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之马来西亚
- 格式:ppt
- 大小:8.10 MB
- 文档页数:5
马来西亚知识点总结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多元文化国家,位于亚洲的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
它是一个多元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国家,拥有独特的历史和风土人情。
本文将从马来西亚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介绍。
地理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与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相邻。
它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马来半岛位于东南部,与邻国泰国相连;婆罗洲则位于东北部,与印尼相连。
这两个地区之间由南中国海分隔。
此外,马来西亚还包括沙巴和砂拉越两个东马来西亚邦的领土,这两个领土分别位于婆罗洲的北部和西部。
马来西亚地理环境多样,拥有茂密的雨林、雄伟的山脉和美丽的海岸线。
纳山(Mount Kinabalu)是马来西亚最高的山峰,高度为4095米。
此外,马来西亚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天然气、锡、橡胶和棕榈油等。
历史马来西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这片土地上有许多不同的王国和帝国。
马来半岛最早见于历史的是古代王国马六甲,而婆罗洲则曾是古代的斯里维查亚王国的一部分。
在欧洲殖民时期,马来西亚被葡萄牙、荷兰和英国殖民统治。
西方探险家最初于15世纪抵达这片土地。
随后,英国于18世纪开始在马来半岛定居,并于19世纪中叶将其纳入殖民地。
而婆罗洲部分则在19世纪末被英国殖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了马来西亚,随后于战后被英国统治。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半岛获得了独立,成立了马来亚联邦。
1963年,马来亚联邦与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合并,共同组成了马来西亚。
政治马来西亚是一个联邦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政体由英国式议会制度直接继承。
国家元首是最高元首,同时也是各州苏丹的主席,其每五年轮值一次。
首相是联邦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
国会议员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是由志愿者任命的成员组成,而下议院则由选举产生。
马来西亚的政治体系可以分为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两部分。
国家政府负责国家级问题,而州政府则负责地区内的事务。
日期:CATALOGUE目录•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马来西亚的文化特色•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马来西亚的社会生活与教育体系•总结与展望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地理位置及区域划分历史沿革及重要事件01020304早期历史殖民时代独立运动马来西亚成立外交关系经贸合作人文交流030201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及合作马来西亚的文化特色伊斯兰教影响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官方宗教,对马来西亚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多元种族与信仰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和多元宗教的国家,其中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是三大主要种族。
各种族间的和谐共处是马来西亚文化的重要特征。
宗教自由与尊重宪法保障宗教自由,各种宗教信仰在马来西亚得到尊重和保护。
多元文化及宗教信仰官方语言汉语(包括粤语、普通话等方言)和泰米尔语在马来西亚也有大量使用者,是这多元文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与泰米尔语文学传统语言及文学音乐与乐器舞蹈表演传统艺术艺术、音乐与舞蹈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高速发展人均收入较高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03农业基础稳固01服务业为主导02制造业重要组成主要产业及经济结构开放型经济政策税收优惠措施完善的法律保障贸易投资环境及政策马来西亚的旅游资源1 2 3吉隆坡槟城亚庇热门旅游城市景点推荐椰浆饭椰浆饭是马来西亚的国菜之一,用椰浆烹制的米饭搭配各种香料、肉类和蔬菜,口感丰富。
海南鸡饭海南鸡饭是马来西亚华人的传统美食,选用嫩滑的鸡肉搭配香浓的米饭,味道鲜美。
炒粿条炒粿条是马来西亚一道受欢迎的小吃,用粿条搭配蔬菜、海鲜或肉类炒制而成,口感爽滑。
美食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及购物攻略浮潜01热带雨林探险02购物攻略03马来西亚的社会生活与教育体系社会生活、民俗与禁忌社会生活禁忌政府重视教育公平,实施免费的基础教育,并提供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以确保所有阶层的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教育体系及政策教育政策教育体系知名大学马来西亚拥有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学,如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马来西亚国立大学(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等。
人教版地理课本讲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联邦,君主立宪制国家。
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割成东、西两部分。
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度尼西亚、文莱接壤,与菲律宾、中国、越南隔海相望。
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
1942年--1945年,马来西亚被日本占领。
日本投降后,英国继续殖民统治。
1957年,马里亚联合邦成立。
1963年9月16日,马来半岛11州和加里曼丹岛的沙巴州、砂劳越州及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
1965年8月8日新加坡退出。
马来西亚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沙巴的京那巴鲁山是马来西亚的最高峰。
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
橡胶、棕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产锡大国,现产量逐年减少。
石油储量丰富,还有钛、金、钨、煤、铝土、锰等矿产。
盛产热带硬木。
原始森林中,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
兰花、巨猿、蝴蝶被誉为马来西亚三宝。
马来西亚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变化,年温差极小,平均温度26-30之间,。
年雨量充沛,从10月开始到次年6月,为雨季。
马来西亚是多民族、多元化的国家,马来人和原住民占总人口的62%左右,华人占20.6%多。
国教为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马来语,英语为第二语言。
马来西亚是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突飞猛进,成为亚洲四小虎之一(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
国家实施马来族和原住民优先的新经济政策。
马来西亚是东盟创始国之一。
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
马来西亚分为13个州: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城、霹雳、玻璃市、雪兰莪、登嘉楼、沙巴、砂劳越。
三个联邦直辖市,分别是吉隆坡、纳闽、布城。
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马来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中部是山脉,山脉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沿海是平原。
8条大体平行的山脉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纵贯马来半岛。
其中以吉保山脉(又称中央山脉)为主,有5座海拔2022米以上的高峰耸立其上。
东部的大汉山海拔约2190米,是西马的'最高峰。
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锡矿资源,据称这里是世界上锡的最大成矿带。
锡矿的开采是马来西亚最早期的工业之一,在国民经济生产中曾居极为重要的地位。
很长一段时间,锡的产量雄居世界第一位,最高年产量曾达768万吨,是最大的锡出口国,被誉为“锡的王国”。
如今“锡的王国”的称号已成为历史。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锡矿业一直在走下坡路,由最大的锡出口国,变成了锡的进口国。
据报道1991年的锡产量是207万吨,1993年下降到104万吨,1995年又下降到6402吨,1996年为5174吨,到了1997年则为5070吨,而马来西亚本国的锡需求量为6586吨,供不应求,还需进口一些。
自1993年起,锡的价格在节节下跌,这也是马来西亚锡矿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此,马来西亚已步出世界主要锡生产国的行列。
不少昔日的采矿场已变成废矿湖,有的已被开发建设成为休闲游乐场所,有的仍弃置那里无人问津。
西部沿海是深厚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地下水位高,是主要的农作物产区。
全境河流以吉保山脉为分水岭,分别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西侧河流又称为马六甲海峡水系,以霹雳河为最长,约350公里,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东南亚最大的明歌水坝和历史较长的珍德罗水坝就建在该河上游。
东侧河流又称南海水系,以彭亨河为最长,它是西马最大的河流,全长434公里,流域面积29万平方公里。
东马地势以伊班山脉和克罗克山脉为中心,从内地往沿海逐渐降低。
沙捞越地区北部是冲积平原,内地多是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
伊班山脉位于沙捞越东部,山峰多在海拔2022米左右。
沙巴地区西部沿海为冲积平原,是重要的农业区,主要种植水稻。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马来西亚的独特生态系统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马来西亚的独特生态系统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之一,而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拥有着独特而令人叹为观止的热带雨林。
这片热带雨林所孕育的生态系统,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对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种类丰富多样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半岛上,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热带雨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之一,被誉为“绿色宝库”。
在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中,有着大量的物种,包括各种珍稀的植物和动物。
例如,大象、老虎、猩猩等雨林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而乳胶树、杜鹃花、大叶紫檀等植物也在这片土地上繁荣茂盛。
二、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与全球气候关系密切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不仅对该地区的气候形成起到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吸收者之一,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在减缓全球变暖、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这片热带雨林的植被和树木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水汽,为该地区供给充足的降水,维持了该地区的水循环。
三、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面临的挑战与保护工作然而,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面临着许多威胁,如乱砍滥伐、人类活动扰乱、种植园开发等等。
这对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如设立自然保护区、推行可持续发展等。
此外,国内外的环保组织也积极参与到热带雨林的保护工作中。
总之,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生态系统之一,而马来西亚作为这片热带雨林的一部分,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生态资源。
保护这片雨林不仅对马来西亚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全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做出了贡献。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热带雨林的宝贵,并为保护热带雨林发挥自己的作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这片热带雨林的独特生态系统能够继续存在,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气候稳定做出贡献。
马来西亚的地理条件与工业发展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一个多元文化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这些优势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马来西亚的地理条件对其工业发展的影响,以及马来西亚在不同领域的工业发展情况。
一、地理条件对马来西亚工业发展的影响1. 自然资源丰富马来西亚地处赤道和热带地区,气候湿润,拥有丰富的雨林资源。
这些雨林为木材和橡胶等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林业等相关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此外,马来西亚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锡等,这些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 地理位置优越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马来西亚拥有多个深水港口,包括吉隆坡港、槟城港和马六甲港等,这些港口为马来西亚与世界各地的贸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工业品的进出口。
此外,马来西亚还与邻近国家紧密合作,参与了东盟的建设和发展,更进一步增强了其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
二、马来西亚工业发展情况1. 制造业发展马来西亚的制造业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马来西亚制造业的发展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石化等多个领域,其中以电子产品制造业最为著名。
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设立工厂,为马来西亚的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马来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跨国企业,其在石油勘探、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马来西亚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出口收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高。
3. 旅游业发展马来西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旅游业成为马来西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马来西亚拥有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如槟城、云顶高原和沙巴等,各个景点的开发和管理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马来西亚概况【自然地理】面积33万平方公里。
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
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
海岸线总长约4192公里。
属热带雨林气候。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人口】2773万。
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8.7%,华人占23.2%,印度人占6.9%。
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
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
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基督教、拜物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 ,人口约150多万。
其标志性建筑之一——国营石油公司“双子塔”高约452米,是当今世界最高的双塔建筑。
吉隆坡还是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缩影,市内清真寺、佛教、印度教的寺庙以及典型的穆斯林建筑、中国式住宅和英国殖民时期建筑随处可见,并存相依,别有特色。
新首都:普特拉贾亚(putrajaya) 位于吉隆坡以南35公里处,总理府及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于1999年6月迁入,2005年前搬迁完毕;人口约7000。
【国家政要】最高元首米詹·扎因·阿比丁(Sultan Mijan Zainal Abidin),2006年11月被推选为马第13任最高元首,12月13日宣誓就任,2007年4月26日登基;总理纳吉布·敦·拉扎克(Najib Tun Razak),2009年4月宣誓就职;国会上议院议长哈米德,下议院议长潘迪卡尔·阿明·穆利亚。
【国歌】《月光》【国花】木槿。
马来西亚人民用这种红彤彤的木槿花朵,比喻热爱祖国的烈火般的激情。
【重要节日】独立日,8月31日(1957年);国庆日,8月31日(1957年);灾难意识日,12月26日(2005年马来西亚政府决定设立。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气候特点1、马来西亚的气候马来西亚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建议带些衬衫即可。
热带雨林气候又称赤道多雨气候,或赤道气候。
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10°之间,终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均匀,无干旱期,潮湿和多雨的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几内亚湾,亚洲印度半岛西南沿海,马来半岛,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州从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
其影响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水源充足,植被以高大茂盛的雨林为主。
热带雨林在成因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还是有区别的。
在赤道地区南北纬10度的范围内,总的趋势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赤道低压带,信风在赤道附近聚集,辐合上升,所含水汽容易成云致雨。
气候变化单调,全年皆夏。
一般早晨晴朗,午前炎热,午后下雨,黄昏雨歇,天气稍凉。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2、马来西亚常年气候温度是怎样?马来西亚位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年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温度在26℃〜30℃之间、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
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345平方公里(2016年),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被中国南海分成马来西亚半岛(半岛)和沙巴砂拉越(沙砂)半岛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南濒柔佛海峡与新加坡毗邻,半岛上共11州属。
沙砂即沙巴州和砂拉越州,位于婆罗洲北部。
全境处北纬1° -7° 到东经97° -120°,海岸线长4192公里,是东南亚国家之一。
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其主干山脉蒂迪旺沙山脉将半岛分成了东西海岸;沙砂的沿海多为平原,内地多为森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地,克罗克山脉由砂拉越向北延伸,穿过沙巴将沙巴分成东西海岸。
马来西亚介绍马来西亚Malaysia(马来语)通称:马来西亚马来西亚国旗马来西亚国徽国家格言:Bersekutu Bertambah Mutu(马来文)“万众一心,提升素质”国歌:我的国家皇室颂歌:{{{皇室颂歌}}}国旗歌:自然地理(实际管辖区)面积∙国土面积:329,845平方公里(世界第68名)∙水域率:0.3%首都吉隆坡中央政府布城所在地最大行政区沙捞越最大城市吉隆坡(172.25万人,2010年普查)[1]地理最高点京那巴鲁山大汉山(半岛最高点)最长河流拉让江彭亨河(半岛最长河流)时区马来西亚标准时间,UTC+8人民生活人口以下资讯是以2010年估计∙总人口:28,334,135[2]人(世界第42名)∙人口密度:86/km2(世界第114名)官方语言马来西亚语特定官方用语英语[注1]官方文字拉丁字母、爪夷文民族马来族:50.4%、华族:23.7%、原住民:11%、印度族:7.1%、其他:7.8%[3]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印度教等历法公历主要节日开斋节、农历新年、屠妖节、国庆日道路通行方向靠左行驶家用电源∙电压:240 V∙插座:G∙频率:50Hz政治文化国家宪法联邦宪法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政治体制议会民主制法律体系普通法国家领袖∙国家元首(最高元首):端古阿卜杜勒·哈利姆∙政府代表(联邦政府):国民阵线∙政府首脑(总理):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国家主要领袖(五权分立)∙行政(总理):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立法(议长):[[]]∙司法(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查基·阿齐兹米∙考试([[马来西亚{{{考试首脑职称}}}|{{{考试首脑职称}}}]]):[[{{{现任考试首脑名字}}}]] ∙监察([[马来西亚{{{监察首脑职称}}}|{{{监察首脑职称}}}]]):[[{{{现任监察首脑名字}}}]]国家主要领袖(三权分立)∙行政(总理):纳吉布·阿卜杜勒·拉扎克∙立法(议长):王茀明、班迪卡·阿敏∙司法(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查基·阿齐兹米国家主要领袖()经济实力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以下资讯是以2011估计∙总计:4,420.10亿美元[4](第29名)∙人均:15,385美元[4]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以下资讯是以2011估计∙总计:2,477.81亿美元[4](第38名)∙人均:8,624美元[4](第58名)人类发展指数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0.761[5]-高中央银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货币单位马币(RM/MYR)其他资料立国历史∙立国日期:1963年9月16日[6]∙立国事件:马来亚国庆日(1957年8月31日[7])国家象征国花:大红花国家代码MYS国际域名缩写.my国际电话区号+60现役军人数110,000(第41名)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