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
- 格式:rtf
- 大小:105.22 KB
- 文档页数:6
游曾国藩故居曾国藩,中国历史上公认的圣人之一,除了孔子和王阳明,还有一位便他,这位晚清名臣,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可是关于他的事迹我还真的没有了解过呢!暑假里到湖南双峰,第二天我们就到了曾国藩故居。
步入外面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半圆形的湖,湖上亭亭玉立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荷花,六月的荷花上开得刚好,如同少女害羞的微笑般粉红粉红的。
荷叶非常大,看起来得存有脸盆大小,它们在水中挤到向后方转身,便是曾国藩的家,名为富厚堂。
不得不说曾国藩家真大啊,那时候只有一个词,那便是:震撼!两座山之间,都是故居的范围,不知道是当时旧地,还是后人开辟出来的。
迈入故居的大门,就是一条略旧有的石板小路,直通正堂,小路两侧栽培着翠绿的小草,盛开出来了勃勃生机。
楼顶上,灰色的四角小姑娘下垂,楼的后山上栽种着许多槐树,不,必须说道就是树林,简直太小了。
细长的槐树隐天蔽日,一棵之低,无人知晓多少米也,构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将主楼和东西两侧的偏楼群牧了个严严实实,给陈旧的建筑平添了一抹生机。
静谧,安静,东站在院里,萦绕在心头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周围的景色,用陶弘景的话来说,实是欲界之仙都。
思云馆也在这里,那是曾国藩在回家奔丧期间住过的房子,可惜门是锁着的。
同样位于后山的鸟鹤楼,却让我们一饱眼福,里面放着一尊大鼎,上面优美的弧线,构成了这个鼎的花纹,鼎身自然是用钢铁做的,我算着大概有一两百斤吧。
生达堂的精华是藏书楼,曾藏书超过30万卷,就是我国留存较完整的最小的私家藏书楼之一,在这里摆放着几把椅子,看著直观的摆放,我们仿佛能够刺破主人的气息,看见曾国藩在深夜静静地趴在这里,拿著一本书,苦学冥思。
我通过墙上的牌子了解到,曾国藩就是清末洋务运动的洋务派,他们的洋务运动展开了30年,最终失利了,但是,却顺利的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存有了与侵略者一战的实力,就是历史上的大功臣。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曾国藩的六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这几句话,教给了我们近乎全部的人生哲理。
游曾国藩故居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补脊,直隶武定(今山西吕梁)人,清朝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作为曾国藩的故居,被誉为中国晚清文化的活化石,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的地方。
曾国藩故居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珠山镇,建于清道光年间,历经多次修缮,至今保存完好。
故居占地约8000平方米,分为内、外两个院落,整个建筑布局上承袭了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从外观来看,曾国藩故居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庄园式建筑,以红墙黛瓦为主,建筑风格恢弘大气。
故居的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主体建筑为三开间的重檐歇山顶,主楼高大宏伟,庭院布局合理有序。
一进入曾国藩故居的大门,便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庭院内种植着苍翠的花草树木,值得一提的是庭院中的凤凰木,树龄已有四百多年。
在这里漫步,仿佛时光倒退到了曾国藩的时代,可以感受到曾国藩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的伟大精神和重视教育的情怀。
故居内部的陈设格调古朴典雅,展示了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思想。
曾国藩的书房是故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房内陈设有书架、书桌和座椅,仍然保留着他当年亲自选择的书籍和字画。
这些书籍和字画都充满了古代文化的气息,给人以一种清静、安宁的感觉。
在曾国藩故居内还有一处比较特殊的地方,那就是曾国藩的祖坟。
祖坟位于故居的后方,是一处非常庄重和肃穆的地方。
曾国藩非常重视家族的传承和祭祀,他个人的追求和家族的使命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故居还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古代器物。
这些文献和器物记录了曾国藩一生的事迹和成就,对于研究曾国藩的思想和晚清历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故居内的展览馆中,游客可以近距离欣赏这些文献和器物,并了解曾国藩的生平事迹和他对教育的贡献。
曾国藩故居导游词3篇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位于在双峰县菏叶镇(旧属湘乡),兴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年1865年)。
下边是为大伙儿产生的曾国藩故居导游词,期待能够协助大伙儿。
曾国藩故居导游词范文1: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别名毅勇侯第,是曾国潘的候门,位于在坐落于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东部地区的菏叶镇富托村,与湘乡市、湘潭县、衡山县、衡阳县紧邻,总占路面帜四万多半方米,行为主体工程建筑近一万平方,是典型性的沿中心线对称性的明代神殿式工程建筑人群。
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方...西三面把富厚堂围起来。
从远看去,富厚堂如同坐着一张围椅中。
周边地理环境唯美,后山顶花草树木繁茂,老树叁天。
门口是一片较宽阔的平地上,平地上中有小溪向东流去,平地上四周峰峦起伏,山川环绕着。
曾国潘是在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有重特大危害的历史名人,曾国藩故居危害的历史名人,曾国藩故居已被相关部门明确为重点学科文化遗产保护企业。
其象征性工程建筑,关键有“白玉堂”、“金子堂”、“萬年堂”、“大夫第”、“富厚堂”等(“有恒堂”为曾国荃故宅)。
曾国潘依次晋升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诏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候”,授“威武殿大学士”,升“光禄大夫”,溢称“曾文正公”。
顺治四年(1865年)秋,素无终生政界准备的曾国潘,提前准备先鼓励妻子儿女回籍“立家工作”,自身之后再作隐退,因妻子欧阳氏对故居金子堂门口“塘中有溺人之事,素不认为安”,即令他的儿子曾纪泽,“回湘禀商两叔”,移兑富托庄屋,由曾国潢、曾国荃、曾纪泽经手人主持人,按照候府经营规模,花十年时间构建了富厚堂。
富厚堂占地面积四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02.86平米,为渣石木结构房屋,神殿式设计风格,內外群有八本堂、求厥斋、旧朴斋、艺芳馆、思云馆。
八宝台、辑园、凫藻轩、棋亭、藏书楼等各种各样工程建筑,当初大门上悬架着“毅勇侯第”朱地佳字直匾,门口大理石月台子上飘舞着大清国龙凰旗、湘军帅旗、数万人伞等,景色甚为壮阔。
游曾国藩故居——富厚堂
一、游览的时候,从这个门进去,怎么感觉是个侧门?
二、省文物保护单位牌匾。
三、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乡间侯府。
三、前面那块牌匾是时年19岁的同治帝书赠曾国藩的。
四、这是为数不多的朝内挂的牌匾。
五、富厚堂风水:侯府的中轴线正对对面山凹。
六、此匾是同治六年( 1867年)普国藩应湘军水师将领、同治三年任陕甘总督杨岳斌之邀为长沙县青山镇杨家祠堂而书。
是目前发现的曾国藩所书匾额中最大的、落款官名最全的一块。
笃,纯情,专一。
亲,父母及族人。
锡即赐。
枯即福。
对亲人情谊深厚,上天就会赐福给你。
七、轿子,有钱人家的出行工具。
应该抵得上现在的劳斯来斯车了。
八、富厚堂侧前方立的帅旗,是否象征着曾国藩主掌湘军时的威武!。
游曾国藩故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北人,号直观,江苏镇江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将领、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被誉为“晚清最杰出的维新实践者”。
曾国藩故居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是曾国藩生前居住的地方。
整个故居占地
面积约为15亩,建筑面积约为4000多平方米,由大小不同的建筑群组成,其中包括主楼、东西两厢房、东西楼等。
曾国藩故居建筑布局合理,建筑风格典雅庄重。
主楼是整个故居的核心部分,楼下是
客饭厅和书房,楼上是主人的寝室。
故居内的家具陈设和装饰品讲究精致,反映了当时士
人家庭的生活风貌。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居的东厢房里,还保存着曾国藩家族的家谱,给
人们提供了研究曾家世系和宗族制度的重要资料。
曾国藩故居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故居内的书房陈设保存完好,书架上摆放着大量的古籍书册,墙壁上挂满了名人字画,展示了曾国藩的学术造诣和
文化修养。
在故居内还有一个私人花园,园内有假山、池塘和花草树木等景观,营造出一
种静谧宜人的氛围。
曾国藩故居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
展示了曾国藩家族的风貌和生活方式,还反映了中国近代士人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游览曾
国藩故居,可以了解曾国藩的一生和他的思想,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曾国藩故居的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会为游客详细介绍曾国藩的事迹和家族历史,
并解释故居内的各种文化、艺术的背景和意义。
游客还可以在故居内参观展览,了解更多
关于曾国藩的资料和研究成果。
参观曾国藩故居_850字今天,我们一家准备去曾国藩故居参观。
曾国藩故居在湖南娄底的双峰县,那是个美丽的地方——荷叶塘。
我们从娄底出发,坐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汽车。
终于到了,我们下车刚要舒展一下筋骨,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放眼一看,原来有一池荷叶,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非常漂亮。
我一下醒悟过来,“荷叶塘”这个美丽的名字原来就是由此而来哦。
接着,我们沿着一条小径,走到尽头连着的是一座老宅的大门,门框上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富厚堂”三个刚劲有力的正楷大字。
这就是曾国藩故居了!进了故居,导游阿姨开始给我们介绍曾国藩。
据说曾国藩从小爱读书,他还讲“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
这句话虽然有点好笑,但这说明他认为读书很重要,知识很重要。
曾国藩选兵也很有意思,他要选“手上有茧的,脚上有疤的”,所以兵一般都是农民,而他选将的标准则是“上马杀敌,下马读书”。
这更能看出他对读书的重视。
我们又参观他居住的房子。
我一进去,惊呆了,与我想象的大不相同,我以为里面会很华丽,结果给我的答案是简单、朴素。
这些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卧室里只有茶几、床和衣柜。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证明他的节俭,有一次,曾国藩想再建个房子,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弟弟,但他弟弟建得很大。
曾国藩见了觉得太浪费,就发誓绝不进那儿一步。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藏书楼”,在那里我看到了上百个书架,却是空空的。
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说,原来这里有三百万册书,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动荡,有的书曾国藩带到北京在八国联军入侵时烧毁了,还有一些在文化大革命时破坏了,另一部分散落在农民手里,所以现在只能看着空空的书架怀古思幽了。
我发现这个藏书楼里的窗户很特别,他下面是块木板,上面却是很多木条组成许多的空心方块,就是格子窗。
导游阿姨告诉我们上面的格子窗户在晴天时可以打开通风,在晚上或者雨天时将下面的活动木板提上去,就不怕书被淋湿了。
还有一个设计巧妙的地方——吊书篓。
一个竹篓子被一根粗粗的绳索吊着,拉动绳索,篓子可以从一楼一直可以升到二楼。
曾国藩故居介绍作文
曾国藩的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观沙岭,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四合院落。
现在,我们可以参观曾国藩故居。
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巨大的画像,上面描绘着曾国藩小时候的形象。
画像下面是一排整齐的椅子,人们坐在椅子上,聆听着曾国藩讲课。
门两边分别是两副对联:“惟勤惟俭,读书养性”、“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大门上面挂着一块牌匾——“曾
国藩故居”。
进入大厅,左边是曾国藩的卧室、书房、厨房和佣人居住的地方;右边是他平时读书、练字和接待客人的地方。
他用来练习书法的书桌上有一把大烟枪。
在客厅里摆着一张曾国藩和弟弟曾国荃(字伯涵)、曾国华(字季华)等人的合照。
曾氏家族六兄
弟中,他排行第五,人称“曾四长”。
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往前走,就来到了二进院。
二进院是曾国藩晚年住过的地方。
院中间是曾国藩曾经读书和写字的地方;左右两侧是曾氏兄弟和下人居住的地方;后院是客厅和厨房等公共场所。
—— 1 —1 —。
曾国藩故居导游词3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演讲稿、主持词、发言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祝福语、广播稿、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更多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host speeches, speeche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blessings, broadcast articles,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more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materials, please stay tuned!曾国藩故居导游词3篇1曾国藩故居富厚堂位于双峰县荷叶町(旧湘乡),建于清同治4年(公元1865年)。
曾国藩故居介绍作文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个超酷的地方——曾国藩故居。
你要是沿着弯弯曲曲的乡间小道一路走过去,突然就会看到一片大气又有点古朴的建筑群,那就是曾国藩故居啦,它还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富厚堂。
刚到门口,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大门就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儿,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门两边的对联啊,字写得那叫一个苍劲有力,就像武林高手在比划着绝世武功一样。
走进院子里,好家伙,那可真是大得很呢!像一个小型的迷宫,一个院子套着一个院子,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古代的大家族画卷里。
这些建筑的风格特别传统,飞檐翘角的,就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鸟儿。
那屋顶上的瓦片,一块挨着一块,整整齐齐的,好像在接受着岁月的检阅。
再看看屋里的布置,简单又透着文雅。
桌椅板凳虽然不是那种超级华丽的,但是却有着一种古朴的韵味。
想象一下,曾国藩当年就坐在这些桌椅前,读书写字,思考着天下大事,那场面是不是还挺酷的?墙上还挂着一些字画,虽然咱可能不是啥专业的鉴赏家,但是就看着那些笔墨在纸上舞动,也能感觉到满满的文化气息。
说到曾国藩,这个故居里到处都有他的影子。
比如说他的书房,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
我就想啊,当年他肯定是个超级学霸,整天就在这个小天地里埋头苦读,把那些经典都翻了个遍。
说不定那些书都被他翻得“直喊累”呢。
故居的周围环境也是美得不像话。
有郁郁葱葱的大树,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家园。
还有那小花小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的,就像给大地穿上了一件花衣裳。
走在其间,听着鸟儿欢快的歌声,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当年曾国藩在这里踱步思考的样子。
这里还有很多关于曾国藩家族的故事。
据说他们家族很重视教育,所以才出了曾国藩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而且他们家族的家风很严,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尺子,规范着每一个家族成员的言行。
总的来说,曾国藩故居就像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不管你是对历史感兴趣,还是单纯想感受一下古代大家族的氛围,来这儿走一趟,绝对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推荐】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
也许您还喜欢:
•北京旅游景点天安门英文导游词
•导游词4:杜甫草堂 (5000字)
•大孤山风景名胜区导游词
•永济渠导游词
•太湖乐园导游词
•福建泉州天后宫导游词
•秦淮河导游词
•扬州何园导游词
•澳门博物馆导游词
•桑丹康桑雪山导游词
•河南平顶山市石人山导游词
•老虎山公园导游词。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导游词.txt 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到“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参观。
我是XX,很高兴能为大家解讲。
富厚堂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距今已有142年历史,全宅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
1864年,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被同治皇帝诏封为“一等毅勇侯”加封太子太保衔,富厚堂建好后就悬挂了“毅勇侯第”匾(指示)这是其长子曾纪泽所书。
这块匾原物于1995年发现,现在保存在双峰县文物管理所,我们所看到的这块匾是照原匾复制的。
清代的礼制,汉人生不封公,死不封王,所以曾国藩只封了侯,这已是汉人达到的最高级别了,又因为清朝官制没有宰相,所以清制的大学士就相当于清以前的宰相。
曾国藩是武英殿、体仁阁大学士,并是四位汉人中的首席大学士,故当地人称富厚堂为“宰相府”,它也成为了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乡间侯府”。
(站在半月台上)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叫半月台,前面1米多高的石围栏上当年插的是大清龙凤旗,远处高高飘扬的“帅”字旗是曾国藩统帅湘军的标志旗,可以想象当年的侯府是何等的威严、壮观!因为“毅勇侯第”是仿“泮宫”而建造的,“泮宫”在周代是诸侯之学宫。
《说文解字》上说:“泮,诸侯乡射之宫,西南为水,东北为墙”。
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注释:“泮之言也,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
”所以,“毅勇侯第”左边是宅东门、右边是宅西门,客来分别从东、西门进入。
东北面是“毅勇侯第”的围墙,西南方向就是半月形的水塘了。
再看过去,是200亩的翠荷湖,原来湖面没有这么大,是2005年作为景点扩建而成。
湖外是涓水河,它发源于黄巢山流经衡山白果汇入湘江。
大家看到富厚堂前视野开阔,七山相连,山水环绕,藏风聚气,当年曾国藩在给大弟国潢的信中说到“富托田庄是第一等屋场”。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富厚堂(指示)嘉庆十六的(1811年)曾国藩出生在离这八公里的白玉堂,在我们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现正在全面修复中,咸丰八年(1858年)曾府进行大分家,曾国藩分得了黄金堂,而白玉堂分给了其叔父高轩公,这里还有敦德堂、奖善堂(指示)等。
这都是曾家五兄弟当年在荷叶建有十大宅院,号称曾氏十大庄园。
除了曾氏十堂外,还有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省级森林公园九峰山、鬼斧神工石鸡寨等自然景观。
荷叶还有一个美誉“女杰之乡”,中华百年八大女杰其中有四位秋瑾、唐群英、向警予、蔡畅就是我们荷叶人或荷叶的媳妇。
非常大气的四合院,系砖木结构,回廊式风格。
我们看到的前排主楼是正宅住房,两边相对称的三层阁楼建筑私家藏书楼是整个富厚堂的精华所在,,宅南的藏书楼保存得非常完好,呆会可以上楼参观到,而宅北的藏书楼在解放后1965年改建成了供销社和粮站,拆成了平房,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建筑是在06年10月份重新修复起来的。
修旧如旧,把它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富厚堂这三个字是从曾国藩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初九的日记中复制过来的。
“富厚”二字典出《汉书?诸侯?功臣表》中的“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一语。
曾国藩封侯取“富厚如之”之意名其堂,是名副其实的“侯府”。
两边的对联“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是曾纪泽为纪念父亲所书,意思是:我的父亲一生为官,两袖清风,这种清廉的美德要世代守护,并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曾门五兄弟。
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享年61岁,派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
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入翰林院。
曾国藩死后谥号“文正”。
亦称“曾文正公”。
“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古代千百年来为人臣者所追求的最高目标。
清朝历经268年一共只有八位文正公。
(汤斌、刘统勋、朱珪、杜受田、曹振镛、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他就是其中的一位。
(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曾国藩是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重臣,近百年来,毁誉参半,褒贬不一,其分岐是在他处理过的两件大事上,一件是早年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当时有人送其绰号“曾剃头”、“刽子手”,还有一件是1870年办理“天津教案”,被舆论扣上“卖国贼”、“汉奸”的骂名,清王朝由“康乾盛世”,转为末落衰败腐朽的动乱年代。
正是由于曾国藩等人力挽狂澜,整肃政风,倡导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并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延续了六十年。
曾国藩等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在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
曾国潢是曾国藩的大弟弟,他与弟弟国华、国荃、国葆都取得秀才资格,大部分时间呆在荷叶,负责主持家务,亲课儿曹,把家里的事情打点得井井有条,使其兄弟在外作战都非常放心家里的事。
曾国华自幼比较聪明。
但英年早逝,1858年,与李续宾战死安徽三河,年仅36岁,三河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百年大战役之一。
是湘军空前惨败的一次,7000湘勇死了6000多个,可谓全军覆没。
弟弟当中更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荃,人称曾九爷、九帅,他是攻打南京的首功之臣,而且现在我们荷叶当地都流传着一句话,“打开南京发洋财“,据说曾国荃打下南京后曾用30条大船把南京的金银财宝、木材、美女都运回荷叶塘。
他也是书生起家,咸丰二年考取贡生,年少时被称为奇童,在咸丰六年(1856年),他弃笔从戎,随兄一起出兵打仗,后累官至浙江按察使、浙江巡抚、陕西巡抚、山西巡抚、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封一等威毅伯,五兄弟中有两位封爵(公侯伯子男)。
享年也是66岁。
曾国葆在咸丰八年(1858),为替三兄国华复仇,连年作战,最后在同治元年(1862年),围攻天京时遇到了当时的一场最大的瘟疫,病死于南京的雨花台,享年34岁。
接着我们再回头看看曾氏后裔的介绍曾国藩一共有三个儿子五个女儿,大儿子曾纪第不到两岁的时候就得天花夭折了,二儿子曾纪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小儿子曾纪鸿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是曾家的第二个进士,23岁中进士入翰林,是翰林院中最年轻的一位,孙女曾广珊是著名女诗人,她的儿子就是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后面的直系第四代第五代都是非常出色非常优秀的,相对来说现在当官、从政的比较少了,大部分都在学术、科技、文化上很有成就,曾国藩的遗言里也说到,不求代代都富贵,但求代代出秀才。
旁边说明里附带介绍了他兄弟的后裔,他四个弟弟一共有6个儿子,14个孙子,41个曾孙,其中列出来的有曾宪植,曾国荃的玄孙女,也是我党领袖叶剑英的夫人,早年投身革命,解放后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是曾氏后裔里边第一个参加中国共产党的,1927年入党,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广州起义,她和叶帅的儿子叫叶选宁,中将军衔,现在广州。
另外曾昭抡原高教部的副部长,著名化学家。
曾昭燏原南京博物院院长,中国博物馆学和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
曾宪楷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俗话说一个家庭富不过三代,但曾氏后裔历经100余年而不衰,这与其严谨的家训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请抬头看正上方一块大匾,“八本堂”,底下的八句话就是曾家非常有名气的八本家训,它的内容从右至左,写的是:“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可谓是曾氏家教的精髓,也是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为曾氏后裔所效行。
其中居家以不晏起为本,晏在荷叶方言读“an”,意思就是早点起床,不要睡懒觉,要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很多游客看到最后一句“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还会联想起毛主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以民为本,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接着我们在往里边请,现在走进的是曾家的过厅也叫堂屋,房子比较长,正前方是曾家的神龛、神台,上面摆放的是曾氏先祖考妣的神位,以前的神龛非常漂亮,有很多的雕花和龙爪,但在文革期间给毁掉了,顺着神龛往上看到一块蓝底金边大匾,“勋高柱石”,这是在同治九年(1870年)曾国藩60岁生日,同治皇帝亲笔御赐给他的,意思是曾氏的功勋显赫就好比朝廷的柱石和栋梁一样不可缺少,从这四个字足可以看出当年同治皇帝非常器重曾国藩,朝廷很重用他。
原件是块石牌,现依旧立于南京总统府。
正上方是一块“太子太保”的匾,这是在同治三年1864年曾氏平定太平天国,同治皇帝授与他一个很高的荣誉称号,意思是太子的老师,前面两块匾都是我们模拟复制的,接着我们再回头看看正后方悬挂了一块原匾,曾国藩的亲笔手迹肃雍和鸣,它是出自诗经中:“肃雍和鸣,先祖是听”,肃是恭敬的意思,雍即温和,用恭敬和温和的态度发出和谐的声音,先祖才愿意听,它也是倡导一个和谐,曾家子孙后代特别多,他希望家人之间能和睦相处,房子建的很高,空气非常流畅,后面还有两排房子,我们还在整修和陈列当中,接着我们这边请,看到的是天井,这是南方很特有的建筑,用来通风采光和排水的,无论下多大的雨,里边都保持干燥。
曾纪鸿是清代著名的数学家,他也是举人出生,但由于自己个人的爱好,他没有顺着功名考上去,没有去做官,而是苦研数学,他将圆周率兀用笔算推算到3.14后的两百多位。
在当时的数学界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但非常遗憾的是他英年早逝,只有33岁。
都说到曾文正公的家书非常有名气,这是曾国藩给他儿子写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凡人都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君子,他不愿意他的后代去从政做官。
在第二段他还提到凡富贵功名,皆由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意,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不可强求。
他的夫人郭筠是湖北蕲水人,她也是出生在书香门第,她的父亲郭佩霖和曾国藩是同年进士,同在翰林院做官,所以她从小受过传统高等教育,嫁到曾府之后,负责主持家务,亲课儿曹,成了富厚堂的女主人,她在教育子孙方面很有一套,她主张男女平等,主张让她的孙辈们出国留学,所以说到曾氏后裔,代有英才,实与郭筠教育有方有很大关系。
她也是近代的女诗人。
这边看到的是四幅毛主席语录,解放之后,这里住进了当时的人民公社、乡政府、供销社、粮站、医院等7个单位在里面办公,所以到处都是标语,现在我们用镜子框下来,把它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见证了十年文革,也见证了这座乡间侯府的变迁。
曾纪泽展厅,曾纪泽出生在1839年,享年51岁,是中国近代很有名气的外交家,他承袭一等毅勇侯,任督察院左副都御使,历任兵部、吏部、刑部、户部侍郎。
他的老师邓寅皆先生是湘乡人,举人出身,曾主讲于东皋书院,前后在曾家做塾师七年,同治二年(1863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全家搬去安庆,在他走的时候写了一幅对联送给邓先生:“清风欲迈戴安道,师范略同胡翼之”。
戴安道是西晋的一个居士,胡翼之是宋朝的名师,曾国藩把自己家的塾师跟他们两个相比,足以看到他很欣赏这位邓先生,后面是他们父子的往来书信的介绍。
这是曾纪泽的对联:“含冲嗜漠不自厌,读易论诗亦未殊”。
意思是不要学到一点点东西就骄傲自满,应该要不断去充实自己,要活到老,学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