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地理
- 格式:ppt
- 大小:21.69 MB
- 文档页数:59
第一章过关检测(B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度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
据此完成第1~2题。
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A.6小时B.7.5小时C.10小时D.11小时2.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在伦敦和悉尼(32°S,151°E)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
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夏威夷时间( )A.19—20时B.20—21时C.21—22时D.22—23时答案:1.B 2.D解析:第1题,同一纬度日出日落时间相同,飞机起飞时间是北京时间5:30,此刻夏威夷(西十区)时间为11:30,广州(113°E)的地方时为5:02。
由广州5:02日出可知,广州和夏威夷的日落时间为18:58。
按照夏威夷时间,从11:30到18:58,飞机大约飞行了7.5个小时,B项正确。
第2题,伦敦在中时区,悉尼在东十区,夏威夷在西十区;伦敦和悉尼区时相差10个小时,当伦敦为6—9时,悉尼则处在16—19时;即陈先生与两个女儿联系的最合适时间是悉尼时间18—19时;当悉尼时间为18—19时,夏威夷时间为22—23时。
右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单位:km/h)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示区域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自转线速度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3.B 4.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自转线速度为1558~1560km/h,而赤道上自转线速度约为1670km/h,30°纬线上自转线速度为1447km/h,故图示区域位于低纬度;图示区域南部自转线速度大,说明南部纬度低,位于北半球。
广西南宁市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3月)试题净流入人口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净流入人口占比=净流入人口/常住人口×100%。
图1为2019年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四城市常住人口和净流入人口占比统计。
据此完成1~3题。
1。
2919年,净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是A.①B。
② C.③ D. ④2.图中数码代表深圳的是A。
①B。
②C。
③ D.④3。
人口大量净流入使城市①A环境人口容量明显下隆 B.老龄人口比重下降C.适宜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D.就业压力得到缓解赊店镇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该镇始于汉,明、清时期中原、江南效省货物在此集散,商业鼎盛。
后因运输枢纽转移,繁荣数百年的商业巨镇逐渐衰落.图2示意赊店古镇位置。
据此完成4~6题。
4。
明清时期,赊店镇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冰陆转运便利B。
农业物产丰富 C.人口流动频繁 D.行政中心所在5.游咸丰时期,该镇商镇集中布局在图中A。
甲处 B.乙处C。
丙处D。
丁处6。
明滑时期,来自江南的大批货物在该镇集散,其中最主要的货物可能是A.柑橘: B。
海鲜C。
原木D。
茶叶冰川风是指在冰川谷地中,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如果冰川足够大,可全天盛行冰川风,还可扩展到离冰川前端更远的地方。
虽然冰川风的风向全日不变,但风速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日变化.绒布冰川位于珠穆朗玛峰北坡,全长20多千米。
我国登山队员攀登珠峰时发现,绒布冰川表面白天和夜晚都有“冰川风".在冰川中段,“冰川风”强盛时风速最大可达10m/s,;对攀登珠峰影响很大。
图3是绒布冰川示意图。
据此完成7~9题。
7。
绒布冰川“冰川风”的风向多是A。
偏东风B。
偏西风C。
偏南风D。
偏北风8。
研究人员在祁连山多处冰川上表面测得的“冰川风,均不如绒布冰川表面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冰川规模B。
冰川海拔C。
地形坡度D.植被密度9,考虑“冰川风"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有利于登山队员攀登绒布冰川中段的时间是A。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由于其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且服务价值较高B.湿地被称为“天然水库”,是因为湿地就是水库C.湿地能为人类提供水源,但是不能发展航运D.湿地能降解污染物,故人类可以向湿地中大量排放废弃物2.湿地的主要调节服务功能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吸纳一切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2.A1题,湿地是指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洪泛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等;有些湿地(如河流)可以通航,湿地对污染物的降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2题,位于河流源头的湿地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另外,湿地可降解水体中的某些污染物,如重金属等。
读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防护林的主要服务功能是(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4.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维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4.A3题,图中防护林具有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主要具有调节服务功能。
第4题,长江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夏季降水集中,地表缺少植被保护,易引起水土流失,使下游含沙量增加。
因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019年1月,中国与柬埔寨最大水电合作项目,被誉为柬埔寨“三峡工程”的桑河二级水电站竣工发电。
该项目大坝全长6500米,是亚洲第一长坝。
为满足洄游鱼类对通道的需求,减小工程对河流生态的影响,桑河水电公司主动修建了鱼道工程(见下图)。
据此完成5~6题。
5.鱼道内设置不同间距的石坎,其目的是( )①过河通道 ②减缓水速 ③增加水深 ④截水捕鱼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修建鱼道体现了人们改造自然时重视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是( )A.供给服务B.调节服务C.文化服务D.支撑服务 6.D5题,鱼道是为了满足鱼类洄游需求而修建的,不是人类的过河通道,①错误;石坎可以减缓水速,利于鱼类洄游,②正确;石坎可以起到拦水、蓄水作用,增加水深,③正确;修建鱼道不是为了截水捕鱼,④错误。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①侵蚀作用 ②风化作用 ③岩浆活动④变质作用 ⑤地壳运动 ⑥堆积作用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③④D.③④⑤2.形成大理岩的主要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搬运作用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答案:1.D 2.C解析:第1题,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都属于内力作用;侵蚀作用、风化作用、堆积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
第2题,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的变质岩,这一过程属于变质作用。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吐鲁番盆地、雅丹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D.雅丹、沙丘地貌4.形成雅丹与沙丘地貌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答案:3.C 4.D解析:第3题,吐鲁番盆地和天山山脉是地壳运动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第4题,新疆气候干旱,风是形成该地地貌的主要动力。
雅丹是由风力侵蚀形成的,沙丘地貌是由风力堆积形成的。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研学时观察到如图所示景观,陡峭的山体下和坡麓地带分布有众多的碎石堆(图中虚线以内部分),呈上尖下圆的锥状,是山体碎石长期掉落后堆积而成。
小组内学生对这种地貌十分感兴趣,带队老师告诉学生,这种地貌叫作倒石锥。
读图,完成第5~6题。
5.出于安全考虑,同学们未能到达倒石锥锥体观察其细节,有学生推测倒石锥的表面堆积物应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应为上细下粗的结构。
其推测依据的差异指标最有可能是( )A.碎石的质量B.碎石的磨圆度C.碎石的岩性D.碎石掉落前的海拔6.导致山坡上岩体逐渐破碎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搬运答案:5.A 6.B解析:第5题,倒石锥由山体上的碎石坠落堆积而成。
1第一章过关检测(B 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功能主要与植被蒸腾和冠层遮阴有关。
绿地降温幅度与当地的环境温度显著相关,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26℃时,城市绿地降温效应不明显。
研究表明,城市绿地覆被格局对其降温效应有明显影响。
下图示意环境温度与绿地降温幅度的关系。
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南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若环境温度相同(≥26 ℃),城市绿地覆被格局中降温效应最明显的是( )A.覆盖度较高的草坪B.覆盖度较高的灌木C.密度较大的乔木D.高比例硬化地面3.揭示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作用的规律有利于( )①增强市区热力环流 ②根治城市洪涝灾害 ③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④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管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C 3.D1题,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26℃时,城市绿地降温效应不明显。
据图可知,绿地降温幅度与环境温度呈正相关,所以我国南方城市绿地降温效应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故选B 项。
第2题,四个选项中,密度较大的乔木树叶稠密,树下通风透气,冠层遮阴效果好,蒸腾作用强,降温效应最明显,故选C 项。
第3题,揭示城市绿地改善小气候作用的规律有利于研究更好的降温方式,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管理,种植更有利于降温的树种,③④正确。
有利于降低市区热力环流和缓解城市洪涝灾害,①②错误。
2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
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
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的林带建设。
据此完成4~5题。
4.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明显影响是( )A.可开垦耕地面积增加B.荒漠化范围缩小C.区域土壤肥力增加D.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5.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的林带建设,使林场( )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 ②虽然没有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 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大 ④土壤熟化速度加快,林业经济效益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D4题,树木大量死亡,会使生态安全屏障整体防护功能大幅度衰退,林地内原已固定的沙丘再度被激发或活化,流沙南侵,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向南扩大,区域土壤肥力降低。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广西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河北某化妆刷企业从我国传统毛笔制作工艺中挖掘生产技艺,打造国内知名自主品牌,推出的国风系列等匠心产品深受欢迎。
该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和海外展会等途径打开了国际市场,但业界认为目前其走出的只是产品。
据此完成1~2题。
1.该企业能成功打造匠心产品,主要得益于()A.企业文化底蕴深厚B.企业管理制度规范C.生产技艺融合创新D.当地政府大力扶持2.目前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A.关税壁垒B.品牌认可度低C.产能不足D.产品性价比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
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
据此完成3~4题。
3.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A.农业结构差异B.文化习俗相近C.人口分布不均D.交通联系便捷4.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①加快生产智能化②增进民族交融③推进产业专业化④改善生态环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居民的出行方式会受人口密度、交通设施配置、出行目的等因素的影响。
下图示意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不同区域及各区域内居民出行方式占比情况。
该市计划引导居民更多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健康出行方式。
据此完成5~6题。
5.综合图中各种出行方式的占比情况,推测甲、乙、丙分别代表()A.市区、泛马德里、中心城区B.中心城区、泛马德里、市区C.泛马德里、中心城区、市区D.泛马德里、市区、中心城区6.引导马德里居民更多采用健康出行方式的有效措施是①提高燃油价格②美化道路景观③降低公交价格④增加共享单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分布于皖南地区的上溪群地层,其岩石是砂岩受侵入岩浆高温的影响,在固态下发生弱重结晶形成的,保留了原岩的部分结构。
2021-2022学年广西玉林市某校七年级(上)月考地理试卷(1月份)一、选择题1. 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2. 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A.水源充足B.交通便利C.资源丰富D.崎岖山地3. 对于聚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A.聚落是人们的居所B.聚落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场所C.聚落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场所D.聚落只是人口集中的城市4. 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多盖尖顶瓦房,主要原因是()A.尖顶瓦房比较美观B.当地降水多,雨季长,尖顶有利于排水C.该地常有台风光临,尖顶可以减少对台风的阻力D.南方雨天多,光照不足,尖顶有利于屋内的热量聚集5. 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聚落B.只有几十人的小村庄不能称为聚落C.聚落就是原始部落D.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6. 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不能体现()A.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B.当地的交通状况C.当地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D.当地的文化风俗7. 世界文化遗产所体现的是()A.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B.一个民族的环保意识C.一个国家的生态意识D.一个国家的现代建筑意识8. 世界各地的建筑物因环境而异,不同的房屋建筑物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房A.热带沙漠地区B.热带雨林地区C.北极地区D.我国江南地区9. “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A.炎热多雨区B.寒冷多雨雪区C.温暖干燥区D.温暖多雨区10. 以体现对世界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措施的是()A.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配套建设现代建筑B.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控制工业污染C.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配套建设工厂D.在著名的文化遗产周围开辟大量的绿地11. 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正确的是()A.村庄—城镇—集镇—城市B.城市—城镇—集镇—村庄C.城镇—城市—村庄—集镇D.村庄—集镇—城镇—城市12. 关于乡村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聚落中交通堵塞和大气污染现象严重B.乡村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C.乡村居民很难体现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D.乡村聚落大多依山傍水,沿着河流、山麓、公路分布13. 下列生产方式不属于乡村聚落的是()A.捕鱼B.伐木C.服务业D.耕作14. 渔村、牧村、农村、城市等不同聚落类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经济发展水平不同B.开发利用的时间长短不一C.各地政治制度不同D.人类的劳动生产方式不同15. 下面不利于城市分布、形成的说法是()A.分布在河、湖等水源充足地区B.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地区C.分布在有原始森林的地区D.分布在交通便利地区16. 随着城市的发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占地越来越多B.道路越来越完善C.建筑物越来越多D.空气质量越来越好17. 关于聚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指自然资源集中的地方B.聚落可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C.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18. 下列关于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乡村居民相对分散,不可能发展为城市B.城镇是乡村发展的最终结果C.乡村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D.城市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没有什么关系19.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
广西中考地理生物怎样算分根据2023年国家普通高中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实施细则的规定,广西中考地理和生物是两个必考科目,考生的考试成绩将与其他科目的成绩一起计入总分。
以下是广西中考地理和生物的分值及计分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广西中考地理分值及计分方法1.选择题(50分)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考生在答题卡上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对得2分,答错、未答或多选得0分。
2.填空题(20分)填空题为简答题,共20题每题1分。
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的答案。
答对得1分,答错、未答、多答得0分。
3.综合应用题(10分)综合应用题有两道,每题5分。
解题思路正确,计算正确得分;只要有错误即零分。
4.论述题(40分)论述题共4道,每题10分。
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分数依据论述的正确性、逻辑性、完整性、丰富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二、广西中考生物分值及计分方法广西中考生物分值共120分,分值比例分别为:选择题50分、填空题20分、综合应用题10分、实验考查题20分、论述题20分。
具体计分方法如下:1.选择题(50分)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考生在答题卡上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对得2分,答错、未答、多选得0分。
2.填空题(20分)填空题为简答题,共20题每题1分。
考生在答题卡上填写正确的答案。
答对得1分,答错、未答、多答得0分。
3.综合应用题(10分)综合应用题有两道,每题5分。
解题思路正确,计算正确得分;只要有错误即零分。
4.实验考查题(20分)实验考查题有1至2道,每道10分。
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5.论述题(20分)论述题共2道,每题10分,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
分数依据论述的正确性、逻辑性、完整性、丰富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最后,广西中考地理和生物的考试成绩将与其他科目的成绩一起计入总分。
总分中地理、生物两科分别占10%比重。
各位考生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掌握复习策略,认真答题,争取取得好成绩。
广西中考地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A. 塔里木盆地B. 准噶尔盆地C. 柴达木盆地D. 四川盆地2.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A. 南宁B. 柳州C. 桂林D. 昆明3. 广西的气候类型主要是:A. 热带雨林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高原气候4. 广西的简称“桂”来源于哪种植物?A. 桂花B. 桂竹C. 桂树D. 桂草5. 广西的首府是:A. 柳州B. 桂林C. 南宁D. 梧州6. 广西的海岸线总长度是多少?A. 1500公里B. 1000公里C. 800公里D. 500公里7. 广西的地形特点是什么?A. 平原为主B. 高原为主C. 山地为主D. 丘陵为主8. 广西的民族构成中,哪个民族人口最多?A. 汉族B. 壮族C. 瑶族D. 苗族9. 广西的著名旅游景点“桂林山水”属于哪种地貌类型?A. 喀斯特地貌B. 火山地貌C. 冰川地貌D. 风蚀地貌10. 广西的农业特色是什么?A. 水稻种植B. 畜牧业C. 渔业D. 林业11. 广西的工业以什么为主?A. 重工业B. 轻工业C. 化工工业D. 高科技工业12. 广西的矿产资源中,哪种资源最为丰富?A. 煤炭B. 石油C. 有色金属D. 稀土13. 广西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哪些区位优势?A. 近海B. 近邻东南亚C. 近邻欧洲D. 近邻非洲14. 广西的对外贸易主要面向哪些地区?A. 欧洲B. 东南亚C. 非洲D. 北美15. 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哪种最为著名?A. 壮族三月三B. 桂林米粉C. 柳州螺蛳粉D. 广西绣球16. 广西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哪些类型?A. 森林B. 湿地C. 草原D. 沙漠17. 广西的气候特点是什么?A. 四季分明B. 冬暖夏凉C. 雨量充沛D. 干旱少雨18. 广西的河流中,哪一条是最长的?A. 红水河B. 柳江C. 漓江D. 右江19. 广西的农业发展中,哪种作物种植面积最广?A. 水稻B. 玉米C. 小麦D. 甘蔗20. 广西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哪位最为著名?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黄庭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________年。
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有关甲构造顶部缺失的主要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因断层导致岩层破裂,后经侵蚀而形成B.向斜顶部受挤压,容易被侵蚀C.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D.地处干旱区,因风化作用导致岩层被侵蚀2.若甲区为含煤岩层,采煤时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 )A.透水事故B.井喷事故C.瓦斯爆炸D.塌方事故答案:1.C 2.C解析:第1题,由岩层的弯曲形状可判断出甲为背斜,背斜顶部缺失主要是因为其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
第2题,若甲区为含煤岩层,由于甲处为背斜,采煤时在矿井巷道内容易积存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遇明火或电火花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多发生在向斜构造的矿井里;井喷事故是一种有害的钻井事故,是钻井过程中地层流体(石油、天然气、水等)的压力大于井内压力而发生的现象。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示)。
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向斜、背斜、断层B.向斜、断层、向斜C.背斜、向斜、断层D.背斜、断层、背斜4.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层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外力侵蚀B.外力堆积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答案:3.C 4.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处的岩层有断裂面,说明为断层。
第4题,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层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说明地壳运动使该处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略有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读图,完成第5~6题。
5.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相向运动 ②相离运动 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A.①③B.①②C.②④D.②③6.下列地理现象与该实验模拟的现象相似的是( )A.渭河平原的形成B.日本福岛地震的发生C.青藏高原的隆起D.红海的形成答案:5.D 6.D解析:第5题,该实验中的海绵向两侧运动,说明是相离运动,为生长边界。
图2图3桂林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地 理 试 卷命题人:唐荣昌 审题人:邱奕茂考试时间 90分钟 总分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读图1(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为:A .地月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河外星系 2.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三者的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3.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挨次正确的是: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2022年12月1日晚,世界部分地区看到了罕见的双星伴月奇观,金星、木星与月球组成一张笑脸。
读图2,完成4-5各题。
4.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 A .恒星和卫星 B .行星和卫星 C .恒星和行星 D .彗星和卫星 5.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A .金星 B .木星 C .月球 D .太阳图3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回答下列6~7题。
6.比图3中天体系统高一级,且不包含②的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B .河外星系C .银河系D .总星系7.依据下表数据结合所学学问推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上图中的: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距太阳远近 (106千米)57.9108.2149.6 227.9 778.0 1472.0A .①水星B .②金星C .④火星D .⑥土星分析下表,回答8~9题。
行星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 3)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地球 1.00 1.00 5.52 1年23小时56分有 火星0.110.153.961.9年 24小时7分有8.在下列条件中,火星和地球最接近的是:A .重力加速度大小B .公转周期长短C .昼夜交替周期长短D .表面温度凹凸9.人类探测地外文明对火星情有独钟的缘由是:A .因火星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吸引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厚厚大气层B .因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适中,火星表面温度适宜,存在稳定的液态水C .因火星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 .是八大行星中自然环境与地球最相近的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
考点规范练2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考点规范练第4页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A.西北流向东南B.正东流向正西C.东南流向西北D.西南流向东北2.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465米B.455米C.445米D.435米3.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20米B.29米C.39米D.40米答案:1.D 2.B 3.C解析:第1题,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 项正确。
第2题,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相等,图中等高距为10米,可判断山峰高度为450~460米,B项正确。
第3题,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n+1)×d,n表示重合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
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10米,可计算出20≤H<40,C项正确。
(2019宁夏石嘴山三中摸底)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和山谷,点a、b、c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
读图,完成第4~5题。
4.①②③④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5.降落到P点的雨水会向哪个方向流动?()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答案:4.B 5.B解析:第4题,将图中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即为等高线。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②④处的等高线往高处凸,应该为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B项正确。
第5题,降落到P点的雨水会垂直等高线,由高处流向低处,由此判断雨水向东北方向流动,B项正确。
(2018湖南株洲一检)下图为某地区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6~8题。
6.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南方地区B.范围较小,比例尺较小C.等高距为100米D.图中湖泊可能是火山口7.M湖湖水外泄时,其湖面高程为()A.1 150~1 200米B.1 200~1 250米C.1 250~1 300米D.1 300~1 350米8.沿图中登山线路行进,可以仰看百米飞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6.D7.C8.D解析:第6题,图示区域没有经纬度标识和典型事物,无法判断所在地区,A项错误;图示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B项错误;图中两条相邻有数值的等高线之间还有一条等高线,说明等高距为50米,C项错误;图示区域为山地地形,且山体形状近似圆形,山顶处为湖泊,则该湖泊可能是火山口积水成湖,D项正确。
第一章过关检测(A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20年9月23日20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
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
读图,完成第1~3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北京B.黑龙江C.新疆D.西藏2.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A.19时48分12秒B.20时3分56秒C.19时56分4秒D.19时52分8秒3.该地日落时赤道上处于9月23日的理论范围几乎是( )A.一半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三D.全球答案:1.C 2.D 3.D解析:第1题,北极星仰角为当地纬度,从图中看该地北极星仰角为40°,可知该地位于北纬40°;9月23日为秋分日前后,各地地方时18时日落,由材料可知该地北京时间20时日落,可知该地位于东经90°,故该地可能位于新疆。
第2题,一个恒星日是23时56分4秒,比一个太阳日24小时短3分56秒,因此织女星每天会比北京时间早3分56秒出现在同样位置,2天应提前7分52秒,因此当9月25日在同样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时,北京时间为19时52分8秒。
第3题,人们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和180°经线为界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0时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
该地日落时为北京时间9月23日20时,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180°,因此全球为同一天。
下图表示地球公转运动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
读图,完成第4~5题。
4.当地球公转到丁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B.此时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90°C.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D.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5.地球由丁处公转到甲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数( )A.大于23°26'B.小于23°26'C.等于23°26'D.等于46°52'答案:4.C 5.C解析:第4题,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丁位置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向北移动。
综合检测(A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图中MOE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速度:P=Q=M=O>E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C.MO为晨线D.EO为晨线2.关于此时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Q点的地方时为17:00B.E点地方时为6:0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D.再过8小时全球处于同一日期答案:1.D 2.D解析:第1题,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P、Q、M、E位于同一条纬线上,O点比P、Q、M、E四点纬度高,故线速度P=Q=M=E>O;图示半球为南半球,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流左岸侵蚀严重;图中MOE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故SP和SQ中必有一条是0时经线,根据晨昏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0时经线只能是SP,推出EO为晨线。
第2题,SQ为180°经线,图示Q点和P点所在经线相差120°,故SP为60°W经线(地方时为0时),利用“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的原则可以计算Q点的地方时为16:00;图示E点正值日出,其所在的纬线昼短夜长(昼弧段小于夜弧段),故当地的日出时间在6时之后;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根据“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的原则,可以确定非阴影部分是6日;SQ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6时,再过8小时,SQ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重合,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读下面的光照图,完成第3~5题。
3.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A地经度为( )A.30°EB.30°WC.60°ED.60°W4.此时,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经度差( )A.小于90°B.大于90°C.等于90°D.等于180°5.一位游客于3月21日清晨到天安门广场(116°E)参观升旗仪式,天气晴好,当日升旗时间为地方时6时。
红色广西专题讲解一、红色广西的概况1. 广西呀,那可是一片充满热血与传奇色彩的土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广西有着独特的红色印记。
广西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着坚韧不拔的性格,这种性格在红色革命时期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广西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地处祖国的南部边疆,在革命年代,这样的地理位置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这里山清水秀,但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英勇的抗争。
二、红色广西的英雄事迹1. 就说韦拔群吧,他可是广西红色革命的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他出生在广西东兰县,那是一个充满民族风情的地方。
韦拔群一心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放弃了自己原本优渥的生活条件,深入到群众当中。
他领导当地人民进行土地革命,让贫苦大众看到了希望。
他组织农民自卫军,与反动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
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不怕牺牲。
他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广西人。
2. 还有红七军,这是一支在广西大地上诞生的英雄部队。
红七军的战士们大多都是广西的热血青年。
他们穿着简陋的军装,拿着并不先进的武器,但是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
他们在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从广西出发,转战千里,在战斗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
三、红色广西的精神传承1. 红色广西的精神在今天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广西的很多地方都保留着红色革命遗址,这些遗址就像是一本本生动的教科书。
比如说东兰县的革命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大量的革命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感人的故事。
当人们走进纪念馆,就仿佛走进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年代。
2. 现在的广西人也在传承着红色精神。
在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比如自然灾害或者经济发展的挑战时,广西人民就会发扬红色革命时期的那种坚韧、勇敢、团结的精神。
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这种精神也体现在广西的文化中,在广西的歌曲、舞蹈、民间故事等艺术形式中,都能找到红色精神的影子。
四、红色广西的意义1. 红色广西对于整个中国的革命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广西卷】地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共30分,每空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巴西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其自然和人文景观享誉全球,小明慕名而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亚马孙心脏”马瑙斯,小明第一次见到了“会流泪的树”——野生橡胶树,其生长习性可能是()A.喜温凉少雨B.喜高温多雨C.喜温和湿润D.喜炎热干燥2.小明来到“狂欢之都”里约热内卢,所见所闻真实的是()A.桑巴舞彩车游行队伍B.当地居民主要使用英语交流C.到处是黄皮肤的印第安人D.坦荡的平原,地广人稀(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2019年春节贺岁片《飞驰人生》中的赛道部分取景天山山脉巴音布鲁克独库公路中的一段砂石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独库公路砂石路段弯道众多,呈“之”字状,是为了()A.尽可能绕开居民点B.尽可能减缓坡度C.尽可能沿河流分布D.尽可能保护耕地4.独库公路每年11月初到次年5、6月,实行交通管制,禁止通行的原因可能是()A.多雪崩、大风B.多地震C.多台风D.多洪涝(2023·安徽滁州·校考一模)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领域。
读“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广西南宁市气候类型1、(1)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这种类型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大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全年高温潮湿,温差不大。
2、南宁气候情况地理位置上:南宁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也是西部重要的省会城市。
同时是国家级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城市,拥有沿海城市待遇和税收等多项优惠待遇。
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并每年举办一次,使南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
2009年6月9-13日,南宁还举行了泛珠江三角洲会议。
气候方面:南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霜少无雪,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在21.6℃。
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12.8℃,夏季最热的7、8月平均28.2℃。
年均降雨量达1304.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9%。
这里一年四季都非常适合旅游观光。
亚热带季风气候。
环境方面:南宁,环境优美适合人类居住的绿色之城。
南宁市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城市建设“136”重点工程,进一步加强完善区域综合性核心城市的功能。
到2002年底,城市空气质量位于国内省会城市前列,南宁市建成区园林绿地总面积为3580公顷,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38.78%和9.51平方米。
南宁,民族欢乐活力动感的文化之城。
南宁是以壮族为主,聚居着壮、汉、苗、瑶等36个民族,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交流,民族文化缤纷灿烂,民俗活动多姿多彩。
每年一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吸引世界各国众多的艺术家、表演团体和商贾名流参加,壮乡人民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充分展示歌的海洋,舞的故乡的无限魅力。
南宁旅游资源丰富,北连桂林,南接北海,构成了广西的黄金旅游带。
壮丽的边关风采、浪漫的海滩风貌、迷人的异国情调,星罗棋布的灵山秀水,古朴悠远的古迹故址……山、水、人、情构成南宁多层次的旅游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