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I级,特别是IV级属困难气道
ppt课件
8
临床常用困难气道检查方法:
二、张口度(Interincisor Distance) 上下门齿间距小于3cm
三、甲颏距离(Thyromental Distance) 头伸展位时,甲状软骨切迹至下颚尖端的距离。 成人﹤6cm或三横指,提示困难。
四、下颚前伸幅度
ppt课件
24
(一)已预料的困难气道(3)
8) 显露不佳者,可采用常规喉镜(合适的镜片)结合 插管探条(喉镜至少能看到会厌);或者光棒技术; 纤维气管镜辅助(经口或经鼻); 或传统的经鼻盲探 插管等;也可采用视频喉镜改善显露,或试用插管喉 罩。
9) 在困难气道处理的整个过程中要确保通气和氧合, 密切监测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当其降至90% 时要及时面罩辅助给氧通气,以保证病人生命安全为 首要目标;
ppt课件
12
非急症气道工具
常规直接喉镜 可视喉镜:Glidescope,Truview等,声门易显露、
插管时要借助管芯
管芯类:硬质管芯、 可调节弯曲度的管芯,插管 探条。
光棒 可视硬质管芯:视可尼
喉罩:声门上气道工具:经典喉罩、双管喉罩、 插管型喉罩
纤维气管镜
ppt课件
ppt课件
6
麻醉前评估,至少在给病人实施麻醉前
(手术室内)要对是否存在困难气道进行 评估。 了解病史: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气道手术史、头颈部放疗史等。
体检评估气道:6种常用方法。
ppt课件
7
临床常用困难气道检查方法:
一、咽部结构分级(Mallampati分级) I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咽腭弓 II级:可见软腭、咽腔、悬雍垂 III级:仅见软腭、悬雍垂基底部 IV级:看不见软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