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构造地质学-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图
- 格式:ppt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34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构造地质学》实验报告*名:***班级:资源勘查10-1班学号: 10号指导教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地质图、地质剖面图、地层柱状图的基本内容、用途、作图原理和图示规格2、掌握阅读地质图件的步骤和方法二、内容说明(一)地质图1、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地壳的一部或全部地质组成和地质现象,按一定比例尺缩小,概括投影到平面(地形图)上的图件。
用以推论该地区地质发展历史及矿产分布规律,指导找矿。
因此,地质图是地质工作者经常应用的图件。
2、一幅正式的地质图应该有图名、比例尺、图例、编制单位和编图人、编制时间等。
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的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是根据该图幅内最有名的城镇或地名命名,如《山东省地质图》,《泰安幅地质图》。
图名常居中放置在图幅上方。
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
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比例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的形式有三种类型:数字比例尺:如1:200000自然比例尺:即图上相当于自然界真正的水平长度。
线条(图解式)比例尺:将比例尺作成尺子状,上面注明单位长度所代表的实际长度。
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同类型的地质图有不同的图例。
一般地质图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的时代、岩性、地质界线、构造、产状要素和矿产等几个方面。
图例一般放在图的右边或下方(如图内有空白也可放在图框内),并按一定顺序排列。
“图例”两字应用醒目的字体注明。
地层图例自上而上或自左而右由新到老顺序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
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依次排列地层图例之后。
实习一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一、目的要求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掌握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说明1.地质图地质图:地质图是用规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一定区域内的地质体(如地层、岩体、地质构造单元、矿床等)和地质现象按一定的比例概括地投影到平面图(地形图)上,反映出该地区各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及其分布和相互关系的一种图件。
地质图的组成部分:图名、比例尺、图例和责任表(包括制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期的资料来源等)比例尺:用以表明图幅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详细程度,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各有其特点。
图例:是用各种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
凡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地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能上图例。
2.地质剖面图:图切剖面为了直观地反映地质图上最重要的地质构造,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构造的剖面图。
剖面方位:左西右东,左北右南。
3.地层柱状图综合地层柱状图:按图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
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
二、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图名→比例尺→图例→责任表→地形特点(等高线、水系、山峰等)三、读水平岩层地质图太阳山地区地形地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和南涧镇地形地质图,判断水平岩层,并求K1层的厚度。
四、读倾斜岩层地质图(233页)“V”字形法则:(1)“相反-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小;(2)“相同>相反”;(3)“相同<相同”,且地质界线弯曲幅度大。
五、作业(教材238页)阅读凌河地形地质图(附图1),分析并思考下列问题:①水平岩层在地形地质图上的出露特点,其与倾斜岩层在地形图上的出露特征有什么不同?②水平岩层和和倾斜岩层的出露宽度分别受到哪些因素制约?③如何在地形地质图上确定水平岩层的倾斜岩层的厚度?④分析D2到K2各时代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类型?1。
地勘人必备:阅读地质图基本功!地质图•地形•水系•岩性-地层-时代•地质构造(褶皱、断层)•地质发展史•其它信息岩层产状(一)产状要素产状要素特征:•走向----两个方向;•倾向----一个方向,与走向垂直,有一个倾向可以求两个走向,反之不行;•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二面角,与走向,倾向无关。
(二)产状要素的测量、记录和图示产状要素的测量:地质罗盘仪产状要素的记录:(1)象限角法:以走向、倾角、倾向的顺序记录N45E∠30°SE,表示走向N45°E,倾角30°,倾向SE 。
(2)方位角法:以倾向、倾角的顺序记录,如135° ∠ 30,表示倾向距正北方向135°,倾角30°。
产状要素的图示正常岩层倒转岩层倾斜岩层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位置关系当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相反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向与地面坡向一致,岩层倾角大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岩层直立时水平岩层的特征褶皱构造一、褶曲构造背斜: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向斜: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
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褶皱要素二、褶曲分类1.按褶曲横剖面形态分类•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2 .按褶曲纵剖面形态分类水平褶曲•倾伏褶曲•横剖面(直倾倒平)、枢纽产状(水平倾伏)枢纽一、褶曲的岩层分布判别地层对称重复:如果地层核部老,两翼新,则为背斜,如核部地层新,两翼老,则为向斜。
地层对称重复(定性)—形态(背、向斜,定形)—产状(具体分类)。
背斜和向斜二、断层(一)断层要素•断层面;•断层线;•断盘:上盘,下盘;上升盘,下降盘;•断距。
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二)断层常见分类1. 按断层上、下两盘相对运动方向分类:正断层:上盘相对向下滑动,下盘相对向上滑动逆断层:上盘相对向上滑动,下盘相对向下滑动2. 按断层面产状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分类:走向断层、斜向断层、倾向断层;3. 按断层面走向与褶曲轴走向的关系分类:纵断层、横断层、斜断层;4. 按断层力学性质分类:压性断层、张性断层、扭性断层。
地质构造概念与地质图的读图方法1.地质构造的主要形式及其基本概念(1)单斜构造:在一定范围内岩层或矿体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
(2)褶皱构造:岩层或矿体受水平挤压后弯曲,但仍保持连续性的构造形态。
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是褶曲,褶曲是岩层的一个弯曲。
褶皱构造分为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层面凸起的弯曲。
向斜:岩层层面凹下的弯曲。
(3)断裂构造:岩层或矿体受力后产生断裂,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
断裂面两侧岩层或矿体没有明显位移的叫裂隙,断裂面两侧岩层或矿体发生明显位移的叫断层。
断层的要素有:断层面和断层线:断层面指岩层沿之断裂的面;断层画上面的岩体(称为断盘)叫上断层面下面的断盘叫下盘。
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断层线。
交面线:指断层面与矿体或煤层的交线。
断距与落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距离为断距。
垂直断距称落差。
断层的其他参数还包括:断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断层的分类:按断层上下盘相对移动的方向分正断层、逆断层和平推断层。
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一致或垂直关系分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和斜交断层。
2.地质构造对采矿系统及巷道布置的影响(1)断层的影响断层将原完整的矿床、矿体分为若干断块,给矿井施工中的掘进、运输、巷道维护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井田内存在大断层,必然增加岩石巷道的工程量;我国许多矿井常以大断层为井田边界;中小型断层往往限制采区或盘区的划分,影响巷道布置,影响机械化设备的发挥;断层两侧往往要保留矿柱,增加了矿体损失;断层附近岩石一般较破碎,支护往往困难:含水层水和地表水易通过断层涌入井下,造成矿井涌水量增大和突水危险。
(2)褶曲的影响褶曲轴部顶板压力常有增大现象,巷道容易变形,难于维护;煤矿向斜轴部是煤矿瓦斯突出的危险区域;褶曲使沿层布置的巷道发生弯曲。
3.地质图(矿图)及其读图方法(1)矿图投影基本原理矿图采用正投影和标高投影方法,将物体放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之间,分别用工程测量的基本要素就是一组平行投射线垂直于三个投影面,就得到反映物体全部形状和大小的三个方向的正投影图,这种投影方法称为正投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