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植物药的发展历史共5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52
国内外药物发展史药物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利用植物和动物的自然资源进行治疗。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药物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从古代药物使用开始,逐步介绍国内外药物发展的里程碑,并探讨现代药物发展的前景。
一、古代药物使用古代人们主要依赖自然疗法,利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自然资源制作药物。
中国古代药物发展有着独特的特点,早在4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有对药物的记载,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此外,印度的阿育吠陀经典也收录了丰富的草药疗法。
二、古希腊药物学古希腊文化对于药物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古希腊药物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强调医者应该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提出了著名的“将食物作为药物”观念。
同时,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于药物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中世纪的药物开发中世纪时期,摩尔开普曼大学(Montpellier University)在欧洲崛起,并成为了医学和药物学的研究中心。
当时,草药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人们开始对草药进行系统的组合和配伍,以提高疗效。
同时,在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伊本·西那(Ibn Sina)的《医学典篇》对药物的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近代药物发展近代的药物发展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兴起。
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贝尔(Friedrich Bayer)发现了一种有效的解热药物——阿司匹林,开启了现代药物研究的新时代。
此后,药物研究逐渐由天然药物向合成药物转变,第一批合成药物的诞生不仅丰富了医学领域的药物种类,也进一步推动了药物研究的进展。
五、现代药物发展与前景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药物的研究已经进入了基因和蛋白质水平。
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药物研究和开发更加精准,并且有望开发出更具个性化的药物。
关于农药调查的实践报告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和发展了使用化学药品与农作物病、虫、草、鼠害作斗争的丰富经验。
我们现在称这些化学药品为农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的国家,远在3000年以前人们就知道用草本灰杀虫,用草熏杀蠡虫。
在国外,公元前1500年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就使用含砷矿物粉杀虫;公元前9世纪的古希腊诗人Homer曾提到燃烧的硫磺可作为熏蒸剂;1744年法国开始用硫酸铜消毒种子;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的杀虫剂;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杀灭虱、蚤,并于1828年商品化;1802年就有了石硫合剂的记载;1807年法国的prevest偶然在一种混合物中发现了波尔多液及其类似物的毒性;1848年T•oxley生产了鱼藤根粉农药;1851年用石灰硫磺合剂杀菌;1882年发现了波尔多液的防病活性。
19世纪60年代前后,农药开始进入工厂生产,正式在市场上作为商品销售。
1867年,“巴黎绿”——一种不纯的亚砷酸铜作为杀菌剂,标志着作为农药剂保护植物系统科学研究的开始。
在美国,该药剂主要用于控制科罗拉多甲虫,使用范围十分广泛,早在1990年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的农药。
天然植物农药及无机农药时期(1860——1945年前后)这一时期生产的农药主要是以天然植物或矿物为原料,经过简单加工而制造出来的。
特别是以矿物为原料来加工农药,这些农药大多数是无机化合物,也叫第一代农药。
在这一时期作为商品生产和使用杀虫剂有除虫菊粉、鱼藤精、硫酸铜、硫磺、砷酸铅、氟铝酸钠等;杀菌剂有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除草剂有天然植物及无机农药(第一代农药)的特点是:(1)大多数是天然产物或者是经过简单的加工而制得的农药。
(2)杀虫、防病或除草的作用对象都很单一例如,砷制剂和氟制剂都只有胃毒作用,仅对咀嚼式害虫有效;铜制剂和硫磺制剂是在病菌还没有接触到寄生植物,或在病菌侵入寄生之前作为保护剂使用的;而化钠等除草剂的作用完全是灭生性的,对农作物没有选择性。
植物药物的发现与开发植物药物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传统医学中。
它们是由植物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今天,植物药物的发现与开发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植物药物的发现与开发过程,并展望其在医药领域的前景。
一、植物药物发现的方法1. 传统知识植物药物的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统医学。
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了大量对植物的认识,包括它们对不同疾病的疗效。
这些传统知识成为了植物药物发现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中药的经典文献《神农本草经》中就详细记载了许多植物药物的应用。
2. 植物筛选在现代,科学家通过系统的植物筛选方法来寻找新的药物来源。
他们会根据已有的药物发现,选择潜在的植物,并进行对其进行分析和实验。
这些分析和实验包括了对植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以及对其药理活性的测试。
这些筛选方法可以通过借鉴传统知识或者通过新的高通量筛选技术来实现。
二、植物药物开发的过程1. 活性成分鉴定在筛选出潜在药物来源后,科学家们需要对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鉴定。
他们会使用不同的化学技术和分析方法,如质谱分析、核磁共振等,来确定植物中具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
这些活性成分常常被用于进一步的药物研发。
2. 药物研发一旦植物中的活性成分被鉴定,科学家们就可以进行药物研发的工作。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了药物的合成、结构优化、药代动力学、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步骤。
科学家们会借助现代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等领域的技术手段,来开发出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植物药物。
三、植物药物在医药领域的前景植物药物在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植物药物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经验可以为现代医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参考。
很多植物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其次,植物药物作为天然产物,相对于合成药物来说,具有更少的副作用和更好的安全性。
这使得植物药物在一些特定患者群体中应用更加可行。
最后,植物药物作为新药研发的来源之一,为药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药物的发展史
药物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人们开始利用植物和动物来治疗疾病。
在古代,人们通过试验和经验积累了丰富的药物知识。
然而,这些药物的制备和使用都很原始,并且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持。
到了19世纪,药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个时期的药物研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药物的制备和使用也变得更加精确和安全。
药理学也开始发展起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20世纪初,化学合成药物的出现开启了一段新的药物发展历史。
通过化学合成,人们可以制备出新的药物分子,并对其结构和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工作为现代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现代药物研究中,药物设计和筛选成为了关键环节。
计算机模拟、分子设计和高通量筛选等技术的出现,加速了新药物的研发速度。
同时,对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药物研发的成本也不断攀升。
目前,药物研发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涉及药理学、化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
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也越来越注重个体化,针对不同个体的疾病、病因和生理特征,开发出更为精准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发展简史药物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植物和动物的部分来治疗疾病。
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的文明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
在古代,草药在治疗疾病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草药的使用经验被记录在各种医学文献中,如古巴比伦医学手册和古埃及儿童为儿童编写的《Smile of the Baby》。
中世纪时期,药物的研究和发展主要由修道院和教堂进行。
许多修道院拥有草药园和草药制剂实验室。
在这些机构中,草药的研究和制备成为主要活动之一。
到了16世纪和17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更深入了解,药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基础。
18世纪和19世纪,药物的研究和发展进一步加速。
化学分析技术的进步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分离和纯化活性成分,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著名的科学家如路易斯·帕斯特和罗伯特·科赫等人在此时期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初,药物发展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科学家们开始使用化学合成方法开发新的药物,如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
同时,药物的研究也与医学的其他方面密切结合,如药理学、毒理学和临床研究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药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利用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方法开发新的药物,如蛋白质药物和基因治疗等。
总的来说,药物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草药治疗到现代的化学合成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的过程。
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突破,推动了药物学的发展和进步。
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古代药物知识的积累:早在公元前数千年的古代,人类就开始积累药物知识。
最初,人们通过经验发现某些物质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比如一些植物、动物和矿物等。
这些原始的药物知识在古代文明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例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
2.传统药物和草药的运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药物和草药在医疗实践中广泛应用。
这些药物通常基于传统医学理论或民间疗法,例如中医、印度吠陀医学等。
这些传统药物和草药为现代药物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线索和启示。
3.近代化学药物的发展: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化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药物研究逐渐转向化学药物的研发。
这一阶段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对当时的医疗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现代药物发现和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药物发现和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采用更为系统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和高通量筛选等。
现代药物发现和开发已经成为了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不断演进。
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疾病认识的深入,药物研究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植物与药物发现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利用植物来治疗疾病和维持健康。
植物药物的发现和应用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也不断挖掘和利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研发新药。
本文将探讨植物与药物发现的关系,以及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一、植物药物的历史和意义植物药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观察和利用植物来治疗疾病。
例如,古代中医药就广泛使用了许多植物药物,如人参、麻黄等。
这些植物药物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在现代医学中,植物药物的研究和应用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现代药物的基础成分来自植物提取物,如阿司匹林、紫杉醇等。
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提取、纯化和结构鉴定来研究。
这些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二、植物药物的发现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了许多寻找和发现植物药物的方法。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天然产物筛选。
研究人员通过采集、提取和分离植物中的活性成分,然后对这些成分进行生物学活性测试。
这样可以确定哪些成分具有治疗潜力,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另一种方法是:生物技术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例如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来改造植物的基因组,使其产生更多或更有效的药物成分。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提高植物中药物成分的产量和纯度,从而更好地利用和开发这些植物。
三、植物药物发现面临的挑战尽管植物药物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发现和开发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植物中的活性成分通常只存在于微量。
为了获得足够多的植物提取物,研究人员需要大量采集和处理植物材料。
这不仅费时费力,还有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数量繁多且复杂,很难确定哪些成分才是真正具有药用价值的。
研究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和分析工作,才能确定哪些成分具有治疗潜力。
此外,植物药物的研发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临床试验,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药物的发展天然药物从远古时期起,人类就从自然界中寻找可以治愈疾病的药物。
这些天然药物包括来自植物的阿片,人参,大黄等;来自动物的如牛黄,鹿茸,蟾酥,海马等;来自人类的如紫河车等;来自矿物的,如石膏,朱砂,雄黄等。
雄黄,α-As4S4一种含硫和砷的矿石鹿茸人参几种的天然药物1.阿司匹林: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
公元1550年古埃及文献就记载了用白柳的叶子止痛,1829年第一次从柳树树皮中分离出水杨酸,水杨酸对胃刺激大,因此用水杨酸的乙酸酯作为药用,就是现在的阿司匹林。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等,消炎作乙酰水杨酸用能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阿司匹林有肠胃出血副反应。
2.紫杉醇。
紫衫树皮提取的紫杉醇对卵巢癌和乳腺癌有效。
现已实现人工合成紫衫3.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对疟疾治疗效果好,蒿甲醚效果更好4.胆固醇。
胆固醇在人体中发生反应会得很多重要的类固醇,例如可以做消炎剂的可的松。
5.性激素。
雄性激素如甲睾酮可以治疗男性性功能低下,青春发育迟缓。
雌性激素如炔诺酮,炔雌醇可以一直卵泡的生长和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
米非司酮,壬苯醇醚课通过引起子宫剥落或杀死精子达到避孕目的。
微生物发酵药物1928年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菌的代谢产物可以抑制很多致病菌体内价格细胞壁的酶的活性,引起死亡。
后来将这代谢产物叫青霉素。
青霉素G 其他抗生素:土霉素头孢氨苄合成药物:例如:磺胺类药物,最早发现于染料百浪多息中,1935年合成了有效杀菌剂氨基苯磺酰胺。
磺胺甲恶唑再例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治疗咽喉炎,尿路感染,败血病,呼吸道,腹腔,肠胃道感染。
环丙沙星转基因药物:在体外将目的基因拼接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宿主细胞表达时将目的基因一起表达,从而或的目的蛋白。
已经生产包括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抗原疫苗等要用蛋白。
举例:显微注射法建立生物反应器获取目的基因动物细胞体外受精将DNA注射人受精卵,培养至桑葚胚将胚胎植入母体,产下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药物滥用的危害使用不当: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生产出一种抗妊娠反应药,6年间在20余个国家产生了畸形儿12000多例,患儿无肢或短肢,心脏畸形。
公元前(年)1000·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在其著作中提到用硫磺熏蒸驱除害虫7~5世纪·中国古籍中已有用嘉草、莽草、牡鞠、蜃炭灰杀虫的记载470·德莫克里图(Democritus)介绍用齐墩果的阿穆克(amurca of olives)洒于植物上防治疫病(blight)3~4世纪·《山海经》中有用礜石(含砷矿物)毒鼠的记载100·罗马人用藜芦(hellebore)防鼠和杀虫32~7·《氾胜之书》有用附子、干艾等植物防虫、贮藏种子的记载公元(年)25~200·东汉炼丹术可制造小批量白砒659·苏恭的《唐本草》有硫磺杀虫、治疥的记载900·唐代用砷化物防治庭园害虫1596·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了砒石、雄黄、百部、藜芦的杀虫性能1637·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述了砒石的开采、炼制方法及用于防治地下害虫、田鼠和水稻害虫的情况1690·烟草水在法国用作杀虫剂、防治梨网蝽1800·高加索人已知用除虫菊花的粉末防治虱子和跳蚤1821·罗伯逊(John Robertson)在英国用硫磺作杀菌剂防治植物霉病(mildew) 1828·波塞尔特(W.Posselt)和赖曼(L.Reimann)确定烟草的杀虫成分为烟碱1848·东南亚一带居民早已用鱼藤毒鱼或作箭毒。
·沃克斯利(T.Oxley)提出用鱼藤根粉(derris)作杀虫剂1865·巴黎绿(Paris green)用作杀虫剂,1870年埃弗里(S.Avery)发表巴黎绿化学组分的论文1878·伦敦紫(London Purple)用作杀虫剂1882·法国波耳多大学教授米亚尔代(lardet)发现波耳多液防治葡萄霜霉病的作用,1985年发表研究结果1892·化学家莫尔顿(F.C.Moulton)提出用砷酸铅防治吉普赛蛾(Porthetria dispar),两年后昆虫学家弗纳尔德(C.H.Fernald)证实它的杀虫作用1893·皮纳(A.Pinner)确定烟草碱的化学结构1896·希格比(C.H.Higbee)在英国申请无机氟化物用作杀虫剂的专利·硫酸铜在谷物田中用作选择性除草剂1902·日本永井一雄(K.Nagai)从中国产的华鱼藤(Deris chinesis)根中分离到有杀虫作用的结晶物质,称鱼藤酮1905·法国首先制定农药管理法1908·梅兰德(A.L.Melander)首先发现害虫的抗药性—梨圆蚧(Aspidiotus perniciosus)对石灰硫磺合剂的抗药性1915·有机汞制剂乌斯普龙(Uspulum)在德国用作种子消毒剂1921·美国首先在俄亥俄州的特罗伊(Troy)用飞机施药防治梓天蛾(Ceratomia catalpae)1924·瑞士化学家斯托丁格(H.Staudinger)和鲁奇卡(L.Ruzika)发表天然除虫菊素研究的论文,确定了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日本黑泽英一(E.Kurosawa)首次发现赤霉素,1926年确认为赤霉菌分泌物,1935年薮田分离出赤霉素结晶1930·浙江省植物病虫防治所建立药剂研究室,是中国最早的农药研究机构1932·默菲(D.Murphy)和皮特(C.Peet)首先提出有机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用作杀虫剂1934·杜邦(Dupont)公司的蒂斯德尔(W.H.Tisdale)和威廉斯(J.Williams)在美国申请第一个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秋兰姆(thirum)用作杀菌剂的专利·柯格尔(F.kogl)发现第一个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3-吲哚乙酸·拉福日(Forge)和哈勒(H.L.Haller)等于1930~1934年间连续发表鱼藤酮化学的论文多篇,确定了鱼藤酮的化学结晶1935·吴福桢用农药防治棉花、蔬菜蚜虫,为中国大规模用农药治虫之始1939·瑞士缪勒(P.Moller)在Geigy公司Basle实验室发现滴滴涕的杀虫作用,1940年7月获专利1940·伊格尔森(C.Eaglson)在美国获芝麻油用作除虫菊素增效剂的专利权1941·美国林克(K.P.Link)首次从植物中发现抗凝血杀鼠剂敌害鼠(melitoxin) ·德国施拉德(G.Schrader)合成杀虫剂八甲磷(OMPA)开植物内吸杀虫剂的实用历史1942·英国有机化学家哈勒(H.L.Haller)等确定芝麻油的增效成分为芝麻素(sesamine)·齐默曼 (P.W.Zimmerman) 和希契科克(A.E.Hitchcock)首先发现2,4-滴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两年后马斯(P.C.Marth)和米切尔(J.W.Mitchell) 、哈默(C.L.Hammer)和特凯(H.B.Tukey)报道2,4-滴的除草作用,开除草剂实用化的先河1943·杜皮雷(A.Dupire)和劳科尔特(M.Raucourt)在法国发表六六六杀虫作用的论文,英国卜内门(ICI)公司的斯莱德(R.Slade)于1945年独立地发表六六六杀虫作用的论文·中国农林部在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建立病虫药械制造实验厂,为中国最早的农药厂·霍伊贝格(J.W.Heuberger)和曼斯(T.F.Manns)发现加硫酸锌-石灰于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中,改善了后者的杀菌性能,导致代森锌问世·昆虫学家卡特(W.Carter)在美国夏威夷首先发现D-D合剂(1,2-二氯丙烷与1,3-二氯丙烯的混合物)熏蒸杀土壤线虫的作用,开熏蒸杀线虫剂的实用历史1944·德国拜耳公司开发的第一个商品化的有机磷杀虫剂勃拉盾(Bladan)售市,用于防治蚜虫·施拉德首先合成著名的有机磷杀虫剂对硫磷·第一个抗凝血杀鼠剂实用品种杀鼠灵(Warfarin)问世·中央农业实验所药剂室试制滴滴涕成功,并于1946年小规模生产。
1、农药的发展史农药,目前世界上统一的英文名为pesticide——即为“杀害药剂”,但实际上所谓的农药系指用于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
以后,通过较长期的发展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到17类等)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
通常把用于卫生及改善有效成分物化性质的各种助剂也包括在内.农药的使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
在古希腊,已有用硫磺熏蒸害虫及防病的记录,中国也在公元前7~5世纪用莽草,蜃炭灰、牧鞠等灭杀害虫.而作为农药的发展历史,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以天然药物及无机化合物农药为主的天然和无机药物时代,从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进入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并从此使植物保护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早期人类常常把包括农牧业病虫草害的严重自然灾害视为天灾。
以后,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逐渐认识到一些天然具有防治农牧业中有害生物的性能。
到17世纪,陆续发现了一些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农用药物。
他们把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等杀虫植物加工成制剂作为农药使用。
1763年,法国用烟草及石灰粉防治蚜虫,这是世界上首次报导的杀虫剂。
1800年,美国人Jimtikoff 发现高加索部族用除虫菊粉灭杀虱、蚤,其于1828年将除虫菊加工成防治卫生害虫的杀虫粉出售。
1848年,T.Oxley 制造了鱼藤根粉。
在此时期,除虫菊花的贸易维持了中亚一些地区的经济。
这类药剂的普遍使用,是早期农药发展史的重大事件,并至今仍在使用.自公元900年,中国使用雄黄(三硫化二砷)防治园艺害虫以来,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期,发展了一批人工制造的无机农药。
而开发最早的无机农药当数1851年法国M。
Grison 用等量的石灰与硫磺加水共煮制取的石硫合剂雏型——Grison 水。
到1882年,法国的P。
M。
lardet 在波尔多地区发现硫酸铜与石灰水混合也有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效果,由此出现了波尔多液,并从1885年起作为保护性杀菌剂而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