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2第二讲_孔子及其《论语》
- 格式:ppt
- 大小:6.75 MB
- 文档页数:139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导语:《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论语》全文及译文,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论语》全文及译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论语》全文注释及翻译赏析第一章: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古人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对孔子的称呼,义同“先生”。
(2)时习:按时温习。
(3)说(yuè):同“悦”。
(4)朋:古时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同门就是同一师门,也就是同学的意思。
(5)愠(yùn):怒。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
(2)鲜(xiǎn):少。
(3)与:同“钦”,语气词。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欢冒犯上司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则就会形成。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实行仁道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注释】(1)令色:令,好、善;色,脸色。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字子舆。
三省:多次自我反剩“三”表示多次,不是实指三次。
传:指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1)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
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
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
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孔子论语原文与解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
《论语》是他的言行录,记录了他的言论和教诲,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孔子论语中的原文以及对其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和价值。
一、论语原文及其翻译《论语》中有20篇,共512章,每章都非常精炼,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原文摘录以及对其的简要翻译。
1.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篇)翻译:“学习并不断地温习,这不是一种快乐吗?”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提醒人们需要在不断学习和复习中获得快乐。
2.原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政篇)翻译:“了解某件事不如喜欢某件事,喜欢某件事不如享受某件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某种事物,仅仅了解是不够的,而是要通过喜欢和享受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它。
3.原文:“君子不器。
”(子路篇)翻译:“君子是没有傲慢心的。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保持谦逊,不要狂妄自大。
二、论语原文的解析孔子论语充满了智慧和教育意味,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生活和处世的智慧。
以下是对一些论语原文的简要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篇)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不仅是一次性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通过不断地温习和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获得快乐。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政篇)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某种事物,仅仅了解是不够的。
真正理解和把握一件事情需要通过喜欢和享受来实现。
只有真正喜欢和享受某件事情,我们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3.君子是没有傲慢心的。
(子路篇)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保持谦逊。
傲慢和自大往往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而真正的君子应该保持开放心态,虚心学习,并尊重他人。
通过对论语原文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强调了许多重要的价值观念,如学习、谦逊、善良等。
第二讲爱经典! ! ! · ! ! · · · · · 子z ǐ 曰yu ē: 弟d ì 子z ǐ, 入r ù 则z é 孝xi ào ,出ch ū 则z é 悌t ì,谨j ǐn 而ér 信x ìn ,泛f àn · · · · ~ · ! !· !~ 爱ài 众zh òn ɡ,而ér 亲q īn 仁r én ;行x ín ɡ 有y ǒu 余y ú 力l ì,则z é 以y ǐ 学xu é 文w én 。
! · · ! ! · · ! ! 子z ǐ 夏xi à 曰yu ē:贤xi án 贤xi án 易y ì 色s è,事sh ì 父f ù 母m ǔ ,能n én ɡ 竭ji é 其q í 力l ì,事sh ì · · · · · · · · · · ! · ! 君j ūn 能n én ɡ 致zh ì 其q í 身sh ēn ,与y ǔ 朋p én ɡ 友y ǒu 交ji āo ,言y án 而ér 有y ǒu 信x ìn 。
虽su ī 曰yu ē 未w èi 学xu é, ! · ! ~吾w ú 必b ì 谓w èi 之zh ī 学xu é 矣y ǐ。
《孔子与论语》复习提纲2011级研究生公选课《孔子与论语》复习要点一、背诵《论语》前四篇,熟读下列经典名句。
《学而篇》1、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6、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为政篇》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10、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1、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1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5、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6、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八佾篇》18、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9、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20、仪封人请见。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