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8
文献综述写作万能模板一、题目怎么写?1、近二十年(时间)国内外(范围)XXXX(领域)研究述评2、21世纪以来国内外(范书)XXXX(领域)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二、引言怎么写?1、21世纪以来,关于XXX(领域)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XXX和XXX(案例)。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XXXX(现况)的背景下,关于XXXX(领域)在近年间的研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XXX、XXX(案例)。
本文基于此,对近XX年(时间)间XXXX(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评述,以期给后续研究者有所借鉴和启示。
2、国内外研究者对于XXXX(领域)的研究,在近XX年(时间)间获得了丰富的成果。
总体来看,当前XXXX(领域)的研究成就主要体现在XXXX、XXXX、XXXX(案例),但在XXXX、XXXX、XXXX(案例)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三、主体怎么写?1、近XX年(时间)间,关于XXXX(领域)的研究在XXX(案例)方面的论述有了新的突破,不再局限于原有的XXXX(原状),开始出现新研究的角度与方向。
如XXX(人名)通过XXXX(方法)的角度,以一种新颖的视角诠释了XXXX(案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XXXXXXX(观点)。
2、XXX(人名)的研究,提到了XXXXXXX(观点),打开了XXXX研究的广度。
以此,XXX(人名)在此文的基础上,提到了XXXXXX(观点),进一步地扩充了XXXX(领域)的研究深度。
3、尽管XXX(人名)在其文中对于XXXX(领域)的论述有了新的突破口,但显而易见的是,XXX(人名)忽视了XXXX(案例)的问题,也未意识到关于XXXX(案例)的重要性。
从而,在他的观点存在着XXXX(案例)的问题(其实很多大牛会在文章结论中提及自身文章的不足,代入即可)。
四、结论怎么写?1、综而言之,在近XX年(时间)间关于XXXX(领域)的研究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在XXX(领域)方面做出了XXXX(案例)的突破:在XXX(案例)处进行了更具深度的研究;在XXXX(案例)的研究上明晰了研究体系。
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教育类在进行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时,文献综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一篇教育类文献综述的范文模板,供您参考。
一、引言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1.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在教育理念方面,研究者们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和价值。
张三(2010)认为,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李四(2012)则提出,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课程与教学方法在课程与教学方法方面,研究者们关注课程设置、教学策略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王五(2015)指出,课程改革应注重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赵六(201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采用探究式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3.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热点。
陈七(2016)认为,教育信息化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刘八(2019)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李九(2011)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学习动机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
赵十(2014)则认为,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教育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关注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课程与教学方法、教育信息化以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以下问题:1.教育改革的实践路径与策略;2.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4.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
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的引言: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文献综述的正文: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献综述的结论: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文献综述的附录: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
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
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
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
xxx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xx(作者)摘要:XXXX(摘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一般1,2句话即可。
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
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
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
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
文献综述总结万能模板
本文旨在综述____(描述研究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
本综述将
系统地分析研究主题前期的重点研究领域,对主题和促进或阻碍这一
领域发展的因素进行解释,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的建议。
以系统报道
有关研究的文献被广泛搜索,数据库包括_____(研究资料来源),以
确保本综述全面性和最新性。
综合分析了_____篇文献,其中有_____
篇来自____期以来的文献,其余来自_____期以来的文献,领域存在着
大量的研究工作,可以大致划分为____(分析各研究之间的关系)。
综述结果表明,____(研究结果),尽管取得了一定进步,但距离实
现理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差距,这一领域的未来研究建议在于____(进
一步的研究方向)。
总之,本文综述了____课题(领域)的研究现状,收集、综合分析和综述了相关领域的文献,将研究工作与未来研究建
议相结合,以深入挖掘____(描述研究课题)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趋势。
文献综述评述万能模板
本文综述了处理XXXXX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这些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思想发展趋势,以期为学者深入研究XXXXX问题提供参考。
1. 研究现状
已有学者把XXXXX问题归入研究范畴,并应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探索建立解决此问题的研究方法。
例如,学者X提出的XXXXX方法应用于XXXX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者Y提出的XXXXX方法,又在XXXXX领域产生了新的应用;另外,学者Z还运用了XXXXX的思想来解决此б问题,并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
2. 研究局限
尽管已有学者开展了XXXXX问题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XX研究只是从XXXXX角度提出,缺乏深入理论分析;另外,YY研究以XXXXX法为基础,缺乏实验证据的支持;而ZZ研究的数据量及范围都有限,结果的准确性并不高。
3. 研究进展
在改进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出现了较多关于XXXXX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策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例如,学者A提出了XX算法来解决此问题,实验数据表明结果效果较好;学者B提
出了XXX算法,依据XX理论对XXX进行了分析并解决了此问题;
另外,学者C又提出了XX算法,依据XX原则将XXX技术完美结合,解决了XXXX问题。
4.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系统地分析了XXXXX问题的研究现状、存在的局限
性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已有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其仍存在
许多开放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拓展。
未来,可期待有更多研
究将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并将之应用到更多实际领域。
1、文献综述模板一、研究背景(字数在200到300字为宜)研究背景应明确研究问题,并简要论证研究该问题的原因。
背景可以从理论或现实层面论证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可供利用的论证资料包括各种调查统计资料、已有文献、相关政策等。
举例(仅做参考):国家逐步重视×××,使得×××快速发展,但在由于×××情况下,使得×××的×××方面有待提高。
在国内宏观政策、规划方面,×××是一个遵循科学方法和依据的助人服务过程,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助人过程则需要×××这一关键环节;在具体的×××的运行方面,缺少第三方的专业评估组织,这些都制约着我国×××朝着专业性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把握,对我国×××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二、研究现状研究现状是文献综述的主体,叙述某一时期某一学科领域的现状、水平及成就。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步:概括、分析、整合回顾。
第一步是概括。
对所选文献的研究重点,研究手段及研究结论先进行概括。
第二步是分析。
对文献进行分析,提炼出这些文献研究中所做的贡献、影响、优点与不足。
第三步是整合回顾。
对文献进行整合,找出现阶段研究方法(方向)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方向及思路。
举例(仅做参考):(1)概括:国外理论界关于×××的研究源于×××提出的×××发展思想。
自×××以来,×××发展问题开始备受国际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万能模板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万能模板:
1.引言
在这部分,简要介绍你的研究主题和背景。
说明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作为你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及这个课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详细介绍与你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
这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的学术论文。
注意,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客观的评价。
3.研究方法
描述你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这包括你的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实验过程等。
同时,要说明这些方法和技术是如何帮助你解决研究问题的。
4.研究结果和讨论
在这部分,详细介绍你的研究结果。
这包括你的主要发现、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等。
同时,要对这些结果进行讨论,解释它们的意义和影响。
5.结论
总结你的研究成果,并强调你的主要发现和贡献。
同时,要指出你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6.参考文献
列出你在文献综述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格式按照学校或学院的要求进行排版。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模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
1。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模板例文(合集23篇)
[1]向凌霄原铝及其合金的熔炼与铸造[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213—246
[2]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机械设计手册第四卷(第三卷)[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8—198.
[3]张立波,田世江,葛晨光.中国铸造新技术发展趋势[J].铸造,2005,54(3):207—212.
[4]李明,国内铝合金熔铸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3,(3):3—4.
[5]陈奎生.液压与气压传动[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3.
[6]郭景杰,李新忠,苏仕芳,刘秀玲,张正贺.中国铸造行业发展现
状及未来[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23,(SI):1-5.
1、前言与一般科技论文一样,前言又称引言,是将读者导人论文主
题的部分,主要叙述综述的目的和作用,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和定义,简
述所选择主题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状、争论焦点、应用价值和实践
意义,同时还可限定综述的范围。
使读者对综述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这部分约200~300字。
(1)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简述该主题的来龙去脉,发展概况及
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3)发展前景预测:通过纵横对比,肯定该主题的研究水平,指出
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示研究的捷径。
综述论文格式范文(通用4篇)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要系统的查阅和自己毕业设计选题,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尽量的全,尽量选择自己学术期刊或者是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在引用文献的时候,要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在文献综述的时候,要说明毕业设计选题方向的发展,历史,他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等。
文献综述在逻辑上要合理,要做到由远及近,先用引用关系较远的文献,最后才是关联最密切的文献。
要围绕主题对文献的各种观点作比较分析,不要教科书式的向有关的理论和学派观点简要地进行汇总陈述一遍。
一篇好的文献综述要有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且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主体内容。
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者是争论焦点。
使读者对于全文技术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游戏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内容,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以按照您的顺序来进行综述,也可以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以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
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以及比较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如何撰写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文献综述就是对特定的其中一领域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而写成的一篇文章,它介于文献资料汇编和文献评述论文之间。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文献”性与一般的论文不同,文献综述以文献为文本和素材,而不是以现实中的数据和亲自调查得来的资料为素材。
它所归纳和分析的是文本中的观点和理论这样的事实,而不是外部客观世界的事实。
所以这要求围绕一定的选题范围(这一范围的选择决不是不重要的。
有些同学把文献综述的题目就定为“文献综述”,这就如同把论文的题目定为“论文”一样荒谬!),大量地搜集文献,包括各种类型,各种载体,以及各种历史时期的,经典以及非经典的文献。
文献综述模板(2)围绕“哈尔滨中庆燃气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一文,本人主要翻阅了60余篇论文,直接参考文献47篇,其中外文资料16篇。
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
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
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
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
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
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
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
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
文献综述格式模板
一、引言。
文献综述是指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通过对已有文献
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本文将对文献综述的格式模板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模板。
1. 文献综述的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概括综述内容,能够准确地反映文献综述的主
题和范围。
标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要符合学术规范,避免使用夸张和不准确的词语。
2. 文献综述的引言。
文献综述的引言部分应该对研究领域的背景和意义进行简要介绍,阐明研究的
目的和意义,引出文献综述的主题和范围,为读者提供研究的背景知识和理论依据。
3. 文献综述的主体。
文献综述的主体部分是对已有文献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
序进行组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分析其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评价其学术质量和创新性,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综述的结论部分应该对已有文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指出研究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为读者提供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三、结语。
文献综述是一种重要的学术写作形式,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希望本文介绍的文献综述格式模板能够对读者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一)国外研究现状(1)国外流动资金概念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国外的流动性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到20世纪70年代未能实现每个项目的流动性,才讨论了流动性优化问题的单一项目管理,直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每个项目的流动性才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W D.Knight (1972)提出了流动性的影响单个项目之间并不是一个理论的影响,但随着一大堆互动的项目,这些项目之间有相互影响John JHampton, CeciliaLWagner ((1989)将营运资本投资政策和其相应的融资政策,研究如何开发合理的流动性管理政策的组合流动性的概念,Eugene F.Brigharn(2004年认为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性过剩和净现金流)。
他认为流动性是企业短期投资的资产,如现金,库存,管理资产体现了企业短期流动性的合理化配置,净现金流量的大小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区别,这一概念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融资政策和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净流动性”是西方力量更为频繁的使用之一概念,这个概念的使用和我们的国家是一样的。
(2)关于流动性融资政策类型研究的文献综述(1)海外营运资本投资和融资政策类型研究总结。
Merville Tavis (1973)认为,经济周期的不确定性影响超过企业流动性管理政策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指出,不同行业或不同性质的企业根据经济周期的变化不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
Smith和Sell(1978)也发现了移动基金管理政策的不同之处,在对拥有高资本存量的美国公司的调查中。
Herbert t J. Weinraub Sue Visscher(1998)通过HSD测试、线性回归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的十个行业,如零售、制造、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数据分析,也获得了不同行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他们还发现,相对保守的营运资本融资政策往往伴随着相对激进的营运资金投资战略。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
在进行毕业论文的编写过程中,文献综述部分是很关键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模板,供参考:
第一段:引言部分(约100字)
介绍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当前的问题。
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意义。
第二段:相关研究的概述(约300字)
综述过去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指出研究存在的缺点或不足之处。
讨论过去研究的局限性。
第三段:方法和技术(约200字)
介绍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
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和技术,以及这些方法和技术在研究领域中的优势和适用性。
第四段:创新点(约100字)
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独特之处。
解释为什么这个研究的创新点对当前的研究领域有重要意义。
总结部分:
用约100字总结本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强调研究的重要性和新颖性,并展望研究的未来。
题目: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综述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一、引言智慧城市是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二、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1.交通领域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停车系统、智能交通诱导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2.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电网、智能建筑等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能源消耗预测、设备故障诊断、能源优化调度等功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3.环境领域在智慧城市环境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用于环境监测、污染治理、垃圾分类等方面。
如基于人工智能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等环境指标,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4.公共安全领域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防监控、智能报警等方面。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视频监控的智能分析,提高安防效率,降低犯罪率。
5.公共服务领域在智慧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如智能客服、智能交通导引、智能医疗等。
这些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现有研究成果分析1.技术层面目前,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领域。
这些技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应用层面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取得显著成效。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数据质量、算法性能、技术成熟度等。
医学文献综述格式模板
标题:XXXXX疾病治疗进展及展望
一、引言
1.简要介绍XXXXX疾病的背景和重要性。
2.明确综述的目的和内容。
二、正文
1.疾病概述:对XXXXX疾病的定义、分类、症状等进行简要介绍。
2.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阐述XXXXX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可能的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
3.诊断与治疗现状:总结当前XXXXX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包括常规检查、特殊检查以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同时,评价各种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效果和优缺点。
4.疾病预后及预防:分析XXXXX疾病的预后情况,探讨如何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加强早期筛查和干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5.研究展望:讨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新药物的开发、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等。
三、结论
1.总结XXXXX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2.强调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3.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四、参考文献
列出在综述过程中引用的所有文献,格式按照所选的引用格式进行排列。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医学文献综述格式模板,具体内容可根据具体的研究主题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文献综述前言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在化工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1]。
用以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
其对环境有害,建议用焚烧法处理。
丙烷易燃,常用作烧烤、便携式炉灶和机动车的燃料。
有单纯性窒息及麻醉作用,10%浓度以下的丙烷,会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丙烷会使人出现麻醉、意识丧失等状态;极高浓度时可致人窒息。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精馏过程在能量计的驱动下,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相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
实现原料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分离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2]。
一、研究有关背景1、简述精馏过程在能量剂的驱动下,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因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而难挥发组分则由气相向液相转移,从而实现原料中各组分的分离。
该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传质、传热的过程。
为实现精馏过程,必须为该过程提供物流的存储、输送、传热、分离、控制等的设备和仪表。
由这些设备和仪表等构成精馏过程的生产系统,即所要设计的精馏装置。
2、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能力的差异,通过液相和气相的回流,使气、液两相逆向多级接触,在热能驱动和相平衡关系的约束下,使易挥发组分(轻组分)不断从液相往气相中转移,而难挥发组分(重组分)却由气相向液相中迁移,使混合物得到不断分离,该过程被称为精馏。
精馏过程中,传热、传质过程同时进行。
原料从塔中适当位置进塔,将塔分为两段,上段为精馏段,不含进料,下段含进料板为提馏段,冷凝器从塔顶提供液相回流,再沸器从塔底提供气相回流。
气、液相回流是精馏重要特点。
在精馏段,气相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相轻组分不断得到精制,在气相中不断地增浓,在塔顶获得轻组分产品[3]。
3、发展前景未来精馏塔控制与节能优化的研究可以着眼于以下方向:继续精馏塔控制算法与优化策略的研究,提出更多更有效且易于实现的方法;开发研究完整、适用的控制与优化约束监督级,保证精馏塔先进控制与优化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进一步研究精馏塔机理,根据实际装置的具体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控制系统、控制算法以及优化策略[4]。
二、研究内容1、性状及功能丙烯用于制丙烯腈、环氧丙烷、丙酮等。
用以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等。
丙烷常用作烧烤、便携式炉灶和机动车的燃料。
丙烷通常被用来驱动火车,公交车,叉车和出租车,也被用来充当休旅车和露营时取暖和做饭的燃料。
丙烯和丙烷的物性如下表:2、工艺流程精馏就是通过多级蒸馏,使混合气液两相经多次混合接触和分离,并进行质量和热量的传递,使混合物中的组分达到高程度的分离,进而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5]流程如下:丙稀和丙烷的混合液经进料管由精馏塔中的进料板处流入塔内,开始精馏操作;当釜中的料液建立起适当的液位时,再沸器进行加热,使之部分汽化返回塔内。
气相沿塔上升直至塔顶,由塔顶冷凝器将其进行全部或部分冷凝。
将塔顶蒸汽凝液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取出,称为馏出物。
另一部分凝液作为回流返回塔顶。
回流液从塔顶沿塔流下,在下降过程中与来自塔底的上升蒸汽多次逆向接触和分离。
当流至塔底时,被再沸器加热部分汽化,其气相返回塔内作为气相回流,而其液相则作为塔底产品采出。
[6]3、精馏塔的常规工艺条件变化在操作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塔釜温度,则使塔内液相中易挥发的组份减少,上升蒸汽的速度增大,从而提高传质效率。
若由塔顶得到产品,则塔釜排出难挥发物中易挥发组份减少;若塔釜排出物为产品,则可提高产品质量,但塔顶排出的易挥发组份中夹带的难挥发组份增多,故损失增大。
在平衡操作中,釜温突然升高,当来不及调整相应的压力和温度时,必然导致塔釜液被蒸干,压力升高。
这时,塔内重组份容易被蒸到塔顶,使塔顶产品不合格[7]。
在操作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提加压可提高塔的生产力,使操作稳定,但在塔釜产品中易挥发组份的含量则会增加。
精馏操作中常常规定了操作压力的调节范围。
当由于外界因素而使操作压力受到影响时,塔的正常操作就会被破坏。
当进料温度低于加料板上的温度时,加入的物料全部进入提馏段,使提馏负荷增加,塔釜消耗蒸汽量增加,塔顶难挥发组份降低。
饱和蒸汽进料,则进料温度高于加料板上的温度,加入的物料全部进入精馏段,提馏段的负荷减少,精馏段的负荷增加,会使塔顶产品质量降低。
加料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蒸汽量,蒸汽量增大会产生夹带、液泛。
加料量过低,塔的平衡操作不好维持,蒸汽速度减小,塔板容易漏液,使精馏效率降低。
在低负荷操作时,可适当增大回流比,使塔在负荷下限之上操作,以维持塔的操作正常稳定。
加料组份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
重组份的浓度增高会使精馏段负荷增加,分离效果不好。
若从塔釜得到产品,则塔顶损失增加。
若加料组份中易挥发组份浓度增加,会使提馏段的负荷增加,夹带的易挥发组份增多造成塔釜产品质量不合格。
若重组份浓度增高,加料口往下移,反之则上移。
操作温度、回流量和操作压力都须相应地调整,才能保证精馏操作的稳定性[8]。
三、工艺分析1、塔型的选择精馏塔的分离能力或分离出的产品纯度,与原料体系的性质、操作条件及塔的性能有关。
实现精馏过程的气、液传质设备,主要有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相比较而言,在塔效率上,板式塔效率稳定;在液气比方面,板式塔适应范围较大;在安装维修方面,板式塔较容易进行;在造价上,板式塔更经济;且板式塔质量较轻,故选择板式塔。
2、板型的选择板式塔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泡罩、浮阀、筛板、导向筛板等;第二类为无降液管的塔板,如穿流式筛板、穿流式波纹板等。
工业应用较多的是有降液管的塔板,如浮阀、筛板、泡罩塔板等。
3、操作压力精馏操作可在常压、加压或减压下进行,操作压力的大小由经济上的合理性和物料的性质决定。
提压操作可减少气相体积流量,增加塔的生产能力,但也使物系的相对挥发度降低,不利分离。
回流比增加或塔高增加,会使再沸器所用的热源品位增加,导致操作费用与设备费用的增加。
对于丙烯—丙烷物系来说,加压操作是有利的。
在冷凝器中可以使用品位较低的冷剂,再沸器可以使用品位较低廉价的热源,这样既降低了能耗又减少了成本。
4、进料状态不同的进料状态对塔的热流量、塔径和所需的塔板数都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进料热状态由前一工序原料的热状态决定。
若进料为过冷液体,则可将原料预热至泡点,以饱和液态进料。
此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气相流率接近,两段的塔径可以相同,便于设计、制造及操作。
5、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塔的重要参数,对总成本的影响有利有弊。
根据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进料状态及组成,可以算出达分离要求时所需的最小回流比。
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6、加热剂和再沸器的选择物系丙烯—丙烷的加热剂为100℃下的饱和水蒸气(1个标准大气压)。
再沸器则为立式热虹吸式再沸器,它是利用塔底单相釜液与换热管内气液混合物的密度差形成循环推动力,构成工艺物流在精馏塔底与再沸器间的流动循环。
具有传热系数高、结构紧凑、安装方便、釜液在加热段停留时间短、不易结垢、调节方便、占地面积小、设备及运行费用低等显著特点。
由于壳程不易清洗,故不适宜用于高粘度的液体或较脏的加热介质。
7、冷凝器和冷却剂选择冷凝器是将塔顶蒸汽冷凝成液体,部分冷凝液作塔顶产品,其余作回流液返回塔顶,使塔内气液两相的接触传质得以进行。
冷却剂为水。
四、精馏塔操作过程中的异常情况[9]1、物料平衡的影响和制约根据精馏塔的总物料衡算可知,不能任意增减,否则进、出塔的两个组分的量不平衡,必然导致塔内组成变化,影响预期分离要求。
2、塔顶回流的影响回流比是影响精馏塔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生产中经常用回流比来调节、控制产品的质量。
3、进料状况的影响当进料状况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
一般精馏塔常设几个进料位置,以适应生产中进料状况,保证在精馏塔的适宜位置进料。
若进料状况改变而进料位置不变,则馏出液和釜残液将发生变化。
4、塔釜温度的影响釜温由釜压和物料组成决定。
精馏过程中,只有保持规定的釜温,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5、操作压力的影响在精馏操作中,常常规定了操作压力的调节范围。
塔压波动过大,就会破坏全塔的气液平衡和物料平衡,使产品达不到所要求的质量。
结论精馏塔是石油、化工工业中使用量最大、能耗最高、应用面积广的分离单元操作设备。
从精馏设备的历史发展来看,精馏技术与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相辅相成。
用浮阀塔精馏分离丙烯和丙烷的混合物,分离效率较高、塔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可见精馏塔技术依然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本设计包括方案的确定、塔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工艺流程图以及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四个内容。
用浮阀塔对其进行精馏分离,采用的泡点进料,连续精馏分离丙烯-丙烷的混合物。
在精馏操作中,塔压波动过大,就会破坏全塔的气液平衡和物料平衡,是产品达不到所要求的质量。
进出塔的两个组分的量不平衡,必然导致塔内组成变化,从而使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的分离要求。
而当进料状况发生变化时,应适当改变进料位置,并及时调节回流比。
只有保持规定的釜温,才能确保产品质量。
毕业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阅。
本次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化工原理及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对精馏的原理及其操作等方面充分了解。
让以前学习过的内容得到了复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这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巩固和提升。
并重新学习和掌握了CAD的绘制。
虽然面临毕业,但求学之路还很长,以后更应该给自己充电,学以致用,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并为中国的化工事业献出自己的微薄力量。
参考文献[1]徐寿昌.有机化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1-56.[2]姚玉英.化工原理[M].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4-203.[3]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Brochure S. Distillation and heat pump technology [J].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2003, 22(47):91-100.[5]孙静.二元混合物连续精馏装置的研究[J].科技资讯,2007,35(2):218-219.[6]伍钦.板式精馏塔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刘丽芝,孟祥兰.加氢精制一降凝组合工艺生产低凝柴油的研究开发[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2,33(3):34.[8]苗刚.低压柴油精制一临氢降凝组合工艺的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37(3):31-32.[9]吴昌祥.板式精馏塔的操作[J]. 化学工程师,2007,14(9):3-5.。