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技术介绍-文档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1.65 MB
- 文档页数:17
LID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应用【摘要】老旧小区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海绵城市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着重探讨了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低影响开发技术(LID)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背景和LID技术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现状以及LID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和影响。
进一步探讨了LID技术为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带来的效益和挑战。
结论部分指出,LID技术为老旧小区海绵改造带来新的希望,应当重视其应用,而且潜力巨大。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认识到LID技术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重要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老旧小区、海绵改造、LID技术、重要性、现状、应用、影响、效益、挑战、新的希望、巨大潜力、环保、城市更新、雨水管理、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背景老旧小区海绵改造是指以生态农业、低影响开发(LID)等方法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一种治理手段。
老旧小区是指建成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础设施老化,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管理落后的城中村和居民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
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背景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通过引入LID技术进行改造,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通过对老旧小区的海绵改造,可以在城市建设中注入新的生态理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1.2 LID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重要性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LID技术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通过采用LID技术,可以实现降雨径流的减少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有效缓解城市雨洪排放压力,提升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LID技术可以改善老旧小区的水文状况,增加地面透水面积,促进地下水的补给和提升土壤的自然保水能力。
LID技术还可以提升老旧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植被覆盖度的提升,改善空气质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增加自然景观等方面。
应用LID技术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研究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概念的深入推广,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总平面设计中,尤其重要的是LID技术的应用。
LID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节能等优点,可帮助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因此,本文将从LID技术在总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角度进行分析,为工业企业的总平面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和建议。
一、LID技术的优势和基本原理LID,全称为激光雷达,是一种遥感技术。
它使用激光束通过反射和反射后返回的光波来获取目标区域表面的空间信息。
LI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精度高。
激光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目标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达到毫米级的准确度。
2、速度快。
由于激光束工作时反应时间短,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目标物体的扫描,并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实现快速处理和分析。
3、安全性好。
激光束工作时不会产生热、辐射和污染等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损害。
4、能耗低。
激光雷达的工作电流较低,与传统光电开关相比,它的耗电量仅为其1/10。
LID技术在总平面设计中的基本原理为通过对目标物体进行扫描和测量,获取目标物体的三维几何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返回计算机然后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模拟,从而实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
基础架构图、施工图、设备安装图等都可以通过LID技术实现。
因而LID技术在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LID技术在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中的应用1、地形模型的测绘及制图。
LID技术可以有效测量地形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三维模型。
由于地形模型测量的重复性高,而且测量难度较大,因此LID技术能够提高测量的效率,快速地完成地形模型的测量,并通过制图、模拟等方式对地形模型进行整合和分析。
2、建筑立面数据的测量及分析。
LID技术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获取建筑物立面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进行分析和设计。
通过LID技术还能够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监测。
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在城市排水系统应用中的优势和特点文章通过分析低影响开发模式的特点,对主要的技术措施以及对于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城市排水系统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标签:LID模式;城市排水;优势低影响开发模式是基于控制雨水源头的径流量,进行雨水的分散,以达到减缓雨水蓄积造成排水管网压力的一种新模式,起源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马里兰州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特别是我国夏季雨涝的季节,通过低影响开发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城市防洪防涝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 低影响开发模式的特点传统的城市排水模式主要以加大管网的排水流量,尽快排去城市中心地带的积水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还受到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并且,不符合将生态绿色发展囊括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和谐发展理念。
相对传统城市以排为主要目标的排水设计模式,低影响开发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滞留和减缓,并且,结合径流管网的压力和污染、水土保持以及雨水再利用等理念,既要让城市不受雨涝,还要保持城市的生态良性发展。
与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相比较,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的特点如表1:2 低影响开发模式主要的技术措施在低影响开发模式中主要的应用技术有:低冲击景观、径流蓄存、过滤、渗透、保护性设计以及生物滞留等措施。
(1)低冲击景观的构思基于土壤生物等去除雨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持本领域内的生态稳定,一般用于园林景观的设计等,并且对于土壤和地理条件等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城市排水设计中可用于城市绿化地、公园、植物园等地方。
(2)径流蓄存就通过收集雨水,减少进入城市排水管网和路面的雨量,以达到减少洪峰径流流量的目的,可以用于城市繁华地段人口密集的地方,也可以用于景观绿化和景观水体等设计,应用范围相对较广。
(3)过滤与渗透,是广大学者热衷于讨论的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一个热门课题,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相辅相成,主要通过构造可以吸收一定水量的城市路面,将雨水进行地下的渗透,既可以减缓地面的雨水量,也可以补充地下水,并且,能够净化雨水,将污染物过滤在一些土壤或者绿化地带。
LID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化进程加快,老旧小区的改造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而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LID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一、LID技术介绍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是一种以模仿自然过程为基础的城市雨水管理手段。
它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储存、过滤、净化和利用等环节,通过设计和建造可以使雨水在城市内表流、渗流和蒸发,缓解雨季期间雨水排放过大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
通过LID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内涝问题,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城市水环境污染,并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老旧小区海绵改造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的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包括雨水管理问题。
由于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和设计不合理,雨水排放管网不畅,导致雨水在雨季期间难以顺利排放,造成了小区内涝、路面积水等问题。
雨水径流还会带走大量的泥沙、垃圾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于老旧小区来说,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LID技术在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的应用1. 雨水收集利用:通过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存储,并用于浇灌绿化植被和冲洗道路等,达到减少地表径流、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2. 绿色屋顶:在老旧小区的建筑屋顶中,采用绿色屋顶的设计,通过种植植被来减少雨水径流量,提高雨水的渗透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小区内的绿化率和环境舒适度。
3. 雨水花园和雨水湿地:在小区内合理设置雨水花园和雨水湿地,通过植被和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来净化雨水,达到减少雨水污染物的释放和改善小区水环境的效果。
4. 生态护坡和生态水系:通过对小区内的坡地和水体进行生态护坡和生态水系规划,改善小区的景观和生态环境,也能够起到雨水收集、滞留和净化的作用。
四、老旧小区海绵改造中LID技术的效益1. 减轻城市内涝问题:通过LID技术在老旧小区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径流量,提高雨水渗透能力,缓解小区内的涝情况,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lid雨水【篇一:对lid的理解及关于其的应用与改进(胡松华)】一、 lid 低影响开发技术lid英文的全称是low impact development,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的暴雨管理和面源污染处理技术,旨在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
lid低影响开发是一种可轻松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其关键在于原位收集、自然净化、就近利用或回补地下水。
主要包含:生态植草沟、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地下蓄渗、透水路面。
二、我对校内排水系统的一些认识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内排水系统向来广为诟病,几乎每年都会有水淹紫菘、水淹韵院的消息,更有“爱她就带她来华科看海”的恶搞。
就在今年11月底,暴雨过后,从韵院寝室到东九的道路再次被水淹没。
收集几张图片见下:由此,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内排水系统可见一斑。
而随便在校内一走,问题之多,显而易见。
可以引用陈老师上课说的那段话来解释,十分形象贴切:“城市街面和建筑物屋面采用水泥或沥青混凝土等不透水材料,使得降雨形成径流,排入排水系统或进入天然水体,减少在源头被土地吸收的水量。
初期雨水径流含有大量垃圾、泥沙和其它污染物;在暴雨时,传统道路排水设施条件下,初期雨水会造成排水管道淤积,同时,污染水体。
暴雨径流流速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流失,还会引发洪水,冲刷河岸,破坏生境;更不用说,造成城区渍水,影响城市生活和经济活动。
”三、我对校内引用lid的想法与建议在网上查阅资料时,我看到了一则消息:我校环境学院副教授任拥政和他的学生曾发明过一种控制面源污染的雨水口。
新型雨水口专门设计了一个布满孔洞和小槽的雨水斗。
当裹挟着泥沙和各种沉积物的雨水流经这个特殊设计的雨水斗时,体积较大的垃圾会被阻挡,过滤后的雨水则通过雨水斗上的孔或槽,流入雨水管道。
雨水口上大小不一的孔洞可以让雨水迅速流过,使雨水斗不存积水,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
晶硅电池lid现象物理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晶硅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领域。
然而,晶硅电池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遇到一种称为“lid现象”的问题。
Lid现象是指在晶硅电池制造过程中,电池片出现表面后部分灼伤或湿斑的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会导致晶硅电池的电池片效率下降,进而影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整体性能。
因此,对于晶硅电池lid现象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办法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晶硅电池lid现象的物理技术。
首先,我们将对lid现象进行全面的理解,包括其在晶硅电池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随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可以用来解释晶硅电池lid现象的物理技术,例如电场分布、电荷传输等。
通过对这些物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晶硅电池lid 现象的产生机制,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减轻或消除lid现象对晶硅电池性能的负面影响。
此外,我们还将总结晶硅电池lid现象的影响和意义,展望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太阳能产业从业者提供关于晶硅电池lid现象的全面信息,以促进晶硅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晶硅电池lid现象展开讨论,并解释了其背后的物理技术。
文章的结构如下:引言:首先,我们将给出一个概述,介绍晶硅电池lid现象的基本情况。
接着,我们描述了本文的结构,以使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我们明确了本文的目的,指出我们对该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目标。
正文: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理解晶硅电池lid现象的本质。
首先,我们将详细分析该现象的起因和表现,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接着,我们会提出一些物理技术,用于解释晶硅电池lid现象的机制。
这些物理技术可能涉及到薄膜材料的性质、光学效应、电子迁移等方面的知识。
我们将通过对这些技术的解释和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晶硅电池lid现象的物理机制。
玉溪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摘要:海绵城市建设途径主要有:对原有生态系统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三种。
低影响开发LID (Low lmpact Development)指在场地开发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
本文以玉溪老城片区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分析玉溪玉溪体育场所采用的LID设施,包括雨水花园、生态渗透沟、垂直绿墙、息壤渗透沟、蓄水模块、透水铺装等形成的多级雨水利用系统,可有效削减雨水径流量、净化污染物、利用雨水。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 LID 技术1前言低影响开发强调以生态系统为根基,尽可能减少城市建设对原有自然地表径流的影响,提倡将雨洪管理的起始点提前至径流源头,模拟蒸发、过滤、渗透、贮留等自然界的雨水传输路径。
根据实验资料数据,低影响开发模式可减少约30%一99%的暴雨径流,并延迟约5min-20min的径流峰值,还可有效去除径流中的磷、氮、油脂等污染物,有效中和酸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低影响开发技术一般利用雨水花园、植草沟、绿化屋顶、渗透路面、雨水桶等分散式生态措施,消纳和减排雨水,减少雨洪期市政管网的压力,降低城市洪灾风险。
2项目概况玉溪市体育场位于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路89号,东南临紫艺路,东北接玉溪体育馆, 西南临凤凰路,西北接玉溪市体校。
是市民运动健身的重要场地之一,同时,兼具休闲娱乐,生态,防灾等功能,项目总用地面积53995.9m2 海绵城市改造内容为:下凹式绿地330.4m2;渗透铺装24625.6m2;雨水花园485.1m2;高位花坛182.1m2;蓄水模块480m3;息壤渗透沟12m3;垂直绿化240m2。
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主要措施3.1雨水花园玉溪体育场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的功能和需求,在玉溪体育场周边增设约500㎡的雨水花园,使玉溪体育场常年处于“海绵”状态,降低玉溪体育场年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物。
雨水花园是低影响开发技术中的一项生态技术,是指在地势低洼的绿色区域内种植花草树木等,以此达到雨水滞留净化目的的工程,利用植物根系的降解作用和土壤的过滤进而净化雨水。
激光诱导沉积技术
激光诱导沉积技术(Laser-induced deposition,简称LID)是一种利用激光辐照材料表面,在特定条件下,使材料从气相或液相转变为固相的技术。
激光诱导沉积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激光辐照:通过激光束对材料表面进行辐照,激光的功率、波长、脉冲宽度等参数会影响到后续的沉积过程。
2. 材料沉积:激光辐照后,材料会发生相变,从气相或液相转变为固相。
这个过程中,材料的组分和结构会发生变化,新的材料会在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
3. 基质选择:沉积的新材料会定向生长在底物上,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基质材料来进行沉积。
通常选择的基材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热稳定性,以确保沉积过程的顺利进行。
4. 控制和优化:通过控制激光的参数,如功率、波长等,可以调节沉积过程中新材料的成分和结构。
通过优化沉积条件,可以获得具有良好性能的新材料。
激光诱导沉积技术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光电子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薄膜、纳米结构、光子晶体等材料,具有高度可控性和精准性。
低影响开发技术低影响开发技术⼀、低影响开发(LID)概念低影响开发(LID)是⼀种强调通过源头分散的⼩型控制设施,维持和保护场地⾃然⽔⽂功能、有效缓解不透⽔⾯积增加造成的洪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源污染负荷加重的城市⾬⽔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兰州开始实施。
低影响开发主要通过⽣物滞留设施、屋顶绿化、植被浅沟、⾬⽔利⽤等措施来维持开发前原有⽔⽂条件,控制径流污染,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开发区域可持续⽔循环。
与国外相⽐,低影响开发技术⽬前在国内应⽤较少,但已列⼊国家“⼗⼆五”⽔专项重⼤课题进⾏研究。
⼆、LID核⼼理念1、以⽣态系统为根基,让城市与⼤⾃然共⽣城市源于⾃然、依赖⾃然,⼜在不断地改造⾃然、设计⾃然,城市与⾃然之间必须有新型的动态平衡,才能可持续发展。
让城市建设滞后尽可能地少影响原有⾃然环境的地表径流模式,正式城市与⾃然和谐相处的体现。
2、从暴⾬径流源头开始管理暴⾬管理理念从原始的⾃然河沟排⽔、地下合流制管⽹排⽔、⾬污分流制排⽔、快速消减洪峰流量到如今的⽣态化管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地影响开发模式将⾬⽔管理的起始点提前到径流源头,先模拟蒸发、过滤、渗透、贮留等⾃然的⾬⽔传输路径和⽔⽂情势,再进⼊收集管道,具有双重调节的功能。
3、强调尊重和利⽤本地⾃然特性减少对开发区域的扰动是实现城市与⾃然互惠共⽣的基础。
同时,低影响开发模式在具体规划设计中的应⽤,需要结合本区域⼟地利⽤、⽔⽂地理、⼟壤类型、⽓候、降⾬类型等⼀系列的因素,是⼀种“on site”的结构性设计技术。
三、LID原则低影响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条:(1)以现有的⾃然⽣态系统作为⼟地开发规划的综合框架:⾸先要考虑地区和流域范围的环境,明确项⽬⽬标和指标要求;其次在流域(或次流域)和邻⾥尺度范围内寻找⾬⽔管理的可⾏性和局限性;明确和保护环境敏感型的场地资源。
(2)专注于控制⾬⽔径流:通过更新场地设计策略和可渗透铺装的使⽤来最⼩化不可渗透铺装的⾯积;将绿⾊屋顶和⾬⽔收集系统综合到建筑设计中;将屋顶⾬⽔引⼊等可渗透区域;保护现有树⽊和景观以保证更⼤⾯积的冠幅。
低影响开发什么就是低影响开发?低影响开发(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就是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雨水管理与利用思维理念及工程技术方法,重点在于采用生态化的措施,如渗透、过滤、储存、蒸发与滞留等,尽可能从源头、分散式地维持城市开发建设过程前后的水文特征保持不变,希望有效缓解城市化带来的道路不透水面积增加、土壤下垫面硬化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低影响开发就是雨水综合利用源头化、生态化、综合化发展的工程技术与管理措施,就是解决日益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的一大重要思想。
那么什么就是面源污染呢?面源污染就是指溶解性的与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与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她形式的污染。
与它相对的即为点源污染,显而易见就是从特定地点排放的污染物,如工厂的烟囱、排水口等。
相对于点源污染,面源污染时空分布广泛、污染途径随机又多样、其成分又难以预测甚至复杂多变,其治理与管理上的难度远高于点源污染。
在点源污染控制手段日渐完善的今天,如何良好的控制面源污染成为了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环境领域新兴问题。
而低影响开发概念的提出,便就是一个有效利用雨水、管理雨水,减少面源污染的方法。
好了,那说到底有哪些低影响开发的工程技术呢?下凹式绿地绿地平均高程低于周围地面10厘米至20厘米的绿地称为下凹式绿地,这样的绿地可以保证周围硬质地面的雨水径流进入绿地中,入渗之后进入下一步的处理设施或直接接入雨水管网中。
它可以起到调蓄与净化径流雨水的作用,广义上主要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它的适用范围广、造价与维护费用均较低,且形式多样,就是最常见的LID技术之一。
透水铺装通过使用具有透水特性的新型材料对地面进行铺装,如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嵌草砖、特殊的还有园林中常用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