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建筑平面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10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名词解释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是指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对于室内空间的布局、
功能分区、家具摆放等方面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以下是相关名词
解释:
1. 平面布局:指在建筑物内部各个房间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的规划,通常包括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的分配和布置。
2. 功能分区:指根据不同功能需求将室内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并通
过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来满足人们对于室内空间使用的需求。
3. 家具摆放: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家具大小、形状以及功能等因素,合理地安排家具的位置和摆放方式,从而使得整个室内空间更加美观
舒适。
4. 建筑构造:指建筑物所采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钢结构、
混凝土结构等。
平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结构形式对于室内布局和
装修风格的影响。
5. 设计风格:指在平面设计中所采用的装修风格,例如现代简约风格、欧式古典风格、中式风格等。
设计风格需要与建筑物的整体风格相协调,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的室内环境。
6. 灯光设计: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灯光的位置、数量和类型,从而
使得室内空间更加明亮、温馨。
7. 色彩搭配:指在平面设计中考虑到颜色的选择和搭配,从而使得室
内空间更加美观、舒适。
色彩搭配需要考虑到建筑物整体风格以及不
同区域所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
房屋建筑学平面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过程,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以创造出一个舒适美观、实用合理的室内环境。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按照建筑平面的使用性质,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各使用部分的空间。
一、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1.确定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1)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
2.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矩形是采用最多的平面形式。
(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
(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
(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要求。
二、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确定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4)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
2.走道(1)走道是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2)走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走道的长度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疏散距离是指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3)走道的平面形状决定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也决定建筑物的平面形状。
3.门厅和过厅(1)门厅是指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部分人流、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缓冲作用。
(2)门厅和过厅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是导向性明确。
(3)在公共建筑中,门厅内还设置接待问讯台、休息座、会客处、小卖部等。
(4)门厅和过厅的内部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体形、体量,往往是建筑物设计中的活跃元素,或是复杂建筑物形态中的关节点。
4.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楼、电梯设计的首要要求是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层面。
(1)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使其到达各使用部分端点的距离较为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