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1.5《科学探究》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科学上册1.5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1.5 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1.5 科学探究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 1.5 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
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
4、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科学探究是了解科学的基本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需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并有初步体验的实例为载体。
结合学生初步具有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
在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在认识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中,要着重提高如何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怎样收集处理数据,以及如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和探究奠定基础.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一、引人新课: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曾经在我们脑海中盘旋过,例如:(1)当我们跳起后,不论跳得多高,为什么总是落到地上?(2)为什么一颗小小的种子会长成参天的大树?(3)我们又是怎样从小小的婴幼儿长到现在的青少年?小结:对于这些问题,大家都思考过,但你有没有研究过?你想知道该如何去研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一一科学探究。
第1章科学入门第5节科学探究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整体思路,能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体会各步骤间的联系;2.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探究活动;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参与调查“你家的电灯为何突然不亮”等活动,感受探究就在我们身边;2. 通过阅读科学家琴纳的故事,知道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概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3. 通过参与“我们一起来探究”和“趣味探究”等活动,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及内在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并不是只限于科学家的行为,感受科学并不神秘;2. 通过阅读科学家琴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的魅力;3. 通过STSE教育,体验科学探究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4. 感知科学探究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的过程。
能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纸盒、铁块、马蹄形磁铁等【情境】点击鼠标,幻灯片上一片黑暗。
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生:①停电了;②电脑坏了;③投影仪关了或坏了等......师:怎样去求证你的猜想呢?你有什么方法?【学生上台】动手解决问题。
【引入】从发现“故障”到排除“故障”,我们用到了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
它是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呢?我们一起来发现。
(一)生活中的探究【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其他排除“故障”、发现真相的经历吗?说说其中的过程?(若无学生举例,可以利用P27“停电案例”)小结: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先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科学家的探究【过渡】科学探究有助于我们找到生活中某些事件的真相,它是我们的一个法宝。
科学家们用这个法宝吗?【简介】天花及其危害【提问】人们是怎样战胜天花的?【阅读】《天花与牛痘的故事》思考一:琴纳在战胜天花的过程中使用了什么方法?思考二:战胜天花的人为什么不是挤奶工,而是琴纳这位科学家呢?他的哪些表现或做法对天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思考三:琴纳的这些表现或做法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分 析 课 前 准 备1.7 科学探究课 时11、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2、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
3、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 一些简单的问题。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探究科学的兴趣,体验科学家艰辛的工作和献身精 神。
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 形成科学探究的整体思路, 了解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相关材料链接 请学生查找并阅读一篇科普书籍或杂志上的有关文章 黑盒 课件教学过程本节是第一章的最后一节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科学家一次成功 的探究活动和生活中的具体探究实例来展示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让学 生尝试初步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科 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以后几章的探究活动提供较为系统的探究思路。
从教 材的整体要求看,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科 学探究的整体思路,了解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我们一起来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很重要的方式 关于天花琴纳是如何进行探究的?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
然后思考讨论 1、讨论琴纳医生发现天花疫苗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哪些步骤? 发现问题:①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可预防天花 ②养牛场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 ③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提出假设:得过一次天花,人体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 收集证据: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观察变化 作出解释:把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人通过得 轻微的天花后,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 科学探究一般可分成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研究方案、 收集证据、解释证据并形成结论、评价等。
2、电灯为什么会突然熄灭了? 讨论结合,课件展示3、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脚印的长度与人的身高存在着数量关系, 一般成年人身高是脚的长度的 7 倍左右。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2.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信息和相关的技术3.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难点:理解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教师给出课题“科学探究”,师生思考探究离我们的生活远不远?(学生回答可能不远)我们的生活中哪里有些思考涉及到探究活动。
二、生活中的探究给出一个不能工作的蓝牙音响。
提问:如果家用电器不能工作了,你会怎么办?小组活动:让学生提出可能的猜想,并尽量设计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准确。
小组汇报:组1——认为充电器损坏了。
组1的方案——将充电器连接到手机上,发现手机显示正在充电。
说明充电器没有损坏。
组2——认为电源损坏了。
组2的方案——将充电器连接到蓝牙音响上,发现音响上的电源指示灯亮了。
说明蓝牙的电源没有损坏。
组3——认为开关损坏了。
组3的方案——要在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按下开关。
发现开关无法按下。
说明开关损坏了。
体会:生活中解决一个小问题都利用了探究,说明探究离我们并不远。
【归纳】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音响为什么不能启动?建立假设:1、可能充电器坏了;2、可能是电池坏了;3、可能是开关键坏了收集证据、验证假设:充电器连接其他用电器;观察电源指示灯;充电状态下按开关。
得到结论:不能启动的原因确实是开关键坏了三、科学家的探究小组活动:阅读书本的故事,了解琴纳寻找抵御天花方法的过程,并找出此过程中的步骤分别对应哪个探究环节?小组汇报:提出问题——为什么得过牛痘的女工不会患天花呢?建立猜想与假设——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设计方案——“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观察变化。
获取事实与证据——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手臂上。
一个多月后,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教案浙教版科学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用衣服上洗不去的污渍和自行车漏气的生活问题等的探究,来理解和记住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基本环节,完成课堂大显身手和思维热身的练习。
②知道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及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猜想、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③知道(从琴纳发现种牛痘治天花的故事中)科学探究需要调查、收集、处理信息。
2.能力目标:①用衣服上洗不去的污渍和自行车漏气的生活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②能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做出思考和假设。
③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能对生活、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体会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感受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体会合作学习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学校教学质量一般,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不多,所以好的生源各显神通,大部分都溜走了。
今年任教初一,学生大多来自偏僻的贫困农村,学习习惯不好,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
30%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而且很多还是单亲家庭;有近10%学生的智力有问题,老师动员家长把孩子的残疾证办过来,家长觉得丢脸或其他原因就是不办。
少数学生有流氓习气,不守纪律,作业不做也不交,给点面子的乱抄作业,软硬不吃,我想了试了很多办法,结果都没用。
只有少数学生朴实、友善,守纪律,是可教之才。
第一至第四节内容的考试成绩,班级平均分仅四十几分,试卷较容易。
所以我必须调整教学计划,降低教学难度,集中精力抓基础。
总的来说,提高学习成绩的难度很大。
但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根,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教师的命根。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1.发现学生优点,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
2.不断改变和调整自己的每一节教学设计,使之能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科学探究教材是浙江省七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一本,主要内容涵盖了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科学实验的方法和实践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制定了以下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原理。
2.学习并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践。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推理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浙科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探究》。
2.教具:实验器材,实验报告模板,科学实验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二、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实验中的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实验后的总结等步骤。
2.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设计原则,如变量控制、实验组对照和由易到难等。
3.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培养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主动参与。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选取一个适合学生能力的小组实验,如“颜色变化实验”。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数据。
3.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考、分析和推理,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实验总结(15分钟)1.让学生整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结论。
2.组织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3.鼓励学生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拓展延伸(20分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更复杂的科学实验,如“酸碱指示剂的测定”等。
2.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七、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实践的价值。
以上就是一节关于浙科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科学探究》教案的详细安排。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探究》章节,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科学探究中常用的工具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能够描述各阶段的特点。
2.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并能正确记录、分析、解释数据。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一般过程以及实际操作。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探究,以及如何处理实验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温度计、天平等)、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实验记录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 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调查、资料分析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点评各小组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强调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3. 例题: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关于“光的传播”的科学探究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其他科学探究实验,深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实施5. 小组讨论与分享的有效性6.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指导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讲解(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应详细阐述各种方法的特点、适用场景以及操作步骤,以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C 体温计玻璃炮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D、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5、用钢尺测量工件的长度时,如果把钢尺在火上烤一会儿再测,那么测得的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将会()A、偏大B、偏小C、都一样D、以上说法都错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1.提出科学问题(1)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2)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生活中有时晚上我们在用电的时候发现电灯不亮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吧!2.进行猜想和假设(1)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2)能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可以提出许多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1、小区可能停电了?2、保险丝可能烧断了?3、可能接触不良?4、灯泡可能坏了?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①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根据相关的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案,画出相关装置图②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对所研究的问题中的各种变量进行确认与分类③将变量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度的事物、现象和方法,说明在实验中如何测量一个变量,说明需要“做什么”和“怎样做”,应用控制变量方法来设计实验1、推开窗户,发现其他楼层都亮着灯。
结论:小区没停电,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2、走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开关,点灯亮了。
结论:保险丝没断,问题出在灯泡上3、拧动灯泡,发现电灯仍然不亮。
结论:接触没问题,问题出在灯泡上4、换一个新灯泡,灯亮了。
结论:灯泡坏了。
4.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1)会正确、规范的使用天平、弹簧测力计、量筒、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等实验仪器。
(2)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3)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4)能通过阅读信息收集证据。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班级“物理小博士”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图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比较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出你的探究结果。
第5节科学探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能开展简单的探究活动
3、能规范的书写问题、假设、结论
【重点难点】
1、能按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开展探究活动
【知识罗列】
一、基本概念
1、_____________是获得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___________,通过多种途径寻求_____________,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2、在科学探究时,首先要发现和提出__________,然后,针对需要探究的问题,根据自己
的已有经验、科学知识和已掌握的有关该问题的信息,通过思考,建立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3、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设计验证方案、______
_____、检验假设与_____________。
二、科学探究的案例
1、天花和牛痘
2、身高与脚印长度的关系
3、联系生活实际,挑选问题展开探究
【课后练习】
1、下列不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过程是( )
A、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B、收集证据,检验假设是否正确
C、根据收集的证据,得出结论
D、先找合适的工具
2、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是否头疼、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
生采取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交流
B、获取事实证据
C、制订计划
D、检验与评价
3、中医给病人看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
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病
C、获取相关的事实与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
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的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色的花,有人认为
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此批盆栽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相符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设相符
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设相符
D、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5、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 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各处环境和潮虫的数(如表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
A 、阳光充足
B 、高温干燥
C 、阴暗潮湿
D 、空气新鲜 6、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了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从实验可知:他在探究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分
7、小军经常参加球类体育活动,活动中不同情况下球的触地反弹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决定和小雨一起研究这个现象,他们计划首先通过试验研究“竖直下落的球反弹的高度与什么有关”这一问题请你猜想,竖直下落的球反弹的高度可能和什么有关?
因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DBCAC D 7、和下落前的高度有关 和地面的软硬程度有关
课外学习:
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就是当一个因素(因变量)受到多个因素(自变量)的影响和制约时,为了明确这个因变量与其中某个自变量的关系,往往需要先控制其它的另几个因素不影响被研究的自变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