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的特征和意义培训讲学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所写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文字、图画或者文字与图画的结合表达对儿童世界的理解和关怀。
它旨在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以儿童为中心,以其独特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态。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1. 简洁明了: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
作者应该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儿童能轻松理解和消化。
同时,图画在儿童文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能够进一步帮助儿童理解故事内容。
2. 正能量传递:儿童文学应该传递积极的、正面的价值观。
它能够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以及主题内容来传递勇敢、友爱、正义等正面的品质和态度,引导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吸引儿童兴趣:儿童文学需要具备吸引力和趣味性,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它可以通过夸张、幽默、想象等手法来创造独特的故事情节,使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愉悦。
二、儿童文学的分类儿童文学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 图画书:图画书是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儿童文学作品。
它将文字和图画相结合,通过图画向儿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适合年龄较小的儿童阅读。
2. 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类,它以奇幻、幻想的形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冒险的世界。
童话故事通常有明确的教育意义,能够帮助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
3. 动物故事:动物故事以动物为主要角色,通过动物的形象和行为向儿童传达道德观念和社会知识。
这类作品通常具有启发性和寓教于乐的特点。
4. 心理成长类:心理成长类作品是专门针对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文学作品。
通过描述儿童的情感体验、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问题,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5. 科普读物:科普读物是向儿童介绍科学知识的文学作品。
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图画将科学知识通过故事、实例等途径传达给儿童,帮助他们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儿童文学的意义1. 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儿童文学可以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的习惯。
儿童文学教程重点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爱好。
儿童文学教程是帮助儿童学习儿童文学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引导儿童理解和欣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平实简洁:儿童文学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儿童容易理解和接受。
2.想象丰富:儿童文学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3.故事情节简单明了: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应当清晰、简单,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共鸣。
4.支持教育: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会渗透一定的教育元素,比如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等,以此来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
二、儿童文学教程的设计1.文学作品选取:教程应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秀作品,可以通过故事、小说、诗歌等形式来呈现。
作品的选取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阅读需求,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
2.阅读引导:教程应对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读,帮助儿童理解作品的内涵,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儿童深入思考和欣赏。
3.创作指导:教程可以根据作品的特点,引导儿童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比如写作、绘画等,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教学评价:教程应设置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儿童的阅读情况和创作成果进行评估,及时反馈并鼓励他们的努力。
三、儿童文学教程的实施1.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给予学生系统的教学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俱乐部活动:学校和图书馆可以设立儿童文学俱乐部,组织儿童参与阅读活动、讨论会、创作比赛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儿童文学教程的意义1.增强阅读兴趣:通过儿童文学教程的学习,儿童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学作品,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习惯。
2.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儿童文学教程的创作指导,儿童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讲儿童文学的特点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读者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与成人文学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儿童文学的几个主要特点:1.内容简单明了: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一般较简单易懂,避免复杂的情节和深奥的思想,以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
它通常以故事和情节为主线,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儿童传递信息。
2.主题积极向上:儿童文学中的主题往往是积极向上的,鼓励儿童学习、成长和面对困难。
它强调友爱、勇敢、诚实、正义等美德,教育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3.言简意赅:儿童文学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涵,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文字和句子。
它通常使用通俗易懂的词汇,句式简短,以便儿童能够理解和阅读。
4.情感丰富多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
它可以给儿童带来欢乐和悲伤,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
通过对不同情感的描述和描绘,儿童能够更好地理解情感和认知自己的感受。
5.形式多样化:儿童文学的形式非常多样,包括童话、诗歌、故事、寓言、儿歌等。
这些不同形式的作品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和兴趣,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6.人物形象鲜明: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鲜明生动的,富有个性特点。
这些形象化的角色可以让儿童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不同类型的人物,尤其是一些正面的榜样人物,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模仿欲望。
7.图文结合:儿童文学作品通常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插图来丰富和补充文字内容。
这种形式能够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
总而言之,儿童文学以其简单明了的内容、积极向上的主题、简洁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多样化的形式、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图文结合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世界,使他们在阅读中获得快乐、成长和教育。
儿童文学了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型,旨在满足儿童读者的阅读需求,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快乐、启发思维和培养良好价值观。
儿童文学以其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友善的人物形象而备受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
在现代社会中,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1.语言简明易懂儿童文学的语言使用应简明、生动、易懂,适合儿童的阅读水平。
作者们在创作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确保儿童能够轻松理解内容并享受阅读过程。
2.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儿童文学的故事情节通常以儿童的日常生活、成长经历和想象力为主题,以引发儿童的共鸣和兴趣。
这些故事情节常常充满奇幻、趣味和惊喜,通过悬疑、幽默、冒险等元素吸引着小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乐于阅读并愿意继续探索文学世界。
3.人物形象亲近友善在儿童文学中,人物形象往往是亲近友善的,他们身上拥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展现出积极向上、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素质。
这种友善的人物形象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对善良行为的认同和模仿。
4.融入教育元素儿童文学既是儿童娱乐的载体,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其中,作者们常常巧妙地融入了儿童教育元素,如道德观念、科学知识、文化传承等。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儿童能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儿童文学的发展儿童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都代表着这个时期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经典绘本阶段儿童文学的发展始于经典绘本阶段。
绘本充满了鲜艳的插图和简洁的故事情节,用亲切的方式向儿童传递知识和感情。
经典绘本的代表作品包括《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它们影响了几代儿童的成长和阅读。
2.故事阶段在故事阶段,儿童文学变得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设置和角色形象的刻画。
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层出不穷的故事引人入胜,如《小王子》、《哈利·波特》等,这些作品成为了一代人的经典阅读。
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教程
儿童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以儿童的形式表达着专为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在写作
儿童文学时,要有强烈的感染力,要感召读者的感情,使他们看到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
一、儿童文学的特点
1、语言要通俗易懂,要有趣味性
儿童文学不能有太复杂的句式,文章中的表达要贴近儿童的生活,都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2、内容要富有童趣
在写一本儿童文学时,内容尤其重要,要吸引儿童、引起他们的兴趣,要有真实生活的内容,也可以加入大抵的故事,让孩子们能够有所联想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文章内容。
二、如何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
1、创作背景要清晰
在写作儿童文字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作品的背景设置,发挥时间、地域等要素。
可以充
分突出故事的情节,使故事更加逼真。
2、人物要生动
在写作时,应该首先想清楚主要人物的性格、基本能力,然后再想清楚他们的关系、生活
状态等,使人物具有可信性,从而让读者更容易投入。
3、故事情节要像流水一样滚滚向前
故事的情节要紧凑,要考虑到儿童文学的特点,不能使文章变成一堆故事,要有流畅性,
剧情要像流水一样滚滚向前,每句文字都要有情趣。
4、结局要童趣
最后,要注意故事的结局,令结局有童趣。
可以使一条金鱼一滑溜而下,在王子伴紫藤共度灿烂中豪迈地结婚,或者一个小古董前来为主角助阵,又或者是温馨的叔叔去陪伴小朋友,都可以让小朋友过的有乐趣。
总之,写儿童文学不仅要有趣味性、通俗易懂的语言,还要有清晰的创作背景,生动的人物,紧凑的故事情节,以及童趣的结局。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所收获,让他们开心地阅读儿童文学,受益于它们。
大一儿童文学重点知识点儿童文学是指专门为儿童而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以儿童为受众对象,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形象塑造,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知识,培养儿童的情感、思维和认知能力。
在大一儿童文学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值得我们了解和掌握。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儿童文学是为儿童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故事性强:儿童文学作品通常采用故事叙事方式,通过一个或多个人物的经历和冒险,引发儿童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
2. 语言简明生动:儿童文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注重表达清晰明了,能够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3. 引导价值观:儿童文学作品注重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取向。
4. 丰富多样:大一儿童文学的体裁多样,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等,满足不同儿童的阅读需求。
二、大一儿童文学经典作品1.《安徒生童话》: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广为流传,深受儿童喜爱。
2.《格林童话》:古德兄弟创作的《格林童话》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其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故事至今仍然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
3.《神奇校车》系列:这是美国作家乔安娜·柯尔的作品,通过校车变形的形象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儿童传递科学知识。
三、大一儿童文学的培养意义儿童文学对大一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培养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内容可以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 培养阅读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提升情感与认知能力:儿童文学作品中所传达的感情、价值观和人生哲理,可以帮助儿童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培养正确的情感和认知能力。
4. 塑造美好品格: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正面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领儿童学习正直、善良、宽容等美好品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幼儿园文学启蒙:儿童文学讲解幼儿园文学启蒙:儿童文学讲解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承担着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启蒙的责任。
儿童文学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儿童文学的讲解,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阅读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一部分:儿童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它包括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研究两大部分。
儿童文学的特点是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语言简明易懂,内容精彩有趣。
儿童文学的目的是引导儿童培养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二部分:儿童文学的分类和特色儿童文学可以分为绘本、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等多种类别。
其中,绘本是特别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们阅读的,它以图画和简短的文字为主要表现形式,能够引导孩子们培养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想象力丰富的故事和幻想的元素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童话故事一般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如培养孩子们勇敢、善良、正义等价值观念。
寓言则通过动物或物象的形象来传递教育意义,寓意深刻而生动有趣,能够帮助孩子们理解一些道德和人生的原则。
儿童小说是适合中大班和大班幼儿阅读的,它通常包含多个人物、复杂的情节和丰富的描写,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部分:如何讲解儿童文学1.选择适合年龄的故事在讲解儿童文学时,首先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选择适合的故事。
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可以选择简单的绘本故事或童话故事。
而对于大班幼儿,可以选择一些综合素材的儿童小说或长篇故事。
2.理解故事的内涵在讲解儿童文学时,我们需要对故事的内涵进行理解。
通过阅读故事并解读其中的细节和寓意,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价值观念。
3.使用丰富的语言和肢体表达在讲解儿童文学时,语言和肢体表达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可理解性。
儿童文学的特点与教育价值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多种特点和重要的教育价值。
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入人心的主题,畅达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本文将探讨儿童文学的特点以及它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儿童文学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简练生动。
儿童读者的语言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更容易理解简单、生动的语言表达。
因此,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简洁的句式和有趣的词汇,以便让孩子们轻松理解、记忆和阅读。
例如,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中,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使用了简单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通过简短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悟和启发。
其次,儿童文学以故事情节为主线。
儿童热爱故事,他们喜欢探索和体验文字背后的故事世界。
儿童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通常扣人心弦,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
通过精心构建的情节,儿童文学引导儿童走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例如,儿童文学经典之一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通过主人公哈利的冒险旅程,让读者沉浸在魔法世界的奇妙之中,引发他们对冒险和友情的思考和探索。
儿童文学还关注着儿童的情感需求。
儿童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来借鉴和认识自己的情感。
比如,当他们看到主人公经历了困难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来面对自己的挑战。
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以情感教育为核心,通过故事情节展示并传达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
这种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商和社交能力,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语言和情感方面,还包括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促进。
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以启发孩子们思考和探索为目标,通过丰富多样的情节和主题,拓展他们的思维边界。
例如,科幻小说《时间机器》引发了读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还通过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和展示多元文化,帮助儿童拓宽视野,培养他们的宽容和尊重。
儿童文学课件第一章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儿童文学的概念、意义和作用一、:儿童文学的概念(一)、(1)儿童:(2)儿童:(二)、文学:(1)社会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和哲理性。
(2)(3)(4)(三)儿童文学:二、儿童文学的具体范围:(一)古典意义(1)例如牛郎织女、七仙女。
神话产生于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和儿童非常相似。
(2)启蒙诗歌、经书等。
《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
(3)《西游记.\》、《堂·吉诃德》。
(二)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不等于儿童读物。
原因。
三、儿童文学的分类:(一)按年龄分:(二)按体裁分。
核心:第二节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和意义一、社会教育的要求(客观条件)二、孩子本身的特点: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是充满儿童情趣。
(主观条件)(一)儿童心理特征的内容和特征:稳定性:可变性:(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以婴幼儿为典型代表(1)欢愉性,这就要求儿童文学充满喜剧色彩,充满趣味性和幽默感,欢乐而轻松。
一般没有沉重感和血腥味。
好玩、好吃。
童话世界中玩具、食物、神仙。
(2)变幻性,它来源于儿童丰富的无意识想象。
三足鸟、比翼鸟、龙、凤。
灯、(3)纯真和幼稚笨拙特征,三、儿童文学的功能:四、儿童文学与小学教育(一)小学审美教育的原则:(1)直觉性原则。
《坐火车》、《我小鸡起名字》、《数字歌》。
、《蒲公英》。
(2)非功利性原则。
(3)情感性原则。
(4)学生主动性原则。
(二)小学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三)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1)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料,培养小学生的完美人格和创造精神。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1、2、杨红樱第三节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一、儿童文学作家(一)定义:(二)特殊素质:(1)(2)(3)(三)分类:(1)顽童。
杨红樱(2)社会使命型。
安徒生。
(3)快乐型,幽默感:张天翼、笑的大师。
《家有儿女》。
(4)。
冰心、童真、母爱、自然。
(四)小学教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优势和局限:(1)优势:(2)局限:1、2、(五)儿童与儿童创作:历史和现状:1、古代儿童作家:骆宾王、白居易、王维、李贺。
小学语文课程视野中的儿童文学及其教学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滋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情感,还可以启发他们对语言的认识和运用。
儿童文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定义、特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课程中儿童文学及其教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儿童文学是一种以儿童为对象、满足儿童需求和特点的文学作品。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内容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以儿童为主题,塑造儿童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和情感。
2. 语言简练生动,富有韵律感和幽默感,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
3. 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4. 多样化的文体形式,如童话、神话、寓言、诗歌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阅读需求。
儿童文学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意义:1. 培养阅读兴趣。
通过儿童文学教学,可以启发孩子对文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态度。
2.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韵律感和修辞能力。
3.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文学作品常常充满奇思妙想,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4. 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
儿童文学作品往往以正能量为主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正面的价值观念,可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儿童文学教学,以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1. 朗读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儿童文学作品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模仿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让孩子感受语言的美妙和生动。
2. 阅读指导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儿童文学作品的导读,引导孩子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促进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共鸣。
儿童文学讲义1.什么是儿童文学?最原始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未长成的成人,是无知的,粗鄙的,没有教养的的人,那个时候的人心目中是没有儿童这个概念的。
所以,最初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的,直到现代儿童观的崛起,他们认为儿童是纯真无邪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形象思维为主导的人。
渐渐的兴起了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以及研究儿童文学的学说。
(形象思维方法是指直接将眼睛看到的图画、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品到的口味、皮肤碰到的触觉这些感知形象记忆在头脑中的一种方法)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审美文学作品。
2.儿童文学的分类?从读者对象上看:适合3-6岁幼儿的是幼儿文学;适合6-12岁儿童的是儿童文学(狭义);适合12-15岁读者的是少年文学。
从题材种类上看:诗歌、童话、故事、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艺、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
3.为什么要学习儿童文学这门课程?1.学会欣赏和评价儿童文学作品。
2.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继而知道我们怎样去教育儿童。
3.不忘初心。
作为一种兴趣,热爱自然,纯真,美好的情感和事物。
4.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有哪些?绘本: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花婆婆、蚯蚓的日记童话:格林童话(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青蛙王子),安徒生童话(指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王尔德童话(夜莺与玫瑰,快乐王子,公主的生日)小说:毛毛、窗边的小豆豆、绿野仙踪影视文学:弃宝之岛(佐藤信介)个性坚强的小遥是个平凡的高中生,她从小失去了母亲,由父亲一手养育长大。
小遥小时候经常在武藏野的神社玩,重游故地时,小遥突然看见一只奇怪的狐仙在用法术搬运旧式的玩具飞机。
小遥追着狐仙在树林里迷路了,狐仙消失在一个水洼附近。
遥被发出的光芒吸引,把手伸象了水洼。
刹那,小遥被吸入了奇妙的世界——“弃宝之岛”。
弃宝之岛上聚集着被人类丢弃的东西。
小遥又见到了那只狐仙,他是岛上的居民,名叫特奥。
第一章儿童文学的概念及美学特征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儿童文学的概念、美学特征,了解儿童文学的学习研究领域、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的关系。
【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节引论
一、儿童文学的功用
二、儿童文学对语文教育的作用
三、学习儿童文学的任务和目的
第二节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一、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三、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的区别
四、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区别
第三节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
【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基本含义
【教学难点】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节引论
一、儿童文学的功用。
儿童文学与学习儿童文学一直以来被视为儿童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资源。
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孩子们能够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获得知识和智慧。
本文将探讨儿童文学在儿童学习中的作用,并分析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的影响。
一、儿童文学的定义与特点儿童文学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旨在满足儿童的需求和心理特点。
与成人文学相比,儿童文学具有以下特点:1. 语言简洁明了:为了适应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儿童文学作品通常采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力求浅显易懂。
2. 内容丰富多样:儿童文学的主题涉及生活、学习、友谊等方面,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寓言故事,也有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3. 情节有趣有吸引力:儿童文学作品通常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通过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冲突来吸引孩子们阅读。
4. 构思巧妙独特: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运用巧妙的构思和想象,通过夸张、拟人等手法,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儿童文学在学习中的作用1. 促进语言发展: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可以扩大孩子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和语言思维能力。
2.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丰富想象和奇妙故事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3. 培养阅读兴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去阅读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4. 塑造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儿童文学作品常常教育孩子们如何正确对待友谊、家庭和社会,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及其影响1. 《安徒生童话》:这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包含了许多深刻的寓意和启发,教导孩子们勇于追求梦想和面对挑战。
2. 《神奇校车系列》:这个系列作品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和科学知识,引导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3. 《小王子》:这本经典的孩子文学作品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讲述了关于友谊、责任和成长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人生的真谛。
4. 《哈利·波特系列》:这个系列作品以魔法世界为背景,讲述了勇气、友情和正义的故事,引发了全球孩子们对阅读的热情。
儿童文学的特征和意
义
=新课标的实施使儿童文学佳作成为中小学生的主要精神食量的地位得以实现。
•新编的语文教材前所未有的选入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小学语文实现儿童文学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新课标列出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参考书目中,可列入广义儿童文学范畴的就有11种(共20种):《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中外现当代童话、《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外古今寓言、《繁星·春水》、《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
=九年义务教育阅读总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对儿童文学丰富人文内涵的感悟能力
•儿童文学是成人作者与少年读者之间的艺术对话和交流。
•培养对儿童文学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和儿童一起体验来自儿童文学的快乐和感动,能敏锐地把握作品中超越儿童浅层次理解能力的深层意蕴,并能遵循儿童接受能力的发展规律,和他们交流对作品内涵成熟的理解和感悟,把儿童自己读不出的意义解读出来,使儿童文学的阅读指导具有提高和深化儿童审美水平的意义。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艺术品格)
✹描绘儿童的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
✹表达儿童情感和愿望,富有儿童情趣
0儿童的反儿童化心理:渴望长大成人的儿童,盼望长大的童年——表现能力,自我发现,走向成熟。
0游戏精神:游戏几乎就是童年的象征,而游戏精神,其实也就是玩的精神,它十分明显地反映在一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之中,是儿童读者和成人儿童文学作者都乐于接受的形式。
采用游戏的形式是把社会的教育同儿童的审美特点最巧妙地融合一体的做法,在玩之中实现了成人和儿童双方的追求。
(释放、变幻)✹主题深刻和多样化:
真:用艺术的形象化的审美途径,告诉孩子们“真的人”、“真的世界”、“真的道理”。
远离暴力;远离成人社会的恶俗游戏与刺激;远离成人社会的政治权力斗争;远离成年人的性与两性关系。
如果确实因为作品的情节需要无法回避,那就必须采用一种“淡化”的处理方法,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成年人的恶俗是不知羞耻,丧失共同耻感。
儿童文学必须要让儿童懂得羞耻之心,一个灵肉健全的人必须有耻感。
爱:安徒生“爱和同情,这是每个人心里应该具有的最重要的感情。
”
能力:面对困境、认识自我
本性:儿童的本真
✹写不想做孩子的孩子
那些刻画成功的儿童人物形象身上总透露出一种嘎劲,都散发出一种野气,都是一种不想做孩子的孩子,他们很难成为所谓的正面人物,他们常动不息,花样百
出,屡屡闯祸,却又屡屡得意,他们是可爱又莽撞的牛犊,活力和无知溶于一身,他们永远是成长中的人物。
✹情节的历险性和趣味性;
儿童文学需要出奇制胜,以奇见长,满足儿童的好奇和游戏化的心理。
一、异国风情、幻想世界、奇人奇事、超人神物之类的故事;二、神秘离奇、悬念迭出、探险破案、上天入地之类的情节;三、魔幻变形、荒诞夸张、想像独特、设计新颖的手法。
这种作品能使小读者从沉重的课堂作业和平庸的读物中解脱出来,张开自由的翅膀,做一个异想天开的梦。
=儿童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
✹想象的乐趣;诙谐、幽默、玩笑的乐趣;
✹了解、体验同类儿童生活的乐趣;
✹读故事的乐趣;角色扮演、角色替代的乐趣;
✹在文学中经历恐怖的乐趣;
✹经历奇异幻想的乐趣;
✹满足心愿的乐趣;
✹感受复杂、曲折故事情节、意外结局的乐趣;
✹参与文学游戏的乐趣;
✹变化、紧张的乐趣;
✹羡慕幸运与机遇的乐趣;
✹置身悲剧外庆幸的乐趣;
✹遭遇新奇的人、事、环境的乐趣;
✹体会、表达、抒发感情的乐趣;
✹逃避现实困境的乐趣;判断、评价儿童人物的乐趣;
✹唤起熟悉记忆的乐趣;
✹了解、探索、发现的乐趣;
✹文字、图画、音律、结构欣赏的乐趣;
✹续写、改写、填补情节空隙的乐趣;
✹批判、交流、分享、辩论的乐趣;
✹阅读能力得到验证的乐趣;
✹偏好作家作品风格的乐趣;
✹个人特别趣味得到满足的乐趣……
=儿童文学的功能与意义
✹给儿童快乐;
✹丰富儿童的精神、心灵和情感;
✹发展儿童的文学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帮助儿童认识自然、社会、成人世界以及儿童自身;
✹帮助儿童理解爱、友善、人性;
✹向儿童传达自由、平等、和平等人类公认的美德和理想;
✹让儿童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及生活方式;
✹让儿童感受并喜爱文学;
✹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引导儿童观察社会生活;
✹培育儿童对他人的理解、宽容和同情;
✹帮助儿童建立勇气、信心和希望;
✹向儿童表达来自成人的理解和安慰;
✹激励儿童自我道德完善;
✹锻炼儿童运用理智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
✹激发儿童的好奇心,鼓励儿童探索未知世界;
✹让儿童体验与己不同的生活经历;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让儿童学会与人交流、分享思想成果;
✹培养儿童的文学艺术趣味;
✹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增进儿童的文化修养;
✹丰富儿童业余生活,排遣孤独与寂寞……
=游戏精神
✹是指蕴含在文本中的,通过作品人物游戏的外在特征传达出暗含儿童游戏心理、审美追求,使儿童的诸多愿望得以实现的文本精神。
✹快乐原则、幻想原则、自由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