土壤 、泥石流及其造成的灾害状况等的调查 、分析 、研究 ,基本探索出泥石流运行轨迹即地表径流形成区 、泥石流形 成区 、泥石流流通区 、泥石流堆积区 。
根据上述特征 ,因地制宜地配置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全面综合防治 ,重点 对泥石流沟实施工程布防措施和山坡实施水土保持生物工程措施 ,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防 治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的目标 。
关键词 :四棵树流域 ;暴雨 ;泥石流 ;灾害 ;防治 ;河南鲁山县 文章编号 :100328035 (2007) 012048206中图分类号 : P 642123文献标识码 :A1 地形 、气候 、暴雨特征四棵树河泥石流典型区地貌形态表现为南高北 低向北倾伏的中低山地貌景观 ,沟源及出口最高及最 低海拔为 1585~220m ,流域内地形坡度大 ,地形坡度 达 5°~25°之面积约占 36 % ,25°以上约占 64 % 。
该流域地处南暖温带 ,年均气温 1412 ℃,具大陆 季风气候特点 。
区内冬季受大陆冷高压控制 ,多吹干 冷的 WN 风 ,夏季副高北上 ,盛行偏南气流温高 、湿重 的太帄洋气团与南下的极地大陆性气团多在此交汇 , 造成大的降雨 。
根据区域内坪沟及河庄雨量站及邻区多年资料分析 ,该区域多年帄均年降雨量为 1025mm ,6218 %集 中在 6~9 月 ,帄均暴雨量为 38019mm 。
朱矿东山头滑坡原因分析与治理朱矿东山头滑坡是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牟平镇朱矿村东的一处土石混合物发生的坡体滑动、崩塌和松散等现象。
该山头位于昌乐县境内,是该县的一座大型沙土山,因山形酷似战国时期的兵器“朱矿”,故得名“朱矿山”。
原因分析:该山头的滑坡主要受到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物理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
具体如下:1. 地质因素:朱矿山头地质属于砂石土和黄土岩石地质层,砂石土的黏性小,水渗透性强,易发生坡体滑动。
如果地势较陡峭,容易造成滑坡等事故。
2. 水文因素:该山头附近的气温和降雨量较大,因此大量的水分渗透到土层中,使得土壤变的松散,加速了滑坡的发生。
3. 土地沙漠化: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导致土地沙漠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朱矿山头滑坡也是受到了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土地沙漠化导致植被破坏,土地质地疏松,有利于滑坡的发生。
4. 采砂行为:当地居民为了增加收入,通过挖掘朱矿山头采矿砂等经济活动,使得山头土地质地疏松,出现了山体滑坡。
治理方案:朱矿东山头滑坡的治理必须考虑滑坡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1. 保护环境: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恢复植被,应该在朱矿山头建立一个环保模式,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农业观光、农家乐等项目,培养群众环保意识,使当地土地得到合理利用。
2. 建设水保工程: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朱矿山头水保工程项目的建设,对山体进行规范的固定工程,在水保工程方面加强了修复保护工程,确保大量的水渗透到土层中,屏蔽外部水源,从而使得滑坡的发生减少。
3. 加强监控和预警:应该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监控和预警,建立高科技实验室,配备高科技装备,环境监测设备等等,提高科技监控水平,及时预警,消除了隐患。
总之,朱矿东山头滑坡既是自然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作用的结果,其治理必须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宜办好治理工作,从而确保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充分保护。
关于某村村山体滑坡情况汇报县人民政府:20**年 4月以来持续大雨,自4月25日开始,XX县九龙镇秀龙村二组、十组十四户群众房屋墙体、地板发生开裂,引发当地群众的恐慌;我局在接到九龙镇人民政府的报告后,李卫初局长立即派出工作组到现场逐户察看,了解灾情,安抚群众情绪,安装裂缝报警器,发放地质灾害宣传资料,启动防治应急预案。
为了更好的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查明该地质灾害的产生的原因,我局和九龙镇人民政府委托湖南省水工环地质工程勘察院承担该地质灾害的踏勘工作。
初步分析该地质灾害引起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降雨导致山体局部滑坡。
灾害规模为小型山体滑坡,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现将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秀龙村二组十组地质灾害位于XX县九龙镇西北,距九龙镇约4k。
滑坡区影响17户,60人,51间房屋。
地形地貌地貌属剥蚀地貌,滑坡区最高山顶标高约为 292左右,最低标高约为253,相对高差约39,滑坡隐患体坡顶标高约为286处,坡脚标高约为273,高差约为13。
现地形为自然斜坡,滑坡隐患体横向宽约49,纵长21,平面面积约为8022,滑坡隐患体厚度约为1~3,平均厚度约2,初步估算该滑坡隐患体体积约为26003。
二、山体滑坡发生原因秀龙村背头山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顺向坡的坡体结构极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在降水的外部作用下,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不恰当的人类工程活动加剧了滑坡地质灾害的产生。
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是持续降雨或暴雨, 4月以来我县因受暖湿气流的外围影响,我县降水24天,地表水的浸泡及地下水的作用是诱发本次滑坡的主要原因。
三、滑坡发展趋势和潜在危害1、秀龙村二组地质灾害属于不稳定斜坡,存在着向小型浅层牵引式土质滑坡发展的趋势,现在处于临界蠕滑状态。
2、秀龙村二组地质灾害,不稳定斜坡横向宽约49,纵长21,平面面积约为8022,滑坡隐患体厚度约为1~3,平均厚度约2,主滑方向303°,初步估算该滑坡隐患体体积约为16003。
26中州各地鲁山县: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安全墙”□ 吴素雅众明白知道预警信号、撤离路线、应急避险场所,增强群众防灾避险意识。
同时,不断强化与气象、应急、消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预警发布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做好“防”“抗”“救”责任链条衔接。
今年以来,为持续提升群众地质灾害防治意识,该局适时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大宣传”活动,分4个片区组建宣传队,开展自然资源领域法律法规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该局还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宣传活动,在尧山镇、库区乡等12个乡(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先后组织开展各项安全宣传教育活动30余场,制作宣传版面30块,悬挂宣传条幅40条,发放宣传页6000余份,利用乡(镇)、村组党群中心大屏幕播放地质灾害防范视频,及时开展应急避险演练,不断提高受威胁群众防灾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切实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形成“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社会舆论氛围。
(作者单位:鲁山县自然资源局)“全体村民请注意,因连日大雨我组地质灾害点已出现松动及大量裂缝,可能发生滑坡,请大家按照避险预案向村部转移……”近日,在鲁山县团城乡泰山庙村泰山庙组地质灾害演练现场,指挥员郑永强正在通过喊话器提示群众有序撤离。
这只是鲁山县自然资源局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针对鲁山县特殊的地质环境,该县自然资源局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思想,扎实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等工作,发挥“人防+技防”作用,多措并举守牢地质灾害防治“金标准”。
健全制度筑防线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鲁山县自然资源局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暨河道非法采砂案件为镜鉴,坚持以“案”为基础、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深化思想认识,不麻痹、不松懈,进一步完善隐患点监测、预警、警示标志、撤离路线等防灾措施。
按照“一县一案,一乡一案,一点一案”的要求,该局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完善县、乡、村、组、户“五位一体”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员作用,建立健全汛期值班制度、险情灾情速报制度,扎实做好全县25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再巡查工作。
河南省鲁山县张良镇老庄村山体滑坡的分析与评价
作者:高鹏程王晨
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07期
摘要:鲁山县是河南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市之一,由于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境内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为主的地质灾害十分发育,危害程度大,制约着当地经济的。
关键词:滑坡拉长裂缝危害防治发展
一、基本灾情和险情
1、地点
该滑坡灾害所在位置属鲁山县张良镇老庄村管辖,位于老庄自然村北侧山坡,地理坐标:东经113°01′25.69″,北纬33°38′11.76″。
2、灾害类型
该滑坡为土质滑坡,坡面出现多条拉张裂缝。
3、危害和险情
该区域经历了一个强降雨过程,在持续强降雨的影响下,滑坡变形进一步加剧。
据调查和访问,目前滑坡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直接威胁着当地12户约70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滑坡特征与成因分析
1、滑坡形态特征和边界特征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型,剖面呈梯形,近北东-南西向展布,滑坡体纵长82 m,宽43m,厚度6~7m,主滑方向245°,坡度17°~20°。
面积约3526 m2,体积约2.5×104 m3,属小型土质滑坡。
2、滑坡物质组成及特征
从现场调查看来,该地区属丘陵地貌,滑坡区地层岩性为棕黄色、棕红色粘土、粉质粘土,局部夹含砾石,未见基岩出露
3、变形活动特征
据调查和访问,滑坡体的变形破坏始于2010年8月,期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形加剧,目前主要的变形特征有:
(1)滑坡体周界发育
滑坡体后缘裂缝发育完整,近弧形展布,宽约40cm左右,滑坡后壁高约1.4m。
滑坡右边界沿275°方向延伸13m后灭失,左边界沿205°方向延伸30m后灭失。
(2)坡体裂缝发育
在滑坡体中后部,发育有多条横向拉张裂缝,裂缝走向约155°,长15-20m,宽15-
20cm,裂缝两侧错动达30cm左右。
在滑坡体右边界附近区域,局部发育有近平行展布的纵向裂缝,裂缝走向275°,宽度3-10cm。
(3)地下水渗流
滑坡体多处区域有地下水渗流,水量较小,较清澈。
(4)滑坡体前部缓慢变形
滑坡体前部的变形主要表现为缓慢的蠕动变形。
据现场调查访问,位于滑坡体前部的部分树木的位置较往年出现了位置迁移,另通过比较照片6中树木和玉米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多数树木出现了倾斜情况,具有醉汉林的特征,表明滑坡体前部在缓慢蠕动变形。
4、滑动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老庄村滑坡的形成主要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等自然和人工因素有关,其中大气降水是形成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1)在滑坡体的前缘,村民建房进行了一定的切坡工程,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更有利的临空面,但由于切坡工程形成的边坡高度仅2.5m左右,对整个山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2)滑坡体岩性为粘土、粉质粘土,局部夹砾石层,属典型的软弱岩层,具备了孕育滑坡灾害的先决条件;
(3)大气降水是滑坡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降水在转化成地下水后对滑坡的发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表现在雨水渗入到坡体中,加大了坡体重量,增加了下滑力;
另一方面降雨使潜在滑带附近的物质软化甚至泥化,降低了摩阻力;降雨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坡体内孔隙水压力、静水压力及动水压力,促使整个坡体向不利于稳定的方面发展。
5、滑坡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评价
老庄村滑坡的岩性为粘土、粉质粘土,属典型的均质或类均质滑坡,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斜坡土体沿潜在的滑移面向坡前临空方向发生剪切蠕变,自坡面向下形成递减的剪切蠕变带,随着蠕滑的进展,坡面下沉,后缘发育自坡面向深部发展的拉裂缝,随着地表水沿拉裂面渗入坡体内,进一步又促进蠕滑的发展,消弱了剪切面的抗剪强度,直至最终形成滑坡。
三、防治建议
(1)划定危险区段,设立警示标志;
(2)在消除滑坡灾害隐患前,严禁在滑坡区域进行任何人类工程活动;
(3)在对滑坡进行应急勘查治理之前,对坡体上的裂缝尽快予以填埋、夯实,并建设简易的截、排水系统。
四、结束语
鲁山县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中低山区,灾害种类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
灾害的影响因素,主要与地形地貌、特殊的岩性结构、降雨以及人类不规范的工程经济活动有关,灾害多发生在雨季5~8月份,并且分布面积广,因此,对于灾害点的治理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范红科.陕西省米脂县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3),255~259
[2]焦赞超.河南省鲁山县泥石流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5,(4):34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