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复习(干货)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7
《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一、需要掌握的概念:阴道穹、螺旋器、三尖瓣、腹股沟韧带、硬膜外隙二、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要点:管理舌前2/3味觉的神经纤维来自胃的幽门部被中间沟分为消化腺种类胸骨角连接哪两部分参与肝蒂组成的器官门静脉是由什么静脉合成的体循环起始位置十二指肠分部及特点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静脉角是由什么静脉形成的阑尾根部体表投影的位置卵子受精在输卵管的位置面神经功能房间隔缺损常见部位临床骶管麻醉时确定骶管裂孔的标志椎弓和椎体围成副交感性神经节举例蜗神经核发出的纤维组成连接相邻椎弓板之间的韧带名称维持子宫正常位置,防止子宫颈向下脱垂的主要韧带名称右主支气管的特点颈动脉窦起始位置和功能听觉感受器是指牙的结构及分类黄骨髓存在部位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通常存在于哪一段肠道阑尾炎手术时寻找阑尾最可靠的方法咽峡由哪些结构围成髓核脱出的常见部位关节的辅助装置喉腔最窄处支配咀嚼肌的神经肺循环起始位置十二指肠悬韧带标志意义听觉中枢位置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位置喉室的特点一侧视神经损伤后,引起该眼瞳孔对光反射的变化三、需要掌握(记忆)的知识要点:输卵管4部分的名称及特点膀胱三角位置举例说出主动脉腹部成对脏支的名称脊神经节、三叉神经属于什么性质的神经节最大一对的鼻旁窦名称及开口位置椎体和椎弓围成的结构名称左右睾丸静脉注入什么血管成年人什么位置以下已无脊髓纵隔的前界、后界、两侧界是什么胆总管由什么汇合而成四、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1.椎骨通过哪些结构连结。
2.说出房水的产生与循环。
3.内囊后肢由于动脉破裂出血而受损后,产生的症状及原因。
4.子宫的固定装置有哪些?5.营养肝、肾、胰、胆囊、阑尾、卵巢和子宫的动脉分别来源于什么动脉?。
人体解剖学复习要点1.人体组织与器官的分类:人体可分为四个基本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而器官则是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如心脏、肺、肝脏等。
掌握这些分类可以帮助你理清人体结构的层次和分类。
2.人体的体腔和脏器:人体内部存在有多个体腔,如胸腔、腹腔和盆腔。
这些体腔内存在多个重要的脏器,如心脏、肺、胃、肝脏等。
了解体腔和脏器的位置和相互关系,有助于理解人体内部结构的布局和功能。
3.人体骨骼系统:骨骼是人体最基本的结构支持系统。
人体骨骼系统包括骨头、关节和韧带。
了解骨骼系统的构成、骨骼的分类和骨骼的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人体的运动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4.人体肌肉系统:肌肉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了解肌肉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肌肉对于人体运动和姿势调节的作用。
5.人体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分类和血液的组成,可以帮助你理解血液的循环过程和心脏的泵血作用。
6.人体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和肺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的过程和肺的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7.人体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和肝胆系统。
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8.人体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体液的排泄过程和维持体内水平衡的作用。
9.人体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神经传递的机制和人体的感觉和运动调节过程。
10.人体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多个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你理解激素的合成、释放和作用过程。
在复习人体解剖学时,可以通过观察实物模型、解剖图和解剖视频来帮助理解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关系。
同时,也要结合临床案例和实际应用来理解人体解剖学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
解剖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词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目的在于阐明正常人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属于生命科学中形态的范畴。
胸骨角:胸骨柄与连接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平对与第二肋,为临床计数的标志。
翼点:在颞窝,额、顶、颞、碟四骨汇合处构成的H形缝,此处薄弱,有脑膜中A,若发生骨折时,容易损伤该A,出现硬膜外血肿。
骨盆界线:骨盆由骶骨的岬、弓壮线、耻骨梳、耻骨脊、和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环形的界线。
是大小骨盆的分界线。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N穿过。
腹股沟三角(海氏):是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围城的三角区域。
其后有腹股沟内侧窝,前面对腹股沟浅环,是腹前臂的一个薄弱区,腹股沟直疝由此突出,经浅环直达皮下,腹股沟斜疝侧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深环进入腹股沟管,出浅环入阴囊。
因此腹壁下动脉可作为手术时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的区别。
咽峡: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城。
是口腔与咽的分界。
麦氏点: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该处是阑尾疼痛时压痛点。
(压痛、反跳痛)。
胆囊三角:胆总管、肝总管、与肝脏面所围城的三角区域该区,该处有胆囊动脉通过,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齿状线:将连线各肛柱下端与肛瓣边缘的锯齿状环行线。
肋膈隐窝:位于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移形处,是胸膜腔的最低处,当胸膜发生炎症时,渗出液首先积聚与此处,为临床胸膜穿刺抽液的部位,也是炎症易发生粘液的部位。
声门裂:左右声壁之间的间隙,是喉腔中最狭窄的部位。
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以下的部位,此区黏膜下组织较疏松,当急性炎症时易发生水肿,婴儿喉腔较狭小,喉水肿易引起喉阻塞,导致呼吸困难。
肾区:是指躯干骨背侧竖脊肌与第12肋之间形成的夹角,当有疾患时,触压或叩击处有疼痛。
膀胱三角: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口之间的夹角区域,此处黏膜光滑无皱襞,是膀胱炎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精索:为一对柔软的园索状结构,由腹股沟管深环延至睾丸上端,主要成分是输精管,睾丸动脉、和蔓状静脉丛、还有输精管动脉、N、cap。
《人体解剖学》复习资料整理总结1、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辅助结构:韧带,关节内软骨(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滑膜向内突出)、滑膜囊(滑膜向外突出)2、椎骨的一般形态一般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体位于前方,矮圆柱状;椎弓位于后方,呈半环形。
3、各椎骨的主要特征⑴颈椎: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⑵胸椎:椎体两侧上、下缘近椎弓根处各有一般圆形浅凹;关节突面节几乎呈冠状位;胸椎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⑶腰椎:椎体大,椎弓发达,上、下关节突粗大,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⑷骶骨:由五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朝上,前缘中部向前隆突;⑸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上接骶骨,下端游离为尾骨尖。
4、椎间盘的特点椎间盘是连结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部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纤维环为多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构成,牢固连结相邻两个锥体,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膨出。
髓核为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当脊柱运动时,髓核在纤维环内可发生轻微的变形和运动。
5、脊柱的整体观⑴前面观:椎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宽,第2骶椎为最宽;⑵后面观:各椎骨棘突连成纵嵴,居背部正中,其两侧与横突之间形成脊柱沟,容纳竖背肌;⑶侧面观:课件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
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凹向后。
6、脊柱的运动前屈、后伸、侧屈、旋转、环转7、脑颅骨脑颅骨8块: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8、翼点在颞窝前下部,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汇合处形成H形的缝,称为翼点。
9、鼻旁窦位于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包括上颔窦、额窦、蝶窦和筛窦,均开口于鼻腔。
具有发音共鸣和减轻颅骨重量的作用。
10、颞下颌关节又称下颔关节,由颞骨的下颔窝、关节结节与下颔骨的下颔头构成。
关节囊松弛,前部薄弱,外侧有韧带加强;关节囊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
属于联合关节,两侧联合运动可使下颔骨上提、下降、前移、后退和侧方运动。
护理正常人体解剖学期末复习一、概述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个器官部位的结构、形态和组织构成的科学。
它是护理人员必须要了解的基础知识之一,对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主要器官系统出发,对正常人体解剖学进行复习。
二、骨骼系统1.骨骼系统主要由骨骼和骨骼附件组成,骨骼具有支持、保护、运动和造血等功能。
2.骨骼的构成包括骨头、关节、韧带、肌肉和神经等。
3.骨骼系统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等几个部分。
三、肌肉系统1.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2.骨骼肌与骨骼相连,能够使身体运动。
3.平滑肌存在于内脏的壁层,能够维持器官的张力。
4.心肌位于心脏中,能够使心脏收缩,起到泵血的作用。
四、循环系统1.循环系统由心血管和淋巴系统组成。
2.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等。
3.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能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4.淋巴系统能够清除体内废物和细菌,维持体内液体平衡。
五、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等。
2.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并进行气体交换。
3.呼吸系统还能够发声,调节体温和维持酸碱平衡。
六、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肝脏、胆囊和胰腺等。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分解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3.肝脏具有解毒和代谢功能,胆囊和胰腺则参与胆汁和胰液的分泌。
七、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
2.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3.肾脏能够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形成尿液。
八、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尿道等。
2.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生殖器等。
3.生殖系统主要功能是生殖后代,男性生殖系统还负责精液的产生和排泄。
九、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等。
2.神经系统能够控制和调节全身各个部位的功能。
人体解剖学复习重点●绪论●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一、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60%,构成人体的基本轮廓。
●(一)骨:在成人约206块●长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的掌骨和指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足骨(除髌骨和足骨的跗骨外)●上肢骨: 64块●上肢带骨:锁骨和肩胛骨●自由上肢骨●1、肱骨(位于臂部)●肱骨内侧有形如滑车的”肱骨滑车“,与尺骨相关节●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称为“外科颈”,是骨折的易发部位●2、尺骨:位于前臂内侧缘,上面粗下面细●3、桡骨;位于前臂外侧缘,上面细下面粗●4、手骨:分为腕骨、掌骨和指骨●腕骨:由近到远:”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躯干骨: 51块。
●椎骨:由椎体和椎弓构成●1、颈椎:7个,第2~6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颈椎横突上有一圆孔,称为”横突孔“,内有椎动静脉通过,隆椎无椎动脉通过●第1颈椎:又称寰椎,没有椎体●第2颈椎:又称枢椎●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最长,且末端不分叉●当头前屈时,该突特别隆起,皮下易于触及。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即“大椎穴”,是临床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取穴的标志。
●2、胸椎:12个,12对肋,都有肋凹,由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与胸骨外侧缘相连的肋为第1—7对●3、腰椎:5个,椎体大而肥厚,临床上常在此作腰椎穿刺●4、骶骨:底向上,尖向下●岬:骶骨底的前缘向前突出,称岬,为女性骨盆测量的重要标志。
●骶角:骶管裂孔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
临床上常以骶角为标志,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5、尾骨●胸骨:●胸骨角:是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平对第2肋,体表标志●胸骨柄上部较宽,其上缘正中的切迹称为“颈静脉切迹”●肋●颅骨:共29块(包括听小骨6块)●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的连线为界,将颅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脑颅骨共8块●额骨、枕骨、蝶骨和筛骨各一块●顶骨和颞骨各两块●含气空腔的脑颅骨有:额骨、蝶骨、筛骨(最脆弱的含气骨)●在颞骨岩部的后面有内耳门,由此通入内耳道(内耳道不与外耳道相通)●2、面颅骨共15块●犁骨、下颌骨和舌骨各1块;●上颌骨(含气腔)、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及腭骨各2块●除舌骨游离外,其余均与上颌骨相邻接●颅底内面承托脑●1、颅前窝:中央低凹部分是筛骨的筛板,板上有许多筛孔,有嗅神经通过●2、颅中窝:中央是蝶骨体,体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
第一章绪论● 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 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水平 2.器官系统水平 3.整体水平● 医学和药学的发展有赖于生理学的发展,而医、药学领域的实践也必然反过来促进生理学领域的研究。
● 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
● 内环境的特点: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如O2和CO2分压、渗透压、温度、pH、各种离子浓度等都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 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homeostasis)。
● 稳态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和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而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功能又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保证。
● 细胞的正常功能活动需要稳态,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维持稳态。
● 生理功能的调节:1.神经调节:特点是快速而精确。
2.体液调节:特点是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3.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能在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因素的作用下,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这种调节形式虽然也具有一定生理意义,但所起作用有限。
● 负反馈: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其意义在于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保持恒定。
● 正反馈:反馈信号对控制部分作用的结果使输出变量向原先活动的同一方向上进一步加强。
其意义在于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在同一方向上不断加强,以便使这一功能得以迅速完成。
● 人体的解剖方位:1.上和下2.前和后或腹侧和背侧3.内侧和外侧4.内和外5.浅和深6.近侧和远侧● 人体的解剖面:1.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的切面称矢状面。
正中的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人体解剖学第一篇运动系统第一章骨和骨连结名词解释1.骺软骨:骨干与骺相邻部分的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
成年后,骺软骨骨化,骨干与骺融合,此处遗留一骺线。
2.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胸骨角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3.椎间盘:是连接相邻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纤维环由多层纤维软骨按同心圆排列构成;髓核由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构成。
椎间盘可使脊柱增加弹性、缓冲震荡、协助脊柱运动等。
由于腰部纤维环后份较薄弱,易破裂,髓核向后外侧突出,从而压迫椎间孔中的脊神经根,称椎间盘突出症,以第4~5腰椎间盘突出较为多见。
4.翼点:位于颧弓上方的骨面,为颞肌所附着。
在颞窝的前下部,于额顶颞蝶4骨的汇合处,呈H形缝,称翼点,该处骨质较薄,其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问答题1.以脊柱骨的连接总结骨连接类型纤维连结: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直接连结骨性结合:骶椎融合为骶骨、尾椎融合为尾骨骨连结的分类软骨连结:椎间盘间接连结:关节突关节、寰枢关节3.试述肩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1)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组成。
(2)特点:①头大盂小,有关节唇。
②关节囊松,关节腔大;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③关节囊前下方为薄弱区。
(3)运动:肩关节属典型的球窝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做屈伸、收展、环转和旋转。
4.试述肘关节的组成、特点、运动、肌肉及神经支配(1)组成: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组成(包括肱桡关节、肱尺关节、桡尺近侧关节)。
(2)特点:①关节囊前、后壁松弛。
②关节囊两侧壁增厚为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
③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加固。
1 / 12(3)运动:可做屈伸运动。
(4)、运动肘关节的上臂肌:屈:肱二头肌、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伸:肱三头肌,由桡神经支配6.试述髋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1)组成:股骨头和髋臼组成。
最全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位于韧带内的骨称籽骨,髌骨是最大的籽骨)3、基本结构:由骨组织、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成人骨髓腔内为黄骨髓,为脂肪组织5、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6、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唇、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7、躯干骨包括椎骨(包括骶骨和尾骨)、肋和胸骨8、成人的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的韧带、关节连结而成9、椎骨的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的7个突起组成10、第七颈椎又称隆椎,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容易摸到,是计数椎骨序数的重要标志11、脊柱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向前)伸(向后)、侧屈和旋转等运动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5、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
颅骨的顶叫颅盖、底叫颅底16、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17、额、顶、颞、蝶4块骨的相连接处形成H形的骨缝叫翼点18、颅骨中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与颞骨组成颞下颌关节19、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上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2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前、后壁都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薄弱、所以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构成24、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髋骨)、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25、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26、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连结而成27、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假骨盆)和小骨盆(真骨盆)。
人体解剖生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是阐述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发生的原理,发生的条件以及人体的机能整体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认识人体整体及其各部分机能活动的规律。
二、人体解剖学的任务人体解剖学的任务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主要包括:大体解剖(肉眼)、组织学(显微镜)和胚胎学(发育过程)。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部正常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细胞分子生理学:在细胞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各种微小结构的功能及细胞内各种物质分子特殊化学变化过程称为细胞分子生理学.例如细胞膜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肌丝生理功能等.2. 器官生理学:在器官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器官生理学。
例:心脏功能的研究,化学物质对离体心脏的影响.3。
整体生理学:在整体水平研究完整机体各个器官及系统生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称为整体生理学.例如:一般药理实验就是在整体条件下进行。
五、生理学的实验方法生理学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一生理过程产生的机制及其因果关系。
1. 急性实验法(1)离体器官或组织实验法:往往从活着的(麻醉或击昏)的动物身上取出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置于近乎生理状态的环境中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蛙心灌流实验等。
(2)活体解剖实验法:一般在动物失去知觉(麻醉或去大脑)而仍存活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例:动物血压实验等。
2. 慢性实验法慢性实验则以完整健康而清醒的机体为对象,在外界环境尽量保持自然的条件下,对某种功能进行研究。
这种动物可以进行长期实验观察故称为慢性实验.例如:动物的长期毒性试验。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第一节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的结构及其功能根据光镜观察一直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自从应用电镜研究细胞内部结构以后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又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细胞包括“三相结构”的概念。
人体解剖学重点整理1.在解剖学中,正确的姿势是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朝前;上肢垂于躯干两侧,五指并拢,手掌朝向前方。
2.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约占成人体重的70%。
全身各骨通过关节相连成骨骼,构成人体的支架,支持体重,保护内脏,赋予人体基本形态。
骨骼肌附着于骨,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收缩,牵拉骨骼产生运动。
3.成人有206块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4.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
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后者分布于长骨骨干(骨松质)之中。
5.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6.颅骨共有23块。
其中脑颅骨有8块,包括成对的颞骨和顶骨,以及单块的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面颅骨共18块。
7.躯干骨共有51块,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三部分。
其中,椎骨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骨(1块)和尾骨(1块)。
8.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12块胸椎、12对肋骨和胸骨相互连结成胸廓。
9.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分。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10.舌体上的小突起成为舌,分为四种:丝状(数目最多,体积最小,感受苦辣甘辛咸)、菌状(感受痛觉、温度)、叶状(已退化,无味蕾)和轮廓(感受苦)。
11.胃有受纳食物、分泌胃液、内分泌的功能。
12.胃的入口称为贲门,出口称为幽门。
幽门瓣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和防止肠内容物逆流的作用。
13.小肠长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14.大肠长1.5米,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
15.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和胰等。
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绪论1、何为“人体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包括巨视解剖学和微视解剖学巨视:系解局解微视:组织细胞胚胎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地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局部解剖学: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叙述人体某一局部的层次、组成结构及相互位置关系2、人体如何区分(分部、系统等)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神经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神经、内分泌3、人体方位如何统一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下肢(包括足尖)并拢运动系统总论1、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何作用运动系统分骨、骨连结和肌三部分。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是动力器官。
第一章骨学和关节学1、人体206块骨可怎样分类按部位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在何处,有什么作用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另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1)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大,分部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由骨小梁组成,分部于骨的内部承受较大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外板厚内板薄,骨折多现于内板,两板间松质称为板障。
(2)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
分布于关节面以外骨表面的骨膜称骨外膜,分内外两层;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
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故在骨科手术中应尽量保留骨膜。
它使长骨增粗。
(3)骨髓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故临床常选髂嵴、髂后上棘等处进行穿刺,取骨髓检查。
3、长骨是如何长长和增粗的长长:幼年时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增长。
1.骨膜:是一层被覆于骨内、外(关节面除外)的致密结缔组织膜。
其作用是对骨的生长、营养、改建和修复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手术中应尽量保留。
2.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因此胎儿和幼儿的骨髓均是红骨髓。
3.黄骨髓: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无造血功能,但当大量失血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进行紧急造血。
4.1~6颈椎里的结构是椎动脉。
5.第7颈椎(隆椎)是临床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定穴的重要标志。
6.骶角:骶管裂孔两侧的突起,是骶管麻醉的标志。
7.胸骨角:在体表易触及,两侧平对第2肋,可作为临床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8.翼点:在颅的侧面观;由额、顶、颞、蝶4骨会合处构成;形状成一“H”形的缝;此处薄弱易骨折,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骨折容易引起硬膜外血肿。
9.肩胛骨:上角平对第2肋;下角平对第7肋,易触及,是背部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10.外科颈(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是骨折的易发部位。
1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2.椎间盘是连结两个相邻锥体间的纤维软骨盘,其作用是缓冲压力。
13.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14.肩关节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薄而松弛;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关节囊的上壁有喙肱韧带加强;全身最灵活、运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15.膝关节的特点:关节囊薄而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固,前方为股四头肌腱延续而成的髌韧带,向后止于胫骨粗隆;两侧有副韧带加固。
内侧半月板呈“C”形,外侧半月板呈“O”形。
16.咀嚼肌有咬肌、颞肌、翼外肌、翼内肌。
17.膈的3个裂孔:腔静脉裂孔位于食管裂孔右前上方的中心腱上,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和迷走神经前、后干通过;主动脉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18.常用的肌注点:三角肌、臀大肌。
19.上消化道:临床上通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部分称为上消化道。
人体解剖总复习解剖学复习提纲绪论1、人体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足趾向前。
2、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身体纵切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
3、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身体纵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
基本组织1、软骨的分类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2、被覆上皮按其组成细胞的层次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后者由多层细胞构成;又可依构成细胞的形态分为扁平上皮、立方上皮和柱状上皮。
3、骨骼肌肌纤维呈相对独立的细长圆柱状,适于轴向收缩。
有多个直至数百个细胞核,位于纤维的周缘部。
心肌细胞为短柱状有分叉,细胞端头以润盘连结,构成网罩状的心壁,使得心脏能够扩大、收小并且产生血压。
一个细胞一个核,位于中央。
4、骨骼肌肌纤维的肌浆内含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均由粗、细两种肌丝交错呈明带和暗带相间的结构构成,肌纤维收缩时,肌原纤维暗带的长度不变,与暗带两端相邻的明带变短。
肌质网——分布于肌原纤维周围的相邻两条横小管之间的特化网管状结构,其上布满钙泵,在肌肉收缩结束之后把钙离子从肌质中泵入肌质网内以备下一次释放。
5、血浆血细胞1)红细胞2)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6、依神经元的功能包括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7、名词:突触、神经纤维、神经第一章运动系统(骨)一、骨的构造作为器官的骨由骨膜、骨质、骨髓及血管、神经等构成。
1.骨膜:由骨外膜和骨内膜构成。
骨外膜一般分布于骨表面,其外层致密,内层疏松(可生成成骨细胞,参与骨质的形成。
)骨内膜位于骨髓腔内。
2.骨质: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可分为骨密质、骨松质两种类型。
骨密质厚、致密,坚硬、抗压、抗扭曲力强。
有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佛氏骨板(连同哈佛氏管称为哈佛氏系统或骨单位)和间骨板。
骨松质往往形成杆状或片状的骨小梁。
骨小梁的排列方式与其所受外力有关(骨端呈现压力曲线和张力曲线)。
全面的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归纳资料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它对于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人体解剖学的重点知识。
1. 身体平面划分人体可以通过三个主要的平面进行划分,分别是冠状面(垂直切割,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矢状面(垂直切割,将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和横断面(水平切割,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分)。
2. 人体组织人体主要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覆盖身体表面和腔内表面;结缔组织提供支持和保护;肌肉组织使身体能够运动;神经组织传递信号和控制身体功能。
3. 人体器官系统人体包含多个器官系统,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器官系统:- 呼吸系统:负责氧气进入身体并二氧化碳释放出体外;- 循环系统:将血液运送到身体各个部分,同时带走废物;- 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进入血液;- 泌尿系统: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生殖系统:用于繁殖和生殖;- 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号和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免疫系统: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4. 重要的身体器官人体内有许多重要的器官,如心脏、肺、肝脏、肾脏和大脑。
这些器官对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5.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支持和保护内部器官的框架。
人体有206块骨头,包括头骨、脊柱、手臂、腿部等部位。
6. 关节关节是连接骨头的地方,使得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常见的关节有球-and-socket型关节、滑动关节和支撑型关节等。
以上是一些全面的人体解剖学重点知识的简单归纳,此外,还有许多更具体和深入的知识可以继续探索研究。
人体解剖复习要点。
人体解剖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直视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下肢并拢,手掌足尖向前2正中矢状面:在前后方向把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且与水平面垂直的面,其中通过人体正中线的面叫正中矢状面。
3翼点:在额窝的底部,额,顶,额,蝶四骨形成一H型交汇,这个交汇叫翼点。
4椎间孔:相邻两椎骨的上下切迹之间围成的孔,叫椎间孔。
5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的连接处,形成稍向前的横形隆起叫胸骨角。
6咽峡:腭帆后下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上面共同围成咽峡。
7上消化道:临床上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部分叫上消化道。
8上呼吸道:鼻咽喉三部分。
9胸膜腔,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部相互移行,在纵隔两侧形成一个密闭且互不相通的腔隙。
10肾门: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叫做肾门。
11肾区:第十二肋下缘与竖脊肌外侧缘之间的夹角叫肾区。
12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左右两侧的输尿管及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缺乏黏膜下层,无论空虚还是充盈,都无皱壁。
13产科会阴:女性阴道前庭后端到肝门之间的软组织。
14心包腔:浆膜性心包腔脏壁两侧相互移行所形成的潜在性腔隙。
15静脉:从机体各部运送血液到心得血管,起始于毛细血管,至于心房。
16静脉角:颈内静脉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时所形成的夹角叫静脉角。
17危险三角:鼻根到两侧口角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18黄斑:视神经盘颛侧稍偏下方3.5mm处,卵圆形的凹陷呈黄色。
19 :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内。
由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20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的脑神经和脊神经上感觉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膨大,以及内脏运动神经系统的节后神经元胞体聚集形成的膨大。
21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北侧丘脑之间的白纸板叫内囊。
22三偏症:偏瘫,偏盲,偏身体障碍。
1二,基本知识:1运动系统的组成:骨u,骨连接。
骨骼肌2骨的三部分:骨膜。
骨质,骨髓3膈肌的三个裂孔;主动脉裂空,食管裂空。
人体解剖学复习《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骶角:骶骨下端的裂孔称骶管裂孔,裂空两侧有向下凸出的角(是第5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的位置2.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到,两侧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3。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通向咽的分界,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4.下消化道:消化管有口,咽,食管,胃,小肠(又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其中空肠以下称下消化道。
5.麦氏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通常在右髂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该点称麦氏点。
6。
齿状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环行线,环绕肛管内面,叫齿状线。
齿状线上、下方的来源,动脉供应、静脉和淋巴回流等均不同7.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在左、右肺周围各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潜在性腔隙,称为胸膜腔8。
肋隔隐窝:是在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形成的半环状腔隙,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9。
纵膈: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10。
肾门:为肾内侧缘中部的凹陷,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和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门户11。
膀胱三角:膀胱底的粘膜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12。
阴道穹:是围绕子宫颈阴道部的阴道上端的环形间隙,可分为前、后穹和两侧穷13.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走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14.心包腔:心包腔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之间的腔隙,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15.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是连于肺动脉于分叉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的结缔组织索,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16.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内,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17.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内,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18.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
脊髓蛛网膜下隙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19.硬膜外隙: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有脊神经根和锥内静脉丛通过,腔内呈负压,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即将麻药注入此腔,阻滞神经根的传导。
二、填空题1。
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2。
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辅助结构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和滑膜襞和滑膜囊.3.椎间盘连接在相邻的椎体之间,中央为髓核,周围为纤维环.4.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构成,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通过,肩关节的关节囊下壁最薄弱,易发生脱位。
5。
关节唇见于肩关节和髋关节关节。
6.胃是消化管最膨大部分,可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四部.7。
十二指肠是呈“C”形包绕胰头,可分为上、降、水平、升四部.8.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即会阴曲和骶曲。
9。
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总管、胆囊。
10.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其中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和各级支气管。
11。
鼻旁窦有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其中最大的是上颌窦。
12。
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平第8肋,腋中线平第10肋,肩胛线平第11肋,后正中线平第12胸椎棘突。
13.肾冠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14.膀胱分膀胱体、膀胱颈、膀胱尖、膀胱底四部分.15。
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是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和尿道外口,三个扩大是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和尿道舟状窝. 16.输卵管由内向外分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漏斗和输卵管壶腹四部分,结扎部位在输卵管峡。
17.固定子宫的韧带是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子宫圆韧带和骶子宫韧带四部分;维持子宫前倾和前屈的韧带是骶子宫韧带.18。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9.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为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
20.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经内踝前方上行,在隐静脉裂孔处最后注入股静脉。
21。
左睾丸静脉汇入肾静脉,右睾丸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直肠上静脉汇入肠系膜下静脉.22。
胸导管接受左腰干、右腰干、肠干、左支气管纵膈、左颈干及左锁骨下干淋巴干回流。
27.乳腺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注入胸肌淋巴结,乳腺上部的淋巴管汇入尖淋巴结。
28.眼房位于角膜和晶状体之间,它被虹膜分为前后房。
29.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续,成人脊髓下端平第一腰椎下缘.30.内囊位于北侧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水平切面上呈“><"形,可分为前肢、膝和后肢三部。
31。
在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
32.语言中枢包括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的后部;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的后部;听觉性中枢(听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角回。
33.临床上所见的“爪形手"是尺神经损伤引起的。
“垂腕”是桡神经损伤引起的。
34.分布于舌的神经有舌咽神经、面神经、舌神经和舌下神经。
三、单项选择题1.下面颅骨中,单块的是(梨骨)2.下述哪一项不符合解剖学知识(手掌向内侧)3.有横突孔的椎骨是(颈椎)4.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可使(头屈向同侧,脸转向对侧)5.能够外展肩关节的肌肉是(三角肌)6.能使臂后伸、内收并旋内的肌肉是(背阔肌)7.关节囊内有肌腱穿过的关节是(肩关节)8.按骨的形态分类,蝶骨属于(不规则骨)9.下列结构中何为临床骶管麻醉时确定骶管裂孔的标志(骶角)10.上消化道是指(口腔至十二指肠的消化管)11.不含味蕾的舌乳头是(丝状乳头)12.关于牙的描述哪个是错的(牙可分为三类,即:切牙、尖牙、磨牙)13.咽鼓管咽口(位于鼻咽部的侧壁上)14.食管的第二狭窄距中切牙(25厘米)15.胃幽门部(位于胃体与幽门之间)16.十二指肠(降部有十二指肠大乳头)17.空肠(血供回肠较丰富)18.回肠(位于腹腔右下部)19.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20.关于肛管的描述错误的是(肛门内、外括约肌均有平滑肌构成)21.肝(方叶位于肝门前方)22.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23.具有肠脂垂的肠管是(结肠)24.不具有结肠带的肠管是(直肠)25.没有系膜的器官是(升结肠)26.网膜孔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的后方)27.下消化道是(空肠至肛管)28.上消化道是(口腔至十二指肠)29.出肝门的结构是(左右肝管)30.不属于消化腺的是(舌扁桃体)31.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32.鼻腔(有呼吸和嗅觉两种功能)33.喉口两侧有(梨状隐窝)34.容积最大的鼻旁窦是(上颌窦)35.喉室是(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36.喉腔最窄处为(声门裂)37.成对的喉软骨是(杓状软骨)38.气管(分为颈部和胸部)39.肺(位于胸腔内,纵膈两侧)40.胸膜(脏层胸膜深入到肺裂内)41.胸膜腔(呈负压状态)42.有主支气管(粗而短)43.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44.肺尖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厘米处)45.鼻中隔的叙述何者正确(多不居正中而偏向一侧)46.上呼吸道最狭窄处(声门裂)47.膀胱(空虑时呈三棱锥体形)48.肾窦(是肾门向肾内延续的腔)49.有关女性尿道描述错误的是(前邻耻骨联合,后邻直肠)50.男性生殖腺是(睾丸)51.睾丸(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52.肾蒂内的主要结构,从上而下依次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53.精索(从睾丸上端到腹股沟管腹环)54.前列腺(经直肠可触及)55.男性尿道(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56.卵巢(前缘连有卵巢细膜,并有神经、血管出入)57.输软管(外侧端周缘有输卵管伞)58.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59.子宫(位于膀胱和腹腔之间)60.维持子宫前倾的主要韧带是(子宫圆韧带)61.子宫颈(子宫颈管下口称子宫口)62.子宫腔(在子宫内腔的上部,呈三角形)63.子宫颈何者错(子宫口经产妇为圆形)64.肾(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中部)65.肾蒂主要结构由前至后是(肾静脉、肾动脉、肾盂)66.成人肾门平对(第一腰椎)67.肾的被膜自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68.输尿管(分腹部、盆部和壁内部)69.右肾毗邻(十二指肠降部)70.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71.尿道膜部穿经(尿生殖膈)72.女性输尿管(行经子宫颈外侧2厘米处与子宫动脉交叉)73.膀胱(分尖、体、底、颈四部)74.冠状窦注入的部位(右心房)75.不属于颈外动脉直接分支的是(脑膜中动脉)76.体循环起于(左心室)77.肺循环起于(右心室)78.体循环终于(右心房)79.肺循环终于(左心房)80.下列静脉中哪一支属门静脉系(肠系膜下静脉)81.子宫动脉起于(髂内动脉)82.左心室(入口周围有二尖瓣)83.右心室(出口为肺动脉口)84.三尖瓣位于(右房室口)85.心肌正常收缩的起搏点是(窦房结)86.子宫动脉在距离子宫颈外侧2厘米处行于(输尿管的前方)87.颈动脉小球(化学感受器)88.主动脉弓的分支是(左锁骨下动脉)89.上腔静脉(注入右心房)90.静脉角的形成(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91.脑脊液的产生部位是(脉络丛)92.肱骨体发生骨折后,病人不能伸腕,这是因为损伤了(桡神经)93.支配臂部屈肌群的神经是(肌皮神经)94.不属于臂丛分支的是(副神经)95.一侧舌下神经受损的结果(伸舌时,舌尖偏向同侧)96.角膜反射的传入冲动(由眼神经传导)97.骶副交感核位于(脊髓第2~4骶节)98.经过内囊膝部的纤维束是(皮质脑干束(核束))99.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100.腓总神经受伤后,可出现(马蹄内翻足)101.三角肌受(腋神经支配)102.膈神经是(颈丛的肌支)103.尺神经与正中神经共同支配的肌是(指深屈肌)104.传导躯干、四肢痛温觉的第二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后角的固有核或(Ⅰ、Ⅳ、Ⅴ)层中}105.内脏感觉核是(孤核束)106.哪个部位没有脑脊液(硬膜外隙)107.脊髓后索受损时(闭眼不能确定关节的位置)四、是非题1.人体解剖学姿势与立正姿势不同的是掌心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2.肱骨外科颈是骨折的好发部位(√ )3.臀大肌的作用是屈髋关节,防止躯干向前倾倒( ×)改:屈→伸4.临床上常把口腔到胃的一段消化管称上消化道( ×)改:口腔到十二指肠5.贲门即贲门部(×)改:贲门为胃的入口贲门部位于贲门附近的部分6.十二指肠上部又称十二指肠球( × )改:十二指肠上部与幽门相接的一段为十二指肠球7.大肠均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改:除直肠、肛管和阑尾外8.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相交处(√)9.胰兼有内、外分泌部(√ )10.不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是后筛窦和蝶窦( √)11.左、右肺均可分为上、中、下叶(×)改:左肺只分上、下2叶12.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0肋之间的交角正对着肾门后面,称肾区(× )改:第10肋→第12肋13.附睾除产生精子外,还可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 × )改:附睾不能产生精子,但可贮存精子及分泌液体供给精子营养,并促进精子进一步成熟14.男性尿道兼具排尿和排精功能( √)15.直肠指诊在男性可触及前列腺后面(√)16.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17.子宫内腔称子宫腔(×)改:子宫内腔包括子宫腔和子宫颈管18.阴道穹后部与直肠子宫陷凹仅隔以阴道壁和一层腹膜(√)19.当心室舒张时,动脉瓣关闭( √)20.当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 √ )21.肝门静脉的属支中无肾静脉(√)22.毛细淋巴管位于组织间隙内,其通透性比毛细血管略小( ×)改:略小→更大23.全身共有8条淋巴干,分别汇入两条大的淋巴导管(×)改:8→924.脊神经后根上附着脊神经节,内含假单级神经元(×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