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的健康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附睾炎健康教育
一、概述
附睾炎多见于青壮年,常由前列腺炎、精囊炎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多为单侧性发生,亦可累及双侧。
二、治疗原则
急性期(3至4天)应卧床休息,托起阴囊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炎症扩散。
三、疾病指导
1、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及饮酒。
2、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勿过度劳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气功、太极拳等增强体质,避免感冒。
3、对有菌尿的男性应积极寻找原发感染部位,如慢性细菌性精囊炎,及早治疗,避免引起急性附睾炎。
4、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1-2周后改为口服抗生素2-4周,以防止疾病转为慢性炎症。
四、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急性期避免性生活。
2、强调多饮水,认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性。
3、一个月后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泌尿外科护理工作指南》拟定人:徐** 审核人:童** 修订日期:2020年月拟定日期2020
年月。
十四、附睾炎健康教育一、概述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致病菌便会进入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起炎症。
好发于性生活活跃期的中青年男性。
二、病因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等延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的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较易引起。
急性附睾炎的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失;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病人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损伤。
三、主要症状1.急性附睾炎(1)发热(2)肿胀:患侧阴囊迅速肿胀、坠胀感,随病情进展可触摸到附睾变硬、输精管增粗等改变;当附睾炎症累及睾丸者同侧睾丸也一并肿大,与附睾界线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
(3)疼痛:患者可感到肿大的阴囊疼痛,活动受限,可向同侧的腹股沟、下腹部及腰部放射。
2慢性附睾炎患者症状多不明显,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可呈现为轻微性、间歇性不适,也可出现剧烈、持续性疼痛。
3.伴随症状(1)尿道炎或尿路感染时,患者多有排尿困难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2)下腹部或盆腔疼痛不适。
(3)其他:尿道分泌物、精液中带血、鞘膜积液等。
四、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并用毛巾或者阴囊托将阴囊托起(如下图),防止下垂加重局部肿胀,肿胀部位可用50%硫酸镁外敷。
早期可使用冰袋冷敷,防止肿胀。
应放于腹股沟处,注意冰袋要用毛巾包裹,以免冻伤皮肤。
晚期可采用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坏,使炎症加速消退。
但热敷会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2.对症治疗①发热:可应用具有抗炎、退热、止痛作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在改善症状的同时还能缓解炎症。
②疼痛:可用0.5%利多卡因作精索封闭,以减少附睾疼痛。
3.手术治疗急性附睾炎有脓肿形成需要切开引流。
若抗菌药治疗无效,有睾丸缺血可行附睾切开减压。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主要用于慢性附睾炎,可局部采用红外线、微波照射治疗。
五、健康教育1.饮食护理: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酒。
附睾炎的健康教育指导1.附睾炎怎么办2.得了附睾炎应该怎么办3.附睾炎有什么危害及治疗偏方4.男性预防睾丸炎要怎么做5.附睾炎怎样才能治好啊?附睾炎怎么办附睾炎是青壮年人的常见疾病,当身体抵抗力低下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便会进入输精管,逆行侵入附睾,引发炎症。
因此,本病多继发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
一般附睾炎患者会有硬结,硬结大多发生在附睾丸头部或者尾部,发生在尾部者居多。
1.急性附睾炎的治疗(1)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或自制的软垫托起阴囊可减轻症状。
疼痛重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
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感染扩散的危险。
所以早期宜用冰袋局部冷敷。
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
(2)抗菌药物应选择对细菌敏感的药物,通常静脉给药1~2周后,口服抗菌药物2~4周,预防转为慢性炎症。
(3)若抗生素治疗无效疑有睾丸缺血者,应行附睾切开减压,纵行或横行多处切开附睾脏层鞘膜,但要避免伤及附睾管。
2.慢性附睾炎的治疗慢性附睾炎单纯应用药物效果不一定理想。
除应用有效广谱抗生素外,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也是很有必要的。
也可以采用附睾局部应用黄连素或新霉素等离子透入治疗。
若有慢性前列腺炎,必须同时进行治疗。
反复发作来源于慢性前列腺炎的附睾炎,可考虑结扎输精管后再进行治疗。
对于多次反复发作者,也可考虑做附睾切除术。
得了附睾炎应该怎么办附睾炎治疗时间需要要看患者具体病情和选择的治疗方法,慢性附睾炎,是男性生殖系统非特异性感染中的常见疾病,多见于中青年。
当各种原因导致自身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可以趁机侵入附睾引发炎症。
表现为阴囊部位突然性疼痛,睾丸肿胀,触痛明显,可伴有发热,附睾睾丸硬结等。
附睾的炎症可影响精子成熟,使其受精能力下降;炎症也可致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输出,这些均可造成临床上不育。
附睾炎的具体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一个实际情况来说,附睾炎在临床上是分为急性和慢性的,不同类型的附睾炎需要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方能取到满意的疗效。
九、附睾炎的健康教育
一.入院宣教:
介绍医院环境,医护人员,医院规章制度,病区实施使用方法,检查的时间和地点,安全宣教等。
二.疾病相关指导:
急性附睾炎多有泌尿系前列腺炎和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引起。
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导尿等均易引起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
临床上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两类。
三.症状
急性附睾炎症状:突然高热白细胞升高,患侧阴囊胀痛,沉坠感,下腹部及腹股沟部有牵扯痛,站立或行走时加剧。
患侧阴囊肿大,有明显压痛。
炎症范围较大时,附睾和睾丸均有肿胀,两者界限触摸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
患侧的精索增粗,亦有压痛。
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慢性附睾炎症状: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末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病人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或损伤。
病人常感患侧阴囊隐痛,胀坠感,疼痛常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继发性的鞘膜积液检查时附睾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硬。
有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可増粗。
四.治疗方法
(一)特别治疗:如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就诊,用1%普鲁卡因
20ml或利多卡因局麻药物行睾丸上方精索浸润麻醉,可能完全缓解此病,体温通常迅速下降,疼痛可完全消失,炎性包块可于几日内吸收,否则一般需2个星期才能吸收,如1次注射不能完全达到目的,可次日再注射一次。
●(二)一般治疗:急性期(3-4天)应卧床休息,应用阴囊托可减
轻症状,自制较大的带棉花垫的阴囊托使用起来会更舒适,疼痛患者可用止痛药,局部热疗可缓解症状,并可促进炎症消退。
但过早使用热疗可加重疼痛并有促进炎症扩散的危险,所以早期用冰袋局部冷敷。
性生活和体力劳动可加重感染,故应避免。
●(三)附睾炎的物理治疗方法:托起阴囊,局部热敷,热水坐浴,
理疗或直接使用托脉林可缓解症状。
重视前列腺炎的综合治疗,如局部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做附睾切除。
五.护理相关指导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及饮酒。
2.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
3.精神调理:保持心情舒畅,勿过度劳累,应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气功、太极拳等增强体质,防止感冒,避免感冒。
避免非婚性行为,提倡安全的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防止发生与性传播病原体有关的尿道炎。
发生尿道炎后要及时治疗,避免发展成为附睾炎,并强调对性伴的检查和治疗。
4.不要养成憋尿的不良习惯,注意解除工作和生活中的精神压力,避免出现神经肌肉功能失调,防止发生尿液返流。
5.对有菌尿的男性,应积极寻找原发感染部位,如慢性细菌性精囊炎等,及早治疗,避免引起急性附睾炎。
6.卧床休息,托起阴囊,局部热敷。
六.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急性期避免性生活。
2.选择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坚持抗菌药物治疗,达到4周1个疗程。
4.强调多饮水,认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性。
5.1个月以后门诊随访。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