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2006
- 格式:pdf
- 大小:544.83 KB
- 文档页数:2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GB 20263-2006 2006年3月15发布 2006年10月1日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在数据采集、制作和表达过程中,空间位置技术处理的要求,以及不得采集和表达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电子地图 electronic map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视屏显示地图。
[GB/T 16820-1997,7.76]3.2导航电子地图 navigable electronic map含有空间位置地理坐标,能够与空间定位系统结合,准确引导人或交通工具从出发地到达目的地的电子地图或数据集。
4 空间位置技术处理要求4.1 导航电子地图在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前,必须进行空间位置技术处理。
4.2 导航电子地图空间位置技术处理应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采用国家规定的方法统一实现。
4.3 空间位置技术处理的申请单位应向本标准4.2指定的机构提供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证明文件、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及其数据情况说明。
4.4 数据情况说明包括空间参照系统、数据生产方式、数据范围、数据尺度、数据格式和数据提供方式。
5 不得采集的内容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过程中,不得采用各种测量手段获取以下地理空间信息,可否在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时表达执行本标准第6章的要求。
5.1 重力数据、测量控制点。
5.2 高程点、等高线及数字高程模型。
高精度地图——智能驾驶的基础支撑“智能驾驶电子道路图,又称‘高精度地图’,伴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应运而生,自从2009年谷歌无人驾驶团队采用基于高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方案以来,高精度地图开始被各大车企看作是未来发展自动驾驶的基础支撑。
”朱大伟对高精度地图的由来作出简要概括。
2014年前后,国内外汽车企业和自动驾驶方案商陆续提出自动驾驶发展规划,高精度地图的研发被各大地图厂商提上日程。
行业普遍认为高精度电子地图是智能驾驶的关键性基础技术,是否拥有高质量、高精度的电子地图将直接影响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
2015年,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行业在中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行业内没有高精度地图的相关标准,导致市面上的高精度地图存在精度不统一、模型不统一、表达不统一等问题,亟需规范高精度地图的模型和表达。
自此,高精度地图的发展成为自动驾驶行业关注的焦点,相关的政策与标准变化一直是行业热点话题。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智能运输系统 智能驾驶电子道路图》系列国家标准解读文/ 李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智能运输系统 智能驾驶电子道路图数据模型与表达》系列标准,将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
该系列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智能驾驶、智慧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及应用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过程、亮点及意义,探讨标准即将发挥的作用及相关企业的应对措施,本刊邀请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维图新”)地图中心政策标准总监朱大伟对标准进行解读。
扫一扫阅读本栏目更多文章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及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均将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作为建设目标以及任务,并且在提升公路智慧化服务水平方面,对精准定位、车道级应用等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方面提出了要求。
同时在《规划纲要》的重点任务中再次明确提出要“构建高精度交通地理信息平台,加快各领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自主创新应用”。
第十一章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第1节导航与导航电子地图导航系统的构成导航系统一般采用GPS与航位推算法(传感器+电子陀螺仪)组合方式实现定位,通过触摸显示屏或者遥控器进行交互操作,能够实现实时定位、目的地检索、路线规划、画面和语音引导等功能,帮助驾驶者准确、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导航系统一般由定位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导航电子地图四部分构成。
@#1 定位系统1 定位系统目前主要的定位系统是以航天技术为基础,以高速运动的卫星瞬间位置作为已知数据,采用空间距离后方交会的方法,计算待测点位置的系统。
通常由空间部分、控制部分和客户端三部分组成。
除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外,目前世界上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还有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以及我国的"北斗"。
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
@#2硬件系统2、硬件系统导航硬件平台包括车载主机、显示器、定位系统和其他控制模块。
车载主机是整个gps车载导航系统的心脏,车载主机由若干个电子控制单元(electric control unit,ecu)构成,它们可以独立完成特定的功能,并与其他单元模块协同工作。
这些模块中最重要的是由gps接收机、航位推算(dead reckoning,dr)微处理器、车速传感器、陀螺传感器构成的定位模块。
gps系统和dr系统组合构成的定位导航模块可以很好地解决短时间内丢失gps卫星信号的问题,又可以避免dr系统的误差随时间积累。
目前普通民用gps和dr组合定位设备(gps惯性设备)已经可以达到1 000 m无gps信号的情况下的航向精度和10 m的距离精度。
(惯性制导系统)@#3软件系统3、软件系统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和导航应用软件组成。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两部分。
操作系统一般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os),如国外的vx-work、qnx、palmos、windows ce和国内的hopen os 等。
[问答题]1.某导航数据生产单位需要(江南博哥)对某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进行全面更新,确定在该区域开展外业作业,对缺失的道路、POI等进行采集和处理,以完成该区域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更新,满足导航用户需求。
任务目标:以该地区现有的导航数据为基础,实现对覆盖该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导航数据的采集更新。
主要内容:依据导航数据采集作业标准,完成该区域内道路、POI的更新,并根据所收集的情报信息对门牌号、地名及注记、建筑物等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
已有设备:GPS接收机、导航仪设备、野外采集作业车、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及存储设储设备等。
依据的标准:道路采集标准(含高速、普通道路)、POI采集标准、地名采集标准、路口图现场作业标准。
成果数据质量要求:采集准确率99%,采集覆盖率98%,位置精度10m,POI 地址完整度85%,POI电话完整度65%。
成果提交:需要提交道路网络更新成果,POI、门牌号、地名、道路交叉点等检索信息更新成果,其他辅助信息更新成果。
问题:1.该案例中,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外业更新的流程有哪些?2.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图形信息如何采集?3.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外业采集的内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1.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外业更新的流程包括:任务接收、情报收集与处理、数据准备、依据卫星影像对导航数据预处理、人员作业培训、出工准备、现场采集作业、检查验收和成果提交。
图11-1 导航电子地图外业调查作业流程图2.图形信息分为两类:一是示意性表达现场道路形状和挂接关系的图形,一般为模式图;二是真实表达现场的道路和周围建筑物相互关系的图形,称为实景图。
对外业来讲,主要包括三个工作:一是照相,把现场道路挂接关系、看板信息、周围建筑物记录下来,为后期的图形制作提供物证;二是画草图,把现场的通行规则标示清楚,为语言提示和箭头信息提供依据;三是图形编号,必须按照图形的编号规则编制每个图形,纳人体系,防止混乱。
3.导航电子地图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1)道路网络信息采集,包括道路形状、道路挂接、道路属性、通行方向、禁止信息、车道信息、标志标线以及其他道路信息;(2)检索信息采集,即地理位置、名称信息、地址信息、电话号码、类别信息、邮政编码、行政区划等的采集;(3)显示文字采集;(4)语音信息采集,包括固定语音和特定语音;(5)图形信息采集,包括模式图和实景图。
2022《测绘综合能力》注册测绘师考试题库(包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按照现行《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1∶10000基础地理信息地图投影方式采用()。
A、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B、通用墨卡托投影C、等距离圆锥投影D、高斯—克吕格投影答案:D解析: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07)第4.4条规定,地图投影方式应为: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正轴等角割圆锥投影;我国现行的大于等于1∶50万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都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其中1∶25000~1∶500000比例尺地形图按6°分带;1∶500~1∶10000比例尺地形图采用3°分带,确有必要时,按1.5°分带。
2.CORS的基准站网组成不包括()。
A、基准站B、数据中心C、数据通信网络D、数据接收设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CORS的组成。
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CORS)是南若干连续运行基准站(简称“基准站”)及数据中心、数据通信网络组成的,提供数据、定位、定时及其他服务的系统。
3.我国现行的大地原点、水准原点分别位于()。
A.北京、浙江坎门B.北京、山东青岛C.陕西泾阳、浙江坎门D.陕西泾阳、山东青岛A、AB、BC、CD、DE、E答案:D解析:大地测量系统与框架基本知识。
我国现行大地原点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高程原点在山东省青岛市观象山。
4.(2015)隧道施工控制网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隧道的长度B、测量隧道断面尺寸C、变形监测D、保证隧道准确贯通答案:D解析:1.4中的内容。
隧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洞内各项建(构)筑物以规定的精度按照设计位置修建,保证各开挖工作面按照规定的精度在预定位置贯通。
5.地图语言不包括()。
A、符号B、色彩C、大小D、注记答案:C解析:地图符号系统称为地图语言(符号、色彩、注记),它是表达地理要素的工具。
利用地图可以直观、准确地获得地理空间信息。
[单选题]1.导航电子地图产品资(江南博哥)信的质量元素是()。
[2014年真题]A.安全保密性和数据合法性B.数据合法性和资质合法性C.安全保密性和出版合法性D.资质合法性和出版合法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关于导航电子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第七条规定:公开出版、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应当在地图版权页或地图的显著位置上载明审图号。
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人有权在地图上署名并显示著作权人的标志。
题中安全保密性是审图的重要内容,出版合法性是著作权的主要内容。
[单选题]2.下列关于导航电子地图系统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3年真题]A.具有相应交通信息B.具有实时导航功能C.具有地面高程信息D.具有兴趣点信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导航电子地图具有以下特点:①能够查询目的地信息,导航电子地图记录了大量的目的地信息和坐标,为用户提供目的地检索及所在地到目的地的路径计算依据;②存有大量能够用于引导的交通信息,为了能够计算出一条实际的路径供车辆引导,数据中必须记录实地的交通限制,这样才能计算出与实地相符的路径用于引导;③需要不断进行实地信息更新和扩大采集,由于实地的交通信息和兴趣点的信息会随着当地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地图开发的范围、深度和功能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相应数据中记录的交通信息和POI信息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实地的更新和扩大采集。
导航电子地图系统没有地面高程信息。
[单选题]3.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道路要素一般包含道路LINK和节点,道路交叉点是节点之一,它的直接功能是()。
[2015年真题]A.路径计算B.连接道路C.辅助导航D.拓扑描述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道路要素一般包括:①“道路LINK要素”,其类别有:高速公路、城市高速、国道、省道、县道、乡镇公路、内部道路和轮渡(车渡);LINK要素属于“线要素”,其功能是路径计算。
②“节点要素”,其类别有:道路交叉点和图廓点;节点属“点要素”,其功能是拓扑描述。
《导航电子地图》课程标准1 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导航电子地图》1.2 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共计理论课时48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
1.3 课程定位导航电子地图是测绘工程技术专业群的专业课。
课程引入《地理信息技术基本术语》、《电子地图制作规程》、《地理信息兴趣点分类与编码》、《导航电子地图图形符号》、《导航电子地图框架数据交换格式》、《手机地图产品数据规范》、《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规范》、《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数据规范》等标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电子地图制作与分析、三维建模与分析、导航电子地图设计与开发等等工作。
本课程预修课程为《地形测量》、《数字测图》、《计算机制图(CAD)》、《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控制测量与GNSS》等,修完本门课程后,学生科进行电子地图制作与分析、三维建模与分析、导航电子地图设计与开发等生产方面的工作。
2 工作任务与课程目标2.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本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的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通过不同项目工作任务的训练,培养掌握电子地图制作、分析,导航电子地图相关理论知识,具备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电子地图制作、电子地图分析能力,能够进行外业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内业导航地理信息制作,从事组织管理、项目实施、内外作业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加深对导航电子地图基础知识的理解,电子地图制作与分析、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生产流程、工序及过程,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组织课程教学。
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筛选知识点和技能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预计达到以下具体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电子地图的基本概念;2.掌握电子地图的空间数据模型;3.掌握电子地图的可视化处理;4.掌握三维电子的基本知识;5.掌握电子地图的分析方法;6.掌握导航电子地图的基本知识,导航原理宇导航系统的构成;7.掌握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及数据结构。
[单选题]1.根据《标准化法》(江南博哥),测绘标准《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属于()。
[2014年真题]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行业标准D.推荐性行业标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测绘国家标准及测绘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情况应当制定强制性测绘标准或者强制性条款:①涉及国家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②建立和维护测绘基准与系统必须遵守的技术要求;③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测绘与更新必须遵守的技术要求;④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的生产和认定;⑤测绘行业范围内必须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码、生产与检验方法等;⑥需要控制的重要测绘成果质量技术要求;⑦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的标准编号为GB 20263—2006,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
[单选题]2.强制性测绘行业标准编号为()。
[2012年真题]A.CH ××××(顺序号)—××××(发布年号)B.CH/T××××(顺序号)—××××(发布年号)C.CH/Z ××××(顺序号)—××××(发布年号)D.CH/G ××××(顺序号)—××××(发布年号)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测绘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编号由行业标准代号、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及标准发布的年号构成。
强制性测绘行业标准编号:CH ××××(顺序号)—××××(发布年号)。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GB20263-2006)2007-03-23目次前言 (Ⅱ)引言 (Ⅲ)1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空间位置技术处理要求 (1)5 不得采集的内容 (2)6 不得表达的内容 (2)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均具有强制性。
本标准与GB/T 19711-2005《导航地理数据模型与交换格式》、《卫星导航电子地图规范》(正在送审)、《卫星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正在送审)三个推荐性标准一起,规范了导航电子地图数据采集、存储、交换和可视化表达全过程,构成了国家在导航电子地图开发生产方面的系列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和北京四维图新导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成名、苏山舞、印洁、张坤、白凤文、曹晓航。
引言本标准的制定,通过对导航电子地图的空间位置和内容作出安全处理的限制性标准,使其达到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要求,从而有利于保守国家秘密和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导航电子地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在数据采集与制作过程中,空间位置技术处理的程序,以及不得采集和表达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820 地图学术语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应用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起来的视屏显示地图。
测绘技术标准精选(最新)G2260《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2659〈GB/T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3792.6《GB/T 3792.6-2005 测绘制图资料著录规则》G6962《GB/T6962-200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7930《GB/T 7930-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7931《GB/T 7931-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10114《GB/T10114-2003 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12320《GB12320-1998 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G12340《GB/T 12340-2008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12341《GB/T 12341-2008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12343.3《GB/T 12343.3-200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1: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12409《GB/T 12409-2009 地理格网》G12897《GB/T 12897-200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12898《GB/T 12898-2009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12979《GB/T 12979-2008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13923《GB/T 13923-2006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13977《GB/T 13977-2012 1:5 000 1:1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13989《GB/T 13989-201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13990《GB/T 13990-2012 1:5 000 1:1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14267《GB/T 14267-2009 光电测距仪》G14268《GB/T 14268-2008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14395《GB/T 14395-2009 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G14511《GB/T 14511-2008 地图印刷规范》G14911《GB/T 14911-2008 测绘基本术语》G14912《GB/T14912-2005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14950《GB/T 14950-2009 摄影测量与遥感术语》G15314《GB/T 15314-1994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15661《GB/T 15661-2008 1:5 000 1:10 000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15967《GB/T 15967-2008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15968《GB/T 15968-200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16176《GB/T16176-1996 航空摄影产品的注记与包装》G16789《GB16789-1997 比长基线测量规范》G16818《GB/T 16818-2008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16819《GB/T 16819-2012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16820《GB/T 16820-2009 地图学术语》G16831《GB/T 16831-2013 基于坐标的地理点位置标准表示法》G17157《GB/T 17157-2012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解析测图规范》G17158《GB/T 17158-2008 摄影测量数字测图记录格式》G17159《GB/T 17159-2009 大地测量术语》G17160《GB/T 17160-2008 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17278《GB/T 17278-2009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17424《GB/T 17424-2009 差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DGNSS)技术要求》G17501《GB17501-1998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17693.1《GB/T17693.1-1999 外语地名汉字编写导则:英语》G17693.2《GB/T17693.2-1999 外语地名汉字编写导则:法语》G17693.3《GB/T17693.3-1999 外语地名汉字编写导则:德语》G17693.4《GB/T17693.4-1999 外语地名汉字编写导则:俄语》G17693.5《GB/T17693.5-1999 外语地名汉字编写导则:西班牙语》G17693.7《GB/T17693.7-2003 外语地名汉字编写导则:葡萄牙语》G17694《GB/T 17694-2009 地理信息术语》G17695《GB/T17695-1999 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G17733《GB 17733-2008 地名标志》G17796《GB/T 17796-2009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17797〈GB/T17797-1999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G17798《GB/T 17798-2007 地理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17833《GB/T17833-1999 渔业用图编绘规范》G17941《GB/T 17941-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17942〈GB/T17942-2000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17943〈GB/T17943-2000 大地天文测量规范〉G17944《GB/T17944-2000 加密重力测量规范》G17986.1〈GB/T17986.1-2000 房产测量规范:房产测量规定〉G17986.2〈GB/T17986.2-2000 房产测量规范:房产图图式〉G18214.1《GB/T18214.1-2000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设备》G18314《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18315《GB/T18315-2001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G18316《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18317《GB/T18317-2001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18521《GB/T18521-2001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18578《GB/T 18578-2008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18731《GB/T18731-2002 干线公路定位规则》G19333.5《GB/T19333.5-2003 地理信息一致性与测试》G19710《GB/T 19710-2005 地理信息元数据》G19996《GB/T 19996-2005 公开版地图质量评定标准》G20256《GB/T 20256-2006 国家重力控制测量规范》G20263《GB 20263-2006 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G20268《GB/T 20268-2006 车载导航地理数据采集处理技术规程》G21139《GB 21139-200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21336《GB/T 21336-2008 地理信息质量评价过程》G21337《GB/T 21337-2008 地理信息质量原则》G21740《GB/T 21740-2008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G22021《GB 22021-2008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22022《GB/T 22022-2008 地理信息时间模式》G23236《GB/T 23236-2009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23705《GB/T 23705-2009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23706《GB/T 23706-2009 地理信息核心空间模式》G23707《GB/T 23707-2009 地理信息空间模式》G23708《GB/T 23708-2009 地理信息地理标记语言(GML)》G24355《GB/T 24355-2009 地理信息图示表达》G24356《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24357《GB/Z 24357-2009 地理信息元数据 XML模式实现》G25528《GB/T 25528-2010 地理信息数据产品规范》G25529《GB/T 25529-2010 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G25530《GB/T 25530-2010 地理信息服务》G25597《GB/T 25597-2010 地理信息万维网地图服务接口》G25598《GB/Z 25598-2010 地理信息目录服务规范》G25599《GB/Z 25599-2010 地理信息注册服务规范》G28441《GB/T 28441-2012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规范》G28442《GB/T 28442-2012 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分类与编码》G28444《GB/T 28444-2012 导航电子海图应用存储格式》G28445《GB/T 28445-2012 个人位置导航电子地图数据质量规范》G28584《GB/T 28584-2012 城市坐标系统建设规范》G28585《GB/T 28585-2012 地理信息要素编目方法》G28586《GB/Z 28586-2012 地理信息基于网络的数据分发规范》G28587《GB/T 28587-2012 移动测量系统惯性测量单元》G28588《GB/T 28588-2012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28589《GB/T 28589-2012 地理信息定位服务》G28590《GB/T 28590-2012 城市地下空间设施分类与代码》G30317《GB/T 30317-2013 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G30318《GB/T 30318-2013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G30319《GB/T 30319-20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G30320《GB/T 30320-2013 地理空间数据库访问接口》G30321《GB/T 30321-2013 地理信息基于位置服务多模式路径规划与导航》G30322.1《GB/T 30322.1-2013 地理信息分类系统第1部分:分类系统结构》G50026《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G50228〈GB 50228-1996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50308《GB 50308-20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50353《GB 50353-2014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J21.1B《GJB 21.1B-2006 K 遥测标准第1部分:无线电信道》GJ383.20A《GJB383.20A-2004 遥测系统及分系统测试方法:PCM-FM遥测地面站测试方法》GJ415Z《GJB415A-2007 Z 军用数字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J1711《GJB1711-1993 遥测站解调系统总线技术要求》GJ1840A《GJB1840A-2007 Z 军用数字地图数据要求》GJ2228A《GJB2228A-200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技术规程》GJ2238《GJB2238A-2004 遥测数据处理》GJ5173《GJB5173-2004 遥测信号模拟器通用规范》GJ6078Z《GJB6078-2007 Z 差分GPS交通要素测量作业规范》GJ6079Z《GJB6079-2007 Z 全球1:1000000数字高程图生产作业规范》GJ6277Z《GJB6277-2008 Z 航空精密距离测量系统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GJ6304Z《GJB6304-2008 Z 2000中国大地测量系统》GJ6307Z《GJB6307-2008 Z 军事工程测量基本原则》GJ6308Z《GJB6308-2008 Z 地理信息系统接口通用要求》GJ6564Z《GJB6564-2008 Z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检定规程》CH1001T《CH/T 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Z《CH/Z 1001-2007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编写基本规定》CH1002《CH1002-19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Z《CH/Z 1002-2009 可量测实景影像》CH1003《CH1003-19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4《CH/T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1005《CH/T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CH1006《CH/T1006-2000 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CH1007《CH/T1007-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1008《CH/T1008-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1009《CH/T1009-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1010《CH/T1010-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栅格地图》CH1011《CH/T 1011-2005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数字线划图》CH1012《CH/T1012-2005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土地覆盖图》CH1013《CH/T1013-2005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字影像地形图》CH1014《CH/T 1014-2006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CH1015.1《CH/T1015.1-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数字线划图(DLG)》CH1015.2《CH/T1015.2-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数字高程模型(DEM)》CH1015.3《CH/T1015.3-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1015.4《CH/T1015.4-2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 1:50000生产技术规程:数字栅格地图(DRG)》CH1016《CH/T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7《CH/T 1017-2008 1:50000基础测绘成果质量评定》CH1018《CH/T1018-2009 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抽查与数据认定》CH1019《CH/T 1019-2010 导航电子地图检测规范》CH2007《CH/T2007-2001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CH2008《CH/T2008-200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2009《CH/T 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4015《CH/T4015-2001地图符号库建立的基本规定》CH7001《CH/T7001-1999 1:5000、1:10000、1:25000海岸带地形图测绘规范》CH9001《CH/Z 9001-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H9002《CH/Z 9002-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CH9006《CH/T 9006-2010 1:5000 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更新规范》CH9007《CH/T 9007-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测试规程》》CH9008.1《CH/T 9008.1-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线划图》CH9008.2《CH/T 9008.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高程模型》CH9008.3《CH/T 9008.3-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CH9008.4《CH/T 9008.4-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 1:1000 1:2000 数字栅格地图》CH9009.2《CH/T 9009.2-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数字高程模型》CH9009.3《CH/T 9009.3-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数字正射影像图》CH9009.4《CH/T 9009.4-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数字栅格地图》TB10050《TB10050—2010 铁路工程摄影测量规范》TB10054《TB 10054—2010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JTG C21-02《JTG/T C21-02-2014 公路工程卫星图像测绘技术规程》TD1006《TD/T 1006-2003 农用地估价规程》TD1009《TD/T 1009-2007 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规范》TD1016《TD/T 1016-2003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源数据标准》SJ20707《SJ 20707-1998 军用态势图文件的格式和编码》SJ20708《SJ 20708-1998 军用象素数字地图文件的格式和编码》SJ20709《SJ 20709-1998 边用矢量数字地图文件的格式和编码》DZ0139《DZ/T 0139-1994 地质罗盘仪通用技术条件》DZ0160《DZ/T0160-1995 1:200000地质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0203《DZ/T0203-1999 航空遥感摄影技术规程》DZ0265《DZ/T 0265-2014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HY070《HY/T070-2003 海域使用面积测量规范》SL52《SL 52-201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351《SL/Z 351-2006 水利基础数字地图产品模式》DL5104〈DL/T5104-1999 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规定〉NB35029《NB/T 35029-2014 水电工程测量规范》CJJ8《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范》CJ27《CJ27-1999 房屋接管验收标准》CJ384《CJ/T 384-2011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服务技术》CJJ73《CJJ/T 73-2010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100《CJJ100-200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44《CJJ/T 144-2010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CJJ186《CJJ/T 186-2012 城市地理编码技术规范》JG181《JG/T181-2005 工程建设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用标准》JGJ8《JGJ/T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278《JGJ 278-2012 房地产登记技术规程》SH3100《SH 3100-2000 石油化工工程测量规范》SY0054《SY/T0054-2002 油气田工程测量规范》(小)GA529《GA/T 529-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属性数据结构》GA530《GA/T 530-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组织及数据库命名规则》GA531《GA/T 531-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专题图与地图版式》GA532《GA/T 532-2005 城市警用地理信息数据分层及命名规则》CE238《CECS238:2008工程地质测绘标准》JJG100《JJG100-2003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JJG660《JJG660-2006 图形面积量算仪》JJG966〈JJG966-2001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JJF1058《JJF1058-1998 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JJF1118《JJF1118-2004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侧地型和导航型)校准规范》JJF1347《JJF1347-2012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测地型)型式评价大纲》JJF1403《JJF 1403-201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接收机(时间测量型)校准规范》978-7-5066-5159-2 测绘标准汇编综合卷(下)978-7-5066-5158-5 测绘标准汇编综合卷(中)978-7-5066-5157-8 测绘标准汇编综合卷(上)978-7-5066-2938-0 测绘标准汇编工程测量卷基础分册978-7-5066-4324-3 测绘标准汇编海洋测绘卷上978-7-5066-43254-1 测绘标准汇编海洋测绘卷下。
2022-2023年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GPS三维无约束平差需要提供()点的已知坐标。
A.1个B.2个C.3个D.4个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C、D、E级GPS网无约束平差即,在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一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各点的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无约束平差。
2.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为()A.精度准则B.可靠性准则C.灵敏度准则D.费用准则E.多样性准则正确答案:A、B、C、D本题解析: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包括:精度准则、可靠性准则、灵敏度准则、费用准则。
3.数字航摄影像的分辨率通常是指()A.每毫米线对数B.每平方厘米点数C.每平方厘米像素个数D.每个像素实地尺寸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影像分辨率。
数字航空影像或航天遥感影像而言,分辨率通常是指地面分辨率,一般以一个像素所代表地面的大小来表示。
4.房产测绘中,以下层高超过2.2m的建筑部位需要按水平投影计算一半建筑面积的有()。
A.有上盖未封闭的阳台B.有上盖未封闭的室外楼梯C.有上盖未封闭的单排柱永久使用的车棚D.有上盖未封闭的独立凉亭E.有上盖未封闭的架空走廊正确答案:A、C、E本题解析:有上盖的室外楼梯按外围水平投影计算全建筑面积,独立烟囱、亭、塔、罐、池,地下人防干、支线不计算建筑面积。
5.航外控制测量过程中,要求在现场用刺点针把目标点刺在主像片上,刺孔要小圆圈,刺孔直径不得大于()mm。
A.0.10B.0.15C.0.20D.0.25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野外控制点的目标选定后应根据像片上的影像,在现场用刺点针把目标准确地刺在像片上,刺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在所有相邻像片中选择影像最清晰的一张像片用于刺点;(2)刺孔要小而透,针孔直径不得大于0.1mm;(3)刺孔位置要准,不仅目标要判读准确,而且下针位置也要准确,刺点误差应小于像片上0.1mm;(4)同一控制点只能在一张像片上有刺孔;(5)同一像片控制点在像片上只能有一个刺孔;(6)所有国家等级的三角点、水准点及小三角点均应刺点,当不能准确刺出时,对于三角点、小三角点可用虚线以相应符号表示其概略位置,在像片背面写出点位说明或绘出点位略图;(7)各类野外像控点根据刺孔位置在实地打桩,以备施测时用。
关于导航电子地图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国测图字[2007]7号各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单位,有关出版社:为进一步加强导航电子地图管理,规范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以及有关规定,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导航电子地图的数据采集活动,应当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必须按照《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GB20263-2006)进行,不得采用任何测量手段获取不得采集的内容。
二、导航电子地图的编辑加工、格式转换和地图质量测评等活动,属于导航电子地图编制活动,只能由依法取得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的单位实施。
没有资质的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从事上述导航电子地图编制活动。
三、公开出版、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不得以任何形式(显式或隐式)表达涉及国家秘密和其他不得表达的属性内容。
必须按照《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等有关规定与标准,对上述内容进行过滤并删除,并送国家测绘局指定的机构进行空间位置的保密技术处理。
四、导航电子地图在公开出版、展示和使用前,必须按照规定程序送国家测绘局审核。
未依法经国家测绘局审核批准的导航电子地图,一律不得公开出版、展示和使用。
五、经审核批准的导航电子地图,编制出版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地图审核批准的样图出版、展示和使用。
改变地图内容的(包括地图数据格式转换、地图覆盖范围变化、地图表示内容更新等),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重新送审。
六、导航电子地图编制单位,必须按照地图审核批准书上载明的用途使用导航电子地图,严格实行“一图一审”,不得“一号多用”。
对于公开出版的导航电子地图,出版(或编制)单位应当自出版之日起60日内向国家测绘局地图技术审查中心送交样品一式两份备案。
七、公开出版、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应当在地图版权页或地图的显著位置上载明审图号。
导航电子地图著作权人有权在地图上署名并显示著作权人的标识。
八、导航电子地图测绘资质单位申请使用地图保密插件,须报国家测绘局批准,由国家测绘局指定的机构负责办理。
地图内容表示的规定一、不能在公开地图上表示的内容(一)公开地图的概念和表示范围公开地图,是指公开出版、销售、传播、登载和展示的地图和涉及地图图形的产品,包括各种类型的地图出版、印刷以及产品上附有是异性地图图形的工艺制品、地球仪等,公开地图不得表示任何国家秘密和内部事项。
与公开地图对称的是保密地图和内部地图,保密地图系指具有国家保密内容的地图,内部地图系指不够列入保密等级,但又不宜公开出版的地图。
保密地图和内部地图有着更加严格的管理规范,通常要求在地图明显位置上注明密级或者“内部地图”字样,并在具备保密条件的地图定点印刷厂印刷,而且不得已任何形式公开出版、发行或者展示。
目前,对于不能在公开地图上表示的内容主要依据国家测绘局2003年5月9日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以及2009年1月23日发布的《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和一些散件的规范性文件。
对于导航电子地图的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GB20263-2006)也有专门的规定。
(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的具体规定《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和《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等规范明确规定以下内容不能在公开地图(地图产品)上表示:1、国防、军事设施,及军事单位。
具体内容包括: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指挥工程、作战工程、军用机场、港口、码头、营区、训练场、试验场、军用洞库、仓库、军用通信、侦察、导航、观测台站和测量、导航、助航标志,军用道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等直接服务于军事目的的各种军事设施,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及其内部的所有单位与设施。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公开挂牌、对外开放的、属于部队管理的医院、学校、干休所、宾馆、招待所、报社、出版社等单位也不能在公开地图上表示。
2、武器弹药、爆炸物品、剧毒物品、危险化学品、铀矿床和放射性物品的集中存放地、监狱、劳教所、看守所、拘留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救助管理站和安康医院等于公共安全相关的设施和单位。
GB 20263―2006《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简介
GB 20263―2006《导航电子地图安全处理技术基本要求》。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对导航电子地图的空间位置和内容的安全处理作了限制性规定,使其达到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要求,有利于保守国家秘密和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导航电子地图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本标准规定了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在数据采集、制作和表达过程中,空间位置技术处理的要求,以及不得采集和表达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开出版、销售、传播、展示和使用的导航电子地图。
本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空间位置技术处理要求,不得采集的内容,以及不得表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