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信息量定义: I = log a [1/P(x)] = -log a P(x) 通常取a = 2, 此时单位为“比特”。
对于一个等概率、二进制码元:I = log 2 [1/P(x)] = log 2 [1/(1/2)] = 1 比特⏹ 信息量的定义若一个符号x i 出现的概率为P (x i ),则其信息量为⏹ 信息量的单位当a = 2 时,单位为比特(Bit )总信息量x 为消息,它是组成消息的各种符号的集合;n i 为符号x i 出现的次数; M 为消息中符号的种类。
⏹等概率出现的M 进制符号的信息量☐ 设符号种类为M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相等,则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均为 ⏹ ☐ 每个符号的信息量为⏹☐ 若M = 2k (k 为正整数),则⏹⏹平均信息量(熵)Mi Mx P i ,...,2,1,1)(==Mi M x P x I i i ,...,2,1,log )(log )(22==-=Mi k x I ki ,...,2,1,2log )(2===设各符号出现的总次数为n ,则总信息量为 I (x ) = H (x ) · n例:一个信息源由4个符号0、1、2、3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3/8、1/4、1/4、1/8,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
试求某消息:10201302013001203210100321010023010202010312 0322100120210的信息量。
解:此消息中0出现23次,1出现14次,2出现13次,3出现7次,消息共有57个符号。
出现0的信息量为, 出现1的信息量为 出现2的信息量为 出现3的信息量为 消息的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算术平均):信息的熵(统计平均):∙模拟信号:取值连续,例如语音∙数字信号:取值离散,例如数据模拟通信通信方式:信号中某个参量连续取值 通信要求:高保真地复现信息 质量准则:信噪比基本问题:参量估值问题 数字通信通信方式:信号中某个参量离散取值 通信要求:正确判断离散值 质量准则:错误率基本问题:统计判决理论bit 3338log 232=⋅bit 284log 142=⋅bit 264log 132=⋅bit 218log 72=⋅bitI 10821262833=+++=符号89.157108符号总数bitI I ===符号906.1 81log 8141log 4141log 4183log 832222bitI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信号的带宽☐可靠性:信噪比⏹数字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传输速率,包括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可靠性:错误率,包括误码率和误比特率⏹频带宽度对于传输同一信号,所需的频带宽度越窄,则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越好。
第一章知识点:1.什么是信息、消息、通信?信息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对受信者有意义的内容(或有效内容)。
消息是指信源所产生的信息的物理表现。
通信是指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2.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具有哪些模块,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模块,各模块具有什么功能。
(重点)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受设备、信宿组成。
数字通信系统有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同步。
模拟通信系统有:信源、调制、信道、解调、信宿信源:将消息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信源编码:降低数字信号的冗余,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增加冗余字符,纠错编码,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调制:使编码信号特性与信道特性相适应,以通过信道传输。
信道:基带信道--可传输很低的频率分量。
频带信道--不能传输很低的频率分量。
同步:数字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发端、收端间需共同的时间标准使收端准确知道每个符号的起止时刻,实现同步接收3.什么是基带信号、什么是频带信号?基带信号:由于未经调制的脉冲电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
因而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频带信号: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4.数字通信系统具有哪些特点?(1)由于数字信号的可能取值数目有限,所以在失真没有超过给定值的条件下,不影响接受的正确判决。
(2)可采用纠错编码等差错控制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
(3)可采用数字加密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保密度。
(4)可以综合传输各种模拟和数字输入消息,并且便于存储和处理。
(5)和模拟通信设备相比,设计和制造更容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6)可以通过信源编码进行压缩,以减小多余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7)输出信噪比随带宽按指数增长。
5.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提高各项指标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重点)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可以用降低有效性的方法提高可靠性、也可以用降低可靠性的办法提高有效性。
通信电路原理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基本概念1、在通信设备中,属于线性系统的电路有线性放⼤器、滤波器、均衡器、相加(减)器、微分(积分)电路以及⼯作于线性状态下的反馈控制电路等。
2、零中频接收机是将有⽤信号直接变换到基带,中频为零。
3、滤波器按处理的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滤波器、数字滤波器和抽样数据滤波器等。
4、接收机要有⾜够⾼的灵敏度(接收弱信号的能⼒)和⾼的选择性(选出有⽤信号滤除⽆⽤信号的能⼒)。
5、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有传输距离、通信容量、信号失真度、抗⼲扰能⼒。
6、发送与接收设备主要任务是对基带信号进⾏处理,使之适宜于所采⽤信道的传输特性。
7、通信系统按信道可分有线通信系统和⽆线通信系统。
8、通信系统的基本特性有传输距离、通信容量、信号失真度、抗⼲扰能⼒。
9、信号通过⾮线性系统后,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产⽣新的频率分量。
10、通⾏系统的信道特性有衰减特性、⼯作频率范围、频率特性、时变时不变特性、⼲扰特性。
11、常⽤的多路复⽤信号传输有频分复⽤、时分复⽤和码分复⽤等。
12、PLL 表⽰锁相环,AGC 表⽰⾃动增益控制,AFC 表⽰⾃动频率控制。
13、滤波器按其频率特性可分为低通,⾼通,带通,带阻。
14、通⾏系统的信道特性有衰减特性、⼯作频率范围、频率特性、时变时不变特性、⼲扰特性。
15、直接表⽰原始信息的电信号为基带信号,直接传送该信号称为基带信号传输。
16、设备内部的噪声主要由电阻内电⼦的热运动和电⼦器件内部的带电粒⼦的⽆规则运动产⽣的。
17、滤波器的功能是对信号频谱进⾏处理。
18、通信系统调制⽅式主要有调幅、调频、调相。
19、有⾊噪声是在有效频带内,功率谱分布不均匀的噪声。
20、晶体管的噪声有四个来源:电阻热噪声、散粒噪声、分配噪声、1 / f 噪声。
21、共发—共基组合放⼤单元电路最突出的特点是⾼频响应特性好,频带宽,稳定性好。
22、⽩噪声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段内为恒定值的噪声。
23、场效应管的噪声有四个来源:栅极散粒噪声、沟道热噪声、栅极感应噪声和1 / f 噪声。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基本知识点:1. 通信基本概念:通信,信息,消息,信号;2. 信息量、主要性能指标计算;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与组成4. 通信系统的分类5. 通信系统的发展典型例题:1、已知彩色电视图像由5×105像素组成。
设每个像素有64种彩色度,每种彩色度有16个亮度等级。
如果所有彩色度和亮度等级的组合机会均等且统计独立,则每种像素携带的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_bit/符号;每个画面的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_bit。
2、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码元速率为1200波特,信息速率为4800bps,则信号最多可取______种不同的状态;若要使得码元速率与数据速率相等,则信号可取______种状态。
3、一个由字母A、B、C、D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分别用00、01、10、11表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1)当不同字母等概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当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1/2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4、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是指______速率,而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个数是指_______速率。
第二章预备知识基本知识点:1. 随机过程的描述方法2. 平稳过程(广义)的定义与证明3.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4. 窄带随机过程及其描述方法、数字特征5. 高斯白噪声的定义及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6. 信道容量计算7. 信道的分类与模型典型例题:1、均值为0,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0/2的高斯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高斯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仍是高斯过程。
(判断说法是否正确)3、已知随机过程)cos()(θω+=tAtXc,其中θ是在)2,0(π内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试证明X(t)是广义平稳的。
4、广义信道可以分成编码信道和调制信道。
(判断)6、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若输入是广义平稳的,则输出也是广义平稳的;。
第1章 绪论1. 通信的最初含义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现已扩展到包含交换、网络等。
本课程主要研究传输。
消息是指信源所产生的信息的物理表现。
信息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对受信者有意义的内容。
2. 信号是指消息的物理载体。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常指电信号。
根据原来承载消息的信号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 根据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优点突出,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4. 本章介绍的通信系统模型均属点对点通信模型。
在这些模型中,主要完成两种变换:非电量↔电量,基带信号↔频带信号。
前者把各种非电信号变换为电信号,从而利用电通信系统进行传输;后者利用调制技术进行频谱搬移,以适应在带通型信道中传输。
此外,亦存在有直接以基带信号进行传输的系统−基带通信系统;它无需载波调制,只适用于低通型信道。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常采用各种编码技术来达到特定目的。
5. 信息量是对消息源发出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度量的重要参数。
若消息x 出现的概率为P (x ),则它所包含的信息量I= -loga P(x) ,通常a=2,则I 的单位为bit 。
对于由M 个离散独立等概率消息(符号)组成的消息源,它发送的每个消息(符号)所包含的信息量为log 2 M(bit) (bit )。
对于离散独立非等概率消息(符号)组成的消息源,则采用平均信息量−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称为熵)来描述H(x)=P(x 1)[log 2P(x 1)]+ P(x2)[log 2P(x 2)]+ … + P(xn)[log 2 P(xn)]= (bit/符号) 等概时具最大熵M x H 2log )(= (bit/符号)6. 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带宽(B )表示,可靠性用信噪比(SNR )表示。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表示,可靠性用差错率表示。
第一章知识点:1.什么是信息、消息、通信?信息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对受信者有意义的内容(或有效内容)。
消息是指信源所产生的信息的物理表现。
通信是指一地向另一地进行消息的有效传递2.通信系统一般模型具有哪些模块,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有哪些模块,各模块具有什么功能。
(重点)通信系统一般由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受设备、信宿组成。
数字通信系统有信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信道、同步。
模拟通信系统有:信源、调制、信道、解调、信宿信源:将消息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信源编码:降低数字信号的冗余,提高数字信号的有效性。
信道编码:增加冗余字符,纠错编码,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调制:使编码信号特性与信道特性相适应,以通过信道传输。
信道:基带信道--可传输很低的频率分量。
频带信道--不能传输很低的频率分量。
同步:数字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发端、收端间需共同的时间标准使收端准确知道每个符号的起止时刻,实现同步接收3.什么是基带信号、什么是频带信号?基带信号:由于未经调制的脉冲电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
因而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频带信号:将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已调信号或频带信号)4.数字通信系统具有哪些特点?(1)由于数字信号的可能取值数目有限,所以在失真没有超过给定值的条件下,不影响接受的正确判决。
(2)可采用纠错编码等差错控制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
(3)可采用数字加密技术,从而提高系统的保密度。
(4)可以综合传输各种模拟和数字输入消息,并且便于存储和处理。
(5)和模拟通信设备相比,设计和制造更容易、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6)可以通过信源编码进行压缩,以减小多余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7)输出信噪比随带宽按指数增长。
5. 通信系统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6.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提高各项指标可以采用什么方法?(重点)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可靠性可以用降低有效性的方法提高可靠性、也可以用降低可靠性的办法提高有效性。
通信原理复习⼤纲⼆:复习⼤纲第1章绪论1,什么叫通信?通信系统的⼀般模型是什么?通信的定义:是指由⼀地向另⼀地进⾏消息的有效传递。
⼀般模型:2型)?图1-3 数字频带通信系统的模型3,什么叫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什么叫数字基带传输系统?通常把有调制解调器的数字通信系统叫做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
与频带传输通信系统相对应的,把没有调制解调器的数字通信系统叫做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
4,信息及其度量,信息量I 的定义I=-log 2P(x) ⽐特信源的熵的计算H= -∑P i (x)log 2P i (x) (⽐特/符号)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传输速率来衡量? 2)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误码率来衡量?3)模拟通信系统中的有效性指标⽤系统频带利⽤率来衡量?(系统频带利⽤率) 4)模拟通信系统中的可靠性指标⽤输出信噪⽐来衡量?(输出信噪⽐) 5)R B /R b /ηb/ηB 的计算⽅法和各⾃的单位R B 与R b 的换算:(N 为进制数)(N=2的K 次幂)b bη B = R B /B 波特/Hz6)误码率P e 的计算7)误⽐特率P eb 的计算bB R 1=22222B B b R R R =?=log NR R BN bN 2log ?=N R R NB bN 2log =系统传输的总码元数接收的错误码元数=e P 系统传输的总⽐特数数系统传输中出错的⽐特=eb P练习:P15, 1-2,1-3,1-4,1-5,1-6,1-7第2章信道与噪声1,什么是调制信道?什么是编码信道?各⾃的范围是什么?调制信道定义:传输已调信号的信道。
调制信道的范围:是从调制器输出端到解调器输⼊端。
编码信道定义:是包括调制信道及调制器、解调器在内的信道。
编码信道的范围:是从编码器输出端到译码器输⼊端。
2,信道容量C的概念?C。
⾹农公式:从⾹农公式可发现,1)C为最⼤值,实际的速率R必须⼩于或等于C。
第一章1. 掌握信息量的计算方法;2. 掌握数字通信方式的分类;3. 掌握码元速率、信息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它们之间的关系;4. 掌握误码率的计算方法;5. 掌握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
6. 理解多路信号的复用方式。
第三章1. 掌握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质,掌握随机过程数学期望和自相关函数的计算;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过程相关数字特征的计算方法;2. 掌握随机过程为广义平稳的判定方法;3. 掌握各态历经性的含义;第四章1. 随参信道的定义及特点,恒参信道的定义及特点2. 多径效应的含义第五章1. 理解单、双边功率谱密度的含义;2. 理解线性调制的原理;3. 掌握双边带、单边带调制及解调的相关计算方法(带通滤波器、输入输出信噪比、调制制度增益等);4.什么是门限效应,AM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第六章1. 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波形组成及其频谱结构;2. 掌握AMI码和HDB3码的编码规则,波形画法;3. 掌握码间串扰产生的原因,其对通信质量有哪些影响,及消除办法,理解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含义并会使用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分析系统是否会产生码间串扰;4. 理解奈奎斯特速率和奈奎斯特带宽,并会计算频带利用率;5. 理解眼图的含义,能够根据眼图判断码间串扰及噪声的情况;6. 理解时域均衡的概念,掌握衡量时域均衡效果的技术指标。
第七章1. 理解2ASK(OOK)、2PSK、2FSK信号产生的方法及解调方法;2. 理解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的异同点;3.掌握2ASK、2PSK、2FSK、2DPSK信号波形的绘制方法;4. 掌握2ASK、2PSK、2FSK系统在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计算方法;第九章1. 理解抽样定理,能利用抽样定理计算码速率;2. 理解抽样、量化及量化误差的概念3.掌握A律13折线编码方法,理解段落码、段内码编码的依据,理解量化间隔、量化单位的概念;4. 理解PCM中常用的二进制码型的特点;5. 理解增量调制中一般量化噪声和过载量化噪声产生的原因;6. 掌握多路模拟信号PCM时分复用传输时带宽的分析。
第1章 绪论1. 通信的最初含义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现已扩展到包含交换、网络等。
本课程主要研究传输。
消息是指信源所产生的信息的物理表现。
信息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对受信者有意义的内容。
2. 信号是指消息的物理载体。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常指电信号。
根据原来承载消息的信号参量是连续取值还是离散取值,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3. 根据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与模拟通信系统相比,数字通信系统优点突出,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4. 本章介绍的通信系统模型均属点对点通信模型。
在这些模型中,主要完成两种变换:非电量↔电量,基带信号↔频带信号。
前者把各种非电信号变换为电信号,从而利用电通信系统进行传输;后者利用调制技术进行频谱搬移,以适应在带通型信道中传输。
此外,亦存在有直接以基带信号进行传输的系统−基带通信系统;它无需载波调制,只适用于低通型信道。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常采用各种编码技术来达到特定目的。
5. 信息量是对消息源发出的消息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度量的重要参数。
若消息x 出现的概率为P (x ),则它所包含的信息量I= -loga P(x) ,通常a=2,则I 的单位为bit 。
对于由M 个离散独立等概率消息(符号)组成的消息源,它发送的每个消息(符号)所包含的信息量为log 2 M(bit) (bit )。
对于离散独立非等概率消息(符号)组成的消息源,则采用平均信息量−每个符号所包含的信息量的统计平均值(称为熵)来描述H(x)=P(x 1)[log 2P(x 1)]+ P(x2)[log 2P(x 2)]+ … + P(xn)[log 2 P(xn)]= (bit/符号) 等概时具最大熵M x H 2log )(= (bit/符号)6. 有效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的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在模拟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带宽(B )表示,可靠性用信噪比(SNR )表示。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表示,可靠性用差错率表示。
复习提纲第1章绪论(xùlùn)1.了解(liǎojiě)通信方式2.了解(liǎojiě)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3.掌握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主要(zhǔyào)的区别)4.掌握信息的度量(dùliàng):信息量的计算及平均信息量的计算,熵的计算5.掌握通信系统中主要性能指标(码元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频带利用率)第2章确知信号1.掌握功率信号的频谱书上的例子,看题2.掌握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3.了解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4.了解功率谱的功率谱密度5.掌握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计算6.掌握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计算第3章随机过程1.熟练掌握平稳随机过程(概念,判断,平稳过程的自相关函数,平稳过程的功率谱的计算)2.熟练掌握高斯随机过程3.熟练掌握窄带随机过程4.熟练掌握正弦波加窄带高斯随机过程5.了解(liǎojiě)高斯白噪声和带限白噪声第4章信道(xìn dào)1.了解各种(ɡè zhǒnɡ)信道的数学模型2.熟练掌握信道容量的概念(gàiniàn)(离散,连续)及信道容量的计算第5章模拟调制(tiáozhì)系统1.熟练掌握AM,DSB,SSB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频谱图,信号带宽2.熟练掌握各种调幅波(AM,DSB,SSB)的调制电路及解调电路3.熟练掌握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AM,DSB,SSB)4.熟练掌握调频信号的产生(单频调制的时域表达式,调制指数,带宽等指标的计算)5.掌握宽带调频信号的抗噪声性能第6章数字基带传输系统1.熟练掌握AMI,HDB3码的波形及编码规则2.熟练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3.熟练掌握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无码间串扰条件,奈奎斯特第一准则)4.熟练掌握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设计(特别是余弦滚将特性设计)5.熟练掌握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眼图)6.熟练掌握部分(bù fen)响应(第I类部分响应波形)(特别是注意采用(cǎiyòng)预编码——相关(xiāngguān)编码——模2判决(pànjué))7.熟练掌握时域均衡的最小峰值(fēnɡ zhí)法(迫零调整法的原理及设计)第7章数字带通传输系统1.熟练掌握ASK,FSK,PSK,D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频域表达式及波形,带宽等指标2.掌握ASK,FSK,PSK,DPSK信号的调制电路框图及解调电路的原理款图3.熟练掌握各种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的分析计算第9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1.了解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包括低通,带通模拟信号)2.熟练掌握十三折线法PCM的原理及编码,解码3.掌握DPCM的编,解码电路原理4.了解增量调制的原理5.掌握增量调制不产生过载的条件6.了解PCM的复接技术第10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了解最佳接收的概念2.了解最大似然规则3.了解匹配滤波器,匹配相关接收机的概念通信(tōng xìn)原理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八进制符号速率为600波特(bō tè),则信息传输速率为(1800bit/s)。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 一、基本概念 各章小结; 第一章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3)便于处理、变换、存储(4)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5)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1)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对同步要求高 4、通信系统的分类(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3)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4)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6)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7)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速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信息源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道编码信 道数字调制加密数字解调解密信源译码受信者噪声源数字通信系统模型度”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1)模拟通信系统: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2)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信息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6、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7、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8、信息量是对信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提纲一、移动通信概述1、移动通信的定义与特点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
其特点包括移动性、电波传播条件复杂、噪声和干扰严重、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等。
2、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到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再到第三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3G)、第四代长期演进技术(4G),以及正在发展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移动通信技术不断演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3、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移动通信系统通常由移动台、基站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等部分组成。
移动台是移动用户使用的设备,基站子系统负责与移动台进行通信,网络子系统则负责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1、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包括自由空间传播损耗、多径传播、阴影衰落、多普勒频移等。
2、大尺度衰落与小尺度衰落大尺度衰落主要由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组成,影响信号的覆盖范围;小尺度衰落则主要由多径效应引起,导致信号的快速起伏。
3、常用的电波传播模型如 OkumuraHata 模型、COST231 模型等,用于预测信号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损耗。
三、移动通信中的调制技术1、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将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2、常见的数字调制方式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正交幅度调制(QAM)等,它们在频谱效率、抗噪声性能等方面各有特点。
3、调制技术的性能评估指标包括误码率、带宽效率、功率效率等。
四、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1、频分多址(FDMA)将频谱划分为若干个互不重叠的频段,每个用户占用一个频段进行通信。
2、时分多址(TDMA)将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每个用户在指定的时隙内进行通信。
3、码分多址(CDMA)利用不同的码序列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
4、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 OFDM 技术的多用户版本,能够有效地提高频谱效率和系统容量。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第1章绪论1、通信:信息的传输与交换,用“电〞来传递“信息〞的方式简称通信2、通信系统模型:模拟通信系统A点i)NS(o)N(B点数字通信系统3、信系统的分类:模拟基带传输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模拟调制传输系统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数字调制传输系统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
〔通信的其他分类方式见教材〕4、通信方式分类:单工通信、半双工同时、全双工通信5、性能指标有效性-----传输信息的速度。
可靠性-----传输信息的质量。
〔1〕.模拟通信有效性:用有效传输带宽表征传输信息的速度,B越小,有效性越好可靠性:用接受端输出信噪比来量度,S/N越大,可靠性越好〔2〕.数字通信①传输速率〔系统有效性〕a 、码元速率R s :每秒钟传输的码元数,单位波特band ,R s 也称波特率b 、信息速率R b :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单位bit/s ,R b 称比特率 一个二进制码元的信息量1bit 一个M 进制码元的信息量M 2log bit R b =Rs M 2log 〔bit/s 〕 R S=MRs2log 〔band 〕c 、频带利用率:单位频带能传输的信息速率 ηb =BR b单位bit/s.Hz②过失率〔系统可靠性〕误比特率P b =传输总码元(比特)数错误码元(比特)数 〔误信率〕误码元率P s =信息量)传输总码元数(传输总量)错误码元数(错误信息 〔误码率〕 第2章 模拟线性调制线性调制的特点:已调信号的频谱结构正比于基带信号频谱结构,仅仅是频谱位置的线性搬移。
一、 常规调幅〔AM 〕1、 调制时域表达式:s AM (t)= [A 0+f(t)]·cos[ωc t+θc ]频域表达式:[])]()([21)()()(00000ωωωωωωδωωδπω++-+++-=F F A S AM 带宽: W f B H AM 22== 基带信号最高频的2倍 输入功率: f c AMP P t f A P +=+=2)(222调制效率:)()()(2121)(2122022202t f A t f t f A t f P P P fc f AM+=+=+=η 对单频余弦f(t):2/)(22m A t f =22220222AMAM mmAM A A A ββη+=+=满调幅 1=AM β。
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方框图及各部分的作用2、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缺点3、通信系统的分类4、通信的工作方式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数字通信系统中分别用什么来具体表述?6、信息量I和消息出现的概率P(X)的关系7、码元速率、信息速率、系统频带利用率和信道容量的计算第三章模拟调制系统1、调制的作用?模拟调制的分类?2、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的分类?3、解调的作用和分类4、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的区别?5、AM、FM、PM、DSB、SSB、VSB的区别?第三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1、A/D转换的三个步骤是什么?各步骤的作用是什么?2、抽样定理的内容3、为了实现不失真的抽样,话音信号的抽样频率常取8KHz4、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的特点?5、我国通信网中PCM系统采用A律13折线,其中A=87.66、常用的二进制编码的码型7、A律13折线的PCM编码和译码?量化误差的计算?8、线性码和非线性码的转换9、PCM30/32路基群的帧与复帧结构和基本特性?10、常用的PCM30/32路终端的帧同步码组是什么?插在哪个时隙中?11、中国、俄罗斯和欧洲采用A律13折线PCM30/32路时分复用,其基群传输速率为2.048Mbit/s。
12、日本和北美采用u律15折线PCM24路时分复用,其基群传输速率为1.544Mbit/s。
13、名词解释:PAM、PCM、TDM第八章差错控制1、差错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各种方式的特点是什么?2、(n,k)分组码中,信息码有几位?监督码有几位?3、什么是码长?什么是码重?什么是码距?什么是最小码距?4、纠检错能力与最小码距的三个基本公式是什么?5、奇偶校验码可以检测出码字中任意奇数个错误。
6、能写出相应码组的水平奇偶校验码和垂直奇偶校验码。
7、常用的检错编码方式有哪些?8、名词解释:ARQ、FEC、HEC练习1、计算机终端通过电话信道传输计算机数据,电话信道带宽8MH Z,信道输出的信噪比S/N=40dB,计算信道容量C。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论1.移动通信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特点:●必须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有限,但是业务量却增加很快●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移动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2.工作方式●单工通信:交替接收和发送●半双工通信:必须按下讲话按钮才能发送●全双工通信:可以同时进行消息传输3.数字通信系统的优点●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电话通信和数据业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抗噪声,抗干扰,抗多径衰落能力强●能实现很好的网络管理●容易加密,保密●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质量4.移动通信网的分类第二章调制解调1.MSK(最小移频键控调制)定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FSK,其频差是满足两个频率相互正交的最小频差,并要求FSK信号的相位连续。
其h恒等于0.5会求频差以及相位轨迹,详见作业.●了解GMSK的产生原理(框图)●清楚为什么不采用MSK而采用GMSK:MSK的主瓣宽,旁瓣高(这是跳变,也就是高频分量造成的),采用高斯低通后,相位轨迹平滑了,于是方便无线通信使用。
●会画相位轨迹图(可在MSK的相位轨迹基础上画)3. /4-DQPSK●了解PSK不能采用的原因(与MSK不能采用的理由类似)而DQPSK如何改进。
●DQPSK的已调信号表达式Sk(t)=cos(Wc*t+θ)●需要知道其信号完全包含在载波的相位跳变中,便于差分检测。
●DQPSK与QPSK相比,频谱的主瓣变窄,旁瓣变小。
4.扩展频谱调制●定义: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在发端采用扩频码调制,使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所必需的带宽,在收端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扩以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种类:直接序列扩频:直接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码序列在发端去扩展信号的频谱。
跳频:用一定码序列进行选择的多频率频移键控。
《通信系统原理》复习提纲注:1、重点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数学计算是讲清原理的工具,为原理服务的。
3、考试是考查是否懂得原理的方法。
第1章 绪论一、通信系统基本分类和组成。
(原理框图及各部件作用)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的优点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二、信息和信息熵。
1、信息:消息中所含有效内容。
信息量的计算。
2、信息熵(平均信息量):信源每符号平均所含信息量。
3、最大熵:信源等概时,信息熵达到最大。
H 0=H max =log 2 M三、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速度上——有效性。
质量上——可靠性。
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带宽B ,信号所占用的频率范围的宽度。
可靠性——信噪比 NS =γ。
传码率R B :单位时间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是波特(Baud ) 。
有效性 码元宽度(每个码元的长度/码元时间)T =1/R B (s) 数字通信系统(传输速率) 传信率:R b = R B ·H =R B M 2log ( bit/s )可靠性(差错率):误码率 P e ;误信率 P b第3章 随机过程一、基本概念。
1、随机过程是所有样本函数的集合。
随机过程是在时间进程中处于不同时刻的随机变量的集合。
随机过程是样本和时间的双重随机函数。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和噪声均属于随机过程,可用统计特性(概率密度函数和概率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均值、方差、相关函数)描述。
2、随机过程无确定表达式,频谱密度不确定,只有功率谱密度确定,可用功率谱密度描述其频域特性。
)()(ωτξP R ⇔3、最常见的随机过程:高斯随机过程(正态随机过程)概率分布特点。
概率密度函数)2)(exp(21)(22σσπa x x f --= a 为均值,σ2 为方差(均为常数) 二、高斯白噪声的特点。
1、平稳、遍历的随机过程。
2、概率密度函数是高斯型。
(均值为零)3、功率谱密度均匀分布(常数)。
功率谱密度)/(2)(0Hz W n f P n = (双边谱) )(+∞<<-∞f)/()(0Hz W n f P n = (单边谱) )0(+∞<<f 正频率4、自相关函数为冲激函数 δ(τ) n 0 / 2。
第一章绪论
基本知识点:
1. 通信基本概念:通信,信息,消息,信号;
2. 信息量、主要性能指标计算;
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与组成
4. 通信系统的分类
5. 通信系统的发展
典型例题:
1、已知彩色电视图像由5×105像素组成。
设每个像素有64种彩色度,每种彩色度有16个亮度等级。
如果所有彩色度和亮度等级的组合机会均等且统计独立,则每种像素携带的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_bit/符号;每个画面的平均信息量为_________bit。
2、在数字传输系统中,码元速率为1200波特,信息速率为4800bps,则信号最多可取______种不同的状态;若要使得码元速率与数据速率相等,则信号可取______种状态。
3、一个由字母A、B、C、D组成的字,对于传输的每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分别用00、01、10、11表示,每个脉冲宽度为5ms。
(1)当不同字母等概出现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当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1/2时,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4、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是指______速率,而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个数是指
_______速率。
第二章预备知识
基本知识点:
1. 随机过程的描述方法
2. 平稳过程(广义)的定义与证明
3.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4. 窄带随机过程及其描述方法、数字特征
5. 高斯白噪声的定义及自相关函数、功率谱密度
6. 信道容量计算
7. 信道的分类与模型
典型例题:
1、均值为0,双边功率谱密度为n0/2的高斯白噪声的自相关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高斯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后仍是高斯过程。
(判断说法是否正确)
3、已知随机过程
)
cos(
)(θ
ω+
=t
A
t
X
c,其中θ是在)
2,0(π内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试证
明X(t)是广义平稳的。
4、广义信道可以分成编码信道和调制信道。
(判断)
6、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若输入是广义平稳的,则输出也是广义平稳的;。
( 判断 )
第三章 模拟线性调制
基本知识点:
1.双边带信号、常规调幅信号、单边带的时域表达式和频域表达式,调制和解调方式。
2.幅度调制中调制信号频谱和幅度调制信号频谱的关系,幅度调制信号的带宽(有效性)。
3.幅度调制信号机噪声性能的分析模型。
4.双边带信号相干解调、单边带信号相干解调和大信噪比时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结论。
5.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
典型例题:
1、模拟线性调制方式有常规调幅、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种,其有效性从高至低依次依次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边带调制的抗噪性能优于单边带调制,因为它的增益是单边带的2倍。
( 判断 )
3、当某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是109-W 时,该机的输出信噪比为20dB,从发射机到接收机所经路径的总损耗是100dB 。
(1)双边带发射机输出功率应为多少?
(2)单边带发射机输出功率应为多少?
第四章 模拟角度调制
基本知识点:
1.调相信号和调频信号的定义及一般表达式;
2.单频调制的窄带调频信号和常规调幅信号的比较;
3.单频调制的宽带调频信号的带宽(卡森公式);
4.非线性调制的抗噪性能 ;
典型例题:
1、已知调频信号S FM (t )=10cos[106πt +8cos(103πt )],调制信号的频偏常数K FM =200Hz/V ,则载频f c =_____Hz ,调频指数等于__________。
2、用1kHz 正弦信号对200kHz 载波进行调频,峰值频偏为150Hz ,试求:
(1)调频波带宽;
(2)上述调频信号经16倍频后的带宽;
(3)再经过16倍频后,调频信号中的最高边频数。
3、已知角度调制信号为]cos 100cos[)(t t t s m c ωω+=,若它是调相信号且s rad K PM /2=,则调制信号f (t )= __________________;若它是调频信号,且s rad K FM /2=,则调制信号f (t )= 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模拟信号的波形编码
基本知识点:
1. 脉冲编码调制(PCM)基本工作过程
2. 低通型抽样定理内容
3. A律13折线PCM编、解码原理;编码速率,带宽等关系。
4. 多路数字电话系统构成框图
5.△M系统原理
典型例题:
1、一音乐信号f(t)的最高频率分量为12KHz,现对其进行等间隔采样,若要无失真地重建该音乐信号,则允许的最低采样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若以该速率取样后进行A律13折线PCM编码,并采用二进制NRZ码传输,则其码元速率为__________baud。
2、与均匀量化相比,非均匀量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判断)
3、A律基群的时隙数是32,因此其传输话路数为32。
(判断)
4、对一路限带于3kHz的模拟信号进行抽样,为能由其抽样值恢复该模拟基带信号,则奈奎斯特频率f s= ______Hz;奈奎斯特间隔T s= ______秒。
5、PCM中,编码位数越多,则编码后的信息速率越高,则传输带宽越宽,频带利用率就越高。
(判断)
第六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基本知识点:
1.几种常用传输码型的编译码方案
2.无码间干扰时域、频域条件
3.会判断、会画基带信号波形图
4.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
5..部分响应系统的原理与优点
典型例题:
1、在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要实现无码间串扰传输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某一段二进制信码100100000111000001010000101,请画出其对应的单极性NRZ、AMI、HDB3码的波形。
3、写出消息代码为1 0 0 0 0 0 0 0 0 0 1 1的AMI码以及HDB3码并画出波形图。
第七章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
基本知识点:
1.二进制数字调制基本原理,时域、频域波形的特征;
2.几种调制方式的特点、性能对比;
3.会画2ASK、2FSK、2PSK、2DPSK信号波形图及调制解调方式。
4.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几种方式、与二进制传输的比较
典型例题:
1、已知待传送的二元序列为{1 0 1 1 0 1 0 0 1 0 },试画出其ASK 、FSK 、PSK 、DPSK 信号波形图。
(对于ASK 、PSK 、DPSK ,假设码元周期与载波周期相等;对于FSK ,发“1”时,码元周期是载波周期的2倍,发“0”时,码元周期与载波周期相等)
2、已知二元序列1100100010,分别采用PSK 和DPSK 调制,请分别画其PSK 和DPSK 波形(设码元周期与载波周期相等)。
第九章 差错控制编码
基本知识点:
1.差错控制能力与码距的关系、编码效率;
2.差错控制方式及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
3.线性分组码的构成原理、生成矩阵和一致校验矩阵的关系、纠错方式;
4.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及生成矩阵、循环码的编码译码原理;
典型例题:
1、在差错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差错控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混合纠错三种。
2、已知(7,4)码的生成矩阵G 如下:
⎥⎥⎥⎥⎦
⎤⎢⎢⎢⎢⎣⎡=0111000110010010100101110001G (1)若数据D=[1 0 0 1],试求其编码码组C ;
(2)根据其生成矩阵写出一致校验矩阵H ;
(3)若接收码组R=[1 1 0 1 1 0 1],试计算其校正子S 。
3、某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
⎤⎢⎢⎢⎣⎡=100110011000101110001G ,则该码有______位监督码,编码效率为______。
4、已知某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是x 10+x 8+x 5+x 4+x 2+x +1,编码效率是1/3。
求
(1)该码的输入消息分组长度k 及编码后码字的长度n ;
(2)消息码m (x )= x 4+x +1编为系统码后的码多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