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品质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4
IAQ(Indoor Air Quality)即室内空气品质,它包括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新风量等状况。
以往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以温、湿度为主。
近年来,由于现代建筑中空调系统的引进、办公现代化程度提高,家电的普及以及建筑和节能密闭必的提高,导致室内污染物得不到置换,致使“居室综合症”等多种病症产生,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现在室内空气洁净度已成为室内环保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约克IAQ一部曲:清新空气对二氧代碳浓度高的室内,及时引进新风,从而提高新鲜氧或负氧离子含量约克IAQ二部曲:舒适空气自动平衡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营造适宜人体的环境,防止病菌滋生,化学交叉感染及臭氧生成约克IAQ三部曲:健康空气利用纳米TiO2光催杀菌器分解几乎所有的污染粒子和病菌,如细菌、病毒、微生物、尘埃微粒等,且无任何污染物产生,经对环保可以闻到的新鲜空气可以触摸的完美生活约克空调已申请专利的“纳米光健康空气杀菌器”,在全球首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目前最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案。
该技术是约克致力于空气品质的重要举措,也是约克一贯的环保姿态的具体表现。
约克创先将纳米级TiO2(二氧代钛)健康空气杀菌技术应用于分体空调机和空气净化产品,从而谢绝一切有害污染物到您家中探访,确保您及家人在健康的环境下享受清凉。
约克纳米级健康空气杀菌技术是非常环保的,也目前最有效的空气消毒技术之一。
它采用了先进的光催化氧技术,以纳米的TiO2作为催化剂。
某些先进国家的国防或航天中心都在使用这个技术的杀菌设备。
约克是行业内首家将纳米级TiO2光催化健康空气杀菌器应用于风机盘管、家用及商用中央空调、家用分体机的领先者。
在全球125个国家均获认可的纳米级TiO2光催化健康空气杀菌技术,专利申请中。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及两所亚洲理工大学检测结果:杀菌率在6小时之后高达97%。
约克纳米级TiO2光催化健康空气杀菌器是杀灭细菌并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仅仅是过滤细菌。
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1、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
2、对室内空气品质纯客观的定义是把室内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3、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颁布的<<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的定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4、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5、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6、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从性质上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7、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空气中的年平均浓度大约为0.005~0.01mg/m3 ,一般不超过0.03mg/m3。
8、《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9、《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
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10、VOC是(美国环境署)除了CO、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氨等一些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之外的含碳化合物。
11、VOC总称VOCs,以TVOC表示其总量。
其中《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0.5mg/m3,II类民用建筑≤0.6mg/m3。
12、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收到的全部环境辐射中的55%以上。
13、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14、每立方米空气中氡平均浓度增加100贝克,肺癌发病率可增高19%至31%。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和方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
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通风换气、净化空气、消除污染源、植物净化空气等方面探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和方法。
一、通风换气1. 定时通风:定时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排除室内污染物,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居室通风系统:现代化的居室通风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定时换气,提高室内空气的流动性,减少空气污染物滞留。
3. 空气净化器:选择高效的空气净化器,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去除细菌、病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保障室内空气清新。
二、净化空气1. 空气净化器:选择品牌信誉好、过滤效果高的空气净化器,对于减少室内颗粒物、有机物、污染物质有较好的效果。
2. 加湿器:在干燥的季节,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可以减少室内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的时间,减少对人体的刺激。
3. 空气清新剂:在室内使用无污染、对人体无害的空气清新剂,能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减少异味和有害气体对人体的侵害。
三、消除污染源1. 室内家具:选择环保、无甲醛家具,减少甲醛等有害气体的释放,对室内空气品质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2. 室内装修材料:选择环保、无污染的装修材料,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3. 室内墙面:定期清洁室内墙面,减少尘埃和细菌的滋生,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四、植物净化空气1. 绿萝:绿萝具有很好的空气净化能力,能够吸收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是室内净化空气的理想植物。
2. 吊兰:吊兰的吸附能力很强,能够净化室内空气,增加绿色植物的比例,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有一定的效果。
3. 仙人掌:仙人掌在夜间释放氧气,具有一定的净化空气作用,适合放置在卧室或客厅。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要注意的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人们的注意和持续的努力。
室内空气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室内空气品质是指室内环境中空气的质量和健康程度。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1. 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一些装饰材料如胶合板、漆料等含有甲醛等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一些家具和纺织品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也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2. 室内空气污染源:室内存在的污染源包括烟草烟雾、燃气灶、燃煤取暖等;室内使用的清洁剂、空气新鲜剂等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3. 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如果房间没有良好的通风设施或者窗户长期关闭,室内空气容易变得污浊;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或者雾霾天气)也会影响室内空气品质。
4. 室外空气质量: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会通过空调、通风系统等进入到室内,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
以上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较差的室内空气品质可能导致以下问题: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入有害物质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2. 过敏反应:室内空气质量差会导致空气中存在过多的灰尘、霉菌、花粉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打喷嚏、鼻塞、眼痒等。
3. 健康问题:长时间呆在室内空气质量差的环境中容易引起头痛、眼疲劳、失眠等健康问题。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确保室内通风畅通: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使用绿色环保装修材料:选择低甲醛、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装饰材料和家具。
3. 定时清理室内空气污染源:定期清洁燃气灶、空调、地毯等污染源,避免有害物质的长期积累。
4. 使用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5.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室内卫生,不吸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免疫力。
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重视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改善和维护室内空气品质。
室内空气品质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1. 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评价标准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VOCs 浓度、CO2浓度、甲醛浓度、气味、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其中,颗粒物浓度可以通过PM2.5和PM10的浓度来评价,VOCs和甲醛则是评价有害气体的主要指标。
空气中的CO2浓度、气味、温度和湿度也是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的关键因素。
通过监测这些因素的浓度和变化,可以客观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
2. 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标准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标准则包括人们对空气清新度、舒适度和质感的主观感受。
空气清新度是指人们对室内空气是否干净、清新和无异味的主观感受。
舒适度包括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的主观感受,以及对空气流通是否畅通的感受。
空气质感也是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标准之一,人们会根据自己对空气的感受和喜好来评价室内空气的质感。
3. 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
客观评价标准可以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来评价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变化,而主观评价标准则可以反映人们对空气舒适度和质感的实际感受。
通过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和调节措施,以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都非常重要。
客观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变化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净化和调节措施。
而主观评价标准则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和评价室内空气的舒适度和质感,从而调整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设备,提升室内空气的品质。
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室内空气,为改善室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个人体验。
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涉及到多个因素,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
通过客观评价标准可以科学地监测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变化情况,而主观评价标准则可以更直观地感受空气的舒适度和质感。
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的简介一.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产生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三种疾病名称与建筑物有关建筑物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发病快,进入建筑物瞬间或数周(月)便出现眼刺激,头痛,疲劳乏力等状况。
患病人数多,建筑物内20%以上人患病。
病因难确认,难找出与哪个因素或污染物的因果关系。
患者离开发病现场症状即缓解或消失。
建筑物关联症(building related illness—BRI)症状为发热,过敏性肺炎,哮喘,传染性疾病等病因可确认,找到污染源患者离开现场症状也回很快消失,必须治疗。
化学物质过敏症(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MCS)症状为眼刺激,鼻咽喉痛,易疲劳,运动失调,失眠,恶心,哮喘,皮炎等病症有复发性,慢性由低浓度化学物质引发对多种化学物质过敏多种器官系统同时发病。
二.建设部发布的我国室内环境污染十大典型案件:-1998.10首例氨污染天津住房氨超标10倍导致身体不适。
-2000.4北京住宅装修甲醛超标导致患病。
-2000.7首例涉外美国某律师事务所北京办事处室内装修甲醛超导致身体不适。
-2001.9首例家具北京卧室家具甲醛超标6倍导致身体不适。
-2001.12国内首例北京住宅装修甲醛超标25倍致癌。
-2003年初广东新居装修甲醛超标4倍导致孕妇流产。
-2003.3国内首例新车内甲醛超标26倍致身体不适。
-2003.5首例上海租赁房屋甲醛超标感觉刺激,不适居住。
-2003.7南京住宅装修甲醛超标12.6倍致血液性疾病。
-2004.2北京现代城业主氨超标感觉刺激,不适居住。
三.四.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P.O.Fanger(1989年提出):品质反映人们要求的程度,如果人们对空气满意,就是高品质;反之就是低品质。
第五章室内空气品质1、室内空气环境包括室内热湿环境和室内空气品质。
2、对室内空气品质纯客观的定义是把室内空气品质几乎完全等价为一系列污染物浓度的指标。
3、美国供热制冷空调工程师学会颁布的<<满足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中的定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公认的权威机构所确定的有害浓度指标,并且处于这种空气中的绝大多数人(≥80%)对此没有表示不满意。
4、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
5、可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是: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6、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从性质上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
7、甲醛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空气中的年平均浓度大约为0.005~0.01mg/m3 ,一般不超过0.03mg/m3。
8、《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甲醛的I类民用建筑的标准为≤0.08mg/m3 II类民用建筑≤0.12mg/m3。
9、《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楼、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
II类民用建筑包括办公楼、文化娱乐场所、书店、图书馆、体育馆。
10、VOC是(美国环境署)除了CO、碳酸、金属碳化物、碳酸盐以及碳酸氨等一些参与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之外的含碳化合物。
11、VOC总称VOCs,以TVOC表示其总量。
其中《民用建筑室内污染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定I类民用建筑≤0.5mg/m3,II类民用建筑≤0.6mg/m3。
12、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收到的全部环境辐射中的55%以上。
13、世界约15%的肺癌患者与氡有关。
14、每立方米空气中氡平均浓度增加100贝克,肺癌发病率可增高19%至31%。
室内空气品质与新风对策分析杜洪彬丛晓春(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山东青岛 266510)摘要:室内空气品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健康状况。
本文阐述了保证室内一定空气品质的重要性;分析了新风量、新风质量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从控制新风量、优化气流组织、提高新风品质等方面分析给出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一些措施。
关键字:室内空气品质新风新风量新风品质1室内空气品质据调查人们一生中约80%~90%的时间处在室内,室内空气品质(IAQ)的好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人们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接触时间多于室外,且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日趋增多,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使得室内污染物不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
并且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病态建筑综合症、与建筑有关的疾病和多种化学物过敏症。
因此,室内空气品质(IAQ)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及健康状况。
室内空气品质从狭义上讲,可理解为室内空气免受烟尘、有害气体、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广义还包括空气温度、湿度、流动速度等热环境参数。
在目前对空气品质的评价标准主要可分为客观评测标准和主观评测标准,其所对应的室内空气品质可定义可接受的室内空气质量(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和可接受感知的室内空气质量(Acceptable Perceived Indoor Air Quality)。
前者的定义如下: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的浓度。
后者的定义为:空调空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
[1]它是得到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随着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及人们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要求在保持空调区域舒适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空调能耗。
然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往往被认为就要加大新风量,对新风进行相应的处理,这些往往又大大增加了空调系统的能耗。
2新风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2.1新风量设计不足或分配不准确有文献介绍,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曾评估过529座建筑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其中280座建筑物通风不合格,占调查总数的53%,这其中,又有84%是由于新风不足引起。
目前国内大部分设计人员是根据《暖通空调设计规范》GBJ19—87选取新风值,而《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时效性过长、相关性不足,且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为了减少空调的初投资、运行费用等,一般是选择最小值,往往不能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
其次,由于空调系统运行管理不当,风管阻力增加,也造成新风量不足。
传统的新风量的确定主要依据三个方面,即室内卫生要求的新风量、补充排风量或燃烧需要的新风量和保持正压新风量。
需要注意的是,当通风空调房间同时存在多种有害物时,应分别计算,然后取其中最大值作为房间的需求新风量。
但是,当房间内同时散发数种溶剂的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时,房间所需的新风量应当是分别排除每一种有害气体所需的新风量之和。
在大多数实际工程中,有时计算出的新风量过小,不足总送风量的10%。
为了确保室内空气卫生和安全,此时应按照送风量10%的最小新风量计算。
图1给出了确定空调房间最小新风量的框图。
图1空调房间最小新风量的确定方法新风量分配应该是按建筑物内各个不同功能的房间,有计划地将新风送到各房间。
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通风空调系统在运行调试时,系统没有很好地定量地进行新风的分配,或由于使用功能的变化,系统没有随着进行及时调整,引起新风量的分配不合理。
这些因素导致新风量小的房间室内空气品质恶化。
2.2 新风利用存在的问题1)气流组织问题。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直接影响室内空调效果,是关系着房间工作区的温湿度基数、精度及区域温差、工作区的气流速度及清洁程度和人们舒适感觉的重要因素,是空气调节的一个重要环节。
气流组织如果不合理,新风口与排风口距离过近并在同一标高,使送回风口形成短路,形成房间内死角,污染物在送回风气流无法到达或气流速度很小的空间停留、积聚。
严重影响新鲜空气的利用程度。
也使温度、速度不均匀系数变大,在室内不同的位置上,能明显感到温度、送风速度的差异,引起不适感。
2)通风方式问题。
混合式通风能使室内空气尽可能均匀,送风与周围环境混合后再送达人的活动区域,但是其对人的热感觉和空气品质的改善程度较差,送风与室内空气混合后,只有大约1%新鲜空气能够被人使用,其余99%都被浪费掉。
另一方面混合式通风往往采用一次回风方式,为了满足湿度要求需要再热,造成冷热抵消浪费了能量。
2.3新风品质下降Ashrae Standard 62—l989对不同建筑物空调用室外空气均有明确的标准,只有符合标准的新风才能起到清新室内空气的作用。
如室外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超过室内控制指标,在这种环境直接引入的新风,不仅不能起到稀释污染物的作用,还会恶化室内空气品质。
特别是处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大的地点,由于汽车尾气,人体散热等,使得当地空气品质下降。
加之舒适性空调一般仅采用一级过滤,且过滤网长期不清理,都导致新风过滤不足、新风品质降低。
[2]3改善措施3.1新风量的确定采用新的设计指标,充分保证最小新风量。
根据修订的ASHRAE62—1989标准提出,房间最小新风量Lw为:Lw = n Rp + R B A B式中n———室内总人数,人;Rp———每人最小新风量指标,m3/(h·人);R B———每平方米地板所需最小新风量标准,m3/(h·人);A B———地板面积,m2该式表明,新风量不再仅以人作为唯一要求者,当人员很少,系统要求保持一个基本的新风量,以便克服由非人因素所产生的室内污染物,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空气品质。
但是,空调系统是按照某一特定的热湿负荷和室内污染物总量来设计的,室内人员的变化等因素,使许多建筑处于过量新风量或者新风量不足的状态,浪费了大量的能源,产生了不舒适的建筑室内环境。
3.2使新风的组织气流方式更趋合理通风气流组织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中,与室内空气品质关系十分密切的除新风和污染物以外,气流组织的设计至关重要。
影响房间气流组织的因素主要是送、排风口位置及数量、型式等。
关键是室内不要存在局部死角,尽量使室内气流均匀,减少涡流存在。
新风口要靠近人的工作区,不要靠近室内污染源,避免新风受到污染。
应在室内污染物浓度高的地方设置排风口。
新风送风口与排风口之间不要产生气流短路现象。
气流组织设计得好,不仅可以将新鲜空气按质按量地送到工作区,还可及时地将污染物排出,大大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使新风的组织方式更趋合理,应从新风系统布置方案的确定开始。
目前新风系统布置方式有多种,这里介绍一种新的空调通风方式——置换通风,采用低速、低温差、房间底部送风和房间顶部排风的气流组织方式。
比传统的混合通风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多数场所都能较好满足人体舒适性要求。
一方面通风效率得以提高,停滞在室内的污浊空气可以迅速排出到室外;另一方面由于送风温度高、温差小,冷水机组和处理新风所需的能耗降低。
[3]置换通风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比较送风量节省55.29%,降低了风机运行能耗;在冷负荷方面,节省冷量56.16%,减少制冷机组能耗。
[4]3.3提高新风的洁净程度合理确定新风入口的位置,采集高品质的新风,尽量减少或者消除新风处理、传递和扩散中的污染。
当条件确实难以满足人员卫生要求时,应当综合现有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新风的质量。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在新风机组中增设杀菌段,即增设杀菌器。
例如新风机内设置紫外线灯管,其设备制造费用不高,运行成本较低,而杀菌效果很好。
2)在消音器后部增设负氧离子发生器。
根据人体卫生要求,每1m3的空间,负氧离子数量应大于400个。
增加负氧离子发生器后,空调室内的负氧离子数量增加,使人感觉更加舒服,而负氧离子对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有明显效果,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3)新风采用二级过滤。
二级过滤就是新风机组中除了设有粗效过滤器外,再增设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传统的新风机组只设有粗效过滤器)。
这种设计方式可以极大地降低新风进入室内时带入灰尘和细菌的浓度,改善室内空气的品质。
4结语室内空气品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
虽然目前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很多,但都不是万能的,单靠一种方法还达不到目的,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对室内空气品质检测严格要求,对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提高全社会对IAQ的重视,才能创造出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1]朱颖心.建筑环境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 ASHRAE Public Review Draft 6221989R.V entilation for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1989[3]陈益武,尹劲松.置换换通风的效果评价及其通风量的确定[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3,(3):10-15.[4] Zhivov A M, Rymkevich A A. Comparison of heating and cool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HV AC system withmixing and displacement air distribution for a restaurant dining area in different climate[J].ASHRAE Trans,1998,104(2): 473-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